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1

今天我參加了國小語文新課標的線上培訓,收穫頗多,這對我以後的語文教學工作有了很大的啓發。

一、學習新版課標應持有的態度

1、理解課標,先要弄清其中的一些概念、課標的內涵、改版的理由、以及其中的邏輯關係等。

2、課標呈現試圖化繁爲簡,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用好課標,用好教材。不要認死理兒,要朝積極的方面去思考。

3、要兼顧。面對學情,實事求是,既要有成績,又不能讓學生的腦子死板,既要考得好,又不能教的那麼死。

二、主要講解方面

1、理解課標的功能

其基本內容以及對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的'要求沒有變。新舊課標有較好的街接,老師們按照部編教材體例結構去教就可以,守正創新。

2、提出“立德樹人”,站位更高

對語文課程概括的補充,對於學生三觀的養成,統編教材強調“以文化人”,這是社會發展提出的嚴峻要求,結合課標裏提到的“立德村人”,老師們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上“潤物無聲”。

3、明確提出語文核心素養

新版課標把之前所說的“語文素養”這一概念改爲“語文核心素養”,概念更明確、界定更清晰。語文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情趣。語言運用是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思維的訓練、文化自信、審美情趣的培養帶起來。另外,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要協調發展,不可割裂。

4、關於學習任務羣

每個任務羣都承擔着一個學習內容,任務羣的提出,既有內容的呈現,又有教學的方式。教師要做的就是加強學習、加強實踐,在實踐中摸索,搞清楚邏輯關係。對於學生來說,要加強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減少灌輸式學習,改變以前零碎的、重複的、隨意的學習,以此解決讀書少的問題。

5、強調整本書閱讀

沒有閱讀量,語文素養是上不去的;有了閱讀量,稍微點撥一下,語文素養就上去了。中國學生閱讀最好的時間是國小,到了中學爲了考試沒有那麼多時間閱讀,基本上到國中之後學生就很少有時間專門閱讀了,要把握好學生在國小的閱讀時間。通過整本書閱讀,磨磨性子,教給一定的讀書方法,還要有一個相對自由的書單,快樂讀書吧的推薦書目只是參考,不要規定太多要求太多,也不要過分把整本書閱讀課程化。老師稍微用點心,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爲主。

6、統編教材使用

不贊成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教學,要尊重教學規律、教學個性,根據不同的學情、實際進行。不一定搞顛覆、不要把老師搞得灰頭土臉。統編教材會根據課標精神修訂,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新課標爲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我會將今天所學運用到以後的語文教學中,精心打磨自己的課堂。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2

7月6號,我們聆聽了榮教授關於新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的解讀。榮教授點明瞭當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背景,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與實施分成幾個板塊進行講解,分別是:課程標準修訂核心理念、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總要求、課程的基本流派及轉向以及課程實施幾個核心議題。榮教授梳理了語文課標修訂的總思路和主要任務,指出當前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形勢和背景下,機遇和挑戰並存。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依靠新型的綜合型、創造型人才,需要中國教育發生轉變。講座回顧了我國從60年代到21世紀教育目標的發展演變,並從核心素養的提出、內涵、擬解決問題和基本立場全面立體地介紹了我國當前教育的素養導向。榮教授對語文學習任務羣存在的問題和實施條件上的諸多制約限制進行了分析。榮教授還分享了多位一線教師的語文任務羣優質教學案例,並從學情分析、學習目標、主題情境、學習任務等方面進行了講解。

語文活動包括聽說、讀、寫、思多種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能夠溝通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共同實現學生語言經驗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言品質。如果我們單純地以閱讀爲中心,其實是難以更好的實現語文教學的任務的,但是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都是這樣的一種傾向,長期以來老師們的探索也沒有跳出用單元來作爲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的桎梏。從閱讀單元走向學習單元,迫切需要課程內容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課程內容的變化是引導教與學方式的變化,也是更好的實現語文學習規律和語文教學規律的關鍵的一環。這次課標修訂,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羣有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可能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受到讀經講經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們非常習慣於用線性推進的方式開展教學,識字寫字、分析段落大意、瞭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按照一個線性推進的過程來推進語言學習。在學習任務羣的課程內容組織形態下,我們更關注的是一個學習單元的`構建。我們所研討的識字寫字、閱讀鑑賞、梳理探究、表達交流這樣的一個線性推進的語文學習活動,就變成了四個學習活動的一個互動推進的過程。

新課標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瞭解新課標的修訂情況對於今後從事實際的教學活動具有重大的意義。榮教授在講座中還列舉了大量生動的案例,有利於我們充分了解新課標的實施方法,新課標的真實導向就是讓核心素養平穩落地,真正合理的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此次線上講座,我深受啓發,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懂得了如何在課程教學中貫徹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

對於教師來說,實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任重道遠,對老師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榮教授對於課標的解讀,爲我們打開了教學思路,也引導我們更好的領會新課標精神,精準把握新課標內容變化,在不斷的學習中不斷更新自己的語文教學理念,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3

暑假裏通過學習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我受益匪淺,收穫多多。通過學習不但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而且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第一部分:幾大變化

1、新增核心素養,分爲四個方面:

(1)文化自信(2)語言運用(3)思維能力(4)審美創造

2、課程內容全部更新,其中新增6個語文學習任務羣

(1)新增主題與載體形式,將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課程,增強課程思想性。

(2)新增6個語文學習任務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每個任務羣貫穿四個學段。基礎型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

3、評價建議中新增學業水平考試相關要求

4、學段要求中,將每學段的“閱讀”改爲“閱讀與鑑賞”,將“寫作”“口語交際”合併爲“表達與交流”,將“綜合性學習”改爲“梳理與探究”,具體內容有整合、增加。

5、附錄3語法修辭要點中增加“常用標點符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

第二部分:第四學段的具體要求

課程標準反映了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基本理念。針對我所執教的第四個學段(7-9),《新課程標準》明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育學生的語文實力,特別注意語文基礎學問的學習和駕馭。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學問不但有詳細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如(七~九年級)相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背誦優秀詩文80篇。依據以上要求,考查學生駕馭漢字的寫法、讀音,默寫要求背誦的優秀詩文仍是語文試卷的一一個重要部分。爲體現新標準的要求,命題時將更加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如錯別字改正和病句的訂正,可從廣告、招牌、標語、報刊文章中選取簇新活潑的材料進行命題,使學生通過考試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社會生活休慼相關。

《新課程標準》閱讀訓練要求,概括地說,對閱讀材料要做到整體感悟、理清思路、體驗情境、把握意蘊、品嚐語言、鑑賞評價等。命題將重在三點:一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選擇閱讀材料時,堅持文質兼美的前提,留意體裁的多樣性,以適合學生的各種胃口;每一-組命題要由易到難,階梯式提升。二是依據新標準目標,在發展語言實力的同時,發展思維實力,激發想象實力和創建潛能。命題的原則是力求開放性和彈性,留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使學生勇於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對閱讀材料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三是語文閱讀命題除了取材於教材以外,也要選取肯定量的課外讀物。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每學年練筆不少於1萬字。這須要我們語文老師主動開展創建性的工作,讓學生充溢熱忱地開展練筆活動,激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學生綻開想象和幻想。作文命題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要淡化文體,讓學生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多角度地視察生活,關注生活,表現生活,提倡有創意地表達。

第三部分:教學實踐的體會和建議

當前,國中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鋪開。老師們覺得語文課越來越難教了,學生也覺得語文課越來越難學了。針對這些困惑,我想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和建議。

第一、要學習和領悟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是指導老師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上新課程之前老師必需學透。很難想像,對新課程標準不熟識的老師,能把國中語文新課程教好。老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時要在學透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悟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語文新課程標準只是一個教學原則性、方向性、安排性的'指導文件,老師既要嚴格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又要依據學校的實際狀況、老師的實際狀況和學生的實際狀況等諸多因素去實施教學。

第二、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第三、要轉變觀念。

假如老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備的新課程標準,也執行不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爲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我個人認爲:新課程標準除了確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意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老師都要轉變觀念。在轉變觀念時,有些老師認爲應當徹底否定原來的教學觀念,我不贊同這種看法。強調要轉變觀念,並不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全盤否定,而應當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揚棄。

也有些老師認爲新課改後不用抓基本的教學常規了,我認爲這個觀點也是錯誤的。新課改就是要培育學生學會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實力,但不能完全拋棄原來的教學常規,脫離學生的實際狀況去組織教學。因此,我的體會是對傳統的教化必需是揚棄,而不是拋棄。既不能全部繼承,只改課程不改觀念;也不能全盤否定,樣樣翻新。對學生的基本學問和基本實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對老師教學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樣不能去掉。

第四、要轉變角色。

新課改要求老師要從教育者轉變爲服務者,強調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自始至終都是組織者、引導者、激發者、陪伴者和參加者。學生纔是主角,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老師的教肯定要圍繞學生的學服務。這樣,老師要轉變爲服務型的角色,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要做到“三備”:一-備學生、二備教材、三備教法(包括教具)。並依據學生的實際狀況來制訂比較科學的教案,爲學生所想,想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創建性。以往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什麼,學生就得學什麼,學生只能跟着老師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主動性、創建性根本無從談起。轉變角色,實際就是要老師營造民主的教化環境,老師要成爲學生學習、探究、發展的夥伴。

第五、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爲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爲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爲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

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加強修養,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用心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課堂。我要我的課堂有濃厚的語文味和快樂的笑聲,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新課堂。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4

7月6號,我們聆聽了榮xx教授關於20xx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的解讀。榮xx教授點明瞭當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背景,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與實施分成幾個板塊進行講解,分別是:課程標準修訂核心理念、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總要求、課程的基本流派及轉向以及課程實施幾個核心議題。榮xx教授梳理了語文課標修訂的總思路和主要任務,指出當前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形勢和背景下,機遇和挑戰並存。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依靠新型的綜合型、創造型人才,需要中國教育發生轉變。講座回顧了我國從60年代到21世紀教育目標的發展演變,並從核心素養的提出、內涵、擬解決問題和基本立場全面立體地介紹了我國當前教育的素養導向。榮xx教授對語文學習任務羣存在的問題和實施條件上的諸多制約限制進行了分析。榮xx教授還分享了多位一線教師的語文任務羣優質教學案例,並從學情分析、學習目標、主題情境、學習任務等方面進行了講解。

語文活動包括聽說、讀、寫、思多種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能夠溝通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共同實現學生語言經驗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言品質。如果我們單純地以閱讀爲中心,其實是難以更好的實現語文教學的任務的,但是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都是這樣的一種傾向,長期以來老師們的探索也沒有跳出用單元來作爲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的桎梏。從閱讀單元走向學習單元,迫切需要課程內容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課程內容的變化是引導教與學方式的變化,也是更好的實現語文學習規律和語文教學規律的關鍵的一環。這次課標修訂,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羣有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可能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受到讀經講經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們非常習慣於用線性推進的方式開展教學,識字寫字、分析段落大意、瞭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按照一個線性推進的過程來推進語言學習。在學習任務羣的課程內容組織形態下,我們更關注的是一個學習單元的構建。我們所研討的識字寫字、閱讀鑑賞、梳理探究、表達交流這樣的一個線性推進的語文學習活動,就變成了四個學習活動的一個互動推進的過程。

新課標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瞭解新課標的修訂情況對於今後從事實際的教學活動具有重大的意義。榮教授在講座中還列舉了大量生動的案例,有利於我們充分了解新課標的實施方法,新課標的真實導向就是讓核心素養平穩落地,真正合理的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此次線上講座,我深受啓發,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懂得了如何在課程教學中貫徹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

對於教師來說,實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任重道遠,對老師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榮教授對於課標的解讀,爲我們打開了教學思路,也引導我們更好的領會新課標精神,精準把握新課標內容變化,在不斷的學習中不斷更新自己的語文教學理念,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5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藝術,是一切藝術中最廣泛、最複雜、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藝術。”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好,就要不斷地學習。時代在飛速發展,作爲一名教師,教育理念也要與時俱進。暑假前,學校組織開展了校本培訓,我聆聽了雷盼花老師關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的解讀,感覺收穫很大,觸動很深。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學習的收穫。

一是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

新課標將“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作爲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和總目標。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點: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在每一個學段目標後面都有特地指出。課程內容的主題與載體形式也是強化“以文化人”的價值取向,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爲主要內容。這一核心素養的確立處處彰顯着國家意志。

二是新課標構建了語文學習任務羣。

按照新課標要求,新教材是以“學習任務羣”來整合單元教學的。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好處是突破單篇閱讀精講細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建構“語文核心素養”。把過去比較零散的課文教學分爲若干“學習任務羣”,並且以任務羣來組織單元教學,這樣做,教學的目標就會比較集中而且清晰,我們的教學就不至於面面俱到,也可以避免什麼課都大致是那一套程式的“同質化”弊病。

學習任務羣主要涵蓋三個層面:第一層的基礎型學習任務羣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第二層的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分爲“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第三層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分爲“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

語文學習任務羣的概念讓我認識到語言文字積累、實用性閱讀、文學閱讀、思辨性閱讀以及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滲透學習任務羣,不斷地去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閱讀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沁入,提高學生認知理解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是新課標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平時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第一,培養學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國小語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教師在具體進行語文學習時,需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教師需要合理優化文學形象,同時還要強化自身語言表達,確保可以對其相關文化進行有效弘揚,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傳統文化,強化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情緒。第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進行具體教育工作時,不僅需要確保學生能夠正確應用書面表達,同時還可以使其能夠熟練口述自身想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第三,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思維發散能力是其教學活動的重點內容,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綜合考慮相關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還可以有效聯繫現實中的事物。第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爲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美;給學生恰當引導,讓學生學會鑑賞美;最後給學生自由空間,讓學生創造美。

四是新課標強調了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課本內容創設情境,將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聯繫學生生活實踐,進一步深化課堂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展開描寫。我們可以讓學生以此作爲擴展寫作的基礎,指導學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自己《美麗的家鄉》,有效地將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再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漢字的魅力》,要求學生通過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撰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把語文學習直接指向了實踐研究。

五是新課標將整本書閱讀納入課程化。

新課標將“整本書閱讀”課程化了。“整本書閱讀”是作爲“任務羣”專設2個單元的,都安排在必修。教材中的“整本書閱讀”設計是提示性的,主要包括“閱讀指導”和“學習任務”兩部分,比較簡單。“學習任務”主要引導閱讀和思考,供學生選擇其中一二,不必全部完成。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點或者課程內容,合理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整本書閱讀書單。

“整本書閱讀”可以多少起到“磨性子”作用,“讀書養性”,培育毅力,涵養心智,祛除浮躁。“整本書閱讀”的教學不必搞得太複雜,重在“目標管理”,不要太多“過程管理”,能堅持完整通讀幾本書,就很不錯了。如果還安排寫作或者討論,“過程管理”太細,反而可能敗壞讀書的興致。

六是新課標對語文老師的要求更高了。

新課標給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想用好新教材,老師必須跟上去讀書。語文老師要當“讀書種子”,這是一種理想,一種責任,同時又是我們面臨的很實際、很緊迫的職業要求。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有“三新”,也就是“新大學聯考”“新課程”和“新教材”,必然會給老師提出更高的業務要求,在未來幾年,老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會成爲硬指標,讀書少的問題會顯得很突出。統編國小語文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讀書爲要”,大量增加讀書的份量。因此,我們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多讀書,充實自己,否則面對新教材,我們就會無從下手。

那麼,教師應該讀哪些書籍呢?我認爲至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讀:一要讀中外文化經典,這是最基本的書。閱讀的目的,是接觸中外經典,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二要讀與自己從事專業或者職業相關的書目。比如,教數學的,可以給自己安排讀點化學、數學、生物,以及信息科學等方面的書;教科學的應該多涉獵科技史、科技哲學領域的書;語文老師讀書的面應當比其他學科更寬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打基礎,拓展專業視野。三要圍繞自己的專業,或者自己特別感興趣,希望有所研究的那些專業書籍讀,目的在於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總之,作爲教師,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學習都有收穫和提高,今後我還會多多學習教育理論,充實自己,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6

近一段時間,聽了各位專家對新修訂的20xx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標準方面的解讀,頗有收穫。還記得十年前的20xx年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那是在我剛畢業的時候接觸的。從教十年。又接觸到了20xx年版。這一次的標準跟20xx年相比,有了一些新的方面。值得我思考。

特別是在聽華師的教授崔允t的講座時,感覺他的語言風趣,解讀很形象。讓我一下子就抓到了新課程標準的一些新的思路。

一、新課標中強調核心素養。

我們在之前的時候說的是學生的素質,而現在說核心素養,應該說在新課標出來之前也一直在談,那麼素質和素養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崔老師用了一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讓我豁然開朗。他說,開汽車很重要的一種素質是方向感。而方向感主要取決於遺傳基因。那麼是不是地理老師就教不了了?那這個素質是地理老師教不了的。那麼,地理老師要教的又是什麼呢?地理老師其實要教學生的應該是另外的四個地理核心素養: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

崔老師還明確給我們解讀了核心素養這個概念。

第一,核心素養不是學科專家的素養,是公民的素養、每個學生的素養。

第二,素養不是不要知識,學科知識學習必須要學校來完成,學校是學習學科的地方,是系統學習知識的地方。

第三,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學了知識或技能之後能做什麼,能解決什麼問題。核心素養不是不能評價,核心素養一定要可教、可學、可評,不能評價的`就不是目標。

新課標的第二個突破是學業質量。

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學習之後的學業成就綜合表現,不是知識點學習之後的成就表現,而是知識的綜合運用。

崔老師爲了說明白什麼叫學業質量,舉了一個狗的例子。她說那種“狗頭”考了解,“狗身”考理解,“狗尾巴”考簡單應用,學生得了100分也不知道什麼是“狗”……這種做法將要退出歷史舞臺。

我們一聽就知道這種學習是不可取的。現在倡導要關注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或運用,強調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換一句話,目標要關注“一隻完整的狗”,而不是分解開來的“狗頭”“狗身”“狗尾巴”。

崔老師還提出了一個觀點,素養導向的大單元教學

首先,我們教學的最終最終目標是素養目標。素養目標包括創意實現、形成美感、確立觀念、解決問題、完成任務、製作產品、形成作品、編制方案。

看這個素養目標,我們就能夠知道,只讓學生去了解、理解、記住是不可以的,因爲這些都是階段性目標,過程性目標,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能夠讓學生去運用。通過運用學到的這些知識而形成素養。

而要實現素養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抓手,就是要進行大單元教學。

大單元的表徵之一就是有一個組織者,即通過所說的大觀念(大概念)、大問題、大項目以及大任務,通過這樣的組織者,把單元內容、學習結構化。

關於大單元教學,我們學校這幾年也一直在進行,並且也依託於項目化學習。由此可見,我們學校的教學理念,應該說一直走在了教育的前端,也跟這一次的新課標是相吻合的。

崔老師還說了一個觀點,就是教師要編制學歷案。

崔老師仍然用一個很具體很生動的表述,讓我們理解了爲什麼要編制學歷案。他說的醫生寫處方從來不寫自己要做什麼。都寫病人要做什麼?而老師備課呢,卻都在寫自己做什麼,所以我們的工資就比不過醫生,因爲醫生是以患者爲中心,而老師是以自己爲中心的。

說的很通俗,但是細想想,的確如此。這就是我們的對象意識、學生意識。崔老師說我們一定要轉變這樣的意識,那就先從設計學歷案開始。那麼學歷案是什麼呢?崔老師給他下了這樣一個定義。

一、學歷案是一個專業的助學計劃,是爲了學生更好地學好教材,支持學生幫助學生學好教材用的教育方案、專業計劃。

二、學歷案是認知地圖,擁有明確的目標和達成目標的學習路徑。

三、學歷案是學習檔案,完整地記錄學生學習過程,可反覆查閱。

四、學歷案是互動載體,是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文本。

五、學歷案也是監測依據,利用規則抽樣,瞭解學科學業質量情況。

通過崔老師的解讀,總結一句話:教下去的是技能、留下來的是素養;教下去的是課文、留下來的是道。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7

通過培訓,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作爲語文老師,應該博學多能,具備比較深厚的專業素養;應該穩重堅韌,在困難面前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應該緊抓教育主題,善待學生、善待教學、善待我們的教育。

首先,我們面對的環境特別是教育對象是不斷變換的。只有迅速適應教育對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達到預期的目的效果,從而促使教學的高效循環。只有適應教育對象、環境、我們工作起來才能順心順手,才能安心,並從中體味到工作的樂趣。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們要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其次,我們的個性是吸引學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爲教師,我們可以時常問自己:我們靠什麼感染學生?善於反思的教師、關注學生感受的教師、充滿民主與愛心的教師、有着與衆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師,都能和學生相處默契。新版語文新課標裏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基於核心素養髮展水平,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繫,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繫。我們要着力發展學生核素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

再次,我們的工作平凡,要善於在平凡中鑄就輝煌。需要堅持學習,用新課程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教育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語文學科是一門育人的學科,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繼續深入研讀,爲高質量教學打好堅實基礎。

兩天半的網絡培訓圓滿結束,但我們終身的學習沒有休止,內功的苦練仍在繼續,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研修的地方還會有很多,需要把本次培訓交流的收穫融入到教學中去。我們品味着一道道精神大餐,經歷了一次次心靈碰撞,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認識,增長了眼界,看準了形勢,明確了使命。網絡培訓中的點點滴滴都在訴說着我們的收穫與成長,每一天都在延續着我們提高與昇華。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8

7月18日下午,朱老師做了題爲《一線教師看新課標》的主題報告。朱老師就《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新年版)》與學員分享了自己的研讀心得。

朱老師在解讀“課程性質”時,重點提取了“基礎”“情境、實踐”“經驗-規律-能力”等關鍵詞,並逐一跟學員進行了研讀分享。“情境、實踐”是新版課表裏的高頻詞,聽完朱老師的報告,回顧自己的教學實踐,我有以下三點學習心得:

一是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教學。不論是真實的情境還是模擬情境,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都應增加情境設計。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定義是“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情境中學習運用語言也正符合了“實踐性”的本義,也才能讓學生真正把語言學好。比如《咕咚》一課中,就隨機讓學生扮演猴子、兔子、大象、狐狸、山羊、小鹿,我扮演沉着、不盲目的野牛,通過師生之間的分角色表演,讓學生懂得遇事不動腦筋、盲目地跟着別,就容易做錯事。教育學生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本節課取得了良好的課堂反響和教學效果。這就是(模擬)情境教學在課堂上的具體運用,通過情境實踐學生們學到的是活的語言和生動的語言。

二是情境教學離不開對文本的研讀和擴展。情境教學必須給學生提供可感、具體的信息,因此教師在情境教學設計中不僅要研讀文本,還要適當擴展創作背景,這樣才能爲把學生帶入自己的教學設計裏,課堂上的情和境才能碰撞出火花。記得以前聽田老師做課《植物媽媽有辦法》,之間一個環節則是把真實的蒼耳、蒲公英請到了課堂上,國小生們扮演蒼耳媽媽,把蒼耳粘貼在其他孩子身上,繼而生動形象地明白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積極性,使他們的情感參融課堂並參與認識活動,達到‘教’與‘學’的有效統一。

三是情境設計要儘量貼合學生實際,激發學生興趣和熱情。情境教學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可實踐、可操作,能讓學生獲得較強的代入感和體驗感,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因此,在情境教學的設計中,必須考慮幾個方面,如學生的年齡、學科基礎、興趣點、生活環境等,儘可能地照顧到所有學生,儘可能地實現全員參與。這方面我獲得的更多的.是對作文教學的思考。比如,習作教學設計上如何讓每個學生都有故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情可抒,而不是讓部分學生拿到題目後腦子一片空白,無感可發。閆學老師就是用繪本打開學生習作的素材大門,由孩子實際的玩耍情景入手,引出主題,借用繪本細膩的語言,多彩的畫面,逐步引導學生如何組織語言,抒發真情實感。

對新課標的解讀和實踐永遠在路上,這方面我很有幸能聽到多位名家之言,並從中獲得指導和引領。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會繼續研讀課標和教材,持續增強自己的研讀能力和理論基礎,爲教學工作不斷蓄力加油。

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9

較舊版語文新課標,新版提出“立德樹人”,站位更高。對語文課程概括的補充,對於學生三觀的養成,特別提到“以文化人”,這是社會發展提出的嚴峻要求,老師們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上“潤物無聲”。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

在教學實踐中,應力求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同時明確提出語文核心素養。新版課標把之前提出的“語文素養”這一概念改爲“語文核心素養”。概念更明確、定位更清晰。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確價值、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版語文新課標印象最深的三個詞語就是文化自信、學業質量、學習任務羣。語文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情趣。語言運用是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舉一反三“,通過語言運用,把思維訓練、文化自信、審美情趣的培養有機帶起來,協調發展,不可割裂。在新標準的指導下,我們已明顯看出新教材中出現大量的傳統優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容。文化自信第一次寫在了課標裏,弘揚傳統文化,促進了我們的文化自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學業質量並不是一個新詞,但是在課標中確是第一次鄭重其事的出現。課標從學業質量內涵、學業質量描述兩個方面,對學到什麼程度進行了明確定位。所以現在我們要真的好好把學生學業水平、學業質量抓起來。而提升學業水平就需要孩子們去主動學習。如果老師繼續執着幹從前的讀啊寫啊背的,可能不利於提高學生自身的學業水平,新課程更注重學科的融合以及與生活的聯繫,真正的實現學語文、用語文。

學習任務羣的提出,既有內容的呈現,又有教學的方式。每個任務羣都承擔着一個學習內容,教師要做的就是加強學習、加強實踐,在實踐中摸索,搞清楚邏輯關係。對於學生來說,要加強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減少灌輸式學習,改變以前零碎的、重複的、隨意的學習,以此解決讀書少的問題。

總而言之,通過本次的學習,我學到了不少“新”東西,對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新課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爲符合新時代的“新教師”,爲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爲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