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

教師5.82K

爲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衆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

《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建立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評價制度是保證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關鍵。爲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我們岔河國小在全方位推進課程改革實驗的同時,建立了一套與此相適應的校本評價體系,此項是關於對教師的評價。

一、評價的目的

建立教師職業道德和教育水平及科研能力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目的是爲了促進教師的不斷髮展,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研究型的教師隊伍。本評價方案將改變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爲評定教師的唯一標準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的、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有利於教師成長的發展性評價標準。本評價方案強調幫助教師對自己教育行爲進行分析和反思。幫助教師認真思考學生及有關人員的評議和對自己的評價,並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不斷提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突出評價的激勵和調控功能,淡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激發教師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由傳統的授業解惑的教師轉向研究型的新型教師。

二、評價內容及標準

(一)社會在發展,教育在進步。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不僅是傳統的教育者,而且是新型教學關係中的學習者、研究者、合作者;教師不僅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執行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師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更加富有創造性,教師的個性和個人價值、倫理價值和專業發展應得到高度重視。因此,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不再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爲評價教師水平的唯一標準,而是從新課程對教師自身素養和專業水平的發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尤其是創新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總的來說,教師評價集中體現在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和對教師素養的評價及教師的科研能力評價三個方面,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規劃制定了以下評價內容。

(二)教師同伴和學校管理者作爲評價主體對教師進行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抓住課堂主陣地,通過對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結果,來實施對教師的評價。根據課堂教學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作爲評價教師的一把尺子。通過這種方式增加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在評價中,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彼此交換課堂教學的意見和感受,共同探求改革和完善的意見和策略,幫助教師理清觀念和思路,從而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2、對教師日常行爲、師德建設以及教育態度和教育觀念的評價。根據“對教師素質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

(三)以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爲評價主體對教師進行評價。

我們岔河國小的辦校宗旨是要“辦社會放心的學校、辦家長滿意的教育”。因此,學校辦學水平高不高,教學質量好不好,廣大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最有發言權。同樣,教師的學識水平、專業素養高不高,教學成績好不好,教學態度是否端正,也只有人民羣衆來評價。所以,家長和社會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評價方法,可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建立家長開放日、推行家長參與的公開課方式來收集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對教師教育教學的評價意見。

(四)採取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定性分析主要是針對教師的教學、師德、個人素養、提高程度、教研能力等多方面,定期向評價主體(學生、同事、家長等)發放徵求意見信或者聯繫卡,通過他們的意見反饋形成積累材料,根據其在整個教師評價中的比重,記錄在教師檔案中。定量評價主要是通過這種形式。我們是素質教育,就是要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這其中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目的等多個方面,考試並不是“應試教育”所獨有的形式,但素質教育也應該有考試這種形式。在當前條件下,考試仍然是教師評價體系中一種必要形式,仍然是學生、家長和教師關注的焦點。只要我們除去考試中的功利色彩,最大限度的降低考試的選拔和淘汰功能,還考試的本來面目,這又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呢?主要可採取以下方法:一是考試的作用上,徹底擯棄其選拔和淘汰功能,充分發揮其評價、改善和導向功能。二是考試內容上,進一步拓寬考察範圍,多方面考察學生(如: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等等)另外其它幾種評價方法,也要採用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如:教師的自我評價、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同事的評價、學校領導對教師的評價等。

五、建立教師檔案袋

(1)教師自己收集有關在教學和素質發展方面的資料,包括各種教學資料和文件等,如:教師個人發展長遠計劃、教師業務檔案、教師年度教學成績、教師水平測試成績、教師自評(思想總結)自查量表、教師的師德水平測試(家長、學生) 、教師綜合考評成績、教師各種榮譽成果 、教師各種參賽情況、教師教科研成果、教師專業技能材料、教師課堂教學測試成績等,存入檔案袋中。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教師獲得校方的認可,並提供證據證實;

(2)學校管理者,除收集整理教師檔案袋中的資料,還要收集教師在教學和素質發展不足方面的有關資料,幫助教師確定發展基線,進而考查教師在下一段努力後是否取得進展。在收集各類資料的時候,可以採用觀察、訪談、檢查教師的各種教學資料和文件等多種方法。

六、綜合評價

在掌握了大量關於教師發展優勢與不足的資料和證據後,學校對教師的教學和素質發展進行分析,根據評價量表,給出終結性評價,並做出客觀的描述。

七、明確促進教師發展的改進要點,制定改進計劃

評價是爲了促進教師的提高,因此對評價結果的處理上,應把重點放在幫助教師以開放、坦蕩的胸懷面對評價的結果,和教師一起討論並確定改進要點,制定改進計劃。如:

(1)學校管理者用清晰、間接、可測量的目標術語來描述教師改進的要點;

(2)確定改進教師教學和提高教師素質的指標;

(3)描述評價教師向改進目標努力的具體辦法。

此外,在改進計劃的制定中,還要發揮教師個人優勢,尊重教師個性,幫助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並向教師提供日後培訓或自我發展的機會,以提高教師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促進教師個人素養的整體發展。因此,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是面向未來的發展性評價體系,重在信任教師的能力和激發教師追求不斷提高的內在需要和動機,倡導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所以力求讓教師在民主、開放、上進和支持的評價氛圍中以積極的心態對待發展性評價,是我們促進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的重要方法。

《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2

爲了深化學校教育管理,進一步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優者優先”的激勵機制,形成競爭向上的氛圍,充分體現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學性。根據泰順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文件精神和本校實際,以每學年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爲契機,建立科學、規範、合理的評價機制。充分調動教職工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推進我校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實施原則

1、堅持“多勞多得分、不勞不得分、優者多得分”的原則,適當拉開檔次,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和突出貢獻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

2、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價辦法科學、規範、簡約,評價過程公平、公正、公開,確保校園和諧穩定。

3、堅持“評價結果與教職工評優、評先、職務晉升相結合”的原則。

三、評價領導小組

組長:xx

組員:xx (教師代表)

四、評價的對象

本校正式在編教師(其他借調、停薪人員、長期請假老師、代課教師不參加評價)。

五、評價方式

每學年分德、勤、教學常規、科研能力、學科素養、教學質量六項進行量化評價。

六、評價項目

1、德(佔10%)每學年根據《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結合平時工作表現,學生、家長、教師、考覈組等方面綜合評價,對每個教師進行量化評價。

如有違反以下規定之一者,視情節輕重,酌情處理。

①違規亂收費;

②違反計劃生育;

③以盈利爲目的,強迫、動員、暗示本校(班)學生進行有償“家教”或“帶教”;

④歧視差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⑤造成家長衝擊學校,經查確係教師方錯誤;

⑥在校園內發生不團結現象,給學校造成影響;

⑦受上級通報批評;

⑧參與賭博等違法違紀活動;

⑨由於玩忽職守,造成安全事故;

⑩上班期間在辦公室玩電腦遊戲,上課期間隨意離開課堂、接電話。(學校領導或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或其他急電除外)

2、勤(佔10%)

(1)主要包括每日出勤、學校組織的各種會議、升旗儀式、非班主任自修跟班、學校大型活動(包括校會)等。

標準:

①全勤得此項滿分。

②事假每天扣0.3分,病假每天扣0.2分。

③喪假:指父母、配偶、子女、岳父母、公婆,假期4天內不扣分,超出4天部分按事假論。

婚假:7天內不扣分,超出7天部分按事假論。

長期病假、妊娠假、產假、哺乳假,此項不得分。

④曠課1節扣1分,曠工1天3分。

⑤遲到、早退每次扣0.1分。

⑥學校各類大型活動無故缺席的每次扣0.5分。

⑦各種會議、升旗缺席每次扣0.2分。

⑧專業職管人員上班期間無故不在崗,經發現每次扣1分。

3、教學常規(佔20%)

(1)每學年對任課教師的教學常規“五個三”進行量化評價,佔10%。

(2)教研活動:根據材料上交、活動參與進行分類,此項佔10%。

①材料:根據規定上交,此項佔5%,每少交1份扣0.5分。

②活動參與:根據規定參加,此項佔5%,無故缺席每次扣1分。

4、科研能力(佔20%)

(1)公開課:學校積極鼓勵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執教省、市、縣、學區、學校、年段公開課、研討課、示範課、觀摩課、交流課,分別得5、4、3、2、1、0.5分。(要求提供公開課的教案、圖片,縣級及以上的還要提供文件或證書。同一教學內容多級展示的,取最高獎項。)

(2)教育教學論文

①教師撰寫的教學論文、案例、片段設計在直系教育主管部門評比中獲獎。

校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1、0.8、0.5分。

學區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1.5、1、0.6分

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3、2、1分。

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5、4、3分。

國家、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7、6、5分。

優秀獎、交流視爲同級的三等獎給予獎金。

②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的教育教學論文、案例、教學設計,分別爲3、2、1分。

(國家級指:中國教育學會××學科專業委員會會刊之類、國家核心期刊,

其餘的爲省、市級,但三號要齊全:郵發代號、國際統一刊號、中國標準刊號。

溫州市教育局、浙江省教育廳主辦的內部定期發行刊物,視同級刊物發表。)

③在直系教育部門主辦的研討課、交流會上作經驗介紹或被編入資料集的

省、市、縣、學區級,分別爲3、2、1、0.5分。

以上同一作品既獲獎又發表或交流的多級獲獎,不累計,取最高獎項。

(3)教學基本功

①課堂教學評比:學校支持、鼓勵教師參加各類課堂教學競賽

校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1、0.8、0.5分。

學區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1.5、1、0.6分

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3、2、1分。

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5、4、3分。

國家、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7、6、5分。

以上同一教學內容(或參賽內容)多級獲獎,不累計,取最高獎項。

②教師參加直系教育部門舉辦的,非課堂教學的技能競賽(如:素養比賽、三筆字、

命題、樂器、視唱、寫生、運動技能等)。

校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0.8、0.5、0.3分。

學區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1、0.8、0.5分。

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2、1.5、1分。

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4、3、2分。

國家、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6、5、4分。

以上同一參賽內容多級獲獎的,不累計,取最高獎項。如果是團體,每人按同

級的2/3給分。

經學校同意或推薦,教師參加其他部門舉辦的競賽,獲獎按上款同級獎勵的1/2給分。

(4)課題研究

校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1、0.8、0.5分,結題0.5分、立項0.5分。

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3、2、1分,結題1分、立項1分。

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5、4、3分,結題2分、立項2分。

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7、6、5分,結題3分、立項3分。

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9、8、7分,結題5分、立項5分。

以上同一參賽內容多級獲獎的,不累計,取最高獎項。

(5)指導學生

①指導學生參加教育部門舉行的各類學科競賽獲指導師獎的,得分如下:

校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1、0.8、0.5分;

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3、2、1分;

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5、4、3分;

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爲7、6、5分。

②學生作品發表,

在《學生時代》等市級刊物上發表,指導師得分1分/篇。

在《國小生世界報》等省、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指導師得分1.5分/篇。

以上同一作品不累計,美術、攝影作品刊登的,指導師獎金按以上規定標準的`1/2給獎。

5、學科素養(佔20%)

學科素養,按教育局每學年組織的統一測試(或學校統一測試)爲準。

6、教學質量(佔20%)

教學成績,按每學期期末縣教師發展中心統一測試(或學校統一考試)爲準:從其任教學科在全縣B類(或本校)同年段平均分差距、提高分、任教統測科目等方面去考覈

(1)平均分

①全縣統考學科以全縣(B類)學校的總平均分爲基準,高於基準分-1~2分,得2分;2.1~4分,得3分;4.0分以上(不包括4分),得4分。(相同年段多個班級同一學科的,按其任教若干個班級的總平均分計算。)

②校內統考學科以年段班級間的平均分相比,以最低平均分得1分爲基準,高於基準分0.1~2分,得2分;2.1~4分,得3分;4.0分以上(不包括4分),得4分。(執教相同年段多個班級同一學科的,按其任教若干個班級的總平均分計算。)

③只有一人執教整年段英語、科學學科的,因無法比較,由學校考覈組酌情考覈,但得分不得超出4分。

(2)提高

①全縣統考學科按縣教師發展中心提供的增值分三檔計算,分別得2、3.5、5分。

②全縣統考沒有提供增值分數據的和校內統考的以上學期所任班級的相應學科成績前20%人數比例比較(一冊語文數學、五冊英語科學以當冊年段標準比較),每提高0.1~3%,得1分;3.1~6.0%,得2分;6.0%分以上(不包括6.0%),得3分。

③以上學期所任班級的相應學科成績後20%人數比例比(一冊語文數學、五冊英語科學以當冊年段標準比較)較,每減少0.1~3%,得1分;3.1~6.0%,得2分;6.0%分以上(不包括6.0%),得3分。

以上執教相同年段多個班級同一學科的,均按其任教若干個班級的總平均計算。

(3)任教語、數、英、科學科的教師,每人每學期得1分。

以上各小項積分總數不得超過該項總分。擔任非測試學科的教師的教學質量分由學校考覈組考覈給分,但不超過該項總平均分。

7、本《方案》中的內容與原來學校制度規定有衝突的,則以本方案爲準。

8、本《方案》解釋權歸“陽雅鎮中心國小教師教育教學綜合評價領導小組”。

9、本《方案》經陽雅鎮小第十屆第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之日起實施。以學校蓋章的版本爲準。

《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3

第一部分 工作紀律(10分)

1、上課時儀表端正,不穿短褲、背心,不穿奇裝異服,不穿拖鞋等,舉止文明,違者每次扣1分。

2、上課不負責任,隨便離開課堂,每次扣2分。由此導致學生出校者,每次扣上課教師5分,外出發生意外者,師德記0分。

3、舉止粗俗、辱罵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每次扣1分,由此導致家長來校或上訪者,該項爲0分。

4、對學生無故缺勤不及時報告,發生意外者,除師德爲0分、通報批評、當年不得評優樹先外,責任由當課教師承擔。

5、向學生亂攤派複習資料,亂收費、亂罰款者,該項爲0分。

6、對各種器材、財物管理不善,缺乏責任心,造成丟失或損失的,除按規定由任課教師(兼管老師)照價賠償外,視其情節輕重每次扣1~5分。

7、違反工作紀律,工作時間內高談闊論或睡覺、打撲克、下象棋、看電視、打球等,每次扣1分。

8、鼓動學生抄襲,弄虛作假,騙取成績與榮譽,有損學校形象的每次扣1分。

第二部分 能力(30分)

評分標準,具體要求參照市教育局下發的“新泰市國小教師教學常規檢查評價細則”。

一、備課(5分)

提倡多樣化備課,對科目不全、質量不高的,根據檢查情況進行扣分。

二、上課(6分)

由評委根據教師課堂教學實況打分。

三、作業(6分)

根據本人周查得分算出該項分。無作業的老師,該項分由其“能”其他環節得分,在全體教師中排名化檔,吃相應檔教師的平均分。

四、測試(6分)

同第三項。

五、聽、評課(3分)

1、有聽、評課的: 按“2×本人得分/全校最高分”計算。 2、無聽、評課的: 本項不得分。 3、記錄中有虛假成分的:本項不得分。

六、理論筆記(2分)

對於理論學習要採用自主學習和集體的相結合的學習故事,記好筆記,字數適宜。

七、課外活動(2分)

積極組織開展多樣的課外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努力,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

第三部分 勤 (25分)

一、考勤規定。

1、教師請假半天以內向教導主任請假,半天以上向校長請假,超過2天必須由學校代向教育辦公室請假。教育幹部須向學校和教育辦公室雙重請假。

2、喪假:直系親屬6天,非直系親屬2天。

3、婚假:10天(連續計算時間,包括星期天、節假日) 4、產假:90天(包括產前休息15天),難產的`再加15天(連續計算時間,包括星期天、節假日),逾期不上班的,一律按曠工處理。

5、病假:一週以內向學校請假(學校必須向教育辦公室彙報);一週以上向教育辦公室請假;兩者都必須交驗醫院診斷證明、處方、藥費單據,都按每天0.1分扣減,否則不予承認,按事假處理。

6、放假前兩天、假日學習、開學頭兩天,監考、閱卷等一切集體活動,請假按平時的2倍處理。

7、直系親屬大病住院須陪護的,一週以內向學校請假,一週以上向教育辦公室請假,按每天0.1分扣減。

二、考勤辦法。

1、教師每天4次考勤。

2、由全體教職工監督,如在上班時間找不到其人(同室人員不知去向),既無請假,又無公差,一律按曠工處理。不足1節課的,按1節計算,超過1節的,按時間的2倍計算。

3、工作時間不請假,私自出入校門的,按上述規定處理。

4、一週一次彙總、公佈,一月一次上報。

三、計分方法。

1、事假每節次分別減0.2分。

2、遲到或早退每次減0.05分。

四、說明:

1、遲到、早退均限5分鐘之內;超5分鐘但在10分鐘之內計0.5節;超10分鐘計1節。

2、除公差外,不在本校園內即爲請假或曠課。

第四部分 教學成績 (35分)

教學成績量化分按照劉杜鎮國小教師量化評分細則中的教學成效計算辦法折算。

第五部分:附加分

說明:

1、團體獎(指鎮級以上)加分爲上述相應分的1.5倍,多人指導的平均分配,既獲團體又個人的取團體獎(10人以上爲團體)。

2、班主任加指導教師的一半,班主任即指導教師的,按指導教師加,不重複加分。

3、1人指導單科的,按該科最高成績加分;1人指導多科的,按每科最高成績累計加分。

4、教辦安排的大區域統一輔導除外。。

第六部分 獎勵

一、論文、優質課獎

1、評審費學校支付,以付代獎。

2、只獎勵在縣市級以上獲獎的論文、優質課。

二、優秀教師

1、年度優秀教師:依據本學年綜合量化,全體教師的前三名爲校級優秀教師;

2、任何時間的優秀教師上報,均依據名次先後向上推薦。 說明:以上各項是建立教師成長記錄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4

一、教師評價的理念

1、發展性教師評價體現“以人爲本”,構建和諧校園的宗旨,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促進激勵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將成爲教師工作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動力源。

3、評價必須體現廣泛的民主性,力爭人人蔘與、人人評價、人人被評價

二、教師評價的目標:“總結過去,立足現在、面向未來。”

通過多項內容、多方位、全過程的剖析評價,使被評價者在發現不足的同時也看到成績,揚長避短、開闊思路,定位的同時確定新目標,使教師適應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對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的要求。

三、評價的原則

注重過程、注重發展、實事求是、客觀真誠、科學評價、自我激勵。

四、評價內容

1、師德修養(權重分值佔20%):職業道德愛生品行

2、工作態度(權重分值佔20%):責任心職業熱情工作業績家訪遵紀守法出勤

3、教學設計與實施(權重分值佔40%):備課上課批改輔導學生評價

4、學習與提高(權重分值佔10%):進修校本培訓學習

5、教育科研與成果(權重分值佔10%):課題論文信息交流協作

五、評價方式

1、分流分層、自下而上、上下結合考評方法。

2、自評、互評、學生評、家長評、考覈小組評。

3、月評:五項指標評1—2項,以自評爲主。教研組互評是動態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激勵,不斷完善、提高自己。

4、階段性評價:指學期結束,全面性反思、總結,能深層次反映出教師完成目標的任務和教師在這一階段工作態度、工作實績、教師素質發展情況。

5、學生與家長評價:可以座談會、問卷調查、評選“我喜歡的老師”活動、家長會、校長訪談日、素質教育開放日、校長信箱等作爲考評教師的重要參考條件。

六、處理好三個關係

1、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

在自評基礎上,通過互評,使主客體雙方意見得以溝通,逐步形成一致的價值判斷。

2、常規性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相結合

常規性評價是一種過程性評價,注重問題診斷,即每月評價,發展典型及時鼓勵發揚,發現存在問題,採取相應對策,起速效作用。階段性評價是一種總結性評價,注重績效與自我發展評價,是一次綜合考覈,其評價結果可作爲教師評優和年終獎金髮放時的主要參考。

3、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在實施評價時,不能簡單化,不能只見量而忽視質,能量化的則量化,不能量化的則加以分析,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合理,注意每個教師所處環境身體心理狀況,注意個體差異,爲教師提供自我價值的`機會和空間,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其智慧、才幹得以展現。

對此方案交教代會審議通過如有疑問,校長室負責解疑。

七、教學常規量化考覈等級評價表

a級指標 權重 b級指標 評價標準 得分

優 良 中 差 自評 互評 綜合

完全達到 基本達到 部分達到 少量達到

師德修養20

①自覺積極地進行教師職業道德的自我修養,確立爲學生服務的觀念,不搞有償家教;

②實現師德投訴事件爲零,如有違反,一經查實,一票否決;

③瞭解、尊重學生,公正、寬容、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無體罰事件和變相體罰事件;

④在問卷調查中,家長滿意率在90%以上,學生滿意率在95%以上;

⑤不要求學生爲自己幹私活或提供個人服務,不得接受學生家長的錢物贈送;

⑥正直誠信,富有愛心,樂觀向上,心態健康,公平公正,不搞小團體。

工作態度20

①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熱情;

②所擔任工作業績突出,管理質量高,學生行爲習慣好,班集體優秀;

③積極參與“師德羣體創優”,做好家訪,家訪率每學年達100%;

④遵紀守法,沒有亂收費,濫發教學資料與練習資料;

⑤堅守工作崗位,出勤率高。

教學設計 40

備課

①按時上交備課筆記,達到要求,備課超前一週,有電子備課,有集體備課;

②貫徹新課程理念。不拘泥教材,根據本班和學生的實際,實事、適當、合理、科學調整教材,活用教材。備出個性教案、實用教案、創新教案;

認真寫好課後反思。從優勢、不足、改進三個側面總結;

③按要求認真、深入寫好課後反思,高角度自我反省總結;

④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層次性、靈活性、多樣性,設計基礎性、創意性、實踐性作業,作業量符合減負規定;

與實施

上課

①上課預備鈴響進入教室,做好課前各項準備工作,下課不提前、不拖堂;

②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改善教與學的方式,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效果良好;

③提倡運用教學課件、投影、教具、實物輔助教學,效果顯着;

④教師語言清晰、簡練、準確、流暢,教態大方、得體,示範性強;

⑤板書工整、設計科學、佈局美觀、重難點突出,注重雙基訓練,有利於學生記憶和掌握;

⑥教學過程聯繫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創新實踐。過程安排合理,全程以目標爲導向;

⑦學生主動、合作學習的時間充分、有效。主動探究學習的意識強,課堂效率高;

⑧在學校系列教學研究會中、各種迎檢課中積極出課,評價良好;

⑨參加校、鄉及區以上公開課、研究課、觀摩課等評價良好。

⑶批改作業

①認真及時批改學生各類作業,等級、批改符號、書面語言運用規範,導向性強,沒有學生替批現象;

②學生作業訂正後,要進行再批改,直至學生掌握爲止,要求嚴格,作文格式規範,書寫工整。

⑷輔導

①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並給予指導性的意見,能分類輔導,效果好;

②認真輔導學生完成各類素質教育活動,對參賽學生給予精心指導,並能取得優異成績;

③幫助學生措施具體,實施認真,做好學困生跟蹤記錄。

⑸評價

①認真對待期末考試,考試成績“兩率”達標;

②對檢測中出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制定改進意見③評價過程注重形成性、鼓勵性、多元性,使學生不斷進步、不斷髮展。

學習與提高 10

①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業務進修學習,追求高層次學歷達標;

②主動積極參與校本培訓,保證出勤,按時完成作業,成績優良;

③經常看些報刊雜誌與教育理論書籍、經典論着,每月文摘不少於8則,優秀教育隨筆1篇;

④能寬容合作,有團隊合作精神,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精彩一聊不少於16摘。

教育科研與成果 10

①有立項課題,有研究計劃,試驗措施具體,可操作性強,做好中期小結與結題工作;

②每天瀏覽區、教育信息網,每週在校園網上交流體會。提供教育信息每月不少於1條;

③善於積累、總結。積極撰寫科研論文,獲獎率高;

④研究課題在同一領域中領先,成果顯着,得到專家認可,成果得以推廣;

⑤積極向校園網精品庫提供優秀作品(教案、文摘、反思、論文、課件等)。

檢查日期:

學科:

教師姓名:

自評 總分

互評 總分

領導評 總分

等級 等級 等級

自我評價陳述:

同事評價陳述:

領導評價陳述:

備註:優:85~100(分);良:75~84(分);中:60~74(分);差:0~59(分)。

《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5

依據《教育法》和《教師法》有關教師的義務,權利,培訓等條文的規定,貫徹《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的通知》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等文件精神,探索教師評價的新體系和新模式,促進新課程改革深入發展,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結合我校教師實際,特制定《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

一、發展性教師評價目的

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爲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爲主,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的制定,是新的教育形勢對教師應具備的整體素質提出新要求的需要;是教師自身素質提高和專業發展的需要。有效的教師評價對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將起着導向,監督、激勵、診斷和發展的多重功能,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可持續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發展性教師評價原則

(1)基礎性目標與發展性目標相結合。要堅持“以評價促教師發展,爲教師發展而評價”的觀念來引領教師評價。評價既要對教師基本素質,工作態度,工作量和履職情況等教師基礎性目標進行考覈,要有利於建立教師基礎性目標達成的監督、激勵機制。更要關注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和教師個體工作差異及個性特長的形成與發揮,教師能動的創造性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等教師發展性目標的評價。努力做到在考覈的基礎上評價,在評價的引導下考覈。使教師的基礎性目標考覈與教師的發展性目標評價有機的聯繫起來。

(2)評價科學性與評價實用性相結合。評價要依據現代教育教學前沿的教師評價理論,要根據當前我校教師隊伍普遍現狀。力求使評價內容與新形勢對教師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吻合,力圖避免提出的評價標準過高或過低及不切合當地實際情況。要對不同專業技術職務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發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儘量使教師處在同一可比的評價基礎上。努力做到評價標準的公平和公正。

(3)評價激勵性和評價導向性相結合。教師評價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工作人本化管理的過程。評價既要着眼於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表現和績效結果,更要注重教師實施教育教學的過程和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使評價過程真正融合於教師的教育教學的過程。評價既要肯定教師工作最終取得的成績,激勵教師繼續鑽研教育教學工作,更要關注教師的工作、學習的發展導向,促進素質教育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評價主體多元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評價既要完全體現主體參與的自主性和民主性,突出教師的自我診斷、自我評價、自我改進和自我發展。也要重視教師羣體的同伴互助、交流溝通、共同提高的.集體評價。要發揮學生評教和家長評教的作用。使評價過程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機結合。使評價方案切實可行,評價過程具體可操作。

三、發展性教師評價內容和要求

評價的內容劃分爲三級指標:A級指標分爲三塊評價領域(A1. A2. A3.),三塊評價領域又分解成五項B級指標的評價項目(B1. B2. B3. B4. B5.),最後細化爲十九條C級指標(C1至C19)的評價標準上,詳細內容見《發展性教師評價》量表。其三塊評價領域要求:

A1:教師素質,考勤和教育教學工作量的評價。是對教師必須承擔各種基本工作和完成各項任務應具備的基本要求的評價。是對教師承擔教育教學工作量和具備了完成這些工作的可能性的說明。此塊評價主要從教師的政治思想師德表現,承擔的教育教學工作量和考勤三個方面內容來考覈。體現了現階段學校對教師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必須要做到的。

A2:教師教育教學教科研工作能力績效的評價。是對教師能動的履職和創造性的完成任務和工作過程做出的衡量與價值評價。是教師評價的重要部分。此塊評價主要從教師能動開展教育教學常規工作(如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調查研究、鑽研教材、認真備課、課堂教學、作業佈置、輔導和試卷編制等教學常規工作)和積極參與教科研工作等方面來考覈。體現了現階段學校對教師工作的研究型要求,是教師要努力爭取做好的。

A3:附加分(教師教育教學教科研工作突出績效的評價)。是對教師專業水平提高,教師取得的教育教學教科研工作突出成績做出的價值評價。此塊評價主要從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教科研工作的成績(課題、論文與案例撰寫、發表和獲獎) 、教師專業培訓、進修等工作上取得的成績和榮譽等方面來考覈。體現了現階段學校對教師工作的發展性要求,是教師個性特長、自身素質發展提高的努力方向。

四、發展性教師評價的組織與實施

教師評價是學校管理工作科學化的一項十分重要工作。是學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和保證,是學校領導,各級職能部門和全體教師的共同任務。因些必須把教師評價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一併組織實施,具體要求:

1.建立評價的組織機構。評價的組織機構要與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管理部門相結合,使評價過程與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統一。做到教師評價職權明確,分工具體。教師評價的領導小組由學校校長負責,各職能部門如教導處、辦公室、教科室以及教研組、年級組和教師代表等有關人員參與。

2.評價宣傳動員與培訓學習。學校要組織全體教師及有關工作人員進行宣傳動員和評價方案的培訓學習。通過宣傳動員和培訓學習,首先使全體教師認識到開展教師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明確實施評價不僅是學校一種教育教學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種激勵和發展的機制,是全面的公正公平的分析和肯定教師工作價值的重要措施,是廣大教師自身素質的發展和提高的需要。其次使教師全面瞭解評價的標準與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差距,明確自己工作應該努力的方向,用評價的標準來不斷激勵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最終實現評價的導向,激勵和改進的功能。

3.評價的實施和操作要求。教師評價的主體有教師本人,同行同事,學生家長、和學校領導這四方面的人員。(即評價方案提出的自我評價、組(段)評價、學生評價和學校評價)

①自我評價。是教師建立以《發展性教師評價》記錄冊爲基礎,結合《發展性教師評價》量表相配套使用的自我評價體系。期初發給教師人手一冊《發展性教師評價 》記錄冊附《發展性教師評價》量表,說明使用填寫的要求。

由教師根據平時開展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記錄。期中、期末再由教師根據《發展性教師評價》量表中規定的等級標準,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自評。它不僅有利於發揚評價的民主精神,激勵教師能動的自主的參與評價意識,使教師成爲評價主體一員。更重要的使教師通過自評找到自己的位置,反思自己的工作,發現自己工作的長處與不足,從而明確今後工作要改進的方法和措施。自評是一個自我督促,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

②組(段)評價。是學科教研組或年段對教師個人的評價。一般以年段或教研組爲單位,由學校選聘思想品德、業務水平,工作能力都較強,爲人公正且具有一定威信的教師組成(人數一般以5至7人爲宜)負責對組內或段內的其他教師的評價。

一般期中、期末各進行一次,要求參與組(段)評的每位人員充分了解《發展性教師評價 》記錄冊的各項內容,結合《發展性教師評價》量表對應的各條標準,根據有關職能部門提供統計數據,全面審覈組(段)內教師自評的情況,對每位教師的自評作出恰當的,實事求是的組(段)評價。

③學生和家長評價。是由校評小組人員組織學生對教師個人進行的評價。由每位學生對任教自己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態度,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具體方式結合學生評教的調查表進行。學生評教調查表在統一時間下發、填寫、上交,由校評人員做出數據統計。另外每學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可由校評小組人員組織家長對教師進行評價,具體方式結合家長評教的調查表進行。

④學校評價。是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及主要職能部門的負責人組成的評價小組,簡稱校評小組(人數一般以7至9人爲宜),負責對全校教師的評價。一般每學期進行一次。在學期結束前,由校評小組根據教師的自評情況和《發展性教師評價》記錄冊的內容及組(段)評價,結合有關職能部門提供統計數據,對每位教師進行評價。

4.評價操作要求的幾點說明

①C7、C9、C10、C11、C12和C14等評價內容評定標準說明

由學校根據浙江省教育廳浙教辦基[2xxxx]101號和教育局溫教直[2xxxx]3號等文件,結合學校的實際和不同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及不同學段學生的具體要求,設計評價細化量表進行評價。涉及的有關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測評提高率計算公式:x=,x爲提高率,F本爲本學期期中、期末班級A級率(或P級率、優良率、平均分),E本爲本學期期中、期末年段A級率(或P級率、優良率、平均分),F上,E上分別爲上學期期中、期末班級與年段的A級率(或P級率、優良率、平均分)。

②學生評教計算公式和評價說明

計算公式Q=,W1、W2、W3、W4分別爲學生評教各等級的權重值(一般爲3.2.1 、-3),A爲滿意人數,B爲較滿意人數,C爲一般人數,D爲不滿意人數。根據學生評教計算公式的Q值,以年段爲單位,去掉學生評教的兩端極值,對教師進行評價。

③組(段)評和校評的平均值確定說明。期中或期末由組(段)評小組的每位人員對組(段)內每位教師進行評價,取每位評價人員分數的平均值作爲組(段)評結果,記入該教師組(段)評欄中。同樣校評是由校評小組的每位人員對全體教師進行評價,取每位評價人員分數的平均值作爲校評結果,記入該教師校評欄中。

④評價項目B5各條評價指標的附加分說明:B5相應的C16、C17、C18和C19四條評價指標屬教師發展性和激勵性突出工作績效評價,主要對教師在某方面工作中做出特殊貢獻或取得突出成績的給予評價,這項分數由組(段)評小組複覈後,再由校評小組最後審覈確定,合併計入總分。

⑤教師學期綜合評價分數的合成計算公式說明:學期結束時應在教師自評、組(段)評和校評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由校評小組負責綜合評價。建議採用計算公式:P=Z1,P爲教師學期綜合評價結果分值,爲2項自評合計平均值,爲2項組(段)評合計平均值,爲校評合計分值,爲學生評教分值。 Z1、Z2、Z3和Z4爲相對應的自評、組(段)評,校評和學生評教的權重值(建議取值爲和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