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建築

那些已淘汰的建築或建材的散文

建築3.17W

居住在比較豪華的新居里,享受現代化的生活起居,在茫茫的下等公民中低頭一瞧,覺得晚年雖算不上富裕但也感到獲得感已是上乘,應該是知足了。置身於二十四層高的樓房,半躺在偌大的陽臺上,背靠着學堂後的西嶺坳,面朝東方,前面的湘江和東洲島及周邊居民區的高樓大廈映入眼簾;遠處,衡東縣與衡南縣的那摸青黛色的層次比較分明的崇山峻嶺,使你的視野更加明朗、更加清晰、更加開闊。往下俯視,隔壁的御江帝景樓盤建設已接近尾聲,僅剩下最後一幢33層樓房正在進行基礎施工。望着這些頭戴安全帽汗流浹背的民工,似乎有些同情他們,感覺他們很辛苦;但他們大都乾的是技術活兒,整個工地十三人中,也只有門衛在用手幹零星活,鋼筋工、木模工、混凝土澆築工、挖機工、鑽井工、用遙控器開弔車的等等,這些活兒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整個工地上沒有見到揮鐵鍬的,沒有肩挑的,更沒有八零後的。建築機械已經徹底地取代人工,技術操作替代苦力,那汗流浹背的現象,只是天氣炎熱所致罷了。

那些已淘汰的建築或建材的散文

望着這個工地和工地幹活的人們,使我想起了那些不發達的年代和很落後時期,人們爲了生活起居,是多麼地艱辛,多麼地勞苦。那居住的窯洞、茅草棚舍、抖牆房、土坯磚房、泥木結構房,那些茅棚、土坯磚、青磚灰瓦、紅磚、石灰、條石等建築材料,這些建築和建材,在人類歷史進程中,曾陪伴人們度過多少時光,祖祖輩輩都是依賴着它們而奮鬥。現在,在地球上、在一些仍然還不是很先進的地方、在一些貧困人羣裏,這些對居住的人們感情深厚的建築和建材,仍然殘留着,仍然居住着。這些大都靠手工勞作的建築和建材,雖然已被淘汰或者說快要遺棄,但它們對人類的貢獻是不能抹殺的,是不能忘記的。爲了使這些已淘汰的建築和建材不能徹底地從人們的腦中抹去,筆者僅憑記憶和一些不一定完全正確的見解,以文字把它們記錄下來,給後人留下一些念想,使傳統的建築和建材不至於徹底地從中國的舞臺上退出。

我們的祖先來到人類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較長久地生存下來。他們先是在自然界中大樹底下或山洞裏過日子,然後又掘洞居住,洞居雖是冬暖夏涼,但總感覺不大舒服;於是,就開始建造茅草棚舍,而茅草棚舍經不起風吹雨淋,經不起寒霜冰凍,時不時地更換,花費許多人力物力,於是就有磚瓦木泥結構房屋的誕生。磚瓦泥木結構房屋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起碼有着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歷史背景,直至現在,磚業沒有退出建築行列,只不過是以結實的機制磚和輕質磚替代手製磚而已。

  一、茅草棚舍

應該還是從石器時代起,茅草棚舍就有模有樣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再是寬大的樹葉做覆蓋。山上的樹枝、結實而又柔軟的藤蔓、密集的茅草等,都有石斧、石鐮、石刀來砍伐,屋架可以用石鋤挖坑埋在泥地裏不容易被風吹倒,覆蓋的茅草不再是鬆散的,而是由藤蔓編織的大塊草匾扎實地綁在房樑上。當鐵器時代取代石器時代後,茅草棚舍就更堅實、更牢固、更經久了。特別是魯班發明鐵鋸等木工鐵製工具後,茅草棚舍更是光鮮了。

初期的茅草棚舍分爲三種∶一是利用生長在大地上現成的樹幹做房屋的骨架,將骨架內的雜草樹木砍掉作爲棚舍的空間,再把骨架旁的雜草和樹木用藤蔓連結捆綁起來,組成一屏擋風雨的牆體,再在骨架上橫豎紮起幾根房樑,在房樑上面搭上一些柴枝或草匾或樹葉等遮蓋物就ok了。二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在離地面20公分的各骨架的地方,紮上一些橫樑,作爲睡覺的牀鋪,用於防溼。三是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找一些較大的樹木作爲骨架,在骨架兩米處紮上一些橫樑,把棚舍分爲上下兩層,一樓作爲生活活動空間,二樓用於睡覺,適合更多的人羣居住。

中期的茅草棚舍是在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交替時期誕生的,它不再受山林地域的限制,可以隨時把樹木砍來把茅草割來,放到自己理想的地方去居住,大概分爲兩種形式。一是用鑿將樹幹打孔,形成三角形的屋架,棚柱緊緊地埋在泥土中,上下用橫樑將柱連接,再把茅草用藤蔓或者嫩篾或者草繩紮成草匾,紮實地捆綁在橫樑上或棚頂上,用來擋風遮雨。二是在一的基礎上,在棚柱的兩米處鑿孔,串上橫樑,形成一個兩層樓,並且裝上扶梯;若是家中人員較多,還要將一間一間地、一層一層地連結起來,形成規模較大的棚舍,並且把二樓用松木板鋪實,還要裝上草門草窗。

晚期的茅草棚舍算是比較豪華的綜合體,時間也較長,大概分爲三種形式。一是將樹幹埋泥的部分塗上瀝青或其他的防腐劑,柱與柱之間用橫樑串起來,規模也比較大,有分前後間的,也有連成片的,棚頂也是三角形骨架;棚的周圍用亂石或磚與石灰黃泥砂漿砌築一米高的防潮牆,牆體隔斷有用篾條組成隔板,再在隔板上摸上黃泥與碎稻草的裏子牆,在裏子牆上刮上一層較薄的石灰漿,牆壁就光滑潔白了,甚至連天花板也採用隔牆的做法,整個房子也算亮堂堂的了;有的用樹木方直接做隔斷牆,把樹幹裁成所需的尺寸,用斧子削成四個平面的木方,把這些木方壘起來並串成一個紮實的平面牆,有的還在木方上刷上油漆;有的用木板做隔牆的,把木板鋸成兩釐米厚,寬窄大小按樹幹的尺寸而定,用墨線將其彈直,把墨線外的棱角去掉並刨光,然後選擇寬窄大小適度的木塊,用鐵釘將其釘在柱或樑上,形成一個比較光滑的木板平面牆,有的還用油漆將其上色;屋頂上更是百花爭豔了,有的在三角形的骨架上橫上幾根樑,再在樑上釘上一些木條作爲楦皮,楦皮既固定了屋架和樑又給覆蓋物起到了支撐的作用;覆蓋物種類多呢,有用麥秸捆綁成匾、有用稻草捆綁成匾、有用冬茅捆綁成匾、有用杉樹皮做成匾,後來還直接用瓦覆蓋的。二是在一的基礎上,在柱子的2.5米處或2.8米處各鑿上一些孔,並裝上一些橫樑,形成一個二層樓的棚舍,並在橫樑上密集地釘上3釐米厚的松木板作爲二樓的平面,並且打磨光滑,還裝上固定的木樓梯便於出行方便。三是更長時間的綜合體,有的是抖牆體覆蓋茅草的、有的是土坯磚牆體覆蓋茅草的或覆蓋杉木皮的、有的是篾牆體或木板牆體覆蓋青瓦的,這後期的茅草棚舍在當時的建築羣中算是比較豪華的了。我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一山村竹鄉人家中,見到全是竹製品的棚舍。生活用具是竹的,如竹碗、竹筷、竹勺、竹匙、竹瓢、竹桶、竹盆、竹杯、竹牀、竹椅、竹桌、竹沙發茶几、竹籃、竹籮、竹盤、竹菸灰缸、竹櫃等等,就連山上的清泉也是竹管引來的;房舍更是清一色的竹,竹柱、竹樑、竹窗、竹門、竹板牆面、竹瓦,問其何因?曰:山裏交通不便,就憑眼下的竹資源和自己的一身竹藝,就可信手拈來,只是買來十多元錢五金,其他不要花費一文錢。這樣的棚舍,也不亞於現時代的別墅,其做工精雕精緻,其環境優雅別緻,其生態原始清新,其居住環保舒適;我可以坦言,這是地球上茅草棚舍的精品,不知其現在還存在否?非常想念。

  二、抖牆建築

在手製磚出現以前,茅草棚舍淘汰以後,有着一種抖牆體的建築。抖牆,牆體的物料是泥巴,一種帶有水分爲15%至20%具有一定粘性的泥。工具製作也很簡單,分爲三部分,即夾板、卡杆、抖錘。夾板選用較輕的木條製作,用5釐米厚的杉木條拼成一個邊長爲50釐米×200釐米×50釐米的矩形框,50釐米的邊長稱爲??,200釐米的邊長稱爲牆板,矩形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做成活動的板塊,可以隨時拆卸,當矩形框制好後,它的空間只是40釐米x200釐米×50釐米了,也就是說,牆體的厚度只有40釐米了;再在兩牆板的中心各釘上一個木製拉手,夾板就算是做好了。卡杆,選用結實的雜木條製作,雜木條的直徑爲5釐米,長度爲60釐米,在其兩端各5釐米處鋸一個深度爲2釐米寬度爲5釐米(與牆板的厚度一樣)的卡痕,用鋼鑿鑿去痕木,形成一個既結實又有力度的卡杆。抖錘,用一截直徑爲10釐米長度爲230釐米的柞木,製作一個抖錘,抖錘的製作方法是:在柞木230釐米中心處的兩端,用斧子或柴刀削成兩個對等的圓臺(圓臺的直徑分別爲5釐米和10釐米,高度爲20釐米),也就是說,中間小兩頭大,用於捏手,再用刨子將其刨光,操作時手感很細膩很舒服就行了;然後,把抖錘的一端削成厚度爲5釐米的扁弧體狀,用於抖邊和角;另一端把圓形刨去棱角,形成光滑的圓柱體,錘的力度大而夯實,用於抖牆體中心,就OK了。

抖牆是一項既艱苦技術含量較高的活兒,它不像砌磚那樣複雜,又要掛線又要用吊牌的。當房子的基礎確定下來後,在快出基腳的上面用石子和砂漿砌築五寸厚的防潮基礎,在此基礎上架上夾板,在夾板裏填入所需的泥巴(泥巴中不能含有柴屑和石子),把泥巴放入夾板空間中,將其扒平到28釐米厚時,就開始下錘了;首先用圓柱體錘頭挨個地抖實成一個平面後,再用扁弧體錘頭將邊和角夯實,搗緊後的牆體該是25釐米厚,這就算半個牆體。再放入一些鬆散的泥巴,用腳掌將其踩平或略高於牆板,再用兩錘頭將其搗實成一個平面,這一空間爲40×200×50立方厘米的牆體就算完成。此時,拉開卡杆,兩牆板就會有鬆動的縫隙,雙腿站在牆體的中間,左右手各拉着牆板的拉手一上一下地搖動,牆板與??都會鬆動,然後,把牆板往上一提,夾板就出來了。這時候把活動的??板卸下來,並把這端的夾板夾住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這樣周而復始地操作,一平一平、一層一層地抖下去,整個房子就抖成了。這裏,有兩個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技巧要說明一下,一、每一層的轉角處,不能出現同縫牆,就像砌磚一樣,直磚縫不能再同一直線上;二、當一牆體泥巴抖緊後,在其上面的一端留下長爲40釐米厚度爲10釐米的空間,不用抖平,便於與上一層牆體的銜接即相洽。

抖牆建築,適宜於交通不便、房屋周邊空間不大、房邊有抖牆用所需的泥巴的山坡的有利位置。抖牆建築,冬暖夏涼,隔熱防凍,;但經不起雨水的侵蝕,建築時間過長,耗費人力財力,在時下是較好的建築物。幹這個活兒,在我還只有17歲的時候就能簡易地操作了;那時,我們生產隊的老油坊要搬遷,搬遷的位置正好在一個山腳下,生產隊以每天1.5元的工資請來一個還不是十分熟練的磚匠丙初同志,丙初同志只年長我一歲,讀完國中後就學起了磚匠的活兒;而我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正恰好趕上這趟活兒,並當上了丙初的副工,時間長達兩個多月,從中也摸索到抖牆的一些實踐經驗。

  三、土坯磚建築

由於抖牆建築耗時耗力較大,在一些開闊的地帶建房子,又沒有所需的抖牆泥巴,於是,就用土坯磚替代了。用土坯磚建房子,耗時短,又適合大兵團作戰,快捷迅速,幾天時間就可以搞定一幢房子,在經濟不是很發達的時代是備受歡迎的。

土坯磚,就是用泥土製成的磚。首先,用一些厚度爲2釐米的雜木板製成一個1.2尺×0.6尺×0.5尺的矩形空間模型,在矩形長邊的兩端各留出五寸長的手端位,並在其不遠處,各鑿一個孔,各裝上一根圓條木方,也叫端手,這就叫坯磚架。

土坯磚的泥料製作很講究,來不得半點馬虎,一旦偷工減料,磚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磚泥一般採用稻田裏的韌性較強的泥土,稻田中有些稀泥或浮泥韌性不夠是不能製作磚坯的。首先,像耕田一樣,將田裏放入適當的水,用牛犁地或用鋤挖地,再把泥坯耙爛或鋤碎,成爲較平整的碎泥坯面,再在泥坯面上撒上一層能覆蓋泥坯的稻草,稻草不宜過厚,在泥坯面的周邊的圳溝裏放入能覆蓋坯面的水,這叫做漚泥坯;漚泥坯,就是用水和太陽將泥坯既浸潤又曬烤,就是把泥坯漚爛,時間要漚上七八天。在製作土坯磚前,用耕牛把泥坯面的稻草踩進泥坯裏,也就是說將泥和稻草踩熟,這稻草就是土磚的筋骨。

製作土坯磚分爲兩部分:第一、制磚。找到一塊比較平整的大坪場〈幹稻田或曬穀坪〉,請好幾個放磚師傅,準備幾個磚坯架和幾個盛水的木腳盆,還要準備幾籮粗穀糠或癟谷,適當的箢箕和鋤耙;裝泥坯的人,先把箢箕裏撒入些許穀糠或癟谷〈使泥坯不容易粘住箢箕〉,挑泥坯的人,將兩坨泥坯按放磚師傅的要求有序地排放,放磚師傅在放磚架的地面上撒入些許穀糠或癟谷〈使土坯磚不容易粘住地面〉,用手將泥坯搬起放進磚架裏,再用赤腳在磚架裏的泥坯上用力地跺上兩腳,然後用手掌把多餘的泥坯拿出,用手掌將泥巴摸平,把磚架端出來,一塊活脫脫的、四方四正、有棱有角、表面平光的土坯磚就展現在眼前;放下一塊磚之前,先把磚架架在腳盆上,用紮成坨的稻草粘上水將磚架上粘的泥巴清洗後再繼續地放下去,然後拖動腳盆,這樣的勞作,周而復始、一排一排、一列一列地運作,幾千塊磚只用兩三天時間就可放完。第二、幹磚。待磚的幹度有60%時候,就要把磚坯側翻,並且把磚的底部用菜刀剷平,把底部周邊溢出來的多餘的棱線削平,再自然地風乾或曬乾兩天,就把成品磚壘成一人高的牆體,在牆體上覆蓋薄膜和稻草,以免被雨水淋溼。

建房時,先要做好準備工作。擔磚的要準備好磚夾,磚夾的製作也很簡單,用兩根2米長的扁篾條,圍成兩個直徑爲40釐米的圓圈,將兩個圓圈重疊後,用稻草把其上半部一紮一紮地很結實地掂好,在掂好稻草的磚夾中心位繫上一根草繩,作爲挑擔的一端,把沒有掂上稻草的兩個半圓圈拉開夾住磚側的兩端,就ok啦。砌泥,是土坯磚之間粘接時的很環保的粘合劑,一般選用粘性比較好的泥土製成,若泥坯過硬,還要將其跺踩稀爛,形成一攤爛糊泥,爛糊泥的漿性很粘,我們稱它爲砌泥。把砌泥放到磚牆上,需要一種叫做橇的工具運送;橇,是用一塊寬爲20釐米長爲140釐米厚爲2釐米的松木板,把其削成一個長柄扇形,在木板35釐米處,用刀或斧將其兩邊往另一端削細,到達50釐米處時,將另一端削成扁棍棒狀,像一個“Y”字形狀,也就是說,50釐米這端是扇形,另90釐米長是手柄;再把手柄刨得光滑些,把扇形的開口邊削成一個刀口狀,以便好鏟泥。在房子建好後,牆面會出現一些磚縫,要把這些磚縫粉好,還需要一種比砌泥還要粘合的泥,我們把它叫做糊泥。糊泥,是在砌泥裏還要加入一些水,合成稀泥狀,再在稀泥裏摻入穀糠或癟谷,使糊泥在粉縫時能運用自如。

準備工作做好後,就可以大兵團作戰了,一般三進五廂的房子,需要請四到五個砌匠,至少每個垛子要一砌匠,每個砌匠需配兩到三個副工,即搬磚上架的和橇砌泥的,上樓時還要增加拉繩的,其他的幫工要視磚離建築物的遠近而定員。砌匠工作很辛苦,一塊五六十斤的磚搬上牆很費力,但關鍵是那技術活一一把牆砌正,牆正要掛線、吊牌,這還得靠眼力;一般把牆面砌上半人高的時候,就要吊牌,看看哪一段哪個位置是否鼓肚子,趁着砌泥還會全乾的情況下,用砌刀或錘子敲敲肚子,使其成爲一個漂亮的平面;一般來說,砌匠所站的一面是光滑的牆面,另一面因爲磚的不規則或砌匠眼力照顧不到或砌泥沒有颳去棱角等原因,會出現粗糙的牆面,我們把它叫裏子牆。這裏子牆粗糙不要緊,在裝修時會給牆面打底子刮平的。當然,也有技術高人一等的磚匠,竟然能把兩面牆都砌成光滑的平面。房子建好蓋瓦後,起碼也得等上半年後,才能裝修粉面的,因爲砌泥乾透後,整幢房子會落架的,也就是說,房子的高度會變矮的。

  四、手製燒結磚瓦

在抖牆建築和土坯磚建築誕生的同時,手製燒結磚瓦也開始投入市場了,只不過那時是很低級的燒結法,你看中國有許多古建築羣都出現青磚灰瓦的狀況。先說說青磚灰瓦的製作吧。

青磚灰瓦,顏色是青或灰,是通過柴火燒製而成。磚架,先用厚度爲1.5釐米的雜木做一個長9寸寬6寸厚爲3寸的磚架,磚架爲9寸的長邊的兩端各要做一個5、6寸長的端手,其實這個端手就是把那3寸寬的木板上下都削得越來越細,捏手位大概就是直徑爲1.5釐米的圓木棒,俗稱369磚。

磚臺,也叫制磚的平臺,選用一塊50×50釐米的青石板,鑿去其棱角,使其儘可能地形成光滑平面;然後,用亂石砌成一個高寬大約80釐米四棱柱墩,將青石板置於柱墩上;或者利用地形,在取泥的附近,把山坡挖成一個80釐米高的自然平臺,把青石板直接放在泥墩上更省事。

磚刮,一般採用一片長80釐米寬2釐米的篾片,將其圍成一個弓形,然後用一根細鐵絲最好是鋼絲作爲弓形的弦,這根鋼弦其實就是一把削刮泥巴的刀。

磚泥,一般採用粘性較好的黃泥,把黃泥挖碎,用60%一70%的水滲入,將其拌勻,跺成泥團狀,用弓刀將其切成泥坯堆好。準備了工具和泥坯後,就可製作磚坯了。

首先將磚架直放磚臺上,把泥坯也搬到磚臺邊備用,在磚架的底部撒入些許河沙或者乾草木灰(以防泥巴粘住磚臺),把泥坯切成比磚塊稍大的泥坨,將泥坨捧起重重地摔入磚架內,,然後用弓刀沿着磚架的平面撕拉過來,磚架外的泥坯與磚架內的泥坯分離了,把多餘的泥坯置放在泥堆上(不浪費泥坯,下次再用),把磚架翻過來,用弓刀將磚的另一面刮平;此時,用一塊厚度爲0.5釐米、長度和寬度稍大於6×9寸的杉木板貼於磚架的一邊,兩手握着磚架的端手,兩食指抵住杉木板的一端,將磚架連同杉木板一起在磚臺上輕輕地左側擊右側擊,左側擊右側擊,磚坯的四周與磚架的內側出現了裂縫狀態,這時,把他們平放在磚臺上,把磚架往上升,磚架與磚坯脫離了,磚坯就落在杉木板上。然後把杉木板上的磚坯端到事先準備好的具有排水溝的堆曬磚行側面擺放,堆磚行有一人高的時候,就不要再加磚了;若是確定有雨下,就要加蓋薄膜和稻草,以免淋溼。

制瓦,不是所有人都能操作,它是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的,必須是師傅級別的人才能任用。制瓦的器具是仿製陶的器具,其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制瓦的器具分兩部分即瓦模、瓦臺。

瓦模,是用厚度爲1釐米寬爲2釐米的杉木條製成一個水桶狀即圓臺形。圓臺形分爲四等塊弓形,每塊弓形底部的弧長爲16釐米,上部的弧長爲14釐米,高爲20釐米,把每塊的小木條鑽孔用竹筱拼攏成一弓形,再把四等塊弓形鑽孔,用兩根軟繩最好是耐摩耐漚的尼倫繩串起拼攏成圓臺形;此時,圓臺的上部周長爲56釐米,下部周長爲64釐米,高爲20釐米,這個圓臺沒有底和蓋;當圓臺拼到最後一塊木條快合攏時,此處便不拼攏了,將兩根繩子兩端分別打結;此處會有一條合攏的縫隙,在數學上叫做母線,用兩根長22釐米寬3釐米左右的木方釘在兩母線上,並且裝上似門扣的按鈕,這個瓦模就算做好了。

瓦臺,分三部分即臺座、軸、檯盤。臺座,有用厚度爲10釐米的雜木板,拼成直徑爲50釐米的底盤,在底盤中心處鑽一個和軸的直徑相當的孔,操作時,在底盤上壓上兩坨石頭,增加底盤的重量;也有用厚度爲10釐米的方石塊,在其中心處鑿一個和軸一樣大小的孔,操作時就不要再在底盤上壓石頭了。軸,一般採用纖維較硬的雜木,取一截直徑爲7釐米長度爲110釐米的雜木,有的圖好看還將軸車成葫蘆形狀,軸的下端插入臺座的部分直徑爲5釐米,軸的上端100釐米到110釐米處之間的直徑爲5釐米,在軸的兩端陷進臺座和檯盤的上面分別鑽孔,再在孔內插上鐵製插銷或鐵釘,使軸下與臺座上與檯盤固定。檯盤,是用厚度爲2釐米的木塊拼成直徑爲50釐米的圓盤,在圓盤的中心處鑽一個直徑爲5.5釐米的孔,在軸的上端100釐米處與軸串起來,也有用一個直徑〈內徑〉爲5釐米的軸承卡入檯盤中心,與軸串起來的。

當然,在制瓦時還需要一把鋼絲繩扎的弓形切割泥刮刀,泥刮刀的製作比較簡單;用一塊寬3釐米長爲110釐米的厚篾片,把它彎成一個弓形,再用一根直徑爲3釐米長度爲18釐米的小雜木棒,將雜木棒的中心鑽一個孔〈一定要鑽穿,有的用鐵絲燒紅,將其燒穿〉,用一根直徑爲6毫米的鋼筋穿入雜木棒的孔內,把弓形的兩端各鑽一個6毫米的孔,把鋼筋串於弓形的孔內,並將其圍彎,這根雜木棒就緊緊地卡在弓形內,作爲弓形的一根滾動的弦;再在弓形兩端離雜木棒弦0.5釐米的地方各鑽一個小孔,用一根似扎絲樣的鋼絲,各穿入小孔內,將其兩端固定,這根鋼絲就與雜木棒平行了,其平行的垂直距離只有0.5釐米厚,也就是說,瓦片的厚度是0.5釐米。還要製作一把鐵製的劃刀,劃刀製作更簡單,一般是在鐵匠鋪完成。取一片厚爲0.5釐米寬爲3釐米長爲16釐米的鐵片,將其兩端煅燒,各打成一個與鐵片垂直爲1釐米似釘子樣的兩個卡尖,這個尖口就叫劃刀,它們之間的距離爲16釐米。再在劃刀的另一面做一個拉手位就OK了。

瓦泥的製作,比磚的要求更高。粘度要強,還要漚爛漚熟,當瓦泥的水分爲50%時,將瓦泥堆成一個長方形四棱柱;四棱柱的長爲64釐米,寬爲17釐米,高爲110一120釐米,也就是說,它的長度正好是四片瓦底部弧長的總和,寬度比瓦的高度略長一點.。

制瓦時還要搭一個遮陽的棚子,一來可以防止瓦泥?鷥桑??牀僮魘幣彩娣?;掛?急敢豢檣系茁源笥?6釐米下底略大於64釐米高不少於20釐米的等腰梯形糙白布;還要準備一個醮水的毛刷;還要製作一塊木板泥刮,泥刮只需手掌那麼大,把一端刨成刀片狀;工作臺旁還需要準備一腳盆水。

準備工作做好後,可以開始制瓦了。首先將瓦模套上糙白布,用泥刮刀在四棱柱上面切割一片瓦泥,這片瓦泥的長度爲64釐米寬度爲17釐米厚度爲0.5釐米,將其圍在瓦模邊,其上圍肯定是長出模型,此時,將多餘的瓦泥用手指扯出,再用粘水的手掌將瓦泥壓於模上;轉動瓦模,用毛刷醮上一些清水於瓦泥坯上,再用泥刮將泥坯緊緊壓在瓦模周圍,等表面光滑後,用劃刀的一端卡尖緊靠瓦模的底端,劃刀的另一端卡尖在瓦模轉動的同時,就將瓦模上端劃出一個圓圈來,瓦模圓圈上的泥坯是多餘的泥坯,把這些多餘的泥坯拿掉,放在一旁備用;停止轉動,再把瓦模內側的按鈕打開,將瓦模再往內一收,粘在糙白布上的四片瓦就與瓦模脫離了;取出瓦模,拎着糙白布於堆瓦坯的地方,將四片瓦有序地卸下,一片一片地,一列一列地堆着涼幹;這樣周而復始地工作,一天勞作下來,起碼也得製作3000到4000片瓦來。

瓦窯,沒有燒陶器那樣精緻,但技術含量比較高,來不得半點馬虎。我們村子曾經有個青磚瓦窯,師傅選擇一塊接近山腳的地址而建。磚瓦窯直徑大約是三米,高度四米的圓柱體,大概是三面環山,另一面就是窯口。窯的內壁是用磚坯砌成的圓柱體,在窯口的對面有一個四棱柱的煙囪直通窯頂,在四棱柱上每隔一米留有一個通風的小煙洞,窯頂是一塊似口杯蓋子樣的圓弧,窯口的外面砌成一個1.6×0.8米的長方形口子,也叫窯門。這裏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是窯頂的圓弧建造,當磚坯快要砌到窯頂時,就要裝模了;模的材質就是用木棒和木板製成的酷似杯子蓋的圓弧,把磚坯用石灰砂漿一塊疊一塊地在圓弧上砌成了拱形,在燒磚瓦時,模型也不要拆卸,讓大火將其燒盡,那模型上的磚坯也就燒得堅硬了,形成一個比較結實的圓弧,而這個圓弧就是這個磚瓦窯永久的蓋子。在磚瓦窯的蓋子上覆蓋一層一寸厚的黃泥泥漿,在蓋子的周邊用泥漿建造一條環形水溝,用來蓄水保護窯頂。

窯建好後,就可以裝磚坯或瓦坯,有的只燒磚,有的只燒瓦,有的是磚瓦混合燒。磚瓦的擺放是有序的,每三塊磚或每每十片瓦爲一組,每組之間要留有空隙,每層之間又不能同邊,煙道邊留的空隙更大,以免煙火在煙道邊循環堵塞煙窗,窯口邊要留有一米長的大口子。每組的磚要麼橫擺,要麼豎擺,要麼側擺;因爲瓦是等腰梯形的弧面,每組瓦要麼是短邊朝上,要麼是長邊朝上。當磚瓦坯裝好後,就要將窯口砌小了。從窯口的底部起,將窯口用成品磚封死到一米高,再在窯口的中心處留有0.4×0.6米的長方形柴火口子,口子太大溫度容易散發,口子太小投放茅柴覺得礙手礙腳。

點火前,要準備好茅柴,所謂茅柴,就是連帶莖枝葉的柴火,若是柴棒,成本太大不划算。首先投放的茅柴必須要乾透,等溫度升高了,火勢越來越大時,可投放水分爲60%茅柴;一般一窯磚瓦大概要燒四天四夜,並且是不間斷地添柴火,當火候到了師傅認可的時候,師傅會安排人員擔水從煙道里灌入,那燒紅的磚瓦一遇到水就會變成青或灰了。

凡是燃料煤比較豐富的地方,就採用煤炭燒結磚瓦,但燒出來的'顏色呈紅色,我們把它稱爲紅磚紅瓦。這人工燒結的紅磚紅瓦的出現,在城市裏應該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在農村裏最早的應該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一般則在八九十年代比較盛行。這人工製作的紅磚紅瓦與青磚灰瓦的製作是一樣的,這裏只闡述紅磚紅瓦的燒結法。

燒磚瓦得需要窯,而這紅磚紅瓦燒結的窯與青磚灰瓦燒結的窯就大不相同,首先來說,紅磚紅瓦燒結窯沒有固定的,都是由師傅根據主人的磚瓦坯量來定的,當磚瓦坯儲存好後,主人才去找師傅商談的,師傅會告訴主人準備哪些材料。一般準備四大件∶圍磚、煤餅、柴棒、6毫米鋼筋。圍磚,材質與製作方法與土坯磚相同,只不過是磚架有所不同,磚架內是8寸×8寸×2寸的正方形模型,因爲燒結的磚是2寸×4寸×8寸,這個圍磚根據磚坯的尺寸而定,是做窯的外圍用的,它還要承受鋼筋的捆力,有的直接採用紅磚做圍磚的。煤餅,顧名思義是用煤做的餅子,其尺寸應是8寸×8寸×1寸,它也是根據磚坯的尺寸而定;製作時首先要製作一個餅架,餅架是用厚篾片做成的;取8根大約2.5尺長厚度一樣的篾片,製作時根據尺寸的大小可適當裁去,製成一個似“九宮格”的樣子,也就是說,制餅時一下可以制九塊餅;將煤炭搗碎後,摻入40%的黃泥,合成稀糊狀,把“九宮格”攤在泥坪上,將煤鏟入到“九宮格”內,用木檔子把其蕩平,把“九宮格”往上一端,活脫脫地九塊餅就出來了,待其幹到85%後,將其塊塊翻起,鏟去底面粘上的泥巴,堆放成一排排、一列列,並做好防水防雨就OK了。柴棒,要用棍子柴,將其截成一尺左右,並且要乾透,數量的多少由師傅根據磚坯的多少而定。鋼筋是用線材,俗稱六苜絲,數量多少由師傅而定。

準備工作做好後,就可以裝窯了。師傅會找到一塊通氣很好的開闊的坪地,根據主人磚坯量的多少來劃出圍窯的半徑,由半徑來決定圍窯的大小,再在圈內劃出八個對等的扇形來,再在四根弦與圓圈的交匯處確定點火的竈口。第一層裝磚坯很重要,一般是八塊磚使用一塊煤餅,而每八塊磚的擺放又不一樣,以每四塊磚爲一小組,或側或平,或豎或橫,上層與下層不能同口,竈口處要留出適當的位置添柴火,每塊煤餅都是緊靠八塊磚側擺的,磚餅的擺放都不能佔住圍磚的位置;在七層以下離圓心不遠處是不能擺放磚坯的,因爲火苗要在這個空間裏升騰,形成一個高溫區,七層以上這個圓心處可適當地放些磚坯,但不能堵滿,時不時地留出一些不規則的窗口。圍磚都是圍窯的邊沿,擺放在圓圈弧線內,當磚坯每裝上三層時,就開始裝圍磚,,並且用六苜絲將其絞緊。窯裝好後,在頂層要覆蓋一層薄膜,再蓋上一些稻草,以防在燃燒過程中下雨。

點火,準備一些乾柴棒,用碎枝點燃,一個竈口一個人守着燒,一般要燒六七個小時,一二層的煤餅就燃火了,隨着溫度的升高,火勢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猛。這時,可以撤去所有工作人員,當火勢蔓延快到頂層時,就將覆蓋材料拋開,一窯磚就算燒成。當然,有的用圍窯盡燒磚,有點用圍窯盡燒瓦,還有的用圍窯將磚瓦混合燒。

到本世紀初,手製紅磚紅瓦及人工燒結已完全退出市場了,那機制磚瓦早就替代了它。從建材的技術指標來看,機制磚瓦比手製磚瓦無論是抗強抗剪抗皺的能力要優越得多,哪些淘汰的建築材料常常會被新型的建築材料所取代,這就是科技推進時代進步。

  五、燒石灰

石灰作爲建築主材料在現在還是常用的,只不過是原來那種茅柴燒製的石灰沒有了,取代它的是煤炭燒製的石灰。石灰坯是山裏的一種青灰石頭,它的化學名稱叫碳酸鈣,其原理是碳酸鈣遇到氧氣就會生成氧化鈣並且釋放出二氧化碳,這個氧化鈣就是生石灰的化學名稱。用柴火燒製石灰,首先要有固定的窯,然後才能取石、砍柴、燒製等。

柴火燒製石灰窯的建造,一般是採用泥土比較結實的三面環山的土坡,在這土坡上往下挖一個直徑爲3.3米深度爲3米的圓柱體,在另一面開闊地帶,挖一個寬爲1.4米高爲1.8米的門洞作爲窯的燒火口;在山上取亂石,把圓柱體周邊和窯口用黃泥砂漿砌築厚度爲30釐米的亂石圓柱體和門洞,這樣一來,圓柱體的內徑只有3米了,門洞的高度只有1.5米寬度只有0.8米了;注意這亂石絕不是石灰石,在圓柱體內徑砌築1.2米高時,在其壁上留有等對的四個小洞孔,因爲在裝窯時人的高度不夠,要在壁上插入兩根木棒,木棒上放上兩塊木板以用於墊腳。

取石,一般採用鋼釺鐵錘打孔;孔的位置取捨,不是隨意隨地,而要根據石頭的縫路走向和石巖所承載的壓力而定,所以打孔時必須要有師傅級別的人才能任用,不然會浪費人力物力,造成事半功倍的結果;孔的位置找準後,一般是兩人一個班,一人扶鋼釺,一人吊大錘,輪流作業;若碰上難度較大問題時,就三人一個班,一人扶鋼釺,兩人掄大錘;一個班至少得放上一炮才能收工,若運氣好的話,一窯石灰只需轟兩炮石灰石,有時要轟上四五炮。放炮,具體說來要持有爆破證的人才能施行,而我們那時隊上有許多年青人知道放炮,他們並沒有學習培訓,但也沒有出現安全事故。

裝窯,這項工作比較累,技術含量比較低,在男勞動力羣中起碼有30%的人員可以任用,但必須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那時,我們把石坯擔來或用獨輪車推來放到窯洞口,把大塊用鐵錘截破,裝窯師傅一人在窯內接過窯外遞來的石坯,把石坯又壘成一個圓柱體,這圓柱體的厚度只有一米,中間那個空間的直徑也只有一米,師傅在空間裏一層一層地將石坯壘高,這裏值得注意的是窯口邊是不能壘石坯的;當石坯高度達到1.2米時,就要在窯壁的四個小孔內插入兩根木棒,在木棒上放兩塊墊腳的木板,也叫窯臺,這時師傅只能在窯臺上工作了,窯臺下面就必須要一人遞石坯,也就是說,窯內容納兩人了,窯內窯外遞石坯的人也增多了;人們通過接力棒的方式,把石坯一塊一塊地遞到師傅手裏,當石坯長到1.6米高時,師傅就要把圓柱體的上端變成圓錐體,那石坯一塊一塊地、一層一層地、一疊一疊地長出來,窯洞那個位置也慢慢有拱門了;當石坯快要長到2米時,師傅在窯臺的上面空間越來越小了,以致於不能工作了,這時,就要搬兵上窯頂工作了。從窯頂往下看,這石坯壘得像一頂沒有封頂的斗笠,它們離窯頂面也只有一米高;按常理,這時所有人都可以壘石頭坯了,但師傅很擔心那圓錐體的弧面不牢固,所以,也只有師傅一人去裝;師傅輕手輕腳地搬起石坯,仍然是一塊一塊地、一層一層地、一疊一疊地往圓錐體上面壘;當壘到和窯頂面相平時,這時,又再壘一個小型的圓柱體加圓錐體,這個小型的一定是在窯頂的上空,若壘在窯頂面外,則難以着火;這個小型的圓柱體也只有一尺高,圓錐體頂多也只有一米高。窯裝好後,就要封窯門了,原來那0.8×1.5平米的門洞,就要把它從下至上用亂石砌成0.4×0.3平米的小門洞了,有的在封門前。在窯門口底部放入一定的幹茅柴和棍子柴,以便點火時不浪費功夫。

那時我們生產隊集體燒石灰賣給一些單位,可增加農民的收入。若是燒石灰,全隊的勞動力都上禁止的柴山裏砍柴,砍兩天就可以燒一窯石灰,因爲山上柴草密集茂盛,一人一天可砍500斤,燒石灰的成本沒人算過,反正柴草是自然生長,不花錢的,只是賣了石灰纔算錢。

最後就是投柴火。若是夏秋天燒石灰,每天24小時的班中只派6人輪流作業,平均每人4小時,因氣溫高,一人投放一小時就要休息,那鬧鐘擺在窯旁計時,以免中暑;若是冬天燒石灰,每班只派4人輪流作業,一人可以連續投放兩小時。一窯石灰大概要燒三天三夜,纔可以97%地燒盡,那些沒有燒盡的,一般是大塊石坯和窯頂圓柱體邊沿着火不到位的小石坯。

現在都採用“屙屎窯”煤炭燒石灰,上燒下取,雖然方便,但石灰質量就有差異。柴燒的石灰白而淨,細膩油滑,粘性極強;煤炭燒製的石灰黃而雜,粗糙粒堅,粘性偏弱,但二者其綜合性能應該是一樣的。好在現在建築中用的石灰較少,也就是砂漿砌牆和粉面時,水泥佔的比例大於石灰,裝飾都採用深加工的精緻石灰了。

這些淘汰的建築和建材,都是勞動人民爲了生存而創造出來的。在那落後的年代,在中國還沒有“洋灰”的時期,竟然出現了“萬里長城”、“趙州橋”、“故宮”等一些著名的建築標杆,那些殘留下來的古洞居、古窯居、茅草棚舍、抖牆房屋、土坯磚房屋,那些青石板、青條石、青磚灰瓦、土坯磚、預製板等建材,雖已成爲歷史並且被歷史淘汰或遺棄,但人們創造的智慧和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值得我們崇敬的,值得我們讚賞的,他們的技能、技巧、技藝將會載入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冊,成爲建築史上最閃亮的一顆星……

標籤:散文 淘汰 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