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論文

職業1.36W

當前,教師專業化發展已成爲人們的共識,教師專業化自主發展不僅僅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以人爲本”發展核心理念的重要體現。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是國小教師自主發展的內源性要求,是提高其職業技能水平,走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本文將從分析當代國小教育專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人手,探討新形勢下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的原則和途徑、方法,以期爲拓展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訓練,提高國小教師職前培養質量提供有效參考。

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論文

一、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主體特點分析

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的主體即當代國小教師教育專業的師範生,他們是當代大學生羣體的有機組成部分,表現出當代大學生羣體的共性,同時又處於爲特定的教師角色做準備的職前培養時期,因而具有獨特的師範特質,二者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構成了當代國小教師教育師範生的獨特特點。這些獨特性爲其實現自主訓練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提供了生理和心理依據。

(一)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當代小教專業師範大學生年齡主要分佈在18-22歲

左右,是生長在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一

代。其精力充沛,朝氣蓬勃,富有活力,身體協調性、靈敏

性及耐受性強,這一特點奠定了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自主訓練的生理基礎。

(二)自我意識的增強與發展。

在現代大學生活自由、開放的環境中,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並趨向成熟。作爲小教專業的師範生由於其所處的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大背景及所將從事的教師職業與擔當的使命,更能認識到自己專業發展的前途和責任,自我沉思、自我分析、自我反省增多,自主自立意識強烈,渴望獨立地走自己的路,爲將來的社會適應和職業發展做好準備。在這一心理基礎之上,傳統的以外在強加的職業技能訓練方法已不適應學生的心理髮展要求,只有在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自覺地以教師的素質要求發展自己,由以學生身份被動地接受學習訓練向以準教師的身份置於訓練情境之中轉變,把職業意識轉化成自主參與訓練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變“要我練”爲“我要練”,才能切實提高職業技能訓練的實效性。

(三)興趣廣泛,求新求變。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興趣愛好廣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特別是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生活已成爲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互聯網及各種媒體的利用,他們的知識面、視野較過去更加開闊,獲取知識、信息的手段更加豐富。他們喜歡求新、求異、求變,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這一特點爲通過多元化的途徑和方法以有效提高小教專業學生技能的自主訓練質量,達到目標,提供依據。

(四)價值取向多元化。

在當前社會影響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呈多元化發展。但是,在這種多元格局中,在我國社會變革發展的宏觀背景和客觀環境條件下,其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如主體意識、競爭意識、進取意識、開放意識、信息意識、效率意識、創新意識、市場意識等仍居主導地位。一方面多元的價值觀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學生在把握教育教學理念時能兼收幷蓄、博採衆長,另一方面其主流價值的主導,有利於增強其開拓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團隊協作意識、奉獻意識,爲職業技能的自主訓練提供持續不斷的內在趨動力。

二、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原則

(一)序列化。

國小教師職業技能的習得與熟練掌握是一個漸進的螺旋上升的過程,具有長週期性和循序漸進的規律性。因此,在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中必須貫徹序列化原則,在職前教育的整個階段將國小教師職業技能據其發展的規律性進行科學合理安排,體現出從基本技能訓練到專業技能訓練,由易及難、由單一至綜合的逐步深化過程。如,一年級,主要進行聽說技能、文字與圖形表達技能、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應用技能、以藝體活動爲主體的美育技能的訓練;二年級,抓好教學工作技能、學科專業技能、教育反思技能的訓練;三年級,以課程研發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訓練爲主;四年級,強化教育研究技能的訓練及各項技能的綜合、提高訓練。這一序列化的目標要求學生在開始大學學習生活時成竹於胸,並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有條不紊的持續開展的自主訓練,逐步提高自身教師職業技能水平。另外,序列化原則還意味着通過訓練在技能水平要求上的層次性、遞進性。學生在自主訓練過程中,首先要達到基本要求,即全面掌握國小教師職業技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其次要達到發展要求,即技能掌握運用熟練,爲終身發展、成長爲優秀教師奠定基礎。

(二)開放性。

開放性是當今時代的精神特徵。開放性教學是當前新課程的基本要求。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要堅持開放性原則,即在訓練內容、途徑、方法上做到開放、多元,拓展自主訓練的時間和空間,不斷尋求規範化、多樣化的訓練途徑與方法。

此外,就教師專業發展而言,其職業技能的職前培訓只是其中一個階段,它與人職培訓和職後培訓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因此,開放性原則還要求做好職前訓練與人職及職後培訓的接軌,即職前訓練不能只是存在於“象牙塔裏”的風景,而應當走向國小“實戰場”,走向社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三)整體性。

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訓練是一個由諸多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構成的系統工程。在傳統的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訓練中,學生的訓練是被動、有限的,不同技能的訓練缺乏聯繫,重點在“三字一話一畫”等基本功,智力技能等訓練被弱化,學生整體技能水平不高,嚴重影響了國小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質量。因此,在小教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自主訓練中必須確立整體意識,從全局角度來考慮,既要熟悉每項職業技能的特點,又要把握各項技能之間的內在聯繫,注重自主訓練在內容、途徑、方法上的系統性,實現技能水平的平衡發展。

三、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一)課堂訓練與課外訓練相結合。

課堂訓練主要是通過專門的教師職業技能課程課堂教學、相應的專業課程課堂教學及其他各學科課堂教學來實現技能訓練的自覺性、自主性。如,在口語課程與寫作課程中強化聽說表達技能的訓練;通過藝術課程和書法課程來實現文字與圖形表達技能的訓練;教學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則在教育教學專業課程中加強。當然,每項技能的訓練並不能因課程的不同只機械地進行分類訓練,還要把握課程與教師職業技能的多方面聯繫,善於思考、多做總結。比如,在每位教師授課過程中,仔細觀察、體會教師是如何導課、設計、講解、小結的,又採用了什麼樣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有什麼優點,如何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等等,並做好總結筆記。課堂教育教學的技能技巧就會在這種不斷的`思考、分析中得到潛在的提升。此外,還應抓住課堂訓練的機會,多實踐、多反思,發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加以改進,提高自主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課外訓練則是指在課堂以外通過多種途徑,拓展訓練的時間和空間來加強自主訓練。比如,很多學校都建有包括有藝體教室、書法教室、微格教室、多媒體教室、心理諮詢室等在內的國小教師職業技能實訓中心,學生應充分利用好這些專門的場所,加強單項技能的訓練;建立一個專門的qq羣,搭建網絡平臺,學生在這裏展示技能學習、訓練的成果(如書畫作品、演講視頻、上課錄像、教學課件、研究論文、教案設計等),獲取或傳遞相關信息,相互交流技能訓練中的心得或經驗,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收集教育名言,多做課外閱讀,寫讀書筆記,積累教育教學知識,提升研究能力;每學期聽取一定數量的學術報告、講座,汲取新思想、新觀念,瞭解當前教育教學發展新動態;通過到國小的“觀摩”、“見習”、“評課”、“實習”等活動積極進行校外實訓;在青年志願者活動及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着重教育教學的領域,突出師範性的培養;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與職業技能訓練存在相關聯繫的各類競賽,以賽促訓,以賽強訓……

總之,將課外訓練與課堂訓練相結合,使自主訓練的內容與範圍得到延伸和拓展,實現與教學內容和相應教師職業技能的相互配合、相互滲透、優勢互補,構建起自主訓練的全方位、立體化網絡,從而使每個學生的職業技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長足的保質保量的訓練與發展。

(二)個人分散訓練與羣體集中訓練相結合。

個人分散訓練是學生訓練獨立性、自主性的體現。學生可以根據國小教師職業技能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合理、靈活地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進行訓練,查漏補缺,促進技能的全面發展;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強化某一或某幾個方面的技能,在全面的基礎上做到“一專多能”。比如,通過臨摹字帖,利用小黑板練習“三字”;晨起在校園一角朗讀練“一話”;做家教練教學工作及管理技能;寫教育教學實踐的心得、總結教學反思技能;通過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等方法撰寫國小教育教學方面的調查報告,強化教學科研能力等。

個人分散訓練的同時還應當與羣體集中訓練相結合。因爲,學生之間通過交往,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羣體。羣體活動對其成員的智力、能力等發展有着積極的重大的影響。羣體的感召力將爲學生的自主訓練提供持續不斷的心理能量。譬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到諸如書法協會、教育協會等各類社團中去,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強化職業技能的訓練;按一定人數組成若干自主訓練小組,定期在組內進行演講、說課、上課、集體備課等演練;推行班團幹部輪換制、輔導員助理制,鍛鍊組織管理能力;成立如舞蹈、器樂、寫作等不同類別的興趣小組……在羣體活動中相互激勵,交流經驗,切磋技藝,共同進步。

(三)單項技能訓練與綜合技能訓練相結合。

國小教師職業技能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內容豐富,複雜多樣,各項技能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貫通。因此,訓練的前提和基礎是做好單項的、個別的技能訓練,根據其性質、特徵,依循國小教師職業技能的發展規律,由易及難、由局部到整體地進行。在夯實好這一基礎之上,貫徹整體性原則,進行全面的綜合的技能訓練,使各種技能達到熟練與和諧,以形成整體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紮實、過硬的職業技能。如,教學工作技能可先將其細化爲導人技能、講解技能、提問技能、總結技能、課堂組織技能等專項逐項訓練,反覆練習,在此基礎上,把單項技能訓練與綜合技能訓練相結合,就可望有效地達到國小教師各項職業技能的形成和優化

(四)定期自檢與考覈評價相結合。

目前,許多學校都已建立起一套從教育者角度出發制定的考覈評價機制,成爲有效促進學生在校期間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外在趨動力。然而,學生是職業技能訓練的主體,如果沒有學生內在的發展要求,這種外在的驅動力就無法發揮最佳效果。因此,在學生職業技能自主訓練中,應當建立自主評價機制,通過定期自檢,進行不斷的自我反思與自我總結,加強自我監督,激發內在潛能。具體操作方法是,建立學生技能水平自測記錄卡,按每個月、每學期、每年的週期,對各項技能按總目標要求進行自測,將每一階段技能訓練所達到的狀態及訓練的反思等在記錄卡上作相應的記載。學生技能水平自測記錄卡,不僅讓學生在自主訓練中感知自己動態的發展過程,積極進取,而且爲教育者的總體評價提供參考,使評價機制多元開放,更符合現代教育理念,順應發展要求。

總之,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自主訓練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職業技能的自主訓練也應貫穿於學生在校學習過程的始終和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只要我們不斷地思考和研究,以繼承、改革和創新的精神,在教育者的科學、規範的指導下推進學生積極、有效的自主訓練,就能更好地發揮國小教師職業技能職前培訓對實現國小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而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