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5篇

新材料3.1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吧,事蹟是爲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明家庭主要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5篇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

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一個國家的興盛繁榮,離不開每一個家庭的文明和睦。羊井子灣鄉王進福,模範文明家庭代表,他用平凡的舉動,詮釋着生活的真諦,用淳樸的家風,折射着文明的光芒;他用自己的行爲教育着家庭成員,感染着左鄰右舍,傳遞着文明信仰。

王進福,1987年移民到到羊井子灣鄉。今年52歲,國中文化,199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家中有8口人,大兒子王俊軍在家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小兒子在十四號開一家餐館自主創業。他們爲人和善、純樸善良,家庭和睦,生活快樂美滿,通過30年的努力,把三世同堂的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條。

王進福出生在一個淳樸的農民家庭,從山大溝深的老家到金塔,剛來的時候,條件非常不好,吃的是苦井水,睡的是地窩鋪,沙塵暴刮起來,吃飯的碗裏黃沙都半指頭深。他學着倒土塊,建土房,鋪地膜,種棉花,家裏的條件一天天好轉。前幾年,棉花收成價錢都不好,他響應鄉上打造“萬畝葡萄鄉”的號召,20xx年就種了7畝葡萄,現在已全部進入豐產期掛果,年成好的時候每畝的能收1萬多。他還會修房子,開挖機,農閒的時候就想辦法外出打工,每年家裏能收入10多萬元。近幾年鄉上實施了安全飲水工程,他還兼任了鄉供水站站長一職,幹一行,愛一行,他儘量精打細算,提高管理水平,目前全鄉羣衆都已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來水。因此,他連續多年評爲鄉和村上的優秀黨員,去年還被評爲縣上的“五一勞動模範”,得到了鄉鄰和黨委政府的一致好評。

作爲一個黨員他熱心參與村上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到那裏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今年鄉上實施了千畝防護林建設工程,樹栽好了水澆不上,他受鄉上領導的委託,沿着每道渠,盯着每棵樹,一段一段的鋪設了滴灌設備,認真做好苗木養護工作,截至今年年底,胡楊林苗木的成活率達90%以上。在鄰里關係上,鄰居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王進福一家人都熱心幫助。他們一家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別人的心。鄰居朋友生活上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都儘量給予幫助。多年來,他與親戚、鄰居和諧相處,結下了很好的人緣。周圍的人都說,有事,先找老王試試唄,老王搞不定了再說。

爲了使子女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他們夫婦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範,爲兩個兒子做出榜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物質生活不擺闊氣,從不浪費,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用之有度。並經常教育兒子兒媳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他們的教育下,孩子們衣着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好習慣。爲了以言行影響兒子,爲兒子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他們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都考慮兒子們的意見,哪些事該幹,哪些事不該幹。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他們對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徵詢老人意見,使老人覺得受尊重,在家裏有地位,因而心情開朗。

和睦的家庭能給每一個家庭成員帶來溫暖,帶來快樂,帶來健康,帶來智慧,帶來前進的力量。他認爲,最重要的是必須處理好夫妻關係。他打工掙錢比較繁忙,但也努力做一個“好丈夫、好父親”。雖然他喜歡熱鬧,儘量將時間少花費在娛樂活動上,大部分空閒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他作爲一家之主,與妻子相互關心,互相扶持,他們夫妻感情非常好,從不爲小事爭吵。妻子也一直和他站在一起,扮演着賢內助的角色,上的廳堂、下得廚房。在家裏,她勤儉持家,科學理財,照顧着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將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窗明几淨。這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不知道讓多少鄰里、親朋的羨慕和稱讚。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2

肖桂同志的家庭與千萬個家庭一樣,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但這普通的背後,卻蘊藏着一個鮮爲人知的事故,她記錄了這個家庭生活几上、自立、自強尊老愛幼的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一、愛崗敬業,工作楷模

肖桂同志不論做什麼事情,他都充分發揮軍人的本色,認真履行職責,處處以身作則。雷厲風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黨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近幾年村委會工作名列前茅,鄉年度重點目標考覈第一名,縣先進黨支部,本人縣優秀人大代表,這些榮譽的取得,與他愛人理解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二、尊老愛幼,家中模範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肖桂同志還努力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他把工作之餘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身爲一家之主,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懷”。作爲兒子,他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他仍然堅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爲丈夫,他愛護妻子,與妻子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爲小事爭吵;作爲父親,他以身作則,注重對兒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孩子節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教育他們獨立自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勤儉樸素,家中賢內

肖桂的妻子吳滿鳳同志是一名家庭主婦,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作爲媳婦,她恪盡孝道,對老人噓寒問暖,還經常陪件老人談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爲母親,她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兒子生活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兒子成材的重任;作爲妻子,她是“賢內助”的最佳代言人。

爲了減輕丈夫的工作壓力,她承擔起家庭的所有事務,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響工作。爲了讓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濫用權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一般家庭更加純樸和節儉的家風,牢固地守護着自己家門。她常吹家庭廉潔風,常念家庭廉潔經,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外做到“一身正氣上班去,兩袖清風回家來”。

四、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親新的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之下,肖桂泉同志兒子都培養出自立自強的性格,在生活上,獨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進,在事業上努力拼搏。

在肖桂同志帶動和影響下,全體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努力,精心經營出一個洋溢着溫暖、民主、文明、科學的美好家庭。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3

羅xx一家是低收入家庭,但她們一家依然熱心公益。多年來只要社區一個電話,她們一家就積極投入義工工作,有求必應,有事必幫。在交通協管、爲災民募捐、社區環境衛生清潔行動、萬人行募捐、創文等活動都少了不她及家人的身影。在20xx年羅xx家庭被評爲xx區優秀義工家庭,20xx年羅xx被評爲xx區一星級義工。

一、樂觀向上,熱心公益

羅xx,一個溫暖的名,但在她的人生歷程裏,伴隨着她更多的是貧困和疾病。這位20xx年就下崗的女工,到如今已經動了兩次手術,入院多次,她坦言,已經成了醫院的常客。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的這一家,因爲疾病,更是雪上加霜,羅xx家庭成了低保戶。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心懷感激的羅xx還是不忘回報社會,服務社會。20xx年底,她成了xx區首批註冊義工。

羅xx的家位於躍進路54號,一房一廳只有30多平方米,羅xx家庭在這裏住了21年。生活雖然貧困,但慈善的情懷、慈善的愛心和衝動還是一樣在羅xx的心中跳躍。在浮石社區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她毫不猶豫地加入義工行列。五年來,她以羸弱之軀,盡微薄之力,堅守在義務交通協管員崗位上,活躍在慈善萬人行募捐活動中。在羅xx的身體力行和感召下,她的丈夫、女兒相繼加入義工行列。四川汶川發生“512”大地震後,羅xx一家也到社區捐了50元,她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每個人都應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她們一家還穿着義工服,抱着捐款箱,走向街頭,走向社區,爲災民募捐。有一次,輪到羅xx做交通協管員,當時她舊病復發,躺在牀上,可仍惦記着當義工的事,並叫她丈夫趕快替她去值勤……

二、夫妻和睦,鄰里融洽

羅xx夫妻倆恩愛和睦,一起承載家庭、生活的重壓。由於羅xx長期患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等疾病,身體虛弱,不能正常參加工作;女兒xx身體也不好,因此養家的重擔就落在丈夫曾華標一個人身上。曾華標沒有穩定的工作,平時靠打散工爲生,收入微薄,難以支撐家庭,但他們一家能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濟,共同承擔家務勞動。

羅xx家庭還積極參加社區舉辦的各項活動,參與社區的各項工作,注重搞好鄰里關係,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困難。她們一家經常關心照顧老人,幫他們做家務,節假日主動走訪鄰里,街坊鄰居關係融洽。

三、感恩社會,以德育人

在羅xx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女兒xx自小就很懂事。考入廣東科學職業技術學院後,一家人爲學費發愁,熱心的社區工作人員送政策上門,提醒她們一家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助學金。3年來,xx共獲得8000元的補助,緩解了入學之困。正是得到政府的關懷,羅xx一家內心充滿感恩。xx在大學期間把申請助學貸款的機會給了其他同學,自己則省吃儉用。xx和她的媽媽一樣,有一顆關愛他人的心。她雖然身體瘦弱,卻在學校的無償獻血活動中積極爭先,她說團員就要起帶頭作用;在暑假,她不顧酷暑高溫,義務爲社區整理檔案10多天,累得滿嘴起泡。

羅xx及家人認爲:我們一家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快樂。能成爲爲社會獻愛心的義工,我們感到無比的高興,希望能在以後的日子裏,能爲社會做更多的事情,將義工的真、善、美傳遞到社會的每個角落,爲創建和諧、文明社會出一份力。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4

她——一位有62年黨齡的清貧老黨員,一位88歲高齡的離休老幹部,更是一名無私奉獻、優秀的共產黨員!張若平。

她熱心青少年教育,投入其中,甘於奉獻;她熱心社區活動,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她熱心公益事業,樂於助人,無私捐助。她不圖名、不圖利,她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她生活儉樸、默默奉獻,她用畢生踐行着自己的入黨誓言,將革命事業自覺進行到底!儘自己所能將黨的溫暖帶到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不圖任何對自己的回報,但求做一名合格、優秀的共產黨員,爲黨旗添光彩!

她住在學府街天大六村社區。該社區位於天津大學西南方,由兩個自然村組成,佔地6.1平方公里,是天大老住宅區。社區有1022戶居民,3455人,其中625名黨員,670位60歲以上的老人。經過舊樓改造,統一清整翻蓋小院,重新鋪設甬道路面,修建花園,安裝健身器材,去年又新蓋了社區活動站,現在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難忘經歷堅定信念

她名叫張若平,1945年懷揣着理想參加革命,入過獄,負過傷,是一名爲新中國的成立揮灑過青春熱血的老黨員,離休近30年來,解放戰爭的硝煙、老區人民的身影和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倒下去的戰友們還經常浮現在她的腦海裏,激勵着她履行黨員義務不停步,人退休思想不退休,堅定信念永不變,落實黨的宗旨永不變,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永不變,時刻把社區羣衆的冷暖放心上。

人雖退休奉獻不止

自八三年離休來到社區後,她牢記黨中央提出的,老一代的幹部要關心培養革命接班人,對青年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儘可能找機會與青年聯繫,與學生們交朋友、談心,熱忱的爲他們服務;她以旺盛的精力自願報名參加志願者隊伍;她到幼師學生宿舍值班幫助教育那裏的年輕學生;她去天大圖書館加班加點服務青年學子;她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忘記了患多種慢性病的身體,放下失業、下崗的兒女,誠心誠意爲廣大青少年服務,關心幫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家庭困難生活儉樸

張大娘家庭生活並不寬裕,她的老伴兒去世多年,兒女又早早下崗,她的生活來源只有自己的離休工資,而且她退休早工資低,自己又體弱多病還要吃藥,她卻省儉仔細,不捨得爲自己多花一分錢,吃穿都非常簡單。對於五個生活也不富裕的子女,她曾經跟他們說:“你們都長大成人了,我有我的生活,你們有你們的生活,要想有好的生活,要靠你們自己去奮鬥,我是給不了你們什麼幫助的。”對於社區困難羣衆,她卻說那些困難羣衆比她艱難,共產黨員就該先人後己,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社區居民都知道,她平時買菜撿最便宜的,身體不好也捨不得花錢請保姆,但幫助困難羣衆時卻十分慷慨!

融入社區發揮餘熱

張若平大娘常說:我不工作了,但還有一份養老金。看到那些生活有困難的鄰居,我心裏就過不去,就要去幫助她們。幫助了她們,我心裏就有一種幸福感,我想:我這是在爲黨做工作。

她積極投入社區工作中,紮根社區、奉獻社區、服務羣衆!她主動找社區黨組織當志願者,當社區老年協會會長。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先爲社區80歲以上老年人登記造冊,自費買些營養品,代表黨組織入戶慰問,給獨居老人送上生日蛋糕,爲殘疾人送保健品,耐心給情緒鬱悶的老年人做思想工作。

看到社區裏患病在家的老人孤獨寂寞,張大娘不顧自己年事高腿腳不好時常上門與他們談心聊天,噓寒問暖,爲生病的老人送去藥品、可口的飯菜,她每年入戶探望的羣衆多達二、三百人次。

鄰居王金梅是她經常關照的孤寡老人,她身體殘疾行動不便,白天家中沒有人照顧,每次看望她時張大娘都要給她帶上一些可口的飯菜,有一次,王大娘患病發高燒,張大娘情急之下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腿疾,竟蹬三輪車把王大娘送到了醫院。

社區老年活動站成立了,她自費購買了鐘錶、書籍等物品,還年年冬季送上500元錢買煤,爲大家取暖。

她還總是拿出自己的養老金去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鄰居,她每季度多交50元愛心黨費,每年雙節期間她都交給社區黨組織1000元,讓以黨組織的名義給社區的困難家庭買些生活用品送去,還一再囑咐:“不要說是我捐的'錢”。在歷年的募捐活動中,她都帶頭捐款捐物,XX年的汶川地震她捐款1000元,XX年的“四助”活動和臺灣莫拉克風災她捐款1000元,XX年青海玉樹地震又捐款1000元。她每年捐款和幫助他人的資金至少有3000餘元,多年來少說也有幾萬元。當她一次次交上特殊黨費時,總要叮嚀一句:“要以黨組織的名義交到困難羣衆手中。”張若平大娘還經常自己買了慰問品直接送到困難家庭,這部分已無法再進行計算。

家徒四壁榮譽生輝

多年來,張若平始終用她的一言一行爲構建和諧社區做着貢獻,爲黨旗增光添彩!張若平大娘家境清貧卻慷慨奉獻,她那光線昏暗、裝修簡陋,擺放着陳舊的傢俱及老人常用藥品的屋內,還擺滿了張大娘那一張張載滿她過去光輝歲月的舊照片和一本本沉甸甸的榮譽證書。她多次被評爲市區級優秀黨員,文明市民,她胸前佩戴的抗戰勝利和50年黨齡紀念徽章是她畢生的驕傲和力量!

精神力量感召無限

天大六村社區的居民是這樣描述張若平大娘的:張若平同志歷來是忠心耿耿、勤勤懇懇地爲黨工作。我們是多年的老鄰居,她幾十年來一直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上班工作時她孝敬公婆、撫育子女,默默無聞地做好本職工作。離休後到社區,她待人熱情,經常主動幫助困難鄰居,經常個人出資以黨支部的名義幫助他人。她的子女下崗後,她還是一如繼往地熱心幫助他人。她說;子女獨立了,應該自己去創造生活。她總是一心一意地爲黨工作,她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出錢出物去幫助他人。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落實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她是活着的焦裕祿!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在張若平大娘精神的感召下,天大六村社區黨總支的黨員90%以上繳納特殊黨費。

堅守一生奉獻一生

面對來自各界的榮譽、大家的讚譽和敬佩,張若平大娘卻說:其實我也沒做什麼。入黨時我就宣誓,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要樹立黨的形象,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工作這幾十年我是一直這樣要求自己的。我在六村住了50多年,這裏就是我的大家庭,現在建設和諧社區應該是大家都努力,作爲一個黨員更應該帶頭幹,但是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也沒有多大的力量,只能夠在黨的領導下力所能及的爲人民幹些有益的事!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在我有生之年,我會堅持我的做法。

有段毛主席語錄是張大娘記憶最爲深刻的,那就是:“我們共產黨員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和那裏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多年來,張若平大娘就是在社區這片廣闊的天地裏播撒着和諧奉獻的種子,她用自己多半個世紀對誓言至死不渝的堅守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境界!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5

劉德芬同志有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相敬相愛的家庭。丈夫在環衛局工作,兒子就讀於達旗五中。公婆已七十多歲,奶奶已九十六歲的高齡。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兒子熱情禮貌健康上進,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羸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家人一起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以德治家,譜寫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動人樂章,成爲創建文明家庭的先進典型。

一、熱心公益、幫助弱勢羣體

她和丈夫熱心公益,積極參於愛心捐款,救助弱勢羣衆,參於無償獻血活動。去年秋天,她在自家門前不遠的公廁,救了一對不幸掉入糞池的母女,全然不顧髒臭。

二、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她1992年參加工作以業,一直在公路管理工區第一線從事養護生產工作,20年如一日,勤奮學習、愛崗敬業,總是幹一行,愛一行,任勞任怨,忠於職守,始終堅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她負責的路段一直是文明路、樣板路,所在集體多次被評爲先進集體,她個人也連續多年被評爲先進工作者。在單位是領導和同志認可的好職工。

三、夫妻互尊、互敬、互愛和睦平等

她丈夫在環衛局工作,負責全旗的環境衛生。一年365天,幾乎沒有一天休息日,俗話說顧了大家就顧不了小家,她體會到丈夫在單位的不易,義無反顧的做了丈夫堅強的後盾。在家裏任勞任怨,做家務、帶孩子、照顧老人,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從一名普通職工奮鬥成單位主要領導骨幹,並把工作幹得井井有條,得到了旗領導的認可,是旗市兩級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二人風風雨雨十七年,從未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鬥嘴,她們的小家庭更是成爲朋友,同學樂於聚會的溫馨場所,是親戚朋友心目中的一對模範夫妻。

四、敬老尊長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她的公婆早年在農村生活,已年過七旬,身患多種疾病,而且九十六歲高齡的奶奶也和他們一起生活。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把他們都接進了城裏。平時夫婦無論多忙,從不耽誤給老人買米買面及生活必需品,時常看望老人,並定期爲老人檢查身體,有空就給老人洗澡、剪指甲(特別是奶奶),處處做到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丈夫家中姐妹多,她十分重視處理好整個大家庭的關係做到不計得失、不記恩怨、真心幫助,使整個大家庭親密無間。她愛丈夫的家人,丈夫也愛她的家人。在孃家,他是丈母孃的好女婿,大凡小事都是他出頭,並辦理的井井有條。

五、勤儉持家

她生活儉樸,從不鋪張浪費,總是把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她的衣服有的還是十幾年前的,可她卻總捨不得丟掉,總是說:“不過時,還能穿”。

六、教子有方、優生優育

她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他們一貫堅持言傳身教,始終把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放在首位。在兒子學習之餘,夫妻倆經常引導兒子多看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使她從小就樹立起善於學習、孝敬老人、樂於助人的良好意識,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在他們的影響下,兒子也多次被學校授予“優秀學生”、“文明標兵”、“環保小衛士”等稱號。

常言說的好,“家和萬事興”,她們家之所以和睦,總結起來就是做到了“真誠待人、尊老愛幼,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確實是一個當之無愧的“五好文明家庭”!

標籤:事蹟 文明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