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精選10篇)

職業2.15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精選10篇)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1

組織部分同學就馬克思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開展了讀書活動。活動之後,我收穫頗豐。當今社會,我們大多數大學生畢業後都有一段迷茫期。要麼是猶豫考研還是工作,要麼是不清楚找工作社會需求爲主還是興趣爲主等等。我們都沒有靜下心來,認真考慮我們的內心渴望得到的到底是什麼。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並非是你掙了多少錢,也並非是你出了多大的名氣,而是在你的工作領域也好,目標追求也罷,你是否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馬克思認爲“我們在選擇職業時應該遵循的主要方針是人美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當我們選擇了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並且使自己的內心感別充實快樂,爲人類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那麼就快接近成功了。

由此可見,以後的職業選擇一定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如老師說一般,不論以後幹什麼,立足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並努力爲之奮鬥,做好自己該做的、要做的就不算是荒費自己,就像那句話一樣:“當你不知該做什麼,迷茫無知時,便做好自己,充實自己,這就足夠了”。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2

世界因爲有不同的人,才成爲漂亮的樣子。剛強的人因爲有軟弱的人來襯托而顯得格外偉岸,爲善的人因爲有作惡的人來襯托而顯得格外慈悲,英雄因爲有普通人來襯托而顯得彌足珍貴。

我不是說因此我們就要勇於往壞的方面發展好去襯托別人,而是英雄會在世上成爲旗幟帶領更多的人向前走。

馬克思是那個時代中的英雄,是精神世界裏的巨人,他在17歲時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思考》至今廣爲傳頌。馬克思在文中說到“目標”、“信念”,並提到我們的使命決不是求得一個最足以炫耀的職業。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這兩種利益並非敵對,當我們爲大家而獻身時,我們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馬克思的思想引領和鼓舞了無數青年,他完美地踐行了自己的理論,把自己的一生化爲默默的、但是永恆發揮作用的存在,散發着光輝。

像我在開頭時說的一樣,世人不盡相同,也擁有着不相同的想法。在青年選擇職業這方面,我有一些與馬克思不盡相同的認識——不同的想法不一定相悖,只是側重不同。正如世事本不是非黑即白,只是世人令它們如此而已。

就我自己來說,我很早就清楚自己會從事新聞工作,這可能並不是我用生命去熱愛的職業,我不敢說它是神輕聲而堅定的啓示。我最熱愛的是美術,非常熱愛,美術不是我的生命,但它勝過我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我要失去它,我願意用我的腿把它換回來。但就是這樣熱愛的一件事情,我決不會讓它成爲我的職業。

這引出了第一點,我認爲我們不一定要把最熱愛的事情當作職業。首先,“把最熱愛的事情當做職業”的目的大概是令人在自己感到幸福的同時爲人類做出儘可能多的貢獻。但是有時候,“把最熱愛的事情當做職業”也許無法同時實現以上兩點。在我們把最愛轉變爲職業時,我們會漸漸體會到它的壓力,當我們的天賦和勤奮的總和的平方都無法應付這種壓力時,知其不可而爲之的情況就出現了。我們的最愛給我們的壓力使我們對它的愛逐漸消減,惡性循環使我們越發退步,終於走向終點。在這個時候,我們會不會幸福興許不重要,但我們是不是就不太方便爲人類做出貢獻了?假如有一天,美術成爲了我的生計,如果我不得不在無靈感時創作、設計,它就給我帶來了壓力。雖然我還愛它,但是我大概不願意拿腿去換它,即使願意也是爲了生計。我還能用它給誰做貢獻呢?反過來,美術不是我的職業,它是我一生的愛好。一有閒暇,我可以利用它儘可能地給大家帶來美,到晚年時,也許已成規模,也許可以爲人所用,正是對他人的貢獻。如果有人說:你不把美術作爲職業是無法登峯造極的,新聞記者哪有時間畫畫?給誰做貢獻去?實際上,時間永遠不是被畫畫佔走的,省去沒有必要的娛樂和閒聊,我一定有畫畫的時間。有時間,有熱情,沒有壓力,相伴一生,即使不登峯造極又如何?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人被定論爲藝術第一人的,不是第一位也一樣偉大。更適合作爲職業的,也許是我們既很擅長、又不極端珍愛的事情。

最近我愛的兩個藝人的親人都過世了,一位是樸有天的父親,一位是沈昌珉的奶奶。南美巡演回國的樸有天因爲一直在外,是最後一個知道噩耗的,也沒能見上父親最後一面。從14號聽聞噩耗,15號守靈,16號葬禮,到17號他又開始了工作,他沒有時間陪着弟弟和母親,他要去拍電視劇,那個劇是一個劇情很歡樂的劇。作爲一個喜歡樸寶貝一年多的粉絲,他就是我們心裏的寶貝。看到他在車裏痛哭,再看到他在劇中歡笑,我心情不是那麼好。沈昌珉也是因爲工作原因,只能在已經走了的奶奶身旁守了很短的兩三個小時。他們有事業的頂峯,這頂峯也爲家人帶來了很多好處,但也不能說沒有痛苦,他們平時是不能和家人在一起的。被問起有什麼願望時,他們裏的一個說是希望有一天能見見妹妹,能和家裏人一塊吃頓飯。他想念家人,家人何嘗不也是如此。

這種事情總是有得有失。但在我看來,至少是對我自己來說,我一定會在選擇職業時考慮父母,這是第二點。馬克思在文中也提到了父母,是說父母會在我們喪失理智的地方支持着我們,讓我們冷靜下來。而我覺得,我在選擇職業時,要考慮什麼職業能讓我一直陪伴着他們,常見到他們,每天說一聲早上好。從事地質考察、探險、核研究等工作的人們,我打心底裏崇敬他們。他們的苦難和他們的家人的苦難,在日後便化爲了整個人類的珍寶,具有了永久的價值。這種犧牲是我最爲崇敬、仰望的,也許我一生無法這樣,我不敢割捨我身上的線去追求人類的進步,而且也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我的父母爲我做了多少,我非常清楚,又或許我知道的還只是九牛一毛。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的“當我爲她的身體擔憂時,我幾欲落淚;當我想做一件事討她歡喜時,我會獨自微微地笑。”這種情感,正是我的情感。不敢想到要是以後我離開他們,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我決不敢這樣,否則這將是我一生的痛悔。

馬克思在文中表達的是,選擇職業時不僅考慮自己,更要考慮廣大人類。而我能做到的是不僅考慮自己,更考慮到父母——哪一個工作能使我常伴父母身邊。這不需要優厚的收入就能做到。在此基礎上,我再考慮能否發揮自己的能力爲他人做出儘可能大的貢獻。

《我離成人還很遙遠》中有這樣的話:“我只是17歲的人而已,我只看到了17歲時的世界啊。又怎麼會看到其它的呢?”我現在的一切想法,都只是一個快十六歲的人的想法,我的世界就只是這樣。無論我看多少書、看什麼書,有怎樣看起來膚淺或者不膚淺的認識,那也只是十六歲的我的世界。如果我以後發現十六歲時的認識錯誤了,那也不可笑,那是成長的過程,那個時候愛過的藝人,依然是我愛過的藝人。

在我十六歲的世界裏,讀完《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思考》,我就是這樣想的。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3

在拿破崙帝國破滅,被推翻的封建勢力又重新復活的時刻,自由主義又一次鋪天蓋地地席捲了整個歐洲世界。馬克思誕生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就註定了其飽受啓蒙思想的薰陶。再加上馬克思的父親頭腦中充滿了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啓蒙思想,他的言行舉止對少年馬克思思想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這就成就了其異於常人的睿智,無論是思想還是言行。《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篇文章是馬克思的中學論文,思想見地就達到了常人不可比擬的階層。

本文主要闡明瞭關於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考慮的因素,怎樣選擇職業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職業,並提出自己的觀點“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

此文章的語言清新優美,讀完之後猶如當頭棒喝,尤其對於我們這樣的在校大學生,在面臨即將開啓新的生活方式時,難免會感到迷茫與浮躁。生活猶如萬花筒,工作更是多種多樣,所以我們在選擇職業時會眼花繚亂,不知其思所歸,其意所至。馬克思說:“神也給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標——使他自己和人類趨於高尚。”我們選擇職業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首先我們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價值定位。爲了實現自我價值而追求適合自己職業,才能最終選擇出“最終爲人類而工作的職業”。

馬克思在文章中認爲,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1、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該從實際出發,問問自己內心想要什麼。他在文章中提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當認真考慮:所選擇的職業是不是真正使我們受到鼓舞?我們的內心是不是同意?我們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種迷誤?我們認爲是神的召喚的東西是不是一種自欺?”選擇職業不是爲了滿足一個人的虛榮心,要明白虛榮心容易給人鼓舞或者是一種我們覺得是鼓舞的東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竅的人,理智已無法支配他,於是他一頭栽進那不可抗拒的慾念驅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經不再自己選擇他在社會上的地位,而聽任偶然機會和幻想去決定它。

2、馬克思認爲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當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以此爲指針就應當選擇最能爲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這纔是最高尚的職業,選擇這樣職業的人才是最崇高的人,纔是人們最敬仰的人。馬克思的考慮很深刻,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是不可分割的,我們只有把社會需要放在第一位,選擇符合國家需要的事業纔是正確的。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具有主觀選擇與客觀改造的能力是人區別於一般動物的體現,正因爲人的主觀選擇具有能動性,才使得我們在選擇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最終做出完美的決定。馬克思告訴我們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從中我體會到即使面對着萬般的選擇,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要什麼。我認爲作爲一個平凡的大學生,揚言自己要爲人類的幸福而努力,爲了拯救人類而選擇職業,這是不符合現實的。既然要一切從實際出發,那麼我們必須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我們在選擇職業時一定要充滿熱情,深切的熱愛這份工作我們纔想要去爲之而努力。這正如馬克思在文章裏提到的“我們的使命決不是求得一個最足以炫耀的職業,因爲它不是那種使我們長期從事而始終不會情緒低落的職業。”只有對工作充滿熱情,在工作過程中才“始終不會情緒低落”。

另外,在選擇職業時還要考慮我們個人的體質問題。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纔會有源源不斷的精力與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如果我們選擇了力不能勝任的工作,那麼我們的熱情很快就會被榨光,並且自愧無能,產生的後果必然時妄自菲薄。正如馬克思所說“妄自菲薄是一條毒蛇,它永遠齧噬着我們心靈,吮吸着其中滋潤生命的血液,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液”。

馬克思會對青年選擇職業有如此見解,可見他在17歲得時候就有了明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我們讀完這篇文章之所以會感到震撼,那是源於我們對其見解的心悅臣服。由此說來,作爲新一代大學生,我們首先應該明確自己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才能在意識洪流中堅守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才能在形形色色的誘惑下堅持原則,不被誘惑所擾。選擇職業也是一門學問,在大學我們一定要做好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要讓自己陷入迷茫的深淵。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4

在準備閱讀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先生的著作之前,我深知導師的思想境界之高,思維領域之廣,思維深度之大,思維結構之周密。所以一時不敢選擇那些晦澀難懂的文章入手,因爲那樣可能使我不僅不能領悟到導師所傳達的深刻內涵,反而會使我陷入對於複雜嚴肅文章的排斥與困惑之中,甚至可能錯誤地理解了導師的思想,進而不能很好地學以致用,以至於變成了“亂學而亂用”,這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背道而馳,而這並不是我虛心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初衷。所以,在深入的學習馬克思主義之前,我選擇了導師的一篇較爲通俗的文章進行閱讀,以期能夠較爲流暢的研讀,並藉以表達我的一些浮光掠影的想法。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篇文章是導師的中學考試的德語作文,寫於十七歲,算起來比現在的我還小了兩歲,這使我不由得對導師更爲敬佩。

文章開篇便點明瞭所要探討的內容,即選擇一個好職業很重要,同時如何選擇也很重要。接下來,文章重點的對四種選擇職業的心理進行了辯證分析。第一種,即盲目的依靠熱情來選擇職業。持久的,堅定地熱情的確是選擇職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盲目的熱情卻只是一種自我欺騙,所以熱情的來源十分重要,認清這種來源對我們選擇職業是必要的。

第二種,是由於虛榮心而產生的熱情左右了我們對於職業的選擇。這種熱情並不受理智的約束,同時,藉由虛榮心尋求的工作使我們很快喪失對於工作的滿足感,繼而使我們怨天尤人。這種職業選擇的心理也是不正確的。第三種,這種對於職業選擇的熱情來自於我們的幻想。但是,我們的幻想會使我們把職業美化,這樣不通過理性的分析而做出的選擇是不可靠的。第四種,我們自身的條件,體質,也是我們選擇職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我們對於自己選擇的職業力不從心,即使我們保有着犧牲的精神去工作,也絕不能做好。可能會受到外界的懲罰,或者來自內界的懲罰,即自卑。這四種職業選擇的心理都是片面的,不充分的,那麼,作爲初入職場的新人,我們應向誰尋求幫助呢,文章很明確的告訴我們,“然而,我們的目光應該投向誰呢?當我們喪失理性的時候,誰來支持我們呢?

是我們的父母,他們走過了漫長的生活道路,飽嘗了人世辛酸。──我們的心這樣提醒我們。”最後,導師向我們表達了自己的職業觀:從事有尊嚴的工作使我們充滿自豪感。但對於那些思想容易動搖的年輕人來說,從事抽象真理研究的工作是有危險的。信念堅定的人可以從中獲得幸福:信念不堅定的則於其中毀滅。我們選擇的職業,不能只考慮爲自身奮鬥,更應該考慮爲全人類而奮鬥,這使我們享受無比崇高的幸福。

拜讀完馬克思導師的文章,使我對於職業的選擇也有了一個系統性,方向性,理想性,實際性的思考。選擇一個職業,很大程度上確定了我們人生下一階段的奮鬥階段。所以,不可以盲目的選擇,不可以衝動的選擇,不可以自不量力的選擇,更不可以從事有悖於道德的工作。好的工作使我們獲得尊嚴,並且在工作中我們同樣以保持這種尊嚴來約束自己,使得自己的思想與行爲更爲完善與統一,進而使我們可以繼續追求更加高尚且有理想的東西,這大概就是職業選擇的意義吧。

最後,我對於導師在職業選擇問題上,處理個人與大衆的關係上頗爲認同,“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守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爲,這兩種利益會彼此敵對、互相沖突,一種利益必定消滅另一種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這樣的:人只有爲同時代人的完美、爲他們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達到完美。”我們要到羣衆裏去,要到人民裏去,我們要追求千萬人的幸福,而不區區與我們個人有限,自私的幸福。這是一種更爲崇高的境界。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5

大革命導師的畢生之志,在他這篇作於17歲的文章中就已能窺見一斑,思想境界和精神風骨的河流,發端愈深,則流之愈遠。誠如東坡之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一個人的職業選擇最初看似有許多的偶然性,但發韌於心底的那份最初的信念,在歷經諸般打磨洗滌之後依然不改其初,纔是支撐我們沿着自己的選擇一路前行的最大動力源泉。那些外在的名與利,從世俗層面來講是誘導性的發展因子,而唯有忠於內心的原則和信念,纔是最爲深厚的土壤,讓人生的每一步都能踩在堅實的大地上,不至於有朝一日傾覆或跌落。在個人進步問題上,從短期看,跑找要送有效果,但從長期看,是沒有生命力的。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安靜的堅守雖不能讓我們顯赫一時,但它會讓我們收穫內心的安寧,無論能走得多遠,身居何位,但頭頂的星空會一直照耀前行的路。

電影《一代宗師》裏有句臺詞:憑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山就有路,有路就有人。從經典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會滋養內心,明亮雙眼,讓我們在躬身入局中始終保持超然淡泊的心境,實現入世與出世的辯證統一,引領我們走向更爲久遠的將來。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6

社會公衆大都從興趣愛好或者工資多少、職位高低、福利待遇等層面考慮一份職業的好壞,而很少有人能把它作爲達成“使人類和他自己趨於高尚”的目標的手段來看待。當初周恩來一句“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多少紈絝子弟面紅耳赤?真正的偉人凡事絕不是隻爲自己考慮,他不會只爲一己私慾而作出抉擇。但同時,他也不會一味委曲求全責難自己,他們會更傾向於選擇自己最擅長而又能使人民受益最多的職業。“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爲這是爲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意識深深烙印於物質,而格局決定了高度。

有人覺得社會地位、家庭出身就是我們的起跑線,而有人出生就衣食無憂生在終點線,於是奮力拼搏以彌補自己的“先天不足”與身份地位的差異,或者怨天尤人,渾渾噩噩,虛度年歲。其實,做事情的初衷也是我們的起跑線,我們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信仰、思想的高尚程度、做事時所期望的效益與服務的人羣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遠。

正如文章所言,“我們的使命決不是求得一個最足以炫耀的職業,因爲它不是那種使我們長期從事而始終不會情緒低落的職業。”我們應該選擇能把自己能力最大化於社會的工作,選擇自己存在感最強的工作,選擇使我們自己能真正受到鼓舞的工作,不爲名不爲利,不爲虛榮心。生命本就是無意義的,人向死而生,生就是一個不斷爲自己的存在尋找意義的過程。爲浮名虛利的打拼註定是不能長久的,這樣的掙扎遲早會耗盡你所有的熱情。若是習慣了在這溫柔鄉里消沉,再想擺脫,想重歸正途,便更加吃力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可是,“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希望我們在選擇職業時不要在塵世繁華與紙醉金迷中迷失了自己的初心。哪怕最初的想法已經改變,也不要因爲走得太遠而忘了爲什麼出發。

人事都太過複雜,我們的選擇太多,容易引誘人誤入的歧途也太多。

阡陌縱橫,“我們的目光應該投向哪裏呢?在我們喪失理智的地方,誰來支持我們呢?是我們的父母,他們走過了漫長的生活道路,飽嘗了人世的辛酸——我們的心這樣提醒我們。”身爲人母的龍應臺就曾在《親愛的安德烈》裏提到:“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能夠選擇自己的職業,能夠把職業融入生命,成爲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時感受到尊嚴與被尊重,而不是被迫謀生,這真的是一件值得拼盡全力去追求的事情。著名的默片大師卓別林所演繹的經典電影《摩登時代》就辛辣的諷刺了將人類作爲工具奴隸的所謂“工業時代”,他們在工作中找不到存在感,並且自己可以隨意被任何人代替。卓別林的歡樂逗趣背後給人們留下的更多是對此的沉痛反思:如果選擇了一份自己都覺得將就,沒有尊嚴的工作,那就成了自己生活的奴隸。工作的時間裏期盼着早點結束,草草了事,漫不經心,鬱鬱寡歡,只有在工作之餘的時間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樂趣,感受到自己是有別於低等動物的人,並且那短暫的歡愉裏也仍舊爲即將到來的工作而擔憂失落着、恐慌着,似是將自己的生命人爲縮短了好幾倍。

並非每個人都足夠幸運,能夠找到自己的伯樂,即便他們自己也不一定最初就能意識到自己的才能。走了彎路怎麼辦?自怨自艾嗎?束手就擒坐以待斃嗎?當然不能,在哪裏跌落就在哪裏爬起,如果走錯了,停下就是一種進步。並且儘快調整步伐,迴歸正軌。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獨特,如此寶貴,何苦浪費時間無爲抨擊自己,與自己同歸於盡?

“如果我們選擇了力不能勝任的職業,那麼我們決不能把它做好,我們很快就會自愧無能,並對自己說,我們是無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會成員。由此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妄自菲薄。還有比這更痛苦的感情嗎?還有比這更難於靠外界的賜予來補償的感情嗎?”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好比讓魯迅去打仗,讓關羽去寫喚醒羣衆鍼砭時弊的文字,他們也都不能勝任。是他們無用嗎?顯然不是。可如果他們沒有找準方向,不根據自己長處的努力,只能是不斷碰壁,不斷撞南牆,最後也依舊會懷疑自己一無是處。最令人唏噓的便是世上少了一拯救亂世危亡中世人精神世界的大文豪,也埋沒了忠肝義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安邦大將。如果發現自己做某件事情無能爲力有心無力,那麼不要着急否定自己,不要妄自菲薄,而是應該靜心反思自己所做的選擇,是不是浪費了自己的才華,是不是駛錯了方向?“妄自菲薄是一條毒蛇,它永遠齧噬着我們心靈,吮吸着其中滋潤生命的血液,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液。”它會讓我們失去信心,失去繼續走下去的勇氣。它掩埋我們的心智,讓我們懷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對別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對自己也一樣,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就會使我們做事時畏畏縮縮,會讓我們與正軌失之交臂。

不排除另一種失誤,一開始認定了一種自以爲非它莫屬的職業,然後出現兩種情況。一是順遂自己的心願,然後覺得纔看清了它的本來面目,唾棄它排斥它,實則從未真正有過偏執與熱愛。再者是沒能堅守住陣營,它便成了“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總覺得心存遺憾,“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論怎麼選擇都成爲了一種將就。爲了避免這種假性喜歡與遺憾,我們在作出選擇之前就理應全方位考量,不能憑一時衝動而與它海誓山盟“私定終生”。成熟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分辨喜歡與愛,當你認清了它的真正面目,知道它的所有弊端卻依舊想要堅持想要攜手一生的職業,那便可以作爲你的歸屬了。《歡樂頌》裏曾提及:“喜歡是執子之手,愛是與子偕老”,無論生活一帆風順亦或貧困潦倒,我們都不應該放任自己只因一時好感下決定,而應該選擇自己所愛。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7

1935年年僅17歲的馬克思在畢業時寫了一篇表達他胸懷大志的文章《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傳達了他對自身奉獻人類社會的無私情感。

17歲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年紀,馬克思通過對客觀現實社會的深入探索與人生的冷靜思考,全面闡釋了人在職業選擇時應秉承的情懷。馬克思指出人在選擇職業時應遵循的原則就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能夠選擇使得自身和社會變得美好和高尚的職業。但是他也指出現實生活條件也許使我們無法選擇內心深處的最合適的工作,我們還要秉承自身對這份工作的熱情,這份熱情不是來自虛榮、名利、一時衝動,而是內心深處與自身的熱情,如果不是這樣,那麼這樣的工作就會因爲各種困難的出現而傷害自己。只有經過自己獨立認真的思考,能夠清醒認識並敢於面對困難,才能正真值得從事這份工作。

馬克思同樣將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作爲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參考。我們選擇適合自身職業,實現自身的完美與目標是建立在實現人類幸福或者社會價值的基礎之上的。馬克思認爲僅僅爲了實現自身的追求而從事一份不利於整個社會發展或人類幸福的工作不是一種個人價值實現,個人價值的實現是以社會的價值實現爲前提的,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價值的實現是相統一。只有爲人類餓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那麼個人也是完美的。正如同“如果我們選擇最能爲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會將我們壓倒,因爲這是爲大家做出的犧牲”這也已經表明馬克思受啓蒙思想、人道主義、理性主義的薰陶,立志爲實現人類幸福而奮鬥。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承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肩負着歷史了使命與時代責任,作爲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我們要將個人的價值與社會的價值相統一,樹立遠大的志向,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立志做人間的普羅米修斯,實現人類的幸福與自身的完美。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8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是卡爾·馬克思的中學考試德語作文,後被收錄在《馬克思全集全集》第一卷(下冊)當中。

在這篇文章裏面,最廣爲人知也最爲振奮人心當屬這句:“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爲這是爲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我現在即將踏入大三,再過一段時間就會離開學校前往社會尋找以後的職業工作,曾經我讀這段話並沒有多少感覺,但現在重新細細的品味,卻引人深思。

在對未來職業的選擇上,我深刻的剖析了自己,從我的學習目標、學習成績、性格愛好出發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一番規劃,期間我一次又一次想:“什麼是最能爲人類而工作的職業?”

想到了最後,我便給出自己答案:“不管是什麼樣的職業,能夠始終爲人民服務,那就是最能爲人類而工作的職業。”

把握了這一點我的思維就慢慢清晰了起來,對未來從事怎樣的職業也就不再擔心,我也從這漸漸明白我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了:我的專業決定了我未來是一名工人,我的階級決定了我永遠站在無產階級一邊,我的理想決定了我依靠的不是個人而是集體,我要成爲一名爲人民羣衆服務的人。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9

馬克思在他十七歲中學畢業時寫下這篇畢業論文,這位偉大的思想家雖然已經逝世,但他的思想卻依然留存,我們從中也受益匪淺。細讀這篇文章後,見識到他當時就具有的極高覺悟,震撼不已。

在這篇文章中,馬克思從幾個方面談論了青年在畢業後選擇職業時應該考慮的一些事情。

首先,馬克思談到,人作爲高智能生物的存在,區別於其他動物有人自身對實現一個目標時使用方法的選擇。這是極其重要的,人有了選擇的機會,同時是經過自身思考後的選擇。這個選擇的機會甚至貫穿於馬克思文章中,有關於目標的選擇、關於實現目標機會的選擇、關於職業的選擇、關於是否參考類是父母在內的一些“顧問”的選擇。

接下來,馬克思開始對自己的目標做出了討論。文中談到人們要有一個自己的目標,不是隨便的一個目標,馬克思指出:“我們不應拿自己最重要的事業去碰運氣”,對於畢業的青年來說,如果目標是未來的職業選擇,那是馬克思那麼說是完全正確的。畢業的青年不應該隨意地選擇了自己的職業。

馬克思甚至這樣來定義那個目標:來自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如此形象具體。的確,如果我們在確定目標時真的能夠做到追隨自己內心的想法,那樣當我們在爲實現目標而奮鬥時,主觀上自己就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這也是極其重要的。

當然馬克思有對一些人對目標的堅持做了細談。馬克思談到很多人在制定目標後都缺乏堅持爲目標奮鬥下去的毅力。當時我讀到那段時也真是感觸頗深,一下子想到了過去的自己。過去的自己沒少定一些小目標,例如每週讀幾本書,早起晨跑,堅持背單詞……這些都以書上積滿的灰塵,錯過的鬧鐘以及擱置在一旁的`詞彙書宣佈了那些目標的作廢。想想實在可悲,當初的信誓旦旦,如今卻已是不聞不問。

實現目標是一段長跑,不需要我們起跑時的爆發力,卻很依賴我們跑下去的毅力。我們都曾目睹了無數滿腔熱血出發,幾天後放棄的事例,或許自己也參與其中。所以,可貴是對於目標持續的追求。

然後,馬克思開始討論青年對於職業的選擇所應考慮的幾點。第一,青年選擇某一職業的理由或是企圖,是真的認爲那是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工作,還是懷揣着一種對於這一職業的虛榮的炫耀。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值得高興的,而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麼青年對於這一職業的選擇就是相當危險的。虛榮心只能引起我們對於這種或那種職業突然的熱情,卻不能支持我們長期從事這麼一項工作,馬克思也提到,如此的話,我們很快就會覺得,我們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我們的理想沒有實現,最後導致的只會是我們的怨天尤人。

因此,青年在選擇職業是應該好好思索自己做出這個選擇是否真的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第二,青年在選擇某個職業時對這一職業要有正確的認識。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份工作,自己有沒有對這個選擇有很好的理解,那個職業是否真的是我們想的那樣美好,或是關於這個職業的各種美好的言論都是我們道聽途說、都是我們幻想出來的。如果真是如此,那就相當危險了。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絕不能僅僅對這個職業是片面的理解,還應該深刻地去了解它。弄明白這一職業對我們的要求,包括對我們知識技能、對於我們從事這一職業後應當承當的責任、對我們體質等多方面的要求。當我們對這些都熟知時,我們才能更正確地做出自己是否決定對這份職業的選擇。而在這決定是否做出選擇的思想鬥爭中,我們除了參考這個職業對我們的要求這個客觀事實,同時我們也有我們的“顧問”。

所以,第三,青年在選擇某一職業時,應該很好地利用好“顧問”這一資源,馬克思認爲,他們是更有經驗的,所以青年可以從他們那得到有勝與其自身主觀上的判斷。第四,青年應該選擇怎樣的職業。人類社會中有很多職業供青年選擇,這時青年就又要好好考慮這選擇。馬克思認爲,青年應該選擇有尊嚴、甚至是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工作。後者我想可能大多數人沒有馬克思那麼高思想覺悟,但至少應該做到前者這一標準。

以上就是馬克思對於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一些論述,但我想如果我們能去掉“選擇職業”這一框架,馬克思所述的言論對於我們生活學習方面還是適用的。

如若我們對一件事情有自己的選擇權利,那我們就應該在做出選擇前有周全的考慮。這是我們不會在之後的行動中因爲毫無準備而束手無策的重要保障,這個工作包含了我們在很多方面的思索。我們首先需要對那件事有自己獨立的認識,其次我們還應審視自己做這麼一件事的目的,最好我們可以向有經驗的人請教,畢竟前車之鑑還有很有利的。

而且,想馬克思所述青年在選擇職業後應該有對這一目標的持久追求、不滅的熱情。我想求學之路亦是如此,也需要我們有堅持下去的毅力,絕不能因爲一點困難就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同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以辯證的方法去看待問題,不侷限與事物的表面,這樣才能做到周全的考慮。

以上就是我讀完《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馬克思這篇文章的感想。如今我雖然還未面臨到選擇職業這樣一個問題,但馬克思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種種觀點無疑是我未來在面臨這一問題的很好借鑑。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10

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能夠選擇和不能夠選擇,在於主動和被動。同樣,人擁有創造能力也是人的一大優勢,這取決於人能夠思考問題、學習和模仿的能力,這也是人遠比其它生物要優越的地方。因爲有這些最爲基本的優勢,所以做選擇是人無法逃避的命題,人的一生必須要做各種各樣的選擇題,而做選擇職業這一人生中最爲重要之一的選擇題,自然要深思熟慮之後而後行。

對於即將畢業或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來說,選擇職業無疑是擺在眼前的一道最爲迫切緊要的選擇題,關乎着今後的道路走向和發展,甚至是能夠決定你最終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的選擇。“先就業,再擇業。”這是在學生時代曾經帶過我課的一位導師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我至今沒有忘記,持中立態度。

空憑三分鐘熱情是選擇不了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的,每個人或大或小都會有一個目標和理想,這個目標和理想至少在他本人看來是偉大的。但是“理想和現實”之間是存在“真空”間隙的,其中不乏包括真實的狀況被外在的虛幻光輝所遮掩和自身的虛榮心所矇蔽,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奮鬥方向,如果光憑熱情而選擇所從事的職業自然很快就會感到厭倦:“我們很快就會覺得,我們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我們的理想沒有實現,我們就將怨天尤人。”

光憑熱情而非理智的選擇職業,這是一種自欺,一種失誤,一旦選擇從事這種“非理智、靠熱情”的職業,沒有經過仔細分析,慎重考慮,沒有聽取內心的真實的聲音,沒有參考年長一輩的經驗,沒有綜合自身力所能及的成熟想法,僅靠從遠處觀察和自己所謂的理想去妄斷、推測、幻想,這是絕對靠不住的。

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啓超在一百年前寫過一句話:“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假設生活允許我們自由選擇職業,我認爲,凡是能夠爲人類謀幸福,爲國家做貢獻,爲社會出力量,爲自己所在的企業思發展,凡此種種都是幸福的職業,這些職業沒有高低之分,只要是建立在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那麼從工作中帶來的將是無限的樂趣,這何嘗不是一種值得肯定、值得一生踐行的信念呢?

“一個選擇了自己所珍視的職業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稱職時就會戰戰兢兢。”這句話表明選擇一個正確、適合、熱愛,能夠持久的堅定信念、不忘初衷的工作下去的職業是多麼重要,因爲一旦選擇這樣的職業,將會使自身無比珍重這樣的職業崗位,並且感到自豪,才華可盡情施展,竭盡全力。

反之,則會得過且過,尸位素餐,當過客、當看客、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地混日子,這對於自身來說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爲和自我毀滅的墮落,對於人類和社會來說也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這根源就在於錯誤的選擇本不適合自身的職業,不是真的發自心底的熱愛它,沒有懷着敬畏而又崇高的敬意去從事它,那麼如此將會徹底喪失前進的動力,喪失責任感,抱怨不斷。

魯迅先生也曾寫到:“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爲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

我們當代青年就應該以魯迅先生筆下的這些人物爲學習榜樣,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工作平臺,而後腳踏實地、埋頭苦幹、銳意進取、志存高遠,做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青年一代,做思進思變思發展、敢闖敢拼敢創新的有用之人才。做“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爲己任;不貪圖安逸,不懼怕困難,不怨天尤人;貴在勤奮、貴在鑽研、貴在有恆;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爲功。”的青年一代。

拿我自己來說,選擇惠斯安普,成爲大健康行業的一員,是正確的決定,是我選擇的建立在:“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我感到無比自豪,我認爲惠斯安普是可以並且完全能夠滿足任何人施展任何才能的廣闊平臺,練就技能本領、淬火成鋼的大熔爐。實現偉大夢想同樣也需要建造偉大工程,建爲國家添光彩、爲人民謀健康、爲行業樹榜樣的宏偉理念是惠斯安普人的共同夢想。

“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