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精華】傳統節日優秀作文錦集10篇

作文7.18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傳統節日優秀作文錦集10篇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1

(又稱“上元節”,即陰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2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其中最隆重的要屬於我們的春節了。傳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怪獸叫做“年”,每到臘月三十晚上,它就出來掠食傷人。人們知道“年”怕響、怕火、怕紅,到了臘月三十這一天,人們就在家門粘貼紅色的春聯,放鞭炮,把“年”嚇走了。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除夕那一天,家家户户貼春聯,吃餃子,農村裏的人宰雞殺豬,做年夜飯,到處喜氣洋洋。

大街上,人們在開心地舞龍燈,龍燈的種類真多,有用布縫的布龍、竹子扎的篾龍、稻草扎的草龍,五顏六色,十分好看。舞龍燈的'人們頭扎毛巾,腳穿草鞋,扎腰束腿,舞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有雙龍戲珠、大龍捲小龍、雙龍盤旋。所有的龍一會兒慢慢遊動,一會兒上下左右地翻騰,它們又分又合,始終不打結,真像活了一樣。大人們都停下了腳步,小孩子們都高興地跳起舞來,小臉上也露出了鮮花般的笑容! 晚上,我們小孩子忙着放花炮,煙火飛到天空時像花兒一樣盛開,有紅色、藍色、黃色……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繽紛、千姿百態。

春節真好,要是天天都是春節那該多好呀!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3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除夕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春節到了

就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了,萬物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悦地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

關於春節的起源,民間自古以來有很多説法,其中廣為流傳的是:中國古代有種叫“年”的怪獸,頭上有角,十分兇猛,他長年深居在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也就是除夕,他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年的這天,人們就扶老攜幼,上山躲避“年”。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一位乞討老人,鄉親一片驚恐萬狀,只有村東一位老婆婆給了他一點食物,並勸他上山躲躲。老人開口説:“如果您讓我在您家裏住一晚,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不信並繼續勸,老人笑而不語。老婆婆只好自己上山了。

半夜,“年”闖入村莊,發現氣氛與往年有此不同,村東老婆婆家門貼上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它渾身一抖,怪叫一聲,走近門口時,屋裏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聲音,再也不敢往前湊,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就在這時屋門突然大開,老人身披紅袍在門口哈哈大笑,“年”慌忙逃跑了,於是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春節一般要吃年糕、餃子,湯圓、荷包蛋。還有備年貨,貼年畫、貼春聯等眾多活動,在這一天人們盡享天倫之樂。

春節那天,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春節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來除舊迎新,北宋詩人王安石還作詩一首,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的祝福和一往情深的期盼。

我之所以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是新年中第一個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在這節日,人們走親訪友,吃大餐,還可以有壓歲錢,所以我很喜歡。

同學們,你們喜歡什麼節日呢?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4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根據傳統節日習俗,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包粽子、賽龍舟。

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家人會準備香香的糯米、飽滿的花生、甜甜的紅豆、鮮嫩的竹子葉,還有草繩來包粽子。首先,我把糯米、花生和紅豆攪拌再一起,然後把竹子葉卷在手裏做成圓筒形,緊接着用勺子把攪拌好的餡料放進竹子葉裏,再把竹子葉包好,然後用草繩把竹子葉捆好,最後,放入鍋裏蒸,就成為了美味可口的粽子。

我也喜歡觀看賽龍舟,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一次龍舟賽,當我包好粽子去賽場看台時,那裏已經早已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河岸兩邊插滿了五彩繽紛的旗子,再陽光下格外絢麗。我看見選手們一個個鬥志昂揚,努力地划着船槳,他們跟着鼓手打鼓的節奏整齊劃一地划着船,龍舟船就像脱韁繩的野馬一樣直衝向前方。這時,一個人大聲喊道:快看,是禮花炮!所有人都抬頭看向天空,只見無數的'禮花從天而降,如雨點撒落到河面上,我覺得賽龍舟激起了我們活力,讓我們看了一場在水面上的比賽。

端午節龍舟賽的活動讓我體會到了人心齊,泰山移。這句話的道理,我期待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5

每逢佳節倍思親,轉眼又到了中秋節,我們一家去鄉下外婆家歡度佳節。

外婆早就盼着我們去了,她已經準備了一桌子豐盛美味的農家菜等着我們品嚐呢!有香噴噴的紅燒肉,鮮辣美味的小龍蝦,濃油赤醬的鱔筒,還有金燦燦的玉米餅,綠油油的青菜……這些都是我平時最愛吃的',可今天卻無心細細品嚐,因為我急着要去賞月呢。

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好了晚飯,嘗過月餅之後,我迫不及待來到院子裏賞月啦。咦?明明剛剛看到一輪明月緩緩升起來的,怎麼這會兒月亮不見啦?爸爸看我一臉疑惑的樣子,笑呵呵地把我抱起來,這下我終於見到十五的月亮了,原來剛才它被前面的樓房擋住了呀。此時,皎潔的明月把銀光灑向大地,地面如銀如水,天空湛藍深遠,我定睛看月亮,漸漸的,我的眼睛模糊了,彷彿真的看到月宮中的嫦娥和玉兔了!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呀!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6

早上一起來就聽到爸爸媽媽在談論,爸爸説:今天三月三。媽媽一聽就來勁兒了:三月三,吃雞蛋雞蛋和薺菜一起吃。

我剛上完課就跑去問媽媽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估計媽媽也記不得這個節日了,直接轉移話題説: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吃,就不會頭疼。我不知道的都要刨根問底:薺菜是什麼?是一種野菜。媽媽都被我問得不耐煩了,我只好作罷,回房間,自己去琢磨了。

三月三?我一邊絞盡腦汁一邊嘀咕:好像在哪兒聽過哦,對了,我記得有一個人跟我講過。是誰呢?我也記不清楚。她説:‘大家都知道女媧和他的哥哥伏羲吧,他們一起創造了人,後來女媧補天,功不可沒。為了紀念他們,而有的三月三。’

一定是這樣!我一邊想,一邊在腦海裏撈針,又找到了,人們常説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看來,三月三的由來還真有不少。對了,在西遊記裏有三月三西王母開蟠桃大會,而且有一次還被孫悟空攪了。

我去網上找了一下資料,果然三月三有不少由來,除了剛才説的'三個還有許多,我都記不清了。

我順便看了一下,薺菜煮雞蛋的原因:薺菜還有一個名字叫地菜,它在三月三藥性最強。在我國江西等地有着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老話,可見中國祖先的智慧。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7

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蒐集了不少有關傳統文化的資料,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由來吧。

傳説中,在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物,每到春節晚上,“年”都會襲擊上下的一個村子,還吃小孩呢!但是“年”並不是什麼都不怕,據説“年”有三怕,怕火,怕響。怕紅色,所以過年的時候,必須放炮,穿紅衣服,“年”看到紅色,聽到炮聲就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大平了。

大年三十晚上,是吃團圓飯的日子,餐桌上擺着各種各樣的食物,把我饞的口水直流,我嘴裏吃着,眼睛還滴溜溜的到處亂轉,媽媽説我吃着嘴裏的,想這碗裏的',活脱脱一隻小饞貓,吃完飯後,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看精彩的春晚,那層出不窮的節目總會把我們逗得捧腹大笑。

春節那天我起個大早,穿上了新衣服給爸爸媽媽拜年,爸爸媽媽給我了一個很大地紅包。在這一天小朋友們總能收穫一大堆紅包。

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因為這個節日充滿了開心與歡笑。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我姥姥,想着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我姥姥,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母親無法相信,我姥姥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我的舅舅帶我姥姥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我姥姥卻告訴我的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我姥姥,竟忍受着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子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子女,不讓子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子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母親、我的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我姥姥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我姥姥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子女們輪班守夜,陪着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子女。當我們及時發現,我姥姥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着的心放下,卻又被我姥姥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母親摟着我哭了,她説:“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我姥姥,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母親陪着我姥姥,下半夜,我姥姥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我姥姥,説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着村裏的人。我想,我姥姥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子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我姥姥,以表示我對我姥姥的想念。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9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就是元宵節了。

今年第五年在家裏過元宵節。走上陽台,只見小區裏掛滿了彩色的燈籠,行人們也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孩子們提着燈籠在小區廣場上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一串串清脆的笑聲……可是今天我卻不打算加入他們的遊戲行列中,因為我準備趁着媽媽出門這會兒,包一回元宵,給她個驚喜。

首先,我拿出媽媽慣用的盆在裏面放了半盆水,倒進麪粉,學者媽媽的樣子揉了起來。邊揉邊想:看了那麼多回媽媽、奶奶做元宵,這點兒小事怎麼難得倒我!可是水倒太多了,這一盆麪粉都搗成漿糊,根本揉不起來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只沾一點兒水,一邊揉一邊再一點兒一點兒地加水,終於慢慢地把麪粉揉成了一個大面團,然後我學着媽媽的做法再揪出一個個小麪糰。接着就可以真正開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我一手託着小麪糰,另一手以大拇指為圓心,從它的正上方輕輕往下按,再慢慢從中間向四周碾開,好不容易捏出了一個小圓盞,可以往裏放餡料了。我挑了我最愛的`豆沙餡兒,舀了一大勺,心想,這回可以一口一個過癮了。可是沒想到餡兒太多,我捏出的“面盞”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愛,把餡兒料再放回去了好一些,這才剛好包攏。眼看第一個元宵成功在望,我別提多高興了,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圓更光一點兒。沒想到,一個得意忘形就晚節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餡料都擠了出來,本該雪白嫩的元宵抹上了一條暗紅色的傷痕,我只好趕緊給它再沾點兒麪粉補一補。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元宵掛滿了“補丁”誕生了,新着,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幹越起勁,第五個、第六個,我越來越順溜……

這時,媽媽回來了,她一看見我的臉,還沒來得及誇我就笑開了懷。我帶着滿肚子的疑問抬頭一看鏡子,“啊——”我一下子衝進了洗手間。原來,我臉上也沾滿了麪粉。等搓掉這些麪粉,我的臉也羞成了一個紅蘋果了。

雖然鬧出了個小笑話,但是吃着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別提多高興了。因此,我更喜歡元宵節了。

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篇10

我國有許多傳統佳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這些節日承載着悠長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而我卻更偏愛春節。

每個春節都讓我難忘,下面就和大家交流“一個春節”吧。

新的一年到了,每家每户都有着濃郁的“春節味”:大紅的衣裳,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還有大家的歡笑聲!早晨,我醒來一看鐘,“呀”!上學遲到了!媽媽笑着説:“傻孩子,今天是放假!”我噓了一口長長的氣。正穿到外套的時候,發現我的衣服被媽媽換成了紅色的小旗袍,哦!今天是農曆20xx年的最後一天,可要穿喜慶的顏色呀!

吃完午飯,我驚奇地叫道:“爸爸去哪兒了?”哦,原來是去買爆竹了!一刻鐘後,爸爸拎着幾掛小鞭炮回來了,笑了笑:“擦把臉,走吧!”我飛快地刷了牙擦了臉後,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了樓下。只見爸爸點起鞭炮,快速跑開。我也便立即捂住了耳朵。“噼啪!噼裏啪啦……”隨着一連串鞭炮聲的響起,我有了一種書不盡言的感覺——啊!那是幸福的感覺!

“婕婕,吃年夜飯嘍!”隨着媽媽的呼喚,我大步流星地走到餐桌前。哇!年夜飯就是不一樣,多豐盛呀:有火鍋、炒麪、水餃、炒素、紅燒肉,還有我最愛吃的八寶飯等等。哈!爺爺也樂得把葡萄酒都拿出來了。大家碰着杯,説着祝福語,歡笑聲不斷。瞧!爺爺的臉通紅,不知是喝酒喝出來的,還是樂出來的呢?在我眼裏,歡笑聲蓋過了鞭炮聲,温馨的笑聲響徹全中國!

我就是喜歡春節。其實,我是喜歡那種温馨而又幸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