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創業

互聯網創業從何入手?寫博客也能創業!

創業2.64W

互聯網創業,這是一個很誘人的話題,所有有志的青年都爲馬雲的那句話所激勵“不做電子商務,五年後你會後悔”,所以作爲年輕的80後一代,誰都想在互聯網這個大蛋糕裏分一塊來吃,但是創業的模式和方法在哪裏呢?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的這個互聯網創業故事裏,主人公駱軼航、趙何娟等就從寫博客開始,來聽聽他們在互聯網上是如何創業的:

互聯網創業從何入手?寫博客也能創業!

駱軼航是科技博客Pingwest的總編輯,趙何娟是科技博客鈦媒體的創始人。

2012年下半年以來,這兩位財經媒體出身的記者不約而同選擇創業,成爲圈內熱議的話題。跟很多記者出身的人創業不同,他們繼續選擇把內容生產作爲自己的項目,而且都指向了一個領域——科技報道。

一、來自傳統媒體的新主編們

2011 年,駱軼航被《第一財經週刊》雜誌派駐到美國硅谷駐站,負責科技行業的報道。在那個到處瀰漫着創業空氣的地方,他每天都被新的想法和商業項目刺激,但他發現,他無法把這些東西以最快的渠道傳播出去。在每時每刻都有新聞的科技領域,如果第一時間沒有報道,意味着要錯過輿論傳播效果的最佳期。

“美國時間週日晚上傳來Facebook收購Instagram的消息,國內週一早上知道,雜誌臨時更換爲以這個消息爲主的封面,但從印刷到上攤,已經到了週四。”駱軼航開始考慮要不要換一個創作的平臺。同時,他發現,國內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來到硅谷都喜歡約他聊一聊。“我發現他們對硅谷仍然有第一手資訊的需求。”

考慮成熟並拿到第一筆天使投資後,駱軼航從前東家離職,創立了以“全球視野”爲口號的科技博客Pingwest。

無獨有偶,在說到創業原因時,趙何娟同樣也提到了美國對她的影響。

作爲訪問學者,趙何娟曾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新聞,她在那裏修了一門對她有人生影響的課Busniess Model。這門課的老師在課堂上詳盡地介紹了美國諸多科技博客的商業模式。聯想到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的科技博客,趙何娟也萌生出她的想法:自己也許可以探索出一條跟誰都不一樣的路子。“那門課給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一下子從傳統媒體人的思路里跳出來——我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原來媒體還可以這麼做”。

事實上,在駱軼航和趙何娟之前,前《中國企業家》執行總編李岷創立的虎嗅網在2012年5月份上線。這個網站借鑑了國外Business Insider的運作模式,主要是由編輯和用戶提供精細加工後的資訊和評論。虎嗅很快取得了影響力,各種帶有很明顯虎嗅烙印的文章時常被各網站、微博廣泛傳播。

二、科技博客元年

如果未來有人寫一本書來講述中國科技博客的發展歷史的話,2012年肯定是最炫目的一年。

2012 年5月,老牌科技博客、專注創業團隊報道的36kr拿到了A輪融資,開始加速發展它的線下活動,提升報道質量。同時,另一家創建於2008年的科技博客愛範兒在2012年6月份開始改變原創硬件評測的小衆定位,增加文章數量,出席更多的企業活動,招徠更多的成員,以尋求更大的影響力。

期間,《創業邦》雜誌誕生了科技博客“快鯉魚”;《商業價值》雜誌對旗下科技博客“極客公園”進行了幾乎重做的改版,再算上影響力逐漸變大的WPdang、雷鋒網、Zealer等,2012年科技博客突然開始了集體爆發,這讓傳統門戶和垂直網站黯然失色。

形式簡單的博客似乎暗含了資訊爆炸時代的“簡約美”,而科技領域又一直都是資訊“供應大戶”。“800字的東西足夠說清楚一個事情。”駱軼航這樣看待科技博客的文章。他對Pingwest作者的要求是,力圖用最少最直白簡潔的語言說清楚一件事。

而趙何娟一再囑咐她的團隊成員要注重觀點和判斷,信息的分析和整合將是媒體未來競爭的關鍵,習慣了淺閱讀和碎片化閱讀的讀者會更加青睞這種文章。

“我的團隊有幾名傳統媒體的資深調查記者。我在財新的同事,鄧海,也出來跟我一起創業。另一位調查記者則是前《21世紀經濟報道》的厲志鋼,他專注於證券市場調查。”趙何娟說。這兩名前資深調查記者出身的作者,將承擔起鈦媒體對科技資本市場報道的重任。這也是鈦媒體報道的主要方向——“把脈科技資本論”。此外,曾在哥大進修的趙何娟手頭還有諸多專業資源,未來將會有專門來自華爾街、日經等專業投資機構的分析師提供情報和撰寫原創分析。

簡言之,就是提供資訊,同時也提供判斷。這是一個新聞事件發生之後大多科技博客對自家作者成稿的基本要求。這也暗合了“博客”之意,博客本就具有濃烈的個人色彩——抒發自我與保持獨立。

雖然沒有直接的數據,但這種文章顯然得到更多的傳播率。以《愛範兒》的文章爲例。越是觀點鮮明的,具有啓發性的文章,底下評論就越多。回覆數量上百的文章在愛範兒並不算少見。而微博、微信公衆賬號等渠道,也讓這些文章在更大範圍內得到了轉發和傳播。

在網上爆出百度CEO李彥宏強調狼性的郵件後,各大科技博客或在討論百度如何具有狼性,或在討論百度和360的區別。駱軼航直接在Pingwest上寫下了《創始人怎麼樣,百度就怎麼樣:爲什麼百度不可能有狼性》這樣一篇帶有濃重個人色彩的文章。至於效果,駱軼航自然十分滿意。“百度自此更加重視 Pingwest。”

相對於龐雜的門戶,博客天然有“船小好調頭”的特點。網站不好看?改!文章出錯別字了?改!不,先道歉,再改!

因爲有很長時間傳統媒體的從業背景,趙何娟對文字有近乎潔癖的要求,她經常會爲想一個文章標題糾結、對作者的文章反覆修改。

“後來我意識到了傳統媒體的做法在現在行不通。不僅影響大家效率,還拖慢文章傳播速度。”她慢慢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允許網站上的文章有那麼一點瑕疵。“但事後會告訴他哪裏不好。”

“小而美”的團隊讓這些創業者心態頗爲良好:創業開始,哪有不犯錯誤的?

三、“革命”門戶

在 36kr出現之前,國內並沒有一家專注報道創業者的網站。愛範兒出現之前,國內也鮮有網站關注Nokia E71這臺當年儘可把玩的神機,也缺少一個分享玩機心得的博客。WPdang出現之間,國內跟Windows Phone和微軟相關的諮詢只能散見各處的新聞網站,沒有這麼專一的.爆料和分析。

更加精細的角度和非“批量生產”的模式,讓這些博客的文字內容有了質感和誠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羣高質量的固定讀者。相比之下,門戶網站下科技頻道批量轉發的資訊,就顯得尤爲孱弱。

“我一直很討厭‘科技博客’這個說法。博客只是載體,內容纔是決定因素。”駱軼航說。

就像商業領域裏慣常看到的那樣,在任何一個有潛力的領域,巨頭們都會來插上一腳,以自己的強大資源進行模式複製。門戶很着急,新浪科技開闢了專注於蘋果公司報道的博客蘋果匯,還開了專注國內外科技創業的博客創事記。但這些博客利用新浪的資源優勢大力推廣一陣後,往往歸於沉寂。

“這些源於門戶內部的微創新始終在門戶的框架之內,事實上還是爲門戶服務。”駱軼航並不看好門戶涉足這一領域,“除非有特別徹底的架構變動,比如騰訊科技。”

騰訊科技的主編是前《環球企業家》的執行主編楊福。在加入騰訊科技之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更加清晰明確的頁面設計,鼓勵原創內容生產的薪酬標準。改版後的騰訊科技,既有快速反應的簡短諮詢,也有詳盡深度的獨家調查——他們是國內最早曝光美國SEC對“優土豆”合併一事進行調查的媒體。

這種改變並不簡單,如果說內容上的選擇相對容易,那麼一個二級頻道的薪酬體系獨立於整個內容生產部門之外,對門戶來說的確是一個革命。

“獨立的、不一樣的、走精品路線的文章應該是對現在騰訊科技最精準的描述。類似傳統媒體的內容操作方式加上騰訊強大的資源和體制保障,能將兩者的優勢最大發揮。”楊福說。

而以“有態度”知名的網易,則面臨着內外的雙重打擊——網易科技主編劉偉於10月25日離職加入Pingwest,成爲聯合創始人和COO。重壓之下,網易高層對網易科技頻道的重視則上升到另一個高度:將科技頻道從財經頻道中獨立出去。據傳,丁磊時常看虎嗅,在面試新的科技頻道主編時,提出的問題是:如何將網易科技做成虎嗅一樣的科技博客?

生存和商業模式

這仍然改變不了駱軼航對門戶的總體悲觀:“在門戶那樣的架構下,內容部門一旦有了負面,廣告部門迅速就找上來了,無法保證內容的公正。”

但在一個天天與公司打交道的行業,科技博客的作者同樣會受到來自企業的壓力。“能不能寫好一些”屬於正常“騷擾”,“刪稿撤稿”也經常會出現,而科技博客歸根到底是個需要賺錢的媒體項目。駱軼航並沒有給出解決的辦法,但他強調會堅持自己的標準。“以前怎麼平衡關係,現在還是一樣。”

Pingwest顯然是想依靠高質量的內容生存下去。駱軼航規劃中的商業模式和傳統媒體並沒有區別:頁面廣告、活動收入、付費閱讀。“我很可能會走增值付費的那條路。”駱軼航說。

這意味着Pingwest一部分內容免費,但要想讀完全部的文章,就得支付費用。同時,這種模式可以繞開企業,讓作者更加深入地寫一些“尖銳”的文章。

付費模式國外已經有類似嘗試。如著名博客作者安德魯·沙利文。在離開新聞網站TheDaily Beast後,他推出自己的收費博客網站Dish。Dish完全沒有廣告,收入完全依賴於最低19.99美元/年的訂閱費。消息發佈後六小時,Dish的訂閱收入便已突破10萬美元。

“但我們跟他們都不一樣,大家把我們當做媒體,是一種誤讀。”說到商業模式,36氪創始人劉成城告訴《財經天下》週刊,“我們更願意被作爲服務創業者的平臺,我們不拼內容,這些資訊對於創業者來說足夠了。”

現在36氪正在力推他們的創業融資平臺——36kr+。尋求融資的創業者可以通過該平臺將項目直接提交給 IDG、紅杉、經緯、真格、九合等衆多一線 VC 和天使投資人。

劉成城是北京郵電大學2006級學生,主修數據挖掘。他認爲,如果將36kr+打造成一個涵蓋大量互聯網創業項目的服務平臺,那麼它的商業價值就有各種可能 ——比如收費查詢創業數據庫。這僅僅是初期的判斷。隨着大環境和產品的發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形式。現在,36kr+對於創業者來說依舊免費,對投資人,則收取部分費用。

事實上,老一代的科技博客並不擔心生存問題。36Kr已經依靠線下活動贊助和廣告捆綁銷售實現了收支平衡。愛範兒也依靠頁面廣告和舉辦活動達到了盈虧自負——值得一提的是,到現在爲止,愛範兒都並沒有使用過一筆投資,建站初期的資金,都由創始人王偉興獨立承擔。

“愛範兒不寫軟文,不拿車馬費。”愛範兒北京運營負責人黃龍中說。即便是爲相關企業舉辦線下的產品體驗活動,但在網站上的產品評測文章中,你仍然可以看到對其不足的批評和對產品的建議。“高質”、“有理有據”、“有清晰的價值觀”,這也是愛範兒在圈內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