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

新材料2.24W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1

夏天來臨之前,是西安鐵路局安康工務段巴山線路工區最忙之時。4月8日上午,工長王庭虎像每天那樣,集合點名,安全宣誓,然後背上十幾公斤的巡道工具,帶着工友上道幹活。

先是趴下,臉幾乎貼到鋼軌上,目測水平度;在關鍵處,用軌尺量水平、軌距;往前行進時,用長柄檢查錘敲擊鋼軌和固定鋼軌的每一個扣件……

繁忙的襄渝鐵路,每7分鐘就有一趟列車。旅客不會注意到,這些汗流浹背的養路工,有人身懷絕技;更難想到的是,旅途的安全和舒適,有賴於他們的技能和汗水。

耳目神技,讓40餘萬零件萬無一失

有這樣一幅照片:鐵路工人身體幾乎趴在道牀,耳朵貼近烏亮的鋼軌,目視前方,凝神靜氣。人們都以爲,那是用耳朵在"聽"鐵路,其實不對。"那是看,是眼睛目測鋼軌的平滑度,因爲身子趴得很低,耳朵快貼到鋼軌上了,別人誤以爲是用耳朵在聽。"王庭虎笑着說。

不過王庭虎確實可以用耳朵聽出鋼軌的毫髮裂紋。他給記者現場演示:找到鋼軌接頭處——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蹲下,檢查錘敲下去,"梆……"同時鬆開手柄,感覺錘的彈跳和鋼軌的回聲。看到記者一臉茫然,王庭虎解釋說:"這就是好鋼軌,迴音響亮、持續,彈跳長而均勻;如果表面有裂紋,或者內部有傷,聲音發木,彈跳短而不勻。"他告訴記者,用檢查錘敲扣件,都是一樣的道理。

去年3月8日,王庭虎就是靠這把小錘,在巡道中"聽"出了一處道岔尖軌的細如髮絲的裂紋。"道岔尖軌,位置很關鍵,如果斷裂,列車過來會出大事故。"巴山工務車間書記魏尚憲說。

王庭虎的眼睛也特別厲害,趴下身子目測鋼軌的水平度、彎道的平滑度,一眼看出去幾十米、上百米,毫釐之差都逃不過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目測的結果再用軌尺測量確認,幾乎沒有走過眼。軌距,鋼軌內側的距離,全路以1435mm爲基準,大6mm、小2mm,都是合格的;但王庭虎的標準是"1435mm±1"。"就是隻允許有1毫米的正負誤差,這比國家標準嚴格多少倍的標準,是在基礎特別差的山區鐵路上實現的。"巴山工務車間主任莫志明說。

依靠耳目神技,王庭虎常年徒步往返在他管轄的12公里鐵道線上,一個來回,"腳數、耳聽、目測"44160根枕木上的鋼軌、441600顆道釘和扣件,萬無一失。

20xx年來,巡查行走線路等於繞地球3圈多

王庭虎的養路神技不是等閒得來。

襄渝鐵路巴山段是該路的最高峯,這裏有着全線最高的橋樑、最長的隧道、最小的區間半徑、最大的坡度等"六最",被稱爲鐵路的"地質博物館"。

王庭虎1988年來到巴山鐵路,趕上了鐵路發展最快、跨度最大的時期:鋼軌型號從43軌到50軌、60軌,越來越高級;單軌長度從12.5米到25米、跨區間全無縫軌,越來越長;軌枕從木枕到69型、二型、三型灰枕,越來越大;列車時速從50公里到60公里、140公里,越來越快……每次提升,都對養護的'要求越來越精準。

"巴山鐵路做到了38年零事故的全路最高紀錄,憑什麼?招術就是巴山精神,它培養了12個省部勞模、百名各級先進,全國勞模王庭虎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像道釘一樣紮根巴山20xx年,做了20xx年的工長。"西鐵局安康工務段書記譚宗林告訴記者。

大巴山2號隧道,是巴山鐵路的"最短板",滲水、翻漿不斷,病害聞名於全國,只好限定時速15公里。可是王庭虎接過師父的接力棒,長期調養,現在已將這個卡脖子隧道的列車通過時速提高到90公里。"被判死刑的隧道"變成了優質隧道。

有人算過,王庭虎巡查線路,每巡查一遍彎腰1.1萬次、記錄1.1萬個數據、檢查幾十萬個道釘和扣件,20xx年來,這些重複動作都是天文數字。其中,僅行走的線路超過13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3圈多。通過這些單調重複的勞動,他和工友們消除安全隱患2819起。

一杯水測出晃車儀測不出的隱患

王庭虎每次回家探親都選擇火車,上車後倒滿滿一杯水放在面前。別人納悶:這人真怪,一口不喝,卻一直盯着杯子。其實,這是王庭虎的特殊工作法。"空吊是特別隱蔽的病態,就是鋼軌下面藏着暗洞,平常的檢查發現不了,但列車駛過時鋼軌會下沉。"

去年春運前,王庭虎就是用這種方法,發現列車經過一個隧道時,杯中的水有旅客不易察覺的一晃,他記下了位置"K438+300"處。回來後仔細查找,發現列車通過時鋼軌確有一沉。經過整治,"晃車儀測不出來"的隱患被排除。

王庭虎參觀啤酒廠,看到原材料進去、易拉罐出來,他受到啓發:把12公里線路劃分爲200米的單元,按照輕重緩急,每次集中力量,一次性、全方位養護,把每個單元都做成精品。

20xx年,"工廠化單元修"新理念開始在巴山鐵路推開,至今已做完40個單元8公里線路。"重複勞動減少,效率顯著提高。以前道岔每週要用一到兩個天窗點來修,現在延長到一個月以上。"目前,該理念已走向全路。

道岔養護四步法,異體複查,大兵團移動式作業,不信眼睛信儀器,不靠估計靠科技……王庭虎總結的新理念、新方法還有不少。

眼下,王庭虎正在琢磨"集成式工具包"的事:"我想做個箱子,每樣工具有專用地方,這樣上工背起箱子就走,收工時缺什麼也一眼能看出來。"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2

什麼是大國工匠?怎樣解釋工匠精神?我們從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航工業沈飛數控加工廠王剛班班長王剛事蹟中,能找到詮釋這一問題最直接的答案。

王剛,黝黑、靦腆、消瘦,精神飽滿,但又透着與三十多歲年輕人不同的沉着與穩重。或許這也是每一位大國工匠的"標配"。

他加工的鋁片能薄如A4紙般的0.1毫米;他加工的銑牀銑削能達到0.005毫米;他小孔鉸削技術更能達到0.002毫米的精度極限……王剛的簡介,就是這位大國工匠的"功勳冊"。

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1999年,剛從沈飛技校畢業的王剛如願以償的進到了沈飛公司。

從小住在飛機場附近,每天看着在沈飛工作的鄰居整天出入自己嚮往的大門、聽着戰機在天空中飛過的轟隆聲,早在國中的時候,王剛就下定決心一定要進入沈飛工作。

確立了夢想,便一步步朝着目標奮進。每天苦練自己的專業技能,成績優異的王剛被老師叫來談話,想讓王剛去考高中,接着考大學進入高等學府。"我想進入沈飛工作,要考沈飛技校。"一向靦腆的王剛此時沒有絲毫猶豫。

他,做到了。

入廠後,王剛被分到"銑工"隊伍。十七年如一日,王剛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時到崗。總是纏着師傅給自己活做。

新員工進廠,都會有一年的實習期。當時廠裏生產任務比較重、缺人手,之前也在這裏實習過,領導找到王剛,希望他提前正式上崗。這正說到了王剛的心頭好。

"一大早,就看到王剛銑牀旁的一堆鋁屑。"徒弟吳學文剛調到沈飛數控加工廠後早早來到公司,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雖然常年累月任務繁重,但王剛從沒感到太大的壓力。喜愛解決各種技術難題在工友中是普遍的共識,可以說,若沒有難題就是王剛最大的難題。

工作20xx年,王剛已數不清自己熬過了多少個攻堅克難的日日夜夜。

每天至少工作15小時,每月工作時間都在300小時以上。面對艱鉅的工作任務,連續一個禮拜,王剛與工友連日加班。餓了,就拿麪包、火腿腸、方便麪充飢;困了,倒在廠房裏的鐵架牀上小憩,從未鬆懈一步。"晚上回到家站在牀邊就能睡着。"王剛說。

入職第一個月就和其他老師傅一樣,完成了定額任務。

"多造出一件好產品,就是爲國家做貢獻。"把工作培養成愛好,是王剛在工作之餘的另一成就。午休間隙,工友們在工廠空地拉網起架,打羽毛球、踢毽子、打桌球,無不散發着青春的活力。而往往在勞模工作室的角落裏才能看到王剛的身影,靜靜地看書、思索着技術難題該怎樣解決。"年輕時候也愛運動,學過武術,不過最愛的還是逛書店、下象棋。"

不斷刷新技能高度

"精雕細琢,把每一件東西都當成藝術品。"工作伊始,王剛就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他延續了師傅張顯育的良好工作習慣。

"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要求。"問到有什麼獨門絕技與他人不同,羞澀的王剛說到,"爲確保加工質量,每次在幹活之前,我都在腦海中先模擬一遍加工內容,找出有沒有疏漏或者改進之處。"工作流程猶如歐洲早期古老的記憶宮殿般在腦海中清晰顯現。

與自己比速度,將之前幹活花費的時間與現在做較量;與自己比精度,縮小至少一半以上規定的零件誤差範圍;與自己比溫度,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只增不減。

"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飛機上更要保證零件的安全運行。"不斷挑戰自我極限,才年能達到20xx年生產上萬飛機零件無一廢品的高度。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在轉型。同時也在強迫着技工技能需要不懈地提升。"活到老,學到老。"堅持終身學習,汲取養分是王剛奮力向前的保障。

除卻銑工知識外,數控加工技術知識,是王剛下一部要學習的方向。

加工精度達到0.005毫米背後的初心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當大國工匠的匠人不是好匠人。"

在一次沈飛公司領導去波音公司參觀學習回來的交流會上,王剛得知其中一展示工件加工精度達到0.25毫米,而當時王剛徒弟能達到0.3毫米的精度。心裏便暗暗較起勁來,"他們能做到,我們一定能做的更好,我一定要超過他們。"

緊接着,王剛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加工實驗,把最小的加工壁厚挑戰到薄如A4紙的0.1毫米。"鉗工怕鑽眼,銑工怕銑扁",0.1毫米已是在挑戰自我極限,但是王剛並不滿意,經過不間歇的反覆實驗,王剛迎來了自己技能新高度——銑牀銑削加工的手工精度達0.005毫米。

像以往臨危受命、攻克技術難題、優化一項技術後一樣,王剛心中油然升起一絲成功的自豪感。

堅忍不拔、敢於拼搏、不服輸、默默奉獻,是沈飛數控加工廠工會主席焦威東形容的王剛。"他幾乎要把銑牀旁的水泥地磨出坑來。"徒弟吳學文說到。

王剛懇幹,"豁"得出去,是廠裏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既做航空人,就知責任重,既做新裝備,就得多付出。"

工匠精神代代相傳 完成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雙槳單舟總爭渡,千帆競發渡江海。"王剛深知,要永遠站在技術先列,也必須要帶動身邊工友"萬象爭先",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

20xx年9月19日,在沈飛的廠房裏,軍事化管理的首支以員工名字命名的班組——中航工業沈飛數控加工廠王剛班組成立,唱響了中航工業"四歌",至今,從未間斷。

不到5年的時間裏,榮獲了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安康杯"競賽先進班組、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瀋陽市先進集體、瀋陽工人先鋒號等稱號,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

由他率領的團隊不僅攻克了413項科研生產重大技術和質量難題,還發明瞭12項國家專利,創造經濟效益1.9176億元。

20xx年,在某型號生產研製關鍵階段,王剛帶領他的年輕團隊創造了全部產品"零缺陷"交付的奇蹟。在新機試製生產階段,恰恰是問題高發的時期,質量問題、研製生產階段各種問題都會隨之而來。這一次,他們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任務,這在沈飛研製歷史上還是首例。

20xx年帶領徒弟吳學文參加全國銑工技能大賽,兩人既是師徒,又是競爭對手。晚上回到賓館,扔不忘向徒弟講解疑難。發現徒弟走路困難,得知吳學文後腳跟長了骨刺,正值大賽集訓攻堅期,王剛放棄半天的集訓機會,到外邊頂着烈日爲徒弟找尋購買厚的氈墊,在腳跟處挖了個洞。徒弟看着工服幾乎全部被汗浸溼的師傅,現在談及,仍熱淚盈眶。

忠誠築魂,靈魂因忠誠而高尚;百鍊成鋼,鋼鐵經過錘鍊更堅韌。在王剛的心裏,什麼也沒有沈飛人特有的航空情結更重、更珍貴。高薪沒有動搖他,榮譽和光環也沒讓他陶醉,王剛始終保持着謙遜低調的本色。很多人常勸他說該功成身退、多爲自己和家庭考慮考慮了,王剛總是一笑了之。

"只想帶她出門旅行"

談及愛人,王剛停頓良久,眼裏閃過一絲淚光,對妻子懷着滿腹的愧疚。20xx年,王剛與妻子陳麗在相識兩年後步入婚姻殿堂。婚後還沒來得及"蜜月旅行",王剛便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日常回家大部分時間也是在鑽研工作中的事情,妻子對此也從未有過怨言,也從未提過多要求。

今年5月,妻子因肺癌腦轉移,顱內壓增高導致雙目失明。陳麗得病後,每月自負的治療費就在上萬元。"就是把房子賣了,也要把陳麗的病治好。"

兩人婚後幾乎從未出過瀋陽。"馬上要迎來十一,準備帶妻子在瀋陽周邊轉轉。"

王剛,一個"掃地僧"般低調的技術大拿,每天都在不斷努力的成爲好班長、好師傅、好丈夫。

王剛身上所體現的堅定信念、大愛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3

"進廠32年來,我最高興的是當一名優秀車工!"這是雲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簡稱昆明重工)的車工耿家盛的心聲,也是他32年來的不懈追求。

耿家盛,瘦高個子,臉上總帶着笑容。他是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他以自己32年對車工職業的堅守和打磨,生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展示了一個技能大師的風範。

昆明市北郊黑龍潭公園附近的龍泉路邊,有一排排高大而又陳舊的廠房,這就是昆明重工廠區。耿家盛在這裏成長、生活、工作了53年。

耿家盛的父親耿鼎和弟弟耿家華也先後在昆明重工當車工,兩代人陪伴昆明重工走過了近60年的歷史。已去世的耿鼎曾是昆明重工的總工藝師、全國勞模,耿家華也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這就是著名的"父子勞模,兄弟名匠"。

"如果沒有父親的教育,就不會有我們兄弟今天的成長!"耿家盛說,父親的三句話影響了他們一生,"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做人要踏實""做事要認真"。

1984年,耿家盛進昆明重機廠(昆明重工的前身)當車工。當車工第一件事是學磨刀。"車刀是車工的靈魂,在我眼裏,車刀、產品都是一種藝術品,一定要認真打磨。"耿家盛說。

技校畢業的耿家盛對車間裏的車、鏜、銑、刨、磨,樣樣精通,是名副其實的全能機牀工,還是個發明創造能手。

1993年,耿家盛所在的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機生產任務,原加工工藝效率低,費用高。耿家盛和工友研究創新技術用T68鏜牀加工,使每組的加工費用從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xx年以後,耿家盛帶領工作室成員先後完成拉絲機、軋機等產品工藝編制和圖紙改進500餘項,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年平均爲公司節約創效100餘萬元。耿家盛告訴記者,多年來他個人的技術發明創新有近200項。

耿家盛多年來獲得了許多國家級和省級榮譽,可在老同事侯金富眼中,他一直都沒有變。

近幾年來,由於市場等方面的因素,昆明重工連續虧損,耿家盛選擇與企業同甘共苦。其實近年來不斷有企業高薪來"挖"耿家盛,但都被他拒絕了。"30多年一門心思做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認爲,對"工匠"最好的詮釋,應該是耿家盛這樣,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最近,耿家盛的工作室裏又多了幾張草圖,這是他們研製的智能廁所,已經做出兩臺樣機,將在今年南博會上展示。耿家盛常說:"我是在把圖紙變成現實。"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4

從油漆工到雲南機械加工行業的"一把刀",從學徒到擁有"全國勞模""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的"名匠"……53歲的雲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車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執着,詮釋着"工匠精神"。

"車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難的。"對耿家盛來說,他的工作往簡單了講就是磨刀,往難了說是磨好刀。"我只是堅持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義非凡的"兩把刀"

"這兩把車刀意義非凡,一把是父親留給我的。另一把雙頭車刀,一頭是師父磨的,另一頭是我磨的。"初見耿家盛,聊起的第一個話題就是"刀",這兩把刀是他至今最寶貴的兩件藏品。

兩把刀其貌不揚,外行人很難看出它們的精彩之處。"當年師父示範了一遍要領,磨好一頭後,就拿一大筐廢刀讓我練,每天磨五六個小時。"耿家盛說,出師的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個星期。

對耿家盛而言,這兩把刀,一把意味着傳統技藝的傳承,一把標誌着認真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態度。每當困惑時他都會拿出來看看。

出生技術工人家庭的耿家盛,1982年技校畢業後,先是在昆明銑牀廠當油漆工。兩年後,他調入昆明重機廠改行當了車工。零基礎的他,從最基本的搖手柄學起,在廠裏請教老師傅,回家就問同爲車工的父親。勤學苦練的耿家盛很快成爲骨幹。

"車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會差,否則就算不上合格。"耿家盛從工具箱裏又翻出幾把車刀說。如果掌握不好磨刀要領,車刀用起來就容易報廢,尤其是特殊材料,就會造成浪費。

工作30多年,到底磨過多少把車刀,耿家盛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車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鐘3000轉的砂輪機上打磨。多的時候一個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個工件最多時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爲此,他沒少吃苦頭,雙手經常磨起血泡,漸漸結成厚厚的老繭。

耐磨的"工匠"技術刀

"角度清晰可辨,刀刃錚亮鋒利,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這種刀幹活快、準、好。"迷上了車刀,車間幾乎成了耿家盛生活的全部,這種熱情直到今天仍沒有變。

車刀切削着金屬,陣陣尖銳響聲摻雜在機器的轟鳴聲裏,一卷一卷的鐵屑隨之落下……這場景,耿家盛再熟悉不過了,他就是這樣和車刀"較勁"的,車間一呆就是一天,琢磨讓刀使用壽命更長,讓工件光潔度更高……

鑽進車刀改造的"牛角尖",耿家盛幾乎年年都有一兩樣"改革"。"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沒差異,但其實刀的角度、材質區別很大。加工軋輥時連續切削11個小時不用換,可加工洛氏硬度65至68度的材料。"20xx年,以耿家盛爲主或獨立完成的"一種深孔錐度鉸刀""一種高硬度、高韌性難切削材料機加工刀片"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

"這活需要經驗積累,多年之後我才懂得老一輩強調的‘一把刀’,不僅要磨好刀,還要‘因材施刀’。"耿家盛說,針對特殊工件,常規的刀用不上,就必須琢磨專用車刀。

"同一臺機器,他做出來的和我們做的天壤之別,他的精度可以到一兩絲,我們的誤差會有十絲。"同事馬自輝說。

耿家盛從骨子裏喜歡對技術精益求精。一談技術,他有說不完的話,技術之外,他內斂拘謹。這些年,耿家盛帶領團隊完成了拉絲機、橡膠縐片機等產品工藝編制和圖紙改進500餘項,改進塔機起升部分、重卷機滑槽等生產工藝400餘項。

當好一把"師匠"的傳承刀

利用休息時間,耿家盛又學了鏜牀、鑽牀等加工技能,還自學CAD製圖,成了一名技術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車間大量的"硬骨頭"加工任務。

"幹這行,就是學習、積累、再傳授。"除了車間,現在耿家盛多了一個去處——"耿家盛技能大師工作室"。靠着老一輩經驗成長起來的他,知道"傳幫帶"的重要性,20xx年以來,他帶了20多個徒弟,昆明重工涌現出一批年輕的技術人才。

近年來,不斷有企業高薪來"挖"耿家盛,都被他拒絕。"30多年一門心思做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說。也許,有人認爲"工匠"就是一種重複勞動。其實,對"工匠"最好的詮釋,應該是耿家盛這樣,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有人覺得車工的活很枯燥,就是反覆磨刀,但在耿家盛看來,當一塊塊粗糙的金屬通過車刀打造成一個亮堂堂、有價值的"藝術品",是很快樂的。

耿家盛說,"中國製造20xx"、產業轉型升級……要將這些宏偉藍圖變爲現實,推動中國成爲製造業強國,技術工人承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問及他心中的中國製造是什麼時,耿家盛堅定地說,就是磨好手中的這把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