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合集15篇)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聽課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合集15篇)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

感謝周主任爲我們提供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這次活動中有一些體會:

1、數學課堂變安靜

一年級的譚老師教的有幾瓶牛奶很注重學生的擺,探究方法,獨立思考,課堂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已經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時間,迴歸數學課堂抽象性或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2、在方程的意義這節課中,吳老師運用了分類的思想,從天平的平衡中,先得出等式和不等式,再進行歸納分類,結果得出方程的概念,但不是得出概念就沒事了,他還進行了一系列的反問,如:你認爲方程,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爲什麼你覺得這些都是方程呢?等等適可而止的反問,充分暴露學生思考的思維,讓學生進行反思。古語說的好:反思是數學思維的內在動力和核心,如果在課堂中,我們也經常進行這樣的反思,必定會讓學生受益匪淺。在評課環節,我進一步認識教學方程的意義,體會它是一種數學模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徵,並不是本質特徵。在教學是要落實:

(1)方程用等式表示數量關係,

(2)它由已知數和未知數共同組成,

(3)表達的相等關係是現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數量關係。

聽了這兩節課以後給我的啓發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具有語言魅力,作爲一名數學教師,語言要做到嚴謹簡練,並且要具有親和力,對孩子要多表揚,多鼓勵。兩位老師語言很輕柔,很具有親和力,譚老師兒童化的語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並且能夠及時的表揚孩子,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吳萍萍老師語言已經做到了嚴謹簡練。這是我以後的教學中應時刻注意的一點。

數學源於生活,最後必須要回到生活當中。學習知識是爲了運用,如果脫離實際來學知識的話,其學習的意義不大。所以在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知道在現實中的應用。這兩位老師在講課始終,都把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也是我以後課堂上應該做的。

教師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爲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的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編材。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生活,兩位老師的提問有效,使學生感到數學問題新穎親近變得摸得着,看得見,易於接受,從而激發了學生內在的認知要求,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更好的啓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較高的培養。

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上,兩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教師憑藉個人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及獨有的人格魅力駕馭着課堂,引導學生在擺一擺、畫一畫等數學活動中“直觀感知、主動參與、探索實踐、自主讓學生自己探究方法。另外,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

本週二我有幸在玉田三中聽課學習,觀摩了兩位老師數學優質課,半天的聽課學習我收穫很大,下面就這半天的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爲教學服務。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爲他們走向成功。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國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彙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爲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

五、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會,因爲各科的教學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後要把通過聽課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到自己的信息技術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課的魅力!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3

本週二我有幸在玉田三中聽課學習,觀摩了兩位老師數學優質課,半天的聽課學習我收穫很大,下面就這半天的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爲教學服務。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爲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教學課件製作精良,

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

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國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彙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爲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

五、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會,因爲各科的教學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後要把通過聽課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到自己的信息技術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課的魅力!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4

今天上午我校組織教師到實驗國小聽公開課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爲教學服務。例如:王老師上四年級《角的畫法》,王老師在課件裏呈現了其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都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啓發性。特別之處,是王老師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王老師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王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啓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爲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山重水複疑無路”,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總之,王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5

近段時間,數學組開展生本課堂的聽評活動,我們先聽取了田露老師的《快樂複習》一課,課堂環節流暢,師生配合默契,呈現了一堂生動、豐富、好玩的數學複習課。

複習課是將書“從薄讀厚,從厚讀薄”的過程,是學生全面梳理知識、認識自我的階段。田老師先出示本學期的全部知識內容,讓學生討論重、難點,回顧數學知識;之後又着重複習了乘法口訣及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最後鼓勵學生認真複習,爲學生加油打氣。整節課教師教姿教態自然,教學組織策略得當,教學方法適合學生,從而使得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聽完田老師的複習課,讓我不禁陷入深思:複習課究竟該怎麼上才能高效呢?經過與本組教師討論,我認爲有以下幾點:

首先,上好複習第一課。

與開學第一課一樣,要讓學生明白複習階段的方法方案,明確重點與難點,這是把書“從厚讀薄”的過程,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建議教師讓三年級以上的學生自己制定適合的複習預案,內容要有複習目標與複習日程安排,後一項要詳盡,羅列每一天覆習的內容。

第二,複習要詳略得當。

這與學習新課的重、難點不同,那時是針對全班同學及教材內同制定的,此時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詳略不同。例如,三年級的八個單元中,混合運算、加與減、乘與除、乘法、認識小數五個單元都是計算,我也特別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口算、豎式及方法多樣化每節課都要練習,所以學生的計算能力普遍較強,觀察物體與周長比較簡單,最難的是年、月、日,雖然與學生日常經驗息息相關,但知識繁多,特別是判斷閏年與平年,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在三年級下冊纔會深入學習,所以對孩子來說算是超綱。所以,複習的時候,年月日這一單元就用了兩個課時,是最多的。其它的單元,我更注重學生的自主複習,爲孩子“減負”。這是把書“從薄讀厚”的過程,但也要適當“厚此薄彼”。

第三,複習要注重總結。

開學初,我送給學生九字箴言:多練習、勤反思、會總結。複習恰巧是提升總結能力的好時期。鑑於我班平時單元小結做的紮實,所以學生的總結能力相當優秀,我就徹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期末總結,畢竟最瞭解自己的就是自己嘛。

通過這三項複習策略,我的複習工作還算順利,教師適當放手,不必多費心費力,學生親力親爲,成長頗快,何樂而不爲呢?在複習中,制定適合的複習方案與方法,讓學生愛上覆習。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6

今天下午有幸聽了獅山實驗國小組織的晨曦杯數學課的比賽。下午三節課的內容都是以複習課的形式呈現。聽完課,可以明顯的發現複習課較於新授課,孩子們積極性有所下降,導致課堂的氣氛不是很活躍。我想很大的原因在於複習課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也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

在年月日的複習課中,老師課前讓學生整理了知識點,蒐集有關知識。我認爲這是一種有效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梳理能力,還可以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記憶。

在時分秒的複習課中,老師充分利用學具。不僅提高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師生互動,調節課堂氛圍。

複習課一直是老師們感到教學起來比較困難,同時又覺得十分重要的一種課型。

它不像新授課有“新鮮感”,也不像練習課有“成就感”,還擔負着查漏補缺、系統整理以及鞏固發展的重任。

昨日,我學習了六年級徐老師的數學總複習課,收穫頗多。

教學特色:

教學環節緊湊、流暢,課堂容量較大達到了複習的目的

注意了與學生的溝通,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善於啓發

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提高與滲透引入

我的思考:複習時注意兼顧不同水平的學生。真正使所有學生通過系統的複習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後一節是分數的應用題複習課,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每道題目中都灌輸着"轉化"的數學思想。老師重於引導,起到了傳道授業的作用。

聽完三節課,深刻的感受到了複習課難教。不僅要教學生獲取新的信息,舊知識以新知識呈現,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去探索學習、去分析思考解決問題,比上新授課更難。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7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 20xx年3月20日,我有幸觀摩了八位教師的優質課,通過觀摩這幾節課,使我受益匪淺。下面談談我對這幾節課的心得體會: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準備充分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天幾位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爲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2。注重教學導入

爲什麼每位講課的老師都充分爲課做準備,但卻產生不同的效果呢?這與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效果是分不開的。有幾位老師如張薇薇老師,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非常熱烈,互動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啓發性爲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一個好的導入可以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學習興趣,覺得數學課有趣,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教學理論聯繫實際

各位老師都很好的運用了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整和。如馬後峯老師在講到定積分的幾何意義時,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直線x=a,x=b,y=0,y=f(x)圍成曲邊梯形的過程,在視覺上給學生們震撼,使學生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定積分和麪積的關係。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於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4。教學過程結構精密,時間分配恰當。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多媒體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專業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

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各位老師就充分表現了這點,不僅教師基本功十分紮實,語言清晰,語速適中,聲音洪亮,而且無論從製作的課件還是上課的技巧來講,構思非常得好,讓學生在這種非常輕鬆愉快的情景中學習,能夠很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通過這次聽課,使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吸引學生?怎樣讓學生喜歡上課?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8

這次到xx實驗國小,一共聽了十六節課,每節課都各有千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讓我受到了許多啓發,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下面談一下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1、備課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聽課中時常看到老師們獨特的教學設計,課件製作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教學,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爲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滲透法制教育,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啓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爲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得出認知的理念。

2、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

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3、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爲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爲生活服務。老師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因爲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

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的信心。作爲一名老教師,我一直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爲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本次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並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於樂”。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9

_月_日上午,我有幸觀摩了_國小數學開放月公開課的活動,這樣的公開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第一堂課是_老師的《認識負數》,本課爲六年級下學期的第一課。_老師笑起來特別和善,聽他的課如沐春風。特意關注到他的課全程只用了兩張PPT,更多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依次來表達每個負數的意義,這些負數表示什麼,用自己的方式畫出一個負數,並描述出來。

第二堂課仍然是六年級的內容《比例的意義》。

這堂課是由_國小的_老師上的,課的一開始,_老師便出示自己旅遊當中的照片,一下子引起了同學的興趣,興致勃勃的開始幫老師分析爲什麼另幾張照片看起來更彆扭。從而引出比例,再順勢引導學生算一算這幾張照片的比例……

接下來是來自_小的_老師,一開場,她的聲音清脆悅耳,非常好聽。這堂課研究的是一個新的課題《展開與摺疊》,雖然數學課本上沒有本堂課的內容,但我覺得這節課很有趣,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關於魔方的知識與規律,而且給我打開了另一種新的思路和理念,使我對數學課有了一個新的思考。

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謂: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廣闊舞臺,令各家可一展風采。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0

5月8日--9日,我參加國小數學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在2天的時間裏,觀摩了8節示範課,聆聽了2個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名師和專家的課,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下面我就說一說我聽課後的感受。以前覺得教國小生還應付自如,每天都能認真備課,有時觀看名師的錄像課,並把精華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但上過課後也有很多的困惑,爲什麼同樣一篇教案,名師們在課堂上是那麼的揮灑自如,孩子們學起來也是興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課堂上卻是不盡人意?蔡宏聖和朱玉如兩位老師的學術報告後中提到:“沒有課前的精心預設,就沒有課堂上的精彩生成。”聽了名師的示範課以後,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尤其是名師們的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太原市張琪老師《確定位置》一課中,充分地讓我感受到了“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張老師首先讓學生找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由於標準的不同而產生問題,再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使整節課都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生完成教學,真正的展現了學生的自主能力。聽了李小春老師的課和講解後,更讓我感到的是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自已動起來,同時在動的過程中更應該發現問題,正如李小春老師說的:“教學不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是讓學生帶着小問題進入課堂,帶着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這句話更深刻地點到了我們目前的教學中的不足,每節課的教學不是問學生學會了沒有這麼簡單,而是要讓學生在本節課學習的認知能力上產生出更多的問題,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地去追求學習新知,正如“學無止境”一樣,知識是沒有終點的,就象走路一樣,當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我們回頭看時好象是到了一個終點,但在我們的面前卻又產生了幾條沒有盡頭的新路。教學和學習也應該是這樣的,是一條永遠沒有盡頭的路,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是否能在學習完後產生更多的有代學習的問題。

後來,聽了蔡宏聖老師和朱玉如老師的課和學術報告後,更讓我感到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兩位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蘊含着數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學生通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這些名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他們的學術報告更是讓我感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和差距,更讓我們感到要學習名師紮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文化積澱、開闊的教育視野、精湛的教學能力及永不滿足的超越精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們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不懈,努力提升自己。

在這短短的2天時間裏,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想一想一名教師一輩子從事學校教學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爲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凝聚。課堂教學對教師而言,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生命價值的體現和自身發展的組成。雖然我們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實是生活的本質,多彩只是生活的點綴,捨棄平實而追尋多彩,結果必定是浮華人生。課堂教學不也正是如此!名師們走進課堂,讓課堂走進生活,用真情撥動學生那鮮明的思想、生動的語言、創造的精神的琴絃。我們也只有將課堂教學當作人生中的生命經歷,去享受、去充實,纔會將課堂教學當作學生的生命經歷,自覺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這段生命經歷。名師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師的課堂樸實而顯睿智。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也讓我的教學生活化、細節化、智慧化。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1

20xx年9月27日,由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中學數學基本功大賽評比活動在敖漢旗新惠二中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看到參賽的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着數學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置身於會場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啓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

回顧教師們的優秀課堂,我們可以看到每位老師的特點。有的老師擅長設計各種活動環節提高課堂氣氛,有的老師課堂語言幽默豐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師課堂緊湊主題突出,還有的老師激情飽滿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也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佩服他們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不僅完成課堂教學的設計,還配有畫面優美的課件教學。並且參賽老師都能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在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並能很好的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嚴謹和生動相結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達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

我覺得先不論學生的配合與否,光從老師身上我們就能感受到數學的多樣和精彩。

1、紮實的基本功遊刃於課堂,同時老師們具有優美圓潤的音色,親切大方的教態,靈活的教學機智,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2、豐富的教學語言激情於課堂。教學語言的確是一門值得我們潛心研究的藝術,運用得恰到好處的教學語言能把學生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

3、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爲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來。導入的設計既具實用性又具時效性。再加上教師創造性的將融入此處,用生活中的數學,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鞏固了剛學過的知識,而且還爲後面的知識埋下伏筆。

4、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在老師的課堂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教學環節精彩的設計,老師對於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尤爲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也容易流於形式。老師在活動前明確提出"怎樣分工合作,才能做得快",讓學生有意識地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再通過傾聽一個小組的合理分工,對其它小組進行指導。不僅使活動開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併爲以後的合作活動提供範例。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本次活動反映了新課改以來,老師教學方式的多元;數學教學以生活爲源泉,更重視數學本質,注重挖掘蘊涵的數學思想;重視引發學生認知衝突,注重學生的認知變化。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啓發引導,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圍繞數學本質,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這些課中,參賽老師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清晰,教學方法靈活,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每節課都是氣氛活躍,學生參與互動性強,每節課我們看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看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兩個過程,而是一個統一體。老師並不是一味的向學生講解知識點的重要,並不是一味的指導學生如何解題,更多我們看到的是老師在引導學生慢慢發現問題,體驗數學的本質。

我對此次學習感觸頗深,認爲短短的一天多的時間,收穫多、收穫的質量高、學習的感悟深,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要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結合我校實際,認真反思我的工作,虛心向各位老師學習,特別是在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困難,如何通過現有的教學設施高效課堂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爭爲我校中學數學的發展作出自己的力量。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2

今天我聽了一節馬銅雯老師的數學課,她講授的是一年級的連加。讓我受到了許多啓發,再聯繫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

課堂上馬老師親切的話語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也特別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第一,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值得我學習。特別是用故事《熊出沒》中熊大和熊二射擊比賽來引入所要講的連加,既符合國小生的身心特徵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聽課中時常看到這樣獨特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製作更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教學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教學。

第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自由暢談,總結自己的計算方法。老師及時給與表揚,這樣學生各抒己見,積極性很高!

第三、講清重點,突出難點。在講解1+2+4=7中給學生強調,1、2、4是加數,7是和,在這個算式中可以先算1加2,再算3加4等於7,也可以先算1加4,再算5加2等於7。然後然後學生觀察得出: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還有就是加數中有零的連加,只把兩個數相加,零可忽略不計,這就突出了難點。

第四,注重反覆練習。數學就是要多練,在練中掌握技巧。通過練習,發展思維,培養能力。

第五,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我表揚,誰坐得好。”學生回答:“我坐得好”,“表揚表揚自己,誇誇自己”等。這使得孩子們不僅在輕鬆愉快中學習,又巧妙的維持了課堂紀律,因爲對於一年級小朋友來說,他的注意力就只幾分鐘,要在這短短几分鐘內達到應有的效果是很不容易的。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馬老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在這節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句話:“雖然你說得不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爲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從本節課的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並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於樂”。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3

我有幸參加了五年內國小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暨評課交流活動,一共聽了2節課,一節是 杜浩科老師的《組合圖形的面積》,另一堂是胡妮妮老師的《三角形的分類》,他們的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收穫頗豐。不僅領略了各位教師出類拔萃的教學風采,也讓我從中感受到國小數學課堂的靈活多變。下面就從以下幾點談談本人的幾點收穫。

一、紮實的基本功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感染了我。這是靠老師平時上課經驗的積累,教師的基本功對上好一堂課起着關鍵的作用。

二、教學用具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學具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杜老師在解析一個草坪中建路求面積的題目中,採用了自己製作的卡紙教具,直觀又形象得把解題方法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快速明白爲什麼走道可以平移到最旁邊,變成長方形,從而簡便計算。

三、一材巧用。胡老師在猜一猜這是什麼三角形中,用只露出一個角,讓學生來判斷這是什麼三角形。把之前學習的三角形分類進行了鞏固。之後,胡老師給他加個條件,這是三角形中最大的角,那你能判斷了嗎?爲什麼?從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判斷一個三角形是什麼三角形,只要看這個三角形最大的一個角。最大的角是銳角的就是銳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鈍角的就是鈍角三角形”的結論。胡老師對這一材料進行了整合,巧妙地運用,使得學生主動去探究發現規律,這是本節課的亮點之一。

四、上課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在這聽的這兩節課中,每一位教師都能對學生的來回答做出積極的評價,尤其胡妮妮老師的親切和藹的教態、抑揚頓挫的語調、給孩子們積極向上的鼓勵使得整節課都充滿着活力。

五、在參加此交流活動前兩天,非常湊巧地,我聽了我校張珠鳳老師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課。我把這兩堂課進行了比較,發現各自有各自特點。主要有一下幾點。

1、杜老師和張老師才用的教材有所區別。杜老師是採用北師大版,用了L型的組合圖形求其面積。而張老師用的人教版第94頁第二題求中隊旗的面積來切入課題的。這兩個材料都能很好體現組合圖形面積求法的多樣化。

2、杜老師和張老師都通過例題講述了割補方法,都沒系統性提到割補移。

3、杜老師採用的是分步列式,而張老師採用的是綜合列式。我個人認爲,分步列式更能幫助學生整理思路,理解做題步驟。但是,我覺得杜老師的分步列式還是可以簡化些。例如把多邊形分成2個梯形,直接可以寫出第一個梯形面積和第二梯形面積的求法,不需要具體寫出上底多少釐米。

聽完課後的交流會中,楊老師的一句“讓學生高興地站起來,體面地坐下去”

讓我頗有感觸。聯想到自己的教學經歷,發現自己確實沒做到那點。以後,對學生的課堂評價這塊領域,也是值得我自己去深入探究,多多反省的一部分。很感謝楊老師這次組織的交流活動,希望以後多一些這樣的活動,讓我自己能有多些收穫。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4

20xx年10月19日到20日與其他三位數學老師一起到廈門六中參加第十屆全國“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國小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我也從教學觀摩會中得到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收穫和體會,對此我做出如下討論及交流。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從名師與我們平時和孩子溝通的語言對比中可以知道,他們與孩子對話中有一種無形的拉近距離感,能讓孩子們從乏味的教學中,主動學習起來。每一位名師包括施銀燕老師、張齊華老師、劉延革老師、強震球老師還有劉偉男老師在與孩子們上課前都會親近的與他們攀談,不僅從中連接孩子與他的熟悉感,還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瞭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懂得了什麼。原來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爲學生理解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的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教師的教學設計

從施銀燕老師的四年級《認識負數》一課中,我們可以知道,她從生活中的知識着手,從設計了“電塔裏的負數”、“室內溫度計的的測量”,以及“信用卡的—10”、還有“小明身高—2”不僅貼近了生活還讓學生懂得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的負數。這些實際情景中的問題不僅瞭解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參與中明確感悟到正、負數的應用價值。我一直在想如何能讓學生直觀地認識溫度計上所表示的度數這一環節,又要怎麼使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溫度計上讀寫出所表示的攝氏度,並說出各攝氏度所表示的意義,比較溫度的大小等,順利完成了對概念的初步建構,這也就是教師在上課中傾聽學生的發言、關注學生的表情、關注學生的思維及時的加以放大,努力使問題公開化、明確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來,我還非常佩服施銀燕老師的最後的那個時鐘設計,到此還使我無法忘懷,原本以爲那個計時器只是一個計時器原來暗藏玄機的總結了一堂課提前下課就是“—1”分鐘,加深學生對負數的瞭解,並且總結了一節課。

張齊華老師五年級中《用字母表示數》從在課堂上,完全瞭解他如何將自己融入教學,整個課堂渾然一體,既清新又自然,看不出一絲一毫加工的痕跡。他聽起來既親切又有鼓動性,這樣輕鬆的語言,細緻的點撥,大氣的闡述,快樂的笑聲使學生的興趣被“挑逗”得一波高過一波……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掌握了知識。以一個儲蓄罐爲引子,讓學生在感受愉悅的過程中學會了用字母表示數的含義,就這個課題而言,難就難在應該如何讓學生明白爲什麼要用字母表示數?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數?怎樣用字母表示數?張老師用他獨特的構思,把算術與代數的關係演繹地非常透徹,巧妙的將他的年齡與兒子年齡關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更讓人回味的是將神祕人與他的年齡關係的設計,又增添了種種無限的遐想,讓孩子自己懂得在“變化中找出不變”,他不愧爲“數學王子”。

劉延革老師的《周長認識》其實就是我想去學習的其中之一,因爲我教的就是三年級,不僅能從劉老師的觀摩課上得到教學的啓發,還可以學以致用一下。劉老師創設了小明鍛鍊的計劃:繞運動場跑一週,採用“慢鏡頭”的手法分別出現沒有繞邊線跑、沒有跑完一圈和正好沿邊線跑一圈的三種情形,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圖形的一週。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知,將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把生活原型轉化爲數學模型的過程,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在學生對周長有了直觀的認識後,劉老師給出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圓形通過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幫助學生清晰建立周長的概念,突出了“從任意一點出發,繞邊線一週,回到起點”三個要素,並且重點解決了曲邊圖形一週的長如何測量,滲透了“化曲爲直”思想,學生的體會不斷的加深,至此,對“周長”這一概念的總結也就水到渠成了。其中劉老師爲深化對周長內涵的理解,還畫出一個角,問:它有周長嗎?學生的發現是有趣的、深刻的:因爲它斷開了、有缺口、不能饒一週,所以沒有周長!只有封閉的圖形纔有周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劉老師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反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習慣,有意安排了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用曲線分割成兩個圖形後,比較分割後兩個圖形的周長,通過變式練習,提高學生反思的能力,這種探究不規則圖形的周長,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趨於深刻。

強震球老師的《圓的認識》是蘇教版的教材,它們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實物揭示圓,讓學生感受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再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強老師在設計中先創設一個情節:讓學生猜猜手裏有什麼東西,激發學生好奇心,然後拿着一條線,線下有顆球。告訴孩子們“用力甩起來,是什麼圖形?”這個直觀的教具,充分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腦海中有個“表象”。而後畫圓的指導應放在如何畫出指定大小的圓,而準確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則基於學生對圓規畫圓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針尖爲定點,兩腳之間的距離爲定長(半徑)旋轉一週的點的集合”。學生這個意義上明白了圓的本質與圓規畫圓之間的相互聯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纔有助於學生對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圓的主要特徵的掌握。再後來當同學有對圓一定的瞭解與認識的時候以比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畫圓時兩腳距離不能改變而加深印象,設計是這樣的:請同學上來比賽畫圓,看誰畫得又快又好,之後同學們會發現一條繩子的距離不會改變,另外一條繩子則是橡皮繩無法固定距離。這樣的遊戲設計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到主動發現畫圓的技巧將學生置身於發現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畫圓爲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輕鬆地、本質地認識圓。

三、我的課堂還缺少什麼

這幾位名師的講堂,讓我從觀摩中發現我的課堂裏還缺少一些實質的東西,包括要有發現的眼睛,還不夠關注孩子們課堂的表情,要懂得去僞存真,生成點多,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能力,及駕馭課堂能力的培養。或許多上幾節不同班級的課,能對我教學上的應變能力以及能快速讀懂孩子們心裏的想法得到一定的幫助吧。因爲在讀懂孩子的心的基礎上的教學,才能夠真正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生要學數學,學好數學的強烈願望。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5

第三次來到“千課萬人”現場,細細聆聽大師的課堂和講座,總讓人流連與反思。本次的“千課萬人”主題是“學導課堂”,雖然到杭州已經是活動的第二天,但還是很有幸觀摩了華應龍,許衛兵,劉偉男,鄭桂元,劉延革,席爭光,朱德江,徐文豔,孫貴合等大師的精彩。

華老師的《猜想之後》精彩於數字之間,規律於變化之中,大師風格於高雅之上,處不變於萬變之中。怎麼會這樣,原來是這樣。許衛兵的《認識比》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熱情火焰,把每個孩子和聽課老師都燒得心潮澎湃!在數字卡增減挪移間,就使學生透徹明瞭了大數的讀寫法及其間蘊含的道理,並在宜靜宜動的引領學生冷靜思考,這樣的課堂駕馭能力和個人魅力讓我忍不住的崇拜。劉偉男老師的《計算器的使用》,從公交從出站到到站的情境引入,花大量時間讓學生思考,讓學生表達,讓學生髮現。他的課聽着樸實,學得紮實,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滿足兒童的需求,這也是導學課堂的一種很好的詮釋。鄭桂元老師的《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破了教材的安排,從三種線的區別與聯繫爲切入,導入角的認識於比較。充分體現了“順學而教”的導學觀念。劉延革老師的《轉化解決問題》,通過學生最接近的3—7這樣學生熟悉的數,從整數的加減乘除到分數的加減乘,並與幾何圖形相聯繫,在課堂上思想,方法,知識和諧融合,多管齊下,令人歎服。席爭光老師的《可能性大小》,席老師幽默詼諧的課堂,讓我知道了什麼樣的數學課堂讓人開心,知道師生可以有什麼樣的互動,教師可以怎樣引導學生,教師可以有怎樣的激情。特別是劉老師的課堂中看似搞笑,其實風趣中蘊含智慧,平實中體現深刻。美女老師徐文豔老師的《多位數認識的整理和複習》在同課異構中體現課堂的平實於紮實。

在這天的聽課過程中,讓我最着迷的是孫貴合老師的《方程的認識》,沒有華麗的情境鋪墊,沒有花哨的遊戲環節,平淡中顯示課堂的紮實於高效,不愧於一節我們身邊的課。孫老師課始就開門見山,問孩子“關於小數,你已經知道些什麼?”然後出示三年級小數基本體型,讓學生回憶小數的來源與表達。然後從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過度到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知道,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另一個表現方式。小數和分數的相互轉化,生活中的小數,一一在課堂上平實展現。課堂練習也難以適度,錯落有致。並向學生介紹了古代的計數方法,充實而高效。

“千課萬人”帶給我的驚喜更多,幸福更多,明年的“千課萬人”,我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