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薦】幼兒園老師隨筆

教師1.09W

在學習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啓人心智,引人深思。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老師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幼兒園老師隨筆

幼兒園老師隨筆1

王藝睿小朋友白白的皮膚、大大的眼睛,長得白白胖胖。自從入園第一天起,老師們都十分喜歡她。作爲她的班主任,每當看到她聰明可愛又調皮的樣貌,我也會個性喜歡這個小丫頭。

每次區域活動時,她都用心參加,這天也不例外。

在益智區中,孩子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用各種蔬菜做蔬菜印章畫。有的孩子印出的是小花被、有的孩子印出的是一座小房子。正在我聚精會神的欣賞孩子們的'印章畫時,聽到了告狀聲:“老師,王藝睿把我的印章畫弄髒了、王藝睿把顏料瓶打翻了、王藝睿把顏料弄到我身上了。”針對這種狀況,我沒有批評她,而是給了她一個會意的微笑,同時又摸摸她的頭,對她說,老師相信你,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你只是想要幫忙他們把印章畫印的更好、更漂亮,是不是啊?這時,我把他的印章畫給小朋友們展示了,並且對她的畫進行了表揚,她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別的孩子也都不怪她了。

這種間接地教育方式,我發現她個性容易理解。也使我在日常教學中積累了必須的教學經驗從中受益匪淺。

幼兒園老師隨筆2

今天是升入中班後的第一次吃魚。用餐前,我提醒他們現在是中班小朋友,一定要學會自己吃魚這個本領,所以老師誰也不幫忙,小朋友自己想辦法把魚吃掉。末了我還問了他們一句“孩子們有信心嗎?”“有!” 我原以爲會有很多請求幫助的聲音,可結果卻出乎我的預料。

在隨後的用餐中孩子們都是自己吃的魚,並且讓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吃魚方法,我歸納一下大致有以下三種:第一種先吃中間肉多的地方,沒有魚刺的地方吃完了就把魚翻個個,一個手不行另外一個手也幫上忙了,等到沒有魚刺的肉吃完了,魚的美味好象還意猶未盡,於是他們把邊上有肉帶着刺的部位也吃到了嘴裏,吃掉了肉再把魚刺吐出來。這種吃法是最成熟的一種,不過只是幾個幼兒。第二種是先把頭、尾及邊上的刺去掉,留下中間一塊魚肉,再用勺子挑着肉吃。這種吃法幼兒人數最多,雖然吃到的肉比第一種少些,但它的好處是不容易被魚刺卡到喉嚨。第三種吃法是用勺子東挑一塊肉西挑一塊肉,挑着挑着魚刺就混在了一起,找不到沒刺的肉,又不敢把魚和刺一起吃進嘴裏,只好放棄去吃別的菜了。這種吃法吃到的肉是最少的。餐後我表揚了所有的幼兒,誇他們真的都很能幹,沒有老師的幫忙也能自己吃魚了。離園時我聽到思羽對奶奶說;“今天中午是我自己吃的魚。”我聽到這話不禁讓我有很多的.感觸。 “今天是我自己吃的魚。”很普通的一句話,話語中流露出很多的自豪和自信,我突然覺得小班時我對有些孩子太呵護了。那時生怕他們被魚刺卡到喉嚨,又怕他們吃不到很多的魚肉,因此吃魚時,我和保育老師總是細心地幫他們把魚刺分離,再讓他們吃,殊不知孩子魚是吃到多了,本領卻沒有學到。新《綱要》指出“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地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我們真的多讓孩子有鍛鍊的機會。當然造成我們過度保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不放心。他們總覺得孩子太小,自己穿衣穿不整齊,自己吃飯吃不乾淨,因此更多時候寧可包辦代替,這種心理也把壓力轉交給了我們。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在告訴我們嘗試後就會有經驗。今天用第三種方法吃魚的小朋友雖然吃到的少,但其實他們沒有意識到這點,相反他覺得是自己吃的,反而對自己很自信。相信下次、下下次一定會一次比一次吃到的多,不久的將來他們也能學會第一種吃魚的方法。吃魚如此,做其他事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家長和老師更多的時候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也許一開始他們會做得很糟糕,我們不要責怪他們而是要給予指導和鼓勵,因爲不久他們就會做得很好。

幼兒園老師隨筆3

在我們班每組都有一個小朋友做小組長,每隔一段時間小組長就會進行輪換。哪個小朋友在近階段表現得出色或是表現有進步的,那麼我們就會讓這個小朋友做組長。所以對孩子來說,做小組長是老師和同伴們對他的肯定,是一種很高的榮譽,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琳琳是我們班比較內向的小姑娘,平時在集體面前表現得有些膽小,顯得不太自信,說話也輕聲輕氣的。在這一次換組長時,我就只是想讓琳琳鍛鍊鍛鍊,希望能在做組長的這段時間裏能大膽地和同伴老師交流。令我驚喜的是,琳琳自從做了小組長以後,自信心倍增,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性很高,經常舉手發言,回答問題也聲音響亮。在和琳琳媽媽交流的過程中也得知,琳琳在家也很積極地幫着媽媽做家務,自信心也提高了。通過做小組長,琳琳的交往意識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起初讓琳琳做小組長只是爲了讓她鍛鍊,鼓勵她和同伴交往,可是沒想到的是做組長帶來了很多的意外和驚喜。她不僅在幼兒表現得很好,在家也能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看來做組長的魔力還真不小。做小組長還能讓幼兒增強責任意識,學會自我約束,時刻牢記自己是光榮的一名組長,要做好榜樣帶頭作用。集體是班裏每一位幼兒的,大家都有義務和責任爲班級服務,而作爲組長更要擔負起這個責任和義務,給同伴樹立榜樣,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明白自己和集體的關係,明白“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道理。所以要讓幼兒有所進步,有所突破,不如從小組長開始!

幼兒園老師隨筆4

近日讀了《新課程教學問題與解決叢書》中的《備課新思維》一書,心中有很多感想,現想與大家同分享。備課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很重要,撇開學生因素,一個教師一節課活動的成敗就在於備課是否成功。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各領域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幫助幼兒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明確和協調的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全面體現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並常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等等。對於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應認真參加,吸取各項經驗,豐富自己理論知識。

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出: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讓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發展,每個人的優點各有不同,應針對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年齡特徵來因材施教。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時必須要考慮的,只有這樣考慮幼兒纔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說:大班的語言活動看圖講述《一隻襪子》,這是一節看圖講述活動,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們要求孩子能夠完整地講述故事的內容,並注意到細節部分,這也是考慮到大班幼兒要重點培養他們細緻的觀察,能連貫的表達自己所看的圖片等。因每個幼兒的能力各有差異,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希望他不僅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還需豐富故事的內容,說出好聽的詞語。這部分的幼兒我們在備課時就要用鼓勵的語言去讓她們自己發現圖書細小的部分,給予較少的指導語;而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則需要她能夠連貫的說出故事內容即可。備課時老師要給予多點指導語言。

其次在教學目標上也應體現“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知識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從而促進學校教育中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到日常的教育過程中。課程標準關注幼兒的興趣與經驗,精選幼兒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服務於學生髮展的.功能。

現在幼兒的數學活動與幼兒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內的減法運算,老師在備課時會考慮到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一個超市的場景,每人手上有10元錢,超市裏的商品都有明確的標價,“我拿10元錢去買2塊錢的橡皮,我還剩下多少錢?同時轉換成減法運算就是10—2=8”等等,這樣的活動形式不僅提高了活動的有趣性,也將繁瑣的數學活動變得簡單化,讓幼兒更有興趣去主動地學。

最後我想談談我對教學設計的幾點看法,針對新課標的理念,我認爲自學輔導模式、問題教學模式,“探究——發現”模式等等都是能夠體現其特點的,向幼兒高效的傳授人類積累下來的各類知識是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上,課堂教學室一個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的過程,它受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不可能用統一的超越特點的教學情景的模式來套用所有的教學過程,尤其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備課對於任何一位教師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教學活動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環節,只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許多不足,請諒解。

幼兒園老師隨筆5

一次,課上,淘氣王又開始淘氣了,坐乾脆橫着坐,聽課麼乾脆不聽,跟後面的同學講個沒玩沒了。我私下暗暗提醒了一遍,不見效果,又把他轉過來,按着。一鬆手他又開始了。沒轍,點名批評了他。還是不見效果。於是輕輕地跟他說,再這樣放學就告訴你媽媽。還是沒效果。於是整節課,他幾乎不怎麼聽。課後急急忙忙跑回辦公室,向大家求教。班主任陸老師給我支招了,“你可以說做好了獎勵小紅花。”後來,果真又碰到這樣的事。我就說,如果你做好了,老師就獎勵你一顆星星。他話也沒說,就坐得端端正正。因爲缺乏經驗,我還不知道怎麼樣的做法,最符合低年級的孩子,所以有時候會走很多彎路。但是我會一直往前走,邊走邊學。微笑、鼓勵、肯定、表揚,真的很重要!激勵比批評更加有效。

炎炎小朋友的繪畫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比較差,因此,在每次活動中我對他的指導和關心多於其他小朋友。可是,爲什麼一學期下來他的繪畫和動手能力沒有明顯提高呢?最近手工活動中發生的事情使我對此有所感悟。那天,我們組織了一次剪貼舊畫報的活動,小朋友都十分感興趣,炎炎也非常投入,他選擇了一張有孫悟空的畫報,便迫不及待地舉起剪刀開始剪。

可是他歪着腦袋,蹺着手指,剪得很累,剪出來的邊也不平整。看到這情形,我便走過去,把住他的.手與他一起剪,並強調剪刀要放正、沿着輪廓線……但是,對於我的幫助炎炎好像並不高興,一直嘟着嘴,我能感覺到被我握着的小手也鬆了勁,只是機械地隨着我的節奏擺動。於是,我便停了下來問他:“怎麼啦?爲什麼不剪?不會剪不要緊,老師教了你就會了。”他低下頭沉默了許久,然後輕輕地說:“老師,我自己會剪的。”“我自己會剪的:”猛然間,這句話敲醒了我。我本想做一個指導者、幫助者,事實上卻扮演了一個干預者、破壞者。同時,我也強烈地感覺到炎炎小朋友並不需要我過多的指導和幫助。他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動手、自己操作;他需要的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在活動過程中的一種主動的體驗。不管他剪得輕鬆與否,好壞與否,只要是主動的、積極的、愉快的體驗,對他來說纔是最需要的。中班的幼兒已具有獨立自主意識,並具有初步的活動能力,他們不願總是做一個單純的接受者,而是願意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成爲活動的主體。我們只有大膽放手,讓幼兒自己幹,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幼兒園的活動才能成爲他們真正需要的活動,才能更好地促進他們的發展。

幼兒園老師隨筆6

今天有幸看了由吳放著作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的書籍。在翻閱目錄的時候,一下就被有關美術標題所吸引,“幼兒美術欣賞的特點”有感而發。

培養幼兒欣賞作品的能力,不僅能提高幼兒鑑別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幼兒的自身的能力,同時也是爲之後幼兒學習技能和創作作品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雖說這是教師經常去做的事情,但並沒有受到重視。教師自身沒去重視它,小朋友怎麼會去認真呢!就譬如我在進行印畫活動《多變的雲》時,在最後一個環節交流幼兒作品出現了問題。當我問到,“你覺得哪副畫好,爲什麼?”時,孩子們都沒有去仔細地思考就直接說到,“好看!”我又追加地問,“好看在哪裏?”他們卻說不上來了。這平時難道沒有問過,沒有說過嗎?都不是,經常進行的環節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之後我想了很久,其實就是在平時幼兒在進行美術活動的時候,教師沒有注重到細節上,如讓幼兒觀察顏色的多樣性上,畫的圖案上和其他同伴上有什麼不同,讓幼兒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相信孩子們纔會去欣賞同伴的作品,纔會懂得欣賞,在懂得欣賞的基礎上纔會去探索和發現,纔會創作出好的'作品出來。因此要創作出好的作品是一環扣一環的,一環出錯了,就會影響到其他環節。那怎麼樣才能讓幼兒更好得去欣賞呢?在通過閱讀吳放著作之後,我有所感悟和啓示。教師和幼兒往往比較注重審美結果的獲得,而忽視了審美欣賞過程的融入與參與。首先在美術課上和日常活動中爲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美術欣賞材料,是豐富幼兒美術經驗,提高幼兒藝術鑑賞力的好方法,值得作爲幼兒教師的我們大力推廣。

另外欣賞遠比理解要重要得多,教師常常在欣賞範畫的時候會問,“你喜歡它嗎,喜歡在哪裏?”等類似的問題,但幼兒卻一下子不能說出個所以來,教師就會很着急,是不是孩子們理解不了了,甚至有時候一定要將幼兒引導到自己的理解上,這樣就會產生了誤區,長此以往下去就會使幼兒在這方面的興趣和快樂都剝奪了。其次當教師在準備美術欣賞課時,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需要,不可能全班幼兒的欣賞水平步調一致,教師要注意滿足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

幼兒園老師隨筆7

每到早上做操時,喇叭裏就會傳來《土耳其進行曲》的音樂聲,這時小朋友們就會與對面的同伴一起跳舞:兩個人手拉手隨着音樂轉圈、拍手,還要搭成山洞,小夥伴們來鑽山洞。每到這時,小朋友們都會玩得不亦樂乎!

今天,小朋友們像平常一樣來到了操場上,聽着音樂愉快地做操。《土耳其進行曲》的音樂聲響起,小朋友們面對面,手拉手,跳起了兩個人的舞蹈。這時,張詩緣小朋友小手一甩,把蔡佳樂的小手甩掉了,張詩緣跑到華芳譽那裏,她們兩個人一起跳舞了,只剩下樂樂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裏。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樂樂平時就不怎麼說話,現在張詩緣又“拋棄”了他,他心裏肯定很難過。一開始,我是跟搭班老師一起跳舞,怎麼辦?爲了不讓樂樂落單,於是我把樂樂用手拉過來,我、搭班老師和樂樂三個人一起跳舞。雖然在小朋友眼裏,這是個奇怪的舉動,但是在我看來還是個不錯的決定,因爲我們三個人一起拍手,一起轉圈,別提有多開心了!兩個人跳舞有兩個人的快樂,而三個人跳舞快樂就更多了!

分析與反思:

早操對於每個孩子來說是一個師幼互動、幼幼互動的好時光!因爲小朋友可以跟自己的朋友一起跳舞,還可以通過做早操來鍛鍊身體、發展動作技能,所以早操環節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中班孩子到了社會交往的關鍵期,而我們的早操環節不僅僅侷限於自己對面的小朋友,有時候有小朋友來園較晚,那麼小朋友就可以去找落單的孩子一起跳舞。今天張詩緣小朋友就是因爲看到華芳譽那裏沒有同伴就跑過去一起跳舞,自作主張地甩了樂樂,自己去找朋友跳舞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她的社會交往能力發展較好,但是甩了自己原來的朋友而去找另外的朋友跳舞,這樣做會讓自己原來的同伴心理難過,而且有喜新厭舊的“嫌疑”。

作爲教師的`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用換同伴的方式來滿足孩子想換人跳舞的意願,這樣能讓孩子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同伴跳舞,而能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跳舞了,這樣的話,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也能更進一步的發展,何樂不爲呢?

幼兒園老師隨筆8

一個班裏什麼樣性格的孩子都有,有些很懂事聽話,有些很皮,讓人頭疼。但是不管什麼樣類型的孩子,只要你用心去觀察他(她),會發現其實他(她)還是有他的優點。只要想辦法跟他成爲朋友,他就會順着你走,你就會感覺他其實挺乖的。

剛開始我們班就是有這麼一個孩子,他犯錯了,批評他,他的表情就是不理睬你,感覺很不尊重你。你叫他把自己的垃圾丟掉,他就是不肯。吃飯的時候他直接拿手來抓,不管你是好好跟他說話還是嚴厲批評他,都不管用,他就是要拿手抓。剛開始在他身上,我只看到了他很多不良的習慣,而且很難溝通,感覺對他這個孩子真的很無策。但有一次出去買東西,遇到,他居然喊我黃老師,還跑過來跟我打招呼,當時真的`很讓我感到意外。因爲在我心裏,我感覺他有很多的不良習慣,是一個很難教育的孩子。但,經過他一這麼跟我打招呼,我對他完全有了另一種看法,我感覺他挺有禮貌的,挺懂事的。第二天,我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表揚他。過後,我經常關注他,發現他玩的雪花片挺有創意的,我就會表揚他。看到他玩彩泥,我會過去跟他一起玩。還有很多時候,我會請他幫忙,後面他總是會問我,老師請我幫你好不?忙完了會問,老師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就這樣慢慢的走進他,他也願意靠近我,從此我們就建立起了朋友關係。就因爲這層關係,他變得聽我話了,只要他做的不對,我會跟他講道理,他也願意改正過來。慢慢的,他之前身上的很多不良習慣都變好了,而且做事很用心,被子疊很整齊,書本整理也很整齊,之前不愛喝水,現在能及時去喝水。看到他的變化,真的感到很欣慰。

其實孩子的本性是好的,他之所以表現不好,很多時候是受環境影響。父母的過度溺愛或他所接觸的人,都有可能影響他的性格。只要我們老師跟他成爲朋友,他就會什麼事都願意聽我們的,就變成我們心目中的乖孩子。

幼兒園老師隨筆9

我們幼兒園是一所新園,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活動的開展都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雖然聽過一些專家講座,在網上了解過一些相關的資料,但對於區域活動的創設和活動的有效開展還是有種不知從何做起的感覺。而這本董旭花教授主編的《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指導》一書真不亞於雪中送炭,讓我一口氣讀完後還是愛不釋卷,時不時拿出來研讀一番。書中說到,學習傾向的區域一般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投放材料,目標性更強,更具有學習和技能練習的成分,教師通過控制材料支持或引導幼兒的活動。學習性區域相對來講比較安靜,有一定的規則,講究秩序,對於幼兒的智能和動作發展有益,也有助於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是指那些學習傾向較突出的區域,主要有生活操作區、美工區、益智區、科學區等。本書圍繞教師在開展生活操作區、美工區、益智區、科學區這四個學習性區域最關心的五大方面,即區域活動內容與關鍵經驗、區域活動的一般流程、區域評價的一般要點、問題與對策以及活動案例,進行了理論結合大量實踐案例的闡述。

令人欣喜的是,書中按照每個區對教師關心的五個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解答,還結合了很多的案例進行說明,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說,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有很強的參考價值。例如在生活操作區,書中指出,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生活技能練習和精細動作發展兩大類。生活技能練習主要包括疊手絹、穿衣服、擇菜、剝豆子、使用工具、整理學習用品等與自己生存、生活相關的練習活動;精細動作發展主要包括抓、倒、夾、擰、編織等於手部精細動作發展密切相關的'活動。還例舉了每個動作的練習可以提供的材料、難易程度,如抓的練習:由易到難又可以分爲五指抓、三指抓、二指抓等。最初幼兒是五指抓,教師可以提供大一些的物品,如乒乓球、核桃,逐步過渡到小一些的物品,讓幼兒練習三指抓和二指抓。書中用表格的形式說明了各年齡段的關鍵經驗,讓老師對幼兒各年齡段的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在實際開展班級的學習性區域遊戲時,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而在書中,對每一個區域都會有問題與對策的例舉和解答。針對教師在各個區域的環境創設與活動組織指導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分別闡述了應對的具體策略。每個區域的問題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應對策略也具體明確,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性。例如我們都會遇到孩子對數學遊戲不感興趣,怎樣提高幼兒對數學遊戲的興趣是我們一線教師比較頭痛的問題。而書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書中還例舉了大量的活動案例,對每個案例的適合年齡段、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操作要點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讓我們可以在實際操作中進行參考、借鑑或受到啓發,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區域的遊戲內容和材料。在這本書的指導和引領下,我對幼兒園區域活動如何創設與有效的開展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幼兒園老師隨筆10

班裏有兩個男孩子,家住在兩隔壁,每天一起來幼兒園一起回家,在幼兒園裏也形影不離。說到他們中的旺旺每個人都會露出讚許的目光。可豪豪呢,卻是個非常淘氣的`孩子,上課總坐不住。爲此,我常常跟豪豪說:“你看旺旺多能幹,你要向他學習。”那天早上,斌斌跑過來告訴我:“陳教師,豪豪在門口哭呢,他媽媽怎麼拉他,他都不來。”我覺得很奇怪:豪豪平時總是很早就來幼兒園的,今天怎麼會不想來?我跑到門口,豪豪還在哭。他媽媽告訴我:“今天,旺旺和他爸爸、媽媽一起去旅遊,豪豪也想去。

我們沒答應,所以他就不想來幼兒園。”豪豪媽媽還告訴我:旺旺要是有什麼東西,豪豪就一定也要。旺旺要是去幹什麼,豪豪也一定要去。豪豪現在什麼都要跟旺旺學,還說這是老師說的。聽着聽着,我恍然大悟,想起了自己曾對豪豪說過要向旺旺學習的話。

是啊,孩子年紀小,不會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當老師說向誰學習時,他們就會盲目地去模仿。作爲老師,不應只是籠統地告訴孩子要向誰學習,而應該具體地指導他們要學習些什麼,怎樣學。

幼兒園老師隨筆11

常金濤小朋友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但是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愛插嘴。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接過去就嘰裏呱啦地講個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課堂上,又是根本聽不清我的話。

今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組去,二組別去。”可是全班小朋友並不聽他的話,一起涌向了杯子廚,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們回座位上去,然後宣佈:現在請金濤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團,金濤大聲喊:“一組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此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麼能比他們那麼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總是講話,別人還能聽得見嗎?他紅着臉搖了搖頭。通過這件事後,他的“毛病”好了許多。

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幼兒園老師隨筆12

作爲老師好想聽見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啥子知識,學會了啥子歌曲。但是,我時常聽見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啥子,孩子從來不說,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開放日的時候才發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麼多的東西。爲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資料有所瞭解,我們利用家園欄跟家長們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後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未幾。

爲了提高孩子的用心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於是,我時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用心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於是,我又利用每一天下戰書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複習當天所學的資料,之後佈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每一天在幼兒園裏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本身的`家人,並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查詢拜訪,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唉!這個辦法還真靈。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日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裏很開心,這能夠說是立杆見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現本身的情慾,個性是在本身的家中,他應對的是本身的親人,心裏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或“闡揚超常”。這不僅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情慾,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他們的自傲心,更有利於我們的教學。是以,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幼兒園老師隨筆13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着自我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這天突然有了轉機。

這天吃飯前,我又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裏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透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爲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幼兒園老師隨筆14

有趣的觀察活動

爲此,我設計了一個小小的“陷阱”,勾起了孩子們觀察的慾望……

最近,種植角的兩棵白菜開花了,孩子們在短暫的驚奇之後,便不再理會它們,只留下淡淡的花香飄在教室裏.這樣一個培養幼兒觀察力的大好機會,怎麼能夠讓它消失呢?

爲此,我設計了一個小小的“陷阱”,勾起了孩子們觀察的慾望……

“劉老師,我們的白菜不見了。”張淑琦小朋友慌慌張張地跑過來。“那不是嗎?”我指着其中的一盆問她。她說:“還有一盆呢?”“是啊,那一盆呢?”我也着急起來。“我們快快找找吧。”其他孩子們紛紛提議。我說:“可是,小朋友們認識白菜花嗎?知道它的花是什麼顏色嗎?張文琪搶着回答:“是黃色的!”“花瓣是什麼形狀的?”呼啦一下,孩子們圍住了倖存的那棵白菜,仔細的觀察起來:“花瓣是圓形、花蕊是黃色的,有一股香味。”“咦?還有一些黃色的花末。”“對,粘到我鼻頭上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高興。我不失時機地插了一句:“黃粉末是它的花粉。”“現在我們快去找吧!”根據白菜花的特徵,“失蹤”的.白菜很快就被找到。

“遊戲是快樂的學習,學習是求知的遊戲。”在教育中,教師要有足夠的教育機智,抓住一切教育機遇,將枯燥的活動變得有趣,真正使學習與遊戲融爲一體,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這纔是稱職的教育者應該做的。

幼兒園老師隨筆15

遊戲作爲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遊戲材料的提供是幼兒遊戲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物質基礎。現在幼兒園大都提倡低成本高質量的教育環境。區域學習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兒非常喜歡的遊戲活動,是幼兒自主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有響應的寬鬆的活動環境,豐富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是集體活動所不能代替的一種開放、自由的活動。在開展區域學習活動中,我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發展需要及《綱要》目標,有目的、有計劃爲幼兒提供區域材料,設置各種區域。此外,區域材料投放具有多用性和開放性。活動中,幼兒在情感和經驗上獲得快樂和滿足。

一、區域學習活動中材料投放的重要性

在區域學習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複雜,它的重要性體現在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學習活動的正常開展;複雜性體現在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探究,還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一致的探究結果。作爲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區域活動中的相關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是值得我們當前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區域學習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性

幼兒很喜歡擺弄和操作物體,這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材料能引起幼兒的主動探究興趣。皮亞傑的“相互作用”告訴我們,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在其不斷的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獲得的。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本性的、具體的、形象的,思維常常需要動作的幫助。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的探究的刺激物,材料的投放使幼兒在與環竟中獲得經驗。

小班幼兒年齡小,有較強的親子依戀,尤其是剛入園的孩子,他們從一個熟悉、安全的家來到一個陌生的大家庭,不免有恐懼、膽怯的心理,爲了讓幼兒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創設了玩具區,幼兒特別喜歡玩,因爲那裏有他們喜歡的娃娃、各種玩具及舒適的環境,使幼兒滿足對家庭的依戀,找到家的感覺,情感上得到滿足。

生活是小班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活動。我們選材要貼近幼兒生活,投放的材料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蒙臺梭利說:“生活即是教育”。如在生活區,我爲幼兒提供了各種小衣服,有背心,開衫、套頭衫,有的衣服上面是有鈕釦的,有的衣服上面是沒有鈕釦的,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學習,幫助幼兒學會穿脫衣服、扣鈕釦、摺疊衣服的技能。

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差,尤其是新入園的幼兒不會吃飯,不會入廁。許多事情都需要老師的幫助。他們的小手沒有力氣,動作發展不協調,生活區投放的“喂娃娃吃飯”,用勺子勺木珠是訓練幼兒小肌肉的發展。幼兒玩過一段時間後,對材料沒有了興趣,於是,我把木珠換成了鈕釦、黃豆,幼兒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過一段時間幼兒已經熟練掌握勺的動作。我又投放了小夾子增加了難度,目標隨着幼兒的需要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