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愛的教育有感集錦15篇

觀後感1.48W

愛的教育有感1

假期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愛的教育》,我非常喜歡,一口氣就讀完了。

愛的教育有感集錦15篇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其難!在恩利科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用細膩的行動教育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樣。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友好,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為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進步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任怪你們”這是恩利科的老師給我們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們的事,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的老師和養我們的父母。

愛的教育有感2

教育恐怕是最難的事情了,魯迅早在80年前説中國少有合格的父母,到今天依然讓人覺得沒有過時,因此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而言,教育子女的關鍵是父母要具備教育的資格,老師要具備教育的資格,可是不幸的是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承認這一點,於是在"問題父母"、"問題教師"的教育之下,社會上批量生產"問題少年",面對這樣的形勢,許多人在焦急中束手無策。

在《愛的教育》之《譯者序言》裏,譯者夏先生把辦學校比做挖池塘。他説,我國辦學校以來,老在制度上方法上變來變去,好像把池塘,有人説方的好,有人説圓的好,不斷地改來改去,而池塘要成為池塘必須有水,這個關鍵問題反而沒有人注意。他認為辦好學校的關鍵是必須有感情,必須有愛;而當時的學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愛,因此都成了沒有水的池塘,任憑是方的還是圓的,總免不了空虛之感。夏先生給這部小説的評價很高,説作者寫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小説原名《心》,夏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內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後決定用《愛的教育》。

看了《愛的教育》後感受頗深,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麼是愛的教育,“用正確的愛去滋潤、培養青少年的成長,教會他們在生活中學會愛,學會做人。成為一個具有愛的能力的健全人格的人。”這是一句極一般的解釋。更有許多人説:對現在的獨生子女們來説,愛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這種教育又有多少實際效用呢?在這裏,人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詞,那就是“正確的愛”。

一説到愛,人們的腦海裏出現的,總是那種要啥有啥、樣樣遷就的溺愛;管頭管腳、包辦控制的佔有式的愛;或以滿足物資需要為主要內容的物化的愛。

其實愛既需要慈,同樣需要嚴,它是嚴慈統一的愛。如果對孩子不講原則,沒有嚴格要求,只能培養自私、任性、依賴、驕橫的人。長大後不能適應社會,也沒有能力服務社會。這個不是正確的愛。

愛也絕不能把活生生的孩子當成自己的.佔有物那樣去控制。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天賦、意願,剝奪了他的自由思想和實際能力,這將使孩子不會自己走路,永遠都不會成為真正獨立的人。這不是正確的愛。

同樣,愛不是物資的代名詞,人們可以通過物資贈與去表達自己的一份愛,但華服、美食、新車、豪宅絕不能與愛劃上等號。愛更多的是情感的東西,精神的東西。在日常的生中,愛給人一種被肯定、被重視、被關注、被接納的感覺。使人感到温暖、快樂、振奮和上進。愛包含四個要素:

1、愛是關心。心中裝着他人和集體,時刻敏感到他人的困難和需要,拿出實際行動,主動去幫助別人。如敬業中學韓老師班的一位好學生,一次考砸了,黯然地在操場徘徊,不知如何向對他期望值很高的父母交代。韓老師有意借倒垃圾,走近他身旁,輕輕地説了一句:“所有困難都要靠自己去面對的。”這句話竟成了這位學生日後的座佑銘,上高中後,他在一張賀卡中寫到:“那個籃球場上的傍晚,是您為一個迷路的孩子找回了回家的方向。”愛,有時並不要化很多時間,只要你時刻敏感到他的需要,就能及時為他的心靈作嚮導。

2、愛是尊重。尊重孩子的獨立存在,尊重他的獨立個性、情感、和特殊的成長規律,平等與之相處,不以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二期”課改強調以孩子發展為本,使“教師在學會傾聽、解讀中理解欣賞孩子”“教師在學會支持、引導中創設讓幼兒互動的環境” ;“二期”課改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多的信任”,“活動空間”;“二期”課改中重視了隱性課程對孩子發揮的作用,等等。

3、愛是理解。教師要理解孩子的需要,過去教師是幼兒園活動設計者、組織者,而今教師們將幼兒園活動設計部分空間讓給了孩子,讓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師從中擷取幼兒興趣所致、幼兒發展所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課題生成新的課程。

4、愛是責任。以孩子的成長、幸福,社會的進步,國家的興旺為己任。對集體的事業有一種承諾感、義務感。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如“三八”節發給每位幼兒五元錢,讓他們進入超市為媽媽挑選禮物,雖然只有五元,但是包含了孩子對媽媽的愛,他們首先要了解媽媽喜歡什麼,然後要了解五元可以買哪些東西,最後把買好的禮物要保管至媽媽的到來,這些就是任務,這就是愛的教育。

我們強調愛的教育,其真正的目的是讓幼兒學會付出。處以“獨”的生活環境,使獨生子女們容易產生自我中心。他們只知道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冷暖,自己的飢飽;卻不知別人的需要、冷暖、和飢飽。他們只知父母是萬能的依靠;卻不知父母也是血肉之軀,也有痛苦和悲傷。只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怒、哀、樂;卻不知別人的感受,不知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傷害別人。

因此,我們的任務是讓獨生子女們從自我中心的圈子裏跳出來。懂得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巳外,還有別人存在。除了自己的需要,重視自已的感受外,同樣要滿足別人的需要,別人的感情和感受。

愛其實又分為兩個方面,它是愛和被愛的和諧統一。當我們説到愛的時候,大多人想到的是被愛。尤其是孩子們,總是等待大人來關愛、呵護自己。甚至一些年齡超過18歲的大學生,還是習慣於向父母伸手,向學校和社會伸手。貧困生接受了社會的贊助,不知感激,不思圖報,還以為是理所當然。

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讓他們認識和體驗:不但接受愛是人的需要,而且付出愛也是人的需要。如果只有被愛而不會主動愛就不是一個完全的人,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的途徑是從被愛中學會愛。愛是一種情感,情感是不能用説教,用命令和收買來獲得的。只能象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只能用愛去交換愛,用信任去交換信任。”我們提出用愛去培養愛,在幼兒園裏經常會碰見,幼兒們看到一位在樓梯上跌倒的小夥伴,開始大家只是大叫“XX摔交了”,沒有一人過去攙扶,安慰他。老師走過去,把他輕輕扶起來,仔細察看膝蓋上小小的破皮,拿出紅藥水擦一擦,用手輕輕揉一揉,並關心地問:“還痛不痛?”“不要怕,就會好的。”以後,每當有孩子跌倒時,孩子們都會擁上去,攙扶他,問候他,拿紅藥水了。這就是愛的教育。

要別人愛你,首先學會愛別人,從小在愛的雨露滋潤下,長大才能成為有愛心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也一定是得到愛的人。

愛的教育有感3

今年暑假我和女兒共同讀了一本意大利作家“艾得蒙多·德·亞米斯”的小説《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由一個個小事故構成,這些小故事裏包含的方面很多,有熱愛學習的、熱愛勞動的、熱愛祖國的、樂於助人的、尊敬師長的、體貼父母的等等。這本書處處洋溢着愛,還隱藏着一深奧的話題:愛究竟是什麼?

愛就像空氣一樣,一直存在在我們的身邊,卻很容易被人忽略。在生活中愛就像生命一樣不可缺少,如果將人生比做水池,那愛就是水池裏的水。水養育了魚,愛養育了人。魚生存不能沒有水,人也不能沒有愛。

如果沒有愛,長江大河變成了一潭死水;如果沒有愛,世界萬物將無法生存。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所以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愛來教育,讓孩子們從小沐浴在愛的海洋中。我想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成為一個有大愛的人。

愛的教育有感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就會給你的心靈上一堂非同尋常的課,讓你有一次靈魂的洗刷。在這個假期裏,我讀了好多本書來犒勞自己,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但是,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是《愛的教育》這本書。

這本書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書中有淚有笑,涉及到了人間所有高尚的愛,博大的愛:有父母與子女的愛、姐弟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其中最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掃煙囱的孩子》這一篇。一個掃煙囱的孩子在辛辛苦苦一連掃了好幾家煙囱後,發現錢都不見了,擔心空手回去會被師傅狠狠地打,傷心地哭了起來。女子國小的同學們知道後,為他感到非常難過,於是大家紛紛把零花錢都捐給他,有的甚至把花束都插滿了他的全身。孩子終於露出了笑臉,歡歡喜喜地走了。

愛,像把金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愛,讓我們奮不顧身地去幫助別人,不怕犧牲自己;愛,是多麼偉大啊!,“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讀了這一篇故事後,我被同學們的善良、真誠的愛心深深感動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掃煙囱孩子的人,需要人們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們獻出愛心和真情,讓他們感受到温暖和幸福,也讓他們感到更自信!是啊!其實只要你我都伸出温暖的雙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付出真情的關愛!那麼世界就會處處充滿愛意!

愛的教育有感5

在今年暑假中,我自覺利用課餘時間認真研讀了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收穫頗大,體會如下:

《愛的教育》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日記體小説,這部小説通過一個國小生的日記,以充滿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記錄了孩子們在整整一年中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全書故事簡單,風格樸素,感情濃烈,展現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的動人畫面,是19世紀意大利最偉大的10本小説之一。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剛剛上四年級的學生,出生在一個生活相對富裕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學習勤奮努力,待人誠摯友善,安利柯的父親是位工程師,家裏的條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導安利柯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

安利柯的身邊有着一羣心地善良、充滿愛心的同學。班長代洛西是個熱忱的孩子,當他得知克洛西的父親是服刑回來的人時,為了不傷同學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這個祕密。當面對克洛西的父親的時候,代洛西真摯的話使這個曾經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間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氣。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學是卡隆,這個火車司機的兒子具有高尚的心靈,面對被欺負的弱小者他常常會挺身相助。紳士的兒子諾比斯和賣炭人的兒子貝諦為一點兒小事吵架,在開明的家長的教育引導下,兩個孩子反而成了親密的同桌。同學克洛西的父親因過失殺人入獄,克洛西的母親靠沿街賣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論怎樣困苦,母親都要讓克洛西去上學。朱利亞為了幫助父親抄寫公文而累壞了身體,面對父親的責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亞忍受了下來,並堅持幫助父親抄寫公文。當父親終於明白兒子為何身體每況愈下,學習成績直線滑坡時,父子倆痛哭着抱在一起。波萊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獎章,他的這份榮譽令父親幡然醒悟,從此改過自新,成為一名勤奮的好鐵匠。

安利柯的老校長是一位和藹的老人,他的兒子當志願兵不幸犧牲後,校長常常帶着學生去看路過的軍隊,向軍旗行禮,教導孩子們要愛國。畢業時,安利柯好他的同學們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自己的老師和校長,心中充滿了無限敬佩與感激之情。父親也特意帶安利柯乘火車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國小老師,給他上了一堂“尊敬師長”的好課。

正如其書名所暗示的,《愛的教育》宣揚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生活中處處留下愛的印記。安利柯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讀起來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全書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無不包含一個“愛”字。這個生生不息的神聖字眼,雖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提醒人們學會用一種温暖的眼光看世界。

當安利柯對沿街乞討的母親表現出漠然的神情是,父親是這樣及時地寫道:“安利柯啊!好好聽着!不幸的人伸了手求乞時,我們不該假裝不知的啊!尤其是對於為了自己的小兒而求乞的母親,不該這樣。這小兒或者正飢餓着也説不定,如果這樣,那母親的難過將怎樣呢?假定你母親不得已要至於對你説:‘安利柯啊!今日不能再給你食物了呢!’”這一番話足以證明父親的那顆金子般的心,他希望孩子富有愛心和同情心。

通過對本名著的學習,我真正體會到愛的教育藴含了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質教育的根基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矗在全書中我們看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堅持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個性上允許孩子自由發展。

《愛的教育》讓人深受感動,裏面的所有日記都體現出對老師、父母、同學的愛,讓人倍加感動。

《愛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記的形似,講述一個叫恩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愛就像空氣,雖然天天都在我們身邊,但經常被我們忽略。《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快樂,可愛的少年。他們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出生於富裕家庭的,有出身於貧窮家庭的,但他們互相尊敬,互相關愛。這些孩子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愛的教育》裏到處都體現了愛。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每月故事——萬里尋母記,講述了主人公馬爾可的媽媽為了讓家裏付起債務,便遠渡重洋,孤身一人來到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富人家去做女傭,後來斷絕了聯繫。13歲的主人公馬爾可,不顧去美洲的危險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親的請求。這件事一開始雖沒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説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可以免費帶馬爾可去美洲。於是,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

掩卷沉思,馬爾克是這樣的愛媽媽,為了媽媽,他甚至不顧一切危險,遠渡重洋,從熱那亞來到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真另人佩服。並且每當他來到母親曾經住過的地方,見不到母親時,心是多麼難受,但他並沒有放棄,依舊沒有拋開母親,真叫人感動。

我有時和馬爾克一樣愛母親:每當母親吩咐我時,我總會去做。在母親生日那天,我還給她寫了一封信,洗了一次腳呢!當然,我有時會犯錯,每當母親打罵我的時候,我對媽媽的那些尊敬的地方頓時無影無蹤。回想起來真不應該。

讓我們深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讓我們攜手共起,一起乘上愛的小舟

愛的教育有感6

暑假作業早已經寫完,閒着無事,翻開《愛的教育》品味安利柯、甘侖、戴洛西等人的校園故事,令人受益匪淺,回味無窮。

作者埃.德.阿米琪斯通過十歲的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眼光觀察他所在的班級、老師、同學‘同學的家長以及周圍的社會環境,把師生之愛、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對祖國的愛,都寫得感人至深,那些充滿人間温情的小故事往往催人淚下。

秉性淳樸仁厚,極富同情心,喜歡幫助別人看見別人的優點,就立即模仿學習,是一個極富進取心,不可多得的有為少年安利柯;一派天真無邪,極有正義感,時常幫助弱小的甘侖;做事有才幹,有學識,運動方面均出人頭地,極受全班同學尊敬的班長戴洛西等人的角色更為奪人眼目。

有一次,那格的母親到學校找甘侖,校長讓安利柯去操場叫甘侖,甘侖的心裏很是緊張。到了校長辦公室,那格的母親早已等了很長時間,她是來向甘侖道謝的。原來,那格在班裏常常受到同學們的欺負,他個子很小,身體很弱,而且又是駝背,大家見了都嘲笑他,那格只能默默的趴在桌子上哭泣,是甘侖挺身而出,教訓了同學,讓那格不再受人欺負。從此,他們便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格的母親見到了甘侖後連説謝謝,為了感謝甘侖,她把脖子上的十字架項鍊取了下來,掛在甘侖那短而粗的`脖子上,甘侖的臉上充滿了燦爛的笑容。

助人為樂昇華了自己的高尚品德,把快樂帶給他人,留給自己一抹餘香。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啟迪,給予我的教育。

愛的教育有感7

愛是美德的種子,愛能夠創造一切,愛是理想的別名。“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愛的教育》這本書,處處充滿了愛,有母子之間的愛,有同學之間的愛,有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愛

《愛的教育》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四年級名叫安利何的'小男孩的日記。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挍、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我從這本中看到了他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真感人肺腑呀!

其實,我一看見這本書的名字,就,感到特別奇怪,愛也可以教育的嗎?於是,我帶着疑問,輕輕翻開第一頁……

不知不覺,這本書被我看完了,裏面每一個字,就連一個小小的標點也把我征服了。那裏面每一個故事都令我感動,感動的同時,我也會羨慕他們一家人,世界上的家庭能有幾個能像這一家人一樣的和諧?

我從這本書中體會到,老師也是不容易的。她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早日成才,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雖然有時候老師很兇 ,但都是為了我們。其實每一個老師都愛自己的學生的。哪一個老師不愛自己的學生的?不是有句話叫"嚴師出高徒”嗎?在學習上對你要求 嚴格,但在生活上,她絕對會幫你。

母親也是一樣的。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一呼喚。

這本書裏面有許多小夥伴,雖然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學習很好,有的學習落後,但安利何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很開心,關從快樂中得到教育。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埋怨天,就像所有人都在跟我作對一樣,甚至有人會抱怨世上沒有人愛自己,有時可能會自殺。其實,如果我們都能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你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自這麼多人疼我、愛我,我多麼幸福呀!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與交往的道理,讓我和同學之間,家人之間,朋友之間能更在的交流。讓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友誼越來越深,越來越真切。裏面的一些事情讓我懂得了做事情要一絲不苟,哪怕有一丁點毛病也要把它改正,不能視而不見。做事不能太急於求成,要三思而後行。做人要助人為樂,不要斤斤計較。總之還有很多很多,這本書真的教會了我很多。

如果人人都有一個愛心,世界將會變成和諧、美好的大家庭。

愛的教育有感8

《愛的教育》這一本書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給大家展示了各種不同的愛,有熱愛學習的,有熱愛朋友的,有熱愛父母的,有熱愛師長的……我心裏跌蕩起伏着一陣陣感動,如同決堤的洪水噴湧不斷。同時也受到很深很深的教誨,感覺到了世上的真愛無處不在。

《愛的教育》一書是由意大利的著名作家德·亞米契斯寫的。這一本書的主要人物是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安利柯。他記錄下的“每月故事”都是身邊一個個感動人心的故事。包括他父母的諄諄教誨,老師的默默辛勞和同學的團結互助,都體現了各種不同程度、但卻温暖人心的愛,我彷彿融入到了故事裏面,感受到了愛的力量。

感動之中,我也在默默反思着,我想:父母那麼疼愛我們,給我們吃飽的,穿暖的,用好的。我們對父母抱有感謝的心嗎?我們愛自己的父母了嗎?也許,給他們倒一杯水,給他們捶捶背,問一下他們的工作情況或身體狀況,聽聽我們訴説心中的煩惱和分享心中的愉快,父母就能心滿意足了。相同,許多老師、同學也曾經幫助過我,我心存感謝嗎?我是否將這種無私的愛接力傳遞給別人呢?我是否盡力去關心別人呢?所以,有愛的社會,才能將愛傳遞每一個角落,讓全世界的人知道愛有多麼的重要。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愛,讓我從小開始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疼愛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道理我要時刻銘記心中。

《愛的教育》這本書採用了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故事中有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刻苦勤奮的斯代地、可愛懂事的波列科西……他們送給了安利柯最真摯的友誼,最美好的回憶。還有慈愛的父母、令人敬佩的老師,他們給予安利柯最無私的愛,教會了他寬容與理解。

在眾多故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要屬每月故事中的《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了。它的主要內容是:一位母親為了全家的幸福,去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到一個富有人家裏去幫工。這家主人對她很好,工資也很高,可是,她雖然緩解了家裏困苦的.處境,但還是無法減輕家人對她的思念。於是,她的小兒子便踏上了漫漫的尋母之途。在經過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也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這個小兒子終於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母親。可他的母親為了多拿報酬,生了重病也不肯説一聲,直到暈倒在地。那好心的女主人一直陪伴在這位母親的身邊,直到這位母親的小兒子來到這裏。當這位母親看到自己的小兒子後,十分激動,垂危的生命又重新有了生存的動力。

在這篇文章中既有孩子對母親的愛,又有母親對孩子的愛。孩子因為母親而敢於漂洋過海,母親因為孩子而有了生存的動力。可見,愛是多麼偉大的力量啊!愛,可以讓一顆失望的心重新點燃希望的火焰;愛,可以讓一條垂危的生命重新擁有生存的動力;愛,可以讓每一個人的心靈得到淨化;愛,可以讓飢寒交迫的人們感受到久違的温暖!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片愛的海洋裏,比如失敗時的一句鼓勵;成功時的一聲喝彩;傷心時的一疊紙巾;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這些不被人們所察覺的細小舉動都是愛的印證。當我們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不輕易被發現的愛的同時,不要忘記將自己的一份愛也為他人送去,要知道,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點點滴滴的愛終究會彙集成一片愛的海洋。

愛的教育有感9

自上了四年級,我獨自上放學,不需要家人接送了,奶奶總是告誡我:“走在路上不要去軋鬧猛,好人做不得!”我不太明白她的意思:助人為樂不是好品質嗎?有一天上網,偶然間看到“老人摔倒扶或不扶,道德和法律誰撞了誰?恩將仇報的見義勇為、惹禍上身的助人為樂使得傳統美德陷入了一種莫名的尷尬;”彭宇案“”許雲鶴案“的法律判決更是讓公眾寒心!”似乎讓我一下子明白了奶奶的叮囑。

上週我在上學途中,看見有一羣人圍着看什麼而堵到了路。我只能在人縫中擠過去,我透過人羣的間隙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地上,一臉痛苦的表情,手撫摸着膝蓋,嘴裏還發出痛苦的呻吟和呼叫:“哦喲,誰幫幫我?”周圍的人七嘴八舌地議論着:“太不像話了,撞了人就跑了”、“看上去像個學生,開着電瓶車,揹着雙肩背書包”“唉,世風日下,不知道現在的老師是怎麼教的?”等等,卻發現沒有一個上去攙扶甚至問候一聲老奶奶,任憑她痛苦無奈地坐在地上。我很想上去問候一聲,可是突然間網上的信息閃現在我腦海,耳邊彷彿也響起了奶奶的話,想想自己還要做值日班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我直接從人羣中擠了過去,遠離了這“是非之地”。

當我把這件事告訴奶奶時,奶奶誇獎我做得對。可是奶奶又搖搖頭説:“唉,作孽啊,老人摔倒了都沒人幫,可憐哦!”奶奶的這種自相矛盾的説法讓我無法理解,心裏疑惑奶奶是不是有些老糊塗了。

雙休日老師佈置我們看《愛的教育》一書。當我看到《災難》一文時,我一下子想到了老人摔倒的那件事,心裏頓覺羞愧。洛佩諦——炮兵大尉的兒子,在他去上學的路上,為了拯救一年級的學生而自己躲閃不及導致自己的腳被車子壓傷了。而我看見老人被撞傷卻連上去問候一聲的勇氣都沒有。

在我國,真的當看到他人遇到困難時不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嗎?我又上百度,輸入“助人為樂的`事蹟”,電腦上跳出“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700000個”。隨便打開一個網頁,那一個個助人為樂的事蹟無不讓我感動。我明白了,像“彭宇案”“許雲鶴案”也許真實存在,也許真實地讓大家寒心過,但社會上更多的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蹟卻是比比皆是,我們怎麼能因為這樣幾個負面的事例而抹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呢?奶奶雖然這樣叮囑我,可是她卻在為老人的摔倒而感慨擔憂,其實她何嘗不是一個善良的人呢?何嘗不是個有愛心的人呢?

洛佩諦那義無反顧的行為,讓我一下子領悟到“愛的真義”:愛,應該是充滿正能量的真善美的行為。如果這種正能量越聚越多,那麼我們未來的社會一定更加美好、和諧!

愛的教育有感10

《愛的教育》雖然只是一部極富感染力的兒童小説,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少兒讀物,還被稱為是“一部人生成長的必讀書”,令全世界億萬讀者感動不已。

這本書通過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安利柯寫的日記,詮釋了對真、善、美的理解。故事裏,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在孩子心中很有威信,總是挺身面出幫助弱小;有聰明懂事的德羅西,雖然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家庭也很富有,但他卻不以此而感到驕傲;有勤奮好學的斯代地,他不善言辭,卻有着非凡的毅力;還有堅強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欠受到爸爸的無理打罵,卻從未失去孝心,最終用優異的成績換來了爸爸的懊悔………這裏洋溢着父母子女間的親情、師生間的深情、同學朋友間的`友情,還有小小少年的愛國之心。

這本書抒發了人世間偉大的情感——愛。真誠、友愛、堅強、善良的真情化成一股股清泉,流進我的心田,滋潤着我,感動着我。

愛的教育有感11

當我捧起《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時候,我被字裏行間的真情實感深深吸引了,裏面的每篇故事都非常引人入勝,作者把裏面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

《愛的教育》,原名《心》,又名《一名意大利國小生的日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小説家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愛的教育》是他的代表作,寫於1886年。它是一部偉大的愛的經典。浦漫汀主編的《兒童文學教程》一書對《愛的教育》有如下評説:“《愛的教育》充溢濃烈真摯的真情。全書既無起伏跌宕的情節,也無貫串始終驚天地、泣鬼神的.主要角色,之所以寫得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皆因亞米契斯熔鑄了自己的真情,敞開了心靈之門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能引起強烈的心靈共振和反響……”

所以,當我閲讀這本書時,我一直帶着自己最真實的感情靜靜地品讀。如果覺得讀得不夠好,我就會重新再讀一遍、兩遍、三遍……每次讀,我都把自己當成裏面的主人公,當我讀到傷心的語句時,我的心就像被針刺一樣;當我讀到高興的語句時,彷彿我就是他們,想象着和他們一起去瘋狂地玩耍。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凡是寫日記、作文或是一本書,最好是真實的內容,真摯的感情,只有那些發自內心的聲音才是最動聽的,也才最能打動讀者。沒有真情實意的文章,讀者只會一目十行,看完之後估計就沒有心情再看第二遍了。

我想,我以後在寫日記或作文的時候,必須用自己最真實的情感,以手寫我心,讓他人瞭解最真實的自己。

愛的教育有感12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書中的肺腑之言讓我感受至深!

《愛的教育》是亞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被譽為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説之一。本書以小説的形式講述了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所有生活!愛是整篇小説的主旨,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每一種愛都驚天動地。書中有很多人物:勇敢的卡羅納、狡猾的弗蘭蒂、可憐的科羅西……我最喜歡的是卡羅納,他會幫助弱小,還因為二年級裏有一個小孩掉了錢,不能買筆記本,卡羅納慷慨解囊把錢給了那小孩!書中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名叫《撒丁島的少年鼓手》。它講述了小鼓手在庫斯托戰役打響的笫一天,奮勇上戰場得到了上尉先生的認可,然後上尉將條子交給部隊!過了一會兒,少年話被敵人看見,原來只是摔了一跤,上尉鬆了一口氣,最後把紙條送過去了!

雖説這本書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是一些平淡的語句。開始讀時讓我思緒萬千,讀後讓我心潮起伏,書中那些語句栩栩如生,讓我讚歎不已!俗話説:“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愛是透明的,雖説它或許很渺小,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愛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存在着!

愛的教育有感13

《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意)孟德格查 320千字20xx年1月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讀過《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這兩本書是合在一起的,《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讀後感。在我的記憶中一直有安利柯這個可愛的小男孩。前一段時間我自己獨立地閲讀了這本書。這一次閲讀讓我走進了安利柯的世界,更深刻體會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由一篇一篇的日記組成。安利柯是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這些日記就是安利柯用自己的眼光觀察、注視周圍的世界,發現身邊社會的温情。他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和愛關懷他們。在安利柯與父母、同學、老師以及各種各樣的人中,有伸張正義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愛學生就像愛自己孩子的先生。《少年偵探》教導人要愛國,《玩具火車》敍述可貴友誼,《爸爸的看護者》表現博愛,《少年受勛章》講榮譽,《雪球》告訴我們要誠實,讀後感《《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讀後感》。書中的每月例話都是一個個完整的故事,在讀故事時我們就受到了教育。這些例話使人感人肺腑,還有父母、姐姐勸誡啟發的信,都讓我感動,使我想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有志向、講情義的好公民。每當我讀到每月例話《少年筆耕》時,我都會感動得流眼淚。十二歲的黑髮白皮膚的敍利亞,這麼小就懂得幫助爸爸做事情,而且在受到家人誤解時,他沒有申辯,而是默默忍受。誤解也沒有改變他對家人的愛。當敍利亞由於過於勞累而生病時,真的.讓我非常心疼他。

《六千英里尋母》也是一篇讓我感動落淚的故事。瑪爾可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工人家的小男孩,他非常勇敢,獨自一人從意大利的熱那亞到南美洲去尋找母親。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南美洲,一次一次地以為找到了媽媽,結果一次次地撲空。最後終於找到媽媽,而且用醫生的話説,是瑪爾可自己就活了病重的母親。瑪爾可心中是懷着對媽媽多麼強烈的愛啊,才能忍耐這麼多的磨難和痛苦。每次當我想到瑪爾可對媽媽的愛都會讓我流眼淚。《續愛的教育》是以安利柯的舅舅白契為主人公,所寫的自然教育。安利柯由於身體生病了,來到了舅舅白契生活的鄉村,在這裏安利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他做體力勞動,鍛鍊身體,越來越健康了。《續愛的教育》不像《愛的教育》那樣傷感,讓我體會了更多的興奮和自然界的快樂。這樣的意志教育其實是對學校課堂教育的一種補充啊。

愛的教育有感14

愛別人,也被別人愛着,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有了愛,我們才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有愛慰藉的人,無懼與任何事物,因為有愛去融化那顆害怕的心。

暑假間,我讀了一部以“愛”為主題的名著——《愛的教育》。裏面有大至國家、民族團結的愛,小至父母、師長給予的愛,每種愛也許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但卻都感人肺腑,撥動每個人內心的柔軟處。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總之,歸於一個“愛”字!

寫到這,那碗紅豆湯浮現在我的眼前了。

在剛上國小時,一天,我樂呵呵地拿出一張用紅筆畫出“100”分的試卷,高舉在手中,揮舞着向外祖父炫耀,他見後歡喜地吻我的額頭。我坐在小木登上,等待他的獎勵,外祖父一轉身,不知從那兒取來了一顆小紅豆放在了我的手掌裏。我一見頓時氣得不打一處來:別的家孩子可以有好多家長買的玩具車、零食之類的獎品,我呢?這顆小紅豆就打算把我給打發了?我一揚手,小紅豆掉落在地。隨即我撅着嘴,賭氣向院子外面跑去玩了。

一天晚上,他叫我在堂屋耐心等到,而自己在早已破舊不堪的灶房裏不知在忙活什麼。不久外祖父端出一碗香噴噴的食物,原本潮濕的空氣立刻被這香甜的氣味瀰漫開來。他笑着打開蓋子,原來是碗紅豆湯。驀然,我想起了那顆來自祖父獎勵的小紅豆,那是他老人家給我的第一份獎品!外祖父樂呵呵地摸摸自己的鼻子對我説:“伢子,就要國小畢業了,喝完它明天的考試會考到很高的分。”語氣是那樣的堅定。他似乎早已忘記我將紅豆粒打掉在地的事了,眼裏滿滿的都是慈愛。我低下頭喝了一小口,瞬間一股甘甜與豆香裝滿了整個口腔,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感傳遞心間。我抬起頭,衝着外祖父説了聲“真好喝”,外祖父裂開嘴朗聲笑了起來。我繼續低下頭享受着這“人間極品”,享受着這來自親人的愛!

而今,外祖父早已滿頭白髮,蒼老的臉上寫下了疲倦。我知道他是為他的`兒孫們操勞的。在外祖父猝死的那個晚上,我發現了廚房鍋裏還有沒有煮熟的紅豆湯,那是外祖父準備給我放學回來的“點心”,也是外祖父給我的最後的“獎品”。剎那間,我淚流滿面。

冰心説“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在今後的日子裏,細細感受來自近在咫尺的愛,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裏,好嗎?

愛的教育有感15

愛是什麼?愛如春雨,綿和地滋潤着大地;愛如陽光,緩緩地照亮着心房;愛如燈塔,柔柔地指引着方向。因為有了愛,世界才變美好;因為有了愛,世界才會温暖。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的小説,在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中閃現出了一個個普通卻又平凡的偉大的人物:孝順的克萊蒂、優秀的德羅西、勇於承擔責任的卡洛斐、用功的斯代蒂……他們所演繹的一個個愛的故事一次次地震撼着我的心靈。文章用了一個四年級國小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上的美與醜、善與惡,還讓我們知道了這世上的多種愛——師生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親人之間的.愛……

羅佩尼為就倒在地上的小孩不惜軋傷自己的腳;大個子卡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眾多女生幫助掃煙囱的小孩湊錢、感化了父親的勇敢孩子伯萊克西……這些美與善的故事和人物,觸動着我的心靈,但那些醜與惡的事件,也引來我的深思:有着強烈虛榮心的華蒂尼、惹人討厭卻不知悔改的弗萊迪……還有那每月一則小故事中的愛國少年不接受批評人的施捨、少年鼓手為拯救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意大利少年馬里奧把生的希望給了另一個小女孩科列泰……這本書中的人物讓我想起社會上的許多人,他們與書中的人一樣譜寫着大愛的篇章,他們用行動和生命向我們展示了人間的美醜與善惡。它不僅告訴了我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還教會我要做一個勇敢、正直、敢於承擔和充滿活力的人。我們不能只接受別人的愛,而是要向社會慷慨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愛,這樣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品德,愛領着我們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愛的存在,感悟愛的哲學吧!

標籤:集錦 有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