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最新中國藝術史讀後感範文

藝術1.07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藝術史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中國藝術史讀後感範文

平時利用寒假時間仔細看了《中國美術史》這本書。剛開始,接觸這本書時,看着厚厚的一本我還擔心沒有信心看完它,但當我真正翻閲的時候,才發現這本書真的很精彩,不僅可以瞭解中國的美術,還把我國的歷史也研究了。

美術包括:建築,雕塑,繪畫,工藝美術。可是在中國美術史上還包括了書法和篆刻兩大類。光繪畫這一個門類就經歷了從石器時代——漢代的壁畫———漢唐的宮殿壁畫(由於時代的久遠,很多沒有保存下來,留下來的只是墓室壁畫和一些畫像石,畫像磚),還有很多宗教美術保存在石窟中,到了唐末又出現了很多屏風畫和卷軸畫。

我國是從舊石器時代漫漫演化過來的,光是從舊石器時代到新時代就經歷了上萬年的歷史,在石器時代我國就出現很多“美”的事物,當時的磨製石器和陶器上的花紋更是當時人民藝術的結晶。其中彩陶和黑陶標誌着古代美術創造的第一次高峯。

宋是我國陶瓷發展的'高峯時期。當時以青瓷和白瓷為主,但也發展了彩繪以及產生窯變的彩釉陶。著名的五大名窯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和汝窯。其中汝窯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汝窯瓷胎體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汝窯瓷採用支釘支燒法,瓷器底部留下細小的支釘痕跡。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以洗、爐、尊、盤等為主。汝窯傳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貴。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官窯主要燒製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的效果。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即通常所説的"紫口鐵足"。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民窯。始建於唐,興盛於北宋,終於元代,燒造時間近七百餘年。窯址分佈於河北曲陽縣磁澗、燕川以及靈山諸村鎮,這裏唐代屬定州,故稱為定窯。定窯以燒白瓷為主,瓷質細膩,質薄有光,釉色潤澤如玉。黑釉、醬釉稱為"黑定"、"紫定",也別具特色,製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紋千姿百態,有用刀刻成的劃花,用針剔成的繡花,特技製成的"竹絲刷紋","淚痕紋"等等。出土的定窯瓷片中,發現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樣,這説明定窯的一部分產品是為官府和宮廷燒造的。鈞窯分為官鈞窯、民鈞窯。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後建立的第二座官窯。

鈞窯廣泛分佈於河南禹縣(時稱鈞州),故名鈞窯,以縣城內的八卦洞窯和鈞台窯最有名,燒製各種皇室用瓷。。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後施釉彩,二次再燒。鈞瓷的釉色為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讚美之。這是因為在燒製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此為中國製瓷史上的一大發明,稱為"窯變"。哥窯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窯之一,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現。據歷史傳説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有的專家認為傳世的宮藏哥窯瓷,實際上是南宋時修內司官窯燒製的。哥窯的主要特徵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到了元明清時期,我國的制瓷中心轉入了江西景德鎮。成功創制了色釉瓷器和彩繪瓷。這為我國的瓷器事業打開了另一座宮殿,其中有元朝的《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明代的《鬥彩雞缸杯》和清朝的《各色五彩大瓶》,他們不僅造型新巧,胎骨精細,圖案華麗,色彩繽紛,而且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陶塑是在同一時期發展起來的,而且技術水平也相當高超。按材質分:陶塑,石塑和泥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漢代的俑類雕塑,樣式趨於多樣化。如:《雜技俑盤》表現了一組形式各態的表演者,活靈活現,好象真的有那麼多樂師在表演特別是《説唱俑》更始把表演者生動化了,誇張的表情令人着迷。還有唐朝的隨葬俑類,主要是哪個時期實行陪葬政策,所以當時的這類俑很多也很細緻精美。其中唐三彩更是文明全世界。如:《獵騎胡俑》。

讀了中國美術史瓷器和陶器篇,不僅被那些歷史所迷住,更被那些藝術品和人們豐富的想象力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