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精選14篇)

新材料8.48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爲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精選1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精選14篇)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1

10月21日,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滕莉娟與丈夫瞿業乾同志積極響應市住建局黨組和中心黨委的號召,第一時間要求下沉社區。雖然家裏還有兩個孩子需要他們去照顧,但是在疫情面前,在國家需要的時刻,他們義無反顧,選擇大“疫”滅親,舍小家顧大家。

中心人事科滕莉娟同志與中心橋樑所副所長瞿業乾同志爲夫妻關係,在接到中心通知下沉社區參加志願工作時,夫妻兩第一時間將兩個孩子留給了老人,到居住所在地五泉街道力行新村社區報到,社區給他們安排了勸返、配合社區人員核酸檢測等工作。在全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開始後,他們輪番到小區固定點和核算酸檢測點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很多時候都要從早上八點多堅持到凌晨1點。白天他們根據社區人員的安排到核酸檢測點進行信息登記、秩序維護、政策宣傳及幫助特殊羣體排憂解難等工作,晚上交班後他們又開始熬夜查閱有關德爾塔毒株的特點、早期症狀及如何家庭預防等方面知識,在開展志願工作的同時也將防疫知識帶到了千家萬戶。

他們說“有時候,看着除了一枚口罩外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排隊做核酸的居民,我們也會心生恐懼,但是一想到曾經黨旗下的誓言、看着“黨員志願者”的鮮紅袖標時,我們就會彼此相視,眼神堅定,繼續並肩前行。”也正是夫妻倆這種患難時彼此鼓勵,並肩前行的精神深深打動了社區工作人員,戲稱夫妻倆爲志願者中的“神鵰俠侶”。

因夫妻二人都善於溝通、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所以被社區特意調入樓院以加強小區管控。在嚴格執行疫情防範區卡口點工作“九步法”——攔、驗、測、查、核、登、報、告、放過程中,起初小區居民總是不重視、“嫌麻煩”,但是通過夫妻倆耐心、細心的解釋、宣傳和勸導,最終形成人人講規矩、守規矩的“無疫小區”氛圍。雖嚴格執行卡口工作,但並未讓小區居民覺得“不近人情,而是在嚴格中體現做人的品格,關心小區居民並想辦法解決居民的實際困難。他們的工作得到了小區居民的一致的認可,居民紛紛送來了慰問品,言語間盡是感謝之詞。

就是這對平凡的共產黨夫妻,懷抱着“保衛家鄉,盡我全力”的誓言默默無聞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關鍵時刻衝到一線,爲疫情防控貢獻家庭力量、貢獻市政力量、傳承黨員精神。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偉力,用平凡的身軀譜寫了一首不凡的讚歌。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2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着每個人的心,隨着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願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衝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爲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着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區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願者的消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並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區社區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願加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脣乾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於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並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後,主動去查找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爲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衆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爲一名志願者,感到無比自豪!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3

沁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號角吹響後,各個單位的黨員志願者奔赴防控工作一線,我很榮幸成爲其中一員。我們來自於不同的崗位,卻有同一個目標——做好防疫工作,守護羣衆身體安康。

日常防疫工作穩中求細。入戶摸排是防疫工作的首要任務,只有弄清人員居住情況,才能更好的爲大家服務。爲了避免和大家過多接觸,我們實行不碰面式排查。從門縫將排查表和承諾書遞給業主,並交代業主填好放至門口地上,一個小時後再一個個樓層收取。隔門遞表,是我們對業主的關心和保護,認真填寫排查表和承諾書,是業主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

消毒防護措施不留死角。除了全面消毒外,門把手、電梯按鈕、電梯間、樓梯扶手、垃圾桶是我們消毒的重點,小區13個單元,我主動承擔了9個單元的消毒任務,每天下樓342米,一起執勤的同志總是開玩笑說:“今天又上神農山啦,幾天能登頂?”把消毒任務作爲一項健身運動,是緊張的防疫工作給我的最好禮物。

卡點站崗執勤嚴格把控。認真做好人員出入登記工作,量體溫、去向登記、證明索取、車輪鞋底消毒,每一項工作井然有條,不漏項,不馬虎,只有嚴格把關纔是對百姓真的負責。同時我們建立微信羣,做好羣衆的後勤保障工作,日常採購、快遞送達、藥物速遞等第一時間在羣裏通知。對於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建立檔案,定期諮詢,確保物資保障。

本職工作服務不脫崗。隨着復工節奏的加快,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羣衆也越來越多,雖然大廳暫未對外開放,但我們爲了確保民生工作不掉隊,能夠網上辦理的儘可能採取網辦,確需實地辦公的,我們提前電話聯繫,告知所需準備的材料,採取預約方式,接待辦事羣衆。執勤結束,我就奔赴大廳,來一場特殊期間我與羣衆的約會。

防疫是戰場,作爲黨員志願者,我們嚴格把控,爲小區居民站好崗、把好關。政務服務不耽擱,作爲工作人員,全力服務企業羣衆,讓辦事者溫暖舒心。堅決打好這場防疫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將有我。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4

疫情當前,廣大領導幹部、黨組織、黨員要立即行動起來,堅定信心、衝鋒在前,奮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靠前指揮,領導幹部要站穩防疫“C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疫情蔓延形勢嚴峻,防控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務。作爲“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要把防控責任擔當扛在肩頭,把人民羣衆生命安全放在心上,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爲檢驗自身的鏡子,挺身而出,靠前指揮,站穩疫情防控的“C位”,充分發揮“領頭雁”效應。“C位”不是辦公室的座位,而是疫情防控一線的“戰位”。面對疫情,領導幹部更要敢於走到基層去、走到羣衆中去,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全面掌握疫情、及時指導部署、快速採取行動,確保這場阻擊戰打得好、打得準、打得贏。只有把人民羣衆的利益擺在“C位”,才能獲得人民羣衆心中的“C位”。

築牢堡壘,各級黨組織參與防疫不缺位。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當前,各地正在緊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這重要時刻,黨組織聯繫羣衆的橋樑紐帶作用更加凸顯。因此,更要最大限度地動員羣衆、組織羣衆、凝聚羣衆,真正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爲疫情防控工作優勢。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戰線上,各級黨組織要強化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領導,當好“主心骨”,建立臨時黨組織,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和共產黨員突擊隊,做到哪裏任務險重,哪裏就有黨的鮮紅旗幟,哪裏就有黨員身影,真正用堅實的戰鬥堡壘構築抗疫防線。

守土有責,共產黨員要堅守防疫崗位。戰“疫”一線不僅是訓練場,能增強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鬥爭精神、鬥爭本領,更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作風意志,照出了能力本領,更檢驗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果。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這事關社會穩定和人民羣衆生命健康安危的特殊時期,共產黨員要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革命精神,以疫情爲命令、以防控爲責任,恪盡職守不畏懼、衝鋒在前不退縮,以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高度自覺,帶頭甘於擔當奉獻,帶頭做好羣衆工作,帶頭落實防控措施,帶頭遵守紀律,帶頭堅守崗位,把疫情防控作爲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行動,在戰“疫”一線高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先鋒旗幟。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5

從事精神科臨牀工作20餘年,谷偉同志始終把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擔當意識融入到工作之中,高質量完成各項業務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作爲一名精神科醫生、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他時刻衝鋒在前、響應在前、引領在前、行動在前、指揮在前、擔當在前,以維護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爲己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用實際行動和忠誠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工作中,谷偉同志始終堅持以病人爲中心,努力鑽研業務,理論聯繫實際,善於總結提煉。堅持每週到臨牀科室查房、檢查、指導、督導,現場解決問題。主動參加各種規範化培訓及繼續醫學教育學習,掌握精神科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新經驗,運用於臨牀,服務於患者。尤其對精神科急危重症能夠進行快速識別、有效診斷、及時處理。他經常指導下級醫生工作,形成傳幫帶教氛圍。在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谷偉同志帶頭立足本職,主動請戰,衝鋒在前,堅持戰“疫”情。在全院形成支部書記“帶頭衝”,班子成員“跟我上”,廣大黨員“向我看”,全體職工“跟着幹”的戰鬥氛圍。他就是這樣以黨員的先鋒表率始終衝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最前線,爲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6

白雪陽同志自從承擔住院部四病區及急診科主任以來,堅持病人爲親、醫院爲家的原則,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業業,多次被醫院評爲先進個人及優秀醫師,作爲一名精神科醫師,他數十年如一日,以嚴謹的科學精神鑽研提高着醫術,爲衆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他帶領科室無私奉獻,聽從上級安排,積極應對各種精神科急診出診,完成健康扶貧及應急演練等任務。面對各種精神病患者的衝動傷人事件,不懼危險,衝鋒在前,配合政府及公安系統排除安全隱患,爲社會和諧安定貢獻出自己的力量。2020年初隨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加劇,急診科在外出接診一名精神病患者時,因患者具有發熱症狀,且是從有確診病例的城市回來,爲防止感染可能,需要給患者戴上口罩。由於患者受精神病性症狀控制,極不配合,且防護物資的缺乏,接診人員僅配備有口罩,被感染的風險很高,大家都有些束手束腳。關鍵時刻,接診醫師白雪陽果斷上前,安撫住了患者,戴上了口罩,並將患者送至漢中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檢查,最終排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能。事後有其他工作人員問他萬一該患者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你怕不怕,他簡單回答“沒有什麼怕不怕的,當時只想着趕快控制住患者,防止感染傳播。”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7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着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爲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牀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區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爲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繫,爲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區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牀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爲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8

餘亭,今年43歲,金銀潭醫院隔離病區南四病區主任。

從去年12月29日接到院領導的命令,火線成立全新的病區。金銀潭醫院成立抗擊新冠肺炎病房,餘亭主動請纓第一批上前線。時至今日,他已經連續奮戰了近60天。目前他所在的病區6名醫生,20名護士,共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近200人,出院患者達150人。和以前不同,他們現在每天都會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進入病房,病房住的滿滿當當,所有的患者都沒有親屬陪護,甚至有些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每次離開病房,全身都是水,但是餘亭馬上會換一身衣服,繼續投入到緊張的疫情當中去。

面對這次疫情,醫護人員壓力很大,都不敢回家,有的醫生、護士就住在值班室,有的醫生護士在附近酒店,這樣既能夠遇到緊急情況馬上集結,同時也爲了保護家人,他們的家人都很擔心,但更多是關心、鼓勵。目前,這次疫情正處於最關鍵的時候,餘亭說:“所有醫護人員更應該團結一心、互相鼓勵、堅定信心,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疫阻擊戰。

餘亭是金銀潭醫院隔離病區南區主任,每天,餘亭一大早就進到隔離病房查房,挨個瞭解患者的情況,從喘氣嚴重不嚴重、獨立去上廁所困難困難,到血氧飽和度等醫學數據,他認真記錄。接近中午時,他才能脫下防護裝備回到辦公室,整理患者們的病情,逐一進行分析,誰需要調整用藥,誰需要進一步檢查,誰需要重點監護。除了技術上的治療,也得幫患者做心理建設。他要求手下的醫生護士,一定要爲患者豎立信心:“患者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與意志,就會更努力地去做有益於自己康復的事情,再加上實際的治療措施,恢復就會快一些。”

“我經常對我的醫生和護士說,我們都很疲憊,但心理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線一定不能垮。當我們穿上這身白大褂,就時刻牢記自己神聖的使命,救死扶傷,大愛無疆,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情。”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9

號令出,風雷動,旌旗展,勇士奔。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波及我市多地,面對突然來襲的疫情。根據市住建局和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市政設施科全體同志聞令而動,面對疫情逆風前行,下沉社區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堅守在抗疫第一線,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凝心聚力鑄就了疫情防控的堅強防線。

作爲第一批下沉社區的工作人員,科長許大軍同志第一時間投身到防疫工作當中,迅速在西固區福利路街道福利西路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剛開始工作,有的羣衆不理解、不配合,許大軍同志耐下性子做羣衆工作,變被動爲主動,爭得羣衆的信任和支持。他每天不到七點就到疫情防控點開展工作,直到凌晨纔回家,當其他人還在休息的時候,他還要處理單位的業務工作,這20多天來,業務工作和防疫防控雙推進。科室周曉亮同志作爲首批下沉人員,接到任務後,午飯都來不及吃就趕到西區福利路街道26街區報到,第一時間投入工作中。疫情初始,志願者嚴重不足,周曉亮進場後經常24小時連軸轉,累了就在社區長椅上眯一小會,餓了一碗泡麪解決問題,其愛人也在西固抗疫的第一線,可有誰會想到家中還有即將參加會考的孩子尚無人照顧呢?科室白春榮同志,在親人生病剛出院仍需要別人照顧的情況下,下沉渭源路街道南昌路社區堅守在樓院卡口點值守,同時還負責院內消毒、出入登記等工作,繁瑣而龐雜但從無怨言。科室王乙同同志,在家中有年邁的奶奶需要人照顧的情況下,主動克服自身困難,以“巾幗不讓鬚眉”的態勢下沉到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主動要求到定點核酸監測點工作,一站就是一天,一宣講就是一日,配合完成六輪核酸檢測工作。科室卞正鑫同志,疫情之初因樓宇周邊小區住戶密接,自己的健康碼轉黃,自覺居家隔離。待多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健康碼轉綠後,馬上下沉秀川街道銀灘花園社區工作,又在科室留守人員因時空漫入無法按時到崗的情況下服從單位安排,立馬進入業務工作狀態,後又再次主動要求投身志願服務行列,多次身份的轉換都不影響其工作的熱情。

堅持疫情防控的同時,市政設施科還肩負着“保供暖、保交樓、保工地、保運轉”的重任。科室副科長甄晶婧和90後“新青年”李橋軍在分別下沉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和皋蘭路街道王家莊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期間,還肩負着科室日常工作的處理和科室防疫物資的分發等工作。隨着供暖期的臨近,按照中心工作任務調整安排,兩人迅速回到各自工作崗位。作爲科室留守人員的甄晶婧、李橋軍深知防疫期間留守的責任重大,每一個電話都認真記錄、答覆,每一次訴求都耐心指導辦理,與自然資源、交警等部門緊密協作,與中心科室、基層單位緊密溝通,認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供熱、供氣、供水、供電等城市生命線系統的安全保障和正常運轉服務工作。截止目前,針對“四保”項目完成行政審批前期服務工作8起,應急保障項目1起,重大項目1起,民生搶修7起。

以上種種僅僅是中心廣大下沉志願者和“四保”幹部職工的縮影,誰都有孩子需陪伴,誰都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可是在抗疫的號令下,無人退縮,挺身站在疫情防控的“前哨”,當好“補給員、領航員、服務員、守護員、宣傳員”,衆志成城,齊心協力,把愛與善、光與熱傳遞,全體市政工作人員初心不改,使命在肩,以必勝的信心,書寫市政人的抗疫風采!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10

一聲電話鈴響,驚醒了午夜的夢,從請願得到組織的批准到踏上奔赴武漢的機場,李慧平一直處於激動興奮和不知所措,激動的是承擔着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不知所措的是等待他的是一個陌生而又危險的境地。與他同行的天津市支援湖北河西醫療隊的九名戰友,即將拉開一個屬於自己一生銘記的序幕。赳赳黃炎,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2月9日出徵;2月11日任天津市援湖北河西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2月12日作爲組長的李慧平帶領隊員進艙。3月10日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病區。李慧平開始了他不平凡的工作。由於他的特殊身份—男護士,被抽調物資處,負責天津醫療隊和河北醫療隊伍的醫用物資以及將近1000病人生活物資、治療物資、重要物資的配送。每每一個班以後他都是大汗淋漓,刷手服已經浸溼,帽子下面是溼漉漉的頭髮,但沒有埋怨與不滿,因爲他堅信這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職責與擔當。

2020年3月8日,這是一個雙重節日,不僅僅是女生們的節日,也是江岸方艙醫院休艙的日子,就在這一天,隊員們手舞足蹈的慶祝時,接到了新的任務--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病區,303人的醫療團隊選派40人,而李慧平就是其中的一員。

重症區裏面臨的是一個個重症的病人,緊張強度和技術強度讓他感到略微的不知所措,但推起了治療車,走進病房,每個人的生命體徵,隨時處理醫囑,病重的病人隨時翻身拍背,推藥、測血糖、打胰島素、時刻會查看病危患者的情況,每一樣的操作他可以迎刃有餘,四個小時的班雖然時間不長,但一分鐘也不停歇,與武漢戰友扛起了那個時段的病房,出紅區到緩衝區再到綠區,到車上已經腿邁不開了。回到駐地已經凌晨三點,因爲關艙,身爲黨支部書記和宣傳委員的他還需要做大量的文字和宣傳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擺,他跟自己說一句“繼續加油”,它不是終點,而是駛向另一個彼岸的開始。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11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療當中,關口前移,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可以減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漢的重症醫院裏就有這樣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隊,冒着風險與死神賽跑,一次次爲患者爭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中的一位麻醉醫生。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7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17個重症病區。來自同濟醫院和各醫療隊的18名麻醉醫生混編成一支插管小分隊,兩人一組,24小時三班倒。

病牀上的新冠肺炎患者60歲,有心臟病,幾天來在高流量吸氧的條件下,氧飽和度還始終處於低位,如果短期內得不到改善,就會因爲缺氧造成多器官損害。

待麻藥起效後,王晶晶摘去患者的吸氧面罩,此刻,患者只能靠體內儲備的氧氣維持循環,她必須要在30秒內將一根導管從患者口腔插入氣道。

平時這樣的插管動作王晶晶已做過幾千次,但此刻,防護服、手套減緩了她的動作,眼罩、頭罩模糊了視線。

精準快速,幾乎在同一時間,護士在導管近端接上呼吸機,患者的氧飽和度迅速提升至100%。監測儀器上的數據變化和聲音提示,插管成功。這次操作她們用了不到20秒。

王晶晶是個85後,她總說自己是個遲到的戰士。春節前因爲曾在工作中接觸了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進行了14天的隔離。所幸,最終核酸檢測爲陰性。還在隔離期時,王晶晶就發出了請戰書。

隨着危重症患者治療關口的前移,這些天讓王晶晶高興的是,有更多的病人可以拔管,脫離呼吸機的輔助。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12

突如其來的新一輪新冠疫情,威脅着菏澤百姓的生命健康。在這關鍵時刻,有無數的勇士挺身而出,爲守護菏澤羣衆的健康嘔心瀝血。海巖同志是菏澤市立醫院藥學部的一名主管藥師、中共黨員、轉業軍人,他於第一時間就響應市委市政府和醫院領導的號召,勇於向“疫”而行,扛責在肩,不畏辛苦,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和新時代的軍人本色。

疫情面前,他是無懼無畏的“逆行者”。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身爲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心爲了羣衆的生命安全,海巖同志毅然選擇了逆向而行。7月24日起,他總是利用休班時間,主動參加小區的'志願者服務:協助小區醫務人員開展核酸檢測,認真幫助查驗身份信息,並耐心向居民講解核酸檢測注意事項等。有時剛剛下夜班後他也投入到志願服務工作中,爲了將這種精神傳遞給下一代,他還帶領16歲的女兒一起服務,通過言傳身教,讓女兒也感受到了“不忘初心、服務大衆”的精神操守。女兒向爸爸媽媽表示,自己感受到了服務工作的價值和不易,自己平時會多學做家務,讓爸爸媽媽少操心,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去。

疫情面前,他是銳意進取的“實幹者”。據瞭解,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以來,海巖同志總是第一位報名,請求投入到第一線服務工作中,至今在醫院發熱門診藥房已連續奮戰3年時間。7月31日,海巖同志被抽調到菏澤市方艙醫院進行支援。菏澤方艙醫院緊急啓動後,一切工作都要從頭開始,工作內容和流程也是千頭萬緒。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海巖同志在不辭辛苦,加班加點地梳理和執行工作。有時,他連續工作3天,每天都工作達13個小時以上。由於廢寢忘食,他經常錯過飯點,餓了就用泡麪充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方艙醫院建立和實施了全面地購藥、驗收、入庫、出庫、養護等流程,全力保障了方艙醫院的藥品供應和藥品質量安全,極大地提升了方艙相關工作的效率。

疫情面前,他是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者”。由於疫情防控責任重大,爲了切實履行崗位職責,海巖同志真正做到了顧大家、舍小家。海巖同志的愛人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夫妻二人都堅持在抗疫一線。兩人協商錯開排班,輪流照顧老人。由於不能時時陪伴在家人身邊,他對於近70歲的母親和16歲的女兒不能給予及時地照顧和關心,因此心有愧疚。但是他表示,由於防疫工作的特殊性,他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因爲只有守護好大家,才能真正保護好自己的小家。在公與私的天平上,他毅然堅守疫情防控一線,這種以大局爲重、甘於奉獻、紮實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和讚揚。

疫情在前,責任在肩。海巖同志作爲是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在抗疫一線,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13

針對醫院的決策部署,在疫情期間,考慮到精神病患者發病就診的因素,我院應急處置病區於2020年1月27日臨時組建。應急處置病區醫務人員堅持8小時輪換,儘可能不接觸外界,嚴格落實病房及辦公區域每日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病人就餐前嚴格洗手消毒、測溫,落實一人一餐桌,相隔一米,互不搭話。

記得2020年1於28日收治患者郭某某,男,22歲,臨牀診斷:癲癇性精神病,在新入院病情不穩之際,癲癇發作頻繁,家屬因特殊原因無法照顧,宋平作爲病區管理者,以身作則,時時刻刻密切關注患者一切動態變化,在病人不能自主進餐,不能自主解決大小便的情況下,他主動協助患者進食及排尿排便,不怕髒、不怕累,在精心的照顧與藥物治療下,於2月10日患者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家屬對此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因住院期間關愛幫助,患者家屬當面向他表達了感激之情。

疫情期間,院領導考慮到應急處置病區的特殊情況,將捐贈的口罩發送給醫務人員,宋平堅持能省則省,把口罩分發給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屬,讓他們感覺到安慰,覺得有保障。宋平說,在疫情沒有結束之前,會繼續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與時間賽跑,爲生命護航。

院感先進個人主要事蹟14

張繼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歲了,醫學碩士,參加工作三十餘年。張繼先醫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此刻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內科黨支部書記。

抗擊“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時,37歲的張繼先就是江漢區專家組的成員,每一天的任務就是下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者。從那時起她就養成了看病要問病人的住址、職業的習慣,也正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模式,使她養成了對病毒敏銳的洞察力,對疫情高度的警覺性。榮獲抗擊非典戰役“三等功”。

“疫情上報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張繼先奶奶接診了家住醫院附近小區的老兩口兒,他們因發燒、咳嗽就醫,拍出來的胸部CT片,雖然症狀看起來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結果與兩者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兒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現。同一天,還有一位華南海鮮市場商戶,存在同樣的發燒、咳嗽和肺部表現。28日、29日,門診又陸續收治3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前後7個病人症狀和肺部表現一致。張繼先敏銳地意識到情景不對,向醫院進行了報告。醫院高度重視,立即決定上報。張繼先的堅持上報,爲武漢市、湖北省,乃至全國衛健部門拉響了警報。12月底,國家衛健委派出高級別專家組,赴武漢調查病情,迅速應對處置。張繼先成爲“疫情上報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繼先奶奶“像救火隊員一樣”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在離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戰鬥。她從網上又團購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護。至於爲什麼團購而不是讓單位配發,她說:“如果醫院配發的話需要訂做,而網上買能夠很快到貨。”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張繼先的情緒不止一次崩潰。有的病人病情發展太快,手段用盡,還是走了,她大哭;有時防護服快沒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這一個月來,睡眠嚴重不足,體力嚴重透支,她說自我已竭盡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給予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把最高的榮譽給醫護人員!把最美的稱讚給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條件給一線的戰士!把最優厚的待遇給爲這次抗疫做出貢獻的人!

張繼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經百戰的,臨危不懼,敢於擔當,如今又一次衝在了戰鬥最前線。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擊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值得我們每個小朋友學習,讓我們向張繼先奶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