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實用13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實用13篇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暑期師德培訓已結束,短短的幾天學習,使我獲益良多,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於教師基本修養與師德。談到修養與師德,其實每一個職業都要求具備一定的職業修養與道德。但是對於教師這個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爲重要。因爲作爲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必須具備良好的修養與師德,這一點非常重要。

作爲一名年輕的老師,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去學習。在這兩天裏有很多位領導和一線教師對我們今後如何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以及如何正確的對待學生做了深刻的指導,讓我們這些新教師受益匪淺。

這麼多位老師的精彩發言對我們這些年輕老師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在教學接觸不到的。從他們的言語之間無不感到他們對學生無私的愛。記得校長說過“老師應具有傾聽和欣賞的教育慧心”“教學的`藝術在於激勵、鼓舞。在學習中,應該以表揚爲主,尤其以學困學生爲主”。是的,我們面對的是職業高中的學生,職業高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薄弱,特別是學困的學生,需要教師從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積極的從生活和學習中發現學生的優點,並以微笑來鼓勵學生繼續發展,讓學生能夠儘早的適應學校生活,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都得到發展,我們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需要我們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更多和他們交心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藥,在學習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而應該像李叔同先生那樣,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堪爲師範的人。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爲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爲“忠言悅耳”。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2

20年8月,伴隨着暑假的尾聲,師德培訓如期開展。在這次的師德培訓中,讓我印象最爲深刻是自學材料中被評爲20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市鍾家村國小教師桂賢娣的事蹟。

桂老師說:“教師被譽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被認爲是一種心靈的藝術,那是因爲,只有心與心的真誠交流才使教育成爲可能,才使教師這個職業顯得高尚。”而她也是這樣做的,身體力行,做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她會因爲學生喜歡動畫片,去看很多的動畫片;她會因爲希望和孩子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連續進行30多年的家訪;她會因爲教學需要,虛心向女兒請教標準的普通話。桂老師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如何成爲像桂老師這樣優秀的老師呢?

要成爲一名優秀的老師,首先要熱愛學生。學生是教師教育的對象。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處處爲學生考慮;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纔會尊重學生的想法,懂得“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纔會用寬容的心包容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包容孩子的調皮和人性;只有熱愛學生的教師,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暖暖的愛意,學生在師愛的滋潤中快樂成長。

其次,教師要終身學習,完善自我。跨進二十一世紀,社會在不斷髮展,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知識體系,學習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和教育教學理論。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纔能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站在三尺講臺上,面對學生侃侃而談,揮灑自如。只有不斷學習的老師才富有極強的課堂感染力,學生則會“親其師,信其道”,繼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他們模仿的榜樣。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師靠的不是說教,不是權威,而恰恰是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

大學時讀師範院校的校訓至今牢牢記在我的腦海中:“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這個職業需要我們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奉獻精神。教師的行爲就是學生的活生生的課本。時代向教師提出了挑戰,今後我一定要熱愛學生,加強學習和自我修養,以高尚的師德去奉獻自己所熱愛的教育事業!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3

27日進行了師德培訓,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請了市最美教師給我們培訓,他們的教育之所以成功,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愛”!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纔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纔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但我認爲,作爲教師不僅要有愛心,而更重要的是把那種愛傳達出來,只有讓別人感受到,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學生也才能從心底裏接受。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以愛字做了以下幾點:

一、 關心學生,做他們的良師益友

現在的學生不再僅僅侷限於“傳道、授業、解惑“階段了,而更應該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班裏有個學生從小失去了母親,由奶奶照顧,因此經常不做作業,上學遲到。我就經常找她談心,鼓勵她,要求她,慢慢她改變了,學習認真了,期末也考出了好成績。

二、 動之以情,做好防差轉差工作

教師對好學生的愛,一般容易做到,而對後進生就未必都能做到。這樣一來,後進生被冷落,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也就難以獲得提高和發展了。爲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在教育中對學生一視同仁,力爭把愛的陽光灑向每一位學生,有時甚至付出更多的愛心去培養、澆灌他們。我班有位學生,學習成績差,行爲更是差。媽媽叫他補習功課,他不但不聽,還用髒話罵媽媽,他媽媽氣不過,只好到學校來告訴我。我立刻對她進行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當我講到媽媽含辛茹苦撫養她時,他流淚了。於是我經常找她談心,使她有所觸動,心誠所至,金石爲開。慢慢地,他變了。在一次運動會中,他竟一舉奪得兩個第一,我興奮極了,一把抱住他,連聲誇他:“你真了不起!你真了不起!”過後,我又在班中對運動員進行了表揚,最後說:“朱新鴻在運動會上發揚拼搏的精神,勇奪兩個第一,這多不容易啊!他爲我班贏得榮譽。老師相信,在學習上她也一定會更努力!你們相信嗎?”我看到他臉紅而又高興地點點頭,我也看出,他的眼睛裏發出了異樣的光,從那以後,各科老師都感到了他的`進步。

作爲一名:“傳道、受業、解惑”的引路人,作爲一名從事着太陽底下最光輝事業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我們對孩子發展中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實踐證明,從愛出發,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那麼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一定會有所進步的。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4

xx年8月24日至28日,學校組織全校教師集中學習。4天的學習內容豐富,從“立德樹人,培養師魂”做一個有責任的老師動員講話,外出學習職員做彙報,到“自覺抵制有償家教,還教育一片明朗的天空”專題講座再到紅十字急救員培訓專題講座,讓我們從師德師風到教師業務提升方面都有很大收穫。

爲什麼要守護師德?這是師德修養方面的一個重要內容,由於這是教育形勢的需要,是學校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發展的需要。敬業才樂業,樂業才能創業。如何敬業,我們首先要珍愛生命,做一個有顆責任心的教師,不僅對學生,對家長,對工作,對家庭都要有責任心。在從教的道路上,我們要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提升業務水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愛崗敬業,爲學生樹立爲人的榜樣,廉潔從教。

這個假期,學校派出多批次教師外出參加各類培訓,利用集中學習這個平臺,各外出培訓教師代表積極分享了在培訓中的心得,如校本課程開發,體驗式團隊合作建設,翻轉課堂,微課及其製作等內容。這讓我們再一次提升了對校本課程開發重要性的熟悉,團隊建設在提升教師業務水平,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的重要性;基於互聯網的翻轉課堂、微課已成爲引領教學改革的標杆,那麼如何推行翻轉課堂,如何引進微課,製作微課,這是我們急待考慮的題目。

翻轉課堂,微課對我來說,這些名詞,或者說這些教學模式已早有所聞,也看過不少的報道,看過一些現場教學,也引發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比如,我們的學生已長期形成的對學習的熟悉,學習的習慣,學習的方法,家長的要求等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學校及家庭有支持這樣的學習環境嗎等,它適合象翻轉課堂這樣的學習模式嗎,教師有製作微課的能力嗎,尤其是系列教學內容,學生能自覺完成微課的學習並完成相關練習,並找到自已未解決的題目嗎?作爲我國現在實行的大班額班級授課制,課堂上交流,互相答疑有足夠的時間嗎等等,假如要實行這樣的教學模式,我們應當從哪些方面培訓學生,改變學生呢?所以,好的東西照搬未必有用,根據學生實際,有重點的借籤促進教學纔會實用。

另外一個大家都感愛好的`專題就是紅十字急救員培訓內容,這個專題由紅十字會的兩名教師理論與實踐的教學讓我們受益匪淺,從紅十字會的由來,心肺復甦急救知識的技能,傷情的識別,意外傷害的救護處理的步驟到各種創傷的救護技術等專業。比如說,哪種情況才能進行心肺復甦,心肺復甦的急救步驟: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心肺復甦的各環節的留意事項等。又如燒傷的處理:衝、移、脫、泡、蓋、送等。最後學習了創傷救護的四大技術以及十四種包紮技術。總之,一天的救護知識學習和實踐,既進步了大家的安全意識,也把握了一定的應急救護知識。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一年一度的暑期師德培訓開始了,暑期師德培訓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一次集訓,是教師心靈的一次洗禮,是思想素質又一次充電。作爲秋季開學的前奏,師德培訓,既是教師的收心會,也是新學期的一次動員會。

今年暑假,學校進行了爲期三天的暑期師德培訓,每年的師德培訓就像一頓心靈的雞湯,洗滌着污濁,淨化了靈魂!今年的培訓更是如此。今年學校特意從縣裏請來了三位名師給我們講座,其中一位是龍港實驗中學的項延唐老師,他講座的主題是《用智慧播撒陽光》,主要講述他的班主任工作事蹟,他是一位事業型、創新型的班主任,班級管理有聲有色,注重細節,從班級文化氛圍的營造到班級組織機構的設置以及別開生面的活動開展,讓班集體始終洋溢着生機與活力。

他始終活躍在學生當中,善於用機智幽默的語言和真誠感人的行動走進學生的心靈,不斷激勵學生走向成功。他把歡樂帶給學生,把驚喜送給家長,把智慧留給學校,以滿懷的激情抒寫詩意人生。 他特別喜歡當班主任,特別迷戀育人工作。他德育工作的特色很多,給我印象尤爲深刻的是他的班級文化建設。他每接一屆學生,總要求朗誦兩首詩:《美好的中學時代》和《什麼是集體》。

他每帶一個班級,總是班名、班訓、班歌、班級寄語、班級精神、班級領獎臺、獎盃、獎牌、班旗、班牌、組名、男女生生歌、家長會會歌等一應俱全。他的每位學生的桌角均有“我和我追逐的夢”小名片,寫有個人夢想、崇拜的英雄、喜歡的格言以及遠、中、近期目標。他注重對學生的感恩教育,讓學生伴隨感恩成長。集體生日慶祝會,傳達母親的祝福,對生活的感恩。在母親節等節假日,給學生布置了家庭作業,開展“我給父母送祝福、做家務”社會實踐活動,召開了“感恩的心”系列主題班會。

建議全班給有突出貢獻的同學寫感謝信,對一些在感恩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同學,我自編三句半節目來表演,把教育活動寓於文藝創作之中。每週家校聯繫單上的家長、老師的留言,要求學生進行感恩回覆。堅定的感恩宣言響徹校園,溫馨的感恩話語貼滿教室,炙熱的感恩交流傳遞心間,共同築起了一道流動的感恩長城。在從教二十年的每一天裏,他從未懈怠過自己,也從沒放棄過努力。對學生無私的愛,就是他每天的動力。他常說:“用心工作如一,用愛負責到底!不管我頭頂是怎樣的`風雨,我將用我的努力來創造我的記憶!”他的很多事蹟值得我借鑑。

記得剛剛走上講臺的時候,常常回憶起自己上國小時的情景,那時自己會因爲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曾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那門課的學習。我想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的教師。本次師德學習體會最深的體會就是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用愛去關心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我深深地認識到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爲重要。而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爲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爲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老師作爲學習的榜樣並加以模仿。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6

園,看到她熟悉的臉龐,我發現她一點都沒變,還是那麼得精神。講座很精彩,不僅僅是內容精彩,王老師講得也很精彩,她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結合了自己在教學和生活中對學生的關愛,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下面的老師聽得都很仔細,也很認真。讓我們感受到,要得到孩子對自己的喜愛,首先必須要愛學生,只有進行以愛爲根底的教育,培養情感,纔會使幼兒在充滿愛的氣氛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形成自尊和自信,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作爲一名幼教工作者,我認爲教師的主要職責,並不只在於向幼兒傳遞知識,而更在於對幼兒的整個精神世界施加影響,而影響幼兒精神世界的關鍵之一就是對幼兒的愛,通過給予幼兒真誠的關愛,促使幼兒學會如何接受愛以及如何施愛予人,並在與幼兒進行心靈與情感的接觸過程中向幼兒傳播知識,以到達教育之目的。愛的教育要求教師應該做到關心瞭解幼兒、嚴格要求幼兒和尊重信任幼兒。實際上,做到這些,便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教師只有全面、深入地瞭解幼兒的思想表現、興趣愛好、性格特徵、學習情況、身體狀況、家庭環境等,才能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找到適宜的教育途徑和方法,挖掘每個幼兒的潛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關注每一個人,關心每個幼兒,並以關切而又謹慎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的優缺點——這是教育過程的根本之根本。

講座之後,王老師又和我們共同探討了幾個關於培養幼兒語言方面的問題。對此,我結合自己女兒的一些情況作了比擬簡單的'發言。很早就聽別人說過,要讓孩子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因爲書中的知識非常豐富,幼兒在書裏能學到很多的東西。很幸運,我的女兒很喜歡聽故事,每天晚上睡覺都會要求我們講給她聽。有時候上了一天班了,實在覺得很累,本來想敷衍過去讓她睡覺好了,但是她堅持要聽。一段時間過後,我發現女兒在聽故事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一開始她就是要求我們講她聽,之後,她認識了一些字,就要求和我們一起看着書聽故事,最熱衷地就是讓她爸爸在講故事的時候要中途突然停頓,問:現在我講在哪裏了呀?如果她能夠找出講在哪裏,那麼就會得到表揚,而且也會認識她點出來的那個字,所以她的興趣非常濃。家裏的故事根本上都講完了,老公又買了一本新的故事書放在桌子上,在這點上,我還是很感謝他對女兒在這方面的教育的,儘管他也許沒有我講得那麼生動,但是他講的比我多,講得比我認真。女兒在他的薰陶下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最近我發現有好多簡單的書,女兒自己能一個人讀下去了,碰上不認識的字問問大人就又一個人看下去了。

家裏除了給女兒講講故事以外,我們也會尋求另外的方法讓女兒識字。其實知識不一定都在書本上,走到哪裏到處可以學習,像宣傳單上,餐巾紙上,廣告牌上,到處都是。有時也許書本上的知識比擬枯燥,外界的知識要容易吸引幼兒,尋求對了方向和方法效果會事半功倍。

教育要充滿愛,教育也要尋找方法,找對了正確的方法,我相信在教育的路上我們會乘風破浪,一帆風順的!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7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幸福,一種妙不可言的情懷

每每提及“幸福”,感慨萬千:有小到口渴時能喝上一口解渴水,是幸福;有大到碩果累累豐收季,才叫幸福。“幸福”,一個簡單的字眼,包含着萬千世界。暑期8月28日,以“幸福”爲主題的師德培訓拉開序幕,市講師團的講師們以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案例故事感動着在場每一個人,真真切切地感受着那回首中“幸福”的教育情懷。

鹿城區仰義第一國小林志輝老師的《做幸福的老師,幸福地做老師,做老師的幸福》,浸潤着我的心田。當我聆聽着那“生日晚會”、“婚禮上的豬腳”、“感動的瞬間”的幸福點滴時,共鳴着他那“無限感恩”時,明白了:有一種工作,沒有經歷過就不知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沒有感受過就不知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沒有品嚐過就不知其中的純粹。

的確,在我平常的教育教學中,靈動的學生和熱情的家長總會不間斷地爲我們創造幸福感。班級大掃除,一條大掃除通知微信,羣裏就炸開了鍋,家長們積極報名,生怕自己落下。現場更是熱火朝天,早早地來到學校,爬上蹲下的,大汗淋漓時,還說:“老師,您太辛苦了!我們來。”小朋友們也不示小,小小身影忙裏忙外,一副特懂事的樣子,真叫人欣慰。“幸福”事如繁星點點,不勝枚舉。老師,活在當下享受幸福。

永嘉職業教育學校邵雪蕾老師《教書真好!》,以樸素的語言,誠摯的情愫向我們娓娓道來她教師生涯中的趣味故事;甌海中學鄭少俠老師《做孩子真實的榜樣》,幽默詼諧,在一個個貌似笑話的教育故事中,與我們共勉:“教育的精髓在垂範,做孩子鮮活的榜樣。”無論從何角度,讓我們感受到一線老師樸素又真摯的教育“幸福”,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用自己的教育熱情感恩“幸福”!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8

“師德”一直是個不老的話題,今年暑期學校教師也進行了集中的師德培訓。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徐立科教師的先進事蹟;學習《師德手冊》。

通過一個個的感人事蹟,使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徐立科教師“燃燒自己,點亮別人”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此次培訓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用愛去關心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

教育事業就是愛的事業,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作爲一名教師就應當關愛每一位學生,徐校長就是一位對所有學生充滿愛心的一位教師,他樂意爲自己學校和外校的學生補課,不僅在學習上幫助學生,而且在生活上也幫助他們,使學生在感受愛的過程中理解愛,學會愛。這讓我體會到,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應該對學生滿懷信心並一視同仁。

徐校長肯幹、實幹,盡全力將工作做到細緻、紮實的工作態度,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想想自己平日裏工作的繁忙,難以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中,因此工作中的一些事情也都是得過且過。但這次培訓使我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在今後必須改正。

由此可見,高尚的師德是愛,是敬業,是精業,讓自己消除夏日的煩躁,保持一種冬日陽光照射般的溫暖,將這份溫暖帶給每一位學生。

前天下午全體教師在學校世紀講堂舉行了教師師德師風演講比賽,老師們準備得很充分,給全體觀衆都上了一課。聽了演講後很有體會。

首先說教師,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爲規範,而且還是作用於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係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所以,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

在工作中,教師要甘於奉獻,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識,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爲重要。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就像演講中講的,不能對學生有偏見,學生有時候需要的就是那句鼓勵。如果挫敗她的自尊心就會使他失去學習興趣,應可種地也不學習,這是老師的一種失誤。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暑期師德培訓體會篇八月二十八日上午,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聽取兩位來自一線的優秀教師,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個人先進事蹟,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下面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第一、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只有愛孩子的教師,才能教好學生,教師的愛會使學生受到感動,更能使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互相信賴的橋樑。張建國老師說:“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要通過嚴來表現出來,嚴要以愛爲基礎。失去了嚴的愛是溺愛,而失去愛的嚴,就變成了蠻橫。”他還讓我們通過:“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換位思考,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學生的需要,瞭解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張老師還講到,愛學生,不僅僅只是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三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的一生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要用博大的胸懷,對學生寬容。

張老師是這麼想的,也用所帶班級的優異成績,詮釋了“愛是教育的前提”。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也應該用關愛來感動學生,用嚴格的愛來教育學生,使學生健康、快樂的學到知識。

第二,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作爲教師,我們還應當懂得欣賞,欣賞每一個不同的個性,欣賞豐富多彩的生活,善於發現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與成功,爲他們真誠喝彩,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支持他們充滿信心地走向下一個人生驛站。

第三,爲人師表,注重言傳身教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着薰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後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爲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是這種人。"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

第四,學會在反思、自省中成長

我認爲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爲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爲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羣衆,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纔是唯一的方法。

第五,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着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教師是平凡的,平凡中彰顯着偉大。身殘志堅的王平老師,歷盡人生坎坷,唯獨放不下的是對教育教學的癡戀。她以飽滿的熱情辛勤耕耘着自己熱愛着的事業,一如既往的奮鬥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擔任着班主任和語文教學,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博愛的情懷,關愛着每一位莘莘學子,鼓勵他們立志成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不正是對以王老師爲代表的光榮的人民教師的生動寫照嗎?

作爲千百萬普通教師中的一員,我深深地知道,在我們的身上,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我,雖然沒有代主課,但我同樣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能像王平老師熱愛教育、關愛學生;能像張建國老師那樣對教育教學癡心不改。我參加工作二十年來,對待教育教學,從不馬虎,不慕名利,癡心耕耘在三尺講臺上。在他們的感召下,

今天的我仍然要說,教育教學是我無悔的選擇。因爲我已深愛着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9

今日聽了一場專家的報告,覺得很精彩。他向我們娓娓敘述了訓練生活中的許多精彩細節,給我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要讓學生活得很歡樂。而正是從他的理念中,我領悟到了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訓練事業的無限忠誠,對訓練事業的劇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喜愛學生,還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敬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就這2點理念,我想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要對工作、對學生有高度的責任感。

在我1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時不時會聽到教師們這樣的埋怨聲:“這種學生太笨了,無藥可救了!”“真是笨,這麼簡潔的題都不會做。”……有時候我們通常把一些責任推到了學生身上,而無視了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往往造成師生間的鴻溝越拉越大,而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專家教師不放棄一個學生的訓練理念正是表達了一個教師高度的.責任感,他認爲,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進展潛力,由於每個學生都有其共性,而這種共性就是他獨立、創新進展的閃光點,並且認爲每個學生都是可塑造可訓練的,假如說不行塑造,只能說明我們塑造的方法還不到位。其實差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注,教師的關愛對學生的心靈有着巨大的衝擊力氣,或許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個關注的目光、一次小小的鼓舞都會轉變一個學生的態度,甚至是他的一生。特殊是教師所舉例的事例就給我們原來有所懷疑的心情作了進展了最好的闡釋。國小生,中學生,即使大學生,無論他們有多少缺點和缺乏,我們當教師的都應當真誠地、急躁地與他們溝通和溝通,把我們有限的、有益的思想和學問傳授給他們,而不應當輕易地疏遠和放棄他們。

二、愛護好學生的自尊

在《爲了孩子》這本書裏,看到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章,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這麼幾句話:“孩子,作爲未成年的羣體,應當受到家長和教師的愛惜。而最大的愛惜,莫過於對孩子人格的敬重;最大的損害,莫過於對孩子自尊心的損害和對孩子人格的污辱。”是啊,人總是有自尊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好勝心強、要求進步、更具有劇烈的自尊心。作爲訓練工的我們,該如何愛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呢?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習慣把違反紀律的學生當着教師或同學的面狠狠地批判,讓被批判的同學面紅耳赤、慚愧難當。也有些教師習慣把課堂上答不出問題的同學叫起來站着上課,以示懲處。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狀況我也遇到過不少。固然,我們的教師主觀願望是好的,是想讓學生受到一點小小的懲處後,承受教訓,下次不再違反紀律。但是這種做法很簡單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當學生嚴峻違反紀律時,特殊是有些學生敢於頂撞教師時,往往掌握不住心情而大發雷霆,這時對學生的批判就可能會消失過激現象,語氣劇烈,用詞鋒利,這時最簡單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念。要愛護孩子的自尊心,推心置腹的溝通遠比大發雷霆來得有用些。

在日常教學生活中,還常常遇到這樣一些狀況,如教師在叫一些後進生回答下列問題時,而這些學生答覆不出時,教師往往會大發雷霆:“這麼簡潔的題目,都講了幾遍了,全班同學都像你,我書不用教了。”教師的心情是發泄了,可這學生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沉重打擊。反過來,教師能靜下心來,急躁地給他們教一遍,或許他們也就把握了。後進生的自尊心更應當得到我們教師的細心維護。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盼望他人敬重自己的言行,認可自己的才能,確定自己的成績。我們教師,作爲跟孩子的心靈最親切的人,應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對每一個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念的愛護和培育,使他們安康活潑歡樂地成長。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喜愛什麼樣的教師?100%的學生認爲是那些責任心強、對學生真誠、平易近人和富有愛心的教師。是的,一個教師的人格魅力正是來自於真誠、責任心和愛心。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爲規範,而且還是作用於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係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通過這三天師德的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新的世紀,新的形勢向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爲教師應做好充分準備,轉變理念 ,迎接挑戰。我們己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網絡時代,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經濟。這就給培養人才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進一步接受以人爲本的理念,進一步從“以教師爲中心”向“以學生爲中心,以教育爲中心,以學習爲中心”方面轉變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並做到兩個轉變,一是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二是由技能型向藝術型的轉變。在“和諧、互動、探索、創新”的基本教學模式中不斷鑽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迎接 “課改”。 過去有句形象的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而在今天僅有一桶水的觀念是不夠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師除了在自己所教專業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還要對其它學科和領域的知識“知得廣”。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學生要學會學習。而我們,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而應教學相長,在學會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學習,加強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不斷地給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必須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自信地面對學生。葉聖陶說過,他並不稱讚某老師講課時有怎樣的最高藝術,"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一堂課究竟怎麼上?”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着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爲中心的教學,是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的。比如常見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過多的講解、分析和說明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從教學觀念上來看,教師仍然把自己作爲教學的中心,擔心學生讀不懂課文,於是就包辦代替,結果適得其反。在21世紀的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的思考方法將比簡單的傳授知識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學生受用終身,也可以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超過教師。"在本世紀,傳統的師生關係將發生變化。教師將更多的在思維方式與知識的導向性上給學生以指點。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樣,只會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輸,不是表演,是以學生髮展爲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審美,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

我喜歡這樣一首小詩:“有一首歌最爲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爲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種風景最爲雋永/那就是師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撒播着希望……”

“用愛撒播希望,用真誠對待學生”便成了我無言的承諾。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爲期三天的師德培訓,在單位領導的帶領下,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學習包括教育新政策,師德修養、教師專業發展和自主學習等內容。通過幾天的學習,受益良多,體會深刻,短短的三天對於工作一年的我來說又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尤其是第一天上午觀看的幾個鄉村最美教師的事蹟,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靈,他們的偉大和堅守給了我之後教學道路上滿滿的正能量。關於師德鄧小平同志說過:“一個學校能否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因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等等。在師德培訓中我明白到“德”即良好的修養、是平和的心境、是寬廣的眼界、是高貴的品質。範跑跑有較好的專業知識,但他缺乏了良好的“德”,故遭到了萬人唾棄。所以“師”和“德”是相互相成的。

在這次的培訓中,最感動我的便是觀看的鄉村教師視頻,尤其是那一對外交官夫婦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孫麗娜,位古稀老人,在他年過花甲妻子的陪伴下,放棄作爲前外交官在北京安穩、光鮮的退休生活,而選擇來貴州山區支教,一待便是九年。他們相濡以沫,用自己的晚年,改寫山裏孩子的命運。他們原本可以安享晚年,可就在2005年的一天,朱敏才夫婦倆在電視上看到貴州一個年輕女老師揹着孩子講課,孫麗娜感慨師資稀缺,產生了支教的念頭,老伴也大力支持。當時一些人勸他們,說貴州山區生活很艱苦,再說他們倆作爲志願者也“超齡”了。然而朱敏才卻說“既然決定了,就顧不了那麼多,來了再說。”就這樣,這對退休不久的夫婦踏上故土,義無反顧地來到貴州支教。無論條件多麼的艱苦,但他們卻從未放棄,一直堅守當初夫妻樑之間的約定。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堅持和勇敢的力量,看到了作爲一名教師承擔在肩上的使命,一切爲了孩子,重要孩子們能學習,開心他們就滿足了。我想這就是幸福,他們的幸福就像花兒一樣,愛情伴隨志願走 幸福像花兒一樣,他們把一生最美好的回憶就留在了山區裏。或許我們不能像這兩位老人一樣,拋棄一切去幫助這些孩子,但是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爲他們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就會形成一個愛心海洋。

以上是我在學習師德師風中得到的一些心得體會,很感謝幼兒園每年暑假期間進行 “師德師風”學習,讓我這個新教師從學到了許多有關師德師風的知識和感動,師德培訓也在一次次的激勵着我怎樣當好一名老師。我一定會以師德師風繼續加油、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幼兒園老師。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昨晚,有幸聆聽了虞主任的講座,感覺受益匪淺,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在講座中,虞主任提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只是發揮了自身不到10%的潛能。今天早上,校長在給我們講課的過程中又提到了這一點。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的觀點。對此,我也曾有過一些關注。

很久之前,就曾看到過一則報道:1982年,在美國佐治亞洲的勞倫斯維爾,一位年輕的母親徒手擡起了一輛雪佛蘭汽車車,將壓在下面的兒子解救了出來。證明:人在突如其來的危急狀態下,會激發出一些超乎平時的,超乎常人的能力。這就是人的潛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充分發掘、利用人的潛能,是創造積極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人的潛能又分爲身體潛能和心理潛能。比如人的大腦,它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虞主任舉例說,人的.大腦可以存儲下5億本書的內容。從網上查閱得知,其實還不止這個數。科學家研究表明:至少可以容納10億本書。我們一般人都用不到10%,90%以上的潛在能力都被浪費了!那麼人腦的潛能是如何被浪費掉的呢?

兒童生後一年內,神經結構和機能方面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是出生後發展最快的時期,腦重迅速增加近900克。3歲時增到1000克,7歲時爲1280克,已接近成人的水平,7歲以後就非常緩慢了。科學研究發現,兒童在常規的環境中生活,大腦的各部分神經細胞則按一般的速度發育。若外界的適宜刺激越頻繁、越強烈,則腦神經細胞的發育速度越快,並趨於完善。如果一個孩子,在早期沒有受到教育和環境豐富的刺激,在學習上要比別的兒童吃力許多倍,那是因爲他的部分腦細胞由於沒有使用而急劇老化,因而失去功能。

所以,少年兒童時期,特別是嬰幼兒階段,隨着大腦高速度發展,人的智力也在高速度發展,在這個年齡階段,如果環境豐富和教育訓練適當那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教育如果失當,即不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錯過了適當的教育時機,或措施方法不當,往往產生不良的後果,使兒童本來具有的發展潛能得不到充分實現。說實話,作爲老師的我們,也常常是低估了孩子們,不相信孩子們的學習潛力。就像今天校長讓我們估計自己的拍手能力時,大多數老師都嚴重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採取簡單粗暴的態度,硬性灌輸知識,從而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位教育家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在孩子們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雖是處於他們雙親的‘摧殘’之下,然而還是發揮出難以相信的能力,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則無論什麼樣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壯地生長起來,所以說孩子的能力的幼芽是被大人掐掉的。”這其實也印證了一句話:“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虞主任在快結束前表達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讓我特別感動:他說等他退休後,最大的願望是自己辦一所學校,把那些教不會的學生都交給他,通過他一段時間的訓練,保證讓他們跟其他孩子一樣。我完全相信他說的每一個字,如有機會我也願意加入他的團隊。

當然,現在我還是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要盡心盡力去做好每一件事,120%就是我的目標!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暑期師德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4天,但是這四天的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尤其是老師們分享的教育教學故事更是精彩紛呈,聽之讓人頓生敬佩之情。我敬佩他們對工作的敬業精神,敬佩他們對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敬佩他們作爲東中人的那種強烈的責任心。

從“紅船文化”的微課堂,到“陽光優秀班主任”的經驗分享會;從青年班主任的“帶班故事﹒匯”,到教學能手們豐富的教學經驗談,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打動着我,教育着我。

作爲一名普通的羣衆,一直以來覺得“黨課”是離自己很遙遠的事情。但今日一聽,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八八戰略”,從大處講它是浙江發展的航向標;從小處說,它的那種“站得高看得遠”的戰略思維,那種務實的作風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釘子”精神,也同樣適用於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無論是班級的建設,還是課堂教學,我們都需要這樣一種“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思想指引。無論是教書還是育人,我們都不能缺少這種“務實”精神,只有“務實”了,我們才能事無鉅細地耐心工作;只有“務實”了,我們才能發現學生身上的細微變化;只有“務實”了,我們才能把課教紮實了;也只有“務實”了,我們纔會聚沙成塔。而這些特點早已經內化爲我們東中教師的教學常態。書寫整潔的備課本,重難點清晰地教學目標,認真詳盡的作業批改,體訓比賽時也不忘讓學生完成文化課學習的教學態度······無一不彰顯着東中人務實進取的精神。

一次次地聽着我們東中老師的演講,他們或聲情並茂、或娓娓道來,但每一個案例都震撼着我的內心。東中,從創辦到而立,正是有着這樣一批批愛崗敬業,團結奉獻,求實進取的東中人的努力,纔有了今天的成績與榮譽。李英老師融學科性的班級佈置的智慧,對班幹部的精雕細琢的耐勁;黃羣燕老師對學生的寬容卻不失嚴厲的平等式教育方式;項建紅老師事無鉅細、不怕麻煩的務實精神,這些一件件,一條條都是我要學習的地方。記得有人說過,做老師,就要做一個有故事的老師。優秀的班主任們是如此,年輕的班主任們亦都如此。向禕琛老師的水滴頑石的故事,孫曉平老師的“忘帶作業”的故事等等,都讓我深深感受到東中年輕一代教師在東中這個溫潤肥沃的環境裏的茁壯成長。他們在前輩的薰陶下,正在傳承着東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學校精神,正在實踐着東中團結,求實,進取的校風和愛生,精業,善導的教風。

東中的創辦是艱難的,東中的發展卻是驕人的。東中的過去,我未曾參與,但是東中的未來有我的一份。聽着優秀教師們的經驗介紹,比照自己的教學教育工作,敬佩之餘是滿滿的壓力。俗話說得好,有壓力纔會有動力。作爲一名新加盟東中的老師,我會秉承東中人“愛崗敬業、團結奉獻”的精神,實踐“思源思進,至誠至堅”的校訓,在自己的教學教育崗位上精心教學,盡心育人,努力奮進,爲東中美好的未來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