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

新材料3.2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蹟,肯定對各類事蹟都很熟悉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爲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鄉村人才振興事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1

她,雖是一名90後女孩,卻有着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和擔當;她,雖從小生活在市裏,卻對農村有着一份特殊的眷戀和情懷;她,雖有拿高薪做白領的機會,卻毅然放棄選擇服務家鄉和父老……,她就是董家街道董家村鄉村振興專員xx。她入職以來能夠迅速轉變角色,積極參與村級各項工作,成爲董家村的一名得力干將。

做好黨員的帶頭示範員

作爲董家莊村黨委第一黨支部書記,她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黨委組織安排的各項活動中,積極主動、衝鋒在前,爲第一黨支部其他35名黨員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在支部日常管理中,她積極下達上級的各項指示和學習任務,對於支部內行動不便的老齡黨員,及時將學習材料送達老同志手中,不讓第一黨支部內的一名黨員掉隊。

疫情期間,她作爲分網格長,積極調配網格內的黨員團員防控志願者分片分段,進行人員排查盯控、村內大集勸離、宣傳防控知識、下達防控通知,有效地防止了人員聚集,提高了村民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築牢了村黨委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她帶頭上交了壹仟元“特殊黨費”,支部36名黨員全部上交併積極捐贈,爲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在安置房分房現場,她積極組織本支部黨員擔任志願者,爲村民提供服務,保障分房現場有序進行,保障村民按時按規進行抽籤選房。

做好羣衆的政策講解員

作爲董家村第1、2、3村民小組的臨時負責人,她積極做好政策的講解員,讓村民真正聽懂弄通相關政策,尤其在處理十村整合分房問題過程中,爲了協助村兩委積極穩定村民情緒,化解存在的矛盾,利用新媒體微信公衆號“吾鄉董家”在網絡上積極發聲,弘揚正能量,使區委、區政府的政策、答覆意見和聲音及時貫徹到全村,點擊閱讀量每次都能達到三四千,幾乎覆蓋了董家村全體人員並通過各種微信羣向外擴散,使更多不明真相的羣衆瞭解實情,及時有力正面宣傳引導羣衆把思想統一到區委、區政府政策意見上來,使矛盾逐步化解,使分房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姑娘戶土地收益分配問題上,她配合管區、村積極參與到調解中,整理歸類相關法律政策文件,爲順利調解提供依據,避免了矛盾升級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做好黨建工作的創新策劃員

服務黨建,融入黨建,開展活動是關鍵。她積極協助村黨委開展好傳統學習課堂的同時,改變和創新學習方式,協助策劃組織開展了“因爲,我是共產黨員”宣講報告會、慶七一“愛誠仁孝虞麓下,喬遷新居頌黨恩”朗誦活動暨“中國夢 新時代 話小康”系列宣講活動,從“被動聽”到“主動講”,從“傾聽者”變成“講述者”,直觀生動的宣講,身邊的黨員講述身邊的事,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把純粹的理論轉化變成黨員的身邊實踐,從“細微處”凸顯“大格局”,切實激發帶動其他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帶頭做實事,主動擔責任。

傳承紅色基因,秉持初心前行,讓實地課堂用起來。在黨員教育中,她協助配合村黨委運用觀摩、體驗、講授、研討等多種學習方式,採取主動學、走出去、學回來等形式,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先後協助策劃組織黨員赴長清大峯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萊蕪戰役紀念館、董家街道甄家村等地學習教育用實地實情實景教育黨員、感化黨員、激勵黨員,進一步了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學習模範人物典型事蹟的積極性,以及對標進行黨性自檢,汲取精神營養的自覺性。

發揮科技優勢,改變教育模式,讓網絡課堂聯起來。在疫情期間,爲避免人員聚集接觸,她協助村黨委利用網絡平臺,運用學習強國APP中的強國視頻會議,協助開展多次線上主題黨日活動,雲學習不斷檔。每次視頻會議後,積極聽取黨員意見,羣策羣力,不斷優化學習流程,努力讓老齡黨員也加入到網絡學習中,更努力滿足年輕黨員自主便捷的學習需求,延伸學習研討時間空間,實現學習資源共享。網絡課堂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的學習積極性,網絡課堂豐富的學習資源,讓黨員可以有針對性的學,帶着問題學,從而運用到實踐中。

做好黨建工作的總結宣傳員

爲了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適應村改居管理模式的變化,在管理區崔書記的指導下,她總結歸納出《董家莊村黨委“321+6”黨建工作法》,是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的再延續,更是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新探索。

運營“吾鄉董家”微信公衆號,充分發揮其輿論傳播功能,宣傳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村委會村務工作新動態,廣泛收集民意,提升羣衆對村兩委工作的認可程度。同時,她積極協助編寫村兩委各類彙報材料,如優秀黨支部事蹟材料、文明單位申報材料等。仔細認真梳理董家莊村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相關檔案,規範早期檔案,提升創建水平,將村兩委各類工作切實展現出來,做好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檔案整理員。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作爲一名鄉村振興專員,一名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她將繼續腳踏實地,立足本職,爲董家的鄉村振興貢獻“她”力量!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2

“我叫xx,是一名鄉村振興專幹,2020年春節,是我入職的第一個節日,也是特殊的一個節日。按照組織安排,我本來是有機會回到老家過一個祥和、歡樂的節日,但就在這個時期,全國爆發了冠性病毒疫情,通過各個媒體平臺看到每天的確診和死亡人數不斷激增,我猶豫了,想到入黨申請書裏的誓言,我決定,放棄節假日,我要和國措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起,用身體爲羣衆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線,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xx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提前結束假期紛紛赴村到崗,全力投身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和鄉村幹部一起,攜手同心、主動作爲,當好宣傳員、勸導員、戰鬥員、服務員,用實際行動守護一方百姓。

一、加強輿論引導,身體力行築長城

接到上級通知後,xx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連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駐村工作隊3名隊員、黨支部在崗的17名黨員成立巡邏組、值班組、應急組,在村域內開展24小時巡邏工作,禁止羣衆外出串門、聚會。在村口搭設簡易帳篷,24小時開展值班登記工作,羣衆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由xx和村“兩委”代辦採購,爲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他憑藉幾個月來在羣衆中打下的基礎,動員帶領大學生組成宣傳隊,一邊學習、一邊宣傳疫情傳染、防範知識,加強羣衆對疫情的認知程度。

二、科學管控,以身垂範防疫情

疫情的爆發在藏曆春節時期,按照往年的做法,國措村黨員、羣衆將放下所有的工作,歡聚一堂,舉辦各種娛樂活動,慶祝新年伊始,但是看到疫情形勢愈來嚴峻,爲保證羣衆生命安全,經過與村“兩委”代表和羣衆代表多次溝通協商,最終一致決定,取消今年所有慶祝活動,關閉所有娛樂場所,今年拜年全部以微信、短信通訊方式進行,堅決把上級的各項要求和政策落實到位、落實到人,不給病毒有機可乘。

三、知恩圖報,馳援湖北送愛心

通過組織村黨支部17黨員認真學習吳英傑、齊扎拉致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後,本村17名黨員主動交上了自己在回信中的學習體會,並紛紛承諾要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紮實工作,以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xx在看到全國人民飽受疫情折磨,想到西藏各族人民多年來一直深受黨中央、國務院的厚愛,值此國難當頭,理應站出來貢獻發揮黨員模範引領作用,在他的倡導下,發起“回報黨恩、馳援湖北、彰顯真情”自願捐贈活動,籌集善款5450元,交由縣民政局。大家表示,錢雖然少,但是代表的是國措村羣衆的真情厚意,希望這微不足道的幫助能讓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感受到一點溫暖和關懷。

他說:“這次疫情是全國各族人民的一場戰爭,也是對我任職鄉村振興專幹的一方催熟劑,讓我明白了羣衆對我的期盼有多高,我身上的擔子就有多重,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裏,我會像千千萬萬的黨員、醫護人員一樣,乘風破浪、逆風而行,守初心、擔使命,完成組織重託,不辜負羣衆期望,助力全面打贏此次疫情攻堅戰”。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3

xx,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人,2019年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2019年10月份擔任崗巴縣崗巴鎮瓊修村鄉村振興專幹。作爲一名鄉村振興專幹,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服從組織指揮,第一時間投身到戰“疫”中,在戰疫中磨練自己,服務社會,以一名年輕幹部的擔當與使命,爲瓊修村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摸清底數做好排查工作

防疫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任務緊急。1月23日,武漢市正式封城,1月24日鎮政府要求統計崗巴籍湖北省就讀學生後,他主動配合駐村、村兩委及時入戶對本村羣衆外出情況及身體健康情況進行全面細緻排查,要求如實報告個人外出行程,對有感冒、發燒等症狀,近期返藏特別是有湖北出行經歷或有與武漢人員接觸史的羣衆進行重點關注,排查出的1名返藏人員進行居家隔離14天,並跟蹤測溫。他主動擔任返藏人員“一對一”管理任務。他制定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帶頭成立了青年志願隊,爲打好防疫戰鬥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他配合村醫護人員做好重點人員的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工作。在爲了不影響居家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在配合村醫做好日常體溫檢測等工作後,還爲其送去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資,方便日常的生活。

未雨綢繆做好村內卡口防守

按照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部署,xx積極配合村委做好村內設卡處防守工作。一方面通過以身作則積極號召更多黨員參與到防守工作中,併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村內設卡處防守的工作任務,有效保證瓊修村在疫情下能夠固若金湯。在發揮在村幹部帶頭前提下,他找出先進方法提升防守效率,在他的建議下村裏暫停一切聚集性活動、所有經營場所暫停營業,並簽訂了《瓊修村人員車輛出入協議書》。瓊修村採用組建封路網、建造臨時檢查站等方式,對村進出口實行半封閉式管理,24小時對外來人員和車輛進行盤查、詢問,消毒,提醒佩戴口罩,並測量體溫,做好登記,加強本村人員的管控。在提升防守效率的同時,也保證成任務的質量。

凝心聚力宣傳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瓊修村全體上下,思想重視、認識統一、宣傳到位、服從指揮、戮力同心、迎難而上,展現出良好的政治素養、大局觀念和精神風貌,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投入到疫情防控鬥爭中去。

瓊修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一是組織帶頭全村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及時傳達學習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疫情防控工作中黨員先鋒隊爭當宣傳員、巡邏員、管控員,監督員,努力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的作用。二是由xx帶頭的青年志願服務隊用通俗易懂語言和發放宣傳單子形式各家各戶進行宣講疫情防控措施,並由他負責每天早上和下午兩個小時村廣播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截止目前,帶頭入戶宣講6次,受益羣衆125人,發放宣傳單84份,消毒清潔22場次,監督巡邏32次,發放口罩130只,臉盆、毛巾、香皂各122個,洗潔精22瓶,並開展科學規範的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引導農牧民羣衆紮實做好防疫工作。

他說:疫情是對我們年輕幹部的一次考驗,我會努力面對考驗,堅持戰鬥在“疫”線,用擔當奏響青春凱歌,與全村廣大幹羣一道,更好地履職盡責,相信在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我們也一定會戰勝疫情,“疫”去不復返。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4

馬鞍山市花子家庭農場農場主,中共黨員,花子家庭農場黨支部書記。她辭去在城裏的工作,回鄉創業,她是安徽省百佳新型職業農民、安徽省省級百名農村產業女性帶頭人、馬鞍山市產業發展巾幗帶頭人。

2015年,小周辭去城裏的工作,回到家鄉租賃了近200餘畝耕地及山林,成立了花子家庭農場。她先利用自家房子經營起農家樂,開展“立體”種養殖,苗木地裏進行林下養殖,家禽散養,糞便肥土用來種植蔬菜,利用當家塘,進行水產養殖。

她着力提升農家樂內部環境,鋪設瀝青路,安裝路燈,修建停車場,增設健身器材和休閒涼亭,四季鮮花不敗,不僅吸引來越來越多的遊客,增加了他們的體驗好感,附近的村民也樂享其中。花子農場在她的經營下,被評爲省四星級農家樂、市級旅遊示範點、市級家庭農場,省旅遊誠信品質星級農家樂、市十佳休閒農業園。

小周在創業初期,得到了周邊村民的有力支持和幫助。飲水思源,除了自身的發展、提高外,她懷揣着濃厚的家鄉情結,帶動周邊村民一起發展,共同創造美好家園。

花子農場所在的村,青壯勞動力偏向城市就業,導致人口老齡化嚴重,農業生產活動基本停滯。農場從村民手中租賃土地,進行資源整合,建設基礎水利道路設施,美化環境,組織生產,最大效率地利用這些土地,創造財富。她及時支付土地租賃金,保障村民應有的收益。花子家庭農場建立統一的線下和線上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優先考慮村民自種自養產品,價格優於市場,不拖延不賒欠給村民的付款,讓村民滿意。農場僱傭本村村民每年超過5000人次,分長期工和臨時工,長期工每年年收入可達3萬多元,臨時用工的村民每年也可增加幾千元的收入。

農場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農場也積極參加各項慈善幫扶,承擔起社會責任,反哺社會。每年的重陽節,小周自己親自上門,把村裏的老人請到農場來,陪他們聊天、散步,請他們吃飯,發放禮物等;每年春節對本村的老弱病殘等困難戶送去慰問金及禮品;對重病患及孤兒也不忘送去溫暖;遇到不期而遇的自然災害,如大雪封路、疫情防控等方面,她都會主動在第一時間出錢出力,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小周和她的花子家庭農場,不斷的致力於增加村民實際收入的工作中,不斷爲村民生活的改善做着自己應該做的事,不斷爲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貢獻着自己的綿薄之力。每當提起小周,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誇口稱讚。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5

xx,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黨支部書記。作爲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他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秉持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意識,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急、解羣衆之所困,以“三變改革”爲有力抓手,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村居民脫貧致富,以改善人居環境及精神文化建設爲重點,帶領村委班子成員,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延家川村打造成爲環境美麗、農民富裕、產業興旺、品質提升的美里鄉村。

2018年3月,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退役軍人xx當選了該村新一屆黨支部書記。他上任當村支書,意味着他要放棄常年在西安經營的高薪酬生意。xx猶記每次回到村裏,鄉親們圍住他問長問短,看着老鄉們期盼的眼神和延家川村貧窮落後的面貌,他的內心五味雜陳。這些年,無論走多遠,最惦記的還是這個生他養他的老地方,他決定放棄西安的事業,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讓鄉親們也富起來,讓延家川村舊貌換新顏。

凝聚班子的戰鬥力

自18年換屆任職後,發現村裏存在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如一盤散沙,可如何要處理好這些問題的整合,對我這樣的一個新手真的也是難上加難,經村兩委多次和村裏的老黨員,老同志羣衆代表探討,研究,商議後,最終我們把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了妥善善解決,村風,村貌有了很大的變化提高,村裏現在不但團結安定,文明和詣,還被列爲先進重點文明村。只有解決好問題安穩,纔能有下一步的發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該同志始終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完成了全村92戶188人脫貧,帶領羣衆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終堅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換取貧困戶的放心”,經常“到戶中、面對面”入戶瞭解農戶困難,對本村所有貧困戶的家庭實際情況均能做到“情況清、底子明、瞭如指掌”,並且能真正做到把貧困戶當做自己的親人,針對貧困戶的困難需求,能夠及時到戶瞭解並幫助解決,在當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評。

產業發展創益明顯

他上任後發現,延家川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全村土地閒置荒蕪,村集體經濟落後,主導產業薄弱,在家羣衆增收困難,村民人心渙散。面對這樣的現狀,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在深入學習中轉變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過程中,結合“三變”改革,圍繞盤活集體資產、農村土地、林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要素,激活發展潛能,先後到山東壽光考察溫棚種植,陝南革命老區柞水,天津毛家裕,楊凌農高會等地學習考察;爲了使“死資源”變成“活資產”,他決定流轉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個長效穩定的收入。2018年9月成立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採用三變改革六步法,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2018年11月,合作社流轉川地60畝來發展蔬菜大棚項目,建成標準大棚27個,同時大棚基地設施配套400噸蓄水池,管網,電,路,太陽路燈等均己建設安裝完成,帶動全村387戶1089人增收,同時,大棚種植項目僱傭貧困勞動力20餘人,戶均家庭務工收入增加4000-9000元,這樣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時還能壯大集體經濟,儘早實現全村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轉土地100畝用於栽培高標準、高品質紅薯,預計穩定增產40%,可直接帶動20戶62人增收。腰包鼓起來,日子美起來。看着鄉親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他說,再苦再累都值了。

基礎設施大變樣

村民富裕起來後,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落後,他多方爭取,積極協調,依託政府和社會力量,解決了鄉親們吃水難的問題,新建3口水井,維修2處水井;同時打造村委陣地,對陣地會議室打造和牆面,亮化燈,廣場運動器材的安裝打造,全村路燈的更換90多盞,熱水器56個,新式電錶370餘戶,硬化村裏道路一公里,爲全村新建廁所235戶;同時發展紅薯產業一百畝,建成可容納30人的幸福家園,爭取200萬包大棚河提解決了父老鄉親們的出行難,用電方便問題,提高了我村形象硬件設施建設,面貌煥然一新。

激發羣衆內生動力

2019年中秋節,舉辦了延家川新民風表彰暨中秋大會,爲了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和凝聚力,評出10名個人先進進行表彰,通過表彰,大力弘揚道德模範的無私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廣大村民,以道德爲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質,深入推進全村公民道德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同時營造出勤勞致富光榮、安於貧困可恥的社會新風氣,形成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團結老兵共創共建戰疫一線勇敢逆行行

作爲延家川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爲更好地服務退役老兵、團結退役老兵,他採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同時建檔立卡,每一名退役軍人一戶一檔,收集訴求與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交流紅色基因故事、致力軍人精神傳承。將優秀退役軍人延維浩選爲村環境衛生監督員,號召退役軍人羣體參與村集體建設,以軍人精神的引領示範作用營造全村積極進取氛圍。

戰役一線勇敢逆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爲羣衆築起一道堅固防線。他從臘月二十八接到鎮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後,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帶領村兩委成員,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衝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通過網格細化,班子成員與網格員一起挨家挨戶走訪宣傳,確保戶戶到位、人人知曉。爲切實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到實處,在村各出入口設立卡點,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間,他總是主動值夜班,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志,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作爲一名退役軍人,始終堅守着軍人的性格和氣質、紀律性和無私奉獻精神,時時處處彰顯着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養和赤膽忠誠,是退役軍人中的優秀代表,是一面旗幟。作爲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黨的初心與使命,不計個人得失,爲了全體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不遺餘力。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6

曹xx

男,漢族,1988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xx市人民檢察院派駐xx區蒲西街道城北社區第一書記。

按照組織安排20xx年9月他被xx市人民檢察院派駐到xx區蒲西街道城北社區擔任第一書記開展爲期2年的駐村工作。作爲xx市檢察院的一名青年幹警,能夠到基層一線磨鍊自我、提升本領、助力鄉村振興,這是組織對其的.一種充分信任,是展示青年幹警形象的一個全新平臺,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始終牢記自身肩負的責任使命,認真履職盡責,勇於擔當負責,全身心投入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出實招、辦實事、重實效,推動城北社區各項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新進展,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用實幹詮釋新時代青年幹警的忠誠擔當。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7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xx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紮根瑤鄉,甘於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後進村到後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裏的貧困在省裏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衆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xx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着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爲軍轉幹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裏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脫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紮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xx忙於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推測xx是否來鍍金。但xx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裏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瞭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戶153人,無勞動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爲上東村貧困大衆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衆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xx一直與村黨員幹部奮鬥在防疫現場,爲人民羣衆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現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衆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爲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爲現實財富?xx認爲,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症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xx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於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爲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製品加工等。此外,xx爲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爲今後大型溫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說他爲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xx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xx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羣,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爲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臺。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於解決班級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範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xx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爲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xx獲評爲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8

當塗縣綠梅水稻種植家庭農場農場主。綠梅農場從無到有,從最初的流轉承包土地,到創建農場,再到走生態產業發展之路,他一路探索,牢牢把握農業發展時代脈搏不斷進取。

小程是一名退伍軍人,退伍安置在一家糧站工作,糧站倒閉後成了下崗職工。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沒有被生活打倒,沒有“等靠要”,而是憑藉着不服輸的韌勁,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2009年,他克服資金、成本、技術等一系列的困難,流轉承包了300餘畝土地,開始了水稻種植。他看出傳統耕種模式中,長期使用農藥化學肥料會對土壤成分造成破壞,污染環境,導致產品品質下降。於是,他大膽地改變本地傳統的種植模式,把用藥用肥量大的“稻-麥”模式,改爲較爲環保的“飼用玉米-小麥”模式。2014年他成立了當塗縣綠梅水稻種植家庭農場。

小程積極參加行業的各項技能培訓,不斷用新理念充實自己、武裝自我,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他樹立起現代大農業的理念,堅定走綠色產業發展致富之路。在他的帶領下,農場發展跨越了兩大步,一是按照“農區變成景區、田園建成公園、產品變成商品”的理念,實現“一田多用”的總體規劃,對農場的生產基地進行分期分批建設;二是緊緊依靠科技的力量,探索出生態產業增產增收新模式:“兩減”“兩節”及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技術,針對傳統的施肥用藥的浪費和污染,採取試驗新型肥料和有機肥替代,減少化學肥料使用量。肥、藥利用率提高3%以上,化肥、農藥施用量減少8%左右,利用率提高、用量減少、人工減低,生產效益提升10%以上;秸稈的處理新技術是改變廢棄傳統秸稈焚燒等處理方法,開展秸稈全量還田條件下機械播種(整田、施肥、封閉一體機使用);航空植保和精準施藥技術,採用植保無人機進行統防統治,使用農藥助劑、飛防藥劑試驗,減少農藥用量30-50%,減少空氣污染。

小程先後與安徽農科院、江蘇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中油所、農業部南京農機化所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引進與集成示範,爲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

農場的綠色生態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果。2016-2020年已連續四個年度實施全國油菜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2018-2020年連續兩個年度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油菜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2019年,農場生產的“稻鴨米”,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覈,被認定爲綠色食品A級產品,2019-2020年度實施長江流域油菜“三化”集成技術示範項目,落實“三推、三節”技術,推廣綠色生產技術與服務。2022年農場將在國家油菜產業綠色革命科技行動與“三品一標”基地的基礎上建設油菜高新技術田園綜合體,該項目已列入鄉村振興重點建設項目,重點籌備成立油菜研發中心與油菜產業科技特派團,引進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科研成果—7D健康菜籽油生產線及加工技術,擴大7D高品質健康“當塗菜籽油”產能,全面提升油菜種植效益和產品市場競爭力。

小程將項目集科研、教學、科普、休閒、示範推廣功能於一體,與各類專家團隊合作,共同建設油菜科技創新試驗示範基地、教學科普基地,引進高新科技人才團隊,以科技創新爲引領,探索傳統農業向數字化農業轉型升級,創建農業高新技術田園綜合體。輻射帶動周邊農戶應用綠色生產技術,走共同致富之路。通過僱工等方式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一些農民也效仿,規模種植土地,當起了種糧大戶,小程耐心地與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帶領他們共同創業,脫貧致富,促進帶頭作用。每年承擔國家、部、省、市、縣各類現場觀摩會、技術培訓5次以上,接待各類專家、技術人員、培訓農民上千人次。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9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小劉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紮根瑤鄉,甘於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後進村到後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裏的貧困在省裏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衆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小劉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着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爲軍轉幹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裏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脫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紮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小劉忙於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推測小劉是否來鍍金。但小劉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裏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瞭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戶153人,無勞動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小劉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爲上東村貧困大衆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衆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小劉一直與村黨員幹部奮鬥在防疫現場,爲人民羣衆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小劉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現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衆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爲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爲現實財富?小劉認爲,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症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小劉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於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爲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製品加工等。此外,小劉爲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爲今後大型溫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說他爲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小劉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小劉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羣,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爲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臺。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於解決班級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範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小劉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爲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小劉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小劉獲評爲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10

xx,中共黨員,2019年10月26日起在崗巴縣崗巴鎮門德村擔任鄉村振興專幹至今。她的日常工作是協助村(居)“兩委”抓好社會穩定、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服務羣衆、基層黨建等工作。同衆多奉獻在鄉村振興事業道路上的基層工作者一樣,在日常巡邏的村道上、防疫執勤的設卡點、紙筆繁忙的辦公室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總是熱情地穿梭在人羣中。自參加工作以來,她迅速轉變思想,成功地完成了從初出校門的學生到羣衆工作者的角色轉型,總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羣衆事業中。

一、堅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我

夯實政治理論,增強黨性修養。思想是行動的根基和源泉,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時刻跟着黨走是每個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她一直堅持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加強黨對“三農”工作決策的悟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作風,奮力開創新發展理念,努力落實高質量鄉村發展措施,不斷努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爭取讓農牧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讓農牧民充滿幸福感、獲得感,始終將自己融入羣衆圈子,同大家一道,奮力將農村建設成爲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常向羣衆學習,提高業務水平。爲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她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始終抱着一顆學習之心向羣衆請教、向村“兩委”請教。在基層的鍛鍊中,她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轉變了思維模式,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履職盡責顯本色,服務發展踐宗旨

一肩多挑,支持推進民生工程。在工作上,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踏實進取、認真謹慎、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爲切實改善民生,她邊學習邊實踐,積極配合該村集體經濟項目(養羊合作社、沙場、勞務輸出、生態崗位)負責人擔任會計職務,日常管理賬本、起草會議紀要、統計分紅、收入支出、整理材料以及撰寫村委工作簡報、統計上報文件、搞好黨建、整理精準扶貧材料等文職工作,確保了各類項目的有效運行。

預防爲主,維護社會政治安全穩定。她積極配合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更新綜治臺賬,舉行綜治宣傳號召。重要節日、敏感節點都加強值班備勤;強化掃黑除惡向持續縱深開展。特別是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她積極入戶宣講疫情防控知識並配合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疏散人員聚集、關閉聚集場地。每天同村醫一道給疫情期間入村人員量體溫,教他(她)們正確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做好居家隔離;她積極籌備設卡點建設,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起製作防疫宣傳欄並以張貼海報、宣傳單以及先進模範者照片;配合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給每個黨員講解《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併發放藏漢雙語版的複印件。當夜空中星星閃亮之際,村莊道路上依然能看到她堅守崗位的身影。在防疫工作中,她一直堅持組織雙聯戶、黨員進行晝夜交叉巡邏,積極參與設卡點值班,並組織參與了疫情聯防聯控重點公安檢查站、公安幹警、縣鄉醫院的一線工作人員進行走訪慰問工作和爲武漢疫區捐款活動。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隨着工作的不斷深入,她發現該村黨建工作及部分行政工作仍較滯後,更加積極投入相關工作,在建立黨支部活動室、健全工作機制上勇越建言獻策,使該村黨建工作逐步實現規範化建設。村“兩委”班子也曾誇讚道:自從她來到門德村,加強了我們村的黨建工作,規範了合作社文字材料工作,她的努力,我們大家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們還經常開玩笑說:“她是我們村裏最耀眼的星”。

三、立足本職,制定目標

回顧近四個月的工作,她深切感受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黨性認識得到了加強。實踐讓她深刻的認識到:搞好調查研究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基礎,不斷學習提升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前提,爲羣衆辦好實事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突破口。她表示:今後將繼續加強政治理論知識學習,科學指導實踐。不驕不躁、始終如初、再接再厲地積極配合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做好各項脫貧攻堅工作。她將努力爲鄉村振興發展做實事、做好事,嚴格以黨員標準要求自我,充分調動個人工作積極性,壓實責任,緊跟落實,爲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持續發力,始終把人民羣衆生活幸福、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做爲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標。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11

博望區丹陽鎮人民政府美麗辦主任,中共黨員。有人說他是農村環境的“美容師”,有人稱他是改水改廁的“小能手”,有人誇他是廢物利用的“活智囊”。他叫小德,是丹陽鎮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基層帶頭人。今年是他紮根在基層的第4個年頭,90年出生的他憑着一股韌勁和執着,將人生最亮麗的青春時光奉獻在美麗的農村大地上,用自己的汗水繪就出一幅宜居宜業、羣衆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

精準施策,驅動鄉村綠色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牽扯部門多,工作任務重,實施難度大。爲打破僵局,小德同志協同各村通過不斷召開村民小組會、入戶走訪、文化宣傳、“美麗庭院”評比等方式,發揮羣衆主體作用,實行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模式,採用多種激勵辦法,鼓勵並吸引志願者參與,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到羣衆日常生活。爲進一步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小德提出讓每個行政村申報兩個自然村作爲示範村,進行爲期20天的專項提升,結束後,由鎮裏進行現場驗收。對於整治到位的自然村,鎮裏承諾可按照村民要求補足缺少的基礎設施。這一模式立即得到示範村村民的支持,大家紛紛提意見、出點子,一改往日“政府幹、百姓看”的被動局面。爲加大創新力度,小德同志組織村幹部,將廢舊輪胎、石塊、竹子等物品進行統一回收,集中清洗,並塗上各種顏色的顏料,或加工成時尚工藝品懸掛在樹上,或搭建成花盆種上花花草草,形成農村特色景觀節點,既實用又美觀。20xx年以來,丹陽鎮完成192個自然村的“五清一改”和“四雜八亂”專項整治工作,打造提升了104個“1.0”版本的自然村,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羣衆參與、共築共建”的鄉村環境治理提升新路子。

改水改廁,暢通鄉村文明之路:爲讓文明之風逐漸吹進老百姓的心坎裏,小德同志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結合每戶實際需求,做好無害化衛生廁所選址、實行“一戶一方案”,確保信息登記精準無誤,大力引導農村戶用廁所從室外改到室內、旱廁改成水衝式、非標改爲達標,實現改廁一戶、滿意一戶。爲做好改造後廁所的管護工作,確保戶廁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小德探索成立農村戶廁後期管護“1站12點”,設立以村勞務公司爲主體的戶廁維修點,鎮負責經費保障,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確保農村戶廁後期管護工作常態化,全鎮改造戶廁問題即發現即維修,不斷滿足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常態長效,繪就鄉村美麗畫卷:爲把環境衛生整治與網格化社會治理進行有效結合,小德同志積極探索“村中心——網格小組——組網格”三級環境衛生管理體系,由村黨總支書記擔任村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站長,村“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黨小組長,每個網格配備一名村幹任專職網格員,村民組長擔任組網格長,全體村民戶和保潔員爲網格成員,建立“網格長、專職網格員、村民組長、保潔員”四級包保責任制,層層壓實責任,保持整治攻勢。併成立人居環境後期管護小組,由各村書記爲組長,各網格網格員和村民組長爲組員,分片到人,負責常態化巡查,宣傳發動羣衆主動搞好自家及周邊衛生,參與村莊環境管護,讓農村成爲無數城裏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如今的丹陽鎮條條都是文明街,家家都是文明戶,先後榮獲鄉村振興示範鎮、市級村莊清潔行動示範鎮等榮譽,擁有1個省級美麗鄉村重點示範村,2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7個市級村莊清潔行動示範村。擡頭就是藍天白雲,房前就是潔美田園,推窗見綠,擡頭賞景......生活在這裏,老百姓感到知足、舒心、踏實、安全。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12

馬鞍山“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共黨員。2007年和弟弟創辦了馬鞍山“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2014年,小王加入黨組織;2016年公司成立黨支部,他擔任黨支部書記。

學無止境——在技術革新上不斷更新

創業中,小王堅信,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必須上下求索,激流勇進,要不斷創新、打造品牌,利用科技創新讓產品迸發出市場競爭力。2016年,公司成立了科學技術協會,同年和安徽省農產品加工協會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成立了專家服務站。2020年10月,“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被認定爲高新技術企業。

上下求索——在經營管理上不斷創新

創業十多年來,公司一步一個腳印,在“食品安全”上求生存,在“品牌效益”上求發展,在“科技創新”上求突破,在“舌尖美味”上求聲譽。2020年6月,“十月豐”被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認定爲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回報社會——致力鄉村振興

作爲企業支部書記,小王歷來對企業黨建工作尤其重視。要求全體黨員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三會一課”,按時交納黨費,強調要求企業黨員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平時,他以身作則,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主動幫扶慰問貧困殘疾人士和關心困難職工生活。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他勇擔社會責任。帶動周邊農戶致富,尤其幫助貧困殘疾人士脫貧,與善厚集社區9戶困難戶簽訂了扶貧協議,2018年每戶當年分紅3080元。在“百企幫百村”活動中,資助皁角貧困村生產資料,積極參加“慈善一日捐”活動,疫情防控期間,慰問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抗洪搶險的時候,慰問在善厚鎮的人民子弟兵,資助困難優秀學子,爲“和州紅”公益項目捐贈款項,慰問困難殘疾人士等,近年來共捐贈各類款項、贈送慰問品,達十萬餘元。

小王帶領公司在和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將投資6000萬元新建標準化廠房20000平米。今年將收購訂單辣椒400萬斤,帶動2000種植戶,就業人員150人增收。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13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辦指派,xx來到了省定貧困村——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四年來,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瑤鄉、甘於奉獻,唱響了一曲新時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雄渾樂章,讓村民們收穫了脫貧奔康的成果:目前,上東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村集體收入由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至39萬元,實現從貧困村向小康村、從“後進村”向“後勁村”、從產業空心村向網紅打卡地的蛻變。

用真情贏民心,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力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但這裏的貧困卻在省裏“掛了號”:全村因病、因殘、因智致貧現象突出,集體經濟薄弱,交通閉塞,公共基礎設施缺乏,羣衆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駐上東村時,xx既興奮又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打造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這就意味着,上東村的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得好,還要出新、出彩。作爲軍轉幹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裏暗暗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不拔窮根不摘窮帽絕不收兵!

要改變貧困,先改變自己。從機關到鄉村,紮下根來,才能把“兩條心”變成“一條心”。白天走訪貧困戶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歸整扶貧資料,一到上東村,xx就忙活開了。

初來乍到,有些村民對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猜想xx是不是來“鍍金”的。但xx決心以真心贏民心,凝聚脫貧攻堅向心力。週一到週五,吃、住、工作都在村裏的工作模式,讓他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主動深入村民家中,噓寒問暖拉家常,瞭解村民們的家庭成員和收入情況、致貧原因等,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35戶153人,無勞動能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共尋致富良策,與貧困戶同勞動。四年來,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爲上東村貧困羣衆籌措扶貧慈善款和物資共計100餘萬元,幫助羣衆解決各種實際問題300多人次。最讓村民們感動的是,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xx始終同村黨員幹部奮戰在防疫一線,爲了人民羣衆的安全和健康甘當守護者。

xx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獻深深打動了上東村村民。如今,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內生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

謀良策出實招,鋪築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窮要治根。產業扶貧是剷除窮根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羣衆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爲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難以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這張牌,最大限度地將現有的資源稟賦轉化爲現實財富?xx認爲,產業扶貧只有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效穩定脫貧。

在實際調研與論證的基礎上,xx與村“兩委”班子一道謀思路、出主意,找準產業興村突破口。他立足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爲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位出租、竹製品加工等。另外,xx還爲上東村爭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個出入口,爲今後大型溫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稱他這是爲上東人民做了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xx還通過建立致富帶頭人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對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通電商、會管理的致富帶頭人,成立專業合作社3個。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一道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路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戶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長效、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抓黨建促和諧,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xx以省、市、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的實施方案》爲指導,突出重點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較多、經常性教育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微信羣,在羣裏及時發佈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爲在外的黨員搭建起一個學習教育的便捷平臺。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注重發展培養黨員,近三年來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歲左右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黨務村務,着力解決班子“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黨建促和諧,如今的上東村各項社會事務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該村也先後榮獲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xx堅信,在黨建的引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爲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如今的上東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勁頭更足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xx獲評爲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14

含山縣華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小潘,中共黨員。他抓住國家土地承包、土地流轉給農業生產帶來無限活力和發展空間的機遇,從承包100畝流轉土地開始,到20xx年合作成立華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全縣率先推行現代農業生產技術。

他先後投資300多萬元,購置了插秧機、收割機、大馬力拖拉機等農業機械,建起了一座標準化育秧工廠,水稻生產全部實行機插、機耕、機收,並專門蓋起了一座日烘乾60噸稻穀的現代化烘乾房,爲社員和周邊農民提供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做到一、二產高度配合。

他聯合當地6家農業企業,流轉承包土地1萬多畝,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並承擔了農業部水稻高產創建項目、省級糧食生產發展項目、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活動、水稻新品種展示、“含山大米”品牌創建等各類農業試驗示範項目。多次承擔省、市、縣現場觀摩會,他的專業合作社每年純收入80多萬元,還每年爲到社工作的農民支付工資70多萬元,先後獲得安徽省省級示範農場、市級優質糧油標準化示範區稱號,被命名爲“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

小潘始終不忘“示範帶動”作用,自覺地把“爭取社會效益最大化”當作自己的追求。開展再生稻全程機械化豐產增效集成模式示範。從20xx年開始,小潘的華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承擔含山縣乃至馬鞍山市首家再生稻全程機械化豐產增效集成模式示範項目,實現節本增效、一種雙收,每畝可在原水稻生產單產的基礎上增加純收入500元。

他成爲含山縣現代農業生產的領軍人物,含山縣響噹噹的鄉村振興帶頭人。

鄉村人才振興事蹟15

當塗縣太白鎮綜合文化站站長,一位基層文化工作者,他37年紮根農村,鍥而不捨,傳播先進文化,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斷豐富鄉村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用波瀾不驚的平淡爲百姓耕耘着一方精神家園,被百姓們親切地稱爲“草根明星”。

小吳多次放棄進城工作的機會,在基層文化崗位上一蹲就是37年。小吳從小就熱愛文藝,演小品、講故事、做主持、寫書法,樣樣在行。他1985年到文化站工作,是全市同一批文化站站長裏唯一到現在還沒有改行的一位。

從1985年初到文化站,小吳就表現出對文藝的熱愛。當時,鄉鎮的文化活動相當貧乏。他心裏清楚,要讓村民們參加文化活動不易,必須得下足功夫,賺足噱頭才行。有一次,爲了編排一臺節目,他跑了好幾個村,請村裏的“七大姑八大姨”和平時喜歡文藝的骨幹,才湊齊了20多演出人員。小吳倍加珍惜,一板一眼耐心地給他們編排動作,輔導演出。爲了讓節目更加有影響力,小吳還把大家拉着,在附近的幾個村子巡迴演出,漸漸地鎮上的文化活動濃起來了,參加活動的村民也多了起來。

如火如荼的文體活動,也佐證了小吳的“離不開”。從頭十年自導自演鄉村春晚,到第二個十年開始的農民文化體育節,小吳擔當的都是總導演的角色,每一屆都有主題、有特色、有創新,像什麼“農民詩歌吟誦”、“整扁擔”、“負重賽跑”、“民俗表演”等,農味十足,魅力無窮,羣衆積極參與。進入第三個十年以來,經常性的文體活動成爲羣衆的需求,小吳就更忙了。一年一屆羣衆廣場舞比賽,兩年一屆少兒文藝匯演,三年一屆文化體育節。他都是當仁不讓的總導演。還有,聲樂、器樂、舞蹈、健身、書法、表演等6個專業培訓班輪流着幾乎天天開課,他既當老師,又當協調人。

“紮根鄉野,是爲了綠透鄉野。”小吳解釋說,“綠透”的寓意就是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這纔是“文化草根”的功能和作用所在。37年來,小吳先後創作、改編、指導了100多首小品、表演唱、快板、三句半、詩朗誦等農村題材的文藝節目。挖掘、整理了30多項民間故事、傳統文化、民俗文藝、非遺項目,撰寫文字材料10萬多字。他編排的農村文藝題材的節目多次獲得省、市、縣表彰,整理、撰寫的具有濃郁鄉土特色的文學、文藝、民俗、非遺作品多次被主流媒體刊登、轉發。

20xx年9月,由他牽頭組織的“太白鎮鄉村文化大舞臺+”志願服務項目,結合法律諮詢、科技普及、理論宣講、移風易俗、農村政策解答等主題先後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31場次,參與活動的志願者達3600人次,累計服務羣衆11萬多人次,是太白鎮志願服務活動人氣最旺、受衆最多、影響最廣的一項志願服務項目。20xx年2月,該項目入選20xx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範項目。

在他的帶領下,太白鎮綜合文化站先後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優秀文化站”。他本人先後榮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羣衆體育工作先進個人”“中國好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如今,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舞臺已經展開,“文化草根”小吳放飛鄉野的夢想將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