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工作隨筆14篇

教師1.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工作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工作隨筆14篇

教師工作隨筆 篇1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可見,幼兒教育離不開家長工作,幼兒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園之間的緊密合作。我在組織家長工作的實踐中發現: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渠道主要來自於各班的老師,因爲老師和家長接觸最多,搞好家長工作主要是老師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學會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尋找教育的最佳切入點。

一、科學宣傳,家長心中有目標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其提高教育能力。”但牽手合作、家園共育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讓家長真正瞭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比如在期初家長會上,我們可以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我們始終遵循“爲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爲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基”的服務宗旨,着眼孩子的未來,致力於幼兒的可持續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得到發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還可以根據各年齡班五大領域的上下學期教學目標告知家長,讓家長有個基本的框架結構,瞭解一下寶寶本學期的學習內容,畢竟家長對這方面也很關注;還可以明確地告訴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他們的支持與協助,讓家長明白,只有家園配合,才能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

二、以誠相待,服務理念促合作

家長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不可忽視的教育資源,家長和教師相互配合和溝通才能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因此,家園合作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幼兒園教育工作之一。我們作爲教師都應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觀念,不再是一味地用居高臨下的方式去指導家長,而要明確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獨特的育兒經驗。所以我們要以誠相待,學會與家長溝通,虛心向家長學習,力求把家園工作做得更好。 同時樹立一個嶄新的觀念:教育就是服務,服務就要主動。在與家長溝通的同時,我們應努力做好角色定位,調整自己的態度、情緒、語言等,更好地與家長溝通。家長是幼兒園發展的重要外部促進者,我們只有不帶任何權威、尊重家長、充滿信任地與他們合作,隨時向他們敞開大門,甚至適時地讓他們分享權力、承擔責任,二者形成真正的的共同體,“家園公育”才能實現。

1、尊重家長。贏得一位家長的信任就能影響一批家長,獲得一百位家長的理解就能取得更多家長的支持。家長的良好口碑能使幼兒園獲得積極的社會認可。家園協力同心,合作溝通共育,就爲幼兒搭建一個健康成長的幸福樂園。90年代,我在與家長溝通時,總以爲自己是孩子的老師,自以爲說出來的話都是正確的,顧及家長的感受少,只要求家長言聽計從即可。自從新的《綱要》施行後,(二十一世紀初期)我漸漸明白:只有尊重家長,凡事都要站在家長的角度上替家長多考慮,並有耐心、虛心、誠心地聽取他們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這樣家園合作才能愉快進行。又過了十年(最近這幾年),更讓我明白了,我們要下位思考,放下姿態,老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智者,我們和家長是合作者,雙方是幼兒成長的助推器,教師要主動與家長溝通並有效合作,爲培養幼兒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斷努力。

2、語言巧妙。每個孩子是一本書,他們都有着個體差異、個性差異、能力差異等,所以怎樣在家長面前客觀評價孩子?所謂的好孩子與能力較差孩子我們到底怎樣來跟家長交流?在與家長交流時難免會說到孩子的優缺、缺點。這時教師應注重語言的表達技巧,巧妙使用語言。平時我在孩子面前對孩子的評價是:能力強的孩子多表揚,能力差的孩子多鼓勵,再頑皮的孩子也總是要挖掘他的閃光點;但在家長面前,我是先肯定孩子的優點,然後婉轉地點出孩子的不足,並且避實就虛,不是馬上切入正題。這樣家長比較容易接受,這樣交流的效果家長才會滿意,更有效地促進了家園互動。

3、靜對突發事。在幼兒園難免會碰到磕磕碰碰的小意外,但事件發生了,我們該如何處理?如何應付在放學的一剎那與家長的溝通、解釋?怎樣來對待家長不受理智控制的破口大罵和失態?甚至是一紙訴狀園長室後的再次面對面對話?這些都無時無刻考驗着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出發點來控制勢態。關鍵的詞語一定要冷靜。讓家長對老師和幼兒園的意見先表述,等家長情緒平穩了再作必要的解釋,把客觀事實講清楚,爭取家長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諒解,人心都是向善的,將心比心,多換位思考,從解決好事情爲出發點,不要礙於家長暫時的不理解而不理不睬,態度生硬。要積極從家長的角度出發,維護好家長和幼兒園的共同利益,做好家園溝通的和平使者。

4、微笑是祕訣。微笑是打開溝通的鑰匙,微笑是正能量,它能走入他人的心田。微笑着傾聽,親和力很強;眼睛要正視家長,是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這樣可以較快地走入家長心田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與家長感同身受,並不時地微笑點頭,以示對家長的理解和尊重。這樣更能讓家長找到歸屬感,家長會從你溫暖的眼神裏找到朋友之感,向您傾訴。甚至跟你探討孩子的變化和問題,正視孩子的行爲和其身上發生的事情,也會通過孩子最熟悉的您正確分析孩子身上的優缺點。達到有效地溝通目的,促進孩子的可持續發展。

三、重視溝通,步調一致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是一首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協奏曲,並且有利於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幼兒的健康成長。首先我們作爲教師早期教育專業理論要過硬,對於幼兒的偏失行爲要用平常心看待,用包容的胸懷去接納每一個孩子,用慈愛的目光細心觀察幼兒,向家長耐心科學分析,和家長有效地溝通。少批評多鼓勵,賞識的眼光評價孩子,所謂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少信息多溝通,少電話多家訪,面對面增進情感和友誼,相互理解和支持。家園一致要求,科學教養深入每一個家庭。因此,幼兒園、家庭、社會要相互配合,步調一致,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麼,幼兒園與家庭如何才能協調一致呢?

1、觀念、思想、目標一致 家長在教育觀念、思想、目標上應該與幼兒園保持一致。過去能夠真正做到的爲數不多,由於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低,素質不高,對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及採取的措施不理解,並感到困惑,甚至有意見。在他們的心理,學算術、拼音、識字寫字纔是孩子在幼兒園裏該學的東西,而且他們還會把這種教學方式做爲衡量幼兒園辦學成功與否,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標準。所以我們要通過信息、家長園地欄、家長會等形式,努力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讓他們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及其內容,並能積極配合,逐步達到他們在教育觀念、思想、目標上的一致。

2、方法、手段,力求一致。 我們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教學、談話等教育幼兒在園在家要一個樣。通過信息、隨訪、家訪等提醒家長的教育方法與手段也應同幼兒園一致。但現實,家庭教育存在三種現象:一是溺愛孩子;二是訓斥打罵;三是科學教養。針對這三種現象,教師可通過召開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提倡科學教育,不溺愛寵愛孩子。在家長園地刊登家庭教育優秀文萃,請優秀家長在家長會上經驗介紹。特別是一些祖輩接送、祖輩監護的孩子,教師要與年輕家長多聯繫,學習內容可以信息羣發,幼兒個別行爲、問題要多個案溝通,還要特別留意一些留守兒童,多給他們關愛和溫暖。幼兒園、家庭相互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駕馭着“培養好孩子”的這輛和諧號動車,纔會一路順風。

四、常規建制,推進家園聯繫工作

在實踐工作中我更注重一些固定的家長工作模式,並把它有效地形成了一種機制,密切家園聯繫,以此進一步推動家長工作。

1、家訪到位,建立制度。新生入園前家訪,以後每學年普訪一次,每天不來園的幼兒要電話訪問,問清什麼原因。三天不到園、有特殊情況的應隨時家訪,並做好家訪記錄。

2、網絡平臺,高效利用。通過信息平臺或接送短期面談,多向家長對幼兒的發展情況作一些相對客觀的評價和溝通。也可組建班級qq羣,快速有效溝通,但要注意保護幼兒的隱私,家長的自尊,不能直呼其名。可以在羣裏舉個事件、現象例子讓家長展開討論、剖析。

3、溫馨提示,友情貼士。溫馨的提示信息或小紙條,提醒家長在一些假期做好對孩子的安排和照顧。特別是假日安全,注意事項等,友情提醒家長給孩子們最合理、科學的假日安排,度過快樂假期。

4、家長園地,保駕護航。家長園地是家園聯繫的靜態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無言橋樑。但此地無聲勝有聲,通過家長園地的溝通,可以促進家園教育目標的一致性。我們可以將家園溝通分爲幾塊;首先是保教內容,每月每週將教育內容向家長介紹,幫助家長明確本階段教育重點,增強家庭教育的目的性,使家長對幼兒園的學習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是保教知識宣傳,如開設:“向您介紹,請您關注、明星寶寶、溫馨寄語、關注孩子”等欄目。多分享教學內容、活動目標等,貼心小貼士則提醒家長需帶的學習用品、備用學習材料、天氣變化冷暖貼士等。我們還可以開闢“甜言蜜語、寶寶信箱”等欄目。老師把需要家長配合的要求寫在“甜言蜜語”上面,家長還可以通過“寶寶信箱”向老師提出意見或建議。

5、成長檔案,客觀記錄。我們要客觀公正評價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要爲他們個性記錄,做好觀察記錄和精彩語錄,留住孩子的閃光點,留給孩子一份珍貴的記憶。

時下,正能量的說法很流行,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正能量的作用,微笑着迎接每一個家長,以一股強有力的能量去感動家長,感動家長,與家長進行真誠溝通,走近家長,走進家長,平等對話,有效推動家園聯繫,以此來推進每個孩子每一天的進步,增進家長每一點的瞭解。我們要勇於開拓、敢於創新、不斷努力,密切家園聯繫,家園共育,做到耐心、細心、誠心,讓每一位幼兒在愛的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工作隨筆 篇2

一、帶學具納入學生美術成績的一部分

爲了更合理地評價學生的美術成績,我特意準備了個記分冊,上面分年級、分班級寫上了學生的名字。新課標精神明確指出:鼓勵學生用多種材料、多種方法來表現作品的內容,重過程、輕結果等。於是,在我的記分冊上多了一項成績——帶學具分。

在美術課上,學生不帶學具,我想是所有美術老師都很頭痛的問題,我剛開始實行這個策略時,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五(3)班成文同學就明顯的表現出他的排斥心理。當我講完新課,乘學生製作的時候,點名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時,問他帶學具沒有?他都不會搭理我,於是我在我的記分冊“成文”名字後畫了個“O”,表示這節課他沒有帶學具並要罰抄美術書上的理論。第二次上美術課,我檢查沒帶學具學生罰抄情況時,成文說他上次帶了工具,有班上誰誰可以證明,並拿出上節課的作品表明上節美術課他按我的要求完成了作業,他的態度對我說,我罰他是錯誤的,我沒有追究他的罰抄問題,但上課開始留意他的表現了,當我點他名詢問他帶學具時,他依然低頭裝着沒有聽到,不搭理我,但是他做作業並沒有找其他同學借用具,而是時不時在書包裏換着彩筆顏色,的確如他所說,他是帶了學具,並且在課堂上認真地按要求完成作業。

那是什麼原因,他要排斥我的做法呢?我想他一定是誤會我這樣做是爲了故意刁難他們,故意和他們過不去,故意整他們。於是,我對全班的同學解釋我爲什麼要把帶學具納入成績的一部分,那是對自覺學習的同學是種肯定、表揚、認可。即使沒有帶學具的同學的“罰抄”也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美術書上的理論只有一篇古詩的長度,那樣的抄寫叫“罰”嗎?我更希望你們不抄,能帶學具,能好好利用課堂的時間完成作品,你抄得多,你的美術成績就越低呢!

如今,所有學生都習慣我上課統計學具情況,帶了學具的同學很自豪的告訴全班同學:“今天我帶了學具。”沒有帶學具的同學會很不好意思,有的時候,我掃一眼見大家都帶了學具,不打算點名統計時,同學們卻會以爲我忘記點名,還要提醒我,由於學生自覺帶學具的良好習慣養成,每次上課偶爾只有二、三名學生忘記帶學具我都不罰抄了,還鼓勵班上的學生助人爲樂幫助他們呢!

二、美術教師不可缺少的隨身器材——相機

標理念下的美術課提倡學生用多種材料表現作品,這也要求我們美術教師及時地爲學生每次作品作好評價工作,優秀的作品用相機留下永恆的印記。

最近,我上五年級課,學習《陶泥的世界》一課,本應該讓學生用泥巴拍成泥板,搓泥條完成作品,但我們這兒條件有限,一沒有專門的美術製作室,二學生沒辦法找到無雜質的泥土,三如果用泥,課間清理難度大,會影響到下節課的老師授課。於是,我讓學生們用彩色橡皮泥代替泥巴來製作。

我示範如何團、搓、捏等常用手法後,還告訴學生如何用牙籤固定,粘貼橡皮泥,如何配色等,學生開始製作時,我拿出了相機,學生們看到了,都興奮得不得了:“老師,給我照張像!”

“老師,給我照張像。”

“我要給認真製作的同學拍照,我還要給做出優秀作品的同學們拍照呢!同學們,加油吧!”

這下學生們學習興趣更濃了,我的相機也捕捉到了很多精彩的瞬間。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生活在科技發展迅速時代的美術教師,如今,我電腦裏學生作品越來越多,看着照片中學生們的笑容及辛苦勞動的成果,想等他們長大了,再看到兒時的成長足跡,一定會回憶起童年的幸福快樂!

三、不能輕信網上的教案

爲了圖方便,從網上下載了四、五年級新課程標準的美術教案,也就沒有深鑽教材,就按網上教案上課了,才上第一課《萬綠從中一點紅》(五年級上冊)我就發現問題了,教案上的目標是:認識色彩的對比,進行對比色的塗色練習,重、難點是:認識色彩對比和如何運用對比色。而實際上在四年級上冊第五課《色彩的對比》的目標、重難點纔是這些。仔細看《萬綠從中一點紅》這一課教材上的文字,才領會到這課的目標和重難點是如何將對比色諧和的放在一個畫面上,教材中介紹了三種方法:一、改變一方面積大小;二、改變一方的色彩明度或純度;三、用黑、白、金、銀溝出主題形象。

四、美術記分冊

不知道其他的美術老師是怎麼樣評價學生學期末的成績,以前,我每次上課的時候發作業本,下課收作業本,課間批改,開始的時候本子比較齊,後來本子越來越少,學期評價時只能憑自己對這個學會上的印象評分了。

這學期,我訂了本記分冊,共三本,分別記載我帶的四、五、六三個年級的學生作業成績。每次學生作業時,我開始批改上次的作業情況(因爲有的學生比較慢,一節課完成不了作業任務,所以留業餘時間讓他們可以修改、整理、完成作業),並當學生的面指出作品中存在的問題或表揚作品我欣賞的地方,然後及時地把成績記載到記分冊裏,製作類的作業優秀的作品我會拍成相片收藏起來,其他的作品的分數當場就要記錄在冊。

自從有了記分冊,學生完成作業的態度變積極了,以前有的“懶”學生可以“渾水摸魚”拖到後來,老師也記不得了,他就沒有事了,而現在無法“躲避”,記分冊上他做了幾次作業,哪次的作業不合格一清二楚的,作業拖欠多次後,我就每節課點名“提醒”他,直到他把作業補完。例如:四(2)班的李坤、劉元碰在五、六次作業不合格被我點了幾次名後自覺利用課餘時間補作業,到現在作業基本上合格完成了,還有六(1)班的丁娜同學被我連續2節課點名“提醒”,她的作業在第三次就全部合格並上交了美術作業本。

有了記分冊,我對學生的作業情況一目瞭然,班上哪些同學有一定的美術功底,誰作業完成的態度認真,哪些同學在美術學科的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哪些同學雖然繪畫方便不行但是動手製作能力卻不錯,那節課的作業任務比較多的學生難以把握等等。

有了記分冊,對學生學期末的評價不再模糊憑印象打分了,而可以根據作業情況有數據地給孩子一個比較公正的等級。

有了記分冊後,雖然事情變多了,但卻能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積極完成每次佈置的學習任務,那累有何妨呢?

五、原創還是臨摹

《畫故事》是六年級教材中的一課,我要求學生四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創作故事情節,分出四幅——八幅表現故事內容的草圖,第二課時完成正稿,第三課時,修改正稿上色,第四課時上色完成。說到原創那是件對成人來說到是難事情,所以我也允許學生仿畫,六(3)班柳仕林同學畫的是《烏龍院》裏的選段,臨摹的很精美,線條流暢,人物形象生動幽默,班上原創的同學就不平地說:“老師,老師,他是抄書上的啊!”我就向同學們解釋,同學們所說的抄在美術學科來說的就是“臨摹”,我自己也是從臨摹中愛上美術學科的啊!臨摹連環畫可以練習線的應用、構圖方法以及色彩搭配,“所以柳仕林同學‘抄’得不錯,我要給他這次作業‘優’。”聽了我的話,有部分學生也開始臨摹自己喜歡看的漫畫作品了。與其他們隨便應付我的“原創”,還不如來幅精緻的臨摹呢!看到他們相互炫耀自己的作品,比手劃腳地講敘畫中的故事,然後開心的大笑,我想這不正是故事畫給孩子們帶去的愉悅和成就感嗎?

六、學期小結

20xx年就快結束了,回想這個學期的工作情況,我自己覺得還算比較滿意的,對每個學生公平、公正地評價。去以前上課,每節課講了十五分鐘就讓學生動手練習,保證學生每節課都有二十分鐘的製作時間,在學生練習時,我就來回看看是否有學生需要我的幫助,實際上這樣方式的效率很低,課後,批改作業,你會發現學生的作業本會越來越少,而作爲一個美術老師,每週和學生見面就只有2節課而已,是不可能做到一個一個學生討要作業的。再說,新課標理念下的美術作業,學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特長來展示學生作品的。也就是說表現同一命題作業,學生可以繪畫,也可以製作,作業收了又往哪存放呢?很不實際的問題來了。我採取的方法是製作方法的作品可以當場完成向同學們展示評分,也可以在課堂上沒有製作完的帶回家繼續完成,下節美術課等我上完新課檢查評分。好的作品集中拍照留底,別小看別作品照的影響力,孩子們天生就愛自我表現,當老師誇獎他的作品不錯、很棒已經開心的不得了了,老師還會給他和他的作品拍照,心裏別提多高興了,這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會促使學生們多動手製作作品。

我記得我剛工作時,學校有位快退休的老師是班主任帶語文學科,兼任幾個班的美術學科,無意間發現他有個記分冊,每次收上學生的作業本批改後,還要仔細的在記分冊上記一筆,無論是語文試卷的成績,還是作業成績,就連兼任的美術學科成績他都詳細記錄了學生的成長記錄,別小看這項工作,雖然不起眼,卻會消耗大量的私人時間完成,而那時候的我,卻對他的做法嗤之以鼻,認爲很傻,而今我深深體會到這是老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對學生公平評價的準繩。

教師的工作憑良心,想混真的也很容易,想得到獎狀也很容易,但是能一心塌實的爲學生默默付出,默默貢獻卻真的很難。

教師工作隨筆 篇3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12年前我就在書本中讀過這句話,從教12年後,我對這句話纔有了更深層、更具體的理解。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曾經教過一個叫XX的小朋友,聰明伶俐,但由於長輩的溺愛,從小養成了好動、蠻橫的壞習慣,有點偏執。在課堂上坐不住,一點不滿意就大哭大鬧,讓老師無法上課,更不會和同學們交往,讓人覺得又可氣,又可憐。剛開學時連筆也不會拿,坐的歪歪扭扭,捏着筆尖,寫的字就像螃蟹爪,彎彎曲曲,毛毛刺刺的,書包裏亂七八糟,連一支能用的鉛筆都沒有,嶄新的課本角都蜷了,上面畫的滿滿的,連田字格里的生字都看不清了。

後來我和她的家長的多次溝通,共同制定了一個辦法:在學校,只要能坐好,握筆姿勢正確,就畫一面小紅旗;寫好一個筆畫,老師就大力表揚;在家裏,家長每天拿出20分鐘,手把手地、一筆一畫地教她寫字。如果能一次堅持坐好、寫好10分鐘,就滿足孩子一個願望,例如看10分鐘的動畫片、講一個故事、做孩子感興趣的遊戲

半年的時間過去了,你再也看不到那個邋遢、多動、蠻橫無理的XX了。課堂上的XX平心靜氣地端坐着,聽課認真、回答問題積極;特別是寫字的時候,只見她頭正、肩平,嘴裏默唸三個一一尺、一寸、一拳頭,這一切做好了,再一筆一畫地描紅、仿影、臨貼,起、行、頓、收,寫起字來抑揚頓挫,好象進入了忘我的境地。她作業本上紅圈圈越來越多,書包裏整整齊齊,新書上乾乾淨淨。

她的爸爸激動地告訴老師,是良好的寫字習慣改變了孩子的性格,也改善了孩子的生活。

由此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

人生彷彿是一場好習慣和壞習慣的拉鋸戰,假如沒有好習慣,你將很難成功。習慣是選擇出來的,不是天生養成的,當你改變自己的習慣時,你改變的是你自己的人生。

教師工作隨筆 篇4

一天早上,小囡的奶奶把我叫到一邊,告訴我這幾天多注意一點小囡。因爲最近幾天接她回家時,她都會滿頭大汗。留心的家人還發現,只要是在家裏沒有事情時,她也會把兩條腿放在一齊用力摩擦,並且一會就渾身出汗。家裏人明白這是不良行爲,但不明白怎樣幫她糾正,請我們幫忙她改正這個壞毛病。

我明白,她的這種行爲只可是是偶然碰到了身體的某個部位,喜歡那種異常的感覺,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但也要注意糾正的方法。如果有幾天讓她沒有繼續受到這樣的刺激,很快就會忘掉的,但如果糾正不當,反而會加深她的印象,促使不良行爲養成不良習慣,到那時就不容易再糾正了。

聽了我的解釋,小囡的奶奶鬆了一口氣。我之後告訴小囡的奶奶,應儘量多注意小囡的舉動,一經發現,要立即採取做其它動作或活動的方式轉移其注意力,尤其是睡覺前等孩子獨處的時間裏,注意陪伴她,和她說話或講故事給她聽,分散她注意力,使之自然入睡,減少她不自覺行爲的機會。平時應堅持多一份關心,多充實孩子的生活資料,減少責備、埋怨與壓力,更不能呵斥或打罵。

教師工作隨筆 篇5

從我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我一向耕耘在農村國小教育的田園裏。如今已走過了七年的風雨歷程。在這七年的光陰裏,我既體會到了做班主任的快樂和收穫,又品嚐到了其間的煩惱和憂愁。深深懂得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是一項艱鉅而繁重的工作,個性是做一位農村國小的班主任。

經過最近的班主任培訓學習,在名師的引領和同行的互助下,我豁然開朗。我覺得自己以前的班主任工作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曾留下了很多遺憾……值得我反思一下,期望對今後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幫忙。

一、給予孩子的愛太少

農村國小孩子的習慣的養成一般都是在學校班羣衆的大家庭中。“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是一種愛的藝術。在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向以爲我對學生給予的愛夠多的了。但是此刻好好靜心地想一想,其實,我給予學生很多的是一種有償的愛,談不上什麼真情、什麼無私。此刻農村的學校,由於條件所制,學生狀況千變萬化,這就要求班主任花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學生的生活,與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訴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溝通了,那麼教育學生改掉壞習慣、壞行爲也就容易多了。我想,只有真正發自內心地愛學生,不求任何的回報,讓彼此的心靈在真情互動的世界中激情燃燒,纔有可能編織出教育溫情的天空。

二、對學生的責怪太多,表揚甚少

國小生對於老師說什麼事或講什麼問題是記住的快,忘得也快,因此作爲一名班主任必須要有耐心,應對學生不急躁、不氣餒、不鬆勁,不要一味的責怪學生。其實,有些事情我們換一種處理方法,弄清事情的真相,耐心地對學生講解某些事情的危害和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比一味的責怪的效果要好得多。我認爲班主任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與"表揚",學生有了進步,不妨表揚;與以前相比,學習成績有所進步,也能夠表揚。表揚是學生進步的階梯,學生會踏着表揚的階梯不斷進步。表揚就應把握時機。班主任要做學生的貼心人,工作上的細心人,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細小進步,瞭解他們的長處和短處。學生表現出一點點進步的苗頭,班主任就就應給予適時適度的表揚。這一點,有像劃火柴,火柴剛划着的時候,人們經常要用手掌護着,因爲,開始時火焰弱,經不起氣流的衝擊。學生,尤其是後進生表現出的進步苗頭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必須要十分留意,保護這小小的進步的火焰不要熄滅。表揚是十分好的方法。如果一時沒有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就要創造機會,讓學生閃光。所以說,一句表揚或讚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許就是因爲一句讚美的話,構成一學生向

三、我對班幹部的培養工作做得不夠好。

班幹部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有了出色的班幹部,班主任工作自然簡單。一向以來我認爲國小生年齡小,個性是低年級的學生讓他們學會管理自己都很難,更何況去管別人呢所以在班級管理方面我自己做的工作比較多,如:檢查家庭作業、班級衛生、監督學生遵守紀律和常規狀況,學生的學習狀況等等,很多時候我感覺很累。近幾年我試着找了幾個學生替我做這些工作,果然發現效果不錯,實際上,是我低估了他們的潛力。

四、相關知識匱乏,無源之水

“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在工作中,我們永遠要像活水一樣,才能哺育好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就需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和行動,不斷去完善自我。但是,在這幾年裏,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家庭生活,讓我忙得團團轉,有時讓人忙怕得感到有些“窒息”。而這正成了我懶惰的藉口——懶於去給自己“充電”。知識很匱乏,根本就不知怎樣從心理角度去管理學生,如果我能多懂些心理知識與技能,如果我能多鑽研一些相關的知識,相信我的工作會更加出色。

最後我想對自己說,持之以恆的做好班主任工作,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每一件事情,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進步,把工作當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在變,作爲班主任必須要不斷學習有用的新的東西,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農村國小班主任工作的資料是比較複雜而繁重的。但是隻要你真誠的捧着一顆“愛心”,是完全能夠幹得十分而遊忍有餘的。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繼續耕耘在我的那片園地上,努力做好一位合格的農村國小班主任。

教師工作隨筆 篇6

"老師,我的橡皮不見了"。寒寒無奈的走到我的面前說。正在上課的我放下手中的教具,慢慢的走到孩子們面前說:"孩子們,剛纔,老師收到一條信息。你們想知道嗎"?"想"。我把手機打開,神祕的念給孩子們聽:"喂,喂,小朋友們好,我是寒寒的橡皮,現在我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遊戲,小朋友們願意參加嗎?如果願意趕快找一找我藏在哪裏了,找到我的獎勵一顆漂亮的標誌。"話音還沒落,孩子們就行動開了。桌子底下;書包裏等地方尋找。同時,我在旁邊認真觀察每一個孩子的表情。等轉到學增小朋友身邊時,我看到他神情有些慌張,並不時用手摸口袋。於是我蹲下來輕聲問:"學增小朋友,是不是寒寒的橡皮被你找到了。如果是你找到的就大聲告訴小朋友們好嗎?老師會獎給你一顆漂亮的標誌的"。學增小朋友聽到這,點了點頭。不好意思的走到前面,並羞答答的說:"寒寒的橡皮被我找到了"。孩子們在我的帶動下給了他以熱烈的掌聲,並獎給了他一顆漂亮的標誌。

這件事雖然就這樣過去了,但使我深深體會到了正確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如果當時老師不加以引導、教育,孩子會這麼做嗎?

教師工作隨筆 篇7

天氣慢慢地熱起來了,早上送孩子來園時有幾位家長會說:“老師,讓寶寶多喝點水,”說句實在話,即使家長不提醒,我們也經常提醒孩子們喝水。更何況現在天氣熱了,我們也增加了讓孩子和水的次數了。

由於家長這麼一提醒,我就悄悄地觀察孩子們喝水的情況:對喝水的興趣孩子們都挺高的,但我發現有的孩子每次喝水只倒一點點,兩三口就喝完了,有的孩子雖然倒了大半杯,可是隻喝了沒幾口就把水倒掉了,當然也有幾位孩子喝得比較好。基本上孩子們都喜歡倒水,但喝水卻被他們忽略了。

這時,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做得還不夠,雖然根據天氣及幼兒的身體情況適當的增加孩子喝水的次數,但是每次孩子真正喝了多少水卻被我忽略了,我感謝家長的提醒,於是,我再次與孩子一起念“喝水”的兒歌,再次強調“喝多少,倒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費。”每次喝水時儘量提醒孩子全部喝完,還請能力強的孩子做小老師,督促孩子們將倒水全部喝完。我還利用旁邊自然角的植物,每次孩子喝水時,請孩子讓植物也喝點水,來提高幼兒喝水的興趣。

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喝水的情況好了很多。大多數幼兒都能喝多少倒多少,不愛喝水的孩子也慢慢地喜歡喝水了。雖然我們平時的工作已經作得很細了,但肯定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發現問題後仔細觀察,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做得越來越好。

教師工作隨筆 篇8

星期五的一個早晨,我剛走進辦公室,包還未放下,這時趙豐破門而入,氣急敗壞地說:“鍾老師,不好了,許張兵又欺負同學了,季晉洲都哭了。”“許張兵,又是他,這個皮大王,一早就闖禍,難道還想當小霸王不成?我得好好治治他”我心想。

“這樣,你把許張兵和季晉洲一起叫到辦公室來。”一會,滿臉怒氣的許張兵和滿臉淚水的季晉洲來了,還未等我開口詢問,許張兵就氣呼呼地說到:“我又沒有欺負他,是他自己摔倒的,關我什麼事?”。“這孩子欺負別人還有理了。”我心想,可轉念一想,難道真的是冤枉他了?

於是我心平氣和地問到:“那麼你能說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嗎?” 許張兵說到:“我在隊伍裏排隊,也沒看見他從後面走過來,當時我的腳這樣伸着,他自己不長眼睛,走過來絆倒在我的腳上摔倒了,”我問季晉洲:“是這樣嗎?”他點了點頭,說到:“是的,我當時走得很着急,也沒看見他的腳。”“他們都說我欺負他,我根本就沒看見他走過來。” 許張兵又說到。

我明白了整件事情的經過,但我並沒有急於指出許張兵同學的錯誤,而是轉過身對他說:“這樣吧,鍾老師先給你講一件真實的事情,有一個大型超市,員工把超市的玻璃擦得很乾淨,可正是因爲太乾淨了,一個顧客沒看見玻璃,一頭撞了上去,撞得頭破血流,慘不忍睹,顧客花去了許多醫藥費,於是顧客要求賠償,可超市卻認爲這是顧客自己造成的,拒絕賠償,後來這事鬧上了法庭,依你看,法庭會怎麼判決呢?”

他想了半天,回答到:“唉,大概超市總要賠償的吧,因爲畢竟這是超市的玻璃太乾淨造成的後果,可超市也有點冤枉的。”聽着他稚嫩的話語,我忍不住笑了起來:“許張兵,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法院最後的判決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顧客的摔倒正是由於超市的過失造成的,超市最後對顧客進行了賠償,不管你是不是故意,那麼你覺得今天這件事你有責任嗎?”他沒有立即回答我的提問,而是立刻轉過身一臉誠懇地對季晉洲說:“對不起,你摔疼了嗎?”此時的季晉洲也友好地搖搖頭,說道“沒關係。”看到這樣的結果,我會心地笑了。

我慶幸自己沒有不分青紅皁白,劈頭蓋腦教訓他,我慶幸自己沒有因爲他的“前科”而帶着有色眼鏡處理這件事。 是啊,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人無完人,孰能無過?作爲一名老師,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應該指出他的錯誤,讓其改正,也許批評是免不了的,但如何讓孩子愉快的'接受批評,認識錯誤?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思考的,也許劈頭概腦的批評,嚴厲的指責也能使孩子認識錯誤,殊不知這是以踐踏孩子的自尊爲代價的。所以批評也需要巧妙地批評。

教師工作隨筆 篇9

這節課,我直接根據整數乘法意義來推導小數乘整數意義,學生們理解很快。在計算時,我讓學生們先猜測這處算式的積可能是多少?然後讓學生去交流探討有沒有辦法算出來?在學生彙報中,有學生說可將13。5元看作135角來算。我肯定了學生的想法,沒有再讓他們去對錶格1500×10;150×10;15×10;1。5×10;0。15×10對比交流,發現其中的規律。而是就此讓學生寫出了算式,然後蓋住單位讓學生髮現數字的變化。13。5到擴大了10倍,第二個因數沒變,積也擴大了10倍。由此推出小數乘法的計算可轉化爲整數乘法來計算。只是看因數擴大了幾倍就將積縮小几倍得出正確的答案。但在學生練中我才發現有些學生連整數乘法的豎式計算都不會,不得不邊上邊補,害得我課堂練差點沒處理完。

在教師的預設與學生的生成中,我選擇了照顧學生的生成,根據學生學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設計。我想雖然有時可能不能完成計劃,但學生獲得的可能比強行完成計劃要好得多。

教師工作隨筆 篇10

怎麼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合作,是幼兒未來發展、立足社會的重要素質。可是,在幼兒園裏時常看到幼兒不懂得與人合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有以下五種方法:

1、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根據幾年的教育經驗,我發現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都比較強,這種良好性格包括開朗、自信、友愛、平等以及探索精神,具有這種品質的孩子會主動與別人合作,而且會合作得很好。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是促進幼兒邁向合作的必備條件。

2、教給幼兒正確的合作方法

合作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以不能隨心所欲。在一次教學活動延伸中,我讓孩子們分組合作做畫,給一棵大樹添畫樹葉,結果只有一組孩子在真正地合作,他們在商量分工,分別完成大樹的某一部分。而其餘幾組幼兒雖然都在同一棵樹上做畫,但卻在各行其是,並未真正合作。我便讓合作得較好的孩子向大家介紹他們的方法,然後再進行示範合作,結果孩子們馬上明白應該怎樣和別人合作了。由此可見,教給幼兒正確的合作方法非常重要。

3、充分利用幼兒活動中的合作機會

幼兒在一起遊戲、學習,所以彼此間合作的機會很多。但是教師如果不善於捕捉的話,就會錯失很多良機,比如孩子們都喜歡玩“貓捉老鼠”的遊戲,這就需要每一個幼兒都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因爲孩子們都喜歡扮演貓和老鼠,卻不願意拉圈,我便讓孩子們換位,試一試別人不合作時,自己如何遊戲,通過事實教育讓孩子懂得,遊戲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大家的合作。此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爲幼兒安排創造合作的機會。

4、幫助幼兒形成很好的合作態度

一般地,在體育遊戲和角色遊戲中,孩子們合作比較好,但是在建構遊戲中,往往會出現合作的不愉快。究其原因,便是合作態度的問題,因爲矛盾往往發生在遊戲材料比較缺乏時,孩子們會將一部分遊戲材料據爲己有,擔心一合作,就沒自己的份了。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幫助幼兒消除一些顧慮,必要時教師參加遊戲,示範合作,引導拒絕合作的幼兒和老師一起遊戲,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態度。

5、向幼兒充分展示合作的成果

教師要充分肯定孩子們的每一次合作,哪怕是一點點成果,也要展示給孩子們,讓他們體驗合作的快樂和成功,激發孩子們還想合作的願望,在老師的積極引導和充分肯定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

教師工作隨筆 篇11

每天跟孩子們在一起,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快樂和幸福。每天,細數着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很是欣慰!子碩和龍宵是班裏一對性格差異比較大的孩子。子碩內向、孤單,龍宵外向、豁達,可以算得上是班裏的活寶,可就是這對活寶,每天都會給老師們帶來更多的煩惱和苦悶。子碩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很積極,無論老師用怎樣的語言和行爲調動他,他都無動於衷,不肯說出自己的想法。課下的他卻是無比瘋狂,滿屋子亂跑,還會時不時抓弄小朋友一番;龍宵儼然一副大少爺的狀態,不管老師用怎樣的方式方法對待他,他都會無所謂的樣子,“龍宵這樣了”“龍宵那樣了”,關於龍宵的告狀聲一天都不會停歇。我們用盡無數方法,卻總是見效甚小。這天孩子們喝完奶,子碩又在閒晃,我便讓他去把奶桶的水倒掉,子碩很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子碩在我的指導下,完成了各種任務,成爲大家心中的“小小能幹手”。在大家有困難的時候,他也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儘自己的能力幫助大家。慢慢的,我發現:子碩是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在老師的鼓勵下,漸漸成爲愛學習、守紀律的孩子。討論“春天”的課堂上,龍宵的發言積極、準確、有創意,博得了大家的掌聲。美工活動中,龍宵的畫極富想象性,並且能夠用語言將其介紹一番,很有大家風範的樣子。龍宵還是很討人喜歡的啊!慢慢的,他不再亂跑亂鬧,和孩子們成爲了好朋友。其實,孩子們能夠改變,源於老師和大家對他的看法和態度。“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認可孩子的每一點。我堅信:每個孩子都會成爲一顆亮麗的新星!

教師工作隨筆 篇12

今天我們上做花燈手工課,我先講解了一遍製作方法,又給幼兒示範了一遍做法,在準備讓幼兒自己操作時,後面的幾個小朋友就大聲喊:“老師,我不會”。我以爲是在後面看不清就走過去想再示範一遍給他們看,誰知剛走到他們身邊這幾個小朋友就停止了動作,習慣性的將材料往我面前一推,大有要我幫他們做的架勢,而且動作是如此的熟練。

要在往常我會立馬去幫他們,但今天我沒有,只是又示範了一遍做法給他們看,我對他們說“別急,老師回來再幫你們,不過,你們要自己先動手做做試試”。說完我便走了。

我忙着幫別的小朋友,轉眼的空隙看到了這幾個嚷嚷不會的小朋友正在很認真的做着,仔細一看,居然做的還不錯。仔細一想,我恍然大悟,他們不是不會而是依賴着我。以往爲了提高速度,在孩子們說不會時我都給予幫助,孩子們便找到了省事的不用費功夫的捷徑。

今天孩子們也像往常一樣又要偷懶找捷徑,我很慶幸自己給他們多了一份選擇,讓我看到孩子們都很優秀,動手操作能力也很好,差點被我認爲是“笨孩子”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失誤,看到了孩子們懶惰的一面,並及時給予糾正。

手工製作完以後,我刻意表揚了這幾個小朋友自己動手克服了困難,以激發他們的成就感,他們自豪的笑了。而我卻深深感悟到,老師要善於洞察孩子的真實心理,及時瞭解情況。如果今天我和往常一樣在孩子們喊不會時我就急於幫助,那我永遠也不會知道孩子們是如此的優秀,也不會知道孩子們也會找捷徑。那不僅使他們失去了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且容易養成懶惰的思想,久而久之,後果會很嚴重。

教師工作隨筆 篇13

開學了兩三個星期後,孩子們基本上都已經熟悉了幼兒園的新生活,每天都能高高興興的來幼兒園上學,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也正常開展啦!瞧!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在滑梯上快樂的叫喊着,那一張張笑臉因爲興奮而漲的通紅,而我和王老師在一邊忙着提醒他們注意安全,提醒他們注意玩滑梯的規則

而這時有一隻小手伸出來緊緊的抓住了我的手,我一看,原來是班上最愛撒嬌的欣欣小朋友,我以爲她又想跟我撒嬌,所以我就抱起她親了一下可她還是沒有去玩滑梯的慾望,我走到那兒她就跟到那兒,而她的眼睛卻看着滑梯上的小朋友,瞧她的模樣欣然心裏很想去玩,可她始終拉着我的手就是不放。我瞭解欣欣平時做事速度雖然有點兒慢,但還能主動去做,可今天是爲什麼呢?於是我對欣欣說:“你看,滑梯上的小朋友玩兒的都開心呀,你也快去玩兒吧!”欣欣卻說:“媽媽講玩滑梯會摔到的。”原來欣欣不敢玩滑梯的原因是怕摔倒,怕受傷。

於是,我把她帶到滑梯前跟她講:“玩滑梯只要慢慢走,慢慢滑就不會摔倒。”可她還是沒有自信,我就安慰她說:“老師在旁邊陪着她,那兒都不去,”欣欣才鼓起勇氣走上滑梯,當她從滑梯上滑下來那一刻,臉上的表情也從不自信到滿臉的興奮,跑到我的跟前說了一句:“我不怕,我勇敢。”然後又繼續去玩滑梯了。

教師工作隨筆 篇14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心奮感與成功感的結晶,是教師不斷引趣、啓發、練習、創造、反饋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說、聽、唱、做、想等多項活動,把學生從簡單低級的趣味性階段,引向求知的樂趣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聽、視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如果說“聽”是引導學生對音樂形象的初步聯想,那麼“視”就是把這一聯想進一步深化到具體形象。音樂離不開聽,但又不能僅僅停留在聽覺階段。因爲音樂總是在表現和探索並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過分強調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排除干擾專心的聽,這只是注重了音樂藝術本身的個性。如果能運用各種輔助手段,多元化的幫助學習者消化、吸收音樂,這就注重了音樂與其他藝術的聯繫。可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理解多元文化。這些與音樂相關的領域、相互溝通、彼此強化。教育心理學家認爲:如果學習者能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更準確,更能有效的把握學習對象。如動態的、視覺衝擊等參與音樂的感知與體驗,收效會不錯。因此,採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有一項調查顯示:視聽與只聽獲得的收益,視聽明顯大於只聽效果。而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學生積極的參與。新的課程中也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與參與空間。

第一,角色轉換。即以學生爲本位,改變以往被動的角色,讓學生承擔一定的課題,給學生以發揮的空間。組織學生生機勃勃的參與。帶給學生以快樂。使課堂內充滿笑聲。學生設計,教師的補充。師生共同討論。教學容量大,學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淺。

第二,設疑。這是教師有目的有選擇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設疑是爲了啓發學生探索的慾望,這是爲了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探索找到正確的答案。“疑”可以是針對教學重點而設,也可以是爲解決教學難點而設,還可以爲啓發誘導加深印象而設。

第三,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讓學生在課內多聽幾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發學生欣賞音樂興趣的火花。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學生有了這種動力就可以利用多餘課內教學時間的多少倍,去尋找比音樂課堂內多若干倍的音樂作品。傳統的音樂教學把內容與注意力重點放在過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闡釋或演繹,而這些東西雖具歷史性,然而歷史感太沉重,與現代生活的藝術相隔的時間太過久遠,無法跟上時代的脈搏。無法跟上學生前進的腳步與需要。如將視聽的教學模式貫穿於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創新潛能開發,強調他們的創新性,使學生不僅聽到聲音,同時能欣賞到形象,從而陶冶性情,加深對學習音樂的愛好。

愛因斯坦曾說過:“在學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興趣,是工作獲得結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種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所以,我們作爲基本教學中的一員,要不斷創設出符合時代需求,符合學生髮展需要的新思路。

標籤:隨筆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