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1

“用奮鬥賦予生命意義”。楊懷保先生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也許是大家都曾有的疑問。”我是誰?爲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來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也許,人生在世不容易,既然不容易,更要有意義。楊懷保先生從10歲起便扛起了家庭重任,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便踏上求學路,來到了湘潭大學。看紀錄片時,“揹着全家讀大學"令我震憾,頑強的毅力,自強不息,用奮鬥對這一個個苦難進行回擊,這是生命的意義,也是我們新時代青年學習的模範。

我看到過一句話,“我們來到這世界的意義是爲了儘早遇見最美的.自己,儘早遇見最美的世界,大概就是對我們活着最好的交代”。楊懷保先生畢業後並沒有真的陷入了廣闊的“錢景"之路,而是走上了公益道路。成功的人是一刻都在不停忙碌、奮鬥着的,他一直堅定着要奮鬥賦予人生更大的意義。

00後是崛起的一代,我們看見了封建與先進思想鮮明的對比。樹立新思想,爭做新青年。“堅定理想、踏實行動、不懈奮鬥,作爲一名當代青年,我要用奮鬥來書寫青春,不斷給自己新的挑戰和突破。”楊懷保先生說。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2

十月份我有幸聽到楊懷保先生的專題報告會,作爲首屆全國道德模範的楊懷保先生向我們講述了他一路以來的經歷和感悟,鼓勵在座的各位能夠“敢於有夢,實幹篤行;崇德向善,久久爲功”。家庭的重擔並沒有讓他認命服輸,反而令他在一次次的對抗中嚐到了快感,家境的貧苦不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生活的磨鍊使他更能激發自己的才能,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就。楊懷保先生曾說:“家境不能決定什麼,努力仍能改變現狀。”

回想自己的生活,雖然有些簡單枯燥,但卻不曾爲學費和生活而苦惱,家境確實不能影響一個人的努力程度,而現在普遍的情況是越是家境優越的孩于越是努力,他們會花費普通人休息的時間來學習各種美育、體育等活動,具備一項傑出的技能。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卻陷入爲何我不能是下一個馬雲,學習沒有用的.怪圈中,在新的學校,新的階段中自甘墜落,淪爲平凡的一員。我個人認爲無論何時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終會在未來的某一刻發揮作用,因此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沉下心來完成自己的小目標超越昨天的自己。

知識學到了就是自己的,擁有一項技能不會是件壞事,不要因家境而自卑,否定一切努力後的結果,努力總比原地不動好,畢竟“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3

在聆聽了全國道德模範楊懷保先生的講話後。我忽然理解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家庭越是貧苦,個人越是拼搏,條件越是艱苦,個人則越是奮鬥不止,而這卻是我們很多人身上缺失的。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做不到爲增長自己的.見識而讀書,更別提學周總理的“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昨日聽了楊懷保先生的話,我才忽然醒悟。

誠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楊懷保先生那樣艱難的學習環境,也很難做到像楊懷保先生那樣“帶着父母上大學”,兼顧學業的同時還要撐起一個家。我們可以做的,是踏實讀書、沉心學習,在將來不會後悔今日的決定。要知道沒有人永遠幸運,但幸運的人一定很努力!

最後,以魯迅先生的話自勉: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4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高中時我把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都拜讀了一遍,在高爾基三部長篇小說中,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再現了沙皇統治下俄羅斯下層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但洋溢的始終是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在大學期間再一次品讀《我的大學》,有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我的大學》描述的是高爾基在社會這所真正意義上的人生“大學”所經歷的事情和自己的一些關於社會和人生的思考。16歲的高爾基爲了進入喀山大學讀書而辭別年邁慈愛的外祖母,但是到了喀山之後他發現大學對於貧困無助的他來說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因爲他的貧窮,他淪爲了俄羅斯街頭的流浪漢,貧民窟和碼頭就成了他的“大學教室”,他歷經人間的苦難和生活的艱辛,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讀書的夢想,一直孜孜不倦、如飢似渴地閱讀一些文學大師的書籍,就連一些x書他也不放過,但是理論書籍與現實生活的.差距讓他困惑不解,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危機中,後來曾舉槍自殺,但因爲子彈沒打中心臟而幸運地活了下來,否則就沒有高爾基後續的文學鉅作了。在高爾基的身邊無處不充斥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人間的苦難,生活的辛酸,磨練了他的鬥志;他在繁重勞動之餘,勤奮自學不息。對社會底層人民痛苦生活的體驗和深切瞭解成爲他創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相比於高爾基學習和生活的環境,我們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我們有寬敞明亮的教室可以學習,有博學多識的老師教授我們知識,有先進的設備輔助我們的學習,有父母的關心和呵護,不用整天爲自己的一日三餐擔憂等等。而他呢,幼年喪失雙親,撫養自己的外祖母不久後也相繼去世,出身貧寒的他就更加無依無靠了,溫飽都成了問題就更談不上上學讀書了,但是他一直堅持着對書籍的熱愛,書籍也成爲他艱苦生活的精神食糧,也從生活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寶貴知識,積累了很多經驗。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我們學習的機會呢?不要求我們能像高爾基那樣在文學創作上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嘗試過、努力過,沒有遺憾就好。我很喜歡《我的大學》裏面的一句話:“經驗取之於己,人從自己的經歷中直接獲得經驗,雖然比從書本里間接獲得經驗更痛苦、更殘忍,但這樣得來的東西會讓你永生難忘。”人生在世,我們總會經歷到很多很多的事情,有開心的也有悲傷的,有幸運的也有不幸的,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積累一些經驗,讓自己的人生過得多姿多彩。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5

這篇作文是前蘇聯俄羅斯作家高爾基所寫的。這篇作文寫出了他在大學時是怎樣過的,怎樣活動和成長的。

我讀了這篇作文後覺得,高爾基是一個不怕刻苦的人,他堅持着他的夢想,他不會違揹他的夢想。高爾基走向成熟的另一個老師是書籍。他看到一個人,他非常喜歡看書,書籍使他擴大了視野,豐富了他的思想,向他展現了越來越廣闊的世界,使他爭取美好生活的願望更加強烈,爲之奮鬥的決心更加堅定。他叫阿廖沙。小說以其現實主義寫實風格和熱情勇敢的生活態度征服了全世界無數讀者的'心。它問世之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鼓舞着無數渴望光明和知識的年輕人勇敢前進。作品敘述了少年的“我”懷着上大學的願望來到喀山,夢想破滅之後,不得不爲生存而勞碌奔波,住“大雜院”,賣苦力,與小市民和大學生交朋友。他進入了一所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那裏學到了在有圍牆的大學裏學不到的知識,經過痛苦的思想探索,終於成長爲一個革命知識分子。《我的大學》至今仍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激勵了幾代人從高爾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氣和信念。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讀了《我的大學》這部文學作品後,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主人公青年時代的生活及命運,而且還向我們展現了世紀之交廣闊的時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高爾基出身貧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撿過破爛,當過學徒和雜工,受盡了欺凌與虐待。就是在這悲慘而又艱苦的生活中,高爾基仍如生命力頑強的小草,艱難的生長並且綻放。我多麼渴望像高爾基那樣,做一棵“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小草啊!多麼渴望像他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同高爾基相比,我真是羞愧萬分。平時在學習中遇到一點挫折我就難以面對,甚至會半途而廢。

主人公那種強烈的讀書慾望以及頑強的學習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書,卻讓它們閒着,難道是“書非借不能讀?”不,自以爲知識已經很豐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說“學無止境”嗎?難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長?不,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才真正明白:“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才真正體會到只有勤奮學習,長大後纔能有所作爲。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6

《孟子》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楊懷保先生10歲起便挑起家中大梁,大學揹着重病父母和弟弟上學,而後獲得“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或許就是這樣吧!一切功成名就都將歷經九九八十一的磨難,楊懷保先生少年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青年時通過自己不斷的拼搏與奮鬥,才成就了現在這樣的自己。

人吧!也許就是這樣,越是身處逆境越能激起自己的鬥志,反之,越是身處順境就顯得格外荒廢、頹敗。聽了楊懷保先生的`報告,其實我感慨頗多,我的家境也不殷實,但尚不至於三月不見葷腥的樣子,但與楊懷保先生相比,我又委實慚愧。他身處逆境,尚能奮起直追,而我在他相同的境遇中又能如何呢?作爲旁觀者,也許對於楊懷保先生的處境,我並沒有特別大的感觸。但親身經歷的楊先生能屢次將自己的處境作爲例子來警醒、激勵他人,我想這大概也需要莫大的勇氣吧!

楊懷保先生用時間與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孝”,什麼叫“德”。他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堅毅果斷的鬥志與不懈奮鬥的行爲譜寫了孝子之歌、自強之歌。上帝爲你開啓一扇門時,必定關閉另一扇窗。世間苦難千千萬,我們不能因爲當下的苦與痛而自暴自棄,要學習楊懷保先生在挫折中、不甘中激起鬥志的精神,從困境中尋找新生。

關於《我的大學》心得體會7

20xx年10月9日19:30,xxx大學科技學院團委組織的全國道德模範楊懷保先生專題報告會在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此次會議,讓我們青年大學生學到了知識。

出身貧寒的他,從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大學期間,爲了照顧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他把家人從陝西接到湘潭。從此,努力讀書掙錢養家照顧家人,就成爲了楊懷保生活的'全部。"生活給了我太多的磨難,但我不能就此沉寂下去,我選擇反抗。我要做命運的強者,儘管下一刻我不知道會怎麼樣,但是我要走下去”。面對家裏接二連三的不幸與困難,他並沒有向困難低頭而是立下戰勝苦難的決心。“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後綻春蕾。”楊懷保說這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的人生信條。從困難中走來的楊懷保,開始散發自己的光輝,激勵着他人。

在他的影響下,身邊數千名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突圍貧困。研究生階段他創辦了“孝基金”,幫助了許多寒門學子、貧困老人、災區人民等困難羣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他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獻了給了社會公益事業。

我們身爲青年大學生。更應該向楊杯保先生學習、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爲社會謀福利,做一個利已利民的人。我仍要學會感恩,學會堅強,使自己成爲一個更優秀的人。

標籤:心得體會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