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節日作文9篇[精選]

作文1.2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節日作文9篇[精選]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就是春節,它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

關於春節還有這樣一個傳説: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每年的春天都會去村民的'家裏,搶東西,傷害人畜。村民非常害怕它。每當,年來得時候,家家户户的人都會把門窗關上,不讓年進來。人們會收拾好東西出去過年,等年過去了,再回來。這天,人們正在收拾行李,村裏來了一個老仙翁,他告訴村民,年最怕紅色和響聲。家家户户都在大門上貼上了紅色的春聯。等年快來的時候就放爆竹,年來了之後,看到大門上紅色的春聯,聽到了巨大的爆竹聲,就被嚇跑了。從此,這裏就太平了!

春節,我最喜歡的就是壓歲錢了。以前有個黑身白手的小怪獸,叫“祟”。他每到除夕夜裏,都會摸熟睡的小孩的頭,然後這個孩子就會生病,大人們都不敢睡覺。有一對老夫妻,生下一個小孩,除夕晚上,他們害怕“祟”來,就不睡覺,也不讓孩子睡覺。他們拿紅紙包着錢幣哄孩子玩。包了拆,拆了包。孩子玩累了就睡着了,老夫妻年紀大了,也困得睡着了。“祟”來了後想摸孩子的頭,枕邊的紅包閃閃發光,把“祟”嚇跑了。從此,一到這天,人們就會把裝了錢幣的紅包放在孩子枕邊。大人們也會守“祟”,後來就變成了守歲。

我愛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説能夠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還有火腿粽子等等。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着媽媽熟練的動作,心裏真是有佩服又羨慕。粽子包好了就能夠下水煮,隨着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粽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原先是古時候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因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屍體,而把粽子扔進了江中。聽着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了一個粽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此刻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並且選取的品種也多。但是吃着粽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是多種多樣的。沒錯啦,春節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了。

相傳很久以前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爆竹聲,經常在除夕夜出沒,所以人們便有了貼春聯、貼窗花、放鞭炮、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等習俗。春節還要辭舊迎新,表示萬象更新,生機勃勃的景象。

每當七年級這一天,天剛朦朦亮,我就跳下牀,拿着一盒鞭炮就跑出去了,爸爸打開盒子,拿出一串有好幾米長的鞭炮掛到樹上,緊接着點燃了。鞭炮聲噼裏啪啦震耳欲聾,鞭炮聲淹沒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放完鞭炮,媽媽已經煮好了餃子。我們一大家子圍着大方桌子吃着香噴噴的餃子,互相説新年祝福,都是有説有笑,其樂融融!這就是團圓吧?

吃完餃子,長輩們就開始給我發紅包了。我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悦,拿着紅包又蹦又跳。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今天是除夕,我的心情就像今日的陽光一樣燦爛。一早我就備好筆墨紙硯,認認真真地書寫春聯: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橫批:吉祥如意。看着自己辛勤勞動的“果實”和對家人新年的祝福被貼在家門,我感到無比自豪。中午爸爸對我説晚上我們要回老家過年。到時我將見到我的`眾多親人,好期待

傍晚我們一家三口興高采烈地回到徐家村老家吃年夜飯。還沒踏進家門,我就被飯菜的香味吸引住了,這股香味從我的鼻子直鑽到肚子裏,太誘人了!於是,我飛快地衝進廚房,只見桌上的菜餚琳琅滿目,爺爺奶奶、伯父一家、姑媽一家都圍坐在月桌旁,團團圓圓過大年。我狼吞虎嚥,吃完雞肉吃魚肉,吃完魚肉吃青菜,吃得我肚皮都快撐破了。這時大人們開始給小孩發“紅包”了,有的吃有的拿,過年真好!

晚上八點,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唱歌、跳舞、小品、相聲等節目精彩紛呈。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要屬魔術表演《年年有“魚”》。那些可愛的金魚居然能聽從表演者的命令,讓其向前則前,向後則後,向左則左,更不可思議的是畫裏的魚能“動”起來,游到水缸裏,變成真的魚,實在太神奇了!

臨近零點,還未等到新年的鐘聲敲響,人們就迫不及待地燃起了爆竹、放起了煙花。“噼噼叭叭!”“爆竹聲聲除舊歲,一年復始又新春。”今夜萬家燈火,舉國歡樂。天空中,月亮姐姐也露出了笑臉,向我們表示新年的祝福。一年更比一年好,帶着對新年的祉盼和祝願我愉快地進入了夢鄉。

指導老師:林小英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農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最喜歡在這一天去賞花燈、猜燈謎。去年元宵節的早上,我一起牀就吃到了一碗媽媽煮的湯圓,有花生餡的、紫薯餡的`、還有黑芝麻餡的又香又糯,甜滋滋的。

晚飯後,我們一家人來到歡樂海岸賞花燈。我蹦蹦跳跳地進了花燈展,瞬間彷彿進入了燈的海洋,各種各樣的燈,把我的眼光牢牢地吸引住了。看,孫悟空來了!騰雲駕霧,手持金箍棒,另外一隻手搭在眉毛上,似乎在尋找着什麼。我還看到了栩栩如生的荷花,荷花一開一合,像一位小姑娘在忘我地跳舞呢!逛着逛着,咱們來到了燈謎長廊,這裏圍着很多的人,老的少的都在積極地參與着,我也取下了一張燈謎,上面寫着:光光亮,亮光光,乾乾淨淨放桌上,每天都要看看它,瞧你臉上髒不髒(打一生活用品)。

我絞盡腦汁,突然靈光一閃便拿着紙條奔向工作人員,毫不猶豫地説出謎底是鏡子後,工作人員笑眯眯地遞給我一份獎品,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大寫的福字。我趕緊把福氣收藏好,樂呵呵地和爸媽又去猜其他的燈謎了。

元宵節的習俗還有很多,舞獅子、放煙花、扭秧歌等等,總之都離不開一個鬧字。我喜歡喜氣洋洋,熱熱鬧鬧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今天我要寫的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春節,也叫過年。

我知道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曾經遭遇過一種最兇猛的野獸,你知道這種野獸叫做什麼嗎?“年”,他捕獵百獸,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進村莊裏吃人和家禽,讓人惶惶不可終日。人們和“年”鬥爭了很久,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色、火光和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口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在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鑼打鼓。這天夜裏“年”又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的'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為了紀念這場勝利,以後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户户都貼上紅紙對聯,在門上掛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裏通宵守夜(我們現在叫守歲),第二天,大家清早互相祝賀道喜(就是我們現在的拜年),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春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大人們工作勞碌了一年,大年三十這一天再遠再忙也會趕回家過年,我也可以和哥哥姐姐,妹妹們一起玩了。大圓桌上擺滿了雞鴨魚肉,年糕,豆腐,餃子等等豐盛佳餚,全家圍坐在一起,有説有笑,把酒言歡,盡情享受美食和團聚的快樂,整個屋子都瀰漫着熱熱鬧鬧的氣氛。

春節有很多習俗:貼對聯,掃塵、守歲、吃年夜飯、壓歲錢、放鞭炮等等。我最喜歡放鞭炮,但是現在城市裏不能放煙花爆竹。記得前年我們在玉山老家過年,吃過年夜飯後,我和哥哥姐姐們一起在院子裏放鞭炮和煙花,哥哥他們負責放煙花,我不敢用打火機,姐姐就告訴我可以玩甩炮,直接扔到地上就會響的鞭炮,小小的,長長的,圓柱體,但是立不起來。如果你把那一盒裏的小鞭炮一起扔到地上的話,那響聲真的和煙花一樣大聲。看着天空中美麗的煙花,有的像太陽一樣散發光彩,有的像花朵一樣絢麗多彩,還有的像五顏六色的繡球一樣綻放開來。

這時我想到了王安石寫的一首古詩《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要是天天過年,那該多好哇!

傳統節日作文 篇7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清明節、春節、中秋節等等,其中春節最為隆重。這是個家家團圓的日子,人們走親訪友,相互祝福。春節前家家要準備好豐盛的年貨,所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忙得不亦樂乎!

寒假沒過幾天,我就跟奶奶回豐惠老家,因為奶奶要準備過春節的年貨去了,我也期盼着幫她一起準備。

這天,奶奶説要做八寶飯和蛋餃了,這是奶奶每年必備的年貨,也是她的`拿手菜,我興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忙活開了。做八寶飯的材料有很多:桂圓肉、蓮子、豆沙、橘餅、棗子、糯米、板粟……因為原料多,八寶飯也因此而得名。開始做八寶飯了,我們拿來一隻碗,在上面塗上一層豬油並灑上白糖,然後把準備好的糯米放在豬油和白糖的上面,再在糯米上塗一些豆沙,最後把桂圓、蓮子、棗子等其它材料均勻地撒在最上面的那層。最後的工藝就是放到鍋裏把它蒸熟。這樣,一碗香噴噴的八寶飯就大功告成了。

做好八寶飯,我和奶奶又開始做蛋餃了。做蛋餃的準備工作是先要把蛋打好,把肉剁碎並放好調料。等油鍋好了,奶奶用勺子舀了一勺打好的蛋,放進油鍋裏均勻撒開形成蛋餅,接着用筷子取了一些肉放入撒開的蛋餅上,再用蛋餅包住肉,做成了餃子的形狀,等蛋餃熟了就取出,這樣一個蛋餃就做成了。奶奶讓我也試試,於是我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打好的蛋,照奶奶的方法開始做了,可怎麼也包不住肉,做不出餃子的形狀。這時,奶奶告訴我,要儘量把蛋餅做得大些、均勻些,包肉的時機要掌握好,我再試了幾次,邊做邊琢磨,終於成功了。沒想到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並不容易,每件事都要用心和動腦筋去做。

我喜歡過春節,喜歡春節歡慶的氣氛和濃濃的年味。

傳統節日作文 篇8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傳統節日作文 篇9

對於清明節,唯一有印象的就是三四歲有跟着爺爺奶奶,家人親戚去掃墓過,自此就再也沒有去過了。每次清明時節我都心心年年地想回老家掃墓去,可最終都未果,父母做生意忙!我以為今年的清明節也與往年一般,但是沒想到父親居然圓了我一個小心願:回老家掃墓去。

早晨七點左右便起了牀,簡單地洗漱完吃完早餐便出發了。去走山路,爬山,天氣沒有想象中的陰天,涼爽,卻很熱火朝天,大晴天。路有些狹窄崎嶇,有些抖!看着周圍的綠化,看着人家種植的茶葉,沿途中奶奶給我講了以前父親那時家裏的生活條件,經過“千辛萬苦”來到了墓地,以前看到山上的墓碑就會感到恐懼感,而現在墓碑就在我眼前,看到那些原本是紅色的字體經過雨水沖刷也早已褪了色。大家忙活了起來,忙着擺祭品上香,當我拿着三炷香跪拜在地上時,嘴巴里禱告地念念有詞,我相信他們會聽到我的心聲的。處在山中,環繞四周,藍天白天青山綠樹,一切都顯得如此美好!到點了,我們便下了山,下山時挺多斜坡的,還好可以藉助樹幹的力量扶着,不然就會摔個狗啃屎。

到了山底,一起隨同的家人們都累癱了,有專車接送。幾位叔叔開着車來載我們,卻沒想到人太多不夠坐,只剩我和兩個弟弟落單了。沒有位置的我們只能徒步走回家,連老爸也坐着叔叔的順豐車走了,路過時還不忘露出得瑟的.笑容“拋棄我們”,當時真是好搞笑。

一次有意義的路途,收穫了很多,我們應該去繼承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清明節是後輩們對先輩的寄託與思念。

標籤:傳統節日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