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集合)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3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集合)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3篇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新課改在我省已開展了一年多,可這期間我一直沒有機會真正的接觸新教材,僅對新課程理念有一些瞭解。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恍然大悟,開始真正的瞭解了新課改的實質。以下是我這幾天的學習心得體會。

第一、轉變觀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通過本次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我瞭解到新課程倡導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本次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與追求要求以學生髮展爲本,轉變學習方式,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堅持評價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課程把教學的實質定義爲交往、互動,沒有交往發生的教學不能叫做教學(最多可以叫做報告)。“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因此,我們廣大教師要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人的發展爲本,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強化學生實踐,更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評價,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強的創新型人才。

第二、拓寬知識結構。

作爲教師,不僅僅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更重要的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擁有廣博而精湛的知識是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要給人一杯水,不僅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還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打開思路,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因此,我們老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博覽羣書,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新課程改革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第三、積極探索,創新教法學法。

新課改不僅體現在教學觀念、教材體系、教學評價方面的改變,更重要的還體現在教法學法的創新上,推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是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法的設計和學法的指導上。一種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而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傳授與接受的關係,二者只通過知識和技能等信息媒介進行溝通,很難形成互動、合作的關係。而心理學和學習科學的研究表明,教育的過程應該是認知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

我們鍾情教學,我們癡迷課堂,所以我們走到了一起。

陽光燦爛,碩果飄香;百人團隊,攜手同行。一個富有詩意的日子,一次挑戰自我的參與。懷揣夢想的翅膀,我們開始了這次英特爾培訓。從過去至現在,我們都是相互促進的良師益友,這一次又一起經歷令人難忘的學習旅程。

作爲教師,我想大家都會有一個樸素的願望。當教師,就要努力當個好教師,當個名教師。我相信我們團隊中的每一位教師都會不甘落後,不願意虛度年華;我也由衷地希望,每一位教師都會用自己對事業的熱愛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愛的氛圍中體驗成功學習的快樂。

着力營造有效課堂,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已進行了前期的摸索和實踐,如何突破瓶頸,進一步提升質量,在這教學改革的十字路口,我們相聚“英特爾培訓”。學思結合、知行統一,顛覆傳統,在這裏,我們可以聆聽到專家的點撥、引領和指導,獲得寶貴的教學建議;在這裏,我們可以尋找到自身努力的新方向,無論是教學規律的探索,還是課改能力的增強;在這裏,我們還可以結識到一羣真誠相待的朋友,心與心的溝通,智慧與資源的分享……所以,我們肯定地說,在電大這個開放的平臺上,我們會實現師德水平提高、專業發展的良好願望!

學習永遠是爲願意學習的人準備的知識盛宴。培訓猶如一粒種子,我們要把它撒播開來,播散到xx熱土的角角落落,有春風吹拂,夏雨澆灌,秋季來臨,示範區教育的百花園定會奼紫嫣紅。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且行且思,讓我們揚帆啓航!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經過教學實踐,下頭談談自我的一點體會:

1:創設情境,發揮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趣味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歡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十分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撥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並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教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3:應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貼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本事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4: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資料卻被教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我的深思熟慮構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教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供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5: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此刻,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資料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我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我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確定。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通過爲期一天半的國小數學課改培訓,我對於國小數學新課程理念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更涌動起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新課程改變了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因此,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應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並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

衆所周知,課改是一次對傳統教育的革命。它打破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爲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爲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現代教學理論越來越強調,把課堂教學看作是師生共同進行的生活空間。課改理念必須真正體現於課堂教學,必須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今天的課堂教學最關鍵的就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而不是在學習中生活。教師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學生的現實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代替學生的生活經驗"

隨着新課程的運行,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應積極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爲學生的學習服務。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要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從而真正體現“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纔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於傾聽他人發言,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敢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纔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課改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係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老師,任重而道遠!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4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從學生的作文中,能看出學生的語文水平。寫作文,是個別學生最頭疼的事,大多數學生感到無處下筆,無材料可寫,針對學生怕寫作文,不願寫作文,我近兩年嘗試把作文教學融入語文課堂中去,經過幾學期的實施,效果很不錯,學生不怕寫作文了,願意寫作文了,作文水平明顯的提高了。

在課改的大潮之下,我雖從教二十多年,也不甘落後,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銳意改革,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在教育教學中新課改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老師們遇到了全新的挑戰。課堂教學的改革,關鍵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讓課堂充滿創造,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在語文課程改革中我嘗試了把作文教學融入到語文課堂當中去,語文課堂上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課堂練習本,學到課文的關鍵地方我就藉機會,就讓學生寫幾句話心得感悟,我們學過《七根火柴》和《凡卡》後,王棟同學寫了一首小詩:

幾根火柴,反映了窮苦兒童的悲慘;幾根火柴,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一封信,寫出了凡卡的命運;一封信,寫出了凡卡的痛苦生活。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裏,有辛勤的`園丁教育我們,有慈愛的父母鼓勵我們,有知心的朋友陪伴我們。我們何嘗曾想到過生活在痛苦中的賣火柴的姐姐和可憐的凡卡弟弟啊!晚上,我希望,夢兒趕快飛進我的被窩,我要把童年的快樂送給他們,我要把幸福送給他們!

學過江口渙的《鶴羣》中的一個情節兩隻大鶴救助傷鶴後,孟凱霞同學寫了這樣幾句話:此時此刻,讓人多麼潸然淚下啊,爲了一隻傷鶴,兩隻大鶴用自己唯一的希望——翅膀來救助傷鶴,然後各自奮力扇動單翅飛回高空的隊列,本來飛上空中是很容易的,但是對於又增加了一隻傷鶴的重量後,飛上去就更加困難了,但是爲了同伴,他們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同伴的性命,這正表現了鶴有正義,有感情。無論生命多麼渺小,只要有一線希望,在困難的事也可以成功。在生命即將消失的那一刻,是同伴給了自己以希望,從而勇敢的活了下去。不僅讓我想到生命因爲朋友的幫助而精彩,生命因爲小事而感動,生命因爲快樂而多姿多彩,在生活中帶給自己的往往是感動,往往是那永不忘懷的友誼和親情。

學過《遊恆山記》,張新月寫道:北嶽恆山,奔騰起伏,莽莽蒼蒼,橫自塞上,巍峨聳峙,氣勢洶涌,從文中可得,恆山的虎風口是多麼險峻,但也寫出了作者徐霞客勇於打破傳統觀念,不安於現狀,大膽實踐,不怕一切艱難困苦,勇高峯的精神。

要想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生動活躍起來,關鍵在於教師觀念的轉變。願全體語文教師着眼與學生的未來,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己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來關注學生的寫作吧!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5

“風搖樹木葉子落,原野執意更秋裝。仰望蒼天雲漸高,俯視大地秋意濃”。金秋是收穫的季節,這一期新課改培訓的學員們通過爲期一個多月的學習培訓,亦如碩果累累。現在就本次新課改培訓活動做如下總結。

在內容上,此次新課改培訓計劃立足於多元化培訓,通過開展諸如“新課改之我的感想”分組討論、“高中新課改若干想法”代表發言、“學習最優小組”評比等活動,貫徹了以理論學習、參觀實踐、分組交流爲主旨的活動主線。回顧學員這一時期的`成長曆程,本次新課改培訓計劃爲學員們塑造了榜樣力量,凝聚了團隊合作精神。

在效果上,通過新課改培訓計劃的培訓平臺,青年教師骨幹強化了其思想意識和責任意識,全面提高了領導力、創造力、執行力,真正調整自我高度與認識,改進自身不足與缺點,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強自身綜合素質,並在之後的工作中能夠以更加積極地心態管理、規劃日後的教育教學的發展,服務於學生,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簡而言之,此次新課改培訓計劃活動成果豐碩,並真正地延續傳承了市新課改培訓活動的傳統優勢。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最近,又掀起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風浪來,波及整個教育界的每個人。爲了響應號召,我們範村全體教師抽一個下午的時間專門去二中進行了學習,觀摩,早聽說張四保主任的新課程改革深入人心,他創建的”二十四”方針不僅在全縣,也在全國很有名氣,這次的培訓真是很讓人期待。

我們風塵僕僕的趕到二中時,已是座無虛席了,哪兒都是人,緊接着,我們跟隨領隊老師去了各班參加他們的上課,進了教室,我不由得大吃一驚,這和我上高中時的教學模式純粹是風牛馬不相及。呈現在眼前的情景。不是老師在一眼一板的教學生如何做題,如何解題,如何理清思路,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在那兒靜靜樂道的相互解答,討論,講解。課桌也不是以前上學時代的擺設模式,而是按組分別來分,對着並起來的課桌,大概是有有助於討論,講解吧!每個人的神情是那麼的自然,高中時代很苦,很累,但眼前的學生臉上,我竟發現不了一絲的`疲憊,一絲的懈怠,給我最直覺的印象是他們都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不一會兒,討論完了。咦!奇怪的是,老師還沒上臺,甚至沒說一句話。留給的時間幾乎全是學生的,立馬,有一位戴着眼鏡的女生就上臺,噢,她大概是要講卷子的第一題-----成語,俗語題,。縱然是第一個,可她留給我的印象卻一點兒也不膽怯,很大膽,聲音很洪亮,解釋的也頭頭是道,有始有終的。而底下的學生聽的呢?,也是津津有味,看來,這真是一種享受啊!我想,在他們心裏,他們更渴望同齡人在給他們講講一些事,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講講。接下來的幾位上臺發言者,都不失風範的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和知識。這樣小組合作式的,全民總動員式的,學生自己探究式的學習模式真是令人嚮往,令人憧憬啊!課後,我不由的鼓起掌來。

課後,我來到教室門口,忽然發現了他們的花名錶也很有意思,每個組一個組別和一個有趣的名字配對。像什麼陽光組合,飛摩隊,MOM4組合燈都讓我大開眼界,這真是學生嚮往的地方和時刻啊!

聽了隨堂課後,老師靜悄悄地在座位中間,沒有多說一句話,他真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留給學生了/而他在看到學生以這麼高昂的興致配合時,她指不定有多高興,快樂呢!

隨堂課聽完後,玩嗎又聽了老師代表及校長的發言,可謂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他們的理念真是和現在的大主流融爲一體看了,他們所提倡的也是我們現代教學模式中最爲缺失的啊!我們一向覺得學生就應該由老師管,由老師教,可殊不知,學生在拄着老師這根柺杖時,他們有的放矢的發揮着他們自己的潛力,這也是我們當老師最想看到的一幕啊!我們上課不用再那麼累,學生還能學好,何樂而不爲呢?

願大家在新課改的潮流中勇往直前,有的放矢站好自己的崗!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7

8月20日這天,我和學校的其他幾位數學教師一起到高平一中,參加了國小數學“高效課堂”培訓,通過學習,感覺收穫頗多,現在就將自己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 適合我的就是最好的。

我們總在學習別人,可是照搬別人的東西會不合適的,怎麼改善才能適合我們的`課堂和學生呢?這就需要我們去思考,去探究,靈活運用新方案,只有這樣,教育才能展現出鮮活的生命力。在教學中,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體現自主參與,學會學習,學會創新,提升能力,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

二、創新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評價對於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應該以不同標準評價不同的學生,以靈活多樣的形式評價學生,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和動力,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應該幫助、鼓勵, 這樣學生才知道主動學習,學習成績纔會提高,讓學生真正喜歡自己,喜歡上自己的數學課。 準確恰當地評價學生。運用先進的評價理念,進步就是優秀,每天進步一點點,個個都有新變化,將學生的點滴變化充分體現在展板上,用以激勵學生的學習。

三、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團隊意識

在教學中,運用新方案必須分成四人小組,各組成員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得到班集體的尊重和認可,各組組長要起到帶頭作用,互相交流互相幫助,樹立集體榮譽感,比如,對有困難的小朋友要有同情心並給與幫助。對於孤僻的孩子,要消除他和其他孩子的疏遠感,使之真正參加到孩子們中間去。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團結協作、優勢互補的團隊精神。

今後,在教學中要靈活使用導學案,在小組組建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習慣、認真傾聽的習慣,培養學生高質量的預習能力,培訓展示點評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在小組合作中,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8

透過此次學習,不僅僅使自我的眼界得以開闊,而且使自我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用心而深遠的影響。

上星期的週四,週五,我們備課組參加了在嘉善舉行的嘉興市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兩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簡單的開幕式之後,嘉興一中等6位老師給我們作了簡短的報告。接下來就是吳林華和吳明華兩位教研員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高中數學必修2和必修5的具體資料。透過這次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讓我對高中新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個性是本學期要上的必修5和必修2。不僅僅瞭解了新教材的設計思路,還了解了新教材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首先,資料編排呈現新的特點。

新教材的資料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作爲引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透過日常的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構成與發展過程,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實現《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應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一樣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一樣的發展的目標。

其次,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們在教學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讓他們透過對學習資料,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潛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教”與“學”。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電腦的普及,爲現代教學帶給了方便。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在課堂上不僅僅能夠利用多媒體爲學生演示數學幾何中的圖形變換,如對稱、平移、摺疊、旋轉等,還能夠利用計算機畫函數的圖象,以及函數的擬合等等。從而給學生帶給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印象,加深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能夠利用網絡資源,爲學生帶給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走出傳統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資料,使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透過培訓讓我更加了解了新課程,在今後將以實際行動來實踐新課程。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9

我國正面臨着一場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課程它打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爲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爲了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全新理念,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爲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爲開發者。

新課程對教師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爲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爲以教材爲軸線,以活動爲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衆與聽衆。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爲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爲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爲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我認爲,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爲了考試,爲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爲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爲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穫和體會,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後一定會培育出來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我有幸參加了爲期一天半的國小數學課改培訓。通過培訓,對於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涌動着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

一、伴隨着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啓動,數學作爲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在面向21世紀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引發了教材編寫、學習方式以及教育評價等全方位的變革。

1、數學課程在教材編寫上,試圖建立旨在促進學生髮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精神的數學課程新體系。

新教材在編寫上努力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體現教材的人文精神。在此思想指導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題、習題形式,而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安排的。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如:“實踐活動”、“數學小調查”、“做一做”等欄目。加強了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在題材上引入了“奧運”、“環保”等內容,着眼於學生的情感體驗,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事”……

2、數學課程在教學方式上,強調教師要通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

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導,並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得出有關結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鼓勵算法多樣化,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3、數學課程在評價體系上,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爲注重激勵,關注過程。

《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貫穿着評價觀念的轉變。強調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因此,課程評價應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爲注重激勵和過程。這樣的評價體系應做到評價目標多維性,評價主體多元性,評價方法多樣性,評價結果激勵性。

二、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

本次課程改革,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老師們每天都在進行着的習以爲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爲。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要求。因此,當務之急是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我是這樣抓住數學本質的問題解讀教材的。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是解決現實生活中按比分配的問題。

主題情境:幼兒園大班30人,小班xx年級下冊“圖形的放縮”也是比的實際應用。圖形放縮是研究圖形的相似變換,圖形變換的本質問題是變換下的不變量問題。圖形放縮的不變量是什麼,始終是這節教材探究的主題。

圖形是長方形時,容易觀察到長方形放縮前後長的比等於相應的寬的比。這是可以從主題情境中觀察到的。

如果是一般圖形(沒有特定的邊叫長或寬),它的放縮是什麼保持不變呢?

教材通過“畫一畫”感受關於一般圖形的放縮,在放縮前後圖形中任意兩點之間水平距離的比與相應的豎直距離的比保持不變。

教材又創設探究活動,體驗一般圖形放縮前後,圖形上點所對應的數對中的兩個數,必須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上述關於圖形放縮變換下什麼是不變量的發現、描述及其逐步抽象化的過程是學生需要經歷的數學化過程。

學校數學教育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內涵是學會閱讀,學會與教材文本對話。教師的責任不是直接教教材,而要教會學生自己去學教材,鼓勵學生自己與教材對話,然後針對學生自學教材中發現與存在的問題進行鍼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高明不是脫離教材另起爐竈,旁徵博引,而是靠教材搭起師生的互動平臺,捕捉契機,傳授方法,啓迪智慧,引導價值。這一切都必須源於教材;都必須立足於個性化地解讀教材,不僅讀懂而且讀通教材的基礎之上。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聽了來自南京師大附中陶維林教師的講解,使我對新課改的理念感觸頗深。教育改革是科學的,應該按照科學規律辦事,否則要受到規律的懲罰。數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中充分考慮數學的學科特點。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數學有較爲全面的認識,提高數學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爲未來發展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在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教學中的幾個“不變量”。

1、培養興趣,永遠是教學的“不變量”。

在情景中展開教學內容。講背景改善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通過豐富的實例引入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我有關,與實際生活有關,數學是有用的,我要用數學,我能用數學。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產物,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教學中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引導學生初步瞭解科學與人類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體會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人文價值、開闊視野,探求數學發展的歷史軌跡,提高文化修養,養成求實、說理、批判、質疑等理性思維的習慣鍥而不捨的追求真理精神。

2、啓發式教學,擯棄“滿堂灌”。

孔子的啓發式教學就是八各字:不“憤”不“啓”,不“悱”不“發”。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設計,讓學生從問題中發現問題的本質,讓他們探求、交流與合作得出一些結論,我想這樣的教學方法比教師直接講出來要強的多。同時這樣做,也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去,從而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3、強調在數學教學中開展教學活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數學的活動是思維的活動。一堂課是否成功,其中一個指標就是看學生有沒有主動的高水平的思維活動,不能上課熱熱鬧鬧,下課全不知道。重操作,輕思維不可取。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高中數學課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於對概念、結論和技能的記憶、模仿和接受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例如,對算法內容,應着重強調使學生體會算法思想,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不應將算法簡單處理成程序語言的學習和程序設計,同時應通過具體實例的上機實現幫助學生理解算法思想及作用。其實強調活動的根本就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思維過程。作爲教師必須講過程,堅持“推遲判斷”,不要輕易“捅破窗戶紙”,有時沒有結論可能比教師給現成的好。特別是概念的教學,要講必要性、合理性、講發展、發生、講來龍去脈,不要把概念拋給學生。“一個定義,三項注意”,返璞歸真,把數學的學術形態轉化爲教育形態。教學活動中,強調活動,也不能強加於人,而是要引導學生參與到你的教學活動中。提倡教學民主,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爲,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學民主就是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心理過程,讓人把話講完,要注意傾聽!不要撲滅學生思維的“火花”。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挑戰自我,讓自己活動在能力的邊緣。

4、學生力所能及的事讓學生自己去做,教師不要越俎代庖。

什麼是教師該做的?什麼是該讓學生自己做的?該學生做的教師替代了,該教師做的學生去做了,這樣豈不“顛倒是非”。爲培養學生的能力,好的教師是“想”給學生“聽”,差的教師是教給學生看。想一想,學生離開教師怎麼辦?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永遠是外因,學生纔是內因。教師那裏的知識再好,如果不能成爲學生的,對學生來說,都是無用的!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爲一線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爲什麼?”,更要教學生“怎樣學?”。不光注意知識的教學更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能讓學生體驗的,儘量讓學生親身體驗。這樣纔有利於學生思維的拓展、能力的提高。

5、恰當運用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任何可以增強教學效果的工具、手段、方法等都應該努力拿來用,不可忽視信息技術在增強教學效果方面的作用,一切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工具都應該積極採用。應重視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整合的原則是有利於對數學本質的認識。例如,算法初步作爲必修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它與有關內容的整合。又如,統計中數據的處理、方程的近似求解等都體現了信息技術與數學內容的整合,同時,我們還可以使用科學計算器、計算機及軟件、互聯網,以及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臺,加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總而言之,通過本次課改培訓,使我認識到,我們的數學教學應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爲需求,使每個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空間想象、抽象概括、運算求解、推理論證、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到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方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自然成爲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專家認爲,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講,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轉變學習方式就是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成爲本次課改的亮點。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講,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主要目的,換言之,要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讚賞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我作爲一名高中政治教師也進入了執教生涯的第六年,可以說在我從事教育工作的這段時間裏,歷經新舊課程是一半對一半,下面我粗淺總結一下自己經歷新課改後的幾點體會。

一、真正從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爲用教材教

新課改給人最直觀、最強烈的衝擊就是教材的全面一新。高中的政治教材從過去的五本必修,轉變爲四本必修和六本選修,表面上看必修的教材數量上減少了,但是內容上卻增加了一個過去所沒有的文化生活的模塊,而且增加的選修內容也都是全新的領域。

1、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思想。改變以往以學科教材爲本的傾向,強調教材既是教師的教本,也是學生的學本。

2、體現“以素質教育爲指導”。改變以往圍繞“應試”要求組織教學內容的傾向,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更多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情感陶冶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3、體現“以行動引導爲導向”。改變以往過分強調“落實雙基”的傾向。突出強調知、情、行的統一,並把重點放在“行爲指導”上。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感的陶冶、思想品德的培養都落實到行爲實踐上。

4、體現“以實踐活動爲突破口”。改變以往忽視實踐活動的傾向,突出實踐性,把“實踐活動”設計作爲新編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並以此作爲突破口,帶動整個教材呈現形式的改革。

過去用舊教材的時候,在教師備課階段我們也在反覆強調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由於受教材內容的制約,我們只能是在教教材。現在進行新課改,首先教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內容變少了,深度增加了;學生能夠自讀了,深入理解卻困難了;形式更新了,內容更是與時俱進。因此,這也就讓我們政治教師需要真正的轉變教學觀念,先要轉變對教材的認識,把它真正的看作一種幫助學生學習,輔助教師教學的工具。

二、運用全新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把教學本質定位爲交往。上課是汲取知識的主要活動,是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學的關鍵在於如何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爲信息加工的主體和學科知識的主動構建者。在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一些教師盲目地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認爲只有“討論”才叫課改,只有“合作”才叫轉變觀念,不考慮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和認知規律,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比如,有的問題討論難度較大,學生無話可說;有的又太簡單,學生不屑一顧;有的討論時間不夠,學生剛進入主題就被拖回來……雖然討論熱熱鬧鬧,但該講的未講清楚,該聽的未聽清楚,使課堂難以駕馭,教學任務難完成,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其實,採用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關鍵在於是否符合實際,是否具有實效性。若是譁衆取寵,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就難以形成。

究竟應該採取何種方式進行教學,不是“新”就好用,關鍵是要滿足學生的需要,能夠結合現有的條件。長期的“灌輸式”到突然的“探究式”學生往往很難一下接受,所以在這種轉變的過程中,學案導學這種教學方式就起到了很好的過渡作用。

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爲載體,以導學爲方法,教師的指導爲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爲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材內容,然後,根據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滿足了高中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高中學生自我意識發展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而教師則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教會他們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新課改中應用學案導學的方法進行授課主要有如下幾點好處:

1、“學案教學”較好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辯證統一。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雙邊、多邊活動的過程。學案用一系列利用知識點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學習,把學生推到主動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有序有控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學案教學較好地體現了學科知識教學和進行素質教育的辯證統一。學案教學不僅較好地把學習目標交給學生,並在自己學習中得到有效落實。而且注重了知識點的能力價值。每個知識點的內涵,每個知識點的分析整合過程,都是能力培養的過程。學案的設計中強化了問題設計,思路引導。在學案的實施過程中,交給學生足夠思維量,強化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學案實施中的自研互研,注重培養了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總之,學案教學在落實知識的同時,側重了學生的能力培養、素質提高。

3、學案教學較好地體現了能力培養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辯證統一。在學案教學中,教師依案引導,學生有序而學,學習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便於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在學習、掌握知識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變學會爲會學,真正的學習是在學生走進課堂之前和在學生走出課堂之後的後續學習。“學案導學”是改革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根據“學案”進行預習,目標步驟清晰,可以避免預習的盲目性,尤其對學習習慣不好的同學,他們沒有預習的習慣,更不知道如何預習,有了“學案”他們可以根據“學案”逐條看書,初步理清教材內容,記錄預習中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通過學案導學,讓學生獨立地接觸知識,獨立地學習知識,能夠促使學生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自主探索,並根據學案的要求,有效地訓練和掌握自主探究的方式。尤其是通過課堂的展示,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喜悅,把成功化做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更大的成功的慾望,誘發更爲主動的參與意識,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爲學生持久的意識,最終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機制。

5、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通過預習學生有了認知衝突,教與學都有了明確的方向,教師只是有重點地幫助學生解決疑點,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學案”提綱充分展現課堂的'學習任務和課堂知識結構,學生對照“學案”,只須作適當的記錄,節省了大量板書的時間和學生作課堂筆記的時間,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對問題的理解和深化上。另外也提高了學生聽課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課堂效率由於預習時間有限,學生總會有一些不懂的問題,有了問題,聽課自然有了重點,目的性和針對性強了,注意力會更加集中,避免了合作學習中的“跑題”,避免了自主學習的隨意性。

6、將若干個“學案”集中起來,就是一份很不錯的複習資料,簡明扼要提綱挈領,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再現學習情景,提高複習的效果。

7、“學案”在導學和助學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在課堂內消化、理解、鞏固和提高,很多思維訓練和練習都能在課堂上完成,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課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開展發揮特長、發展個性的活動,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8、學生在自學時可能提出一些問題,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師沒有考慮到的問題,課前收集這些問題,有利於促進教學相長。

三、重新認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倡導教師的“教”是爲了學生的“學”,離開了學,教就沒有存在價值,因此必須確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觀念。教學評價標準也相應當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爲主,要求教師更加註重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更加註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從課堂的主講成爲教學的促進者、參與者和引導者,要求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有些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誤認爲不管什麼內容和情況,課堂上老師講的愈少愈好,就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其實,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否認教師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對教師則是一種新的挑戰。它對教師的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正確地把握教學目標,深刻挖掘教材內涵,掌握較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更深層次地爲學生釋疑解惑。有些教師爲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內容由學生自己提,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學習夥伴由學生自己挑,這樣的課堂展現的是學生虛假的主體性,失去的是教師價值的引導、智慧啓迪、思維點撥的神聖職責,新課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充分發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二者不可偏廢。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貫徹“三講三不講”的原則,即講規律、講重難點、講易混易錯點,三不講是指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教師只要是本着這個原則,就能在課堂上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教師需要不斷“充電”以迎接新課改的挑戰

單從教材這一基礎環節來看,教師就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過去一本教材教十年的事情不會再有了,新課改後,國家的方針是政治教材要“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真正體現政治教材的與時俱進的特點。因此,就需要教師在平時要多關注國家大政方針的變化,各種會議的召開以及學術界對於時政熱點問題的不同分析,只有把握住了這些內容教師才能在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

其次,在當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中學政治課教學出現了新的矛盾和變化。其中之一是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在開拓創新,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環境之中。改革的洪流、社會、家庭的寵愛和厚望匯合成現實交響曲,伴隨着學生們成長。新課改是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變革,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由此必然會引發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材處理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變革。作爲一線的政治教師,我們理應以滿腔地熱情投身進去,爲此我們必須不斷學習相關的新理念,新思想,在不斷的變化中尋找適合新課改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促進新課改這一新事物的發展與完善。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聽了___教師對新課標的解讀,我對新課標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具體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一樣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一樣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數學學習資料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資料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基本理念之三是“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全面地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掌握課程標準的思想內涵,通曉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才能目的明確、方向集中地鑽研教材,具體、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分散難點、突破疑點,從而得心應手地駕弩教材,靈活自如地選擇教法。

二、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自我的主角定位

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經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構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供給經驗和幫忙,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啓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提議,教師要向學生供給經驗,幫忙他們進行確定、檢查自我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本事,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三、健全新的評價機制

評價不但有終結性的評價,還要有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應當側重的是一個階段後,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提高發展,在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多元領域的綜合評價,其目的在於幫忙學生制訂改善計劃,促進更好的發展,這樣,評價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纔會有始有終科學的發揮,學生的發展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同時評價的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化、交互化,繼續堅持擴大評價主體,引導學生正確客觀地評價自我,對待他人,培養學生的職責心,使其健康的成長。

新的基礎教育課程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本事,以及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作爲教師,必須要解放思想,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實現課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總之,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歡樂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