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淺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淺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淺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淺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

一提起國中地理教學,大多數老師可能都會感到很無奈,因爲國中地理在八年級就進行畢業考試,不是會考學科,學生、家長乃至學校都不是很重視。地理學科經常被稱爲“小三門”、“次科”而不被重視,教學水平處在低谷狀態。那麼,怎樣提高國中地理教學質量呢?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爲在不增加學生課外負擔的情況下,只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向課堂要質量,從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以下淺談一下我的幾點看法;

一、注重地理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作爲非智力因素的核心,猶如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潤滑劑、催化劑,教師應着力以情感爲動因,觸及學生的情緒,促發學生的一系列智力活動,努力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心境,達到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統一。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麼學生怎麼能學好地理?因此,“愉快教學”是增強地理課的魅力,使學生由厭學到愛學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謂“愉快教學”就是指師生共同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平時就要對學生進行感情投入,爲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打下基礎。教師在傾注情感、溝通學生時,要注意學會賞識學生,對於學生感興趣的事情要樂於傾聽,對學生要有耐心、愛心和信心。平時主動和學生打成一片,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要多瞭解他們的學習、生活及心理狀態,及時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忌對學生冷漠粗暴,不然學生會對教師產生對抗情緒,進而遷怒到教師所教的學科,產生厭學甚至不學的心理。當然,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都會使國中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創設良好的地理課堂教學情境

(一)精心設計導入,創設問題情境

在開始上課時,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課前某些活動的刺激上,頭腦裏還有興奮的餘波,這時教師應迅速組織好教學活動,把學生的注意力儘快集中到課堂上來。新穎別緻的課堂導入設計,容易引起學生對新知識內容的興趣,從而將學生儘快引入新的教學情境之中,爲開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了鋪墊。因此,恰如其分地導入是營造地理教學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講地理八年級上冊《中國的氣候》一節關於我國的降水和乾溼地區時,我首先提出一道問題讓大家思考:“7月底,北京連降大雨。劉梅從北京出差去吐魯番,媽媽提醒她別忘了帶雨衣。9月下旬,北京秋高氣爽。劉梅要去廣州開會,爸爸也讓她帶上雨具。劉豔爸爸媽媽的做法,哪個必要,哪個多餘?”學生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激發了求知的慾望,於是帶着問題先看書,再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得出結論:爸爸是必要的,媽媽是多餘的。爲什麼呢?教師帶領學生邊看圖邊講解我國降水和乾溼地區的分佈規律、形成原因、雨帶的推移規律等。學生終於明白:吐魯番處於我國的乾旱地區,7月份的氣候特點是炎熱乾燥,極少下雨,所以沒必要帶雨具;廣州處於我國的溼潤地區,又位於我國的南方,雨季來得早,退得晚,4月—10月份都處於雨季,所以有必要帶雨具。通過問題式的情境創設,學生引發了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同時對地理學科產生好感,做到願學、愛學、樂學。

(二)運用身邊事物,創設生活情境

地理教學過程,要力爭把系統的地理科學原理用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形式表現出來,用簡明扼要、生動活潑的語言表達出來。因此,地理課堂應充分利用掛圖、插圖、照片、剪貼畫等再現課文描述的情景,或者從學生親身經歷和身邊的實際出發,積極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努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情趣。

如;講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我國新疆“三山夾兩盆”的地形輪廓時,可用“疆”字來形象地解釋。“疆”字右部上面的一橫爲阿爾泰山,當中的一橫爲天山,下面的一橫爲崑崙山,右上部的田代表準噶爾盆地,右下部的田字代表塔里木盆地。左部的弓表明新疆的國界線形如彎弓,弓之外的土字則表示因中俄伊犁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滿清政府被迫割讓一系列領土給沙俄。這樣描述,就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可將意大利比喻爲一隻秀美的女靴,還可將阿拉伯半島比喻爲一隻粗壯的男靴。

(三)藉助地理遊戲,創設教學情境

華盛頓兒童博物館有句格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可見遊戲的作用是多麼重要。在地理教學中巧妙地穿插遊戲,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眼,真正做到寓教於樂,無疑會提高教學質量。如政區拼圖遊戲;省名、省會名接龍比賽;猜地理謎語等。在遊戲的情景與氣氛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想象力和主動性都被激發出來,學生在遊戲中掌握知識,在玩中做,在做中學。一次成功的活動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課後反思是實現由優質教學向有效教學轉變的保證。

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爲名師。課後反思,積累經驗,促使進步。課堂教學反思是一個深層次認識過程,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每一位教師課後要善於反思,要經常與學生、同伴、教研人員探討、交流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教學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與研究;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立教於學;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講究技巧、方法。一名地理教師要真正做到“傳道有術、授業有方、解惑有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課堂教學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以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進“會學地理”的海闊天空。實現地理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是我們不懈追求的教學模式,在構建高效課堂改革的道路上,“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出更精彩、更高效的地理課堂!

淺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2

在此次的繼續教育學習中,我收穫頗深。這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學生的眼光、學生的發展需求來看待和剖析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口語交際教學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提供教師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有沒有效率,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那麼,教師教學行爲的有效性即是有效教學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制定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要求準確和明確。教學目標的準確應定位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即不僅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不僅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當然,目標衆多,並非時時處處都要一應俱全,面面俱到。具體到一篇課文、一節課,可以適當增刪,有所側重。

二、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性

“興趣是的老師”。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從而使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與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

三、注重學習講授的'有效性

講授是課堂中最直接體現教師素養和功底的一種教學方法,始終是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講授要注意少而精,唯其少,才重點突出,引發聽者的重視;唯其精,纔可能在師生互動中起到強化、畫龍點睛的作用。反之,若講授面面俱到,講的太多太泛,學生聽課時的思維則會處於“休眠”狀態。此外,有效講授還應遵循可接受性原則,若講的太深奧,學生聽課時的思維則會處於“茫然”狀態。因此,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能漸入課文的佳境,漸入學習的佳境。

四、注重學習指導的有效性

當學生的話題方向偏離課堂主題時,教師的課堂指導應體現出適時合理的引導性,將學生的思維引回到課堂主線上來;當學生的思路阻塞,處於瓶頸狀態時,教師應本着“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的原則,體現指導的啓發性,推動學生思維向前行進;當學生的理解出現不足或錯誤時,教師的指導應注意體現激勵性,積極努力地發現學生的可取處、閃光點,即時反饋,程度地保護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努力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處和改進、發展的途徑和方向。

五、實現學習評價的有效性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長進步關鍵在於自我心智的發展。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發揮激勵性評價的真正作用,實現多元激勵性評價,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作文教學中,可進行習作互評、互改、組內評議、集體點評等活動,以學生激勵爲評價主體,通過學生互評互議,構建各抒己見、張揚個性的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以達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信心的作用。

實施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關注教學反思,不斷地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單調的、缺乏情趣的教學要剔除;灌輸式的、不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要剔除;同樣的做秀式的、華而不實的教法也必須剔除。

有效的教學要求教師能有效地講授、有效地提問、有效地激勵,自己“教”得不苦,學生“學”得不累,卻能得到真實的進步和成長。這實乃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體現,是我們一線教師孜孜以求的教學之崇高境界。

淺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3

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我覺得要想取得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一、有效備課。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的如何,關鍵是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相一致,與學生需求相吻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效備課更關注教學對象,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更注意教學反思。

二、有效指導。

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三、靈活運用教法。

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難易程度關係很大,如果知識難度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脫離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知識過與簡單,學起來毫不費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只有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充分激發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學參考只是作爲教學活動重要的參考資料,而並非依據,老師必須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的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四、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的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爲學生髮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儘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

五、注重教後反思。

教學反思是在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之後,把課堂上的反饋信息、自我感覺以及引發的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進教者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從而更有效的處理和運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水平。

我覺得應該寫自己實際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有親身感受,內容新鮮、具體,見微知著。也就是說從實際出發,在教學實例中探及某種教育規律。事例可小,但要善於上升到理論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作爲一名教師,要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淺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4

“有效教學”是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伴隨着課堂低效、無效問題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題。空閒時間我認真學習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書中關於課堂有效教學,餘教授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上爲老師們進行剖析和策略指導,感受頗多。可以說,當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如何構建有效課堂?如何打造“有效課堂”?有效課堂教師應該關注什麼?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悟:

一、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每一堂教學效果良好的課都來緣教師的認真備課。在實施新課程的實踐中,我們較多的關注了教學方式方法等課堂形式上的改進,而相應的忽視了對教材和學生的研究。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我明白了學生獲得知識,主要在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於備課。要提高國小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改進現行備課形式,着力提高備課的實效性。

首先是緊抓落實課前預習。我在學生預習的時候,有嚴格的規定,設計了預習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組詞,辨析形近字等),②詞語(抄寫,理解,成語的收集等),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點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辭句,含義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寫等),④初讀感悟,⑤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幾個問題)。這些內容看似繁雜,可是,它可以迫使學生去靜心讀書,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預習。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業,每天一課。這樣學生學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就是準確和明確。目標的制定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其次,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可以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要想使課堂真正有效,設計精益求精的課堂練習是教師課前必備的環節。因此,對於教師來說,就必須要精心設計預習作業,而且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來設計。通常第一課時,老師在課堂上都要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然後再進行整體感知。那麼,我們在佈置預習作業的時候就可以將以上兩項內容佈置下去。到了課堂上,我們就可以利用課件來進行獨立作業。以這樣的方式來落實生字詞,不僅節省時間,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於我們已經將課堂上要講的內容作爲預習作業佈置下去了,那麼我們在課堂上講課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我們還可以把它們設計成課堂練習,讓學生在課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和鞏固。對此,我覺得在第二課時前,還是要採取獨立作業的方式去進行必要的檢查。這樣,我們可以讓學生預習有目標,複習有目標。而不至於讓作業僅僅成爲一種習慣,流於形式。這樣,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明確,學生的課後學習有目標,檢查又環環相扣,教學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學生爲本,用真愛構築課堂。

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夠不斷的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引用餘教授的話:“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明白了我今後更要努力實現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爲的轉變,改變以往以單純傳授知識爲手段的做法,對學生的感情、態度、價值觀給予更大的關注,創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富人性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課堂有效教學應深入優化教學環節,加強有序課堂的有效教學管理。

在有限的40分鐘內採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把教學設計付諸實施,從而獲得的教學成效。有的教師對一堂課的環節安排缺乏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課堂環節的密度過大,有的前鬆後緊,沒有較好地把握學生注意力、接受度,使課堂教學效率下降。因此在時間管理上,我們應堅持時間效益觀,限度地減少時間的損耗。優化教學過程,保持適度信息,講在該講時,放在該放時,綜合考慮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各種因素,尤其是提高學生的專注率。

優化教學情境,激發興趣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鋒。興趣是的老師,要想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就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在“智力發展狀態”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所以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熱情,帶着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在教學實際中,可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性地組織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注課堂生成,及時調整預設。

(1)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增加,改換。即根據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處理。

(2)將教學環節提前或者移後。

(3)給學生搭橋引路,讓學生順利的說下去。在學生髮言遇到困難時,教師要想辦法給予幫助,引導,讓其順利的達成目標,生成精彩。另外,對學生的課堂評價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及時調整了預設,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協調了,就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這樣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明顯,課堂教學就變得有效。

四、課堂有效教學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將教學實踐和反思緊密結合。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無論是行家裏手,還是年輕教師,在各自的認識層面上都會發現不足,都會留有遺憾因此我們就要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看完《有效教學十講》後我明白了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自己像過電影似的再現課堂教學的情景,及時捕捉問題,記下得失。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爲: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纔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好的教學?如果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爲我們要像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一樣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我國傳統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教師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樣,爲了自己的事業和信仰,一日三省其身。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恆課題。在教學的過程,我一定要好好總結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來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時我還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系統學習,把我們的教學過程用科學的理論作爲指導。要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教育教學理論上的學習,爭取在學科教研方面有所發展,在備課、上課、作業等各個環節上下功夫,在專業發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