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父母課堂》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1

初讀《父母課堂》是我一次在單位值班的時候。孩子其實早就把書帶回家,並非常誠懇地告訴我,媽媽你一定要好好地看啊。可是自己總是工作太忙,家務太多,並未靜下心來認真的閱讀。在單位值班能安靜地讓人完全放下平日裏的一些心事,靜下心來翻看起這本書來。誰知這一看,讓以前總是難捱的時間竟如流水般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我完全被這本書吸引了。

書中有教育大家對教育的科學引導與忠告,有老師和家長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鮮活的事例,自己在閱讀的同時不禁對照自身對孩子的教育,思考在教育上是否存在着不足與問題,是否與專家的觀念不謀而合,我們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是否適合孩子自身的特點,會對她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最喜歡書中“父母忌語”和“孩子心聲”這兩個版塊。雖說篇幅不大,但正如書中所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父母對孩子心靈的保護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可能自己的一句習慣語,卻讓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也正如書中所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理解孩子,要理解孩子就要走進孩子的心裏”。怎樣走進孩子的心裏呢?那就是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太多的時候,我們以父母自居,對孩子嚴加指責,忘記了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尊嚴;太多的時候,我們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這樣那樣,卻忘了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心智還沒有達到成人的標準。因此,身爲父母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與孩子平等溝通,理解他們、信任他們,相信每一個孩子從心底裏都想成爲一個好孩子。

這是我讀第一本《父母課堂》的一些心得,其實思考的遠不止這些。我想以後我會期待着孩子從學校帶回來每一期新的父母課堂,我想我會與這本書成爲朋友,從那裏學到更多的有益的教育方法,讓我們的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2

孩子步入國小快一個學期了,回想三個多月的學習生活,做爲家長的我和孩子一起緊張着,更確切地說,是比孩子更緊張。時而擔心孩子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時而懷疑她的交往能力;時而又質疑她學習習慣的養成……

常言道:關心則亂。的確如此,每天的緊張情緒使我這個在國小工作了十幾年的”老”教師,一時間竟將所有的教育理論,教育策略拋之腦後。記得那是孩子剛開始學拼音時,聲母、韻母合拼不起來經常發生,比如”b—a”拼出”bo”的音,”p—a”拼成”ba”。數學學習也是這樣,初學數字”2、3、4、5、6、9”的朝向問題,我認爲非常容易的事在孩子那裏屢屢犯錯誤。於是,一向認爲脾氣良好的自己在不經意間竟也學會了”河東獅吼”的武藝。一天,孩子拿回了《父母課堂》,其中一篇是對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專訪,她明確的'指出——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由父母決定的。

父母對學習中諸多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決定着孩子的成功與否。尹老師說,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讓孩子愛上學習,首先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當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的時候,他便會投入精力,學習就會變得有趣、輕鬆,沒有那麼沉重了。家長可以用玩遊戲的方法引導孩子的興趣,即所謂的”寓教於樂”。一語點醒夢中人,尹老師的話引起了我對孩子教育的深深思索:我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節奏?我犯了嚴重的拔苗助長的錯誤。

在以後的時間裏,我嘗試着慢下來,對孩子的要求相對降低。跟隨孩子的認知節奏,學習節奏,用一些更感性的方法幫孩子突破學習的難點,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b”“p”“d”“q”識記發生困難時,我採取做半圓加小棍抽拉的方式加強記憶;當拼讀發生困難時,我將聲母韻母一一做成卡片,讓它們找朋友。這些做法既增強孩子的記憶,又增加了學習的興趣。這樣一個階段下來,孩子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想來,真的要感謝《父母課堂》,是它使我由偏激迴歸了理性,重新認識到遵循孩子心理髮展規律,尊重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應該側重於充當指揮者,更重要的應該是陪伴者,建議者和幫助者。家長只是陪伴孩子在人生的路上成長,至於孩子有多大的舞臺,取決於家長給孩子自主能動的空間有多大。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3

網絡時代對於報紙雜誌一類平面媒體的興趣可以說大大降低了。如果不是女兒在國慶中秋長假前就一直嚷嚷着要家長完成寫《讀後感》這一艱鉅的任務,可能我的“寶貴時間”又將在浩淼的網絡海洋中消耗殆盡。爲了顯示家長的爲人師表,交出一篇合格的家長作業,漫漫長假,稍有空閒便認真翻閱這本20xx年9月期的《父母課堂》。說實話,一開始是信手翻翻,打算隨便找一篇文章,寫上幾百字的文章應付應付就算了。但是,翻了一會後,感覺自己已經被雜誌所刊載的每一篇文章深深吸引:既有傳授孩子教育方法的柴潔心訪談,又有講述名人李嘉誠教子成功的案例,還有親子加油站、家校頻道、教子良方、父母忌語、孩子心聲等近20個欄目,可以說簡直就是一本架起孩子、學校和家長學習教育的百科全書。細細品味,其樂無窮,受益匪淺!

開卷欄目通過一個發人深思,充滿哲理的故事,一步一步向我們闡述着“愛是最好的老師”這一至理名言。通過退休女教師最後自言自語的話“我只是很愛那些孩子。”爲故事和每一個讀者找到了最佳答案。無獨有偶,在最近表彰的最美鄉村教師裏,最美鄉村教師陳萬霞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也表達了對孩子們深深的.愛意。所以,對我們家長來說,良好的家教,也應該是以充滿愛意作爲基礎的。脫離了愛的家教將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也不會結出健碩的果實。

柴潔心訪談錄,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澆灌了我們煩惱、乾焦的心田。一篇《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猶如一桌豐盛的營養盛宴,直接幫助我們解決了當前在教育小孩過程中面臨的急需解決,而又一直難於解決的困難——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小孩已經六年級了,經過幾年的成長和努力,養成了許多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一些“小毛病”卻始終沒能很好解決,比如:節假日喜歡長期“泡電視”的問題,做完作業總是不認真檢查等等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夫妻倆困惑過、責怪過,甚至還爲此爭吵過,可是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合適辦法解決。柴潔心訪談錄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深入淺出,給了我們理論的思考和方法的借鑑。我想文章中提到的“家長千萬不能成爲孩子的柺棍”告誡,確實值得我們每一個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們深思。而“剩餘時間歸你支配”,又是我們解決孩子學習和喜歡看電視這一矛盾很好的辦法。

《“小氣”爸爸教會兒子處世的哲學》從富豪李嘉誠言傳身教,培養兩個出色兒子的成功案例,給我們展示了家教的境界和榜樣。父母始終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李嘉誠身上可以說是最真實的寫照。而不過分溺愛,不當孩子的靠山,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試問又有幾個家長可以做到?文章可以說既充滿哲理,又無形之中給我們樹立了家教的榜樣,確實,值得每一位父母好好閱讀。

類似精彩的欄目和發人深思的文章還有很多,不甚枚舉……。

女兒今年已經六年級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將面臨一個重要的選擇,隨着心理和生理年齡的成長,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將逐步加大,而作爲家長對其的教育引導的難度,毫無疑問,將越來越難。如何做好國小最後一學年的家庭教育,顯然是擺在我們每一位家長面前首要的課題。我想,通過《父母課堂》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解決之道:一是要愛心。愛孩子是讓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也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土壤;二是要耐心。孩子的成長伴隨着其心理成熟的過程,有平靜,也有抗爭,有對夥伴的依賴,也有自己獨立性格的開始養成,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的教育,離開了耐心或是操之過急,顯然都是不對的;三是要放心。準確講應該是放手,就是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做孩子的柺棍。放心讓孩子獨立處理一些個人的問題;四是要細心。十多歲的小孩,思想和身心都會不斷變化,作爲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及時做好教育和引導。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4

上週六我去中心國小聽了牛平老師一堂“家長課堂”課——“賞識教育新天地”。牛平老師一開言就對家長們說:“家長朋友們,爲了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請走進‘賞識教育新天地’家長課堂吧,在這裏,你的觀念會得到更新,您的心態會迴歸於平和,你會得到一把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您會成爲孩子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

我一邊聽着便不住地點頭。回想我做過家長的時候,孩子有時問我這道題是怎麼做的,當時我是做班主任工作,班級50多名學生哪有時間給自家孩子輔導呀,就臭嚼亂罵一頓,“你上課都幹什麼了,走神了是不?就這樣小簡單的題都不會,我不能給你講,你自己去想去做去,滾……”當時,母女倆人各自都氣得夠嗆,孩子臨身就哭啼啼地走了。

雖然兩個女兒都進入了大學校門,可我總感覺在孩子身上輔導有時不夠耐心、溫和,平時在她們背後還多次地偷偷掉過眼淚,給人家的孩子都能熱情耐心講解,一遍不會兩遍,直至會了爲止,在1976年那一年,在國小我曾教的那個班級初升高的時候就有7人升入重點高中,當時,一個學校升六、七個那就是很不錯的學校。爲什麼自家的孩子就不能這樣呢?不然孩子也能考上個最理想的院校。

我聽牛平老師的講座,確實受益匪淺。認識到自己在輔導孩子方面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深深地體會到: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庭是維繫成長的後盾。家長教育是聯繫兩者的紐帶,家長課堂是爲家長提供正確信息的平臺。

孩子是第一次進入校園的門檻,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懵懵懂懂,讓我們明白了教育的多面性,內涵的豐富生動。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家長不能認爲將孩子送入學校即送入了保險箱,認爲教育只是老師的事情單純依賴學校教育。老師是學生成長的引領者,而家長是孩子人生旅程的護航者,家長應與學校積極配合,相互溝通,共同教育好子女。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包括學習、行爲習慣、心理狀態等,並抓住時機,適時教育好子女。通過家長課堂的學習,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幫助我們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

希望“家長課堂”應及時召開,經常性,持久性,使家長與老師溝通、交流,家長做表帥,爲孩子樹立榜樣,正確引導孩子。讓天下所有的孩子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利用放假時間看了一遍讓我受益匪淺,發現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爲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爲根本,因爲“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爲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表現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爲重,“才”爲輔,讓孩子心裏健康,道德品質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爲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和環境,爲其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

教孩子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麪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爲先。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主要培養孩子以下五方面的良好習慣:

一、自理能力。從小孩開始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求她能夠獨立“整理書包”、“整理牀鋪”、“摺疊衣褲”等有關培養自理能力的.內容,要大量的實踐進行,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爲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二、家務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爲人民服務的本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勞動是每一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爲美德,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成和掌握。所以作爲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並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爲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三、動手能力。因爲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並用,理論聯繫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通過動手勞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學會以創造的成果奉獻於社會,服務於他人。

四、衛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衛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成。明確地規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牀的時間,飯前便後洗手,衣着整潔,勤洗頭理髮等等,這些規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後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主要反映在家裏,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於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五、尊老愛幼。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做到言傳身教。爲人父母者,同時也身爲兒女,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養成尊重長輩、尊重他人的好習慣,父母就要做好榜樣,從自身先做起。比如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就可以趁節假日休息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去看望父母,陪父母吃頓飯;父母過生日或重大節日的時候,可以不失時機地買些禮物,還可以經常打電話詢問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況;上下公共汽車時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先上或者先下,車上沒有空位時可以把座位讓給老人,這些事情也可以當着孩子的面做,讓他也體會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如何孝敬老人、尊重父母的,潛移默化中孩子就學會了尊重老人。利用睡前十分鐘,跟孩子聊聊天,給孩子講些尊老愛幼的小故事和名人小故事,從故事中學會做人。

我們父母對小孩的教育除了以上四個方面,還要緊記六個“不”。不寵,不慣,不遷,不就,不打,不罵。小孩子不能過於寵愛,讓她們覺得我們父母都要以她們爲中心。很多家長會問爲什麼不能打,不能罵呢?由於現在的小朋友自尊心很強,加上週圍環境的影響,我們越是打罵她們會越是判逆,所以教育小孩我們一定要用耐心,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讓小孩從中領悟。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5

作爲家長,我是幸福的,因爲孩子是我一生中最美麗的收穫;然而作爲家長,我又是困惑的,因爲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

燈下翻開《父母課堂》,孫雲曉的一篇《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映入眼簾,讀着,讀着,我的心裏豁然開朗,我明白了做爲家長一定要懂得尊重、懂得信任,才能讓讓孩子成功地接受教育。記得“知心姐姐”盧勤老師曾經這樣說過:“我有一雙愛的眼睛,5分鐘之內就能發現這個孩子與別人不同的地方,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在我眼裏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

父母的第一職責不是發現孩子的缺點,而是尋找契機去激發孩子的潛能、發現希望。我家孩子曾經很不愛學英語,特別是聽讀的時候很畏難,有明顯牴觸的情緒,勸說、呵斥對他也根本不起作用。有一次,我靈機一動,拿了個單詞裝作不懂的樣子問他,他讀出了這個單詞,說這個單詞是聰明的意思。我反問了一句:“那我可不可以這樣說呢:youareacleverboy?”頓時孩子就開心的笑了,很主動的打開電腦跟着光盤學習英語。以後隔三差五,我就會向他“請教”,給他更多的自信。當他慢慢的對英語學習有了一些興趣,我就送他去外教老師家裏上課。現在他很喜歡外教老師,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

我想,孩子的轉變或許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其實對孩子來說,父母的信任本身就是一種讚賞的態度,當孩子面臨困難時,這種信任可以給他進步的勇氣。父母是孩子的導師,更是孩子最想取悅的人,每個孩子都想得到父母的尊重與信任,而不是懷疑與喝斥。讓我們靜靜心,當孩子有不足的時候,看到他更多的優點;讓我們消消火,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予他更多的鼓勵與信任。不經意間,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已經非常優秀了……

前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有本著作叫做《要相信孩子》,其中說道:“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爲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書中闡述了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無論是在天性中還是在後天的成長要求中,對信任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和必要的。事實就是這樣,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相信,會使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存在,以及自尊感和自立感的提升。這樣,孩子會增強獨立處理事物的積極性,勇氣倍增地面對所遇到的困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切忌搞“一言堂”,認爲孩子什麼都做不好,不會做,事事都要替孩子做主,給孩子拿主意。特別是孩子相對獨立的生活圈和學習圈範圍之內的事情,應該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獨立地去處理。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斷地學習自立的過程。家長要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信心去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坎坷,不要懷疑孩子的能力。能力的養成需要鍛鍊和實踐。

家長應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生活,吃一點苦頭也許會成爲孩子成長的基石。家長愛孩子,請從相信孩子開始吧!

國慶長假之前女兒帶了《父母課堂》一書回來讓我看。

利用放假時間看了一遍讓我受益匪淺,發現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爲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爲根本,因爲“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爲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表現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爲重,“才”爲輔,讓孩子心裏健康,道德品質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爲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和環境,爲其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

教孩子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麪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爲先。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主要培養孩子以下五方面的良好習慣:

一、自理能力。從小孩開始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求她能夠獨立“整理書包”、“整理牀鋪”、“摺疊衣褲”等有關培養自理能力的內容,要大量的實踐進行,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爲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二、家務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爲人民服務的本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勞動是每一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爲美德,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成和掌握。所以作爲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並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爲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三、動手能力。因爲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並用,理論聯繫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通過動手勞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學會以創造的成果奉獻於社會,服務於他人。

四、衛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衛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成。明確地規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牀的時間,飯前便後洗手,衣着整潔,勤洗頭理髮等等,這些規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後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主要反映在家裏,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於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五、尊老愛幼。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做到言傳身教。爲人父母者,同時也身爲兒女,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養成尊重長輩、尊重他人的好習慣,父母就要做好榜樣,從自身先做起。比如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就可以趁節假日休息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去看望父母,陪父母吃頓飯;父母過生日或重大節日的時候,可以不失時機地買些禮物,還可以經常打電話詢問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況;上下公共汽車時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先上或者先下,車上沒有空位時可以把座位讓給老人,這些事情也可以當着孩子的面做,讓他也體會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如何孝敬老人、尊重父母的,潛移默化中孩子就學會了尊重老人。利用睡前十分鐘,跟孩子聊聊天,給孩子講些尊老愛幼的小故事和名人小故事,從故事中學會做人。

我們父母對小孩的教育除了以上四個方面,還要緊記六個“不”。不寵,不慣,不遷,不就,不打,不罵。小孩子不能過於寵愛,讓她們覺得我們父母都要以她們爲中心。很多家長會問爲什麼不能打,不能罵呢?由於現在的小朋友自尊心很強,加上週圍環境的影響,我們越是打罵她們會越是判逆,所以教育小孩我們一定要用耐心,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讓小孩從中領悟。

看了《父母課堂》這本書我認識到自己在輔導孩子方面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深深地體會到: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庭是維繫成長的後盾。家長教育是聯繫兩者的紐帶,《父母課堂》是爲家長提供正確信息的平臺。

希望《父母課堂》可以讓家長與老師多方面溝通、交流,家長做表率,爲孩子樹立榜樣,正確引導孩子。讓天下所有的孩子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6

香市國小很重視家長學校的建設工作,每學期都會舉辦幾次家庭教育講座,聘請名師圍繞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問題對家長進行講解和輔導,拉近了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距離,使得親子關係更加融洽。特別是免費給家長提供《父母課堂》等小孩教育方面的書籍,我們家長通過一段時間閱讀《父母課堂》後,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方面的方法,在怎樣教育孩子起到不小的作用,受益匪淺。

說實在的,一開始閱讀《父母課堂》時,我並不重視,沒有認真的閱讀,認爲只是一本雜心而已。但通過一段時間閱讀後,逐漸喜歡上了這本書。通對這本書的閱讀,我發現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居然很多不足之處,受這本書的影響,讓我逐步改變了許多影響孩子發展的思想及行爲習慣,找到了很多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方法。書中的很多文章和事例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相很相似,既有父母忌語、孩子心聲,也有教子良方和一些優秀家長的經驗之談。

我們孩子這一代,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把的孩子當作寶貝,希望孩子成績優秀,德智體全面發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在各方面都要超過別家的孩子,也許一方面是爲了孩子將來的發展,另外一方面,也許是我們做家長的有時拿孩子做攀比的所謂的“虛榮心”(注:僅代表我個人觀點)。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很多問題呢?孩子需要什麼?在想什麼?希望父母怎麼做?自從閱讀了《父母課堂》後,我才真實感受到了孩子的需求,教育孩子也要與時俱進,不能用上世紀70年代我們做小孩子的時候我父母教育我的那一套經驗來教育我的小孩,畢竟已經過時了,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教育和培養我們的小孩:

一、站在孩子的立場,平等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學會與孩子做朋友。

二、以身作側,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想讓孩子做到的,我們做家長的自己要先做到。比如在看電視、玩電腦和打牌的時候我們家長要注意影響 ,要適度的控制。在孩子做作業和看書時,我們做家長的儘量陪在孩子的旁邊,看看書報等,營造家庭共同學習的氛圍。

三、家庭要和睦團結,不要把工作上的事情帶到家裏來,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進行爭執,在家裏儘量營造一個和協的家庭氛圍。

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讓孩子主動做作業,做完作業後讓孩子學會自己檢查。

五、增加與孩子的互動,在有空的情況下,儘量多陪孩子,做做遊戲或多參加戶外活動等孩子喜歡的活動。

六、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和愛勞動的習慣,學會去關心別人,學會做事做人,學會尊老愛幼,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能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和有愛心的人。

作爲家長,由於沒有教育小孩的經驗,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讓我很困惑,讀了《父母課堂》後,使我學到了很多教育小孩的技巧,如讓我學會了要教好孩子,就必須走進孩子的.心靈,要去尊重、信任和理解孩子等等。俗話說,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的好壞在於家庭,一個幸福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不是我們的孩子教不好,而是我們做父母的要懂得孩子,要知道怎樣去教育孩子,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思想活動,學會與孩子做朋友,給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以上就是我閱讀《父母課堂》的心得,很感謝香市學給我們學習的機會,祝願香市國小家長學校越辦越好。我深信,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定會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將來一定會成爲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7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沒有不重視的,無論從哪方面都想給孩子最好的,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也不要輸給別的孩子,我作爲一個母親,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隨着孩子的長大,他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想法,也開始慢慢變的不怎麼聽話。而自己的耐心好像也一點點被磨沒有了,再沒有了那好心情,好心態。也許是自己的期望太高了吧,對於孩子的好多行爲開始不滿,開始失望,於是我生氣,我咆哮,我氣急敗壞。

那天,兒子從學校帶回來一本《父母課堂》,囑咐我一定要認真看,我也很聽話的認真讀了每一篇文章,每篇文章都非常好,尤其是其中有一篇《教育孩子,心態要平》,讀完後,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我前面種種的不滿和氣急敗壞,也許問題就在心態上。

培養孩子首先應該有一個目的,我個人認爲,這個目的就是讓孩子生活得比我們還要幸福,趙文忠老師的這句話說的非常好,難道他不是那個自己最愛的寶貝嗎?難道最大的希望不是他能幸福嗎?

在你着急、焦慮的時候,請耐心,再耐心,因爲教育孩子就是陪伴、等待他(她)的`成長。成長是一個過程,拔苗助長是不可能有收穫的,需要的是陽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潤,不是一次,是一直一直,而我們就是陽光,就是雨露,應該讓這些一直伴隨他的長大,慢慢的等待他給予你的驚喜。

我們是在牽一隻蝸牛散步,蝸牛是在帶我們欣賞風景,不要急躁,不要追趕,就這樣陪着他吧,就用這樣淡定的、平和的心態,陪着他幸福的成長!

非常感謝《父母課堂》,讓我認識到這些,也讓我從一個急躁的母親變的淡定平和,而兒子卻在這種平和快樂的日子裏,一天天進步着!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8

作爲一名家長,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學習之後,我逐步改變了許多影響孩子發展的思想及行爲習慣,找到了很多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好方法。

讀了《父母課堂》後,我真實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發現了我們家長的不足之處。到底需要怎樣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方法?我經過考慮後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增強家庭學習氛圍

讓孩子多花時間進行一些有益的課處閱讀,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同時我們也要從自己做起,多進行閱讀,家庭的學習氛圍好了,孩子也會跟着靜心學習。

二、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我們應該瞭解孩子的心理,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成績產生波動,我們不能一味地責備,而是要平和細緻地問清原因。

三、培養學習自覺性

孩子做作業拖拉,學習自覺性較差。對此我們將採用循序漸進的`辦法加以改善:首先與他進行討論並且做出約定,只要他能自覺並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允許他提出適當附加條件。隨着他自覺性的提高,附加條件將逐漸減少,直到不允許有任何條件,他也能自覺進行學習。

總之,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爲父母,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恆,在平時的每一個階段,都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言行,多與孩子溝通,瞭解他的思想活動,讓他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澆灌下,我們的孩子一定能茁壯成長,成爲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材!

教師要想在學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連漪和浪花,必須着力培養“多情善感”的學生。我們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要用愛和耐心,給學生以陽光,用自己的心血去澆灌燦爛希望之花。教育學生,應像朋友般的理解與尊重。尊重學生,就要不傷害學生的人格。要讓他明白:老師是他們的母親,又是可信賴的朋友。教育學生,必須嚴格、平等、寬容。作爲一個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用寬容的胸懷,對待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保持年齡段的天性,指導學生不斷髮現、不斷創新、不斷超越。

教師要想在學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連漪和浪花,必須着力培養“多情善感”的學生。我們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要用愛和耐心,給學生以陽光,用自己的心血去澆灌燦爛希望之花。教育學生,應像朋友般的理解與尊重。尊重學生,就要不傷害學生的人格。要讓他明白:老師是他們的母親,又是可信賴的朋友。教育學生,必須嚴格、平等、寬容。作爲一個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用寬容的胸懷,對待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保持年齡段的天性,指導學生不斷髮現、不斷創新、不斷超越。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9

在現代社會,孩子在一個家庭中是寶貝,但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得更加出色呢?看了《父母課堂》,我深受感觸。《父母課堂》的開卷“愛是最好的老師”,非常棒的標題!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需要對孩子充滿愛!讓孩子時時刻刻都感覺到愛的存在,共同爲孩子營造一個愛的氛圍。

女兒九歲了,但她的點點滴滴仍然歷歷在目……

記得小時候的一次洗衣服,在盆子裏我看不到襪子,問:“孩子,你的襪子呢?”“還是媽媽最關心我,爸爸、爺爺奶奶以及外婆都不會找我的襪子。”一句微不足道的對話,孩子就懂得了媽媽的愛。

今年升四年級,離開陪伴了自己三年的老師,女兒有點不知所措,聽說兩位老師都很嚴肅的。“嚴師出高徒嘛”,我勸導說,“只要做好自己,老師會喜歡你的。媽媽對你有信心!”有一天放學回來,女兒說出了老師跟她的對話“寶貝,看你跑了幾趟四樓,老師都心疼了。”老師,謝謝您!謝謝您發自內心的一句話,讓女兒的努力得到認可。我相信,女兒與老師的距離又邁前了一步。

教育的源泉是“愛”,“愛”是教育的強大力量。

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我不是爲了煩惱而生下你,而是爲了快樂與幸福!孩子,感謝你的到來,爲家庭增添了無限樂趣;你不是爲了煩惱而學習,而是爲了快樂與幸福!當你需要學習一些新東西時,把關注的焦點從學不會可能導致的災難和懲罰,轉變到學習可能帶來的'益處、獎勵上。你會發現,這將使你的學習熱情高漲,而高漲的學習熱情又會使你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孩子,我允許你犯錯誤,但要懂得糾正,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件我女兒的事情:

記得三年級的校運會,女兒沒被體育老師選中參加跳遠,她很不開心,因爲二年級校運會她獲得了跳遠銀牌,希望今屆能繼續。我鼓勵她自己爭取,班主任答應了她的請求。結果,女兒榮獲金牌,也是她們班那年唯一的一枚金牌。女兒,媽媽爲你驕傲,你真棒!雖然你不是最優秀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光點,憑着自己的信念一直走下去,媽媽永遠支持你,寶貝!加油!

孩子們,大家一起努力吧!

《父母課堂》是盞明燈,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讓我認識到如何愛孩子,如何欣賞孩子,用智慧和愛讓她成爲一個自信、快樂、向上的孩子!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10

孩子的教育一直困擾着很多家庭,讓父母抓狂的是孩子明明很聰明卻總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的確關於小孩的教育是我們這幫夥計的頭等大事,它比什麼任務都重。看過《父母課堂》收穫良多。

不管是做媽媽的還是做爸爸的難免會在教育孩子時感到迷茫。這得看我們怎麼去面對考量着我們的智慧。在和孩子的鬥智鬥勇中我們會有很多很多自己的`經驗和體會。我想我們在和孩子的交往中不要有過高的期望,因爲期望越高必然失望越大,而是我們該放低自己的姿態去和孩子們相處。誠然我們不是什麼聖人,也不要去盲目照搬總統或者首富的家庭教育,因爲總統和首富的人生軌跡存在着許多社會因素和歷史的巧合,他們的家庭教育模式是被後人誇張或者是渲染出來的。

我是覺得我們該從生活的細節中學會用真誠的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們日後在社會的表現就是我們的縮影,當孩子表現不好時我們沒權利指責他,因爲他的表現恰恰是我們的目標和結果,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呢?這恐怕得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啦!經常聽一些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學習目標缺失,讀書似乎成爲了負擔,不會看哪怕是多一頁的。這涉及到興趣愛好的培養。興趣愛好不同於習慣。喜歡的東西孩子會不自覺關注,哪怕在我們看來孩子很難完成的事情。他們都有辦法去做好。相反如果沒有興趣一切吩咐都是徒然。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11

作爲父母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以前我總覺得讓孩子遠離危險就是安全,專家們讓我們知道了其實安全感更重要的是一種情感的安全感,在家裏我們首先要扮演好一個好孩子、好丈夫、好妻子、好父母,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信任的生活氛圍,讓她真實的感受到你對家人和對她的愛。

作爲父母我們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迴歸原始母愛”真的是我們每個家長應該考慮的問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能做的就是給孩子足夠的空間,這個空間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應該是精神上的交流。比如在給孩子做選擇時,多問問孩子的意見,無論是特長的選擇、課外班的選擇,哪怕是一件衣服、一雙襪子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學會分析、學會決定,當然我們也要對孩子做一定的指導,讓他對事物的正反面有更多的瞭解,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決定,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在面對新事物時學會如何選擇和決定。在選擇以後,我們也要培養孩子懂得堅持,比如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放棄,而是該想辦法解決困難,堅持不懈,這樣纔能有更大的收穫。

作爲父母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情感。“當面教子”可能一直是我們貫徹的“古訓”,通過學習和孩子成長過程,我們瞭解了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尊重孩子的情感,所以現在家裏的餐桌、孩子的小被窩成爲我們情感交流的場所,我們會在一起聊聊這一天學校、單位發生的一些事情,會問他今天你有沒有什麼開心的.事情、煩心的事情??剛開始孩子會告訴你沒有,慢慢的孩子會告訴我們學了什麼,哪個孩子惹了什麼禍等等,現在孩子會跟我們聊很多,包括她跟小朋友之間相處的細節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願意跟我們溝通,也敢於告訴我們她自己真實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孩子再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訴自己冷靜,少批評,多溝通,當我們對問題達成共識的時候,我們

發現我們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更容易處理。收穫雖然很多,改變雖然很大,但是其實對孩子的教育到現在我也有很多不解和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做,想要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們要學習的道路還很長。

再次感謝學校、感謝老師給我們家長創造良好的學習機會,感謝你們平日對孩子的教育和關愛。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12

地理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下面談一下我在地理教學中聯繫生活實際的一些親身體會。

第一,聯繫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概念。

例:內流河是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這兩個地理概念難以理解,容易混淆在一起。爲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兩個地理概念,我結合學生熟悉身邊地理事物的特點,聯繫起流經五指山市的南聖河作爲實際例子。我問:南聖河是內流河還是外流河?有的學生答內流河,理由是南聖河河水流入了昌化江,沒有流入海洋;有的學生答外流河,理由是南聖河河水雖然流入了昌化江,沒有直接流入海洋,但是南聖河河水通過昌化江最終間接流入了海洋。對於這兩種理解方法,我讓學生進行討論,並與課文中“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概念進行對照,最後得出聖河河是外流河的結論,使學生對“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概念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第二,聯繫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成因。

例:目前,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爲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個地理成因,我結合學生對實際生活中所看到和聽到的現象興趣濃的特點,聯繫起五指山市這個小城市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的原因。我問:在我們五指山市,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的現象也十分突出,大家根據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能否回答出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學生們積極踊躍,各抒己見。歸納起來有:城市的人多、車多、花多、燈多、樓多,城市的街道多、公園多、學校多、醫院多、工廠多、商場多、電影院多。然後我總結:城市環境優美、生活優越、交通方便、就業機會多、公共設施齊全、醫療衛生和教育條件好,等等。這樣,就吸引很多人想到城市去,如:大學生分配工作都想留到城市裏,農村人口到城市去打工等。關於農村人口到城市去打工的原因,我又讓學生結合家鄉的實際情況來分析說明,學生們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歸納起來有:一是由於劃撥宅基地、修建工廠、修建鐵路和公路等原因,使耕地不斷減少;二是由於農業的飛速發展,農村很多地方實現了機械化和現代化,如播種機、收割機、脫粒機等大中型機械的廣泛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於是產生了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這些農村剩餘勞動力爲了找到就業機會,爲了生存和發展,就由農村走向了城市。列舉了五指山市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的實際例子,學生們深刻了理解了“目前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的地理成因。

第三,聯繫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原理。

例: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經緯網,目的是爲了確定地表任何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那麼,運用經緯網確定地理位置的原理是什麼呢?只有緯線或只有經線能否確定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爲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個地理原理,我結合學生對電影院十分熟悉的特點,聯繫起電影票上的號碼編排的實際例子。我們去看電影,電影院的座位分橫排和豎排,電影票上標有橫排號和豎排號;橫排和豎排分別相當於經緯網中的緯線和經線,橫排號和豎排號分別相當於經緯網中相應緯線和經線的度數,即緯度和經度。利用電影票上的橫排號和豎排號,把相應的橫排和豎排相互交叉,就可輕而易舉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同樣道理,根據經緯網中一個地點的緯度和經度,把相應緯線和經線相互交叉,就可準確迅速地找到這個地點的地理位置。在經緯網中,如果一個地點只有緯度或只有經度,就好比電影票上只有橫排號和豎排號;也就是說,如果只有緯線或只有經線,就好比電影院的座位只有橫排或只有豎排,當然就起不到確定地理位置的作用。列舉了電影票這個實際例子,學生們深刻理解了“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理位置”的地理原理。

第四,聯繫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規律。

例:陽光直射斜射與地面單位面積獲得太陽光熱多少之間關係的規律是一個難以理解的地理規律。爲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個地理規律,我結合學生對手電筒光線比較瞭解的特點,聯繫起手電筒照射牆壁的實際例子。當我們用手電筒直射牆壁時,看到的光斑面積很小,亮度卻很大;斜射牆壁時,看到的光斑面積很大,亮度卻很小;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看到的光斑面積越大,亮度卻越小。由此可推知,陽光直射時,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多;陽光斜射時,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少;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越少。列舉了手電筒照射牆壁這個實際例子,學生們深刻理解了“陽光直射斜射與地面單位面積獲得太陽光熱多少之間關係”的地理規律。綜上所述,學生們對實際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和社會問題喜聞樂見,學生們對實際生活的親身感受和體驗是豐富多彩的。在地理教學中多注重聯繫生活實際,既可以學以致用,又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推而廣之。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13

伴隨着孩子的成長,做爲父母,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我們感覺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壓力也很大。閱讀各類教育書刊、與老師溝通交流,逐漸變成了一種生活樂趣。面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父母與老師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必須是一致的。不能課堂上老師要求這樣做,回家父母要求那樣做,要求不一致,孩子就無法適從。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請教,我們在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方面統一瞭如下三方面的認識:

在學習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溫故知新的習慣、正確坐姿和書寫工整的習慣等。

在生活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孩子養成自理的生活習慣,如:與父母分房分牀睡覺、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洗漱及洗內衣襪、自己整理書包及學習用具等。

在身心與品德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體,讓孩子在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同時,體會認真、努力、堅持、勇敢的品德。讓孩子體會“幹任何事情都不容易,不努力就不能有好成績,不堅持就不會成功”。

我們非常認同這樣一個教育理念:在培養孩子方面,心理健康最重要、其次是身體健康、最後纔是學習成績。

一切爲了孩子,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只有父母努力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14

很高興能來到包鋼二十小家長課堂接受專家的指導。

通過這次專家的講解指導受益匪淺,發現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爲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爲根本,因爲“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古代的孔子就倡導以德育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對他的弟子言傳身教,乃至世人影響頗深,甚至衍生出儒學研究的課題。孩子呱呱落地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的微笑,聽到的第一聲是父母熱切的愛的召喚。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爲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表現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爲重,“才”爲輔,讓孩子心裏健康,道德品質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爲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和環境,爲其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

教孩子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麪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爲先。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我的孩子劉博盈一直有個膽小,遇難而退的心裏,往常我一發現就比較急躁,不斷的對孩子指責訓斥,孩子只是低頭不語,反而我發現孩子更膽小,通過這次老師的指導,我首先試圖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以緩和的態度,耐心的講,,我們和老師教你知識文化,變得更聰明,掌握豐富的知識,等長大了才能做你現在心中夢想的事情。孩子看到我的態度改變了,隨着她面對一心些困難也有了一些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我很欣慰。

l、自理能力。《生活與勞動》中編寫了“整理書包”、“整理牀鋪”、“釘鈕釦”、“摺疊衣褲”等有關培養自理能力的內容,這些課程教學在學校,但大量的實踐必須在家裏進行,如果沒有孩子父母的指導、督促和嚴格要求,則無法實現教學目標。育人的實踐告訴我們,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爲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2、家務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爲人民服務的本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從最低要求看,勞動是每 —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爲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生活與勞動》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編寫了“洗碗筷”、“紅燒豬肉”、“鋪路填坑”、“秋收勞動”等內容。這類課在學校的課堂教育中,教師在講授目的意義、相關知識、操作的基本方法、步驟提出相應要求的同時,只能作示範性的操作或組織一般性的實踐勞動。而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爲美德,熟練地掌握家務和生產勞動的技能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成和掌握。所以作爲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井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爲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3、動手能力。《生活與勞動》課中的手工工藝製作,如“編籃子”、“繡手帕”、“製作七巧板”等內容,在國小低年級佔總課時的25%左右。中高年級佔33%左右。這充分說明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重要性。因爲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並用,理論聯繫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就一雙靈巧的手,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使機體充滿活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對手工工藝製作的學習,學生興趣盎然,能充分展示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意識。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通過動手勞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學會以創造的成果奉獻於社會,服務於他人。

4、衛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衛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成。《生活與勞動》課中的“看電視”、“不挑食、偏食”、“生活起居要定時”等課,明確地規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牀的時間,飯前便後洗手,衣着整潔,勤洗頭理髮等等,這些規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後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主要反映在家裏,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於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15

如果說我是《父母課堂》的忠實讀者,那麼我家嘉順可以說是特級鐵桿粉絲了,每次老師將雜誌發到他的手中帶回來,我只能等他看完了才能看。

我的性格屬於急性子單位裏也很忙每天回來的很晚累的我就想睡覺可嘉順超級調皮經常犯錯不聽話我會壓不住火衝孩子發脾氣,有的時候孩子想解釋我總覺得他是在找藉口更是生氣我就會動手打他,家裏是大人吼孩子哭好不熱鬧。時間久了孩子也不願意和我溝通越這樣我們兩個吵得越厲害後來直接就是隻要他犯錯我就會動手打他,並且是越打越想打。我們吵架時像是陌生人一樣彼此傷害我會辱罵他,兒子也會用恨恨的那種眼神看我我打他的時候他也會反擊我,他看的我心裏發冷覺得這不是一個小孩子該有的眼神。更可怕的是我發現嘉順自己的脾氣是越來越大,只要不順他意他就會大發脾氣亂扔東西。

當我發現的時候我真的很害怕他纔是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脾氣這麼大以後怎麼辦,我很自責也很難過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應該怎麼去改正我的這個錯誤怎樣去彌補這一切,讓孩子迴歸應有的那份純真。在我舉手無措的時候我想起了《父母課堂》這個好朋友好老師,我決定通過《父母課堂》來幫助我和兒子!有一天我開玩笑說嘉順你能看得懂嗎,湊什麼熱鬧,這是父母課堂不是孩子課堂!嘉順很認真的說怎麼看不懂我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你啊,再說裏面講的都是我們孩子的事情啊我很喜歡。

接着他的這句話我說:那好我們約定以後每次發了《父母課堂》我們會一起看。這樣每次看的時候我會通過一些案例來教育他同時他不認識的字我也會講給他聽一舉兩得。讀的過程中嘉順也會“教育”我,讓我向書中的人物學習我也會虛心的受教,並在以後的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注意。我和兒子也會就書中的一些案例進行討論,並把自己假設爲當事人如果這個人是我我會怎麼做,我應該怎麼處理類似的事情。

現在遇到事情我會和孩子坐在一起好好地商量討論不再是用命令式的語氣去訓斥他,當他犯錯誤的時候我會給他解釋的機會並和他一起分析這件事他爲什麼不對錯在那裏應該如何改正。兒子有事情也願意和我溝通。慢慢的一學期過去了我和兒子都發現了彼此身上的變化,我也從內心深處覺得很開心。有一天我和兒子躺着牀上兒子突然對我說媽媽我愛你,你以前老是對我發脾氣我很難過你還老是打我,有的時候我是故意發脾氣的,但你現在不了你不打我了你願意聽我說話和我做朋友我愛現在的媽媽。

我當時眼淚瞬時就止不住的掉下來,我的淚裏有感動也有對孩子的愧疚,誰說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內心什麼都明白,我們一直以來總是從大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總認爲我們是爲了他好孩子就應該聽大人的,我們給了他們物質上的滿足卻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嘉順故意和我作對,不是單純的不聽話行爲,只是我不夠理解他沒有足夠的尊重他。當我把他當做一個大人來看待來和他溝通,隔在我和他之間的那座冰山就融化了剩下就只有我們對彼此慢慢的愛了!

我很感謝《父母課堂》發自內心的感謝,它不僅僅是我教育孩子的法寶祕器,也是我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樑,我和嘉順都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