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通用15篇

新材料2.54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事蹟,肯定對各類事蹟都很熟悉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爲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通用15篇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1

八年前因爲汶川大地震,當時只有4歲的李瑤被倒塌的牆壁砸成重傷,經過幾次大手術,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李瑤從此失去了右手。只有一隻左手的李瑤,爲了讓家裏人放心,從生活到學習都靠自己頑強成長。爺爺生病住院,她靠一隻手給全家做飯、爸爸媽媽出門打工,她靠一隻手照顧年幼的妹妹……她說,我一隻手不比別人差,我不想讓家裏人替我擔心。地震受傷後,李瑤在綿陽市治療一年,又到都江堰殘疾人學校進行康復訓練,所有的治療康復費用全部免除,這也是政策期內,國家針對汶川地震致殘人員的扶持政策之一。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2

有智者曾說,“生性樂觀的人,更懂得如何在平淡中發現快樂,在逆境中找到光明。”

包頭市蒙古族學校六年一班男孩12歲的鋼寶立德似乎就是這樣的人,他永遠面帶淡淡的微笑,即便是他的爸爸媽媽都聽不見,他依然笑着說,“別怕,我就是你們的耳朵。”

充當父母的耳朵和嘴巴

鋼寶立德的爸爸天生聾啞,母親8歲的時候,因生病打針失聰。也許是上天有意眷顧這個無聲的家庭,十二年前,健康的鋼寶立德和雙胞胎弟弟降生了。

從小就懂事的鋼寶立德,細心觀察父母對話時打的手語,根據母親偶爾蹦出簡單物品的發音,加上自己的用心揣摩,學會了手語,成爲了父母和外界交流的小翻譯。

然而,姥姥李景蘭卻深知鋼寶立德的不易。“這麼多年了,雙胞胎弟弟一點啞語都不會,即使是我也只會‘吃飯’、‘喝水’這樣的簡單手語,複雜一點的就不會了,可小鋼寶小小年紀,硬是憑着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手語。”當姥姥和媽媽溝通遇到困難的時候,媽媽就會着急發火,每次都是鋼寶立德來化解母親的怨氣,幫着交流。他還勸媽媽說,“姥姥照顧我們很辛苦,不要和姥姥生氣。”

而當爸爸媽媽生病時,鋼寶立德更是成爲必不可少的小幫手。有一次媽媽因爲患子宮肌瘤住院治療,他幫着媽媽向醫生介紹病情,又把醫生的治療方案告訴媽媽,解除了媽媽心裏的疑慮。

因爲全家只有鋼寶立德能夠流利地用手語和父母溝通,在他媽媽住院期間,爲了能讓母親安心養病,讓姥姥晚上能睡個安穩覺,他白天晚上都在醫院陪護媽媽。媽媽的病好了,鋼寶立德也瘦了整整一圈。

12歲的小小男子漢

鋼寶立德家離學校特別遠。從國小一年級入學的第二天,他和弟弟就開始獨立在託管班生活,只有週六、日才能回家過週末。

在弟弟的眼裏,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託管班,哥哥都像大人一樣呵護他。

託管班的老師把弟弟安排在靠窗戶的牀位,鋼寶立德不知從哪裏聽說,這樣容易中風,急忙要求老師把他的牀和弟弟的牀換一下。老師好奇地問,“難道你不怕中風嗎?”他憨厚地笑着說,“我不怕,只要弟弟沒事就好。”

在姥姥的心裏,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裏撒嬌的時候,鋼寶立德儼然已經成爲了家裏的小男子漢。每個週末回來,他都幫着姥姥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家裏,打掃衛生、洗衣服、洗碗,他樣樣都幹,出去買東西,他搶着拎,看着他被塑料帶勒紅的小手,姥姥心疼不已。

提起鋼寶立德,姥姥李景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辦事,我放心。”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鋼寶立德干得細緻入微,就連一些常常是大人做的事,他也辦得讓姥姥特別滿意。對於鋼寶立德這樣一個父母吃低保的家庭,姥姥每個月20xx多的退休金就是家裏最大的一筆收入,每個開支的日子,鋼寶立德都領着弟弟去銀行取錢,然後小心翼翼,一分不差地帶回家。人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慢慢長大中,鋼寶立德正在用他那稚嫩的肩膀不斷分擔着家庭的重擔。

“父母也是我的驕傲”

鋼寶立德從來沒有聽過自己的父母叫自己,曾經年幼的他也曾質問過上天對自己的不公平。

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他漸漸懂得父母的不易,懂得他們是世界上最疼愛自己的人。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先給姥姥、爸爸、媽媽塞到嘴裏,讓他們先品嚐。當別的孩子吵着要吃冰淇淋時候,鋼寶立德卻知足地跟姥姥說,“帶瓶熱水,就挺好。”鋼寶立德特別愛惜東西,即使是平時帶的水瓶,他都用繩系在書包上,生怕丟了。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一個水瓶蓋打碎了,放學見到姥姥和小姨,他都特別難爲情。

在生活中,他更是節儉,從來不攀比、不亂花一分錢,每次買菜剩下的錢,他都如數交給姥姥。每週去上學,姥姥給他帶2元錢,週末回來,他把這2元錢,又交到姥姥手,一分沒花。

說起自己的父母,鋼寶立德也和其他孩子一樣覺得驕傲,“我的爸爸很帥氣,媽媽很漂亮。我是爸爸媽媽的耳朵,爸爸媽媽是我的全部。我們雖然沒錢,但是有爸爸媽媽的日子就是最幸福的日子。”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3

在臨沂第五實驗國小的校園裏,經常看見一個精力充沛的陽光女孩,提起她,全校沒有一個不知道、不佩服的!同學、老師、家長都會爲她豎起大拇指,稱她是個最有孝心、自立自強、多才多藝的小能人。就連學生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拿她做榜樣。她的堅強、熱情、善良和智慧贏得了全校師生的讚許。她的“頭銜”可多了:“山東好少年”、“羅莊區美德少年”“語文小狀元”、“慧心才藝之星”、“數學小能手”,“優秀小助手”……她,就是最有孝心、自信陽光、勤奮好學、意志堅強的王子涵!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陽光的女孩,卻有着和常人不同的家庭情況——命運賦予她太多的不公平!

微鏡頭:儲藏室狹窄的空間裏,一張牀,一臺老式電視,一張舊書桌,一個長期臥病在牀的奶奶,一個稚嫩年紀的弟弟和勞苦奔波的媽媽,這就湊成了一個家。你可以不相信,但這是事實!在繁華城市的一個小窗口裏,卻生活着這樣一個特殊的三口之家。您會可憐他們,但是,當善良的您聽了他們的故事,在您心中涌動的,絕不僅僅是憐憫,而是心疼,是感動,是敬佩!

一、意外患病

天有不測風雲。王子涵上一年級時,有一天突然流鼻血不止,爸爸媽媽急着帶她去醫院檢查,意想不到的結果出來了——小子涵竟然患上了敗血症!這對本來生活就很拮据的一家來說真是雪上加霜啊!好在是小子涵的爸爸媽媽在花光了全部積蓄後,子涵的病情終於得到了控制,小子涵堅強的精神鼓舞感動着爸爸媽媽,學習成績也一點也沒受到影響。

二、噩耗不斷

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子涵上三年級時,災難又一次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子涵的爸爸查出了胃癌晚期。臨沂市人民醫院要求轉院治療,子涵的媽媽不放棄,帶着爸爸去濟南求醫,在濟南一呆數月,子涵在家要照顧弟弟,還要幫奶奶做飯洗衣服。冬天天冷,小手生滿了凍瘡,但她早上卻從不遲到,她是奶奶的好孫女,媽媽的好女兒。一提到在濟南求醫的日子,子涵媽媽總是覺得對不住小子涵,爺爺奶奶年齡大,子涵懂事了。

然而,這樣的日子也沒堅持多久,子涵的爸爸終於沒挺過這個冬天,永遠的離開了小子涵,這對媽媽和子涵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呀!而打擊最大的是子涵的爺爺,白髮人送黑髮人是多麼悲慘,這是個正當壯年的兒子啊!子涵的爺爺承受不住這個打擊,終於在兒子病逝幾天後也永遠地走了。爺爺的去世,如雪上加霜,加深了一家人的悲痛。子涵的奶奶如何去承受老伴和兒子在一個月內的相繼離世?奶奶的精神徹底崩潰了,躺在牀上無法自理,拉尿都在牀上。家裏還有個兩歲多的弟弟,生活陷入了困境,年幼的子涵只好和媽媽共同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如萬千不幸的故事一樣,小子涵在爸爸、爺爺去世前,雖然經濟也不是很寬裕,但日子簡單而平靜。但一切的平靜,在爸爸、爺爺去世後戛然而止。媽媽曾恨命運的不公,生活的無情,她哭得撕心裂肺,但一切的一切都改變不了無情的現實。此時,懂事的子涵總是安慰媽媽說,媽媽咱要堅強,相信上天對大家都是公平的,以後會有好日子的,要堅強!這哪像一個上國小的學生啊?這完全是一個成年的大人,甚至比一些大人都懂事!媽媽摟着子涵默默的流淚,這樣一個負債累累的殘破的家庭,卻沒有擊垮這個堅強的小姑娘!

“小子涵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孩。”班主老師胡老師說,在學校,王子涵學習特別用心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雖然家裏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可她很少告訴同學和老師,只是大家感覺她皮膚越來越來黑了,身體越來越瘦了。

三、勇挑重擔

11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不幸的遭遇讓她過早體味了生活的貧困與艱辛,但她總是說:“再苦再累,我都要堅持,不能讓媽媽擔心。”家裏負債累累,她就自己帶煎餅在教室吃,儘量少花家裏的錢。媽媽沒有固定工作,家務她幾乎全包。早上她總是踏着鈴聲進教室,那是因爲她要照顧完奶奶,送弟弟去幼兒園後才能來上學。媽媽沒有文化,找不到工作,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保姆的工作,這樣在家裏的時間就少了,家裏的一切都讓小子涵一個人承擔起來,洗衣、做飯,打掃家裏的衛生,照顧躺在牀上的奶奶,給她餵飯,擦洗。小小的她,每天晚上都會給奶奶擦洗身子,進行全身按摩。按摩是個力氣活,對於國小的孩子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每一次,子涵都會累得氣喘吁吁,但她從未喊過一聲累,從未抱怨過一句。子涵說,奶奶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撫養她長大,教會了她做人的道理,現在奶奶病了、老了,她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奶奶過好晚年的生活。小子涵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小子涵做好飯菜總是趁熱先餵奶奶,可奶奶經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奶奶吐完再喂,直到奶奶吃飽了她才捧着已經變涼的飯自己吃。還要多陪奶奶談心,爲了讓奶奶的心情好起來,她就變着法兒哄奶奶開心,把在學校得的獎狀都貼在奶奶對面的牆上。由於奶奶精神失常,交流、行動都不方便,子涵非常疼愛奶奶,每次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奶奶。晚上還要幫奶奶擦身、洗腳,吃飯時先給奶奶盛飯、挑菜。她還經常從自己有限的生活費中節約一點買水果帶給奶奶。這些竟是一個11歲的孩子做的事啊!

看着別的同學或者坐車或者爸媽接送,她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她又知道媽媽是在爲這個家奔波,是爲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子涵只好自己選擇步行,用她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約了“開支”。每天放學路上,她總會拎個編織袋撿拾廢品、到菜市場撿最便宜的菜,甚至是商販丟掉的菜葉!自從爺爺、爸爸去世後,小子涵從來沒有給自己買過一件衣服,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給她的。但奇怪的是王子涵只接受深色的衣服。人們不解:這種情況下爲什麼還要挑剔呢?子涵的回答讓人心疼:這樣可以少洗幾次,可以省點水費。在學校喝水是免費的,但子涵在學校卻很少喝水,她說怕在學校喝水成了習慣,回家也得喝,這樣又得增加水費,她要把能省的錢都省下來,好攢着給奶奶治病!她的作業本都是正面用完反面用,一雙鞋穿過四季節;孩子們吃的五花八門的零食,她從來不多看一眼,每次給奶奶做營養餐,她總是做僅夠奶奶一個人的量,卻告訴奶奶她已經吃過了……所有的這一切,只爲省點錢,給奶奶治病!

11歲,無憂無慮的年紀,可就是一個個頭不大的11歲孩子,當厄運降臨,她在困境中沒有低落,沒有退縮,她逼着自己堅強起來,用稚嫩的肩膀爲媽媽撐起一個家!堅強、獨立、樂觀的王子涵同學,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她,用行動來詮釋着最美孝心少年,她,就是我們心中的最美孝心少年!

王子涵是不幸的,卻又是萬幸的,儘管飽受生活艱辛,她卻有幸生在一個有愛的社會,在這愛的海洋裏,學校、親友、老師、同學給了她愛的營養。她懷揣着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1歲的少年用行動抒寫着最華美的篇章!

如今,她正憑着自己頑強的毅力,憑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暢遊。我們衷心祝願小子涵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峯上越攀越高!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4

田宇星,男,20xx年1月出生,安康市第一國小學生(安康市文明辦推薦)

他是爺爺婆婆的開心果和“遙控器”。一進家門,一聲親熱的“婆婆、爺爺”叫的二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臉上樂開了花,給婆婆爺爺帶來了歡聲笑語。“電視遙控器在哪了?”“爺爺,彆着急,我來給您找,您要哪個臺?我來幫你換”。“我的眼鏡放到哪裏了?”“婆婆,請稍等,我去給你拿”。爺爺高興地說:“這個遙控器還真方便!”;他是媽媽的“按摩器”。媽媽忙了一天,疲憊的靠在沙發上。他關切的坐到媽媽身旁,幫媽媽揉肩捶背;他是小朋友們的“調節器”。院子裏,他作爲一個不大不小的哥哥,總是關心着年齡比他小的弟弟妹妹,不讓他們碰着、摔着。每當有小朋友之間發生了爭執,在伸張一番正義後,他就哄哄這個,勸勸那個,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一會兒就化解了;他是自己的“計時器”。寒暑假,他制定了假期時間安排表,合理的安排了學習、閱讀、練書法、拉二胡、玩耍等內容,並一板一眼的嚴格執行。

他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在20xx年,獲得“美麗安康—-我的家”安康市青少年書畫作品三等獎、硬筆書法比賽優秀獎、郵票設計粉筆畫大賽二等獎、學校第32屆“小製作.小發明”比賽三等獎。20xx年被評爲安康市優秀少隊幹部。

他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課後按時完成作業。他主動認真的完成老師交辦的日常事務,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晨檢統計、課前準備電腦、幫老師取送東西……都成了他樂此不疲的常規工作。

他養成了良好的環保習慣,每次在街上喝完的飲料瓶、用完的包裝紙,他都會扔到垃圾桶內。在公共場所,他經常表現出“紳士風度”。主動排隊,不高聲喧譁,不在人多的地方嬉戲打鬧。

這就是他,一個在家講孝道,在校尊師道,在社會講公德的少年。一個真誠待人,團結同學,樂觀向上的陽光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5

姓名:李家幫

性別:男

所屬地區:河南南陽

簡介:李家幫是一個被收養來的孩子,在他的三口之家裏,奶奶眼睛失明,爸爸無法行走,小小年紀的李家幫就成了家裏的“當家人”。

【孝心故事】

先讓我們到河南去認識一位12歲的.男孩李家幫。李家幫是一個被收養來的孩子,在他的三口之家裏,奶奶眼睛失明,爸爸無法行走,小小年紀的李家幫就成了家裏的“當家人”。

李家幫:嘿嘿,好,這算是一根了。

這個正在砍竹子的男孩子就是李家幫,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家幫就砍下了十多根竹子。在這崎嶇的山路上,一般人走起路來都要費些勁,但李家幫卻能扛着竹子輕車熟路地下山。

記者:你估摸着得有多少斤?

李家幫:應該跟我體重差那麼一點兒吧。

記者:你多重?

李家幫:75斤。

下山的路上,他渴了就在這裏喝口水。家幫今天上山砍的竹子,是爲了給地裏的豆角搭架子。

記者:他從多大開始幹這些?

李家幫爸爸李富軍:那年八歲,我說你幹不了。李家幫說你們要能幹的活,你給我一說,一指導我都會,沒有人學不會的東西。

李家幫說,幹這些活都是逼出來的,爸爸得了股骨頭壞死,行動不便,奶奶眼睛又看不見,家裏的活兒只能自己幹。家幫在八歲那年,到山下的寄宿學校上學,上十天課,可以休息四天。這四天對家幫來說,可得爭分奪秒的來幹。

李家幫:這麼大一個家庭,整天都有可多事兒,在等着我去幹了,如果不幹的話,就不能維持這個家庭了。

砍柴,是家幫每週都必須要做的,在這山上砍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家幫有的是辦法把這些枯樹運下山。

李家幫:揹着不是不好背,這下坡路比較滑,容易摔倒非常危險。

雖然每天很辛苦,但家幫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這個家裏。去年年初,家裏拿到政府給的3萬元危房改造補助款,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原來木頭結構的房子重新翻蓋成現在的磚房,屋裏屋外被小家幫收拾的乾乾淨淨,他說這樣纔算個家。其實,在這個三口之家裏,有一層大家都不願意捅破的“窗戶紙”。

李家幫:我實際是被收養了。

記者:你怎麼知道的?

李家幫:都是我很小的時候,叔叔阿姨告訴我了。

雖說家幫心裏明白自己跟奶奶和爸爸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們養育了自己,自己就是他們親生的。

李家幫爸爸李富軍:別人問他 (親生父母和養父)誰親,娃咋回答說,生身父母沒有養身父母親,我眼淚都出來了。

在採訪中我們發現,其實家幫心裏也特別羨慕別的孩子,回到家後能盡情地放鬆。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6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今日,我觀看了中央一套《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榮獲20_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的有: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11位少年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着血濃於水的親情,對於在蜜汁裏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可是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他們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我,他們應對生活的艱辛乃至生活的不幸,他們並沒有退縮,小小的年紀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雨欣,一個年僅11歲的嬌小女孩,和我們年齡相仿,卻要承擔起維持家庭生計的重擔。她3年如一日,孝養外婆和母親,還要照顧妹妹,同時不忘努力學習功課。她的的孝悌之舉、自立自強、進取樂觀的精神感動了深深地打動了我。

觀後了這次《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深受啓發,再想想我們自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健康地成長,生活在無比的幸福生活中,卻不明白珍惜,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僅不能爲父母分擔些家務活,甚至有時對他們還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慚愧。最美孝心少年朋友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楷模,我們今後也必須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7

人們常說:百善孝爲先,孝心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當我看了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後,我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還了解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孝”。

許多家庭裏的孩子都被爺爺奶奶捧在手心裏,怕冷了、怕熱了、怕摔了,但是有一位11歲的少年恰恰相反,爺爺奶奶反而成了他最心疼的“寶貝”。我剛開始還疑惑不解,但看完了才知道這位少年名叫袁德旗,來自安徽豪州,他曾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上了國小,但三個月後他又重新回到了他的家鄉。在記者的採訪下,我也瞭解到了事情的原因。

原來,袁德旗的爸爸已經離開了人世,媽媽也因此離家出走了,從此毫無音訊,可憐的袁德旗只能住在爺爺奶奶家裏,不幸的是爺爺奶奶的經濟條件也很窘迫,由於爺爺生病只侷限於家裏活動,自從袁德旗上學三個月後,他老人家就再也沒有吃過藥了。奶奶是一位清潔工,每天早上都要打掃街道,清運垃圾,彎腰的次數特別多,所以也疼得特別厲害。自從孫子上學後,她就要撿更多的垃圾供袁德旗上學,奶奶越來越蒼老。

在袁德旗和爺爺奶奶同住的時間裏,他每天早上都會做一頓香噴噴的麪條,這頓麪條成爲了他們家的“一日三餐”,因爲這是最便宜的,且也是最容易做的。吃過早飯袁德旗總會和奶奶去打掃街道,把掃的垃圾全部倒進垃圾車裏,然後推進廢品站,將垃圾賣掉,討價還價肯定是袁德旗會做的事,這樣就可以掙幾元錢,有的人會想幾元錢是不是太少了呀,但在這位少年的眼裏,幾元錢可以買菜、買藥等等,對於他們家來說用處可大了。

我回家後又重新看了幾遍這個節目,發現了一個問題:每當袁德旗碰到朋友,那些朋友都會做出一個瞧不起他的眼神,有時會用不文明的語言嘲笑他。看到這裏的我非常生氣,心中涌出一股憤怒,那時的我真想教育一下他們。如果我是袁德旗的朋友,一定會安慰他,和他講一些開心的事情,還要告訴他:“貧窮並不可怕!”

最後,我呼籲全國小朋友們,大家一起來幫幫這個孝心少年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有這樣我們的朋友袁德旗纔會儘快擺脫困境,重返學校,安心學習。

加油!袁德旗你一定是最棒的!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8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是呀,孝心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往往我們每一次小小的孝舉都會令我們的父母感動不已,甚至潸然淚下,但是,自從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我才深感自己的這些孝舉是這麼的微不足道,我不禁自愧不如。

“板車姑娘”黃鳳,“茶園姐弟”何秀巡,林章羽,“烤串姑娘”高雨欣,“捐髓少年”邵帥。一個個令人感動的片段如同電影一般在我的眼前不停着回放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爲了父母,他們捨棄了好多好多,可是,我們呢,能爲父母做的就只能是那麼一丁點的'家務,可是父母卻總是默默地包攬了家務活,能幫父母做事兒的機會是少之又少,也他們相比,我們就好似溫室裏的花朵,就好似少爺小姐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他們爲我們詮釋了“孝”,其實,孝。無非就是幫父母們捶捶背,與父母們談談心,雖然,我們現在不能給父母們物質上的報答,但是,我們卻可以讓父母們爲我們而感到驕傲、欣慰。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孝傳萬家`!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9

姓名:高萌寒

性別:男

所屬地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一團

簡介:在學校,同學推選品學兼優的高萌寒當了衛生委員。他熱愛班集體,團結同學,各科成績優異,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積極。20xx年,小萌寒被二師21團中學評爲校園“進步之星”,深得老師和同學的讚譽。

【孝心故事】

心有真愛,少年最美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母親節”就要到了,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一團獸醫站的一間民房裏,剛滿10歲的高萌寒唱着他最愛聽的歌,努力回憶着母親的模樣,他的眼睛溼潤了。

這時,傳來了一陣叩門聲。小萌寒趕忙去開門。

“奶奶,您回來了?快坐下吧!”兩鬢銀霜的奶奶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洗了把臉。不多時,高萌寒從廚房中端來了由他親手烹製的熱騰騰的飯菜。

奶奶心裏明白,對於可憐的富有孝心的孫子萌寒來說,他的父母和母親再也回不來了。這些年,是自己給了他隔代的親和愛,像母親那樣撫育他成長......

一、家有不幸

早在20xx年9月14日,只有4歲的高萌寒還在上幼兒園,卻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不幸。

他在外打工的父親,在一處建築工地上電焊作業時,不幸從高處墜地身亡。半年後,母親帶着姐姐遠嫁他人,小萌寒和1歲的弟弟從此成了孤兒,和67歲的奶奶相依爲命。

最疼愛他的父親永遠地走了,高萌寒一家斷絕了經濟來源。爲了撫養這對可憐的孤兒,年逾6旬的奶奶只得每天到農田裏打零工。用拼命幹農活掙來的錢,給他們買來吃的穿的用的。在奶奶的關愛下,小萌寒一天天成長。

6歲時,看到奶奶日夜操勞,高萌寒竟然經常獨自躲起來,小聲哭泣,卻生怕奶奶知道了會很傷心。生活的磨難,讓高萌寒學會了堅強;慈祥的奶奶,教會了如何生活與做人。

20xx年,高萌寒上了國小一年級。奶奶每天起了個大早,騎着三輪車送他上學。半個月後,高萌寒突然決定徒步去上學,奶奶有些不明白,吃了一驚。

“奶奶,我自己走路去上學就行了,到學校也不算太遠。您幹活累了,有空就好好休息吧。”高萌寒望着奶奶,很心疼。

“孩子,一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許亂跑,知道嗎?”奶奶鼻子一酸,再也說不下去了。

從此,瘦弱的小萌寒用自己的雙腳,丈量着從家到校園的距離。每一年的行程大約1000多公里!幾年的時光,在風裏,在雨裏,小萌寒習慣了獨自揹着書包行走。爲了減輕奶奶的勞累,他小小年紀就知道了孝敬長輩,關愛他人。

二、少年有愛

20xx年,在別人眼裏,8歲的高萌寒似乎有了“小大人”的模樣。平時,他最聽奶奶的話,還要照顧小自己3歲的弟弟,哄弟弟開心。

奶奶每天給他一些零錢。放學後,他會去農貿市場買菜,與店主討價還價。一來二去,店主便想多給高萌寒一些蔬菜,甚至不要錢,但卻被他一個“不”字拒絕。回到家,小萌寒放下書包,就主動幫奶奶分擔一些家務活,忙着掃地、擦桌子,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爲奶奶洗衣服。他那雙細嫩的小手,在搓板上留下了痕跡。奶奶有時會生病,萌寒就走到團部爲她抓藥。

奶奶在地裏打工掙錢,面容日漸憔悴。但幹了一天的活,回到家,她還要給兩個孫子做飯。

小萌寒看到奶奶疲憊不堪的樣子,心裏隱隱作痛。他要做一個有心人,總有一天,要給奶奶一個驚喜。一有時間,他就鑽進廚房,觀察奶奶做飯的樣子,把整個過程都記在了心裏。

20xx年5月的一天,奶奶疲憊地回到家,只見小萌寒從廚房裏走出來,手裏端着盤子。奶奶驚愕地睜大了眼睛。

那是一盤什麼樣的菜啊?是被切成大塊的土豆,幾片被炒糊了的辣椒,幾個長長的蔥段,吃起來,好像沒有放鹽......

“奶奶,好吃嗎?”萌寒問。

“嗯,真好吃!俺家萌寒可真孝順。”奶奶笑了,但她的眼裏卻充盈着淚水。

“萌寒啊,你啥時候才能長大呀……”奶奶望着懂事的小萌寒,淚水滴到了碗裏。“奶奶,我長大了,一定要讓你享清福......”萌寒爲奶奶擦着眼睛,自己的視線也漸漸模糊。

沒過多久,萌寒真的學會了炒菜做飯。奶奶出門前,萌寒會煮上幾枚雞蛋,讓她在地裏吃。奶奶睡前,萌寒一邊給她端熱水泡腳,一邊給她唱歌。每晚寫完了作業,小萌寒就給奶奶捶背揉肩,想爲奶奶解除一天的疲勞。

爲了補貼家用,小萌寒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週末,他拎着塑料袋,去團部的街頭巷尾撿一些飲料瓶子,然後,再到廢品收購站去換錢。

他開始攢錢,從來不爲自己買零食吃。他詢問超市的店主,哪一種補品最好,然後拎回家給奶奶滋補身體。但一個瓶子只能賣幾分錢,更多的時候,他面對那些昂貴的補品,只能望而卻步。

三、知恩圖報

高萌寒的不幸,得到全社會的關愛。團場職工羣衆紛紛伸出援手。在學校,小萌寒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中午就餐,萌寒有時缺少飯票,同學們就分給他一些麪包、蘋果;參加遠足活動,萌寒在林帶裏拿出奶奶烙的餅子,就着鹹菜,喝着涼開水,老師把自己帶的薯片、火腿腸、餅乾和飲料遞到他的懷裏......

21團幹休所88歲的老軍墾黃慶洲,得知高萌寒家的特殊情況,從退休工資中拿出1000元錢,爲萌寒購買學習用品,鼓勵他努力學習。爲了報答,週末,萌寒竟然帶着弟弟來到黃慶洲的家,幫老人挖地種菜。他像個大人一樣澆水施肥,鋤草鬆土。弟弟在一旁看着,說道:“哥,累不?我幹一會兒,你歇歇吧!”

其實,奶奶早在家裏的後院開闢了菜園。小萌寒種菜的技術,是跟着奶奶學會的,種菜,他做得有板有眼。幾個月後,黃慶洲望着菜園裏結出的黃瓜、茄子和豆角,讚道:“萌寒真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在奶奶的撫養下成長,富有愛心的小萌寒樂於助人,默默奉獻。20xx年,高萌寒和弟弟一塊上學,他們會幫助那些素不相識的老人。看到一位老人吃力地推着三輪車,小萌寒就停下腳步,和弟弟一起幫老人爬坡過坎;看到拄着柺杖的老人步履蹣跚,他會主動上前攙扶。學校開展“愛心一元捐”行動,小萌寒捐出了自己捨不得用的零花錢,還把自己用過的課本保存起來,寄往那些貧困山村的國小生。

面對太多的關愛,小萌寒在作文中寫道:在我的夢中,經常會出現爸爸和媽媽的身影。我想有個幸福溫暖的家.....我要好好孝敬姐姐,不想讓她再去打工掙錢,爲我受累。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讓奶奶享福。真心感謝幫助我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老師同學們,祝你們一生都平安……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10

一、基本情況:

我叫張玉婷,女,8歲,家住洛寧縣羅嶺鄉元子村元子組,現爲二一班學生。家有奶奶、爺爺、媽媽、弟弟和我。奶奶患有高血壓,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爺爺年齡以高,體弱多病。弟弟還小,不懂事。母親因長年勞作患有嚴重胃病和重度貧血。爲了一家生計,母親長年在外打工,爺爺奶奶除種地、操持家務外,還要經常到別人家幫工。

二、主要孝心事蹟:

(一)在家裏勤快懂事,爲家分憂。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從小知道:長輩體弱多病,家境困難,便很懂事。上幼兒園時,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助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打豬草、餵豬等。上了國小後,回家的機會少了,她只能在星期天在家裏幫家人分擔家務。放學後,她放下書包,聽到豬在嗷嗷叫,便提着籃子到地裏打豬草,給豬喂上豬食後再做晚飯。儘管做的飯菜的味道不十分可口,但一想到能讓勞作一天的爺爺奶奶回來便能吃上熱飯菜,心裏非常欣慰。在家期間,她劈柴,做飯,打豬草忙個不停,盡力幫助母親分擔家務。

(二)在學校勤奮刻苦,品學兼優

她深知家境困難,讀書不易。於是他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一年級期末考試她以全鄉第三名的成績進入羅嶺鄉小。進入鄉小後,她一時還不適應在校住宿的習慣,成績一度有起落,但她憑藉堅強的意志,勤學苦練,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11

孝心是什麼?--是她用柔嫩的雙手爲媽媽點上一支小小的艾柱,讓媽媽遠離疼痛。她就是一個外表文靜,內心狂熱,一個不需要父母操心又孝順的好孩子--高藝菲。

曾經有人問她:“高藝菲,你的愛好是什麼?”她毫不猶豫的說:“愛勞動。”多麼可愛純真的回答。平日裏她跟媽媽生活在一起,因此她跟媽媽的感情特別好,也特別會關心媽媽。由於她的媽媽是長期面對電腦工作,頸椎毛病特別嚴重,每月都會因此頭暈、頭痛。記得有一次,媽媽老毛病犯了,家裏正好有艾艾貼,一種簡單方便的艾灸。看過媽媽使用過幾次的她,走到媽媽的身邊親切地說:“媽媽,你又頭痛了,讓我幫你做艾灸吧,灸完之後你就會舒服的!”,然後像模像樣的用打火機點燃蠟燭,取出艾貼點上,當陣陣艾香傳入鼻中才回過神,就聽她說“媽媽,脖子痛貼大椎”。她就這樣小心翼翼的將一支支艾柱貼在媽媽身上,時不時輕輕地問媽媽這裏燙不燙?那裏癢不癢?頭還痛不痛?並且及時端來溫水讓媽媽喝,媽媽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就這樣,只要媽媽頸椎一不舒服她就會用自己學到的方法給媽媽做艾灸,從未停止....

她就是這樣一個懂得“小中醫”的小女孩,一次一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媽媽。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12

自3歲半開始,爸爸媽媽已有七年不在我身邊,這七年來,全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如今,他們已滿頭鶴髮,還要爲我操勞。張鍾文的一篇精選作文《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感動了衆多網友。

張鍾文3歲時,父親逝世,母親改嫁,爲了怕他傷心,家人將真相一直隱瞞,長大後的鐘文,也漸漸懂事,面對善意的謊話,怕爺爺奶奶傷心,他也選擇了將這個機密一直保留在心裏。

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已經年邁,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小鐘文稚嫩的肩膀上。

每天一早,疊被子,切菜,做家務,鍾文已經輕車熟路,幾年前,爲了鍾文能上鎮上的好學校,他們從十幾裏外的老家龍鳳村,來到王範鎮,爲了省錢,一家三口擠在不足10平米的屋子裏。家裏還有幾畝田,租給別人換來一年500斤的口糧,加上低保和困難兒童補助,一個月300多元的收入,即是祖孫三口的溫飽依靠,雖然鍾文其實不明白這些,但小小年紀的他已懂得了節約。

爲了能增加點收入,晚上寫完作業,鍾文就和爺爺出門撿塑料瓶,積少成多,攢在一起可以換書本。

在學校,張鍾文表現很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在班上擔任學習班長,愛好書法和寫作的鐘文還年年拿獎狀,班主任張少霞說,張鍾文非常懂事,會主動替教師操心,處處時時是別人的楷模,總是用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13

“自3歲半開始,爸爸媽媽已有七年不在我身邊,這七年來,全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如今,他們已滿頭白髮,還要爲我操勞。”張鍾文的一篇作文《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感動了衆多網友。

張鍾文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爲了怕他傷心,家人將真相一直隱瞞,長大後的鐘文,也漸漸懂事,面對善意的謊言,怕爺爺奶奶傷心,他也選擇了將這個祕密一直保留在心裏。

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已經年邁,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小鐘文稚嫩的肩膀上。

每天一早,疊被子,切菜,做家務,鍾文已經輕車熟路,幾年前,爲了鍾文能上鎮上的好學校,他們從十幾裏外的老家龍鳳村,來到王範鎮,爲了省錢,一家三口擠在不足10平米的屋子裏。家裏還有幾畝田,租給別人換來一年500斤的口糧,加上低保和困難兒童補助,一個月300多元的收入,便是祖孫三口的溫飽依靠,雖然鍾文並不明白這些,但小小年紀的他已懂得了節約。

爲了能增加點收入,晚上寫完作業,鍾文就和爺爺出門撿塑料瓶,積少成多,攢在一起可以換書本。

在學校,張鍾文表現很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在班上擔任學習班長,愛好書法和寫作的鐘文還年年拿獎狀,班主任張少霞說,張鍾文非常懂事,會主動替老師操心,處處時時是別人的榜樣,總是用正能量影響周圍的人。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14

蘭芳,女,20xx年5月生,20xx年榮獲廈門市思明區“文明學生”稱號,20xx年12月被授予“廈門市自立自強美德少年提名獎”,20xx年被授予“全國最美中學生”稱號。 現就讀於廈門市雲頂學校七年四班。

蘭芳, 20xx年9月剛剛升入我校國中部。每到寒暑假,小夥伴都在開心地玩耍,蘭芳卻在家裏剪線頭。長時間機械重複動作讓蘭芳稚嫩的手心和手指都磨出了水泡,一下水就疼,但她還是貼上創口貼再剪,只爲多賺一點錢貼補家用。爸爸受傷,媽媽要照顧,這個話不多的靦腆女孩就擔起家中重任。

20xx年,蘭芳讀五年級時,她的爸爸在碼頭工作時,被集裝箱砸傷,雙手雙腳不能動彈,家裏的頂樑柱轟然倒塌。媽媽必須在醫院照顧爸爸。姐姐上高中,學習壓力大,弟弟小,纔剛上國小,蘭芳毫不猶豫的擔起家中的重任。

從那以後,蘭芳每天早晨6點就起牀,做早飯、送弟弟上學、自己上學、放學接弟弟、做午飯、下午上課、放學接弟弟、買菜、做晚飯、洗衣服、做作業,蘭芳的一天忙得團團轉,連睡午覺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下午有時會打瞌睡。

一開始,蘭芳對家務並不熟悉,鍋沒燒乾就放油,油花濺起燙到手;不懂加水,把菜都燒焦了。她只能一點一點摸索。爲了省錢,蘭芳貨比三家;爲了做得更好,她去超市看菜譜。此外,蘭芳還要週末到醫院幫忙照顧爸爸。

蘭芳一家住在城中村裏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內,光線昏暗,連白天都要開燈。外屋的上鋪是姐姐的牀,下鋪是蘭芳的,爸爸媽媽和弟弟住在裏屋。外屋有一張小方桌,是蘭芳和弟弟的書桌兼飯桌,姐姐只能在牀上架起小桌板學習。陽臺除了晾衣服,還是廚房,蘭芳就在那裏做飯。

爸爸出院回家後,還要在輪椅上休養一年。假期裏,別的孩子玩得很開心,但爲了減輕家中的負擔,蘭芳就跟着媽媽到殿前的工廠拿回手工活。蘭芳給玩偶縫眼睛,一不小心會扎到手,久了眼睛累、手痠,沒縫好還得返工。縫一雙眼睛能賺5分錢,母女倆在一個暑假裏賺3000元。她寄了1000元回老家給爺爺奶奶,剩下的給姐姐交學費和貼補家用。

媽媽捧着蘭芳的手,心疼地說:“手指都有些變形了。”蘭芳右手中指的第一個關節有些腫,像結了一個繭。蘭芳把手藏起來說:“家裏條件不好,媽媽也很辛苦,要上班還要照顧家裏。”蘭芳的生活是辛苦的,但她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

蘭芳不僅在家裏細心地照顧家人,在學校也很關照同學,熱心公益。在讀國小期間,蘭芳班上來了一個隨班跟讀的智障孩子小露(化名)。一開始,總有些調皮的孩子把垃圾放到小露的抽屜裏,每次蘭芳都站出來幫小露說話,“你們不能把垃圾放在這裏”。小露不怎麼和別人交流,蘭芳就一次次接近她,和她說話,儘管一開始,小露對蘭芳不理不睬。但蘭芳沒有放棄,慢慢地她會對蘭芳笑了,下課還願意和蘭芳出去走走,甚至送一些她覺得好的東西給蘭芳。3年過去了,如今都上了中學,在蘭芳的影響下,身邊的同學變得願意親近小露了。雖然沒有和小露在一個班級,但每天蘭芳都會在課間找小露聊天,放學的時候主動留下幫助小露學習。

20xx年3月7日,雲頂學校舉行第二屆“雲頂學校學生志願服務團”開團儀式。七年四班的蘭芳作爲小義工志願服務團團長,帶領145名小義工宣誓。這些小義工都曾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因此,他們將回饋社會,爲班級、爲學校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校知道蘭芳的家庭困境後,爲她申請了補助金,她很努力,成績也不錯,學校同時又爲她申請獎學金。蘭芳的媽媽說,蘭芳是最省心的,基本上不用花錢,學校的獎學金夠蘭芳的花銷,還能買些書。

這就是蘭芳,一個年僅13歲的女孩。她常說:“其實我真的沒有做什麼,我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我想用自己雙手,爲自己,爲家人,爲身邊的人多做些事。”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15

姓名:楊世業

性別:男

所屬地區:納溪區東昇學校四年級一班

簡介:媽媽病重,他細心護理。稚嫩的肩膀,堅強地擔當。他的臉上看不到厄運和苦難,有的是自信和陽光。縱使大海爲墨,長空爲墨,也寫不完對母親的深情。十歲的小男孩子楊世業,把孝心化爲行動,用愛譜寫着一曲動人的孝老愛親之歌。

【孝心故事】

五年如一日照顧因病下肢癱瘓的媽媽,爲媽媽梳頭、洗臉、喂藥、穿衣服,蓋被子,樣樣事情都打理得妥妥帖帖,他把照顧媽媽當成了每天的習慣,樣樣事情做起來熟練、自如。你會想到這些事情的主人公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嗎?他就是納溪區東昇學校三年級一班的學生楊世業。

今年十歲的楊世業,媽媽在五年前,因類風溼關節炎不能正常行走。楊爸爸白天在工地上奔波、流汗,中午按時回家做飯給妻小吃,晚上幫妻子擦拭身體、按摩腿關節、洗衣服。在爸爸的榜樣示範下,楊世業也主動加入到照顧媽媽行列中。爸爸喂媽媽吃藥時,他就守在旁邊。僅三四次,就記清楚了,哪些藥該吃多少?按時喂媽媽吃藥、幫媽媽梳頭、給媽媽穿衣服、做飯,慢慢的,這些事情他全學會了。楊爸爸再也不用中午急衝衝地趕回家。

五年來,楊世業已經把照顧媽媽的各樣事情融入了每天的生活。每天不用提醒,不用暗示,該到吃藥時間,會準時把開水和藥送到媽媽手中;一看電視,就會幫媽媽按摩,捏捏腿。早上楊世業起牀時,會麻利地幫媽媽穿上衣服、鞋襪、洗臉、梳頭。待爸爸把早飯做好了,他也把媽媽收拾妥當了。

如今,楊世業每晚和媽媽一起睡。媽媽有起夜的習慣,他會扶起媽媽,把媽媽移到解手的椅子上,待媽媽解完手上牀躺好,爲媽媽蓋好被被褥,他去公共廁所把小便倒掉後再回來睡覺。

當問及楊世業爲什麼小小的年紀就這麼有孝心時,楊世業的回答是:媽媽給了我生命,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