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

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1

紅旗渠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機器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稱爲“人工天河”,在國際上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站在渠邊,看着滾滾的渠水向前流淌着,彷彿像是在訴說着當年修建時的悠悠歷史。順着渠水就來到青年洞景點,青年洞是總乾渠最長的隧洞。“堅硬的石英岩一錘打下去一個白點,十數根鋼釺打不成一個炮眼”,當年青年們面對這樣的艱難困境,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於1961年7月15日鑿通隧洞。爲表彰青年們艱苦奮鬥的業績,故命名爲“青年洞”。擡頭看着赫然醒目的郭沫若題詞“青年洞”,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個年輕的小夥子揮汗如雨搬地拼命工作,似乎聽到那鑿崖開洞時的聲聲的鐵鍬聲,“誓言無悔,立誓立行,勵志向前。擁護黨的章程,履行黨的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祕密。對黨忠誠,努力學習,爲共產主義而奮鬥終身!”站在青年洞下,自豪地擡頭挺胸,聲聲的誓詞喊出了我們對於黨的真真熱愛和深深感情。

工地上的工作質量要求高,紅旗渠五十多年沒有出現過一處漏水的地方,在當時沒有工具、沒有資金、沒有糧食的年代,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林州人民用紅旗渠的壯舉,詮釋了“責任”這兩個字的真諦。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林縣人民在修渠過程中孕育的紅旗渠精神,已經成了激勵、教育當代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年輕人要緊緊圍繞在黨的領導下,刻苦學習先進科學文化知識,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繼承革命優秀主義傳統,使我們的紅旗渠精神代代發揚、創新!

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2

大家好,我是國控x公司黨羣工作部的xx,今天代表x公司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紅旗渠學習參觀的感受。

五年前,我曾經帶領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來過這裏,時隔五年,我再一次被這座由人民羣衆創造的工程奇蹟所震撼。

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僅靠一錘,一鏟,兩隻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劈開了太行山,引來了漳河水,滋養了林縣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剛來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紅旗渠精神源自什麼?通過學習參觀,我知道了,紅旗渠精神源自羣衆力量,源自英雄模範,源自自力更生,源自科學創造,源自廉潔無私,更源自信仰信念。

如今的林州,已經告別了“十年久旱,靠天吃飯”的時代,紅旗渠也成爲風景秀麗的紅色教育基地,向世人講述着“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

紅旗渠精神雖然形成於上世紀60年代,但它並未隨時光的流逝而過時,它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力量,催人奮進,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幟,引領一個時代,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動力,鞭策我們不能懈怠、不能偷懶。幹事業要有熱情,幹事業要有激情,今後,我們要在工作中,發揚紅旗渠精神,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奮發有爲,做到敢於擔當、勇於擔當。提升我們的正能量,爲實現中國夢不斷努力,讓紅旗渠精神在當代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3

做爲一名黨務工作人員,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直機關黨工委組織的紅旗渠學習考察。短短兩天的“觀、聽、感”三位一體的學習考察,讓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禮。

觀“人工天河”紅旗渠。紅旗渠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沒有任何現代化施工手段、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靠一錘一釺“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從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險灘峽谷之間歷時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這項工程在國際上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走在紅旗渠乾渠的堤壩上,看着綿綿流淌的紅渠水,感受着紅旗渠的宏偉壯麗,不禁爲當年建設者們的超凡智慧、卓越膽識和頑強毅力所驚歎和敬仰。紅旗渠絕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華民族插在太行之巔的一面精神旗幟。

聽——黨校老師全面解讀。林州市委黨校老師用圖文並茂的生動講解爲我們深刻闡釋了紅旗渠精神及其時代價值。“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短短十六字的紅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縣黨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氣、鮮血和汗水的結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偉大旗幟,歷久彌新。我們不僅要將紅旗渠精神內化於心,更要外化於行,做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發揚者,堅定理想、激發熱情、錘鍊品格、苦幹實幹,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色業績。

感——黨員羣衆齊心築夢。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各級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幹部能搬石頭,羣衆就能搬山頭;幹部能流一滴汗,羣衆的汗水流成河”,這個感人至深的順口溜是林縣黨員羣衆齊心築夢的最好詮釋。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與羣衆同甘共苦,就會形成實現中國夢的無聲無形卻強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4

xx月中旬我們來到位於太行山區的河南省林州市,參觀了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紅旗渠。紅旗渠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特定的環境中、特定的時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稱爲“生命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在參觀學習紅旗渠的過程中,我瞭解到歷史上的林縣十年九旱,水是這裏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在林縣,走幾裏甚至幾十裏去取水,是每個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爲一擔水,有的要耗費一個勞動力半天、乃至大半天時間。曾經爲爭奪河水、井水而引發的械鬥在這裏並不罕見。面對這樣的情形,林州人民決定要改變現狀,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重新安排林州的山河。然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當中開鑿一條長1500公里長的紅旗渠,特別是在60年代,其面對的困難是我們今天所無法想象的。可是英雄的林州人民做到了,創造了新中國的一個奇蹟。

在參觀學習的這幾天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麼是“紅旗渠精神”,也爲林州人民的這種精神所折服。最讓我震撼的,莫過於青年洞的開鑿。青年洞是一條六百多米長的隧洞,而且是開鑿在懸崖絕壁上。太行山堅硬如鋼的石英砂石,一錘下去,只能留下一個斑點,可想而知青年洞的開鑿是多麼的艱鉅。可是林州人民做到了,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毅力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大山中開鑿出了一條總長度616米,高5米,寬6.2米的隧道。

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模範人物。除險隊長任羊成帶着他的`隊員們,在崖上盪鞦韆,飛蕩數次,才能蕩進虎口,除掉險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還有紅旗渠總設計師吳祖太,吳祖太的母親病故時,他仍然在工地上。他身懷六甲的妻子,因捨己救人犧牲。沒過多久,王家莊隧洞工程發生塌方,這位當時少見的水利學校畢業生又獻出了自己年僅27歲的生命,他的屍骨也與太行山永存。像任羊成、吳祖太這樣的英雄人物還有很多,也正是有了這許許多多英雄的紅旗渠兒女,我們才能見到今天被視爲奇蹟的紅旗渠。

通過學習紅旗渠精神使我體會到人總是要有一點幹勁的,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複雜的環境,越是困難的事業,就越是需要一種力量的支撐,才能磨礪出像紅旗渠精神一樣頑強的紅旗渠人。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不斷髮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鬥,就沒有今天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的局面。

身臨其境參觀了紅旗渠,更深地領悟了紅旗渠艱苦卓越的精神,使我更加堅定了共產黨的信念,拋棄不良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繼續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提高黨員幹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

由紅旗渠精神聯繫到自己,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在面臨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時,在面對誘惑時,要以紅旗渠精神爲動力、爲榜樣,做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永遠保持自強不息、勇於拼搏的精神。作爲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時刻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使紅旗渠精神永活心中。

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5

堅定的信念是支撐我們不斷前進的理念,無論多麼困難,走一走革命老路,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體會,走進紅旗渠,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在昭示革命先輩的不易。

紅旗渠原來是一塊旱地,因爲地處太行山的腹地而導致了山多水少,爲了將這一塊兒發展起來,開山引水,修建水庫,與天鬥,將山河重新歸位。這就是一種大無畏精神吧,面對大自然的惡劣環境,在不傷害自然的條件下,利用自己手中的一錘一鍬,甚至是用自己的雙手,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逢山鑿洞,遇溝架橋,經過數年的劍客奮鬥們終於引流成功,解決了這塊乾旱地區的用水難題。

其實,這種精神一直延續至今,無論我們現在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從事着什麼樣的職業,吃苦耐勞,奮勇拼搏,這種精神是丟不了的。只有秉持着這種信念,才能讓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不爲艱難,迎難而上,通過自己的智慧,來解決問題,不放棄。

現在的網民物質生活提高了,可能不能體會當初建設的艱辛,但是重走紅旗渠,你可以看到這些時代的見證,聽講述者講述過去奮鬥的故事,同樣是振奮人心的。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創造出了世界水利建設上的奇蹟。

正直青年大學習之際,我們年輕的一輩在新時代又該如何譜寫新的篇章!紅旗渠有一處青年洞,這是最典型的代表,是300多名青年男女通過自己的汗水和獻血一點點開鑿出來的。不忘革命老前輩。大地用風貌來銘記,而我們要用精神來傳承。

我們處在美好的時代,這是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也是個物質的時代,如何在物質的激盪裏面保持着初心,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必修課。時刻保持昂揚的鬥志,與同志們團結合作、互相學習,更不要忘記始終保持着艱苦奮鬥的信念,不斷完善自我,勇於創新,讓紅旗渠精神縈繞在心頭!

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心得體會6

金秋十月,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在集團的組織下“走進紅旗渠,接受再教育”。我們一行來到林州,參觀遊覽了紅旗渠展覽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沙盤模型,一件件簡陋的工具,一身身破舊的棉衣,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一錘、一鏟,用兩隻手生生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被稱爲“人工天河”的紅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用“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用拼搏向上的激情建設了今天繁華、富強美好的新林州。

此次參觀紅旗渠,通過認真的聽取講解員的講解,使我感受深刻:

一、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學習林州人“十年修一渠,一渠成奇蹟”。在資金短缺,自然條件惡劣,施工設備差,林縣人沒有被困難嚇到,沒有向大山屈服,發揚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那種攻克困難,解決困難的韌勁,應該把這種韌勁溶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二、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學習林州人“吃苦精神、無私奉獻”。當聽到施工民工最困難的時候,每人每天只有6兩糧,爲了填飽肚子挖野菜充飢,甚至下河撈水草,這種吃苦的精神令人感慨萬千。紅旗渠的建設者們不計較個人得失,樂於奉獻,不畏艱險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犧牲人數就達80多人,受傷者不計其數。

三、傳承紅旗渠精神。在當前社會中人民生活和物質都比較富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摒棄浮躁,腳踏實地,無私奉獻,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與時俱進, 勇於創新,以實際行動不斷把“紅旗渠”精神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爲恆信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