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不從事本專業的畢業生的選擇

職業2.77W

我們有的人更加迷茫,在幾條路中輾轉,終於下定了決心;有的人更加辛苦,承受父母的壓力、同伴的壓力;有的人相對更加幸運,更快地發現了自己要的路並且沒有多少猶豫和動搖。

不從事本專業的畢業生的選擇

我比較幸運,是最後一類,不過探究的路也沒有太輕鬆,下面分享自己的經歷。

一、發現什麼纔是真的想要的並果斷放棄其他枝節

我大致的經歷是從入學感受到專業和自己期待的差距,到嘗試和探究自己想要的路,一路改正一路積累,直到現在,目前正處於與畢業無異的大四狀態。

大學聯考報考我選了自以爲是理想專業的經管,因爲從小對商業有種發自心底的興趣,自以爲是學具體公司戰略、市場、運營,沒想到入學後是和數學高度相關的金融分析以及更偏理論的經濟,學院引導的職業方向也沒有讓自己心底感到嚮往。

這或許是很多人進了大學感受到的第一個反差,自己在作爲一個茫然的.高中生時所選擇專業以及其代表的職業軌跡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人在剛開始就感到了排斥,有人則是讀了幾年後快畢業才恍然感到遺憾和茫然。

因爲比較學習能力不弱,所以第一學期很多人感覺還不適應時,我在專業的成績看起來不錯。但這些所謂的成績並沒有多大意義,不管投行諮詢的職位有多少人期望爭取,終究和我想要的路不是一個方向。我想要的是真實的商業,一刀一劍的競爭,直面用戶和深入產品;想要的是從0到1和獨當一面,持續的變化和挑戰,以及最新的,走在前方的嘗試。這樣能讓我10年過後,就算沒有成功和精彩也不失於經歷。我能忍受某種選擇的難和承認自己的弱小,卻不能忍受在明確不 喜歡不那 麼適合的路上兢兢業業賺得生計。

所以綜上,我想走的路其實是 TMT 公司的一線以及所謂的和團隊一起創業。其實也沒必要把「90 後創業」看作勇氣的選擇或者某種論題噱頭,只不過是有羣人想要做的事和經歷的生活正好是這樣而已。大一第一次接觸一個個鮮活的初創項目時,我就感到了所謂「真命」選擇的悸動,所以從那時,就做好了放棄經濟和金融 以及嘗試TMT初創的準備。

值得感謝的是,從大一到現在,我沒有動搖,也沒有後悔過。

二、從什麼都不懂開始一步步嘗試

雖然心裏沒覺得多麼迷茫,但那時什麼都不懂。所以我看了很多知乎的問答,跑去圍觀各種活動,跑去約很多有些深度和我覺得活得不同的人聊。和創業和互聯網相關的薦書我很多都買了,能加入的相關協會和組織都進去當小蝦米打雜,能參加的活動我總是出現,清華里能接觸得到的創業團隊我也都挨着聊了個遍。爲此我翹 了一些課,因爲選擇後終需要取捨。雖然現在回頭看校園的項目絕大多都弱弱的,那些活動的實質價值也不大。但是當時這想盡辦法奮力充電的一年讓我從什麼都不懂開始有了初步的認識,至少在對TMT和創業大都向往又茫然的大學生中,我邁出了第一步。當時的付出也讓很多因此認可我的師兄師姐後來幫了很多忙,非常感謝。

大二下學期開始正好和一些學長達成共識,我覺得也該嘗試了,所以我們開幹。

具體項目其實是源於當時認爲高中生報考時對大學專業以及職業規劃根本沒有充足的信息和清晰的認識,造成了很多所學非所愛的悲劇,所以我們想就此改變, 做一個報考領域的垂直搜索,溝通高中和大學間以及職業規劃間的信息鴻溝。我拿出了我能抽出儘量多的時間,能翹的課就翹,找用戶找學校找家長,做產品做內容做 推廣……那時什麼互聯網產品、運營的體系化知識和經歷都沒有,我只能從各種稀疏的渠道學習和請教,憑着直覺去做。幸運的是,我們機緣巧合地拿到了天使投資,那是我人生中第一筆天使。確實非常興奮過,然而創業中天使不過是一個起步,我們團隊所缺乏的東西比較多,最大的問題是團隊成員在校兼職。我們很努力地做到了最高日 UV1w 多,PV5w 多。然而我們還是掛了,因爲方向的迷惑和團隊的解散。

三、反思和積累,再起步的過程

我整整反思了一個月,因爲從不覺得這條路好走,所以失敗並沒有多少陰影。

我發現,年輕的團隊,尤其是校園團隊最大的問題有方向看不清楚與商業邏輯的缺乏;具體的產品運營技術設計等真正職能經驗的缺乏;對創業沒有經歷感知造成的心態不平穩和不瞭解真實創業的各種坑;投資、互聯網以及合作人脈和資源的缺乏。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個長期磨合,互相信任,各有所長可獨當一面的團隊。

所以年輕團隊創業不是不可以,甚至這條賽道可能成長更快,但你要走有效率的路,讓自己有成功的基因,而不是一無所知滿腔熱血去碰。

商業邏輯不清,方向看不好——所以我到險峯華興創投(K2)去實習,見團隊,諮詢同事,思考又總結

缺乏實際的職能經驗——所以我去請教運營和市場的前輩,去美團做運營實習生,把wiki看了遍

心態不平穩,不知道創業的坑——這點我已經歷過,我一直在反思,避免重蹈覆轍

缺乏人脈和資源——我找各方面的人請教,結識有共同願望的小夥伴,我還在努力提升自己,已達到和有才能的人能真的聊到一起

缺乏一個真正的一起戰鬥的團隊——我把我認真聊過和感知過,認爲能真正未來一起做事的幾個小夥伴拉在一起,我們經歷了將近一年共同的積累,成長和磨合,我們一起參加活動,請教業內的人,我們一起分享知識和探究方向,分別跑到各個高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和投資機構的崗位學習,就像 @石樂天所說「我們聚於 2015 年初,一起開車滿北京收送過衣服,蹲過批發市場,開過微店倒賣過海淘零食,對付過黑的中介,開過趴喝過酒,吵過架出過遊,現在終於找準了方向,一個不落地全部辭職出來幹」。

探索方向的過程並不容易,一個商業跑得通,方向潛力大,而且我們還能hold住的項目並不那麼好找,但寧缺毋濫,我們覺得找到了,積累不易,但基本的職能技能我們也積累了,接下來的探究,依舊是變化時時難以預料。但也沒什麼值得迷茫的,我選了我願意的,我一直沒後悔,沒猶豫,並且認爲自己有所得。前景不明又如何,這羣好夥伴是可以一直在一起面對所有挑戰的。

還有,因爲一路的選擇,遇到了合適的人,從美國文理學院gap回來,現在我們中的一員。

所以專業這種存在,選錯了再正常不過,不過一步踏錯。雖說在意沉默成本人之常情,但突破和真正決定拋棄顧忌也就是一時的堅定,走出來那一步一切就不一樣了。與其批判教育,不如掙脫束縛。

標籤: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