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集錦15篇

教師3.0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集錦15篇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

冰心老人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內心充實,眼界開拓。我閱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其中“要善意待人”的這一段令我獲益匪淺,其中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學生們對教師的善意很敏感,能感覺出來,並以好心還好心。”讀到這裏,使我感受到,愛孩子,就必須善於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心靈感受心靈,育感情贏得感情。作爲一名教師,如果能把學生教得會用心靈去了解人,那麼我們的善意就能創造出奇蹟。

要善意待人,對學生灌注師愛,是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能向孩子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的言行去打動孩子、感化孩子、啓發孩子、誘導孩子,那麼定會讓孩子們增強自信心和勇氣,孩子們會以好心還好心,最終也會成爲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要善意待人,賞識每一個孩子,關注每一個個體,尊重差異,在真情和愛心的呵護下發現並準確把握每個孩子的閃光點,正如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在師生間建立起一座橋樑,可以讓孩子們閃光點得以昇華,照亮整個人生。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2

假期裏,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條建議》的經典教育理論著作,這本書我不只一次閱讀,讀後使我感到激動、讚歎、驚異。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爲蜚聲海內外的教育家,他的確是品德高尚,心地純美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標,赤膽忠誠的當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爲培養高水準的跨世紀人才做出了貢獻。

作爲一個剛參加工作沒兩年的年輕教師,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確實受益匪淺,特別是——關於如何獲取知識,讀完之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一年來深深困擾着我的問題突然間找到了方向。

記得有一次爲了準備一堂課足足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查資料,認真讀課文,教案反覆修改了無數次。那次的課因我的精心準備而上的格外精彩,下了課很多學生跑來告訴我,我比他們原來的老師講的好很多了,我至今仍記得那時的興奮與激動。那是鼓舞我工作後走上講臺的最初的自信和成就感。

從那以後,我總結了一條自認爲很有用的講課經驗:把與該篇課文有關的所有資料都蒐集到手,加以組織,最後安排上學生的活動,就可以準備好一堂課了。那時候,我認爲找到了教學的不二法門。覺得只要課前認真的準備好每一堂課,就可以講好課。而且總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給了學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剛開始學生還很配合,很欣賞這道菜。課時間漸長,課堂開始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我漸漸覺得我的課堂和我的語言和學生有了隔膜感,一些所謂的討論和課堂活動也只是表面的,進行不到課文的深層次。有很多時候發現自己在唱獨角戲,振臂一呼卻應者寥寥,反而有一兩次仍開教案跳出書本卻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也曾經多次跟其他老師討論這一情況,很多時候都把問題歸於學生對語文主觀上的不重視,而恰恰忽視了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直到那天我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中寫下的這些話:

請留意觀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須交給學生的那點東西的教師的工作情形吧。他認真的按照教科書把要講述的東西準備好,甚至把講述的內容和邏輯順序都記住。你將會發現:那些在講述新教材時應當使用的直觀教具和說明性材料,好像是人爲地附加在課的內容上的,所有這些都從學生思想的表面上滑過去。爲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呢,這是因爲,處於教師中心的只是教材內容,而不是教育過程的各種細節。教師使足力氣去回想講述的過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內容上,學生要領會這樣的講述是困難的,在這種課堂上沒有不隨意識記憶,因爲在教師的講述和語言裏沒有情感,如果教師不得不使足自己的全部力氣去回想教材的內容,他的講述缺乏情感,那麼兒童就不會感興趣。

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我覺得自己在漸漸的走向蘇霍姆林斯基筆下的這類老師。那麼怎樣的講述才能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哪些東西要講,哪些東西則留着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好比是給學生的思維埋下一段“導火線”。在這裏,沒有任何適用於一切場合的現成方案。那麼又如何讓自己的語言能夠直接訴諸學生心靈呢?在實踐中我漸漸明白:不是我如何“講好”,而是如何讓學生“學”好。所有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程序都應該以學生的心靈爲起點,這是我堅定不移的原則。儘可能引導和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了去感悟課文,儘可能的尊重學生哪怕是膚淺但很真誠的理解,儘可能的讓學生自己去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而貼近作者的精神世界,這比我個人滔滔不絕或慷慨激昂地精闢分析更爲重要。”

教無定法,卻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方向:一切爲了學生。是的,思想的財富是永恆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讀後,我掩卷細想,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真的使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孜孜不倦地拜讀,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培養出更多、更全面的學生。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3

記得看到《讀者》上面一篇文章“公民意識:一塊蛋糕怎麼切”。透過聰明母親讓哥哥分蛋糕,讓弟弟先選蛋糕的故事,轉換了原來母親分配者的角色,變成監督者,而兄弟倆互爲爭搶的角色變成相互公平者。在長期以來的教育中,老師常常也是母親原有的角色,高高在上的教育者。那麼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是否能仿效母親做一位聰明的班主任,讓幼兒從他律的行爲中逐漸轉換爲自律,感受師幼教育的公平與樂趣。

記得兩年前我班上的澗兒。他是插班生,非常頑皮、自傲。剛開學第一天老師沒有發現打人事件,只是發現用餐挑食、不專心、玩弄菜等,接下來,“原形畢露”,散步時,對後面的同伴拳腳相加、上課時對身旁孩子的大腿劈掌、看到前面孩子舉手發言,他用手去揮打等等。這些侵略性的行爲一旦得逞後,他沾沾自喜。但是他思維靈敏、口齒伶俐、動手能力強,又是一個能力極強的孩子。每當老師教育時,他說的比唱得還好聽。

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感到很棘手,該怎麼進行教育輔導呢?《給幼兒教師的建議》的第五輯“做一個有協調能力的班主任”。在扉頁上寫着蒙臺梭利的一句話:“我們的目的要建立積極的紀律、工作的紀律、良好的紀律,而不是建立靜止不動的紀律,被動的紀律,屈從的紀律。紀律必須通過自由而獲得。”如果老師單一的說教、一味的批評或者告狀等方法只能導致他變本加厲的逆反。於是,我採用“以情入手、以愛開路、以嚴保駕,以信開導。”的教育策略,淺嘗做聰明班主任的快樂。

首先,以情入手,在聊天中瞭解他侵略性行爲背後的成因。據瞭解,在家他是哥哥,和小妹妹相處時不肯謙讓,經常受到父母的訓斥,尤其是爸爸的打罵。爸爸的粗暴讓他脾氣變得更倔強,同時萌生他暗暗地對弱小同伴的施暴。

其次,以愛開路,打開他善良美好的心靈。老師問他,每次做什麼事情時會打你?打你以後,你心裏怎樣想的?你覺得你打小朋友,他們心理會怎樣想?你今天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方法人家服氣嗎?還有沒有比武力解決更好的方法呢?告訴他,經常使用武力解決問題,人就會變得蠻橫無理,失去很多的朋友,變得孤獨;而用商量解決問題,人會變得文明有禮,會結交許多朋友,就會很快樂。

再次,以嚴保駕,善用暗示與小小的懲罰。經過觀察發現,他動手干擾身旁的孩子已經習以爲常,甚至有些習慣性動作,因此,很難自我控制。因此,老師會用一個眼神,或者是動作提醒他,他剛開始心領神會,就收斂了,可是多次以後,失去了“魔力”,他也無法抑制自己的行爲,仍然故伎重演。這時,老師就要把小小的懲罰“搬”出來,如,你今天不理睬老師的提醒,故意犯錯,停止自由活動,要安靜反省;或者今天的紅花不和故意調皮的孩子交朋友,等等。讓他明白,學習不僅要發言,也要遵守學習的常規

最後,以信開導,體驗自律的感受。我們班自由性遊戲開設了《幼兒園》,請他擔任小老師,這下,他的主意可多了,一會兒安排上語言課,講故事,一會兒又上音樂課,忙乎了一陣,小朋友不停他的指揮,他就“發飆”拳腳動作又要上來時,小朋友會說:“老師怎麼打人,不能當老師。”他立即手腳。耐着性子和大家講道理,從遊戲講評中,他發自內心說:“在幼兒園中當老師很難的,小朋友要不聽話,不能打人,只能想辦法講道理。”

馬卡連柯說過,“每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當老師真正解讀他們的個性,才能發現每一種個性的孩子都一樣可愛。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4

青少年教育問題專家孫雲曉《夏令營的較量》一文讓中國教育界爲之震驚,在中日夏令營中,中國與日本兩國孩子迥然不同的表現,讓人們對日本人留下的那句“難聽”的話記憶猶新——“你們的下一代不是我們日本人的對手”。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來到內蒙古草原,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參加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在當年草原英雄姐妹龍梅、王榮放牧過的烏蘭察布盟,年齡在11~16歲的中日少年根據要求人人負重10多千克,至少要步行23~29千米。整個過程中,便發生了這樣一些情景:剛上路時,日本孩子鼓鼓囊囊的揹包裏裝滿了儀器和野營用具,而中國孩子的揹包裏只裝點吃的;才走一半路,一些中國孩子便把水喝光、乾糧吃盡,只好請求別人支援;野炊時,插着手不幹活的全是中國孩子;中國孩子走一路丟一路垃圾,而日本孩子卻把用過的雜物用塑料袋帶走;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覺,日本生病的孩子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燒的孩子,而中國家長卻把走累的孩子拉上車駛過最艱難的路段……

孫雲曉先生的這段描述,讓我們看到了這場中日兩國孩子間的較量,不,是兩個民族間的較量,是兩個國家教育的較量。它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怎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爲了民族未來的強盛和希望,中國的父母們敢不敢讓孩子經受風雨的磨礪?

20xx年,孫雲曉先生又親歷了一場中日青少年之間真正意義的一次探險,地點是日本境內海拔20xx米的原始野山——黑姬山。這座日本名山幾乎沒有路,沒有一處服務點,就連有水的地方也找不到。走在崎嶇的山路上,隨時都會摔倒。孫雲曉在親身體驗這種探險後認爲,在茂密叢林中跋涉攀援的這14小時,最後靠的早已不是體力,而是意志力。這次孫雲曉先生終於看到了中國孩子的勝利,這7名孩子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他們是經得住艱苦環境考驗的。他們不僅征服了這座險象環生的野山,而且互相幫助,團結一心,讓日本人刮目相看。

一項調查表明,中國學生每天的勞動時間比美國、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國都少得多。這難怪我們的孩子嗎?這次日本野山的較量表明,中國孩子並非天生不是日本孩子的對手,而是我們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磨鍊的機會。我國中國小生,從幼兒園到大學,能夠離開校門的日子有幾天?除了少得可憐的班級衛生值日外,中國城市大部分都不做家務事。這是因爲中國父母雖然沒在一起開過“協調會”,但卻能說出同樣的話:孩子,只要你把學習搞好,別的什麼都不用你管,都不用你做。當我們想責怪孩子時,父母首先應該反省自己。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知道:“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是促使類人猿向智人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勞動的過程中,人的智力得到開發。因此,勞動中的創造是發展學生智力的最強有力的刺激之一。剝奪孩子勞動的機會,就是剝奪孩子成才的機會。

一向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志勇,每天放學都要在父親的汽車修理廠幫忙做雜物。在勞動的過程中,他對機械維修產生了興趣。爲了想做出漂亮的、省油的、便於操縱的汽車,志勇對讀書、學習的興趣變得濃厚。到了國中三年級,他擁有了一個私人的技術書籍書架,並且不斷地補充着新書。在這個孩子的精神生活中,課外閱讀佔了很重要的地位。這種閱讀跟必須識記、背誦和保持在記憶裏的那種學習並沒有什麼聯繫。這裏是一種對創造性勞動的興趣而激發的閱讀。是一種想在雙手的工作中取得成就的願望。這種閱讀對培養智慧,擴大眼界,特別是對於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腦力勞動的風格和特點,起着重大的作用。這種閱讀能培養學生深刻理解、深入思考所讀東西的能力。對待閱讀的這種態度,也能運用到對教科書的學習上。

勞動是創造性活動和智力生活的中心。每一個少年學生都將成爲勞動者、思考者、探索者,他們從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創造性活動中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一個人在少年時代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在於他對真理的認識和發現,是跟個人付出的創造力融爲一體。他感覺到:由於自己的思考和鑽研,大自然才向他揭示出自己的奧祕。及時地發現、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才能和素質,及時地瞭解每一個人的志趣,是當前教學和教育工作中要抓的一件主要的事情。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學識更重要。”而想象的靈感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在勞動或活動中發現。

公元1609年,荷蘭一家眼鏡店的老闆漢斯的兒子拿着幾塊眼睛片與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弄着。他們模仿大人,有的把鏡片架在自己的眼睛前,有的把兩塊鏡片放在一前一後看着遠方。突然,一位孩子驚喜地叫了起來:“快來看啊,遠方的教堂尖塔怎麼變得這麼近?”孩子的叫聲驚動了站在櫃檯的漢斯老闆……漢斯仔細觀察後發現,一片是老花鏡片,一片是近視鏡片。漢斯抓住這一偶然發現,認真研究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爲今天人類能夠探索宇宙得奧祕立下了不朽得功勳。

德國神童卡爾?威特的父親,在院子裏專門爲小威特開闢一個活動場所,讓小威特觀花、捉蟲、架“橋”、蓋“房”,培養孩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從望遠鏡的發明到卡爾?威特的成長,我們可以知道,培養孩子創造力,讓孩子成才的最好方法是——讓孩子活動。

事實上,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生活的智力豐富性,在大多數情況下取決於能不能把智力活動和體力活動密切結合起來。適量的勞動,實質上是智力豐富的活動。通過勞動,孩子懂得了自立;通過勞動,孩子學會了合作;通過勞動,孩子鍛鍊了意志;通過勞動,孩子找到了提高效率的技巧……

課外實踐就是教育少年學生的一種重要形式。課外活動的價值在於使一個學生在一段較長時期內嘗試自己的稟賦和能力,在具體的事情中表現自己的愛好,找到自己心愛的工作。

因此,父母愛孩子,應該讓孩子參與勞動。勞動不但創造人類,勞動還成就人才。勞動最有意義!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5

作爲一名初次走上講臺的實習老師,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早在實習前做準備工作時,就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是,於是決定等到了實習學校之後買來拜讀。學校發給我們一人一本書,真是讓我又吃驚、又欣喜。於是趁閒暇時潛心拜讀,果真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解煩惱,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有着自信。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還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實用意義。難怪他要成爲廣大教師心中追尋的偶像,成爲心中的指明燈。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的實際事例,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準備上課的材料,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還要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還要抽出時間來學習,以便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還有自己生活上的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學科中,使教材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爲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我的眼前一亮,讓我的心陡然地開闊,我將繼續地研讀下去,它將是我教育生活的引路人。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6

我們有時候會對一些事物有根深蒂固的認識,有些認識甚至根本就不對,改變起來很不容易,但不改又絕對不行,因爲涉及到孩子的未來。

很多的時候,自以爲教會了孩子好多知識,而只要孩子們把這些知識記住就會讓老師很高興,事實上有好多的孩子記住了不少卻沒有消化,不會運用,反而成了學習的負擔,就像柳宗元筆下的小蟲子,見一點拾一點,最後累垮自己。

蘇氏告訴我們學知識,不是學習的目的而學習真正的目的是通過學過的知識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

在教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爲了這樣的事情而頭痛:我們苦口婆心的教育學生,學生卻愛搭不理,無動於衷;我們聲情並茂給學生們講故事,卻總有學生目光呆滯,心不在焉;面對這樣的孩子們我們着急不安,甚至生氣,其實,這說明這部分孩子已對學知識厭惡,產生了冷淡和不易接受性,這可是學習大忌,如此以往這個孩子的學習越來越疏遠。

怎樣改變這種狀態呢?蘇氏告訴我們,在上課時,學生的第一要務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思考,藉助知識去認識周邊的事物和現象,讓學生體驗到思考的樂趣,和運用知識的享受,久而久之,學以至用的能力就會逐漸形成,活學活用纔有可能創新。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7

偶然從書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扉頁上寫着: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利用這2個星期的假期細細的閱讀一番,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通過假期中對這本書的閱讀與學習,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談我的體會.

它是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書籍之一,雖成舊,卻給了我深刻的回憶.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一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涉及到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並給出實例來加深真實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書中的理論爲我指點迷津,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議和措施,讀了以後增加了信心.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爲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

"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溼的土壤裏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爲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因爲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祕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望的基礎.

聯繫教學中,一再地強調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再聯繫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興趣產生動力.

通過對《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學習,確實獲益良多.我準備把在書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中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爭取不斷的進步.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8

做老師難,做好教師難,做讓孩子喜歡的教師更難。爲了孩子,我力爭做學生喜愛的教師,讓孩子愛上課,愛我這個班主任。

讀師範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每一位走上教育工作的人必看的經典之作。但一直都沒看,因此利用這個假期細細的品讀了這本書,頗有感觸。

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一拿到那本書猶如拿着一塊金磚。翻開書的第一頁,映入眼底是作者的簡介“鄭傑,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接着是目錄,看着着密密麻麻的目錄讓我對這個不曾瞭解的校長多了幾份尊敬。看着這本書的代序“大而言之,絕大多數書對讀者都是無害的。因爲書僅僅是書,如果書對讀者有害,扳子是不能打在作者屁股上的……”更讓我堅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完這本書,在讀中感悟最深的是第88章裏: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有一句俗話:“金盃銀盃不如口碑”。我不由想到了自己:自己在學生的心理是怎樣的一個老師?我們常常忽略在教室的某個角落“某某老師很兇,某某老師經常寫錯字……”。而要在別人心理樹起一道“豐碑”的道理有兩條,一是要有豐富的知識,二是要做個受歡迎的人。

我想多博覽羣書是每個人獲取知識的第一道途徑,也是很重要的一道。而要做到人人喜歡的人卻很難,書中提到一個具備熱情、真誠、善良、寬容這四個夥伴的人一定是受歡迎的人,受學生歡迎,受同事歡迎,自然就受領導歡迎。

回想着在教師行列裏真正有多少個老師是這樣保持熱情,對人真誠,心地無暇,學會寬容的呢?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畫面:當學生做錯事情,我們老師常常是黑着一張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狠批該學生,學生只能低着頭都不敢和我們老師解釋是事情的緣由,使得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平時溫柔,善解人意的我不知去哪了,而給了一個讓學生陌生的我。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9

這段時間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收穫很多感悟。有人曾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這個比喻多麼的貼切,它告訴我們每一個教師,要保護好學生脆弱的心靈,引導好學生健康成長,特別對於後進生,更應該多傾注精力,付出愛心。

我任教的班級中,有這樣一個學生。每次當我走進他的身旁看向他時,他都會下意識的擡起他的手擋住他的臉,快速的向後躲,他眼神中充滿閃躲和恐懼,面對他的這種舉動我既感覺疑惑又對他充滿愧疚,難道是作爲老師的自己對這些後進生太過嚴厲了嗎?我不禁這樣反思着。每個小孩的心靈都是脆弱的,他們需要的是教師的精心呵護。於是,課後我會經常來到他的身旁,單獨指導他完成作業,告訴他應該怎樣複習,偶爾還會和他聊聊天。通過這些互動,我發現,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戒備我了,上課偶爾還會很興奮的舉手回答問題。他的改變讓我很開心。通過這件事我的感觸特別深,作爲老師不應該總是高高在上,而應該低下頭瞭解你的學生,給予他們關心,換一種態度,你會發現這往往比嚴厲更讓學生喜歡呢。

教師除了要關心孩子們,在平時教學中,還得注意教學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這些兒童來說,把學習僅僅侷限於背誦必修的教材是特別有害的,這種做法會使他們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變得更加遲鈍。”“這些孩童”指的就是讓老師的頭痛的“後進生”。讀到這裏,我想到了自己在教學中也曾經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班級中的有些後進生平時很難完成背誦任務,因此下午放學,我會把他們留下,讓他們一定要背完才能走。但事與願違,這些孩子任然不能背下來。即使他們中間有少數勉強背下來,考試時也不會運用,這讓我很受挫。但是蘇霍姆林斯基在面對後進生的時候他會採用這種方式:“我總是注意給每一個“後進生”挑選一些供他們閱讀的書籍和文章,這些書刊都是用最鮮明、最有趣、最引人入勝的形式來揭示各種概念、概括和科學定義的含義的.。應當讓這些兒童的頭腦裏產生儘可能多的關於周圍世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疑問,讓他們帶着這些疑問來問我,這是對他們進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條件。”我覺得這種方式非常好,必須使這些學生儘可能地多讀些書,讀好的書,讀他們感興趣的書。激發他們對於文字世界的好奇,儘可能的激發孩子的活的思想。書籍和由書籍激發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這是使人智慧遲鈍的大敵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寶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教師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在學校學有所成。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0

有經驗的教師,在開始教學工作以前,就把本門學科整個教學階段(在國小,則是把整個國小階段)中讓學生從事的積極活動的內容做好安排。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爲了培養學生生活和勞動中必需的實際技能,而且是在一門學科的教學體系中,通過學生的積極活動,首先爲了進行智育,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言語。我們已經說過,學生的讀寫水平和詞在他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積極活動的性質。

怎樣組織學生的積極活動,才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促進他的思維和言語發展,提高他的讀寫水平呢?

積極活動好比是一座把言語和思維連接起來的橋樑。我在準備國小的教學工作時,就預先規劃好全體學生所要參加的積極活動,這些活動要能鮮明的反映出並且讓學生深刻地思考各種事實、事物、現象、勞動過程之間的關係和相互聯繫。換句話說,我要達到的目標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而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在學習一門學科時學生從事的活動,不僅應當是對知識的說明(這一點也是必要的),而且應當是新的真理、發現和規律性的源泉。例如,每個學生在幾年學習期間栽培一棵果樹。在這個栽培過程中他不斷地做出新的“發現”,一些新的思想激動着他,他把這些思想說出來;詞成爲他把自己在勞動中發覺的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思想表達出來的手段和工具,詞進入他的積極詞彙的儲備,使他的情感和思維得到磨練。

我通過幾百個事例而深信,凡是着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爲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每過一年,我都更加堅定地深信,有着鮮明的思想表現的積極活動,能夠發展學生的言語,提高學生的一般素養。應當指出,勞動只有從學生入手後的最初幾天就開始,並且經過周密思考的組織,它才能在學生的智力發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們學校的中年級和高年級的每一位教師,在準備一門學科的教學時,都把學生應當參加的積極活動加以規劃,並使這種活動能給學生以智力的訓練,使學生掌握更豐富的概念和規律性。我毫不動搖地深信: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猶如沒有旋律就沒有音樂、沒有詞就沒有言語、沒有書就沒有科學一樣。在像生物學、物理、化學、數學這些學科的教學體系中,勞動與思考的統一、活動與詞的統一,這是學校作爲思想的策源地而建築於其上的基石之一。有經驗的教師們在準備這些學科的教學時,都要周密地考慮:以什麼方式,通過何種勞動,才能揭示出本門學科中學生的思維建築在上面的那些關係和相互聯繫。例如,物理教學體系中的基本關係和相互聯繫,大多包含在這樣的一些現象的概念中,如:物質、能、運動、能的轉化、狀態的變化、現象的相互作用等。物理教師尋找各種可能性來組織學生的勞動,以便所有這些概念都能在具體的關係中體現出來。例如,佈置一個學生做一件儀器原理的模型,通過它可以演示機械能轉變爲電能,而電能又轉變爲熱能。另一個學生則製作一種模型,演示機械作用怎樣引起物質狀態的變化。這種勞動不單純是爲了說明知識,而且可以說是知識的活用。

我向教師們建議:如果你們想使自己的學生成爲善於思考的人,想使嚴整的、明確的、合乎邏輯順序的思維通過清楚的說明和解釋表達出來,那麼你就應當吸引他們參加富有思想內容的勞動,把知識體系的關係和相互聯繫在勞動中體現出來。請你記住: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1

閱讀完《給教師的建議》之後,我感觸頗深,啓發受益匪淺。我來說說對“教師要養成寫教育日記的習慣”的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我建議每一個教師都要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一生寫作四十多部專著,六百多篇科學論文,而且一生都堅持寫教育日記。而我每個月完成兩篇教育隨筆、一個教學案例,有時候都覺得無從下手,沒什麼好寫呀,寫什麼呢?不就是每天上課、下課、處理些雞毛蒜皮的事嗎?同樣是教師,我爲什麼總覺得無話可寫、無事可說呢?

現在看完這兩條建議後再想想:其實我們身邊並不缺乏可寫的東西。有時候同學間的一次爭吵、一句話語和家長的一次交流,都可以點燃我們靈感的火花,只是我沒有及時記錄下來,等到再想寫時已不留痕跡了。再有我覺得善於觀察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同事們在一起互相討論的問題:哪些課堂效果如何,哪個學生喜歡插嘴,哪個學生能回答比較有創意的問題。我時常看了別人寫了以後才發覺,我也有這樣的事呀,爲什麼自己就不知道寫下來呢?原來自己太粗心,不善於觀察,教育隨筆就無從寫起,所以我們要寫好教育隨筆必須做個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在自己的眼睛裏留下痕跡,隨時隨地記錄下來,這樣就會擁有很多的寶貴的財富。

所以,我也建議每一位教師都要寫教育日記,“面向教育事實本身”來記錄自己的閱讀日記、觀察日記和行動研究日記,通過這些日記和反思來改進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

教師們可以考慮寫上面提到的三種教育日記或教育隨筆。一是讀後感;讀完一篇文章,一本書後,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甚至可以借題發揮,講述自己的閱讀感受。二是觀後感,觀看或訪問一所學校、一節課、一個學生、一個教師、一個校長,記錄自己觀察或訪問的感受。三是做後感;既有學習,又有觀察,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改變,在改變中不斷改善自己的生活。把自己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和改變生活的過程敘述出來,就成爲做後感。

記得著名教育家、博士生導師朱永新說過:“中國小老師,我是不大主張去進行對他們而言比較遙遠的理論探討,絕大部分的老師的科研可以是日記的形式,隨筆的形式。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他們的主要作品就是教育隨筆。日記教育就是有它神奇的魅力,我們就是要通過新教育實驗,讓更多的學生、老師來領略這神奇,來展示這魅力。”他在發表的《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開業啓事》中這樣說:“每日三省自身,寫教育日記千字。一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後持3650篇千字文(計360萬字)來本公司。”理賠辦法也寫得一清二楚:“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後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願以一賠百,即現投萬元者可成百萬富翁或富婆。”這段話幽默含蓄地說明了寫教育隨筆的深遠意義。

讓我們堅持每天寫教育隨筆吧,因爲那是蘇霍姆林斯基、陶行之等教育家走過的幸福之路、成功之路。

讓我們抓住每一個瞬間吧,記錄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記錄自己的酸、甜、苦、辣,把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留在美好的記憶中。

讓我們與教育隨筆共同成長!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2

應星光讀書會之約,拿出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再次品讀,不知不覺讀了一個小時,讀了前5篇,掩卷沉思,蘇翁說得很多,我目前雖然還做不到,但至少在教育理念上,還是有所提高的,現在稍作總結一下。

蘇翁說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我理解爲在每一節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好每一位學生求知慾望,要讓每一個學生跳一跳都能夠着桃子,能更好地激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有力所能及的不同的任務去完成,或有成就感,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這樣上課就不會出現調皮和做小動作的孩子。

蘇翁舉例子說,一個歷史老師課上的很精彩,他是在用一輩子備課,真正備這一節課才花了15鍾,讓我感悟到厚積薄發的力量,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大語文觀,只有多讀名家大家的學術著作,站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能在課堂上駕馭住學生,知道把學生往哪裏引領,在課堂上纔不會只重視對知識的講解,纔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對知識的感知、思維、識記方面,纔會主動注重訓練學生的智力,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對牛彈琴”的情況不會再出現。

蘇翁說:“閱讀要跟學習緊密結合地聯繫起來,如果能通過閱讀能深入思考各種事實、現象和事物,它們又是應當保持在記憶裏的那些概括的基礎,那麼這種閱讀就有助於識記。”也就是說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使用“兩套教學大綱”,我讀後豁然開朗,我理解爲挖樹根的原理,每節課要傳授的知識,就好比是要挖的大樹根,樹根太大怎麼能挖出來?先繞着樹根周邊挖,當樹根周邊一圈都挖空了了,樹根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在這一章中,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爲了幫助兒童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必須重視學科中“關鍵”知識的牢固識記,而要促進這種牢固識記,就必須給學習和識記創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閱讀。他明確指出:“考慮到這一條非常重要的規律性,我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結合他在文中列舉的物理和生物教學案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他提出的“兩套教學大綱”:一套是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一套是促進基礎知識牢固掌握和基本技能有效內化的背景資料。正如他在這一章的最後一節提出的:“盡力爲你們的學生識記、熟記和在記憶裏保持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而創造一個智力背景吧。

我們要思考的是,“智力背景”到底指的是什麼?

以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爲例,我們如何更清楚的理解“智力背景”。一篇課文,學生讀通讀順並不難,而要理解事實和情感卻不容易,因爲其間既有知識的隔膜,更有歷史的隔閡。認知和經驗決定了學生直接接觸文本進行思考的艱難,學生需要一個閱讀思考的支點和平臺。給學生提供或引導學生蒐集必要的背景文字或“鏈接”文字的閱讀,對文本形成立體的感受,學生才能與文本展開無隔膜的對話,才能讀有所得,所以要盡力擴大學生相關閱讀的知識面。

我們的國中語文統編教材創建了“1+X”的閱讀形態,是不是蘇霍姆林斯基這種思想的延伸和發展呢?如:同主題閱讀,同題材閱讀,比較閱讀,回顧性閱讀。這些延展在教讀課文的練習、自讀課文閱讀提示後會有提出。統編教材一直在倡導這一理念:要把語文課堂,語文學習,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不只在課堂上發生,不只是課堂上的事情,課外也是重要陣地。

以上是我今天讀老霍後一些粗淺的體會,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拍磚!由衷感謝餘芳國中語文名師工作室星空讀書會提供的平臺,我相信團隊的力量,跟着團隊一起飛翔!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3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讀了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不僅有精闢的理論分析,還有生動的實際事例,而且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這些基本上也是我們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因此讀着他的這本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指點迷津。

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作爲一名一線的教師,我也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困惑,總感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每天從早忙到晚還是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備課,上課,批改,加上大大小小的活動……我也深知讀書有多麼重要,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可說是我們一生的收益,可是我們該怎麼做呢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時間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我記得上學期我在所執教的班級中就明確的提出"每天讀書半小時",我這樣要求着學生,可是我自己呢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那麼什麼時候讀書呢我曾經提議學生讀書可以利用晚上放學完成作業後或者早上起牀後。其實這兩個時間段也是我們老師讀書的好時機。當然每天讀書半小時也需要下決心。只要你有了決心,不管多忙,你就一定能找到這半小時。桌子上放一本,沙發上放一本,牀頭上也放一本,在你有意無意能讀書的地方都可以提前放上一本書。

由此我更想到了學生讀書,若是能利用教室的黑板報,牆報等,在其中設"採蜜集","知識角"等欄目,發動學生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精妙詞句,逸聞趣事,百科知識等摘抄上去,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如此一來,學生的閱讀面就大大地提高了。

當然,平時還可以讓學生上臺講故事,其他學生聽故事,。這樣一方面調動了部分學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對於少讀書或不願讀書的孩子來說,就能通過聽故事,瞭解故事情節,認識人物個性,知道事物善惡,從而產生愛聽的慾望和閱讀的興趣。

不過,說說容易做做難,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師,能做到這一點,反正我覺得我還沒有很好地做到。因爲我給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一張卷子,即使做錯後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樣的。雖然有時也想改變,但最終總是不了了之。我想今後我一定要從繁重的教學中擡起頭來,多看,多想,多實踐,多讀書,爭取和學生一起愛上讀書。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4

本學期學校爲每位老師發了一本——《給教師的建議》,以前常聽說這本書,但一直沒有看過,這學期能好好讀這本書,確實收穫很大。

蘇霍林姆斯基在書中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歷和經驗,爲教師提出了100條建議,課上的、課下的、數學的、語文的等等,包含了教學中的各個方面,其中不論針對學困生還是程度號的學生,他都在多處提到了閱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的問題。

在第89條建議中,提到:教師應當怎樣佈置家庭作業的問題。課外作業應當是知識的發展和深化,是學習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課堂知識的準備,應當讓學生在課外去觀察自然界的智力需要,不要把課外作業當成課內作業的量的追加,對家庭作業的個別化應當予以特別的重視。如果教師不給某些佈置一些個別性的作業,那就說明他沒有研究過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可能性和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佈置作業時,我們佈置的作業,絕大部分都是針對全體學生,並沒有差異化的佈置,其實,因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孩子在學習上並不是一樣,有時甚至會相差甚遠,越是到了高年級,這樣的情況就越發的明顯,也就是我們說的兩極分化的現象。在作業的佈置中,佈置的內容大部分都是針對中等左右的學生,並沒有對於兩頭的學生進行個性化或差異化佈置作業,導致“吃不飽”、“吃不了”的兩極現象,很多老都應該會在教學中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在佈置作業的時候不能“一視同仁”,那又如何差異化對待呢?

1、 簡單化

基本佈置作業方法不變,只針對“吃不了”的個別學生差異化佈置作業,降低作業難度,鞏固基礎知識,慢慢提高。

這種方法實行起來容易,老師任務量相對較小一些,只需要針對個別學生布置作業就好,缺點是差異化還不夠精準。

2、 複雜化

根據學生程度分三類作業:“吃不飽”“剛剛好”“吃不了”,再根據着三類差異化佈置作業,達到每一類都“吃的飽”“吃的好”。

這種方法實行起來複雜的多,老師的任務量也大的多,首先要先根據孩子程度分類,再佈置差異化的作業,批改也會更費時。不過差異化的作業對於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提高會更有效。

不論採用什麼方法,對於孩子的作業,不能“一視同仁”,應該注意個性化、差異化的對待。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5

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二)。”怎樣從“三人”中學習他們的經驗?蘇霍姆林斯基在這條建議裏爲新教師提出了幾點經驗,這些經驗同樣值得我這個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教師借鑑。怎麼確定該向哪位老教師學習?蘇氏的方法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看學生的練習本”。原來學習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幸好平時我改作業還算認真,但以後還得得加倍認真了。明確了學習對象後,就要走進他們的課堂去聽課。因爲一個班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定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有關。從課堂上可以瞭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從學生的表現思考教師是如何引導的,再和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對比,想想他取得成功取決於哪些因素,讀後感《《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二)》。這裏我們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照搬別人的經驗,不能把名師的經驗當作“放之四海”的標準,我們要學的應該是優秀教師的教育理念。這樣你就不會爲自己明明按照名師課堂實錄上課卻達不到人家的課堂效果而惶惑了。在學習別人的經驗的同時,我們就會越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種認識必將推動我們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到那時,你也許就會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了。其實不光是老教師的經驗值得學習,年輕教師一樣有許多東西值得學習的.

標籤:集錦 有感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