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1

如今的世界越來越“微”型化。從最古老的微型計算機到時下最流行的微博,從微電影到微信微雜誌等等一系列的“微”樣式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隨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習不再只是學生的任務,已成爲每個人必須終身從事的事情,成爲一種生活方式。爲了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校邀請了李玉平老師爲大家進行了《微課程--做有想法的人》的專題講座。李玉平老師根據自己的研究,在講座中理論聯繫實際,從什麼是微課程、微課程的作用、微課程的分類、微課程的製作這四個方面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微課程,真正讓老師們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同時也給如何做一個研究型老師指明瞭方向。爲了提高大家對微課程的深入認識和積極投入研究創作,科研處高玉英主任在校本培訓中又再次簡要的介紹了微課程的製作方法,使各位教師受益匪淺同時也積極的投入到了微課程的研究中,相信我校將迎來一個學習的新時代!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2

這次的網絡研修學習,和以往不同,大家都在看微課,那微課是什麼呢?

隨着傳媒技術的發展,“微文化”悄然誕生,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微羣落——微博、微信、微訪談、微電影、微小說等。當下的中國悄然進入了一個“微時代”。

什麼是微課,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1.“微課”不同於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2.“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爲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爲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對於微課的錄製我覺得還有些難度,以後會繼續努力學習新的事物。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課餘時間真的要好好的充電,微課的錄製和剪輯還沒怎麼學會,將來要學的還很多。

微課程的起點可高可低,適用性非常強。即使偏遠的學校,只要有網絡,有電腦,都可以學習,可以說是“人人有起點、校校有起點、事事有起點、時時有起點”。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3

微課程這個術語並不是指爲微型教學而開發的微內容,而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爲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

微課堂針對中國小階段的學生,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進一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據調查發現,在網絡課程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爲迎合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佛山在全省乃至全國首創了“微課”模式,老師上傳的公開課再不是長達40分鐘的完整一節課,而是隻有5至8分鐘的精華內容,且在播放過程中可隨時暫停。據悉,在微課程講授完畢之後,還伴隨提供習題、測試等供學習者加固知識點。

按照課堂教學方法來分類。分別爲講授類、問答類、啓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

微課類型可分爲課前複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其它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類型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

未可堂尤其專注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分析學生地各種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4

9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爲期兩天的微課程設計製作培訓,聆聽了華東師範大學杜龍輝教授《生成性資源-微課程教學設計與製作》的報告。杜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幽默風趣的話語,精彩的案例,伴隨着不時傳來的陣陣掌聲,讓教師們經歷了一次頭腦風暴。下面我將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收穫:

關於“微課”,在學習之前對於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個概念。我主觀的從字面意思理解爲:簡短的視頻課。學習之後我對微課有了全新的認識。

1.知道了什麼是微課?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爲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爲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爲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2.明白了微課的特點:“短小精悍”。“短”即視頻長度短,一般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5分鐘左右最好;“小”即主題小;“精”即設計、製作、講解要精良,不要囉囉嗦嗦的;“悍”即學習效果震撼、令人難忘。

3.微課教學克服了傳統教學無法實現因材施教的弊端,實現了翻轉課堂的教學,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程度好的可能看一遍就已經掌握了,就不需要再浪費時間了,可以把時間用到學習其他內容上;程度弱的學生可以反覆觀看微課,直到自己掌握爲止。這樣就使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步調學習並隨時在線與同學互動。

4.瞭解了微課的幾種製作方法:用錄屏軟件、攝像工具、智能筆或專用軟件錄製,也可以在錄播教室錄製或專業演播室製作等等錄製方法。其中比較常用、容易操作的微課製作方法有三種:PPT式微課、講課式微課、情景劇式微課。

這次培訓,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衝擊,真正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5

微課,在百度搜索中得到的解釋是:指以視頻爲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1]“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係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於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爲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爲“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於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爲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複雜衆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爲“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爲主線“統整”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這使得“微課”資源具有視頻教學案例的特徵。廣大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於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並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學生學業水平。

教是爲學服務的,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着學生的可持續學習服務。無論是什麼方式的學習,我個人認爲:不但能傳授知識還能傳授方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主動學習探究的慾望、能引發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所謂的高級思維活動的學習)纔是有效、有價值的。

翻轉課堂(invertedclassroom)的精髓在於改變教學模式,但它的成敗關鍵在於老師是否願意改變,是否願意放棄傳統的教學思維與習慣?

「翻轉課堂」模式的科學之處,在於打破了教學領域一個長期存在的積習。通常,學生的學習過程總體分爲兩個階段:第一是知識傳授的階段,第二是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即知識內化的過程。

改變教學模式,從單向的講授,改爲透過在課堂上發問題與小組互動,啓動學生思考與討論所學,結果學生對學習內容瞭解的正確率提高一倍。傳統教學只注重學習過程的第一步——“信息傳遞”,並把這一過程放在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課堂上;但他們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內化”,傳統上都把這一過程,放在缺少幫助的課後環節中。結果本應用於師生互動、同伴協作和交流的課堂,常常被教師一個人佔用來作知識傳授。

但很多事實證明,由於羣體教學和個體差異的矛盾,使得在課堂時間傳遞知識註定了是一種有缺陷的方法。由於新網絡科技讓知識的傳授變得便捷和容易,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而把教學重心和時間放到第二步了,換言之,就是把“吸收內化”這一重要的過程放在課堂時間。

課堂上,同伴間的互助教學能促進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使學習正確率增加1倍。而翻轉課堂的實施,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以前,知識內化的過程都是被放在教室外,那個時候沒有老師和家長在場,碰到疑難時,學生容易因無人協助,而產生挫折,喪失學習動機和成就感。但如果把這兩個過程顛倒過來,學習成效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翻轉課堂可以迅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這對於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推動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設,主辦者必須要先對相關的老師、學生、家長說明原因,並鼓勵他們嘗試用新方法來學習!

雖然只有一節課的培訓時間,有啓發也有思考,作爲一個老師,我覺得無論是採用哪一種技術,教學設計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對教學內容的把握、目標的設定、學生情況的瞭解、策略的選擇比技術的使用更重要,技術使用得再好,把握不住教學的本質的話,那也只是個花架子,只能去哄哄外行人,對學生學習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有了好的教學設計,恰當的技術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至於選擇哪種技術合適,我個人覺得不用太多,要操作方便、省時,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微課,教學改革中的新產物,以前我覺得微課由於時間太短學生學不了什麼。通過這些天網上課程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其中對《微課程設計與應用》這一課程的學習感觸很深,通過多次的學習,使我對微課程設計與應用有了更多更系統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經過幾天的研修學習,看了裏面的微課,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它可以分:理論講授型,推理演算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技能訓練型,實驗操作型。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

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必須心中有學生,根據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課,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6

通過這次網絡培訓學習,讓我認識到微課程在我們教學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幫助。微課程課件的製作非常方便,它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只要有數碼相機或觸屏手機,都能夠拍攝微課;微課程的題材非常的豐富,一個知識點就可以成爲一段微課的內容;微課程的編輯製作也非常的簡單,編輯軟件非常的多,這些軟件的操作方法簡單易學,初學者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能夠學會並掌握它們。

“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設計一般通過PPT、手寫板、手機錄音視頻、錄音等手段完成,由結構、畫面、文字、語言組成。

在培訓中提到了微課程設計中應注意方面和操作方法,以生動案例給我們剖析了微課程設計的操作流程與應注意事項。我感觸比較深的是微課程設計中“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提問策略促進學生思考”,這些多樣化的提問策略簡單易操作,效果明顯,而且每一個微課程結束都要有一個簡短總結,概括性強、針對性突出。在微課程設計中還要求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是很容易、很簡單的內容,設計中要巧妙使用“暫停”,合理引領孩子的思維,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在微課程設計中師生可以同臺進行,實現真正的共同探究學習策略。

微課程引領教室變革。只有通過教室教學的結構性變革才能發揮微課的真正價值。傳統教室“先教後練”,即新課導入、知識講解、佈置作業、課外練習的教學結構,要變革爲“先學後教”的教學結構,即研討、練習、輔導,到佈置預習、預習指導、知識預習。微課就是用來支持學生的知識預習。教師要開發好微課程,首先要選取好教學內容,並把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其次要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充滿趣味地進行學習;最後必須親自動手製作課程,藉助PPT、手寫板、微視頻、微音頻等信息化手段來進行課程開發。

《微課程及教學應用》學習體會

通過對於微課的學習和體驗,我認爲微課作爲一種新興教學方式,有很多重要意義:

1、微課是一種濃縮型課程,時間簡短,知識點明確,可以爲學生提供一種“自助餐”式的學習體驗。無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課後複習,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學習某些知識難點或者技能,並且可以反覆學習,針對性強,靈活性強,充電時刻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2、因爲微課時間十分簡短,在10分鐘以內,並且主題明確,只有一個,可以使學生在這段時間裏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不易分神。

3、互聯網發展是大趨勢,尤其是移動終端的快速崛起,網上學習、手機學習或許會成爲日後的主流學習方式,而微課正是適應了這種改革趨勢,走在發展前沿。

4、微課程可以促成一種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們可以自定學習計劃,按照自己的步調來安排學習內容,自己搜索,自主檢測,培養學生對於學習的元認知能力。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7

目前,微課成爲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研究熱點,通過這次學習和體驗,對微課有了一定的瞭解,微課作爲一種新興教學方式,有很多重要意義:

一、微課程的含義

“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以視頻爲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學習(microlearning)區別於微課程,微學習處理相對較小的學習單元以及短期的學習活動。微內容(microcontent)微課程中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資源。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爲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結構關係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環境”。

二、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

(一)微課的“微資源構成”認識與實踐階段

(二)微課的“微教學活動”認識與實踐階段

(三)微課的“微網絡課程”認識階段

三、微課的製作

(1)硬件準備:電腦(內置攝像頭和話筒筆記本電腦最好)、攝像頭、話筒。

(2)軟件準備:製作一個精美的PPT課件;下載並安裝一個錄屏軟件(主要講解CamtasiaStudio6)。

2.打開CamtasiaStudio6軟件開始準備錄製。

第一步:打開錄屏軟件界面。在界面中找到“錄製屏幕”按鈕。第二步:點擊“錄製屏幕”按鈕打開界面,這個步驟中操作的要點是:

(1)打開最小化在任務欄的PPT課件並播放,在彈出的界面中用“選擇區”去調整錄屏大小剛好爲PPT課件顯示大小,這樣可以避免後期製作時再去調整屏幕大小。

(2)點擊軟件上的“camera”按鈕使攝像頭處於打開狀態,並調整屏幕中自己頭像在畫面的合適位置。

(3)點擊軟件上的“Audio”按鈕,測試聲音是否正常,並調整音量滑塊條到95%左右最佳,目的是降低錄音時產生較大的噪音。

(4)以上調整好後,點軟件上“REC”開始錄製按鈕,當出現倒數數字3、2、1後便可開始錄製了。

實踐經驗:錄製過程要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和一個合適的背景,錄音時儘量不要太靠近話筒,這樣可以避免噪音和撲話筒現象。微課錄製儘量一氣合成,但在錄製過程如果出現錯誤,需要重複一次出錯的地方,以便後期製作更好剪輯。

3.錄製結束。

方法一是當微課講解完畢後,快速按下快捷鍵“F10”結束,在彈出的界面可以預覽剛纔錄製好的微課。再點“Save”按鍵保存文件。

方法二是先關閉PPT課件,然後按下軟件界面上的“Stop”按鍵結束,再點“Save”按鍵保存文件。實踐經驗:在這兩種方法中,前一種方法更優,因爲後一種方法把關閉PPT課件以及點“Stop”按鍵也被錄製下來,這樣在後期製作時要修剪,對於老師來說在後期製作時更麻煩,有時可能處理不好。

四、微課的後期製作

1.導入文件:打開錄屏軟件界面,選擇左邊“添加”欄裏面的“導入媒體”,導入剛保存好的微課視頻文件,這時導入的文件出現在“剪輯箱”裏以圖像的形式顯示。

2.把文件添加到時間軸上:選擇“剪輯箱”裏的圖像文件,然後點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條中選擇“添加到時間軸”,在彈出的對話框中以默認設置確定即可。這時文件被添加到時間軸上分別顯示爲“視頻1”“變焦”“畫中畫”“畫中畫音頻”。

3.調整視頻大小:這一步驟關鍵是調整“變焦”軸,在“變焦”軸有許多小點,將最前面的小點拖到到時間軸最前面雙擊,這時界面左上角會出現“變焦屬性面板”,只要拖動鼠標調整好視頻顯示的區域大小,點完成即可。後面的”變焦點”用鍵盤上的“”刪除即可,這樣後面的視頻顯示區域就和最前面的一樣大小,不會出現預演時顯示的區域大小不同了。

4.畫中畫的調整:雙擊畫中畫時間軸,這時界面左上角會出現“修改畫中畫”面板,可以調整畫中畫在視頻1中的大小和位置。

5.視頻前後需要剪輯則方法爲:將時間軸上的滑塊條拖動到相應位置,然後點擊界面上剪輯按鈕,這時視頻將分爲兩段,選中不需要的那段,按鍵盤上的“”刪除。

6.以上步驟都完成後,在右邊的“預覽”面板中預覽沒問題後便可生成視頻。

實踐經驗:若生成的視頻文件比上傳網絡的要求偏大時,我們可以用格式工廠軟件壓縮處理。上傳到網上的封面圖片可以先打開PPT課件封面,然後用QQ截圖或屏幕捕捉軟件處理。

總之,微課是一種以微視頻爲主的多種教學資源構成,並在教學應用實踐過程中不斷“生長”而成的一種微型網絡學習課程,它是在web2.0時代隨着新技術(主要是無線寬帶技術、網絡視頻技術等)和新媒體(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網本、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智能化數字終端設備的普及)的迅速發展以及廣大用戶對學習方式多樣化(如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按需學習、合作學習、移動學習、遠程學習、泛在學習等)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的出現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8

從教30多年來,對信息技術知識掌握的很少,在教學中很少運用網絡蒐集材料,教學上運用的教育資源很狹窄,侷限於課本。通過這次教師網絡研修,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什麼是微課程?什麼是微視頻?學會了在教學中怎樣運用微視頻,微課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等等。

專家在《運用微視頻,微課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講座中首先講以往的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個方面問題和對問題的分析講解:

(一)、教學資源以書本爲主,缺少多樣化生活資源。學生接觸到的是手中的課本,我們的課程是開放的,我們是傳遞正能量的,學生應該接觸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他們應該瞭解到社會各層次的相關問題,更要關注多樣化的生活資源,因爲多樣化的生活資源可給學生多樣化的生活體驗。有利於今後踏上社會,來適應變化的社會。

(二)、教學目標以知識爲主,缺少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方法和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落實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更多的落實在教師的日常教學的行爲當中,我們既然要關注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就要給學生提供相應的信息,如果不給學生相應的資源,那怎麼能培養他們的能力。比方說要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我們就得給學生提供社會上一些典型的案例,有些案例是鮮活的,有利於學生的思維深層次。

(三)、教學方法以講授爲主,缺少情景體驗與探究。很多教師平時講課大多都以完成任務,講授爲主。講授的內容學生聽過了,可是學生又能記住多少呢?可是如果學生伴隨着情景的體驗,加上社會實踐,以及探究活動的開展,學生參與活動當中,他們獲得的認知與我們講過的是完全不同的層次。

(四)、教學過程空洞說理多,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學以講授爲主,只能讓學生口頭會說,不能落實行動。

(五)、教學關注點以教爲主,缺少對學生方式的指導。教師以教爲主,教師關注如何去講,如何去說道理,忽視學生不是容器。灌輸式的教學,對教師來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對學生來講沒有落實品社課教人做人的目標。其次,專家又詳細講怎樣運用微視頻,微課程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策略。

通過這次網絡學習,我要更加地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按《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時時刻刻約束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爲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合格的一名人民教師。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9

受學校的委派,我參加了20xx年12月20-22日,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在四川省教育學術交流中心,舉行的《第三屆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名師培養大會》。

現就將微課程培訓的學習心得與大家交流。

微課程的開發和應用,通過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教學方式從以教爲主向以學爲主的轉變,不但較好地滿足了師生的個性化教學需求,而且激發了教師參與校本研修的積極性,專業水平迅速提高。

中國的微課創始人,廣東教育學會網絡教育專業委員會祕書長,華南師大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碩士生導師胡鐵生就《微課程設計與教學應用》從微課製作中常見的問題是什麼,如何破解?微課製作的技術潛力在哪,如何提升製作質量?兩年來各地在微課製作和教學的主要經驗是什麼?如何做到少走彎路?等方面爲我們進行了講解。

現將本人的一些收穫彙報如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諒解。

一、什麼是微課

翻轉課堂中,最關鍵的教學資源是微型教學視頻。

由於翻轉課堂在我們國家剛剛起步,對於微型視頻的說法和定義也衆說紛紜,有的把它叫做微課,有的把它叫做微課程,有的把它叫做短視頻或微視頻,它們的含義也不盡相同。

用於教育教學的視頻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

可汗學院的微課程:面向學生,有一定的教學目標,解決一個教學問題,以講授爲主。

李玉平的微課程:面向老師或學生,敘述一個教育故事。

佛山微課程:以教學研究爲目的,主要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片斷。

但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與教育有關,並且內容短小。

微課是由教師設計製作的,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內容不超過10分鐘,用於向學生集中講授或解決一個問題的微型視頻。

在這裏,把微課的長短定義爲不超過10分鐘,是有心理學依據的:人的.主意力尤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最長10分鐘。

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感到疲勞。

二、什麼是微課程

微課程應該是爲了滿足翻轉課堂和微課程教學法的需要,由學校統或學科組統一規劃,由老師設計和實施並由老師和學校共同參與平價的課程系統。

而微課是這個課程系統中的一種教學資源。

三、微課程教學程序

微課程教學法包括三個模塊:學生學習任務單、配套學習資源(含微課)、課堂教學方式。

(一)學習任務單

學習任務單的作用有兩個:引導學生一步步達成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性趣。

自主學習任務單給學生的學習任務目的就是通過完成這些任務,來獲取知識,達成學習目標,所以給學生的學習任務要求要明確,任務要具體。

每個學生完成這些任務所需的時間和付出的努力可能不同,但它們只要能夠按照要求去做,那麼他們都會到達規定的學習目標。

所以自主學習任務單一個重要功能在於“導”。

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出這樣的問題,就是學生能否主動的看微課等資源進行有效的學習。

這就是自主學習任務單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激趣”。

根據任務驅動原理,學生在沒有目標任務的情況下,有可能不去學習教學資源,而當我們給了他們明確的學習任務,並讓他們明白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再講授,還要進行展示、檢測、作業等,那麼他們就會因爲任務的驅動而產生學習的需求,從而對教學資源產生興趣。

(二)配套學習資源

要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爲學生提供必要的與自主學習任務單配套的且足夠的學習資源是很重要的。

這些資源,可能是一個網址,也可能是一些文本、聲音或視頻。

作爲微課程教學法的的教學資源,未必全部是微課,一定包含微課。

配套學習資源通過學習終端展現給學生,學生通過學習終端自主進行學習。

學習終端,可以是移動終端或是網絡終端,這離不開移動網絡或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三)課堂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方式包括檢測、展示、作業、交流、創新。

通過檢測、展示、作業,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過程中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得以內化。

檢測的難度以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要求爲限,以體現自主學習任務單的指導作用;展示主要用於展示學習任務單中要求的、學生完成的學習結果。

通過檢測、展示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於所有學生,無論是學習快的還是慢的,自主學習階段,都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的,所以這些活動應當讓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這不是傳統課堂所能實現的。

通過作業、交流實現對學生一對一的輔導,解決學生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創新是讓微課程教學法的課堂教學具有生命力的靈魂。

由於學生已經學習了應當學習的相應知識,所以重複教學內容是沒有意義的,學生也不會感興趣。

創新包括來源於學生的創新思維(最可貴的創新)及對教學內容的適當拓展。

四、培訓後重在行動

幾天的學習培訓,讓我比較全面的認識了微課程教學法。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做?

我們首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要進行這樣的教學實踐,我們已經具備了那些有利條件,那些是我們還缺乏的?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做?應該如何操作?

現在互聯網已經到了學校,我市各中國小也已經基本實現了班班通,老師辦公也有了電腦,在農村中國小,學生的家庭有多數已經有了電腦,並且接入了互聯網。

所以從硬件設備上看,老師自己錄製微課已經有了條件,並且也有條件把老師錄製的微課通過互聯網推送到學生的家中。

我們缺少的只是結合我們學校實際進行改革實踐經驗和改革的信心、決心,不會錄製微課,可以學習;缺少經驗可以在實踐中摸索、積累;最要命的是缺少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一些地方改革的先行者們的教學實踐,充分證明了,微課程教學法在提高教學成績,發展學生能力方面是有效的,我們有什麼理由拒絕。

翻轉課堂在我國剛剛興起,卻形成了一股巨大浪潮,因此改革勢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使我們的學校教育具有生命力。

教學改革,不是跟風,也不是兒戲,我們應該採取科學的態度,在小範圍內進行教學實驗,取得成功經驗後再普及推廣。

1.實驗學科的選擇

根據我的理解,翻轉課堂在理科實施比較容易,效果也比較好,如果要在國小進行改革實驗,可以先在數學學科內,進行實踐實驗。

2.實驗班級的選擇

考慮到國小低年級學段,學生的理解力和自制力比較低,而高年級學段面臨畢業升學的壓力,也考慮到改革實驗需要一定的時間的檢驗,建議選擇國小中年級學段的班級進行改革實驗。

3.積極培訓老師

我們大部分老師對翻轉課堂瞭解很少,也不會錄製微課。

所以要對老師進行必要的信息技術培訓,以滿足老師的需要。

4.自主學習的形式

考慮到農村國小的學生,在家的時間比較長,並且課堂翻轉後,學生的作業一般在學校完成,並且硬件方面學校沒有條件組織在校自主學習的條件,所以,可以把學生的自主學習放到家庭進行。

5.爭取家長配合

現在許多家長,有爲學生請家庭老師的願望,因此有條件爭取家長的配合,督促自己的孩子進行學習。

另外,中年級學生學生的自制能力還不夠,也必需爭取家長的配合,爲孩子們提供學習的時間、空間、計算機等條件,才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到實處。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10

這次的網絡研修學習,和以往不同,大家都在看微課,那微課是什麼呢?上週我有幸參加了微課培訓,幾天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1.“微課”不同於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2.“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爲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爲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對於微課的錄製我覺得還有些難度,以後會繼續努力學習新的事物。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課餘時間真的要好好的充電,微課的錄製和剪輯還沒怎麼學會,將來要學的還很多。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涌現了許多新世代的產物,微課就是其中的一種。之前接觸到微課的時候,對它很模糊,沒有明確的認識,我們會認爲微課是一次簡短的課堂活動,或是記錄課堂活動的一小段視頻,或是將40分鐘的一節課分解成多個課堂碎片等等。在經過培訓之後纔有了較深入的瞭解。認識到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爲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爲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爲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它主要表現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視頻長度短;“小”是指主題小;“精”是指設計,製作,講解精良;“悍”是指學習效果震撼令人難忘。

我們的教學一直是老師與學生面對面教學,之後出現了在線教學,但單純的面對面教學是最低效的,在線學習會比面對面教學更有效,怎樣能達到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呢?那就將這兩種模式結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學習模式。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是學校上新課,家裏做作業,所有內容齊步走,只照顧到三分之一的學生,也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學生課後遇到問題怎麼辦呢?沒辦法解決就會到課外輔導班。而現在所推行的翻轉課堂則是在家裏看視頻上新課,到學校來做作業參加討論,家中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隨時在線與同學互動,回到課堂老師可以對有疑惑的同學進行個別講解,也可對某知識點重點講解。由此在課堂中可以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學生也可回到家中再次觀看視頻進行學習。

以後當我們學會了微課並能很好製作的時候,我們會不會爲微課而微課呢?會不會用微課代替課堂的新知識教學呢?微課的作用爲“解惑”而非“授業”,它用於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網絡在線課後輔導,並不能完全代替課堂的新知識教學。微課是爲教學模式的創新準備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讓教師教得更輕鬆,學生學得更快樂、更高效。用焦建利教授的話來說:“今天,我們任何人,都可以藉助網絡,向其他任何人學習我們想要學習的幾乎任何東西,只要你願意,你就和這個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就是藉助了網絡,藉助了微課。通過這一載體讓我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也看到了微課的發展趨勢。今後,要努力鑽研,讓微課在教學中得到實踐。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11

通過學習艾老師的工作室,感慨萬千,受益匪淺。特別是《微課》的學習,從幾個微課片段,就讓我們學習到了語言描寫的方法,神態描寫的方法,神態描寫的含義等,讓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感謝江西教師網,感謝艾老師。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一、什麼是“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爲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係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於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

二、“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

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爲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爲“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

相對於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爲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複雜衆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爲“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

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

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資源使用方便

“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爲主線“統整”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這使得“微課”資源具有視頻教學案例的特徵。

(5)“微課”不同於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6)“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爲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12

近日,受學校的委派,我們一行五人,前往蘇州參加第五期全國中國小微課程設計與反轉課堂教學實踐高級研修班。現將如下心得與大家共分享。"翻轉課堂"——這種能夠凸顯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呈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固有的教學觀念和既定的思維方勢。"翻轉課堂"是什麼,如何"翻轉",通過這次的學習,經過一番搜索查閱,本人對"翻轉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什麼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定義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完成相關的測試並提出問題。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協作、完成作業及個性化指導,學生形成新知結構的一種教學形態。衆所周知,傳統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但"翻轉課堂"卻幾乎把傳統教學翻轉了過來,構建了學生晚上在家依據教師製作的10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自主學習,並完成幾個有針對性的測試;上課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內容,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顛覆或者叫反轉。既改變了學習的順序,又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實現學習的可複製性。老師不在是講臺上的"聖人",而是成爲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教練。

二、如何開始"翻轉課堂"

通過聆聽學習胡教授的講座,開始錄製微課之前得做好以下幾點:

1、繪製知識地圖。對即將進行翻轉課堂製作的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梳理。

2、列出知識清單。對本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概括,應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

3、制定設計方案。收集和創建視頻,應考慮發不同教師和班級的差異來制定教學步驟、安排教學內容,分配視頻時間等等。個人認爲微課中應只講重點、不講難點,將難點留到課堂上讓學生交流探討,更能加深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4、確定錄製形式。在製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5、組織課堂活動。課程內容在課外傳遞給學生後,那麼課堂內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創建內容,通過探究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環境中應用其所學內容。

三、"翻轉課堂"翻轉了什麼

翻轉課堂以"學習情況研究、學習資源前置、有針對性的學困生輔導以及總結性提升"作爲課堂推進的模式,爲我們重構了教學的基本流程,他對傳統課堂的顛覆性改變,既讓我們疑惑頓生,也讓我們眼界大開。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

翻轉課堂後,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麼,或因爲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懂的倒退反覆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精心安排教學環境和妥善安排教學環節,學生真正地成爲學習的主體,使教育在技術的支持下變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

"翻轉課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論,而是重在轉變新形勢下的教師觀、學生觀、課堂觀。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當教師更多的成爲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者時,教師就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並有針對的進行問題或學困生輔導。採用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性,有助於學習者的溝通、協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轉"讓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深入

翻轉課堂改變了我們與家長交流的內容。大家都記得,多年以來,在家長會上,父母問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比如:安靜的聽講,行爲恭敬,舉手回答問題,不打擾其它同學。這些看起來是學習好的特徵,我們回答起來卻很糾結。因爲在我們翻轉課堂後,在課堂上這些問題也不再是重要的問題。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孩子們是否在學習?如果他們不學習,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學習呢?這個更深刻的問題會帶領教師與家長商量:如何把學生帶到一個環境,幫助他們成爲更好的學習者。

4學習後,對自己的幾點反思

一是把導學案落實到位,每個學生必須做好課前預習工作,並完成導學案的練習題,培養整體班級學生自學的能力;二是讓優秀學生更加優秀。可以讓部分學生通過不斷的自學,一直往前趕超,然後通過課堂的講解不斷自我完善。三是帶動後進生。每週抓一兩個學科的最差生,通過課堂一些基礎題的不斷點名,並給以一定的獎懲措施,使這部分學生也能跟上班級的學習步伐。

通過此次講座的學習,我深刻體會到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一些傳統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漸地被一種以學生爲中心的、充滿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轉課堂就是實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實踐形式。當然,要把他很快轉化爲我們的教學理念和實踐行爲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翻轉課堂"。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13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一次心靈的昇華!因此,我很珍惜這次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習徐長青老師關於“微課程、翻轉課堂”的專題報告。在聽了兩節數學觀摩課及講座之後,我真的是感受頗深,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報告開始,徐老師先向我們闡述了什麼是微課?他用“全新的視角”、“深度的追問”、“破碎化處理”三個詞精準地詮釋出微課的特點。爲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究竟什麼是微課,徐老師又用五年級學生向我們進行了課例展示,一共展示了五節微課,雖然每一節課都微小短暫,但卻給我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手趣》一課,徐老師用學生熟悉的手指和植樹問題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這個一直令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審題訓練》一節,徐老師用具體地題目,教學生如何審題,讓學生明白僅僅讀題是不夠的,要把眼前的文字放進腦子裏,也就是深度閱讀,這對學生將受益終生。除此之外,徐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理解》、微視課例、微課研究等。

徐老師用一個個生動形象地課例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微課,讓原本對“微課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我充分領略了微課的魅力。後來,徐老師又用“勾股定理”作爲課例向我們講解了什麼是翻轉課堂,通俗的說就是把我們的假設證明出來。精彩地課例之後,徐老師又向我們做了關於“微課:讓我們改變”的講座。徐老師向我們講解了設計微課程的注意事項,並詳細地講解了如何設計微課程,最後,徐老師又針對微課的設計給我們提出了8條寶貴的建議,包括:

1、對象是學生,要時刻謹記;

2、一個微課程只說一個知識點;

3、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

4、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東西;

5、給學生提示性信息;

6、微課程是整個教學組織中的一個環節,要與其它教學活動配合;

7、微課程應有恰當的提問;

8、每一個微課程結束時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等等。每一條建議對我們來說都十分有用,需要在日後的應用中細細琢磨。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師說的那句:“要時刻謹記你的對象是學生,要把陌生的知識放到熟悉的環境中去學習,把熟悉的知識放到陌生的環境中去運用。”是啊,我們講每一節課都要讓學生真正有所學,讓舊知識在新知識中提高優勢,新知識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應用,使學生樂學,愛學!

每一次外出學習對於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14

在沒有繼續教育之前,作爲一名農村的國小語文老師,對於微課是陌生的,更沒有運用過,而通過這次遠程教育的培訓,我學習到了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雖然有的課第一次沒有聽懂,或者不熟悉,就一遍一遍地再聽,最終還是弄明白了,特別這些微課的學習,我印象特別深刻:

一、瞭解微課

通過這次學習,我知道什麼是“微課程”,微課程指的是時間在10分鐘之內,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說清楚一個知識點,知識點不要過多過雜。

這對於我們經常在一線的老師,確實是一個挑戰,因爲平時一節課都是四十鍾,而且內容也很多,只需要把重點的講清楚就行了,沒有設計過一個知識點的小課程。

而微課程恰恰把課本中的那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做出來,讓學生進行重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質量。每一個微課程都短小精悍,知識點明確,且創意豐富,讓人看一遍就能記憶深刻,這對於國小生注意力短,上課愛分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課堂。

二、熟悉微課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微課程是在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中心滿足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轉爲學生的學習方式。微課程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選題、設計、拍攝、和製作,做到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具有“短、小、精“的特點,讓學生能夠花最小的時間學到相關的知識。

通過這樣的微課程學習,讓學生有效增加學習的機會,滿足學習的需求,最大限度的自主學習,用移動學習終端隨時開展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從而爲學生指點迷津,更重要的是它將單一的被動接受學習方式還原爲豐富多彩的學習方式,使得課上的正式學習與課外的非正式學習,有機結合,連續統一,激勵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培養自方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生個性需要發揮到最大限度,從而爲學生提供一種新型的學習自主方式。

三、嘗試微課

經過多次地看視頻,自己也想嘗試一下微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哪怕是失敗的,那樣也可以總結教訓,爲下一次的嘗試提供一些經驗。

我首先1、規劃微課內容。

a、分析學生、教材、重難點和易錯點。

b、設計內容結構、表述方式和視覺效果。

c、製作微課、後期加工、字幕、版權。

d、應用課前預習、課中輔導、課後總結

e、評價教學效果

2、製作微課a、時刻謹記您的微課程用戶是學生。

b、一個微課程只說一個知識點。

c、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

d、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內容。

製作是我這次行動的難點,因爲以前大多隻是簡單的PPT課件,而這次製作過程中,如:標註關鍵字,用圖形符號……都不怎麼會,所以僅僅是一個製作就費大勁,然後時間也不是很準確,把握也不好。

雖然這次嘗試並不理想,但是我仍然很高興,因爲通過這樣的學習,我學習了新的知識,接受了新的能力,領略了新時代的教學新方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一遍一遍地努力,也會做得更好,因爲微課程的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課堂授課方式,而讓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廣泛,思維更開拓,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感受到了微課程的精彩,看到了微課程的發展趨勢,今後,要努力學習新的科學技術,讓這些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實踐。

標籤:心得體會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