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哲學

哲學故事範文

哲學5.96K

哲學故事範文1

幽默:在柏林牆推倒的前兩年,東德一個名叫亨裏奇的守牆衞兵,開槍射殺了攀爬柏林牆企圖逃向西德的青年克利斯。

哲學故事範文

在牆倒後對他的審判中,他的律師辯稱,他僅僅是施行命令的人,基本沒有挑選的權力,罪不在己。

而法官則指出:“作為警察,不施行上級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準是無罪的。

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此時此刻,你有把槍口抬高一釐米的權力,這是你應自動承擔的`良心義務。

這個世界,在法律之外還有良心。當法律和良心牴觸之時,良心是最高的行動原則,而不是法律。尊崇性命,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準繩。”

短評:你有把槍口抬高一釐米的權力——在那個萬不得已的局勢下,打,但應當故意打不準——不把人家打死,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這也是最高境界的良心。

任何人都不能以“聽從命令”為藉口,去跨越道德倫理的底線。這就是“一釐米權力”的道德義務,否則就必需承擔罪責。

SIR!”這句話,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第二天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MORNING,SIR!”與此同時,服務生叫的是:“我是陳阿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的交往,常常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而我們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影響力;只有影響力大的人,才可以成為生活的最強者

哲學故事範文2

人生就是一場不停的戰鬥,就是一輪又一輪的競技。在這個人生的競技場上,人們每天都會面臨看各種各樣的難題和麻煩、許多的取捨和得失。只有你懂得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學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煩擾的問題理智化,你才能充滿快樂,讓生命時時綻放出奪目的色彩,給自己的人生一個博大的舞台。

在人生的的征程中只有時刻保持飛翔的人才能在挑戰和危險來臨的時候,從容應對,順利度過。相反,如果你貪圖安逸,不願意吃苦,那麼你終會落個一敗塗地的下場。

認真對待你的每一份工作。生活和工作一樣,不僅僅是一項任務,還是一種使命,而且這種使命是對自己的、更加充滿無限可能的人生。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打造的,人們之所以後來會有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差距就在於是否把持住了自己,掌握住了自已,使自己始終保持一種前進的姿態,不管身處的環境如何的.不堪。

善於放低自己的姿態。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是一種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種放低自己處世姿態的睿智和魄力尤其是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善於放低自己的姿態,一步一個腳印,更能實現自己穩步地上升和發展。

本書收集了形形色色的哲學小故事,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思想性。

一言以蔽之,讓你在翻閲故事的過程中,給自己多一份安慰,多一份鼓舞,多一份力量,使你在生活困惑的時候點亮一盞心燈,在意志脆弱的時候重振生命的力量,在小故事中領悟大道理,成就大人生。

哲學故事範文3

如果花瓶碎了,怎麼辦?大多數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

且一扔了事,乾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與之有關的規律。

那麼,這裏頭有規律嗎?

有。這就是,將碎片按大小排列並稱過重量後即可發現: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有着嚴整的倍數關係,即:最大碎片與次大碎片的重量比為16:1,次大碎片與中等碎片的重量比為16:1,中等碎片與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較小碎片與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於是,發現這一倍比關係的人便將此規律用於考古或天體研究,從而由已知文物、隕石的殘肢碎片推測它的原狀,並迅速恢復它們的原貌!

這位極善思考的聰明人,就是丹麥科學家雅各布·博爾!

可是,我們做到了嗎?沒有。

打碎瓶子的經歷,我們肯定有過,可是,當包含其間的'規律從我們的身邊淘氣地溜走時,我們擁抱過它嗎?

沒有!就因為遲鈍!

如此看來,花瓶碎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一不留神,把我們的聰明打碎了!

有位奧地利醫生叫奧斯布魯格,他父親是個賣酒的,為了判明高大的酒桶裏還有沒有酒,這位父親經常用手在桶外頭敲敲,然後由聲音判定桶裏還有多少酒,是滿桶還是空桶。父親的這一做法啟發了他,他便由此推論,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嗎?醫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並細心聽聽,不就可以由聲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嗎?於是細細鑽研,認真總結,終於發明了著名的診病方法———叩診。

有人更聰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木桶理論”,即: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反之,只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裏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怪不得人們常常大聲疾呼要補缺補差抓落後環節,原來其意蓋出於此。

哲學故事範文4

假如你也是賣生薑的,和我們家門口菜場裏的那個小姑娘一樣,那麼一天下來,你打算怎麼數這些一元硬幣(好像賣生薑的收到的主要都是硬幣)?天啊,好幾百個,這可真是一個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活兒。

這個小姑娘頗讓我吃驚,她用的方法很特別。她先在電子秤上“滴滴滴”地輸入了一個單價:16.6元每公斤,然後把一元的硬幣堆在電子秤上。於是,電子秤立刻顯示了金額,這個金額就是準確的一元硬幣的個數。

太了不起了!

你也許會説:“有這麼誇張嗎?這種小兒科,任誰都會,也太沒見識了吧?”我給你講兩個故事,也許你會同意這個方法確實了不起。

阿基米德是古希臘的著名學者,有一次,國王交給他一個任務,檢驗王冠是否為純金的,條件是不許破壞它。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這是極具挑戰性的。阿基米德為之苦思冥想寢食不安,就是想不出辦法來。一天阿基米德去洗澡,當他浸入盛滿水的浴缸中時,靈機一動,豁然貫通:將王冠浸入盛滿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體積正好等於王冠的體積,然後將王冠的`重量除以溢出水的重量,就算出了王冠的比重,與純金的比重相比較,不就可以檢驗王冠是否為純金了嗎?而且這樣做對王冠絲毫無損。阿基米德大喜過望,據説他從浴缸中一躍而起,赤身露體跑到街上大叫:“尤里卡(我找到了)!尤里卡!”

這個故事我想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個方法,就是把黃金的重量,通過恆定的密度,“轉換”為體積。這種“轉換”,被後人起了很多名字:“突破性思考”,彌補“缺失的鏈節”等等,都是用來誇讚阿基米德的“轉換”。甚至到後來,一個世界性的發明博覽會就以這句“尤里卡”命名。

阿基米德是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而賣生薑的小姑娘做了同樣的事情。她把一元硬幣的重量,通過恆定的單個淨重,“轉換”為硬幣個數。只是她沒有跑到街上大叫“惡行者了(我找到了)!惡行者了!”而已啊。

哲學故事範文5

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説:「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裏一定沒有學問!」

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説這種話的人,口袋裏一定沒有錢

(注: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哲學故事7

有一位小提琴家,在演奏會上拉提琴。他拉着拉着,G弦忽然斷了,怎麼辦呢?他沒有停下來,他立刻換了一個曲子,這個曲子從頭到尾可以不用G弦。他演奏得非常成功,聽眾給他熱烈的掌聲。

哲學故事範文6

故事裏的哲學顧名思義,從題目可知文章內容,徒弟學打獵,先打林中的鳥,再打畫在紙上的鳥,最後師傅讓他儘管朝着紙打,這是怎麼回事呢?一隻青蛙,一心想賣掉自己認為不怎麼樣的池塘,結果卻發現池塘挺好,不再賣池塘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讀過《畫鳥的獵人》和《青蛙賣泥塘》就能從故事中瞭解一定的哲學道理。

1、設置懸念,瞭解道理。

文章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的,要想深入瞭解文章所藴含的道理,就得先讀通、讀順課文。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設置問題,提出一定的懸念,引發學生們去思考,瞭解文章到底説明了什麼道理。從師傅的角度出發,去評價師傅的語言及行為,再從徒弟的角度出發,評價徒弟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自身説一説自己的觀點及態度。

2、角色互換,體會道理。

文章表述的是師傅和徒弟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角色變成自己和同學,如果是你倆你們怎麼設計對話,師傅將怎樣教會徒弟學習打獵,如果是徒弟你有要怎樣去學習打獵呢?通過角色互換,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包含的道理,要想學會打獵必須靠的是勤學苦練,而不是投機取巧,抄小路,走捷徑,最後引發大家嘲笑。在《青蛙賣泥塘》中通過分角色表演及朗讀,體會青蛙為什麼要賣泥塘,最後又為什麼不賣了。也要體會其他小動物給他的建議是出自什麼方面,有哪些考慮的。做為青蛙,在賣池塘的過程中心裏是怎樣想的,最後又會得出哪些道理。

3、深入理解語言包含的意味。

通過讀課文,體會和感知語言風格及語言色彩,師傅最後告訴徒弟的話是:我的意思是,你先朝着紙儘管打,打完了,就在有孔的地方畫上鳥,打幾個孔,畫幾隻鳥——這對你來説是最有把握的了。通過閲讀來體會這句話包含的諷刺意味及內涵。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什麼?通過學生的發言,來總結道理。

不足之處:兩篇文章表達的道理是不同的,學生們對於第一篇文章的理解沒有第二篇深入,不明白師傅的做法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也對師傅有過多負面的想法,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側重引導具體揭示的道理而不是師傅的做法對與錯。文章就是用了這麼幽默和反諷的方式來揭示道理的。

哲學故事範文7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説。袋鼠説∶“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捨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

哲學故事範文8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裏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有感:新加坡聽到的一句話-制度決定行為。

標籤: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