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

新材料1.37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擬事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1

劉永坦院士紮根龍江60載,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輩子推動國家對海探測領域前瞻佈局,帶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雷達鐵軍”,鑄就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海防重器,使我國成爲了世界上極少數擁有新體制遠距離雷達這一核心技術的國家,爲我國建設海洋強國作出了卓著貢獻。這位皓首雄心的老黨員,用一個甲子的無悔堅守,向深愛的黨、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彰顯了深厚的龍江情懷和家國精神。

奮發圖強 堅守科技報國初心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蒼生蒙難,家國難安。特殊歲月裏的童年經歷,讓劉永坦從小就對國家興亡感受深刻,也讓他將“家國”二字融入血液之中。

1936年12月,劉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個書香門第。1937年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出生剛剛一年的劉永坦就隨家人開始了十餘年的逃難生涯。 “永坦”不僅是家人對他人生平安順遂最好的祝願,更是對國家命運最深的企盼。1953年,劉永坦懷着投身祖國工業化事業的.決心,考入哈工大。劉永坦靠着一種遠超常人的求知、求真精神和努力,在讀書期間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58年,回到哈工大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這年夏天,他走上大學講臺,正式成爲哈工大的青年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成爲了哈工大“八百壯士”羣體的一員。1965年春,參加了科技攻關第一戰。遺憾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完成人生第一項研製任務,就於1970年插隊落戶到黑龍江省五常縣。1973年,他重回學校。1979年,他作爲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被派往英國深造,也正是在這裏,劉永坦的心中萌生出這樣的宏願——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2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永坦院士紮根龍江60載,推動國家對海探測領域前瞻佈局,帶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雷達鐵軍”,鑄就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海防重器,爲我國建設海洋強國作出了卓越貢獻。劉永坦院士的責任擔當、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極大激勵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大家紛紛表示,劉永坦先生精神堅定了爲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事業奮鬥終身的決心,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龍江、建功立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信學院教授李楊是劉永坦院士指導和培養的青年人才,也是劉永坦先進事蹟宣講團成員之一。“作爲我們的榜樣,他身上所折射出鐵肩擔當的家國情懷和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始終激勵着我們在打造國之重器、培養傑出人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不斷前進。”李楊說。

多次學習聆聽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薛名輝說,從劉永坦院士身上,更深刻地理解了“堅守”的意義。正因爲堅守祖國海防,長存報國之心,才能讓國之重器屹立於世界;正因爲堅守北疆沃土,擔當立德樹人之任,才能讓人才輩出,孕育出作風過硬的“雷達鐵軍”。

哈爾濱理工大學材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鳳鳴說,未來他將帶領團隊在基礎研究中不斷追求卓越、聚焦原始創新,爲碳達峯、碳中和提供技術支持。“我要像劉永坦先生那樣紮根龍江,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力爭爲科技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我們敬仰先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峯的科學精神,嚴謹治學、注重誠信的優良學風,甘爲人梯、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哈爾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明華表示,作爲一名新能源領域的科研工作者,要勇於接過接力棒,瞄準國家“雙碳”目標,爲能源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王柳是東北石油大學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剛剛步入科研大門的她,時常被劉永坦院士那句“幹科研,要靜下心來,坐住冷板凳”所激勵。“劉永坦院士的科研精神不斷鼓舞着‘後浪’向前翻涌。我將以劉院士爲榜樣,把個人夢想與國家命運結合起來,爲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青春力量!”

東北石油大學提高採收率研究院皮彥夫教授說:“劉永坦院士真正將科技論文寫在了祖國大地上。”劉永坦院士不僅指引他在科研道路上奮勇前進,更給身爲黨員的他樹立了榜樣。“劉院士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黨員的責任與使命,只有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勇擔時代使命,大力攻關技術難題,才能在各個領域不斷實現自主創新。”皮彥夫說。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3

1936年,劉永坦出生於南京,身處內憂外患的年代,他很早便有了強國的夢想。

「時代楷模」劉永坦:只要書念好了,將來能夠實現強國的願望,因爲國家弱纔會這樣。

懷着投身祖國工業化的決心,1953年劉永坦以優異成績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隨後被學校派往清華大學進修無線電技術。1979年,劉永坦被派往英國進修。

「時代楷模」劉永坦:如飢如渴地吸取知識,充實技能,提高理論,也覺得機會很難得。

在當今世界的千餘種雷達中,新體制雷達不僅代表着現代雷達的發展趨勢,而且對航海、漁業、沿海石油開發等領域也有着重要作用。那時起劉永坦決定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

「時代楷模」劉永坦:這種雷達咱們國內自己要發展,建議國內搞這種新的體制,有可能新的體制能解決老的'微波雷達好多解決不了的問題。

在國家的支持下,經過10個月的奮戰,劉永坦和他的6人團隊書寫了一份20多萬字的方案,開啓了夜以繼日的數千次試驗和數萬次的數據採集。

經過8年的雷達試驗,新體制雷達技術終於使目標出現在屏幕上。xx年劉永坦團隊又成功研製出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這標誌着我國對海遠距離探測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面對成績,劉永坦總是說,這是團隊的功勞。

「時代楷模」劉永坦:因爲這是團隊的事,才創造出完全創新的一件事情,我一個人絕對幹不出這麼大一件事情。

從孩童時期萌發報國志向、到學成歸來打造“海防長城”,劉永坦把一生都奉獻給我國的雷達事業。作爲我國對海新體制雷達的奠基人,劉永坦憑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和科學探索的精神,攀上了科技創新的高峯,更築起了不忘初心、科技報國的精神高地。

劉永坦,男,漢族,1936年12月生,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和技術奠基人。他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始終致力於我國對海遠程預警技術研究和裝備發展,爲祖國築牢“海防長城”;他追求真理、勇攀高峯,率先在國內開展新體制雷達研究,帶領團隊成功建成了我國首部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功能的對海新體制雷達;他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堅守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甘爲人梯、獎掖後學,把爲學、爲事、爲人統一起來,培養了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榮獲xx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xx年被評爲“最美奮鬥者”,xx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入選“3個100傑出人物”。

劉永坦同志的先進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廣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師生認爲,劉永坦同志是科學素養深厚、組織領導能力突出的戰略科學家,踐行科學家精神的傑出典範;是擔當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的“大先生”,教書育人的優秀代表;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忠實守護者,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鋒榜樣。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時代楷模”爲榜樣,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爲國分憂、爲國解難、爲國盡責,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爲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努力拼搏奮鬥,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4

中央宣傳部以雲發佈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劉永坦同志的先進事蹟,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劉永坦,男,漢族,1936年12月生,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和技術奠基人。他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始終致力於我國對海遠程預警技術研究和裝備發展,爲祖國築牢“海防長城”;他追求真理、勇攀高峯,率先在國內開展新體制雷達研究,帶領團隊成功建成了我國首部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功能的對海新體制雷達;他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堅守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甘爲人梯、獎掖後學,把爲學、爲事、爲人統一起來,培養了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榮獲20xx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xx年被評爲“最美奮鬥者”,20xx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入選“3個100傑出人物”。

劉永坦同志的先進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廣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師生認爲,劉永坦同志是科學素養深厚、組織領導能力突出的戰略科學家,踐行科學家精神的傑出典範;是擔當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的“大先生”,教書育人的.優秀代表;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忠實守護者,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鋒榜樣。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5

在數十載科研生涯中,劉永坦帶領團隊爬坡過坎,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新體制雷達研究,技術成果領跑世界,併成功實現工程應用。耄耋之年,他依舊堅守在科研一線,爲推進我國對海探測能力的進一步發展發光發熱。連日來,他的事蹟再一次在黑龍江各界引起廣泛熱議。

9月26日,由黑龍江省委、省作協、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主辦的《爲你而生——劉永坦傳》新書發佈會在哈爾濱舉行。“希望全省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學子向劉永坦院士學習,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用實際行動傳承科學家精神。”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賈玉梅表示。“他紮根一線、埋頭耕耘的精神,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在科學創新的路上,還有很多‘冷板凳’和‘無人區’等着我們,我們要更加努力。”齊齊哈爾市科學技術局戰略規劃與創新體系建設處負責人賈海林表示。

在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組建的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報告團已宣講50餘場,覆蓋聽衆10萬餘人次,宣講行程超過8000公里。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皓說:“他用一生詮釋了一名科學家的初心和堅守,始終是大家學習的'楷模、奮鬥的航標。”

互聯網上,越來越多人將目光投向劉永坦這樣以身許國的科學家,有網友留言點贊:“劉永坦院士堅定踐行科技報國的信念,懷抱對國家的無限赤誠之心,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6

誰是劉永坦?尋找答案,先從一個選擇開始。

1981年,45歲的劉永坦決定重新出發。他給自己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做出這個決定,劉永坦並未感到一絲艱難。

此前,劉永坦已經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雷達與信息處理技術多年。1979年,劉永坦到英國進修。在那兒,他獨自完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信號處理機研製工作,被合作教授謝爾曼評價爲“是一個最有實用價值、工程上很完善的設備”“貢獻是具有獨創性的”。這段經歷給了劉永坦很大的啓發,讓他對雷達有了新的認識。

俗稱“千里眼”的雷達,在航天、航海、漁業、沿海石油開發、海洋氣候預報、海岸經濟區發展等領域都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對海探測上,傳統雷達其實有愧於該稱號,許多東西“看”不到。當時,國內對雷達的認識大都停留在微波雷達的階段。微波是直線傳播,所以微波雷達“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爲了看得遠,雷達一般架在海岸山上,但1000多米高山上的雷達,最遠能看100公里左右的海域。另一種辦法是把雷達架在船上,但桅杆再高畢竟也有限,這種方法最多隻能看到20~30公里遠。

雷達的功能原理是,發射出去無線電波,根據它的回波來分析判斷目標物的特性,關鍵技術是信息處理。既然微波雷達只能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那是否可以避開微波,通過另外一種波,不用站得高,也能看得遠?劉永坦決定拋開微波雷達,研製一種新體制的對海探測雷達,使“千里眼”練就“火眼金睛”的本領。

1981年結束進修回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劉永坦,發動身邊的人與他一起幹。很多人心裏沒底,只有劉永坦信心十足:“根據我們現在計算機發展的趨勢和我們掌握的技術,只要努力,我認爲完全能實現。”緊接着的一句話就不那麼鼓舞人心了:“但肯定也很艱苦,因爲前人沒做過。”

是的,不僅國內空白,當時國外一些國家也想研製新體制雷達,但沒人做到過。一切都是零,沒有先例可循。這意味着研究風險很大,可能要幹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一輩子,而且還不一定能幹得成。

劉永坦一個一個地找人談,最終組成了六個人的攻關團隊,但這並未打消別人的質疑:這個雷達能行嗎?能解決別的雷達解決不了的`問題嗎?申請課題時,有人問:這個美國有沒有做過,英國有沒有做過?一些專家友好地提醒劉永坦:“外國都沒有人做過,你憑自己的理論認爲就可以?”勸他放棄。

這種艱難困阻在劉永坦的意料之中,他泰然處之,繼續“往前拱”。他相信科學,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信號處理技術的推動,能帶來雷達技術的進步。他相信這件事一定能幹成!

劉永坦將此稱爲“信念”,一種對科學的堅守。“如果理論上可行,我就一定要往前拱,如果理論上不行,往前拱也沒用啊。”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7

紮根黑土地,他帶領團隊從零起步、艱難探索40年,爲中國的萬里海疆修築了一道“海上長城”。9月29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他的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中引起熱烈反響。“時代楷模、薪火相傳”“這纔是我們應該追的星”……網友紛紛留言點贊。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的先進事蹟在師生朋友圈“刷屏”。“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動力,能讓劉永坦院士櫛風沐雨地堅守在雷達試驗站?學習完劉永坦院士事蹟後,我得到答案,那便是黨和國家的需要。我已通過研究生支教團的面試,明年將踏上西部支教之旅,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我想這是學習劉永坦院士精神的最好詮釋吧。”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曲佳璐寫下感悟。

爲傳承以劉永坦爲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精神,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創新思維、領軍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20xx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增設“永坦班”,由劉永坦院士領銜並擔任班主任。作爲首屆永坦班學生,高若瑜倍感驕傲和自豪:“劉永坦院士在風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學習,科學報國’的樸素理想,在科研與生活條件困難重重之時勇往直前攻克技術難題,爲祖國海防裝上‘千里眼’,在成就卓著之時選擇向更高目標砥礪前行,在榮譽加身時捐獻獎金爲黨育人。他向我們詮釋,要做仰望星空、理想遠大的追夢者,做無畏困難、追求卓越的奮鬥者。”

“劉永坦院士心懷‘國之大者’,數十年如一日進行科技探索與攻關,爲祖國海防事業保駕護航,他的事蹟和精神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學習、傳承!”東北石油大學非常規油氣研究院副院長趙萬春說。

趙萬春所在的非常規油氣研究院地質工程一體化科研團隊是一支成員平均年齡僅有35歲的年輕團隊。成員們雖然年輕,卻都是敢啃硬骨頭、敢於創新和突破的“闖將”。目前,他們正在全力進行黑龍江省第一批“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的深入研究。團隊用“非常規”的科研思想和學術思維積極解決“卡脖子”難題,助力大慶古龍頁岩油勘探開發。

前不久,大慶油田古龍頁岩油勘探實現重大戰略突破,團隊上下爲之振奮,更加快了對頁岩油科研攻關的腳步。大家希望以劉永坦院士爲榜樣,與大慶油田一道共同推動我國頁岩油氣開發技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哈爾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遲慶國表示,劉永坦院士的科研選擇和愛國情懷對自己研究電容器有很大觸動和啓發,電容器是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新能源併網、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自己將專注於研究方向,爲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劉永坦院士長達40年的潛心研究之路告訴我們,要完成技術突破絕不能淺嘗輒止,要聚焦問題難點,專注、純粹、深入、堅持不懈地鑽研,纔有可能取得成功;面對從零起步的科研難題和國內外重重質疑,劉永坦院士仍堅定信心、矢志不渝,這啓發科研工作者應堅定科研信念,自主創新,敢於擺脫對國外技術、儀器的依賴,勇於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劉永坦院士矢志報國、擔當有爲的家國情懷激勵着我們要志存高遠,心中有國家人民,勇擔重任,面向國家重要需求,深耕細作,把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遲慶國感慨不已。

時代楷模劉永坦先進事蹟8

9月2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時代楷模”稱號。劉永坦院士的先進事蹟,在校內外引起熱烈反響,哈工大師生從不同角度暢談了學習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的認識、體會和感悟。

“劉永坦院士用一生詮釋了一名紅色戰略科學家的初心和堅守,是全體哈工大人做人的標杆、學習的楷模、奮鬥的航標,同時也充分證明,中國大地上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培養出大師。”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皓表示,面向新百年,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繼承和發揚以劉永坦院士爲代表的老一輩哈工大人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加快推進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內部治理四項重點領域改革,堅持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爲、追求卓越,爲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培育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韓傑才說,劉永坦院士是踐行科學家精神的傑出典範,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鋒榜樣,也是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的典型代表。韓傑才表示,面向新徵程,爲國分憂、爲國解難、爲國盡責,以劉永坦院士爲榜樣,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科學家精神,矢志打造更多國之重器、培養更多傑出人才。全校上下將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流大學建設的新業績,爲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信學院教授李楊是在劉永坦院士的指導和培養下成長起來的青年人才,多次作爲宣講團成員面向師生講授劉永坦院士的事蹟,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作爲我們身邊的榜樣,他身上折射出的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始終激勵着我們在打造國之重器、培養傑出人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跨越百年,身處新時代的我們,將堅守初心,接續奮鬥。”李楊說。

“劉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達技術帥才,又是善於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四十年如一日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用心凝聚了一支專注海防科技創新的‘雷達鐵軍’,爲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學、科研一線。”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通信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書記劉愛軍表示,作爲一線教師和基層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傳承好劉永坦院士的艱苦奮鬥、家國情懷精神,以“時代楷模”爲榜樣,爲威海校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信學院電子工程系20xx級碩士研究生於川淼認真觀看了央視“時代楷模”發佈儀式,深刻感受到了劉永坦院士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的科學家精神,進一步堅定了將來以所學專業知識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作爲哈工大學子,我將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的學習時光,努力練就過硬本領,以奮鬥放飛青春夢想,爲建設科技強國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