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教師教育的隨筆(合集15篇)

教育9.84K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教育的隨筆,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教育的隨筆(合集15篇)

教師教育的隨筆1

長期以來,國中歷史在許多學生和教師的心目中作為一門“副”、科,教師、學生及家長都不重視,是“死記硬背”的代名詞,學生和家長的功利思想使學生將時間和精力花在主科上,歷史作為一門“無所不包”的學科,每週只有2節課。

在整個國中階段,往往只有在九年級才能喚起學生的重視,這在當今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費解的。近年來,雖然教育部規定會考的科目裏已經加入了歷史考試,然而可能是開卷考試的原因,仍然無法引起學生的.重視,也激不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慾望。七、八年級的歷史更是可憐,往往被學生抱着無所謂的態度,認為“可學可不學”,“學好學壞都一樣”。

去年參加“國培計劃”的時候,很多老師在網上發帖子討論,都放映各地普遍存在學校不重視歷史教學,在歷史課程的安排上也不合理,一個歷史老師帶多個年級多個班級的現象,這些因素都大大影響了歷史課的教學質量。

目前的國中歷史是學校、家長不重視,學生不愛,歷史教學無人關注這樣一種尷尬而又可憐的境地。

教師教育的隨筆2

1、多給幼兒一些機會

一次在投扔東西時,我要求幼兒每人只有三次機會,所以幼兒都非常的買力。歷歷在扔出物體兩次後就對自己有些失望了,我叫他扔第三次時他説;“老師,我不行呀,我不高興扔了。”我一聽後心想,歷歷在體育方面有些差勁,何不多給他一次機會,讓他對自己也有些信心呢。於是我説:“歷歷,我來問問大家,能不能多給你一次機會,讓你能投扔成功。”他聽後點點頭,我就徵求了幼兒們的意見,小朋友們都同意他四次扔。歷歷聽見後就更加努力了,在扔第三次的時候幼兒們在一旁給他加油:“歷歷加油、歷歷加油”,孩子們的聲音鼓舞着歷歷,這次他站在起點上,使出全身的力氣扔出去。結果還差目的地一點點,我走上去拍拍歷歷的肩膀説:“你看,進步不少嗎,再來一次一定能成功。”歷歷也很有信心的點了點頭,到了第四次,歷歷吸收上幾次的經驗,一鼓作氣的把手了的物體投扔出去,這一次他總算成功了。

所以在平時的各種活動中,老師應該因人而異。對不同的幼兒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使他們共同和諧的發展。

2、不要忽略幼兒的能力

在計算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使幼兒能把操作材料完成好,往往都要反覆告訴他們做時的要求,怎樣做最容易,怎樣做才能全做對。我也不例外。

有一天計算活動的操作材料是要求幼兒塗色,在畫好的圖案上塗色,△上塗紅色,☆上塗黃色,□上塗綠色,最後看看是什麼東西,我耐心地向幼兒講解塗色的.要求,還告訴他們怎樣做對的簡單方法。比如:用紅色把書上的三角形全部塗完,再接下去塗五角星的顏色。儘管我講的很詳細,簡單方法也告訴他們了,可全做對的小朋友只有一半,其他小朋友或多或少的錯了一兩個地方。我自己覺得很苦悶。第二天來園後,晨晨的媽媽對我説:“張老師,我們家晨晨昨天身體不舒服,所以沒有來,昨天有沒有什麼要做的作業讓他補一下吧。”我説:“好的。”過了一會兒我讓晨晨做題目,告訴他什麼地方塗什麼顏色,然後就讓他做了。過了一會兒我走過去看看他,卻驚奇地發現,他把三角形的地方都點上了紅色點子,五角星上塗上了黃色點子,正方形上塗上了綠色點子,這樣塗色就不容易錯了,到最後他把圖完整的塗好,還告訴我圖上有哪些東西。

這件事讓我感觸很大,有些地方我們只追求結果,而忽略了過程這個重要的環節,有些時候要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可能結果也有些不盡如意,但幼兒也在其中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這比你老師強灌輸給他們的要好的多吧?

教師教育的隨筆3

月考後,學生們受了打擊,有想轉文的,有想棄學的。在他們看來,每天付出很多了,成績卻依然不進則退。一個同學直接給我寫來紙條向我質疑:

您説“要待數學如初戀”,然而初戀對你始終沒有好臉色,從不給一個及格分,您説這樣的初戀還值得我一直付出下去嗎?

親愛的孩子們,什麼事情,只是想好就能好的呢?哪件事情不是付出辛苦得來的呢?你跟着老師聽課了,就算付出努力了?你晚上寫作業花了兩三個小時,做得很辛苦,就算付出努力了?

學習那些事兒,是要自己反覆思考反覆琢磨才能內化的,老師在當年學習的時候,因為學習不知不覺忘了時間,錯過午飯,錯過午夜,依然精神抖擻;而你們,坐在那裏,動輒走神昏昏欲睡讓人心疼……

你説你把數學當成初戀,而每天,我在講台上津津有味的.對你講着你的初戀如何的楚楚動人魅力四射,而你,卻恍然如夢,眼皮打架;若為你的初戀,她當如何怨你的漠不關心?待到夜深人靜曲終人散,你再在燈下獨自苦苦追悔,苦苦追尋,豈不晚矣?

崔萬志,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腿腳不便,嘴巴也不順溜!然而他竟然考上大學,設計並銷售成全國旗袍老大,走上我是演説家的舞台,贏得觀眾和評委的喝彩!他講的那麼吃力,但表達得那麼到位!全場泣下,掌聲雷鳴!

學習不難,我等何用?成績不難,差生何在?放下手機,別説不會,從現在開始,坐下來,沉下心,咬咬牙!一個個難題,都有方法!

教師教育的隨筆4

在我們的眼裏,我們都能喜歡那些性格文靜、説話温文、做事循規蹈矩的孩子,認為他們“很乖”、“很懂事”、“很省心”、“很討人喜歡”。殊不知這一“乖”字,就如同一塊巨石壓住了孩子活潑好動、的自由創造的個性發展。

我們班上的有幾位孩子就挺“乖”,平時説話沒有大聲氣,做事、玩遊戲等總是依着別的孩子,從來沒有主見,一味的服服,從不表達與別人不一樣得想法,在老師面提問時,回答的也是其他孩子的想法。

或許,對於老師和家長而言,我們都喜歡“乖”孩子,但從教育的角度想,我更喜歡那些有主見、有創新、“活潑好動的孩子”,希望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讓他們自由發展、不受壓抑。

這也許是和我們的傳統的教育有很大關係。我們説的過多總是“不能幹這,不能幹那,不能......”,我們總以大人的標準去苛求孩子。如果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問題,我們是否可以採取這樣的説法“孩子,你應該......”既教育了孩子注意安全,又教育了孩子應該怎樣做。

如果我們過多的是“命令”式教育,這樣我們的孩子習慣於接受指令,孩子變得就會怯懦、謙卑,缺乏冒險、堅強、潑辣、勇敢的'素質。我們不妨對孩子適當寬容些,允許他們頑皮、淘氣些,鼓勵他們對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在某些頑皮淘氣的背後,往往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有一次户外區域活動時,班裏平時比較淘氣的幾個孩子,蹲在滑滑梯旁邊,圍在一起好長時間。我走進去一看,原來幾個小朋友圍在地上看螞蟻,嘴裏還不聽得説着:“看,小螞蟻排着隊來回地爬”“讓我們看看它們有幾條腿”......我聽着他們的議論,覺得很有意思,他們正處於好奇心很強的時候,善於探索,喜歡冒險,我們要保護孩子的這天真好奇的個性,保護他們創造性思維的源泉。想到這是隨機教育的最佳時期。於是,我蹲下來告訴孩子們:“天可能要下雨,小螞蟻們正忙着搬家呢。”聽了我的話,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他們中有的高興地喊了起來:“快看,快看,他們在運東西呢!”我藉此機會要求孩子們道:“小朋友們,咱們認真觀察一下這些螞蟻,回去後我們把它們畫出來好嗎?”孩子們很高興:“好!”都齊聲應道。

這裏,我們應該明白,孩子的頑皮、淘氣不是件壞事,關鍵是我們對淘氣的孩子要適時地進行正確的引導,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產生新的收穫。如果當初我説的是一頓呵斥的話,或許就會扼殺了孩子們的好奇心。

曾記得冰心老人曾經説過:“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的使命不就是發展孩子的自由的個性、培養孩子們創新的精神嗎?

我看好“淘氣”的孩子!

教師教育的隨筆5

幼兒園後面的空地上正在建造大酒店,高高的吊車每天都在離我們很近的頭頂上轟隆轟隆地工作着,一片忙碌的景象。站在我們6班户外活動的場地上吊車吱嘎吱嘎地吊運建築材料的情景一覽無餘。很多孩子都好奇地抬起頭,一邊仰望着吊車在空中轉來轉去,一邊熱烈地交流着,有人感歎:“吊車好大啊!”馬上有人迴應:“因為它要吊起很重的東西。”“吊車真高呀,一定是要造八層樓吧!”“吊車為什麼要在上面轉來轉去呢?”“開弔車的人坐在哪裏,他是怎麼上去的?”“吊車會不會累?”……一連串的問題從孩子們的小腦瓜裏蹦出來,看來,他們對吊車的興趣很濃啊。

正巧的是,最近我們幼兒園中午正在熱播動畫片“巴布工程師”,其中用卡通形象向孩子們展示了各種工程車的作用,孩子們特別喜歡。何不趁此機會,將孩子們的興趣點有機地綜合起來以豐富他們的認知呢?

於是,我提議,大家回家收集關於各種工程車的資料,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因為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所以孩子們特別關注這件事情,沒過多久,大家就收集了好多相關的圖片、書籍等,當然也有一些提問的內容。我引導孩子們坐下來一起翻閲、交流,有疑問的就共同來解決。當得知我班的軒軒奶奶就是開弔車的消息後,我們就委派軒軒為臨時顧問,有什麼問題都可以隨機提出,再由軒軒到奶奶處查詢,並將第一手資料及時地向大家公佈。就這樣,我們雖然只是利用了一些晨間的、午後的、操前的時間,卻已經對一些工程車的瞭解很深了。現在,我班的孩子在看“巴布工程師”時,對那些不同外形、不同功能的車子如數家珍,這樣就更提高了他們看動畫片的`興趣。

老實説,好多車子的名稱、功能我之前都不太清楚,但通過孩子們的一個興趣點,同時利用幼兒園的有利條件,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獲得了很多的知識。通過這次小小的活動,使我認識到,融入孩子的世界其實一點都不難,就看老師是否具有一顆真誠的童心,是否有一雙閃亮的慧眼,是否有一點躍動的靈感……

教師教育的隨筆6

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與成人的有所不同,所以使得我們會有失去耐心或者被氣瘋的時候。但你若能靜下心來,耐心陪伴孩子成長,用心傾聽花開的聲音,你就會發現這個過程其實是那麼美妙。所以,我們不管是做家長的還是做教師的,不妨放慢自己的腳步,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陪他們一起靜靜體會生活的滋味。

我在附小快20年了,與這些稚氣未脱,樸實無華的孩子們在一起,我感到無比快樂。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我們有太多的恨鐵不成鋼、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進和揠苗助長、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作為教師,用人們冠於我們的美稱就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所面對的又是一個特殊的羣體———學生,而學生存在方方面面的差異,有家庭條件的差異,有家長對子女教育重視程度的差異,有學生自身條件的差異等等。我們常説“有教無類、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不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有選擇職業的權利,也有選擇專業的權利,可是我們卻沒有選擇學生的權利。

回頭想想我們平時面對孩子“錯誤”時的情景和心態——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給學生帶去一陣陣的“狂風暴雨”,而我們的學生在久經此種情形變得麻木,因此出現了下一次的“暴風雨”會來得更猛些的惡性循環。很少有老師會靜靜地坐下來“和風細雨”地用真誠去和學生交流,用等待的心態理智的去接受孩子的“犯錯”,用樂觀的態度採取恰當地行為去引導孩子——那主要是我們對孩子缺少一份等待。

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和社會發展的過程是一樣的,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曲折而複雜的呈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而孩子個人的成長過程也是如此,並不是直線上升的。他(她)們的個性、品質等各方面的形成也應該是在反覆的“碰壁”與“尋求解決”的過程中形成的,如果違反了這樣的規律,社會就會倒退,而我們的孩子則將會成為“次品”或“廢品”。吶喊、痛斥、抱怨、牢騷、歎息,是對教育的關注、關心和責任,是對問題的一種正義宣泄,其豪氣值得欣賞,其拳拳之心天地可鑑,但僅是對問題的放大,傾倒心中之積,對解決問題還是無濟於事,反而感染更多人的失望,讓人找不着北,無所適從。所以我們的教育應該允許孩子“犯錯”,教師應該學會等待,在你耐心地引導中等待孩子們慢慢地進步與成長。

在我的工作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等待是一種教育力量,如果教師能對學生寄予真誠的等待,那麼,對學生在接受教育教學中的進步必有裨益。尤其是後進生,因為後進生也是學生,也是受教育者,是祖國的未來。培養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在公開公平的教育中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從而成為祖國的棟樑,這是教師的職責。所以作為班主任或是老師更不能冷漠、歧視、放棄“後進生”,應親近、關愛他們,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與他們進行長期“磨合”,引導他。正如《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所引用的錢理羣先生所説的:“救一個算一個,喚醒一個算一個,促進一個算一個,成全一個算一個。”

教師教育的隨筆7

小虎的爸爸在他8個月時就離家獨自生活去了,從此再也沒來看過小虎母子倆,不曾有人跟小虎提起過爸爸去哪兒了。每當有人問起,小虎總是説:“我沒有爸爸!”

小虎上幼兒園後,我很同情小虎娘倆的遭遇,但我能做的唯有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關注他。漸漸地我和小虎的感情與日俱增,小虎回家經常説:我和羅老師是好朋友。

但是,問題終究是會來的。有一天,小虎生氣的時候亂撕亂扔紙張,別的教師看到了就叫他把紙片撿起來,可小虎就是不撿,於是教師跟他説:“你再不撿,我就打電話告訴你媽媽。”沒想到,小虎聽了這句話後馬上把紙片撿了起來。又有一天,小虎生氣的時候用腳踢別的小朋友,自己還哇哇大哭,大家都覺得他無理取鬧,明明自己對別人那麼兇,還哭得那麼大聲。後來,我們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媽媽,他才肯向小朋友道歉。就這樣,小虎在班裏經常會發生破壞性或攻擊性的行為,我們則總是用“給你媽媽打電話”的方式阻止他,我們也知道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但一時也別無他法。有一次我與小虎的外婆聊起了這件事,外婆説小虎是怕沒有爸爸被人欺負,所以要保護自己。外婆還説小虎很愛媽媽,因為媽媽會帶他去吃好吃的、會帶他去玩、會陪他聊天,他覺得媽媽最愛他,他也最愛媽媽。他總是擔心媽媽也會像爸爸一樣不愛他,所以對媽媽言聽計從。小虎外婆的話讓我有所思考。

一天中午,大家都安靜地睡下了,只有小虎一直在故意説笑。經過多次提醒,他還是沒有安靜下來。於是我的語氣嚴厲了起來,並靠近他想拉他的.手,沒想到他用腳猛踢我,我頓時火冒三丈。我控制住他的雙手,問他:“你想怎樣?”他的眼睛直愣愣地盯着我,然後開始大哭大鬧。頓時,我想起了他外婆的話。我從來沒有對他這麼嚴厲過,剛才那一瞬間他也許是受了委屈,也許是信任崩塌,也許是害怕失去……人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下、親密的關係中才會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我想小虎可能是因為信任我才表現出自己最無助、焦慮的一面。於是,我緊緊地抱住他:“孩子,老師知道你很生氣,看到你這樣,我很心痛。老師很愛你,讓老師抱一抱你。”此時,我看到了他眼中的詫異,開始時他還是抗拒的,努力想掙脱我的懷抱。我又説:“乖,我愛你,很想安慰你。”過了一會兒,小虎的情緒平靜下來了。以後,每當小虎生氣時,我都會這樣擁抱他、安慰他。大概在經歷了10多次這樣的情景後,有一天,他主動跑過來對我説:“老師,抱一下。”我什麼都沒問,只是抱着他。然後,他開始和我説發生了什麼事,我便給了他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

小虎因為愛媽媽而願意服從媽媽的要求,我們卻以為這就是他的軟肋而肆意利用,這是對他原本脆弱的心靈的又一次打擊。這很不應該!面對像小虎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時時以洞察的心、包容的胸懷,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用愛的能量撫慰每一顆受傷的心靈,修復每一對被折損的天使之翼。

教師教育的隨筆8

在幼兒園中保和教原本是兩個人的事,然而現實中,尤其是向我們這樣的幼兒園,保和教是一體的,也就是所謂的“保教結合”。幼兒的保育工作貫穿於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往往我們教師對傳統的保育工作做得很到位,比如飯前先洗手,便後要洗手,水杯天天刷,教室桌椅消毒等,有些細節似乎被忽略了。

1。《焦點訪談》曝光了一些雜牌油畫棒、橡皮泥中大量的有害元素超標,對於農村父母來説,往往會給幼兒購買便宜的`雜牌油畫棒和橡皮泥,這些物品含大量色素和有害物質,所以,美工課後,也應該要求幼兒把手清洗乾淨。

2、應該及時檢查玩具有無損壞,若損壞或者磨損應丟棄。在農村幼兒園,玩具比較少,而且比較陳舊,老師往往忽略了破損玩具的危害。破損或磨損的玩具常常會劃破幼兒的皮膚,而且破損玩具含更多的細菌。

所以,在實際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有害於幼兒的物質,或者有可能威脅到幼兒安全的,作為教師的我們都要及時發現,立即整改,盡我們的努力保護好我們的幼兒。

教師教育的隨筆9

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發生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很隨意地就過去了,而有些事情,只要教師把握住機會是很好的教育契機。

今日午時在領孩子們隨便走走的時候,孩子們看到一隻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着,孩子們欣喜若狂的叫着:“老師,你看何處有一隻花蝴蝶。”在那時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跑過去捉蝴蝶,我用力的喊着,但是他們已跑的很遠了,聽不到我的喊聲,過了一會,他們歸來了,哮喘噓噓的説“嗨,真惋惜沒有捉到它。”我慶幸蝴蝶沒有被捉到。我把孩子們社團過來給他們講了一個姑且自編的“花蝴蝶的故事”。孩子們聽完後都對我説:“老師我不再捉蝴蝶了。”“老師,我們會掩護蝴蝶的。”有的小朋友還提議回教室繪畫美麗的花蝴蝶……

可見老師的RAND教育在一日活動中重要作用,我想只要我們老師善於捕捉,善於指導,對造就幼兒觀察潛力、探索情慾等各方面都起着必須的催化劑的作用。

《老師,我親親你吧》

每當和孩子在一齊玩耍的時候,他們都會跑過來對我説:“老師,我親親您吧?”“好啊!”這是我給予孩子開心的回答,然後他們就會在我的臉頰上親一下,我明白,此時的我和孩子們的情緒一樣,都是幸福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打掃衞生,幾個孩子在我旁邊説:“老師,我親親你吧。”我説:“老師此刻忙,等有時間了,再讓你親,好不好?”那一瞬間,我看到笑容從她的臉上慢慢的消失了,我的心裏也不由得陰霾起來。

或許孩子的情緒就像六月的天,變化十分快,沒過幾分鐘,她又對我説:“老師,我親親你吧。”這一次,我沒有拒絕,而是放下手中的`活,蹲下讓她親了一下,沒想到這小傢伙親完我後笑着跑開了,而且還對其他小朋友説:“剛才我親老師了,老師喜歡我。”我噗嗤一聲笑了,原先滿足孩子的心願,他們竟是那麼的高興。

都説孩子是上帝牽着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裏體驗他們的快樂是幸福的,我想沒有任何一樣的東西能代替孩子們天真無暇的笑容的,我的快樂將與孩子同在。

教師教育的隨筆10

善良的謊言

最近,在早上室內遊戲過程中,總有幼兒報告説上廁所,一開始,我並沒太在意,可連續幾天都出現這種情況,這使我有點納悶,為什麼幼兒在這種時間總喜歡上廁所,於是我決定親自查出事情的真相。

今天早上,馬志毅小朋友報告説要上廁所,我點頭讓她去上廁所,這時趙心婷接着也説要上廁所,我説:“好的,快去快回啊。”可她們兩個去了好長一段時間仍沒有出來,於是我決定去探個究竟,剛走到廁所門口,就聽到他們兩個在廁所內談話,馬志毅哭着問:“我爸爸今天還來接我嗎?”趙心婷説:“只要你聽話,你爸爸放學就會來接你的。”馬志毅邊哭邊説:“我不哭了,我聽話······”聽到孩子的話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是想趁這個時間出來放鬆一下自己。

由於我班幼兒剛入園不久,早上來幼兒園後,難免會有想家的念頭,孩子雖然小,但自尊心都比較強,她不想當着全班孩子的面表現出自己的脆弱,於是便藉口上廁所去發泄自己的情緒。

多麼懂事的孩子啊,我們應理解他們善良謊言背後的故事。

教師教育的隨筆14

小朋友的告狀,在中班是最明顯的時候,但是大班的小朋友也有這樣的“現象”,有的時候小朋友的告狀會幫助我的教學管理,但是每個時間,每個地點,每個小朋友都告狀的話,老師就會有一種不耐煩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好意”。我們有個別小朋友是不會告狀的,只有個別小朋友會這樣做。

我們班的小朋友,從入園開始到現在就沒有告過狀,我以為他是那是種什麼都不在乎的性格,但是他並不是這樣的。有一天,他急匆匆的跑到辦公室,對我説了一句“她欺負我”。我就用非常吃驚的表情看着他,他以為我沒有聽見,又在我跟前指着那位小朋友重複了一邊:“老師,他欺負我。”我才意識到,哦,他在告狀啊,我就裝作很生氣的態度對他説:“是誰啊?誰敢氣我們的xx啊!”我衝出辦公室問小朋友是誰欺負我們的xx啊,小朋友指着董xx説:“是她,她往孫xx的本子上畫畫,還撕爛了孫xx的本子。”董xx是一個有男孩性格的`小女孩,我對董xx説,你自己説,你有沒有這樣做啊,她卻用一種很委屈的眼神看着我什麼都沒有説,最後,我又問了幾次,是的,就是她做的,我就給董xx説道理,“這樣做事是不對的,”説完之後,她就很不好做意思的哭了起來,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孫xx説:“你別哭了,我們還是好朋友。”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實在是很感動啊。

教師教育的隨筆11

子琪是我班一名性格較內向的孩子,但他有時也有點活潑,經常一副滿懷心事的樣子。那一次,我正在打掃衞生,他突然從背後抱了我下,我回頭一看,他趕忙嘿嘿的笑着離開了,第二天,他又重複的`抱了我一下,同班的高老師也説:“子琪經常有意或無意的往她身上蹭。我感到很奇怪。

接下來的日子,我發現子琪並不是和老師鬧着玩,而是一種心理需要,是他想和老師親近,而又對老師不敢直接要求,怕老師不喜歡,那一天,我説非常喜歡他,他才敢偷偷的抱我的。

通過家訪我知道他的父母離異,他跟隨父親生活,因此缺乏母愛,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行為,原來他把老師當成了媽媽的替身,我感到既高興又心疼。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裏,我經常會抱抱他或親親他的小臉蛋,,漸漸地子琪變得快樂了、活潑了,也更親近老師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想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深入孩子的內心,真正的瞭解孩子,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教師教育的隨筆12

人們常説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趙天裕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他一直拉着奶奶的手不放,戀戀不捨地説:"奶奶,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説下,趙天裕滿眼含淚地鬆開奶奶的手。趙天裕的奶奶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説:"天裕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他害怕老師批評、指責他,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趙天裕,幼教文案《幼兒園託班教師隨筆》。在活動區遊戲時,趙天裕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天裕,你喜歡玩什麼?"他説:"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天裕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他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着講着,他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説:"天裕,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天裕講故事,他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因為他奶奶説他不會自己吃飯,我特意説:"天裕我來餵你,馬阿姨特意幫他盛了一小碗,可是他不願吃,又哭起來。徐欣琰小朋友看到了這情景説:"寶寶哭了,不好看啦!寶寶笑了,大家才喜歡!"其他小朋友也跟着一起説:趙天裕不要哭,吃飯吧。在大家的幫助下,趙天裕終於肯吃飯了。儘管他是最後一個吃完飯,但是我鼓勵他要多吃一點才能長得高長得大,他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

第二天,趙天裕和奶奶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奶奶手裏還拿着幾本書,他對我説:"陸老師,太謝謝你們了,天裕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説,奶奶,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天裕奶奶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説,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説,卻是多麼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教師教育的隨筆13

因為年齡特點,幼兒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都想嘗試一番,時常與他人攀比,從而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怎樣對待幼兒的這些無理要求,這是我們在幼教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一天中午,近兩點時,我班的新月才由奶奶陪着,哭着、鬧着,來的活動室,我向她奶奶問明瞭原因:原來是不想上幼兒園,捱了一頓打後,才勉強由奶奶"押送"來的,我摸了摸新月的頭,拉着她的小手來到她的座位坐下,並説了些鼓勵的話,消除了孩子心理上的壓力,新月乖乖的坐在小板凳上,情緒基本穩定下來了,我回頭示意讓她奶奶放心,可以回去了,但是我發現了新月奶奶那充滿猶豫、懷疑的目光,我知道她奶奶不放心孩子,有時候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都是被家長一味的遷就,從而助長了孩子的任性。

事後,我向新月奶奶問清楚了新月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是:中午不想睡覺。針對這個原因我對新月説,小朋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有了充足的睡眠,身體才能更強壯,腦袋也更聰明,做遊戲、學習才會更有精神。

從次以後,新月再也沒因為午休鬧過脾氣,每次能主動上牀躺好,我也沒有刻意要求她非要閉上小眼睛,睡着,我知道不能太心急,要慢慢來,等到養成好習慣後,就行了。

教師教育的隨筆14

用活教材盤活課堂

教材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基本依據和物質基礎,但在教學中過分的把教材當聖經,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把一門充滿生氣和靈性的課程變得沉悶、單調、乏味,那麼,教學就會猶如一張網、一團麻,很難做到綱舉目張,教材反而成了我們搞好教學的瓶頸。可見,處理好教材,才能上好一節課。教師要在深刻領會教材藴涵的教育功能和課程理念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處理和有效的組織,合理的分析和解讀教材,既尊重教材,又正確地把握教材、用活教材,靈活地進行課程內容的加工、調整、組合、補充、延伸、改編,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既輕鬆又實在。

一、不求全,而求變

不可否認,教材的內容、編排體系以及隱含其中的教育理念是影響教師教學的重要因素,然而,教材所安排的內容是否為教師的創造性活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又是否能為學生已有的基礎所接受和認可?事實上,即如人們所普遍瞭解的,新一輪課程改革關於教材與教師教學活動之間新的定位:教師應當用教材去進行教學,而不只是教教材。這也就是説,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要正確理解教材,首先是站在知識系統的高度全面掌握一個課時的知識點,其次是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確定重難點,最後是聯繫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必要時對教材的安排靈活變通,或“刪”或“增”。在北師大三年級《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三)》教學中,教材涉及的內容就非常多,從例題看:有被除數的首位不夠除;有筆算除法的首次驗算(其中又包括沒有餘數和有餘數的兩類)。從習題看:有商的大小比較;有對剩餘的不同處理。一個課時涉及五個新的知識點,試想:要使一個三年級學生在一個課時的時間內對五個新知識點理解、接受、消化,可以嗎?當然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那麼,教師就要對教材作出大膽取捨,本課時緊承前面的教學內容,被除數首位不夠除、筆算除法的驗算無疑是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我們有必要在教學中刪除有餘數除法的驗算、對剩餘問題的不同處理兩個知識點,同時弱化商的比較這一知識,這是“刪”。而在導入階段增加口算420÷6,並通過分解圖展示口算和思考過程,這能有效地遷移學法,理解“首位不夠除就看前兩位”的算理;在學習了首商之後,及時在反饋練習階段增加確定首商的專項練習,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這是“增”。如此刪、增更利於學生理解和應用新知,學習輕鬆了,課堂的實效性得到提高。因此,“不求全,而求變”可以看成數學基本技能教學所應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

二、不求全,而求聯

新課程改革以來,數學新教材與以往的教材相比,特別強調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普遍採用了“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呈現模式,內容生動,對學生也有極大地吸引力。但觀北師大新教材,課本以大量篇幅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建立模型,而將對於知識的解釋、應用與拓展反而隱含於練習之中。這樣的安排就有可能割裂數學知識鏈條,淡化了數學本質內容的探究。事實上,我們決不能弱化數學基本知識的教學,更應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那麼在實際教學中,對教材某些內容安排次序作出調整,可能更有利於鞭辟入裏,使數學知識前後連貫更加順暢,學生的思維也隨之順暢。還是北師大三年級上冊《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三)》的教學,教材中的例1(46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即被除數的首位不夠除,而緊接着安排的試一試則是被除數的首位夠除的練習,這是上一課時已經解決的問題,我們不妨大膽地將這一內容調到例1之前,作為鋪墊題,達到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提取筆算除法要點的目的。這樣既分散了練習,又將新舊知識順暢地聯繫起來,對新知的學習起到很好的解釋作用。再看北師大六年級下冊《反比例》的教學,緊承正比例知識,我們完全可以直接運用例2(王叔叔遊長城,選擇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所需時間的關係)、例3(分裝600l果汁,分的杯數與每杯的果汁量之間的關係)的情景,在與正比例的比較中理解什麼樣的量能成反比例關係,而例1中出示的和是12的加法表、積是12的乘法表倒是適合學生在認識了反比例之後對兩種不同的情況作出哪種數量關係成反比例的判斷,同時在乘法表中,把積是12的方格圈起來,連成了一條曲線,這正是反比例圖像的直觀表現,對後面觀察與探究反比例函數圖像起到很好的導入作用,因此,不妨將本課時例1的內容調整到學習了反比例並完成相關反饋練習後進行教學,更利於知識的解釋、連貫和聯繫。也就是説,“不求全,而求聯”可以被看成數學基礎知識教學的相應原則。

三、不求全,而求延

在教學中,簡單機械地“用”教材教往往束縛學生的思維,達不到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適時適當地挖掘教材,延伸、開發、新編、創新教材。教師應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調整學習材料的呈現時機,可以新編學習材料,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可以根據需要對教材進行開發,培養學生再創造的能力,實現對教材的創新。例如,就概念教學而言,對於同一概念我們應當力求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去進行理解,也即應當將其看成整體性“概念網絡”的一個組成成分,從一個廣泛的角度對概念作出必要的“引申和變化”,這樣,學生就能在教材呈現的有限內容中生髮開來,全面的、立體的'掌握知識。在北師大六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比》教學中,教材給出了兩類情境——數學情境和生活情境,一類情境是同類量的比較,另一類是不同類量的比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出比的概念。然而,如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呢?我們恐怕還需要更為生動的內容呈現。可以在學生理解了比的意義後講敍《柯南破案》的小故事,柯南只測量腳印就推測出了犯罪嫌疑人的大致身高,從而引出人體中有趣的比;在《試一試》習題中,解決了樹高與影長比的關係後,引入數學家泰勒斯運用這一知識測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在教學臨近尾聲時,出示體育比賽中的比分,引導學生思考:這裏的比分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比嗎?……這些相關內容的拓展、延伸,更能夠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使“比”的概念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立體圖像,而不是扁平無生氣的知識。看來,“不求全,而求延”可以當做數學概念教學的一般原則。

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它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老師的善於運用。”此言不差,實際教學中,作為一線的老師我們有更多的實踐體會去靈活的把握教材、運用教材,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是有靈性的。

教師教育的隨筆15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參加工作已經十多個年頭了,十幾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情,但對教師這一工作的責任感,卻由年輕時的火熱衍變成了今日的綿長不息。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我們需要英雄,但我們更需要千千萬萬,實實在在,腳踏實地於平凡崗位的有責任心的人。教師,固然有着別人無法理解的艱辛,但她也同樣有着別人無法體會到的幸福!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唯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那就是愛!教師的愛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付出時,我們沒有想到工資,沒有想到回報,這就是一種責任的驅使。吾日三省吾身,教育生活五彩斑斕,多姿多彩??

凱是我班的一個大男孩,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引導,在家經常上網,看電視,在課堂上,做了單純而又稚嫩的舉動,單膝跪地,向一個慧的女孩表白,同學們鬨堂大笑,竊竊私語,弄得滿城風雨。女孩告訴了我,我私下裏找凱談,對他進行了適時的教育,與其家長進行溝通,在班級裏,借題發揮,教育學生抵制類似現象的發生。品味教育細節可以讓我們了悟教育的真諦。真正的教育是能夠震撼、觸摸、牽引人的靈魂的教育,這種教育一定飽含着教師和社會對孩子成長傾注的愛與真誠。

寧是個愛惹事的男孩,經常與同學發生口角和摩擦,最近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他的看法。前幾天的一個大課間,同學們陸續走到門口,突然,放在門後的一把拖布倒下來,其他同學都邁了過去,唯有寧俯下身子,撿起了拖布,整理在門後,然後離開。大課間回來後,我表揚了寧,同學們響起了讚美的掌聲。品味教育細節可以讓我們感受教育的力量。從此,地面的紙屑、雜物消失了。在大家的讚許下,寧也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對學習有了興趣,上課認真聽講了,特別是紀律方面,真是“時隔一日,當刮目相看。”自己也有了自信,融入了這個充滿愛的集體。

有人説:“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是啊,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就是選擇了奉獻。每天面對着一羣鮮活的生命,叫我們又怎麼敢懈怠呢?當我想敷衍時,我就想:這個孩子的母親應該也和我一樣,希望孩子的老師能夠愛他,對他負責;當他受委屈時,也希望老師能夠像媽媽一樣摸着他的頭,安慰他;當他迷茫時,希望老師能夠指點他,給他方向吧。這種念頭便會驅使我盡力把學生的每件小事做細、做好。

冰心有一段話曾激勵過無數的人為這個世界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奉獻着自己:“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也許,我不能成為冰心筆下那個隨時播種便能開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顆流星,在孩子茫單寂寞或是躊躇滿志時,偶爾還會想起:在他們的夜空中,曾有這樣一抹光亮陪他們走過一程。

標籤:隨筆 教師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