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合集十篇

作文2.43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作文合集十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越過一座座大山,裹着一層層綠蔭,我們來到了美麗而富有文化氣息的楊守敬書院,尋找傳統文化之美。

禮下德

書院大門口,矗立着一座楊守敬先生的石像。他身板挺拔,衣袂翩翩,一副沉靜篤定的神態,站在歲月的深處回望,俗塵盡洗,潛心做學問,這就是他的真實寫照。古人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於是我們穿上了漢服,戴上帽子,先正衣冠。“君子正衣冠,帽子要戴正……”老師莊嚴的聲音在耳畔響起,伴隨着音樂,我們拜楊守敬先生為師。無論時光如何消逝,人們對禮儀的尊崇,對知識的渴望,永不改變。

書中線

線裝書,源於五代,盛於清代,是中國傳統書藝術的最後一種形態。書,其古樸的外表,深厚的內涵,儒雅的意境,已成了我們中國的代表之一!我們今天又拾起了這古老的藝術。我們捻紙、剪線、穿針、打結……一步一步小心翼翼。針線在書頁中不停穿梭,不一會兒,我們親手製作的第一本線裝書書橫空出世了!這本書,是我們的驕傲!

傘上藝

油紙傘是直杆雨傘的祖先,在中國已“活”幾千年,油紙傘的製作工藝也成了我們中國的瑰寶。我們今天就有幸體驗了一次油紙傘的繪畫過程。我握着畫筆,蘸上顏料,隨意潑墨。綠色的危機、黑色的敵意、紅色的怒氣、黃色的温暖……在我的筆下一一呈現。不一會兒,一個有模有樣的天空之神便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眼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讓我們一同去尋覓、去領略這傳統文化的千古風情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説起來你可能不相信,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陪着媽媽一起進修書法課,練習書法。經過十月懷胎的薰陶,我天生就對中國書法藝術有着濃厚的興趣。

從不識字時起,我就特別喜歡翻閲家中所藏的書法字帖。雖不知上面記載了什麼,但那些漂亮的字蒼勁有利、流暢灑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真羨慕能寫這樣一手好字的人。

媽媽還拿出一本叫《萬壽山昆明湖記》的字帖叫我欣賞,並告訴我,這是乾隆皇帝八歲時寫的。啊!我不禁大吃一驚,真是“三歲看大,八歲看老”啊,怪不得當皇帝也這麼出色呢!

現在我已學習寫字,上書法課,我從中更加感受到她的魅力,興致之餘,我在宣紙上寫下了“國粹”二子。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我們的祖國有很悠久的歷史,歷史的長河孕育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比如陶瓷、武術、糖人、書法、戲曲以及飲食等,我最喜歡的是飲食文化。

古代有“民以食為天”的説法,我們誰都離不開飲食。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飲食都是有中國特色的傳統飲食,比如説年三十吃餃子,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

我最喜歡的是過年和大家一起開開心心地包餃子。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了。在元明時候形成了年三十吃餃子的習俗,不僅有家人團聚的意思,又有辭舊迎新的意思。

我還記得去年過年,我在大外公大外婆家一起包餃子,包餃子需要麪粉、肉餡、餃子皮、一碗水。大家圍着大圓桌包餃子:有的人拿着擀麪杖擀餃子皮,有的把餡裝進餃子皮裏再捏起來,還有的人把包好的餃子拿進廚房燒。大家不停地擀啊包啊燒啊,總算包完了,大家等着餃子出鍋。餃子燒好了,大家都開始吃了,哇,真好吃,吃着還感覺到了大家包餃子的辛苦又感覺到了幸福。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從前看古代的電視劇,並不覺得古代人與現代人有很大差別。可是,當我們穿上漢服,耳邊響起漢代樂曲,學習着漢代的禮儀時才深深地體會到古人的儒雅與謙和,慢慢感受到古代社會慢節奏的生活所帶給人們內心的安靜與平和。

參與本次的文明祭祀示範活動,我感到十分的榮幸。當我剛剛看到準備的漢服時,覺得它很繁瑣,不如現代的衣服便利。可是當我穿上它時,我又不得不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在沒有拉鍊,鈕釦這類東西的情況下,還能做出這麼漂亮典雅的衣裙。而漢樂輕柔又優美,我彷彿可以看見彈琴的漢朝美人,一定是柔情似水又端莊大方。聽的時間長了,甚至覺得心裏都很安靜。而當我學習到漢朝禮儀時,那種人與人之間的互敬互愛則使我更加欣賞古人的品行。古人的祭祀方式莊嚴又神聖,古人祭祀分為敬天,祈禱九霄降福,天佑華夏,龍騰四海,風調雨順。敬地,祈禱龍脈永長,厚土生德,五穀滿倉,六畜豐肥。敬人,先人安息,福廕後輩,人丁興旺,家和萬代。分為三方面祭祀,可見古人對於祭祀活動的注重,以及祭祀時的莊嚴。不是在馬路上焚燒紙錢,而是以敬馨香的方式表達對於天地的感激和逝者的哀悼,讓人覺得這種方式要比現代的方式有意義的多。

古人在與人見面時會行禮問候,而現在的人見了面有時甚至連招呼也不打。古人重孝道,雲百善孝為先,而如今很多人與父母頂撞,父母年老拒絕贍養父母。諸如此類,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禮儀方面,現在的不如古人,所以我們也應該學會向古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儒雅與禮貌,學會在浮躁的世界裏靜下心來,沉住氣。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古人講究禮儀,並將其傳承下來,作為新新一代的我們更應該學着做一個講禮貌的人,弘揚我們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修身,養性,爭做祖國新一代的棟樑。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科技日新月異,各地文化交融,生活中我們多了許多新事物。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傳統文化的淡去,我們應該讓傳統文化回家。

那天學校勞動課上,老師教我們傳統茶藝。於是我決定回家一試。放學到家後,我把桌子上的飲料喝咖啡收了起來,從櫃子中找到茶具洗淨,整齊地擺在桌面上,又從冰箱中翻找出茶葉放在旁邊備好。晚飯後寫完作業,我燒了一壺熱水,叫來父母,開始學着課上的步驟泡茶。不一會兒,茶便泡好了。我先端起那聞香杯,放到鼻前,同時雙手轉動茶杯,瞬間清淡茶香竄入鼻中,頓時讓人心情舒暢。聞完茶香在端起品茶杯,見那茶湯如清澈的泉,倒映着我的雙眸,如晶瑩的翡翠,讓人愛不釋手。抿一口,留着滿口清香。那香味含蓄優雅,如同中國人性格一樣不張揚。

“不錯!不錯!”

“比咖啡的味道,好多了!”

“嗯嗯,這是中國的味道!”

……

爸爸媽媽一邊品茶一邊談論着中國的味道。這時電視機裏傳出詩詞歌賦聲,原來詩詞大賽的節目又開始了!雖然這裏沒有靚女帥男,但它的魅力經久不衰!讓它迴歸到我們的心中,讓我們代代傳頌它!讓它在家中把魅力綻放!

端午節到了,又該吃粽子了。往年父母總是從商場買來各種口味的粽子,雖然它們都是小巧精緻,但都少了節日的味道。之前,勞技老師教我們包粽子,這次我也讓它回家!讓粽子的味道更加濃烈!我拉着爸媽回到奶奶家,大家一起包粽子!我把洗乾淨的葦葉遞給媽媽和奶奶,只見她們三下兩下就把它弄成沙漏狀,不一會兒就包好了。爺爺在旁邊評論着誰包的好看,爸爸在一旁給我們講傳統節日的來歷,雖然從小就知道屈原的愛國心,但是每次都喜歡聽爸爸講的故事!我看着盆裏的粽子,聞着清香的葦葉,聽着耳邊傳來的故事聲、笑聲……心情無比温暖!我家的粽子口味包羅南北,媽媽是北方人,放的餡是豆沙和紅棗,奶奶是南方人放的是豬肉或牛肉,這南北的味道在我家融合,一如南北的文化在我家聚頭!這包粽子的活動,讓我們在一起團聚,在一起思念,在一起歡笑!這傳統的節日帶給我無限的温馨!

不論世界如何的發展,我們都要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回家,因為它讓我們一起歡聚,讓我們感受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對國家的尊重,中國人對文化的創造……讓它回家,更回到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孝敬正當時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説:“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麼説,街坊鄰居也這麼説,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着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麼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國小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佈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着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着、陪着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着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鐘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説:“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牀上一忽兒睡着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着,心想:媽媽不會……

想到這,我衝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着冷顫,我二話沒説,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説:“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着説:“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着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説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着安慰我説;“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

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想我華夏,人傑地靈,泱泱大國,地大物博,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遙望明月,曾可記否,對影三人,酒問青天。傳統文化,紮根吾心,深刻吾心,曾可記否,登高望遠,遍插茱萸。傳統文化,清淨吾魂,滌盪吾心,曾可記否,炮竹震天,鑼鼓喧天,傳統文化,曾可記否?

風似狼牙月如鈎,寂寞梧桐鎖清秋,月圓佳節,自古以來,便為親友團聚,舉杯共慶之佳節。然至如今,中秋之意,已淡出人心,,光怪陸離,繁弦急管,弄得人憔悴。只知工作,麻木不堪,令人歎,令人憂。

曾記否?憶童年時,親人好友。團聚一桌,當明月,載歌載舞,風吹人身心更暖,淡淡秋風,拂去鉛華,留予本真,任多勞苦,亦溶於微風,展開幸福笑顏,就一片蟲聲,與空中皎月,和衣入眠。

望如今,蛙聲蟲聲,已消逝不見,高樓大廈,雖壯觀宏大,卻已失其神,滅其採,凡雕欄花刻,隨漫漫時光長河,慢慢淡出眼眶,童年所聞,早已不見,傳統文化,似已消逝。

世界之大,千變萬化,中外文化,差異頗大,華夏傳統,內斂含蓄,外國文化,迥乎不同,以其直白熱情,受世人所愛。

華夏似樹人似葉,葉落歸根化春泥,根於華夏,我們乃炎黃子孫,需隨潮流,亦須斟酌,失其根本,樹亦難活。文化乃根,可汲取長處,卻不可捨本逐末。

憶古時,流觴曲水,論畫閒談,可歎世事,變化無常,時間長河,拭其印記,高山流水,月明天清,再難找回。

取一壺清茶,對飲明月,月光冷淡,如怨如慕,如悲如泣,哀傳統一去不復返,歎今人不重拾文化,愁若彎月,淡淡愁光,望四處,寂寥無人。

何人低吟,何人淺唱,似至古朝,望其焚香,彈琴,吟詩,坐談,古人之影,至如今,亦依稀可見。

掬一捧月光,嘗一口粗茶,感古人風采,望現世沉浮,觀傳統,呡這口歲月陳釀,歲月愈逝,味愈醇。

華夏傳統,源遠流長,望古人吟詩作對,看文化深厚底藴,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傳統文化,讓其歸家,葉落歸根,壯吾中華!

點評:文章語言平滑曉暢,刻畫細緻,描寫生動;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運用文言文的'形式,極富功底,讀畢如酒後餘香,不絕於口。

文章的出彩之處不止在文字上,思想上也很有深意,用傳統的語言呼喚現代的人們重拾傳統文化,感染力強。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春節到了,人們在家的大門上,貼了一張特別大的“福”字。旁邊貼着兩排對聯,門上方貼着橫幅。

關於春節還有一個傳説,從前,有一隻“年”的怪獸,每當過年的時候,它都要下山去吃人們準備的吃的。這一天,村裏來了一位老人,他拿着紅色的布。到了晚上,年獸來了,它看見紅色的東西就嚇得到處亂跳。這位老人走到了村裏,告訴所有的人這個方法。從此以後,年獸就再也不敢來了。所以,我們過春節都要穿紅色的衣服,掛紅色燈籠。

我看見了人們在放火炮,我聽見了大家的歡聲笑語。春節是個熱鬧的節日,貼窗花、貼橫幅、穿紅色衣服……每户人家門前都掛着一個大紅燈籠,我家的燈籠是個圓形的,它的形狀是兩條魚,它的故事是《鯉魚跳龍門》我在想鯉魚它們成功了嗎?

春節來臨之際,祝願我的爺爺,他的身體健健康康!我希望每一年的春節我們一家人都會在一起貼橫幅、掛燈籠。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吃團圓飯。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中華民族在這一片土地存在了數千年。我們的先輩們,為我們留下的無盡財富似星河浩瀚。《論語》,《孟子》是文化思想上的豐碑;水墨畫,戲曲是藝術上的瑰寶;然而,不知是生活的忙碌,還是潮流文化的衝擊,我們頭頂的這條星河竟很少被我們認真地凝望了。於是,弘揚傳統文化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媒體,作為對大眾思想影響最大的平台自然要做出表率,中國詩詞大會,名人説論語,各種歷史題材的影視劇等電視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有的人認為“名人説論語”讓傳統文化終於被更多的現代人瞭解,得到了人們的重視。也有人認為節目中的許多演講沒有把握到《論語》的本質,只是一個很表面的解讀罷了。可倘若人們只停留在簡單的“瞭解”上,對擁有豐富底藴的文化來説是多大的遺憾啊。普及傳統文化的道路已十分艱難了,更何況,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題材影視劇只追求收視率,不重視歷史,只是借用了歷史人物的名字,其發生的故事與歷史中的記載大相徑庭。

一代女帝武則天在位期間打擊門閥,輕徭薄賦,發展科舉,整頓吏治,注意納諫,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創造不可或缺的條件。即使她心狠手辣,用犧牲女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不可否認她為人民所做的貢獻。就是這樣一個生前工於心計,歷經時代更迭,死後敢於立無字碑的人,被影視劇改編成了一個為愛不顧一切的痴情女子。不知武則天本人看了,會發出怎樣的慨歎呢。

許多綜藝節目也開始對傳統音樂有所涉及。近日,剛播出的“國風美少年”,從各種選秀節目的模式中得到啟發,別出心裁地創立第一檔以中國風為主的選秀節目。但節目中的評委人選,評判標準備受質疑。不知是否為節目組要求,選手們在彈奏中國傳統民樂的同時,必須要唱歌。許多熱愛民樂的網友們紛紛“吐槽”這樣十分破壞樂器所營造的氛圍。儘管這檔節目多有欠缺,但這畢竟是傳統音樂走上現代舞台的好兆頭。

傳統文化的普及儘管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有朝一日,“傳統文化”前的動詞,一定會從“弘揚”變為“熱愛”的!

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不知怎的,這幾日思想老往歲月深處走。時光的另一頭,一個個生動的小麪人,似一片片粉色的小花瓣,在無邪的童年裏晃個不停。

昔日的鄉村,人們安閒地在簡樸的歲月裏度時光,捏麪人的師傅一到,孩子羣就像炸了鍋,一個個揣着甜蜜的心思一下子圍攏過來,寧靜的村莊頓時捲起一層熱浪。捏麪人的師傅在村子裏停住腳步,一個個生動的小麪人直往孩子們眼裏鑽。紅紅綠綠的小麪人色彩明快,逼真傳神,姿態逗人。有的騰空,有的威凜,有的婷婷玉立,還有的特搞笑。一羣頑皮的小孩子看得心裏直癢癢。一個個愛玩的小孩子目光掃上幾眼,一個轉身便跑回家中。他們給大人要了零錢,一蹦一跳地又跑回來,圍成一團,嘰嘰喳喳,指指點點。有的説“關公”好玩,有的卻要個醜態豬八戒,我小時候讓師傅捏了一個白麪猴。只見師傅麻利地打開工具包,取出一根竹籤擺在那裏,又取下一小塊麪糰作頭部,然後在眼部貼兩塊白色面片,用撥子(即雕刀)壓出眼窩,點上兩個黑眼珠,白麪猴的小眼睛就做好了。接着師傅在面部貼一塊白色面片做嘴臉,用剪刀剪出口形,用撥子靈巧地將上下脣分開,用小磙子壓出個大嘴角,貼上尖尖的小舌頭,再用撥子扎出翹鼻,白麪猴頭就成形了。師傅取一小塊圓形面球開始做耳朵,技法嫻熟的他做得十分誇張,再從側面用小磙子壓出耳蝸貼在頭上,白麪猴頭就做好了。最後師傅做猴子身體,捏出腿腰和尾巴,作騰空狀,白麪猴做得栩栩如生,似在騰雲駕霧呢。我捧在手裏,在人羣裏跑過來跑過去,不停地向小朋友炫耀,別提有多高興了,説起來真是件忘不掉的事。捏麪人的師傅還給我捏了一個飛天的仙女,我天天拿着玩,上學的時候也帶在身上,下課時就玩上一陣子。那段時間裏,有傳神的麪人伴着我,生活充滿了色彩和甜蜜。

捏麪人也稱麪塑,它起源於民間,藝術性強,觀賞性高,地方特色鮮明濃郁。有的麪人風格粗狂,有的極端誇張,有的又端莊細緻,極具美感和想象力。靈透的麪人可陳列觀賞,也可作為盤飾,為餐宴增色添彩,有的還可食用。捏麪人從遙遠的歷史中走過來,技法嫻熟的師傅取一塊配製好的麪糰,經捏、搓、揉、壓、切、剪,隨手便可將千姿百態的美呈現出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那捏麪人的師傅本事真大,小朋友也天天盼着他們到村子裏來,因為不管天上飛的,還是水裏遊的,師傅一使手法,一個個抓心的小麪人都能捏出來,我和小朋友的童年,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和色彩。

標籤: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