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熱]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心理學3.08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熱]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

我是經過選修課接觸社會心思學的,經過老師的精心的教導,我收穫頗豐。讓我懂得了如何端副本人的心態,如何更好的順應大學的學習生活。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確了本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現我將這半期以來的學習感受總結如下:

對社會心思學的瞭解:

首先,經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社會心思學――社會心思學是鑽研個體和

羣體的社會心思景象的心思學分支。個體社會心思景象指受別人和羣體制約的個人的思維、感情和行爲,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依從等。羣體社會心思景象指羣體自身特有的心思特色,如羣體凝聚力、社會心思氣氛、羣體決策等。

隨着古代社會的的發展,社會心思學對咱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顯的越來越重要。作爲個體的人,人們需求意識本人的心思與行爲發生的機制,探求本人所思所想所爲爲何?使本人能更好地順應社會生活、更好地安頓本人的心靈、調理本人的行爲;同時人作爲社會的人,也需求瞭解社會心思,如中國人的心思與行爲特點,需求意識自我與別人之間關係,如怎麼與別人溝通,怎麼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以及咱們如何影響別人和如何被別人影響等。因此許多人已開始盲目地尋求社會心思學的指點與協助。總之,學習社會心思學概括地講一是可以讓咱們更好地意識和把握本人,二是協助咱們更好地瞭解和理解別人、更好地與別人建立關係,並有效地避免和處理生活中的人際成績或人際衝突等等。這就是人的生存智慧,我想每一個人都想獲得這種智慧吧。

結合本身談領會:

大學給我的感覺是壓力挺大,也很茫然。在未接觸心思學前我不知道如何調整本人。學習之後,我懂得如何解決好本人的人際關係,釋放本人的壓力。要害在於咱們要有踊躍的心態。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並非順暢,壓力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想成功,但如今很多人生活在壓力和波折感中,覺得有無力感、無法感,轉變的要害是——你如何看待它們?想想科學家們通過無次的失敗而獲得成功,靠的是什麼?是踊躍的態度,是堅強的遺志。波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咱們被它戰敗。大學的四年,是咱們立志成才的黃金時期,是咱們走向社會的最後一道門檻。咱們在這裏從童稚走向成熟,每長一歲,咱們對事物的認知便又會不同。人是始終提高的,咱們應給本人一個奮鬥的指標,給本人的大先生活擬一份計劃。“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只要這樣,咱們才更有動力,纔不會迷失自我。

其次,咱們還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娛樂活動,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本人喜愛的書籍報刊。以讀書爲樂事,既可以排遣煩憂,愉悅性情,又可以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對大學重生身心的瘦弱發展非常無利。

更重要的'是,咱們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增強團隊合作。這樣無疑會給你的學習、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帶來諸多的便利益處,也會給你的個性發展、身心瘦弱、事業發展帶來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穫。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無利於構成健全的個性,而瘦弱的個性又利於人際交往和良好關係的建立。先生時代咱們大多數時間是和同窗同住在一同的,接觸密切,這是建立友誼的良好的主觀條件,應充分利用這一條件,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與同窗、朋友、老師保持適度的接觸頻率,才使人際關係不至於淡化甚至隱沒。切忌“有事有人,無事無人”。另外要始終構成良好的個性特色,留意克服性格上的弱點,自動真摯地去結識交往,這樣持之以恆下去,當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需求他人的協助之時,他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大學不只僅是咱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而又平凡的驛站,良好的人際關係也不只僅是在大學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就能造就出來的,它需求咱們在本人的人生旅途中始終地積攢,吸取成功之家的經驗教訓,進而讓它在咱們的人生髮展歷程中發揮出應有的貢獻。

以上就是我學習這門課程的感受,我相信它將讓我的思維,舉動等失去一次徹底的蛻變。從而讓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2

有幸能在這學期修讀藺老師的《變態心理學》課程,讓我對變態心理學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我認爲變態心理學是與實際生活關係很密切的一門學科,他能夠讓我學會辨別出一些異常心理障礙,以便及時的採取自助或助人的舉措。作爲一名師範生,今後即將走向教師崗位,首先個人需要學會自我覺察,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同時,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需要積極關注每位學生的狀態,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做適當的輔導。而通過學習《變態心理學》這門課程,讓我具備了一定關於這方面的'專業技能,我想,在今後的生活裏,我將終身受用。

對於《變態心理學》這門課程,內容比較多,一些心理障礙極容易混淆,且有的內容較難以理解,但是通過老師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以及生動實際的例子,深入淺出,讓我們不僅記憶的快,而且更容易理解。上課過程中時不時放一些關於課程知識的錄像,通過生動的影像讓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時在通過課前發放案例的方式,讓我們在學習某一障礙之前就對其有了初步的理解,對我們後面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很喜歡老師每章節給我們推薦的關於某一知識點的電影,雖然有些影片已經看過,但是那時看的狀態與學習《變態心理學》後再去看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現在的我能夠以一些心理學的視角去分析影片中某一現象的原因,同時從一些影片中學到關於一些心理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突然發現,原來觀看電影有時也能學到很多有關心理學的一些知識與應用。

關於這門課程的最後一次大作業,我們選擇了創傷後應激障礙這一主題,雖然上課過程中老師對其進行了較爲詳細的講述,我們對創傷後應激障礙已經有了基本的瞭解。但是通過小組的方式查閱文獻,並對文獻內容進行分析以及小組內部的討論交流,我們對這一障礙有了更詳細以及更深入的理解。同時課堂上也有很多小組選擇了這一障礙進行研究並在課堂上進行了展示與分享,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們又學到更多更深入的內容。

總之,通過這一學期科課程,讓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同時這一學期與老師同學的相處是愉快的,我想,這一切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3

這幾天一直在學習社會心理學。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虞積生教授講的。幾年前聽過一次。老人70歲了,精神還那麼朗碩。他講的內容生動有趣不乏知識性,讓我們聽得精神大振,沒有課間休息,沒有睡覺的、看閒書的。可見教授的不一般。

有幾點內容我印象深刻。

他談到中國人的婚姻狀況分四種:第一種:可心;第二種:可過;第三種:可忍;第四種:可棄(不可過)。實際上每個人認真思量一下自己的婚姻都能夠對上號。我想更多的'是在可心和可過之間更多。

另:有人請他去座談,談“署”。“署”是什麼意思呢?教授仔細思量原來是“第四者”。什麼是第四者呢?大家都知道人的感情分“親情”、“友情”、“愛情”。第三者出現在“愛情”裏,而第四者則出現在“友情”和“愛情”之間,應該說屬於那種“紅顏知己或藍顏知己”並沒有發生過關係的人。細想想我們的身邊是否有這個人存在,我們是否想把這種第四者變成第三者,或者由第四者成爲第三者?很懸。就像教授說的一樣,做這樣一個人需要非常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控能力,並且要具備法律道德意識。這個人做起來要比第三者做起來更難、更累。不過我們還是希望自己的身邊能有這樣一位忠於自己但又不會給自己惹麻煩的人存在。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4

我是大二上學期纔開始學習社會心理學的,儘管大一下學期也學過消費心理學,但是作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社會心理學和消費心理學的區別是很大的。消費心理學主要是傾向於研究消費者行爲和心理變化的影響,以及心理學對於消費者、對於企業如何更好的銷售產品的影響作了較爲詳細的介紹和說明。社會心理學則是側重於研究人與人、人與羣體、人與社會、羣體與社會這樣一種複雜的社會關係,以及心理學在這當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影響。

社會心理學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科學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帶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既有極其深厚的理論淵源,又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價值。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會心理現象的科學,是從個體與社會互動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火若干有組織的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變化發展的科學。

很多人都對社會心理學不感興趣,認爲沒有什麼值得去學習的。一到上這門課程的時候,很多人要麼不來,要麼就是來了各自做各自的事情,當然也有很多是來睡覺的,上課聊天的。我從來沒有覺得社會心理學是一門沒有用的課程。只要是開的課程就會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學習的必要,不然學校也不會花精力來開設這樣的一門課程。社會心理學給我很多的知識和見解,使我對於社會問題的認識更近一步,準確性也多了一些。運用所學的方法對於認識社會現象和平時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處理,有很大的作用。使我們不至於面對問題的時候束手無策。

社會心理學雖然學習的時候比較枯燥,也比較的乏味,但是真正學習好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有用的知識和方法。儘管我上課的時候有時也會去看小說什麼的,開小差,但是我不會不來上課,不會去和別人說話從而影響老師的講課,也不會上課的時候睡覺的。開小差我落下的內容我也會用晚上的自習時間給補回來的,不會一下課什麼就不管的。所以一學期下來,我還是學到很多的知識,更有的是一些很重要的認識社會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社會心理學作爲一門學科,自產生以來,有關其學科性質的爭議就從未平息。由於社會心理學是在心理學、社會學、文化社會學等母體科學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要想獲得對人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爲的完整解釋,就應該從多角度出發。隨着時代的進步,學科交叉點越來越多,社會心理學邊緣學科的特點也將越來越明顯。

社會心理學是從社會這個大的整體出發的,起先就是闡述一下人們對社會的認知和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人們如何去看待和認知這個我們每天所面對的社會。同時敘述了影響社會認知的主要因素、認知的內容、基本過程、社會行爲的歸因、社會認知的過程以及對於社會認知的偏差和偏見,還敘述了社會認知中如何認知他人,以及對他人的看法。學習這章,我懂得要更好的瞭解社會,就要涉足社會中去,去親身感受,這樣才能更好的切實的感受到社會的博大、深邃。

在社會認知中,每個人都是會存在社會認知偏差的。但是在認知偏差中總是有些心理效應影響着我們的判斷,如果人們能夠對這心理效應有自覺、清醒的認識,就可以追捕做到控制心裏效應,減少後避免出現認識偏差,從而增強認知的客觀性。影響認知的因素有:首因效應,即首次或者最先印象,當然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第一印象;近因效應、近因即最後的印象,近因效應是指最後的印象對人的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它是指當認知這對於某種人格特徵形成號或壞的印象後,人們偏向於據此推論其他方面的特徵;定式效應,定式是由過去經驗造成的、比較固執而往往有意識不到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這四種因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引起人們對於社會認知的偏差,尤其是在對與他人的看法時最容易誤導引起人們的認知偏差。

由社會認知就產生了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它是我們人們產生認識的基礎和對於看待一切的社會和他人事情的有機體之基。沒有它,我們每個人對於別人的看法和對社會的認知都不會成立。自我意識的內容廣泛,理論衆多,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好的、正確的自我意識,可以推動我們每個人的前進和進步。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會決定他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進行怎麼樣的人際溝通,形成什麼樣的人格,進而決定他的人生的方向和價值。掌握正確的自我意識的方法和恰當的自我行動方式、技巧,對於促進個體的人際交往、自我實現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的方法:

1、注重自我評價-----剖析自己;a、依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評價自己,b、通過與別人比較來評價自己,c、通過和自己比較來評價自己。

2、調整自我體驗----接納自我;

3、強化自我控制-----發現自我。正確的自我意識能決定自我行動的方向,但是,如果不掌握自我行動的方式與技巧,自我行動很可能受阻,從而挫傷個體的自信心。正確的自我行動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幾點:做好自我設計、在人際交往中恰當的展示自我、做出合理的自我選擇、堅持自尊自愛,不斷地完善自我、利用潛能、超越自我。

有了自我意識之後,便開始有了我們人類對於一切的社會的認識和了解,以及和處理這個社會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方法及技巧。有了社會的自我意識,便有了我對社會的態度,認識和了解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動機,就是我去對社會的一些行爲和行動,產生的對他人有用的利他行爲,甚至也有產生的侵害他人的行爲。社會是一個大的羣體,我們在衆多的羣體中生存,更離不開某些我們相處的羣體。羣體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而逐漸發展和形成的,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我們每個人一打出身就融入了某些我們面臨的'羣體。從而社會羣體影響這我們的成長。我們在伴隨着的社會影響之下,逐漸產生某些具體的特徵,特點和不同於外在的行爲,當然我們也會受某些社會規範的約束,這樣的約束是我們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逐漸慢慢地的形成的,這樣的形成構成了一個地域,甚至一個國家特有的共同屬性,使這裏的成員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這樣的一種特徵就是民族心理。這樣的心理對於鞏固和發展一個民族和國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民族心理對於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穩定也是至關重要的,每個人的成長,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接受着這一心理的教化和訓斥,使着我們的行爲和心理更接近大家所共屬的特徵。

這就是我對於本學期社會心理學的感受和體會,我相信社會心理學在我以後的人生中還會佔有重要的地位的,畢業以後我們都是社會上的人,我們離不開社會這個大集體。更離不開我們所屬的某些羣體,社會心理學我也不會學完就不管的,有時間還是會拿起來看看。正所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這些都將做爲指導我前進的必要因素和知識儲備。學習必要的社會心理學,對於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是很有用的,不論以後是否繼續學習深造,還是工作,堅持心理學的學習和感悟是必要的。學習心理學你將會獲得很多重要的處理問題事情的技巧和方法,這些都有可能成爲你事業成功的祕訣。因而我會堅持和好好的學習社會心理學,爲自己不斷的成長和進步積累知識的養分,從而爲以後自己的事業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社會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篇我是通過選修課接觸社會心理學的,通過老師的精心的教導,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態,如何更好的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現我將這半期以來的學習感受總結如下:

對社會心理學的瞭解:

首先,通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羣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爲,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羣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羣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羣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羣體決策等。

隨着現代社會的的發展,社會心理學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顯的越來越重要。作爲個體的人,人們需要認識自己的心理與行爲發生的機制,探索自己所思所想所爲爲何?使自己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好地安頓自己的心靈、調節自己的行爲;同時人作爲社會的人,也需要了解社會心理,如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爲特點,需要認識自我與他人之間關係,如怎樣與他人溝通,怎樣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以及我們如何影響他人和如何被他人影響等。因此許多人已開始自覺地尋求社會心理學的指導與幫助。總之,學習社會心理學概括地講一是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把握自己,二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和理解他人、更好地與他人建立關係,並有效地避免和解決生活中的人際問題或人際衝突等等。這就是人的生存智慧,我想每一個人都想獲得這種智慧吧。

結合自身談體會:

大學給我的感覺是壓力挺大,也很茫然。在未接觸心理學前我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學習之後,我懂得如何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釋放自己的壓力。關鍵在於我們要有積極的心態。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並非順暢,壓力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想成功,但現在很多人生活在壓力和挫折感中,覺得有無力感、無奈感,轉變的關鍵是——你如何看待它們?想想科學家們經過無次的失敗而獲得成功,靠的是什麼?是積極的態度,是堅強的遺志。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被它打敗。

大學的四年,是我們立志成才的黃金時期,是我們走向社會的最後一道門檻。我們在這裏從幼稚走向成熟,每長一歲,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便又會不同。人是不斷進步的,我們應給自己一個奮鬥的目標,給自己的大學生活擬一份計劃。“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這樣,我們才更有動力,纔不會迷失自我。

其次,我們還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報刊。以讀書爲樂事,既可以排遣煩憂,愉悅性情,又可以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對大學新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加強團隊合作。這樣無疑會給你的學習、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帶來諸多的便利好處,也會給你的個性發展、身心健康、事業發展帶來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穫。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有利於形成健全的個性,而健康的個性又利於人

際交往和良好關係的建立。學生時代我們大多數時間是和同學同住在一起的,接觸密切,這是建立友情的良好的客觀條件,應充分利用這一條件,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與同學、朋友、老師保持適度的接觸頻率,才使人際關係不至於淡化甚至消失。切忌“有事有人,無事無人”。另外要不斷形成良好的個性特徵,注意克服性格上的弱點,主動真誠地去結識交往,這樣持之以恆下去,當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需要別人的幫助之時,他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大學不僅僅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而又平凡的驛站,良好的人際關係也不僅僅是在大學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就能培養出來的,它需要我們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不斷地積累,汲取成功之家的經驗教訓,進而讓它在我們的人生髮展歷程中發揮出應有的貢獻。

以上就是我學習這門課程的感受,我相信它將讓我的思想,行動等得到一次徹底的蛻變。從而讓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5

一般人聽到變態心理學,都會覺得有些不自然,因爲變態這個詞總是和怪異、恐怖的行爲聯繫在一起。心理學中的變態心理源自英文Abnormal Psychology,我覺得翻譯成異常心理學會更易讓人接受一點。在hk實習的時候,就聽說心理諮詢師不同於精神科醫生,只有那些不太嚴重的問題才能靠諮詢解決;如果是腦器質性損傷,再怎麼諮詢都沒用,必須要精神科醫生用藥物控制病情。雖然我不是精神科醫生,但仍然需要了解異常心理方面的知識,原因是辨別出沒有精神障礙的案主,作爲諮詢對象,而將疑似有精神障礙的轉介給精神科醫生,以避免錯把

精神病人當作一般心理問題來對待。

聽了郭念鋒教授的8堂課,真是受益匪淺,他用簡單的語言、生動的例子,把枯燥的異常心理學講述的深入淺出,不僅記憶得快也方便理解,真不愧是中國心理學第一人啊。尤其是他提到的例子,對於我這樣沒有經驗的準心理諮詢師來說,很有幫助。比如有些家長稱讚自己的孩子很聰明,是天才,能記住一年365天的天氣預報,又或者能記住城市所有的地鐵路線。這時,我們就要警惕了,這孩子是否是在記憶方面有所障礙。在記憶障礙裏有一種症狀叫作記憶增強,這是病理性的,表現爲患者只專注於記憶某一件事,而且記得特別清楚,這類患者通常都是精神障礙的躁狂發作或抑鬱發作,也有可能是偏執狂。作爲80後的年輕家長,如果不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很可能還真的認爲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兒童,還很驕傲的'向朋友炫耀呢。讀寫障礙也是在國小前半階段常發的思維方面的疾病之一,在hk我就遇過一例,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分不清類似的字詞,無法分辨b和d,p和q,對中文也是如此,左右偏旁的字他會寫反。如果家長認爲這是因爲孩子不認真讀書,反而進行責罵,那對於孩子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hk的家長都會在孩子在國小前去專業機構進行一些心理測量,防患於未然。

不僅是孩子,我們也要注意身邊的大人。比如某個人特別執著於維護社會觀念,他每天都在努力尋找單位裏的“壞份子”,對人家進行批評教育,如果行爲嚴重的,還會去法院提起訴訟,即使被退回也堅持不懈。這樣的人,你能說他是維護社會公義嗎,這是典型的帶有超價觀念的人格障礙和心因性精神障礙。還有一些老人,年紀慢慢大了,也會有一些異常行爲,作爲子女,一定要特別關注他們,以便及早就醫。

作爲心理諮詢師,我們要做的除了對於一般性的心理問題進行輔導疏解,還要及時發現那些有疑似精神障礙症狀的案例,轉介給精神科醫生儘早診治。隨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壓力也在不斷的考驗着我們。面對壓力,是獨自疏解,還是找人傾訴,各有各招;但切記一定不能逃避,否則日積月累,你不處理它,它會來處理你。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6

心理學是一門並不古老但很神祕的學科,許多人都對它充滿了幻想。認爲它可以使人聰明,瞭解別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成爲超凡脫俗的預言家。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的以前,它總給我一種太神祕的感覺,總以爲它很深奧也很虛幻,但是通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枯燥,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心理學來源於生活,又指導生活。

對於幾乎每一個年輕人來說,似乎都覺得自己最瞭解自己;當然了,我也不例外,說實話我接觸心理學這門充滿神祕氣息的課程之前也是一直這樣認爲的。但是隨着這個學期對心理學課程學習的深入,我發現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頗:在走上坡路時,總是把自己估計得過高,似乎一切所求的東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運氣和機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爲是;在不得志時,又往往把自己估計得過低,把所遇到的困難和不利條件統統看作自己的無能,以至於做什麼事總是很極端。

心理健康,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在我沒有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我一直對這個概念似懂非懂,自認爲對"心理"有不小的心得體會,但恐怕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時至今日,在楊老師的講座下,對其認識不知不覺中已是不同往日。對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關心的莫過於其價值。同樣,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在大學裏開展心理衛生工作的意義了。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將心理學概括爲以下幾類:

經過一個學期對心理學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想要了解自己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首先要學會欣賞自己,無論你是一棵參天大樹,還是一棵小草,自我認同纔可能得到他人的認同;其次要學會善待自己,在氣憤時心疼一下自己,找一個僻靜處宣泄宣泄,不要讓那些無名之火傷身;第三就是憂傷時,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訴說訴說,讓陽光復現;第四是在勞累時,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覺,人不過是血肉之軀,經不住太多風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時,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戰勝疾病的力量還是在自己堅強的意志。

在漸漸瞭解自己之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複雜。但是現在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着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

我的性格,爲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爲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着。我很感謝我們的老師以及我們的同學,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雖然這個學期心理學的課程即將結束了,它能帶給我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我們自己去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纔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爲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總體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進意志、個性、氣質等非智能結構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需要,是適應未來社會競爭的素質教育的需要。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7

第一堂課,是針對女生的,我們用十個句子寫下了”我是什麼樣的人”的小紙條,令我很有感觸,我發現自己對自己的瞭解真的是不怎麼樣,寫道第六個的時候就有點卡住的感覺,最後還是憑感覺寫了下來.我想到高中的時候班主任也有一次把我們班女生湊到一塊開特殊班會,那時候我們對老師講的要加強自愛,我懂得自我保護等等,以一種說教的方式講給我們聽有些反感,現在想來,老師是很有主見的.在小小的分享中,我感到了把一些消極評價用一種積極進的語言表達出來,用一個”輕度”來修飾一下就會有的不同結果.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關鍵看你是怎麼評價.

在看<走路上學>那段視頻的'時候,我哭了,那恐怕是我看得最短的視頻還哭了的記錄.生活的不易與艱苦下,親情是那麼溫暖照人.在感嘆自己是幸福的時候,我想起了我媽媽在地裏拾棉花樂呵呵的說的話”能夠不生病,和你爸爸好好幹活,有好收成,掙錢供你們姐弟倆上學,這就是很滿足了”,每當想起這些,都感到自己如此幸福,我想,知足者常樂,我媽媽在言傳身教.

我們還加班加點的看完了楊瀾的<一問一世界>之後才知道看得不全.裏面對我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是”公民楊瀾”,不管她有多成功,楊瀾都可以把自己定位好,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去做事.這讓我想起了我爸爸的一個習慣,那就是按時看新聞,從6:30的山東新聞到中央新聞再到濱州新聞,一直要看到將近八點鐘,這時候我和弟弟任何喜歡的電視劇動畫片都要一邊去,全家一塊看新聞,我在家的時候常常和他一起看,但是大學以後,這個習慣就失去了.媽媽經常笑爸爸”你有把去當官,看新聞有什麼用”爸爸經常會對新聞裏的事情和我做討論交流,甚至一些歷史問題也要問我,小時候覺得新聞裏的事都是真的,爸爸說的也都是對的,但現在常常是爭執起來,無果而終.我想我爸爸做公民最好的表現就是看新聞,關注國家大事.現在,我們常常抱怨我們沒什麼公民權利,我想,少一分抱怨,好好作我們作爲公民應該做的事,哪怕僅僅是關注一下新聞,你也會有你的滿足.

我還問了老師兩個問題,其中一個是明明白白問的,是關於我容易受到驚嚇的原因,另一個恐怕老師還不知道,那是在我扮演考三十分的學生做歸因時問的,因爲我發現我弟弟經常會有這種歸因來說明他爲什麼沒有考好,我以爲這種方式是不利於他進步的,沒料到恰恰相反,這種外歸因是很健康的。

還有老師講的那句”原汁原味的生後就是這樣,酸甜苦辣,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你做的,是照單全收,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現在,我還沒有那麼豁達,仍然對一些事情難以釋懷,但我在學着豁達起來,我很高興,我這方面的表現得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肯定,她在給我的信中寫道”大一的時候你經常抱怨學校有多麼不盡人意,但是大二卻變化很大,字裏行間都想在像在笑呵呵的,真高興你能有這樣的變化”,我覺得,這和我在社會心理學這門課上學到的感受到的有很大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8

這學期學習了社會心思學,有一點心得領會。

社會心思學是古代心思學的支柱之一,它與人格心思學、實驗心思學和認知心思學一同造成了古代心思學的基本結構。本書在引見社會心思學的歷史、理論、方法、鑽研的基礎上,選取了社會心思學的幾個次要鑽研畛域,並從理論和實際上對其加以分析這些畛域包括:社會認知,社會行爲,社會態度,人際關係,社會替換與影響,集團與組織心思,以及最新遭到注重的文明心思學和瘦弱心思學。在對這些畛域的知識進行分析的時候,作者力圖使其與咱們所生活的時代聯繫在一同,從而使社會心思學的理論和知識對咱們的生活有所協助。

學習社會心思學能夠使人們對本人有一個愈加清楚的意識。在事實生活中,人們雖然常常可能會反省本人的所作所爲,但因爲種種緣由,人們對本人的意識遠遠少於別人或者事件的意識。學習社會心思學的第一個益處是意識本人。

在學習社會心思學我也學會了意識別人。生活中人們時時辰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雖然不同的人的行爲差異很大,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在漸漸瞭解本人之後,我發現本人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還喜愛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複雜。但是如今我發現所學習的心思學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着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受,學會了寬容。有人說:“自動與被動緊一線之隔,而生命情調卻神情懸隔。”還有人說:“當你不能改變環境時,最好改變本人。”也有人說:“當你不喜愛本人如今的生活形狀時,請馬上改變。”於是,我選擇了後者那就是所謂的“改變”,只管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還是情願去嘗試,並且宿願用時間來證實本人是可以做到的!

學習社會心思學的第三個益處是意識社會。經過學習社會心思學,我能夠理解本人所處的社會的特性,瞭解了在這樣的社會中應該如何生存下去,這對行將畢業的我有很大協助。

學習社會心思學的.最大益處是意識生活的價值。生活的意義不在於有錢或者名聲嘹亮,而是在於:一是能夠自主,本人的事情本人能夠決定,而不是由別人決定;二是能力,能夠有足夠的實力把本人決定或者別人交給的任務完成;三是關係,在生活中和別人建立起密切的聯繫,而不是孤軍奮戰;四是自尊,對本人有甦醒的意識和踊躍的評價。經過學習社會心思學,我愈加清楚地意識到了本人生活的意義。

經過對社會心思學的學習,我的性格,爲人處事的形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懷別人,解決事情時開始思考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思,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思上的引導,和語言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思上的成績,興許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爲的改變,可以看到心思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思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明知識上,還是從本身涵養上我都提高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始終地成長着。我很感激咱們的老師以及咱們的同窗,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心思學不只讓我瞭解了許多心思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在課堂上爲咱們講課樂觀快樂的金葵老師,使我終於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需咱們放開胸襟,包容這個世界,咱們會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只管這個學期社會心思學的課程已經完結了,它能帶給咱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咱們本人去悟,去領會。做人,不但需求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本人,懂得愛本人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無情。多一些決心,多一些愛,纔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爲高不可攀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要害在於你本人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英勇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心思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9

社會心理學這門學科研究範圍和對象廣泛、複雜。它的定義模糊:在西方社會心理學界的定義主要分兩類,一是研究人的社會行爲,二是研究人與人的關係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在前蘇聯社會心理學界,主要強調團體對人的行爲的影響;在我國,把社會心理學定義爲:社會心理學是對人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爲規律進行規律系統研究的科學。

它的研究範圍主要如下:

一、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爲

社會化和自我意識、社會動機、人的社會認知、社會態度改變

二、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爲

人際關係、人際溝通、社會影響

三、羣體心理

四、應用社會心理學

我也僅僅只學習了兩個月的社會心理學,所瞭解的知識全部都是皮毛,也只有一點粗淺的體會。這兩個月中,主要學習了社會化、社會角色、社會認知、人際關係和人際溝通這幾個部分的內容,一下便是我就這幾個方面所談的粗淺的心得。

一、關於社會化

1、如何理解社會化

人是社會性動物,不能離開社會而孤立地生活着。人需要從一個"自然人"轉化爲一個能夠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履行一定社會責任的"社會人",而這一轉變就是由社會化來實現的。

2、社會化在人與社會相互關係中的作用

社會化在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個人生來只是自然人、生物人,而不是社會人,他沒有社會觀念和社會技能,但同時人又必須生活在社會環境之中。社會環境不同於自然環境,它是一個人造的世界,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因此,一個人只有接受社會化,才能適應社會,在社會環境中生存,同時參與創造社會;而社會也必須由經過社會化的合格的社會成員組成,才能維持正常的運行。

1)個人方面:社會化是人得以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獨立生存的必要前提;繼續社會化是個人適應社會變遷所必經的途徑。

2)社會方面:社會化是人類社會及人類文化不斷延續和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經過社會化的人也就沒有社會,沒有具備與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人,社會就不能維持正常運行;沒有社會化,社會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會目標也就無法實現;沒有社會化,社會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續和發展。

二、關於社會角色

1、角色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具體的個人,它本質上反映一種社會關係,具體的個人是一定角色的扮演者。由此出發,角色是對一系列具有共同性的社會行爲的模式化規範,因而可以把它理解爲人的行爲模式。就我理解,角色,一是從社會化角度講,角色是指社會對社會個體行爲的規範界定和價值期盼或要求;二是從社會行爲主體來說,角色是指社會個體的社會地位及其相應的權利和義務的擔當或承擔。具體的來說,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是人們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範和行爲模式,是人們對於處在特定地位上的人們行爲的期待,是社會羣體或社會組織的基礎。

2、如何扮演好社會角色一要認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只有認清了自己的角色,瞭解扮演該角色所承擔的任務,才能擔起該社會角色的責任,不至於角色失調。二要在角色轉換中保持良好的心態與適應能力,一個人隨着年齡的增長,肩負的社會角色也會隨之增多,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適應力以做到在各種社會角色的轉換中收放自如。三要長期的培養自身的能力,在扮演社會角色中,現實與理想總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自己的忍耐力,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等。

三、關於社會認知

1、社會認知,主要是指對他人表情的認知,對他人性格的認知,對人與人關係的認知,對人的行爲原因的認知。社會認知是個人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爲動機、意向等作出推測與判斷的過程。社會認知的過程既是根據認知者的過去經驗以及對有關線索的分析而進行的,又必須通過認知者的思維活動來進行。社會認知是個體行爲的基礎,個體的社會行爲是社會認知過程中作出各種裁決的結果。它是一個由表及裏、由點到面的動態過程。它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兩大方面:個人知覺、對人際關係的認知。有很多因素影響社會認知,如認知者因素、認知情境因素和認知對象等。

2、提高自身的社會認知能力

1)注意被認知者的第一印象,觀察其知識素養與能力,瞭解其自身修養;

2)不要過於重視刻板印象,因爲那是普遍的存在於人們心中的無法改變的印象,要通過其自我展示,來真正的瞭解被認知者;

3)提高自身的素質,由於認知者本身的經驗、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個人需求、性格和心理結構的不同,對同一個社會刺激會發生不同的認知結果,所以要學會豐富閱歷、提高素質;

4)將認知過程放在其當下的環境中,做出適宜的認知判斷。

四、關於人際關係

1、對人際關係的理解:人際關係是人們在共同活動中彼此爲尋求滿足各種需要、以個體情感爲基礎而建立起的相互間的心理關係。具有個體性、直接性、情感性等特點。不同的人際關係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人際關係既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直接關係,也就是情感上的關係。

2、如何完善人際關係: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之間有着重要的.聯繫,良好的人際關係來源於健康的心理狀態,自信、樂觀、從容、友愛、助人、謙虛、寬容等等,這些良好的行爲品質都可以在人際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健康的人際關係也可以使人舒緩壓力、平復情緒,對人們的個人發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際關係中出現問題的人,也會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是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他們更多地表現出自負、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極心理,從而導致了人際交往的一次次挫敗。這也便要求了我們要學會如何完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建立在溝通上的,我們聽得更多的是人際關係是複雜的,但是,如果我們掌握了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那麼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很容易的。首先完善自己的外形,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於今後的溝通;另外要有一定的知識和能力,有良好的個人修養;並且也要學會尊重別人,溝通是建立在相互的尊重之上的;最後要學會"和爲貴",能夠容納不同意見,求同存異,才能可持續發展。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五、關於人際溝通

1、對人際溝通的理解:人際溝通簡稱溝通,就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過程,即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過程。人際溝通有傳遞信息、心理保健、形成和完善社會心理等功能。

2、如何提升人際溝通能力:

1)人際溝通的真誠原則。真誠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金鑰匙,因爲真誠的人使人產生安全感,減少自我防衛。越是好的人際溝通越需要溝通的雙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實想法與人交流。當然,這樣做也會冒一定的風險,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裝起來是無法獲得別人的信任的。

2)人際溝通的主動原則。主動對人友好,主動表達善意能夠使人產生受重視的感覺,主動的人往往令人產生好感。

3)人際溝通的相互原則。人們之間的善意和惡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況下,真誠換來真誠,敵意招致敵意。因此,與人交往應以良好的動機出發。

4)人際溝通的平等原則。任何好的人際溝通都讓人體驗到自由、無拘無束的感覺。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臉色行事,就無法建立起高質量的心理關係。

以上便是我學習了兩個月社會心理學後的所想所感,觀點片面,認識淺顯,水平有限,不免有誤,僅以此自勉。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0

《心理學》這門課程對於我們每一位大學生來說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們瞭解心理知識的所要走的階梯,對我們瞭解人的心理尤爲重要。

雖然我已經在老師的指導和教導下,學了這門課程大半個學期,還未學完,但我已經對心理知識的有關方面有了一定的瞭解,人的知識、情緒、行爲、動機、感情等等都與心理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人的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主觀與客觀、好與壞、高興與悲哀……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現象令人愉悅,一些現象使人憂慮,美好的事物引發人的愛慕之心,醜惡現象惹人產人產生厭惡之感。人具有喜、怒、哀、懼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種情感和情緒,而這些情感與情緒作爲人對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態度體驗、構成了人類心理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課堂上,老師每講到新的知識,都會耐心地指導,並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授課,甚至還有一些比較經典的視頻以指導我們,讓我們掌握起知識的要點時容易理解和,使我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識的“免疫力”,因爲這樣我們在記憶知識時更加牢固。有時在講到一些重要理論時,還會出一些心理實驗來測試我們的能力和心理素質的承受能力,這些課堂實驗使我們感到十分有趣而且這樣別具心裁的課也十分生動和形色,是我們學生所喜歡的,上課時不會感到枯燥乏味,能夠引起我們的興致,因爲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啓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這也而況儀讓我們瞭解自己的心理能力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是好還是壞,是強還是弱,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是高還是低,這都是我們需要去了解的,因爲可以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課程,它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爲以及它們活動規律科學,更加是人類爲了認識、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門科學,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同時也考察人的行爲、感情、動機,並且探討心理現象與行爲之間的規律性關係。有人說,心理是一種精神現象,它不具形體,難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然而,人的心理與人的行爲,可以瞭解人的心理。可以分爲社會心理和個體心理。社會心理與個體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社會心理現象體現在個體心理活動當中,它離不開個體心理。但對個體而言,社會心理又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實,直接影響個體心理的形成與發展。個體心理是社會現實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雖然屬個體的主觀精神活動,但其中包含着豐富的社會心理因素。

受遺傳、教育、生活經歷、職業活動和其他因素影響,不同的人的心理會形成各不相同的特點;在不同的時間或條件下,人的心理活動具有不同的狀態。對於人類來說,人是個體的也是社會的,具有雙重屬性,即人作爲個體而存在,又與周圍的環境、與他人發生着不可脫離的關係,這說明了人的心理受着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人的心理是無法脫離這兩個關係而成爲個體獨立存在的,沒有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人類是無法能透徹地瞭解和認識自己。特別是在這個日益發展迅速以科技和信息爲中心的社會,人的心理和行爲的方式和現象也會越來越複雜,因爲這個社會就是一個複雜的個體而存在於這個世上,如果人類不能跟上和掌握它們之間的規律關係,就無法進一步瞭解人類的心理關係,也就不無法使人類在社會中得到提高,社會也不能以良好的姿態前進到一個美好的世界。正因爲如此,這個社會中又多了一份職業,就是心理醫生,爲人類解決有關的心理問題和心中疑問,使人們有一個良好的心理以生活在這個社會中。

《心理學》對我來說是尤爲重要的,這對我的心理能力和素質的成長缺它不可,我需要它剖析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我的職業,我的職業需要它,因爲我選擇的是師範職業方向。它是我們師範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也是培養未來教師師範技能與職業素質的重要基礎課。我通過心理學的學習,我可以瞭解到中國小生的心理髮展變化的特點和規律,理解和掌握學校教育教學中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爲以後的教育實踐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應用,注意心理學基本理論與學校教育實踐的結合、基礎知識與應用方式的結合、現實需要與未來發展的結合,這在培養人才質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學習了這門課程,豐富了我的心理知識,提高了自我認識的水平,我學到了很多我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問題,使我對心理的見識增長不少。隨着這課程的深入,我對這門課程越來越有濃厚的興趣了,而我也漸漸地發現並解決了我以前所疑慮的心結,並讓我不斷地完善個人,昇華到另一個自我的境界。我覺得這個學習過程和學習時間都是值得的,因爲我學到了以前不能學習也沒有學到的知識。以後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會更進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醫生,因爲最瞭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雖然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隻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們更要努力去學習心理學知識,瞭解自己,掌握自己,同學也瞭解到別人,對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識、能力和素質至關重要,使我們可以成爲一個科學心理、健康心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對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培養足夠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質,創造親密的關係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間的交會溝通能力,只有這種親密關係才能使我們心理成長,因爲它是滋養生命的最佳營養。從今以後,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1

心理學是充滿理想與希望的學科,這僅是該學科以“人認識自我”爲其宗旨,以增進人類的生活質量,人類事業的發展爲目的,而且還凡是涉及諸如幸福、自信、心靈等等人生的理想,也心理學的自然領域;所有人類所關切的“真、善、美”,無不體現在心理學心理學家們的工作之中;人類的希望在於對自身的認識,這也正是心理學所努力的。,心理學與所有普通的人都息息的學科,而僅是學者們的與著述。不但都關切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能使經驗已用於對社會下一代的培養,使下一代能夠的心理素質,誠摯堅毅樸素寬容的人格。古有明訓:“心則不競,何憚於病。”“哀莫大於心死”。

最大的益處莫過於學習心理學了人際交往的能力,使懂得如何理解別人,別人。

大學生,心理健康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地把握,控制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的融於集體;能的環境…

這門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悅,的心理諮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悅。

心理學協會,這是溫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努力,學到了心理的知識,還爲同學心理的服務。是今年的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而且裏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

這門社會心理學的學習,我對大學三年的生活的規劃,對以後的路,對的職業生涯的規劃。可見,心理學對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在生活、學習、交際都可以用到這的知識。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可見心理學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後的職業的,心理學知識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社會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7

第一堂課,是針對女生的,我們用十個句子寫下了”我是什麼樣的人”的小紙條,令我很有感觸,我發現自己對自己的瞭解真的是不怎麼樣,寫道第六個的時候就有點卡住的感覺,最後還是憑感覺寫了下來。我想到高中的時候班主任也有一次把我們班女生湊到一塊開特殊班會,那時候我們對老師講的要加強自愛,我懂得自我保護等等,以一種說教的方式講給我們聽有些反感,現在想來,老師是很有主見的。在小小的分享中,我感到了把一些消極評價用一種積極進的語言表達出來,用一個”輕度”來修飾一下就會有的不同結果。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關鍵看你是怎麼評價。

在看<走路上學>那段視頻的時候,我哭了,那恐怕是我看得最短的視頻還哭了的記錄。生活的不易與艱苦下,親情是那麼溫暖照人。在感嘆自己是幸福的時候,我想起了我媽媽在地裏拾棉花樂呵呵的說的話”能夠不生病,和你爸爸好好幹活,有好收成,掙錢供你們姐弟倆上學,這就是很滿足了”,每當想起這些,都感到自己如此幸福,我想,知足者常樂,我媽媽在言傳身教。

我們還加班加點的看完了楊瀾的<一問一世界>之後才知道看得不全。裏面對我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是”公民楊瀾”,不管她有多成功,楊瀾都可以把自己定位好,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去做事。這讓我想起了我爸爸的一個習慣,那就是按時看新聞,從6:30的山東新聞到中央新聞再到濱州新聞,一直要看到將近八點鐘,這時候我和弟弟任何喜歡的電視劇動畫片都要一邊去,全家一塊看新聞,我在家的時候常常和他一起看,但是大學以後,這個習慣就失去了。

媽媽經常笑爸爸”你有把去當官,看新聞有什麼用”爸爸經常會對新聞裏的事情和我做討論交流,甚至一些歷史問題也要問我,小時候覺得新聞裏的`事都是真的,爸爸說的也都是對的,但現在常常是爭執起來,無果而終。我想我爸爸做公民最好的表現就是看新聞,關注國家大事。現在,我們常常抱怨我們沒什麼公民權利,我想,少一分抱怨,好好作我們作爲公民應該做的事,哪怕僅僅是關注一下新聞,你也會有你的滿足。

我還問了老師兩個問題,其中一個是明明白白問的,是關於我容易受到驚嚇的原因,另一個恐怕老師還不知道,那是在我扮演考三十分的學生做歸因時問的,因爲我發現我弟弟經常會有這種歸因來說明他爲什麼沒有考好,我以爲這種方式是不利於他進步的,沒料到恰恰相反,這種外歸因是很健康的。

還有老師講的那句”原汁原味的生後就是這樣,酸甜苦辣,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你做的,是照單全收,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現在,我還沒有那麼豁達,仍然對一些事情難以釋懷,但我在學着豁達起來,我很高興,我這方面的表現得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肯定,她在給我的信中寫道”大一的時候你經常抱怨學校有多麼不盡人意,但是大二卻變化很大,字裏行間都想在像在笑呵呵的,真高興你能有這樣的變化”,我覺得,這和我在社會心理學這門課上學到的感受到的有很大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2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聯合國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困擾人類的不是環境問題,不是資源問題,也不是恐怖主義,而是來自於人類心理的問題。諸如情結的煩悶,學業與工作的壓力,孩子厭學,感情困惑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引發憂鬱,失眠,焦慮或者其它現代文明病。這一組數據,不僅讓人咋舌,更讓人不得不證實當今的社會問題。可以說,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關注心理健康,已成爲21世紀重要的社會的新課題。

一、學習心理學的動機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市場經濟的加速運行,完全打破了幾十年來人們在傳統落後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形成的思維定式。當突然直面一個激烈競爭,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新模式,我們會深刻的感受到多年來積累的知識,能力,經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一夜之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學習工作,生產關係的矛盾,衝突,經常困擾着人們健康的心靈,嚴重影響其學業和事業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師的連線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與此感受到了與衆不同的教學氛圍,很受鼓舞。說心裏話,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對此學科的理解幾乎是片面的,瑣碎的.。但,當我從參加第一堂心理學開始,對心理學就漸漸地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對此學科的濃厚的興趣。通過徐清照老師的講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在每個人的身上,也蘊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們去喚醒他。”

二、心理學中的“人格”

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穩定性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興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諮詢師應當具備的人格條件又包含哪些內容呢?

1.心理相對健康

心理諮詢師是通過自己的行爲來引導來訪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於他的來訪者。雖然心理諮詢師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會像其他人一樣希望得到愛,希望被接受,被承認,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須有能力在諮詢關係以外求得這些慾望的滿足,以保證有效地完成心理諮詢師這一社會角色的任務,不致引起角色緊張。心理諮詢師也會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數來訪者,在相同的社會環境裏,遇到各種生活難題,也會出現心理矛盾和衝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對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諮詢關係以外來解決他的心理矛盾和衝突,不至於因爲個人的問題干擾諮詢工作。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有良好適應能力的人。要得到來訪者的信任,諮詢師自己必須願意不斷成長,並且在生活中不懈奮鬥。那些情緒不穩定,經常處於心理衝突狀態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難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2.樂於助人

只有樂於助人的人才能在諮詢關係中給來訪者以溫暖,才能創造一個安全,融洽的氣氛,接受來訪者各種正性和負性的情緒,從而進入來訪者的內心世界。“樂於助人”說起來容易,但並非任何人時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關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語,缺乏熱情的人,也是難以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3.責任心強

心理諮詢師既要耐性傾聽來訪者的敘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來訪者感到自己被關注,也要能誠懇坦率地和來訪者談心,取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願意暴露內心的痛楚和祕密。工作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負責任在諮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這些人格條件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和環境的長期影響下形成的,是相對穩定的心理特點,不是光靠學習理論知識就可以獲得的。因此,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勝任這項工作,應先檢驗自己的人格條件。

三、 完善的知識機構

做好心理諮詢工作要有必備的理論知識。心理諮詢不是僅僅依靠良好願望,滿腔熱情和一般常識來安慰,勸說那些處於困境的來訪者或鼓勵心理病人跟疾病鬥爭。有時,廉價的安慰反而會引起來訪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是科學工作,要用科學的諮詢知識和技巧來幫助來訪者,使他們認識困擾着他們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棄適應不良的行爲,使心理成熟起來。

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理解來訪者的困難是怎樣形成的,矛盾和衝突的根源何在,他們心理症狀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用什麼防禦手段來對付內心衝突等一系列問題,然後才談得上有針對性地協助來訪者分析問題,並引導其走出困境,促進人格成長。

四、熟練的諮詢技巧

心理諮詢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是可以學到的。除了從書本上學習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向來訪者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上面所說的職業道德,人格條件,知識條件和技巧條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鈉所說: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個人品質,學術知識和助人技巧的結合。

五、粗淺

首先選擇心理學,就是爲了想幫助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達到更加好的狀態。

第二就是學會了換位思考,在寫心理學論文的時候,瞭解了許多關於治療的方法,然而,對我影響最大,最有啓發的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適時地應用,更加設身處地地爲他人着想,那麼個人就可以更加平靜客觀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學會了寬容。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3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羣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爲,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簡單說它是一種羣居的社會中個人心理現象。根據心理諮詢師培訓機構教育內容,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價值在於提高人認識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質量。

下面小編就爲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社會心理學學習心得。

1、認識自己。學習社會心理學能夠使人們對自己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對自己的行爲特徵和性格特點進行長足的瞭解。只有足夠了解自己,才能在現實生活中,在遇到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反省自己的.不足。只有對自己的瞭解足夠,才能處理對其他人或事件的問題。

2、認識他人。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但通過某些途徑和特徵,發現他人的行爲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在漸漸瞭解自己後,發現以前處理問題都是以自我爲中心,如果瞭解他人,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會發現,包容一個人原來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裨益。

3、認識社會。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社會的水太深,通過學習社會心理學,我能夠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的特性,瞭解了在這樣的社會中應該如何生存下去。

4、認識生活的價值。社會心理學學習心得裏面最大的成果,是激發了我對生活的理解。做到獨立、掌握處理事情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這是通過社會心理學學到的方法,也是生活的意義所在。

社會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4

這學期學習了社會心理學,有一點心得領會。

社會心理學是古代心理學的支柱之一,它與人格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一同造成了古代心理學的基本結構。本書在引見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理論、方法、鑽研的基礎上,選取了社會心理學的幾個次要鑽研畛域,並從理論和實際上對其加以分析這些畛域包括:社會認知,社會行爲,社會態度,人際關係,社會替換與影響,集團與組織心理,以及最新遭到注重的文明心理學和瘦弱心理學。在對這些畛域的知識進行分析的時候,作者力圖使其與咱們所生活的時代聯繫在一同,從而使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知識對咱們的生活有所協助。

學習社會心理學能夠使人們對本人有一個愈加清楚的意識。在事實生活中,人們雖然常常可能會反省本人的所作所爲,但因爲種種緣由,人們對本人的意識遠遠少於別人或者事件的意識。學習社會心理學的第一個益處是意識本人。

在學習社會心理學我也學會了意識別人。生活中人們時時辰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雖然不同的人的行爲差異很大,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在漸漸瞭解本人之後,我發現本人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還喜愛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複雜。但是如今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着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受,學會了寬容。有人說:“自動與被動緊一線之隔,而生命情調卻神情懸隔。”還有人說:“當你不能改變環境時,最好改變本人。”也有人說:“當你不喜愛本人如今的生活形狀時,請馬上改變。”於是,我選擇了後者那就是所謂的“改變”,只管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還是情願去嘗試,並且宿願用時間來證實本人是可以做到的!

學習社會心理學的第三個益處是意識社會。經過學習社會心理學,我能夠理解本人所處的社會的特性,瞭解了在這樣的社會中應該如何生存下去,這對行將畢業的我有很大協助。

學習社會心理學的最大益處是意識生活的價值。生活的意義不在於有錢或者名聲嘹亮,而是在於:

一是能夠自主,本人的事情本人能夠決定,而不是由別人決定;

二是能力,能夠有足夠的實力把本人決定或者別人交給的任務完成;

三是關係,在生活中和別人建立起密切的聯繫,而不是孤軍奮戰;

四是自尊,對本人有甦醒的意識和踊躍的評價。經過學習社會心理學,我愈加清楚地意識到了本人生活的意義。

經過對社會心理學的學習,我的性格,爲人處事的形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懷別人,解決事情時開始思考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引導,和語言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成績,興許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爲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明知識上,還是從本身涵養上我都提高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始終地成長着。我很感激咱們的老師以及咱們的同窗,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心理學不只讓我瞭解了許多心理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在課堂上爲咱們講課樂觀快樂的金葵老師,使我終於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需咱們放開胸襟,包容這個世界,咱們會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只管這個學期社會心理學的課程已經完結了,它能帶給咱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咱們本人去悟,去領會。做人,不但需求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本人,懂得愛本人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無情。多一些決心,多一些愛,纔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爲高不可攀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要害在於你本人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英勇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