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實用的傳統文化的作文彙總5篇

作文8.41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傳統文化的作文彙總5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今天是正月七年級,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回老家過春節,我盼望着時間快點過,因為到了中午我就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湯圓了。

中午到了,外婆、媽媽準備大顯身手開煮湯圓了!外婆和媽媽討論了一下,準備給我一個大大的驚喜,把硬幣放到湯圓裏,誰吃到這種湯圓就代表今年你很幸福。

湯圓煮好了,外婆和媽媽把湯圓端到桌上來,我聞到香噴噴地氣味,立馬放下手中的事,奔向桌子,等全部人都到齊了,我們就開始進餐,媽媽對我説了一句話:“果果,今天有一個大大地驚喜哦,它就藏在湯圓裏,你自己找找看吧!”我的嘴巴馬上變成“O”形狀,開始我的大胃王形似,我狼吞虎嚥,終於,咬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我馬上就把它吐了出來,才清楚地看見了它的樣子。啊,快看,是幸運湯圓,我大聲地叫到。媽媽看了一下説:“真的,看來你找到我説的驚喜了。”我就高興地手舞足蹈,先跑到客廳炫耀了一下,又跑到廚房去炫耀了一下,不用説,這次的春節我過得很快樂。

今天的春節我過得非常快樂,還得到了一個大大地驚喜,我真開心。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説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説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着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刀剪劍、傘、扇屬於人類文明的物質文化,是人類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增加行為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而發明的。它們不僅具有可供欣賞的物質外觀,也在長期的製造和使用過程中逐漸積累着精神文化的內涵,成為體現歷代人民智慧、情感和審美文化的載體。

2月4日,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了刀剪劍博物館。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不由得發出一聲聲驚歎。原來,我們平時用的剪刀中有那麼多學問,如:全手工製作一把剪刀,需要七十多道工序。即使藉助小錘、拋光、砂輪等小型工具進行半機械化製作,也要二三十道。先把洋元放在爐子上加熱,然後不停地錘打,使鋼和鐵融在一起,再做成若干個大小一致的剪刀片。這個工序比較難,如果沒有融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斷鋼,做成的剪刀片上會有黑痕,用力一敲就斷了。此外,製成的剪刀尖子容易形成純鋼尖,沒有韌性,剪到硬一點的東西就會斷。

在那裏我還見到了奇形怪狀的剪刀,有的只有半邊;有的刀片是正方形的······

參觀完了,我覺得作為一箇中華兒女,真是一種榮幸,我為祖國驕傲!

今天下午,看了會兒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愛情公寓”。這個電視挺搞笑的,我很喜歡看。

我今天剛好看到了裏面有個人叫龍在天,我忽然想起上次和爸爸看收藏節目的時候,爸爸不是給我出了副對聯嗎?那天看到馬未都在節目中剛好在説馬的故事,爸爸就隨口説了一句:“馬年馬未都説馬,這個對聯怎麼樣?你能對上來嗎?”

當時我實在接不上來,就説:“等我哪天想起來再告訴你吧。”

“龍年龍在天説龍”,我研究了一下覺得好像能對上哎!我立即打電話給爸爸説:“你上次不是出了副對聯嗎?我終於對出來了!”“什麼對聯啊?”“上次在看收藏節目時,你給我出的那道啊”“噢那個啊,你説説看。”“馬年馬未都説馬,龍年龍在天説龍”“不錯哦,你真聰明!”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很有意思的!

今天,天氣非常晴朗,路邊的花都開放了,爸爸媽媽帶我一起參加了三(1)班組織的去西安市自弘中學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體驗活動。我們玩的非常開心,還學到了很多知識,很有意義。

自弘中學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主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包括草編、繩藝、剪紙、泥塑、臉譜等很多藝術課程和遊藝項目,內容很豐富,安排得非常充實。

早上,我們聽了自弘中學的哥哥姐姐們組成的古樂隊的演奏,並在校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很多藝術品的展覽和現場製作藝術品的過程。我選擇了繩藝和臉譜的課程,並在老師的輔導下現場製作了兩個作品,編了一條漂亮的紅手鍊,畫了一個很個性的臉譜,很有成就感噢。

下午的安排就更有意思了,我們玩了打陀螺、滾鐵環、跳房子、砸沙包、跳皮筋、套圈等這些傳統遊藝活動,大人孩子都玩得特別開心。我們覺得比電腦遊戲和遊樂場都好玩。

對了,最有趣的是,《都市快報》記者去採訪了我們,晚上在電視上已經播出了《小手拉小手非遺咱傳承》的節目,我在電視上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特寫,很滿足哦,太有意思了。你們要是想看看,就去網上搜一下吧!

中國美食文化豐富多彩,尤其是杭幫菜。杭幫菜中最有名的要數東坡肉、松鼠桂魚、龍井蝦仁和龍井茶了。

一次,我和丁苡、林言一起去品嚐杭幫菜。第一道菜來了,我伸出脖子一看,啊,是我點的東坡肉。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嗯,味道真不錯!温熱的肉入口後立刻噴出美味的湯汁,滋潤着口腔的每一個角落。將它嚥下,就好像泡在温暖的温泉裏。第二道菜是松鼠桂魚。它真美,尾巴像一把精美的扇子翹得老高;皮膚反射着燈光,像撒滿了銀子一般。它的頭高高昂起,嘴裏含着青豆和蝦仁,好似含着繡球。這些特徵,真讓我覺得它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接着,我們品嚐了宋嫂魚羹。把它輕輕吹涼,送入口中,第一感覺就是心暖暖的。如果把小魚咬斷,一股海洋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沉醉。最後,我們吃了小籠包,我一下子就吃了四個。

杭幫菜太美味了,我在夢裏也常常想念它。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

早上起來,就聽到CD機裏傳來陣陣渾厚的朗讀聲,老爸在放《黃帝內經》給我聽呢。

每天,老爸都會讓我讀一會兒《黃帝內經》,到了週末就讓我背誦,每背完一小段,就獎勵我玩十來分鐘的電腦遊戲。老爸還讓我背誦《易經》,他常説“易醫同源”,要趁現在記性好,多背點好東西,長大後會有用的。一年過去了,我先後背了《素問》的 “上古天真論篇”,《易經》的 “乾、坤、泰、否”等十幾卦。

説起我對中醫的喜歡,起因是十分偶然的。有一天,我在老爸的書架上翻出了一本《七大名醫傳奇》,就順手翻了幾頁,不想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書裏記錄着許多名醫的故事。由於是用“網絡語言”寫的,所以非常搞笑好看,我是在笑聲夾雜着淚水中讀完這本書的。其中,最讓我感到中醫偉大的是名醫王孟英,為了救治病人,他失去了自己的`親骨肉;最讓我感到中醫神奇的是名醫徐靈胎,他用兩丸陳墨做成的黑神丸救活了一個“死了(昏迷)三天”的病人……

就這樣,我開始喜歡上了中醫。平時,我常常看《中華醫藥》這個電視節目,還看了許多有關中醫的書,有《品讀名醫》《欣賞中醫》《中草藥便典》《療效植物手冊》《不生病的智慧》等。這下可把老爸給樂壞了——他馬上從北京買回了許多CD片,一有空就放給我聽,還説是什麼“薰陶”呢。

平時,我經常跑到小溪邊探查,找到了“商陸”“車前子”“魚腥草”等藥用植物,從中又學到了不少中藥材的知識。

我奶奶的手冬天常常開裂,我就嘗試着用中醫的一個方子,把蜂蜜和熟豬油調和起來,敷到奶奶手上開裂的地方。結果,開裂處很快癒合了,樂得奶奶直誇我醫術高。

今年暑假,我還去了一趟杭州,參觀了“胡慶餘堂”和浙江中醫藥大學,對中醫中藥又有了更濃厚的興趣和更深入的認識。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立志長大後,也成為一名能為百姓救死扶傷的“大國醫”。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五千年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些年中也流傳下來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元宵節了。

在元宵節,每家每户都會掛上大紅燈籠,看起來喜氣洋洋的,特別有節日的氛圍。

元宵節最重要的就是吃元宵了,我們會從街上買來各種味道的湯圓,有芝麻餡的花生餡的,還有山楂餡的,各種美味的湯圓煮在鍋裏,盛出來端在桌上,大家一起吃,意味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總是會團團圓圓。

除此以外,美到了元宵節的晚上,大家都會出來到街上看放煙火,五顏六色的煙火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美麗無比,我們在這種節日的氛圍下總是會覺得特別的幸福。

這就是元宵節所體現出來的傳統文化。

標籤: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