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的讀書隨筆【熱門】

教師3.22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的讀書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的讀書隨筆【熱門】

教師的讀書隨筆1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許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爲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最爲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爲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爲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爲一名小畫家……這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爲了一切學生。

教師的讀書隨筆2

三年來,餘每日晨讀,閱畢古文觀止,雖非正業,卻是入職學校以來最大收穫,頗爲感慨,請略陳陋見。

一、古文觀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選,古人蒙學課本,亦是爲學的入門讀物,餘而立之年後始讀,可作爲中國教育是人類歷史最大笑話的明證;

二、就文集佈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來源以左傳最多,個人以韓愈最多,似取《左傳》傳義的宗旨與韓愈“闢道攘佛”的功績;這與清代學者抱殘守缺、空空如也的衛道宗旨也比較相符。蘇東坡雖曾稱譽韓愈文章“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但這本是後人敬畏先賢的溢美之詞,單就文采論,韓氏文章近乎味同嚼蠟。

三、愚以爲,天下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題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氣呵成,餘音不絕,令吾輩後學讀其書,想見其爲人。文集所選文章,以單篇論,太史公的《報任少卿書》獨步翰林,堪稱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氣貫長虹,筆尖所及,沁人心扉。至於陶淵明的《歸去來辭》、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軾的《前赤壁賦》則難分伯仲,全憑諸君喜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各有所取,無有高下。非謂“天下憂樂”就高人一等,人生際遇不一樣,不必苛求。

四、文集優點許多,待諸君細品,其不足反倒不太容易覺察,且鄙人以爲,多爲編者有意爲之,讀者需多加留意。編者吳氏叔侄似以“正統”士人自居,重傳統的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爲先,因而對賦一類追求辭藻華麗,言不及義的'文章不取;對崇尚清談之風的魏晉名士似有異議,故對魏晉一代的文章幾乎不取;編者是清代學者,似受彼時狹隘的漢宋門戶觀影響,故宋代理學一脈文章全不取,是大缺憾;另外,清代爲外族入主,對這些以士自居的學者是一件不能說的事情,所以元、清兩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九年級傑的文章都不在其列;“觀止”未免黯然失色。

五、縱觀歷朝歷代,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陽明心學多偏鋒,皆不足法,其原因仍不得正解。個人以爲,或許中華禮貌歷經5000餘年,至此已垂垂老矣,國運不濟,國勢保守,文風英氣不足,老態有餘,全無漢唐氣象。從學術的角度看,中國禮貌自“經重於史”的時代起,即自南宋起,禮貌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本事就日漸衰退。從武術的角度講,有宋一代,重文輕武,血性漸失,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自宋始,直至近代不能復興。

教師的讀書隨筆3

假期裏,我閱讀了《國小語文教師》六月刊的《“隨文練筆”研究專輯》,讓我在作文練筆教學這一塊中頓感明朗,讀着讀着,時而倍有同感,時而像被指引導航,時而靈感頓生,讓我對“隨文練筆”教學有了更寬廣的瞭解,更系統的認識。

“隨文練筆”是伴隨着閱讀教學進程,隨文練筆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緊隨閱讀教學,而且形式多樣,豐富學生的習作色彩,學生負擔少,因而在課堂中是頗受師生歡迎的一項習作訓練。但在實際教學中,隨文練筆設計的隨意性,練筆的時機、方法、難易度把握不當等,往往導致訓練低效甚至無效。如何實施有效的“隨文練筆”策略,是我們當前值得思考與探討的問題。而在文本教學中找準切入點,是隨文練筆練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與保證。本人就學習前人的經驗以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爲找準隨文練筆的切入點整理及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與文本角色對話

文本是一個召喚讀者參與的意義空間。文質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讓讀者自由想象的空間,只要我們善於挖掘,自有一片與文本交流的空間。如人教版十一冊《草蟲的村落》,課文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可以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巧設練筆的空間。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裏去。”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羣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這羣好奇的小甲蟲們,你會如何向它們講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們會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問題?在這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那奇異的想象得到馳騁,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語的感染,有了作者筆下草蟲的世界這個大環境的渲染,學生練筆的情感被激發了,必然又產生一幕幕生動、有趣的情景。

二、爲文本主角代言

在教學人教版第九冊《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模擬被壓在廢墟底下的阿曼達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勵同學與死神搏鬥,爭取時間最後獲救的情景,讓學生從身心參與中感受到了阿曼達的了不起,豐富了阿曼達的勇敢堅強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冊《老人與海鷗》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與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纔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老人生前視海鷗如親人,從他十年如一日般堅持給海鷗餵食中,從他對海鷗一聲聲熟悉而親切的呼喚中,可見他對海鷗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鷗們十多天找不到這位與它們相依相隨十多年的老人,它們心中是多麼的焦急、憂慮啊!當它們眼前出現老人的遺像時,它們“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它們當時可能說些什麼呢?當海鷗們意識到人們要把遺像帶走,它們要與老人永別了,“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再一次“大聲鳴叫着”,它們多麼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遺像能多留一會,它們的大聲鳴叫想對老人說什麼?想對人們說什麼?此情此景,海鷗們的傷痛、無奈、焦慮,千言萬語讓學生們流瀉於筆下,人鷗情深的一幕便永遠定格於學生的腦海中。

三、實現語言的遷移運用

曾看過一同行說過,“語文的學習說白了,其實就是對課文規範語言的吸納後融會貫通,爲我所用。所以,讓語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丟棄文本的語言示範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們就不應該錯失學習與模仿的機會。仿寫可以針對全篇進行,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片斷練習,可以是句式表達、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總分結構等模仿。仿寫時,首先找準具有鮮明特徵的典型或精彩文段。

“隨文練筆”的切入點皆於文本中,我們要潛心會文,識于慧眼,找準落點,讓我們的學生妙筆生花。

教師的讀書隨筆4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這是出自《飄》的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這一句話,激勵着在美國南北戰爭的歲月裏沉浮的女主角——郝思嘉,也深深打動了我的心。而這個被我品味數次的故事,也在這句結尾話的餘香中令人倍感回味。

郝思嘉,繼承了母親的嬌美與端莊的淑女儀態,同時也具有父親的北方粗獷。然而,接二連三的打擊令她頭一次體會到了命運的殘酷。讀完之後,我掩卷沉思。郝思嘉在經歷這一切之後,她是用什麼力量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呢?白瑞德離開她之時,她在文章末尾想準備用那個老法寶——暫時不去想那些,先做好準備迎接新的一天。這一點是郝思嘉的老法寶,不也正是我們應對生活中的困難方法嗎?說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有太多太多。我們不得不面對這些我們唯恐與之照面的惡魔,我們只有從自身心態調整去衝破這些挫折。不要害怕失敗,我告訴自己。要像思嘉那樣在重擔、在勞累、在天大的打擊前面依舊把下巴高高揚起,因爲生活仍在繼續,因爲明天的太陽依舊普照四方,因爲我們還享受陽光的恩惠——我們缺乏的,只不過是轉過身去看看那輪紅日,我們並非只擁有腳下的黑影。

只要有明天,就還會有希望,您看那輪朝陽,黑夜之後,就是新生。

教師的讀書隨筆5

無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對《兒童行爲管理》一書的介紹也或許是因爲我園正在做的一個課題與孩子的行爲有關,於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網上買了這本書來看,本書是由英國學前教育研究家希拉。裏德爾—利奇著,由劉晶波翻譯。我對譯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話印象特深:“你知道,爲什麼上帝要把小孩子們造得那麼可愛嗎?……因爲上帝知道,小孩子們會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盡,如果不把小孩子們造得可愛一些,他擔心大人會忍耐不住把他們殺掉的”這讓我想起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這麼多年中,有氣惱,有傷心但也有驚喜,有欣慰,有快樂還有希望。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書中提到對教育工作性質的闡釋“快樂並痛苦着”。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一長串中生活變化着的觀點,目標和行爲,但是這其中必定有某些會終生保持的穩定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是由兒童的童年經驗和家庭影響塑造的”讀完這段話後,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都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我們怎樣才能將一個已經養成不良習慣的如一盤散沙的班級培養成一個有良好常規和正氣的班級呢?怎樣才能讓那幾個重點難管理的孩子聽我們的話,管好自己呢?作爲老師我們都明白講道理有時甚至在幼兒做錯後去批評教育他,孩子們很顯然都會屢錯屢犯,屢犯屢錯。有些孩子雖然不會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當的行爲並不代表他真正已經懂得了如何做纔是正確的,而他是害怕老師的批評他。即使他在我們面前是個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這麼信服你。

“在開始瞭解兒童某種行爲的原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關於行爲的立場和價值觀”。那作爲一名幼兒老師,我的行爲立場和價值觀是什麼呢?“一切爲了孩子好”這就是我的立場和觀點。那怎麼做纔是爲孩子好呢?那些上學學過的理論大部分被拋在腦後了,整天拿着工作忙,孩子多,班級遺留問題搪塞着自己,從來沒有好好審視,自己與這些科學的教育理論觀點偏離了多少。

因此,我每天依舊那樣忙,處理完這一堆事情,還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着每天怎麼去管理孩子,怎樣作爲一個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個好的“管理者”而應是讓他的學生學會如何管理自己,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自我管理的技巧和能力,鼓勵他們自願的在自我願望和規範要求之間折中。我現在是一位管理者,管理着一個班的將近五十名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如何讓我班的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呢?如何學會調節自己和別人的需要,不能因爲孩子才上小班,年齡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棄這個想法,孩子每天都在不斷地長大,心智在不斷地成熟,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個很難很艱鉅的任務,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壓制孩子,孩子需要愛和贊同,他們需要知道,如果自己很自私就不會贏得別人贊同。我們要給他們愛要適當寬容他們行爲,也要有理由地讚賞他們,正如這句話“增強能力更多着眼於發展自信和積極地自尊,這些個性品質對於兒童積極地行爲養成是有利的”。

我們應該通過哪些方式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而且還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最後成爲一個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據的表揚,鼓勵,讚賞……但我認爲這些遠遠不夠,班裏的孩子畢竟不是一個,班裏的事情並不是只有幾件,作爲教師的我們應儘可能去關注每一個孩子,並不是當孩子需要我們微笑的那一刻我們纔會出現。當下,我認爲讓孩子懂得道理,知道做對了不僅有老師會讚美,小朋友會喜歡,自己也要誇獎自己,也要大聲對自己說:“真棒!加油!”

教師的讀書隨筆6

好的書,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光芒會一直都在。

當我拿到這本書首先了解fVR(自由自主閱讀),看了一個又一個研究案例,這本書讓我欣喜一口氣讀了十幾頁,讀着讀着時間到了22:40分,卻沒有一點睡意,在以前看書中從來沒有,真的很棒!充滿了對此書的渴望。從最初的理解fVR就是我們有書讀,可以自由讀的理解,到最後自由自主閱讀讓我清晰的認識到它是一個高能力的讀書人才具有的,我需要一步一步攀登。

在此書中很好了解了校內fVR,其實在沒有閱讀此書之前我們已經進行,並且很好做到了持續默讀,在每個週三晚上進行師生共讀,但讀了此書後,又讓開闊了眼界,持續默讀安排在同一時間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會增加,(重要的原因我們沒有更多更好的圖書資源)這時來了及時雨在六合公益的支持下我們逐步做到自己選擇閱讀,廣泛閱讀。每當學生吃過飯後,他們會走進教室拿起一本自己心愛的書,徘徊在長廊、葫蘆架下、魚池旁、或靜靜坐在長椅上,甚至蹲在垃圾桶旁,我班孩子見了慕校長還向推薦書呢!由於我們重視了閱讀,六合公益又爲孩子們的閱讀插上了翅膀。我覺得老師變了,孩子變了,無形中我們進步了,閱讀的力量真是無窮大。

爲了讓孩子更好的閱讀,作爲老師的.我在閱讀本書是,特別注重了第二章節的閱讀方法的學習,學習完之後我在行動的有,樹立典範、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直接鼓勵、(現在你們的閱讀已經超過老師了,老師要加把勁了!有點空閒時間,我就在我們班的書架前閱讀,作用很大)還有在家長會上我們鼓勵家長和我們一起閱讀做孩子讀書的夥伴。準備做的有:在班級要進行共同朗讀一本書,課前5分鐘。還有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閱讀可以提升寫作能力,教孩子寫作文是語文教師的痛處,在習作教學中,我也是很用心給孩子們指導寫作方法,很費勁但作用不大,到寫時,還是愁眉不展,我很苦惱。《閱讀的力量》給了我很好的答案。因爲閱讀,學生潛意識地吸收或學會許多寫作手法,而且自動地、本能地將它們使用出來。閱讀好的人寫出的東西幾乎都在可接受的程度,要想寫得不好都很難。寫作讓人聰明,可以幫助我們想得更徹底,並且解決問題。當你遇到問題時,你將問題寫下來,至少一部分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有時甚至整個問題都不見了。讓我更加確定要讓自己在閱讀後堅持寫作,也要讓孩子們在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之後適當增加寫作量。

環境限制了孩子的閱讀,我在55頁批下了孩子們、老師們、感謝六合公益、孟素琴老師、慕志偉校長、崔要娟主任把我們拉上了閱讀之路!在書中介紹圖書館對孩子的閱讀影響非常大,對我的觸動比較大,在64頁我批下了希望我們超化鎮中心國小將來在六合公益的幫助下也會有一高質量的圖書館!期待!期待!現在走向閱讀之路的我是在播種,相信將來閱讀會送給我花朵和果實。

教師的讀書隨筆7

一、知識與能力的關係

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傳授知識來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包括什麼?對此有各種看法,應該說,最基本的能力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無知肯定是無能的,然而,傳授了知識絕不等於就發展了能力,發展能力必須有意識的進行,所以教師應該既是善於傳授知識的教者,又是善於培養能力的導者,要培養能力,教師首先要在備課時,挖掘教材裏的能力因素。每部分教材中都有培養學生能力的因素,尤其是有關練習,只要我們用心分析研究,通過傳授知識與技能訓練,培養學生能力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例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好教材,它是根據開普勒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先推導出太陽和行星之間的引力定律,進而推論太陽和行星之間、地球和月球之間、地球與地面物體之間的引力具有共同的本質,最後得出萬有引力定律。嚴格地說,萬有引力定律直到卡文迪許用實驗驗證以後才最後完成。通過這個推論過程,使學生了解到從已知的知識出發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可以獲得新知,認識新的規律。從觀察、分析到形成假說,從假說再到理論,這種認識客觀規律的辯證思維方法對學生有很好的影響。又如根據物理規律總結解題思路不但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定律和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和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學習氣態方程時,不少學生能夠套用公式: ,但不能靈活運用它來解決具體問題。教師在鑽研教材時不但要選擇典型例題給以示範,更重的是研究如何通過例題的分析,總結出解題的思路。即:①明確研究對象即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氣”,因爲氣態方程是反映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變化規律,因此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必須抓住“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這個研究對象;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初、末狀態,因爲方程的等式兩邊是氣體的壓強、體積和溫度的初、末兩狀態之間關係;③建立並求解方程;④檢驗計算結果是否符合物理事實。前三步是利用氣態方程解題的基本思路,最後一步是所有解題都應注意的問題,所以簡單地說,運用氣態方程解題的方面就叫“氣”、“態”、 “方程”。可見,解題思路是從物理定律中分析抽象或引申出來的,是規律本身的一種要求,而不是外加的。我們在鑽研教材中注意研究這種物理規律和解題方法的關係,並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用以訓練學生,則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方面,必將受益不淺。

二、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關係

教師應該是既教書又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爲建設祖國培養人才,而人才必須是全面發展的。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任何一個教師的言行在客觀上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和世界觀,這一點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爲轉移的。因此,每一個科任教師應該自覺地以正確的政治觀點和高尚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物理教材中也蘊含着豐富的教育因素,如愛國主義思想、唯物主義思想、辯證思維方法以及科學家們的勤奮、獻身以及創造精神等等。教材中的這些教育因素,需要把它滲透到教學中去,這不但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內容,而且所帶來的思想教育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例如,講到力的概念時,我們可以舉出我國古代哲學家、科學家墨翟提出的關於力的觀點,在墨翟的著作《墨經》中有這樣的記載:“力形之所以奮也。” “形”指物體,“奮”指由靜而動或由慢而快。全句的意思正是體現了力的作用在於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遠在兩千四百多年前(戰國初期),墨子就對力的概念做了如此科學的闡述,這個事實將對學生在振奮民族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

三、理論與實驗的關係

物理學是實驗科學,實驗對物理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動手的實驗在教材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鑽研教材時,應在研究實驗原理、實驗裝置以及實驗技能技巧上投以很大精力,否則無法完成物理教學的任務。由於種種原因,我國中學目前對物理實驗仍然缺乏應有的重視,課堂教學常常側重於理論和概念上的分析,教學常常是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一支粉筆,一張嘴成了主要的教學工具。我們的中學生物理思維能力較強,解題能力較高,而動手實驗的能力很低,與這種教學狀況是有極大關係的。這種狀況應該及早改變。一方面,應該充分利用現有實驗設備;另一方面,也應動手製做一些“土”的、簡單的實驗儀器,以滿足教學要求。例如:爲了使學生了解動量定理,就可以利用垂直着的鋼筆帽下壓一張紙條做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因爲筆帽與紙條之間的摩擦力 f 是一定的,當以極快速度撤走紙條時,f 作用於筆帽上的時間Δt很小,於是筆帽下端的速度 ΔV 也就很小,當ΔV→0 時,筆帽就不倒。若使 f 作用時間加長,例如在拉動的逆方向留有較長的紙條,則筆帽就會傾倒。當然,這個簡單的小實驗,還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慣性、重心等物理概念。總之,備課時,要認真設計實驗,尤其是國中物理教師應當用更多的精力來研究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因此,學習新的實驗技能和自行設計簡易實驗,應該是物理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尤其是青年教師應該有一個集中的時間深入到實驗室工作,這對青年物理教師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四、物理與數學的關係

實驗是基礎,數學是工具,實驗與數學這是物理教學的兩大支柱。高中物理涉及到的初等數學知識面是很廣的,特別是方程求解,函數圖象、三角函數以及平面幾何知識,幾乎在高中物理的每個分科中都有應用。同時物理概念和規律要用數學方法來表述,因此,學生要具備正確理解物理知識的數學表達式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理論推導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對物理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運算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理論推導的能力,這些都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重要問題。如果物理教師不具備相當基礎的數學知識,這個任務就很難完成。因此物理教師應該力求對中學數學比較熟悉。備課時,應注意研究相關的中學數學知識,而且還要注意熟悉一些高等數學,這對於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也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常常是理、數脫節,他們學了不少數學知識,但缺乏應用數學知識聯繫物理問題的實際的能力,備課時就要注意到怎樣促進學生使數學知識向物理問題的遷移。如圖 所示的力的合成問題,ΔOCE是力矢量的三角形,這是一種物理現象的數學抽象,ΔABO 是支架三角形,這是物體的數學抽象。可以證明Δ OCE∽ΔABO,學生常常想不通,也不敢作這種“相似性”的論證,因爲兩個三角形的實質不同,他們忽視了這實質不同的兩個三角形都是一種數學抽象,從數學來看,它們是“同一”的,可見如何使學生善於運用脫離具體事物的數學的抽象來解決具體問題,是物理教學應加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因此,提倡物理教師讀一點中學數學教材,並且認真研究物理教材中的數學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五、難與易的關係

物理這門學科“難教難學”,可能是一個帶有國際性的普遍問題,物理學的概念和理論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學習物理除了要求學習者具有較好的思維能力外還要求有較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動手技能。因此,物理這門學科的教和學確有難的一面。物理知識與自然環境、生活實踐以及生產實踐有着密切的聯繫,這就存在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極大潛在動力,這也是不應該忽視的。

物理教材中形成教學難點的原因,其情況是較爲複雜的,從物理教材的某一章某一單無或某一部分來看,其“難”大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客觀上比較難,例如靜摩擦力、電勢、電動勢等概念;另一種“難” 是人爲的,例如把連接體問題搞得很複雜,引入“慣性力”等超綱內容,這就人爲地給學生學習造成困難。教師備課,就是要設法化“難”爲“易”。我們應該經常總結化難爲易的好經驗,比如分散難點、多做實驗、搭橋過河,進行類比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化難爲易的辦法。例如電磁感應現象中的楞次定律,是一個難點知識,尤其是定律的表述,學生很難領會。我們可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這個定律的核心是研究感生電流的磁場和原磁場之間的關係,由於原磁場的變化而產生感生電流,感生電流又形成自己的磁場,這個磁場又爲原磁場產生阻礙或反抗作用。這個物理過程是比較複雜的,但可以看出原磁場的變化與感生電流的磁場之間存在一種互相作用的因果關係,原磁場的變化是“因”,感生電流的磁場是“果”,此“果”又對“因”產生阻礙或反抗作用。這個因果關係好比“父子”關係,不過在這裏“兒子”總是反抗“老子” 的。這樣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對過程的分析,抓住了過程中的因和果的辯證關係,並對這個困果關係作了一個人格化的比喻。這種分析和比喻使學生不但在思想上受到啓迪,而且在心理上產生了趣味感,“難”就化爲“易”了。一個物理教師應該學點哲學,還要注意從文學藝術中汲取營養,加強語言修養,廣泛閱讀科普資料,這對搞好物理教學也是很重要的。

六、局部與全局的關係

有人說,教學也好比下圍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個子,這的確是很恰當的一個比喻。這個局部與全局的關係問題,在備課中不可忽視。若以整個中學物理爲一個全局,那麼力、熱、電、光、原子諸部分就是組成這個全局的各個局部。中學物理以經典物理基礎知識爲主,力、電是兩個重點局部;若以力學爲全局(主要是質點力學),則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就是重點局部。教師只有胸中有全局,處理好各章各節教材內容之間的關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知道把主要力量應下在何處。爲此教師要通讀全部教材,然後對全部教材的知識結構作出分析。對每一節教材的處理,要從全章這個全局出發,在對全章知識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全章重點、難點,並對全章作出一個整體安排。全章設計得好,重點就能突出。從課堂教學的總體來看,每一節課是一個局部,但對教師備課來說每一節課又要把它作爲一個全局來考慮。從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來看,要研究如何做到講好基礎知識、突出重點,培養能力,思路清楚,密度適當。從每一堂課的教學方法來看,要做到啓發引導,有講有議,動手動腦。總之,課堂教學的 45 分鐘要精心設計,全面安排。局部會影響全局,尤其是那些關鍵性的局部更起着決定性作用。因此,上好每一節課不但是一個教師的責任心的表現,也是教學客觀規律的要求。

七、新與舊的關係

物理學各部分知識之間有着緊密的內在聯繫。例如,中學物理的力學體系具整體性就較爲突出內在聯繫很強。在教學中如何揭示這種內在聯繫,使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通過推理來獲得新知識,這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問題。要深入研究這個新與舊或未知與已知的關係,力求處理好這個關係。從“舊”中如何引出“新”,如何利用“新”來鞏固和深化“舊”。這個新、舊的辯證關係,是我們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掌握的一般原則。以上所述是從物理知識的內在聯繫的角度,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新” 與“舊”的關係。其實就學生本身頭腦中的知識結構來看,對於學習物理來說,他們並不是白紙一張,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從對周圍自然環境的觀察中,從課外閱讀中,總之從社會的各種信息傳播渠道中,他們已經具有不少與物理有關的知識,不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表象的,有的是錯誤的。但對教學過程來講,這些都應該成爲引入新知識或正確理解新知識的參照條件,我備課時注意研究學生,其根據之一就在這裏。

研究一章教材時,應該把這章知識裏學生的已有知識排列出來,研究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識,如何加深學生已有的知識。例如,動量這一章,衝量、動量、動量定理以及動量守恆等均爲新知識,而牛頓運動定律、矢量的和差計算、機械能守恆定律等都是舊有知識。這些舊知識有利於本章新知識的學習,又在研究動量等新知識、新問題時得到鞏固和深化。

例如,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就可以直接導出動量守恆定律。但牛頓運動定律只適用於宏觀低速情況,而動量守恆適應的範圍更爲普遍,不論是宏觀物體還是微觀粒子,低速運動還是高速運動,也不論相互作用是什麼性質的,都遵守動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動量守恆是反映了比牛頓第三定律更爲普遍而深刻的互相作用規律。可見通過牛頓定律得到了動量守恆定律,而動量守恆定律使我們對牛頓定律的認識更深化了。所以,在新舊知識的.聯繫上多下功夫,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

八、初、高中物理與普通物理的銜接關係

國中物理、高中物理、普通物理都是物理學的基礎理論部分,國中物理的教材內容大部分屬於感性認識,高中物理的概念性和理論性比較強,而普通物理就具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了。對於高中物理來說,下有國中物理,上有普通物理,教師如何處理好這個“上”“下”之間的銜接關係是值得研究的。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鑽研國中物理和普通物理,以便了解學生的基礎和普通物理要求,很多物理概念和定律,在國中、高中、普物的不同階段的要求和提法是有差別的,是根據學生接受能力逐步深化的。例如,質量的概念,在國中定義爲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這是牛頓關係質量的最初定義,這個定義是牛頓的機械的原子論觀點的產物,牛頓認爲物質都是由完全相同的、不可再分的基元粒子——原子構成的。而所謂物體的質量就是整體物體所包含的這種絕對原子的多少。這個定義存在明顯的缺陷。其一,完全相同的絕對原子根本就不存在;其二,無法通過測定物體所含原子的數目來測定物體的質量。那麼,爲什麼至今在國中物理中仍然沿用這個定義呢?原因之一就是國中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是人們憑經驗知道了物體所受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從而用比較物體所受重力的方法可以測定質量。牛頓正是根據自己對質量的理解和這種量度質量的方法,建立起了牛頓第二定律。牛頓定律的建立使人們對質量的認識深化了,產生了慣性質量、引力質量等新概念。高中物理把質量定義爲物體(質點)的慣性大小的量度,這個定義和國中的定義並不矛盾,而是深化了。只有學習普物時纔去深入研究引力質量問題以及質量的相對論效應問題。可見,鑽研教材時要注意沿着物理學發展史,去研究一些概念的不斷深化的過程,解決好不同教學階段的不同要求之間的銜接關係。

九、講與練的關係

講與練的關係,一般提法是“精講多練”,即用“精”和“多”解決這一對矛盾。其實“精講多練”是我國廣大教師在繼承、借鑑的基礎上,通過教學實踐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思想,也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也符合教學過程雙邊活動的特點。它克服了教學中單純“先生講學生聽”的弊端,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謂精講,即把精華的內容,不但講得深刻,而且講得精彩,研究精講的教學藝術,不但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種美的滿足和享受。物理教師要把學生必須掌握的,特別是不容易理解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以精煉的語言,準確地講授給學生。精講不是少講,而是好與少的結合。這是我們在備課中最爲耗費心思和要着實下功夫的地方。所謂“多練”,是學生的練習要多一些,只有通過反覆練習,學生纔可能真正學到一點東西。多練的含意有三:一是指一定數量的練習;二是經常性練習,即“學而時習之”;三是多層次、多形式、多種方法的練習。“多練”實質上是使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反覆實踐中鞏固、深化。根據心理學的遺忘規律,新舊知識的前後干擾現象等,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練習,才能保證學生靈活而牢固地掌握知識。

“練”的目的是利用一些練習題來讓學生正確理解概念,掌握規律以及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因此,如何精選或設計一些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的練習題,是備課中應認真研究的問題。有經驗的教師都十分明白,精選,尤其是設計習題是一項既費精力又需要有業務水平的工作。每道題目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具有科學性,題目中所設置的物理情境,既要符合物理實踐又要有新穎性和針對性,還要符合教育心理學要求,在修辭方面和使用標點符號上都要規範化。總之,適量的有針對性的精選或設計一些習題讓學生練習是很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檢查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正、誤、漏、缺,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分析解題思路,並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擴展和活化,這種“練”和那種盲目地、機械地、大量地、毫無選擇地搞題海戰術的“練” 是有原則區別的。所以“精講多練”的“多練”是相對於精講而言的。

總起來說,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個方面處理好各種關係,這就有可能從多層次、多角度上理解和把握教學過程,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立基礎。

教師的讀書隨筆8

全面推薦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進步。作爲有”世界通用語”之稱的英語,它的使用價值越來越高,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重視。該書以現代英語教學理論爲指導,重點介紹國小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以及編者多年進行兒童英語教學實踐,從事國小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和研究的經驗和體會。

書中指出,國小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於開口等特點和優越條件,對今後進一步學好英語,培養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爲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的注意力和精力應該放在其語言技能的培養上,而不是放在單純的語言知識上,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英語的一些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學習一定量的詞彙,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從而具有以聽說能力爲主的初步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作爲一名國小英語教師,要搞好英語的教與學活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國小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使國小生愛學,會學,主動學。國小英語教學法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課。不是會講英語的人就能教好英語。我們不僅要具有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必須學習有關英語教學的理論,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歌謠,充滿童趣,合轍壓韻,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兒童的心理與口味。簡筆畫,一種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直觀教學手段,它運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畫出物象的主要特徵,用筆簡練,形象簡潔,應用簡便。它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化解教學難點,變抽象爲具體,化複雜爲簡單,並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果。運用歌曲和音樂學習語言也是外語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語歌曲的方法把兒童引入英語的廣闊殿堂,無疑是符合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發學習下去;提高學習效益;完善學習品質;充實文化知識等。我們可以從各類兒童英語教科書中選擇一些旋律較熟,唱詞簡單適合的歌曲。當然還可以自己編歌。英語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它與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形式。開展好課外活動可使學生儲存一些學好英語的潛在能量,對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它有利於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因材施教,開發智力,拓寬視野,培養合作精神,但在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的時候要防止隨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性格,興趣和特長,採取不同的活動方式,常見的活動形式有英語競賽(國小生的表現欲和榮譽感都比較強,適當地在課外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能對學生的'思維,記憶,理解,反應等能力進行綜合訓練,有利於綜合素質的培養),英語晚會(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作用和獨創精神,鍛鍊學生的組織能力,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藝術才能),英語角,英語學習園地等。

作爲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在具備與其他學科教師共性的素質,如敬業精神,良好的師德,廣博的文化知識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爲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心理品質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無法代替的。它不僅表現爲一種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成敗,而且作爲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人格。同時要具有系統而紮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幾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包括語言的示範能力,綜合教學技能等。還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重新設計塑造自己的形象。

教師的讀書隨筆9

《愛的教育》——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爲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

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

教師的讀書隨筆10

《古文觀止》一書,是文人吳楚才、吳調侯爺孫兩人在清朝康熙34年間,收集了由先秦到明末兩千多年的優秀作品而著成。此書不僅僅包括了史傳、論說文,還有見聞札記、山水遊記、雜文小品和其他的應用文。另外,少量的駢文和韻文也被選入其中。大體上能夠反映出中華古文的絢麗多姿以及百讀不厭的文學風采。

這本書不但有收藏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有供人們閱讀欣賞的潛質。每篇文章的寓意之深厚,令人讀後回味無窮,耳聰目明,茅塞頓開。它不但教你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能夠說篇篇都是做人做事的警示錄,不愧堪稱爲“觀止”。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深莫測,讀後給人以寬博的想象空間。這些文章,千百年來流傳至今,依然膾炙人口,可見它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啊!我在通讀時,對其中大家熟知的:《左傳》中的《曹劌論戰》,《國策》中的《魯仲連不帝秦》,李斯的《諫逐客書》,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賈誼的《過秦論》、《治安策》,諸葛亮的《出師表》,陶淵明的《歸去來兮》、《桃花源記》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人的文章,頗有偏愛。讀後,深有感觸,我認爲這些文章,不僅僅是歷史上公認的佳作,今日看來也是古文中的精華。

教師的讀書隨筆11

一、不斷更新自己,着力提高自身素質。教師網絡遠程研修班,爲我們一線教師的充實和提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通過培訓老師的指導,使我進一步明確,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如何履行好自己的神聖職責;使我深的懂得,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有着多深遠的影響。我深刻的體會到,在對教育對象實施影響的同時,要不斷地學習先進經驗,將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更新自己,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得心應手,我們纔能有聲有色地履行好職責。

二、優化教學理念,健全和完善激勵機制。激勵,是教師對幼兒經常採用的一種教育方式。激勵藝術是一項重要的教育藝術。運用好激勵這一教育方式,能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增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探求新的知識,大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目標。

三、培育良好的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老師得到了幼兒的認可,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才會被幼兒悉心接受。老師要得到幼兒的認可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應有特定的`人格魅力,能去理解幼兒,尊重幼兒。我們是與一羣活生生的、有思想的孩子打交道,現在的孩子與人相處時,首先看重的是別人對他的態度,看老師學知識,看老師聽道理,如果老師是他內心接納的那種類型,那麼這位老師教的知識和講的道理他也會積極接納。這正是我們所盼望的。就是說教師要儘量使自己具備幼兒的心靈,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去體驗他們的感覺。

總之,通過聆聽專家的談話,與學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對教師這個職業進行了重新的認識,在教育科研的方法、課堂教學的藝術、教研活動的形式方面都獲益匪淺。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充分利用好遠程網絡研修平臺。繼續用好網絡研修資源,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提高業務水平。

教師的讀書隨筆12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爲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爲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與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與知識;有時爲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爲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爲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爲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爲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與反思!這些都將成爲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師的讀書隨筆13

xx是我班的一個小男孩,他懂事,認真,從不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是教師眼中的好孩子。由於不細心把胳膊弄斷了上學期一向沒來上學,教師和小朋友都十分想他。

xx很老實,也很少說話,是典型的自我主義者,有時教師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爲他的聽話,教師讓他當了小班長,沒想到就是這不經意的一句“xx小朋友當班長,替教師管着小朋友”,讓孩子高興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還高興的給姥姥奶奶打電話說自我當班長了,媽媽更是樂的合不攏嘴,孩子這麼高興,媽媽真的很欣慰。看的出來,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賞識,即使是一名並不是很出色的孩子。

那天放學送孩子,xx的媽媽拉着我的手說:“xx說教師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時很費力,很費時,我給教師帶去一塊,所以非得從家裏帶塊抹布來,今早上看你忙着接孩子,也沒來得及和您說聲,他說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裏了,沒好意思跟你說。”我聽了真的很感動:多細心,多純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開他的櫥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塊大大的抹布在裏面,拿到手裏,心裏竟然有種沉甸甸的感覺。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每個孩子都要我們的“特殊照顧”,需要我們的`賞識。

我們不經意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讚揚的話語,都能使孩子的心靈變得溫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變自我。所以,作爲一名幼教教師,千萬別吝嗇你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努力讓我們身邊的小天使們都歡樂成長。

教師的讀書隨筆14

回答在《成長足跡》裏,這個題目,化用了《解憂雜貨店》裏第一個章節“回答在牛奶箱裏”。

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出版當年即獲中央公論文藝獎。東野圭吾一向以推理小說見長,而這部作品超越推理小說的範圍,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絃。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裏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靜子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克郎爲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鉅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奇妙的事情隨即不斷髮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會,將如何演繹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小說的情節固然引人入勝,更吸引我的,是那個神祕的信箱。我想,若真有這麼一家雜貨店,我也會偷偷地寫一封信,並且會在清晨的微光裏從牛奶箱取到回信。因爲,我相信,浪矢爺爺會給我最好的回答。解憂雜貨店裏,浪矢爺爺和三個意外闖入的竊匪,都不是專業的諮詢人員,卻都認真地作答每一個人的'問題。這不是一個好玩兒的遊戲,但是因爲每個角色心底的祕密投進了共同的信箱,通過一條時光的隧道,把這些不同命運的人物聯繫在了一起。他們謹慎地回答捲簾門裏投遞進來的每一封信,即使是一個玩笑,即使是一封空白的信。正是因爲這份認真和執着,解憂雜貨店收穫了大家的信任,爲迷途中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

走出奇幻的溫情小說,回到現實的生活。作爲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們通常都會給學生布置週記,寫一寫一週裏最有意義的事兒,藉此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班級的日常狀況。學校給週記本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

教師的讀書隨筆15

讀一本好書,能夠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昇華。而我,也愛讀書,我這個好習慣來源於媽媽的培養,以前媽媽限定我每一天晚上寫完作業後務必閱讀半小時的書,起初,我把它當作是一種任務似的在完成,到了之後,我把它看成是一種樂趣,媽媽不限定我讀什麼樣的書,只要健康向上,通俗易懂的都能夠讀。

要讀書,更要讀好書。我讀過中外名著、人文歷史、自然科學,傳記與未解之迷等等,如《嘉麗妹妹》、《簡?愛》、《小王子》、《領袖人物傳記》、《童年》……我都是如飢似渴地讀過好幾遍,有的歌頌了人間真愛,有的講述了家庭瑣事,還有中外禮貌與歷史未解之迷,金頂下的風景,那是緬甸;鄉村都市,那是仰光;紅寶石之鄉,那是抹谷;萬塔之城,那是蒲甘……

讀書要有好方法。只讀不思考沒用,只思考不讀也沒用,要用心去感悟,如果你認爲在短時間內多讀書是好的`,那麼你就大錯特錯,能夠說你已經成爲“爲讀而生存的傀儡了”!要把讀書當作是一種樂趣。我向同學們介紹一下我的讀書方法:我讀書從不拼速度,別人四天看完的書,我要七天看完,而那三天絕對不是消磨時間,用手指指着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遇到我喜歡的詞和好句子都要多讀兩遍,每篇文章都要了解它的主要資料,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歌頌、讚揚的的誰。要給每篇文章提出問題,並自己解答,解答不了能夠詢問爸爸和媽媽,遇到不懂的詞語,就要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章的資料慢慢理解其中的意思,這樣記憶才更加深刻。

讀書,使我受益匪淺。

標籤:隨筆 教師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