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總結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匯編15篇

總結1.96W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匯編15篇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

1、在曲線運動中,質點在某一時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線上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物體做直線或曲線運動的條件:

(已知當物體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產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相同,則物體做直線運動;

(2)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不同,則物體做曲線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合外力的方向總是指向軌跡的凹的一邊。

4、平拋運動: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

兩分運動説明:

(1)在水平方向上由於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初速度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

5、以拋點為座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豎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時刻的運動方向可用該點速度方向與x軸的正方向的夾角表示

7、勻速圓周運動:質點沿圓周運動,在相等的時間裏通過的圓弧長度相同。

8、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線速度v:質點通過的弧長和通過該弧長所用時間的比值,即v=s/t,單位m/s;屬於瞬時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為在圓周各點的切線方向上

9、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非勻速曲線運動,因而線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

(2)角速度:ω=φ/t(φ指轉過的角度,轉一圈φ為),單位rad/s或1/s;對某一確定的勻速圓周運動而言,角速度是恆定的

(3)週期T,頻率f=1/T

(4)線速度、角速度及週期之間的關係: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一個指向圓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變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線速度變化快慢,方向與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的結論:

(1)由於方向時刻在變,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瞬時加速度的方向不斷改變的變加速運動。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向心力方向總指向圓心,是一個變力。

(3)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離心運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的情況下,就做逐漸遠離圓心的運動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2

1、整體法:以幾個物體構成的整個系統為研究對象進行求解的方法。

2、隔離法:把系統分成若幹部分並隔離開來,分別以每一部分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分別列出方程,再聯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對系統作用時,用整體法;在分析系統內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時,用隔離法。有時在解答一個問題時要多次選取研究對象,需要整體法與隔離法交叉使用。

4、受力分析的判斷依據:

①從力的概念判斷,尋找施力物體;

②從力的性質判斷,尋找產生原因;

③從力的效果判斷,尋找是否產生形變或改變運動狀態。

總之,在進行受力分析時一定要按次序畫出物體實際受的各個力,為解決這一難點可記憶以下受力口訣:

地球周圍受重力繞物一週找彈力

考慮有無摩擦力其他外力細分析

合力分力不重複只畫受力拋施力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3

1、“繩模型”如上圖所示,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過點情況。

(注意:繩對小球只能產生拉力)

(1)小球能過點的臨界條件:繩子和軌道對小球剛好沒有力的作用

(2)小球能過點條件:v≥(當v>時,繩對球產生拉力,軌道對球產生壓力)

(3)不能過點條件:v<(實際上球還沒有到點時,就脱離了軌道)

2、“杆模型”,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過點情況

(注意:輕杆和細線不同,輕杆對小球既能產生拉力,又能產生推力。)

(1)小球能過點的臨界條件:v=0,F=mg(F為支持力)

(2)當0F>0(F為支持力)

(3)當v=時,F=0

(4)當v>時,F隨v增大而增大,且F>0(F為拉力)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4

考點1: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平衡狀態的定義:

如果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我們就説這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

平衡狀態的條件:

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

考點2:超重和失重

超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

失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於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

考點3:從動力學看自由落體運動

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是:

1,物體是從靜止開始下落的,即運動的初速度為零。

2,運動過程中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5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1)定義法(產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後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後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後,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後,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於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杆方向;硬杆彈力可不沿杆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並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係數(倔強係數),反映了彈簧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並聯:串聯:1/k=1/k1+1/k2並聯:k=k1+k2

第二節研究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滑動時,物體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2。在滑動摩擦中,物體間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滑動的作用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稱為動摩擦因數,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0<μ<1。

5。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與其接觸面相切。

6。條件: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

7。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與相對運動速度無關。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9。計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限度,這個值叫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fm=μ0·N(μ≤μ0)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第三節力的等效和替代

力的圖示

1。力的圖示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圖示畫法:選定標度(同一物體上標度應當統一),沿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按比例畫一線段,在線段末端標上箭頭。

3。力的示意圖: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麼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係。

3。實驗:平行四邊形定則:P58

第四節力的合成與分解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合力的計算

1。方法:公式法,圖解法(平行四邊形/多邊形/△)

2。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連接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3。設F為F1、F2的合力,θ為F1、F2的夾角,則: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當兩分力垂直時,F=F12+F22,當兩分力大小相等時,F=2F1cos(θ/2)

4。1)|F1—F2|≤F≤|F1+F2|

2)隨F1、F2夾角的增大,合力F逐漸減小。

3)當兩個分力同向時θ=0,合力:F=F1+F2

4)當兩個分力反向時θ=180°,合力最小:F=|F1—F2|

5)當兩個分力垂直時θ=90°,F2=F12+F22

分力的計算

1。分解原則:力的實際效果/解題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順序:G→N→F→電磁力

第五節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於同一點(該點不一定在物體上),這幾個力叫做共點力。

尋找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1。物體保持靜止或者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叫平衡狀態。

2。物體如果受到共點力的作用且處於平衡狀態,就叫做共點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體在兩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其平衡條件是這兩個離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個矢量分解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座標軸上,利於處理多個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第六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

1。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物體對它的作用力,這種相互作用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性質:物質性(必有施/手力物體),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同:等大,反向,共線

異: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時性(產生、變化、小時),異體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質。平衡力不具備同時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質可不同。

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頓第三定律適用於任何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與物體的質量、運動狀態無關。二力的產生和消失同時,無先後之分。二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各自分別產生作用效果。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6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曲線運動

質點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

1.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線在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質點作曲線運動的條件:質點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與其運動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且軌跡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線運動的特點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曲線運動的加速度(合外力)與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4.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時,力改變速度的大小;

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時,力改變速度的方向;

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時,力既搞變速度大小又改變速度的方向;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判斷和運動的方法:物體實際所作的運動是合運動

2.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等時性:合運動與各分運動所用時間始終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與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7

  物體與質點

1、質點: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而言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時,為研究問題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狀,把物體看做一個有質量的點,這個點叫做質點。

2、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條件

條件:①研究的物體上個點的運動情況完全一致。

②物體的線度必須遠遠的大於它通過的距離。

(1)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物體上各部分運動的差異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就可以把物體當作質點

(2)平動的物體可以視為質點

平動的物體上各個點的運動情況都完全相同的物體,這樣,物體上任一點的運動情況與整個物體的運動情況相同,可用一個質點來代替整個物體。

小貼士:質點沒有大小和形狀因為它僅僅是一個點,但是質點一定有質量,因為它代表了一個物體,是一個實際物體的理想化的模型。質點的質量就是它所代表的物體的質量。

  參考系

1、參考系的定義:描述物體的運動時,用來做參考的另外的物體。

2、對參考系的理解:

(1)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於參考系而言的,例如,肩並肩一起走的兩個人,彼此就是相對靜止的,而相對於路邊的建築物,他們卻是運動的。

(2)同一運動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結果可能不同。例如司機開着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以車為參考系,司機是靜止的,以路面為參考系,司機是運動的'。

(3)比較物體的運動,應該選擇同一參考系。

(4)參考系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

小貼士:只有選擇了參考系,説某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物體怎樣運動才變得有意義參考系的選擇是研究運動的前提是一項基本技能

  座標系

1、座標系物理意義: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座標系,從而,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變化。

2、座標系分類:

(1)一維座標系(直線座標系):適用於描述質點做直線運動,研究沿一條直線運動的物體時,要沿着運動直線建立直線座標系,即以物體運動所沿的直線為x軸,在直線上規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例如,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位置可用離車站(座標原點)的距離(座標)來確定。

(2)二維座標系(平面直角座標系)適用於質點在平面內做曲線運動。例如,運動員推鉛球以鉛球離手時的位置為座標原點,沿鉛球初速方向建立x軸,豎直向下建立y軸,鉛球的座標為鉛球離開手後的水平距離和豎直距離。

(3)三維座標系(空間直角座標系):適用於物體在三維空間的運動。例如,籃球在空中的運動。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8

1、電場線:用來形象描述電場的假想曲線,是由法拉第引入的。

理解:①、起始於正電荷(無窮遠處),終止於負電荷(無窮遠處),不是閉合曲線,不相交。

②、電場線上一點的切線方向為該點場強方向。

③、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場強的大小。

④、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平行等距的直線。

⑤、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點降低,是電勢最低最快的方向。

⑦、電場線並非電荷運動的軌跡。

2、等勢面:電勢相等的點構成的面有以下特徵;

①在同一等勢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

②等勢面與電場力垂直。

③電場中任何兩個等勢面不相交。

④電場線由高等勢面指向低等勢面。

⑤規定: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差,所以等勢面的疏密反映了場強的大小(勻強點電荷電場等勢面的特點)

⑥幾種等勢面的性質

A、等量同種電荷連線和中線上

連線上:中點電勢最小

中線上:由中點到無窮遠電勢逐漸減小,無窮遠電勢為零。

B、等量異種電荷連線上和中線上

連線上:由正電荷到負電荷電勢逐漸減小。

中線上:各點電勢相等且都等於零。

3、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係:

①、通過電場力做功説明: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

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

②、正電荷:順着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減小。

逆着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增加。

負電荷:順着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增加。

逆着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減小。

③、求電荷在電場中A、B兩點具有的電勢能高低

將電荷由A點移到B點根據電場力做功情況判斷,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荷在A點電勢能大於在B點的電勢能,反之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小於在B點的電勢能

④、在正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負電荷在任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

在負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負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9

電場

1.庫侖定律電荷力,萬有引力引場力,好像是孿生兄弟,kQq與r平方比。

2.電荷周圍有電場,F比q定義場強。KQ比r2點電荷,U比d是勻強電場。

電場強度是矢量,正電荷受力定方向。描繪電場用場線,疏密表示弱和強。

場能性質是電勢,場線方向電勢降。場力做功是qU,動能定理不能忘。

4.電場中有等勢面,與它垂直畫場線。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線密是特點。

1.精選最全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

2.精選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

3.最新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

4.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

5.最新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5篇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0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運動軌跡為曲線,向心力存在是條件,曲線運動速度變,方向就是該點切線。

2.圓周運動向心力,供需關係在心裏,徑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離。

3.萬有引力因質量生,存在於世界萬物中,皆因天體質量大,萬有引力顯神通。衞星繞着天體行,快慢運動的衞星,均由距離來決定,距離越近它越快,距離越遠越慢行,同步衞星速度定,定點赤道上空行。

高一物理知識點2

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實際應用:反衝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於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於宏觀物體,不適用於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於微觀粒子〔見第一冊P67〕

注: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或者是勻速轉動。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1

一、基本概念

1、質點

2、 參考系

3、座標系

4、時刻和時間間隔

5、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6、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動。可用從起點到末點的有向線段來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於或等於路程。

7、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程度。

分類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瞬時速度:

與速率的區別和聯繫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標量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瞬時速度的大小等於瞬時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

定義:(即等於速度的變化率)

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速度的方向不確定。(或與合力的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2

曲線運動

1、在曲線運動中,質點在某一時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線上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物體做直線或曲線運動的條件:

(已知當物體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產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相同,則物體做直線運動;

(2)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不同,則物體做曲線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合外力的方向總是指向軌跡的凹的一邊。

4、平拋運動: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

分運動

(1)在水平方向上由於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初速度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

5、以拋點為座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豎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時刻的運動方向可用該點速度方向與x軸的正方向的夾角表示

7、勻速圓周運動:質點沿圓周運動,在相等的時間裏通過的圓弧長度相同。

8、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線速度v:質點通過的弧長和通過該弧長所用時間的比值,即v=s/t,單位m/s;屬於瞬時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為在圓周各點的切線方向上

9、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非勻速曲線運動,因而線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

(2)角速度:ω=φ/t(φ指轉過的角度,轉一圈φ為),單位rad/s或1/s;對某一確定的勻速圓周運動而言,角速度是恆定的

(3)週期T,頻率:f=1/T

(4)線速度、角速度及週期之間的關係: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一個指向圓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變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線速度變化快慢,方向與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於方向時刻在變,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瞬時加速度的方向不斷改變的變加速運動。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向心力方向總指向圓心,是一個變力。

(3)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離心運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的情況下,就做逐漸遠離圓心的運動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3

一.曲線運動

1.曲線運動的位移:平面直角座標系 通常設位移方向與x軸夾角為α

2.曲線運動的速度:

①質點在某一點的速度,沿曲線在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可分解為水平速度Vx及豎直速度Vy,V2=Vx2+Vy2

3.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變都會造成速度的變化,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變)

4.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二.平拋運動(曲線運動特例)

1.定義:以一定的速度將物體拋出,如果物體只受重力的作用,這時的運動叫做拋體運動,拋體運動開始時的速度叫做初速度。如果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這個運動叫做平拋運動

2.平拋運動的速度:①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初速度V0即為Vx一直保持不變

②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 Vy=gt

③合速度:V2=Vx2+Vy2=V02+(gt)2 方向:與X軸的夾角為θ tanθ=Vy/V0=gt/V0

3.平拋運動的位移:①水平方向 X=V0t

②豎直方向y=1/2gt2 ③合位移 S2=x2+y2=(V0t)2+(1/2gt2 )2 方向:與X軸夾角為α tanα=y/x=V0t/?gt2=2V0/gt

三.圓周運動

1.線速度V:①圓周運動的快慢可以用物體通過的弧長與所用時間的比值來量度 該比值即為線速度 ②V=Δs/Δt 單位:m/s③勻速圓周運動:物體沿着圓周運動,並且線速度的大小處處相等(tips:方向時時改變)

2.角速度ω:①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快慢還可以用它與圓心連線掃過角度的快慢來描述,即角速度 ② 公式 ω=Δθ/Δt (角度使用弧度制) ω的單位是rad/s

3.轉速r:物體單位時間轉過的圈數 單位:轉每秒或轉每分

4.週期T: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轉過一週所用的時間 單位:秒S

5.關係式:V=ωr(r為半徑) ω=2π/T

6.向心加速度①定義:任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都指向圓心,這個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②表達式 a=V2/r=ω2r=(4π2/T2)r=4π2f2r=4π2n2r(n指轉過的圈數)方向:指向圓心

四.開普勒定律

1.開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2.開普勒第二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説,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掃過相等的面積

3.開普勒第三定律:①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週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②a—橢圓軌道的半長軸 T—公轉週期 則 a3/T2=k 對同一個行星來説,k為常量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4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基本公式

(1)速度-時間關係式:

(2)位移-時間關係式:

(3)位移-速度關係式:

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餘兩個。

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定。

2.常用推論

(1)平均速度公式:

(2)一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一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

(4)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位移之差為常數(逐差相等):

【對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1.研究運動圖象

(1)從圖象識別物體的運動性質

(2)能認識圖象的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的交點座標)的意義

(3)能認識圖象的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的意義

(4)能認識圖象與座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5)能説明圖象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

2.x-t圖象和v-t圖象的比較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5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中心天體質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衞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衞星中線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繞速度

8、大於環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