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呼蘭河傳》有感 (精選15篇)

觀後感1.52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呼蘭河傳》有感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呼蘭河傳》有感 (精選15篇)

讀《呼蘭河傳》有感 1

喃喃自語般平靜的敍述將我們領進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整個村子裏面,到處都是蕭殺,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整個村落就像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那麼多交替出現的人物,我甚至都來不及辨認出哪個是我應當同情的,哪個又是我該鄙夷的……呼蘭河人遵循着一種“屏息低頭,毫不輕舉妄動,兩眼下視黃泉,看天就是傲慢,滿臉死相,説話就放肆”(魯迅語)的生活規則。偏偏小團圓媳婦正是這種極度卑瑣低下的生活方式的背叛者。她本性天真、善良、活潑,走到哪兒永遠都掛滿了笑容,打破了呼蘭人所遵循的生活陋習。因為她“頭一天來到婆家,吃飯就吃三碗”,因為她“太大方了”,“一點也不知羞”,所以她被人們認為是“團圓媳婦不像一個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的這些行為,只不過是一個正常人正常的欲求和需要,但在這個人性扭曲的世界裏,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在這種非人的環境中,她的本性始終被壓抑着,她希望盡情展示自己的本性,不願像其他人那樣屈服,過着卑瑣低下的生活,所以她感到苦悶。她的苦悶、沉默被認為是一種病,她的婆婆按照習俗請了大神並按大神的指示把她扔進開水缸之中,用開水燙。這個“奇聞盛舉”招來了很多的看客。這些人還七手八腳幫忙,直到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死了。”

如果童年的花園和爺爺帶給了她許多的快樂,那麼和她差不多年齡的小團圓媳婦那一章節,讓人看得透不過氣來!讓人悲哀!12歲,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本該在父母面前撒嬌,卻千里迢迢到這裏當童養媳,因為活潑,不像媳婦,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變得更懂事更聽話,這打持續一個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頓,有幾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幾回。我也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她的腳心……”她婆婆這樣説,打她是為了讓她懂規矩!後來女孩子給他們折磨得快發瘋了,他們就聽跳大神的話請人給她洗熱水澡,滾水,昏過去用冷水澆醒再洗,洗了三回,就這樣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這美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讀《呼蘭河傳》有感 2

這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首悽婉的歌謠。呼蘭河流淌着時光,在這片原始又良善的土地上奔湧,耀起的碎光串聯着蕭紅的童年

這是一條感懷的河流。祖父和他的後花園是我寂寞童年的慰藉。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飛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摟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黃瓜願意開一個黃花就開一個黃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這是我童年的亮色,是愛的開端。甚至堆滿破舊東西,塵封的後房也成為了我消遣的地方。屋內,慈祥而又有童趣的老祖父在念誦唐詩;窗外,大街小巷,每一籬笆圍起的茅舍,充滿了嘮叨、爭吵、哭笑乃至夢囈。這些彷彿都靠着呼蘭河傳入了多年後離鄉的蕭紅之耳。天邊的火燒雲好似仍在燃燒,嘁嘁喳喳,把往日的寂靜都衝散了,個個街道都活了起來。這都在蕭紅灰黯的幼時添了原始的粗線條的色彩。

這也是一條充溢着悲哀的河。東二街道上的大泥坑,是人們吃瘟豬肉的幌子;為鬼而作的跳大神、唱戲、廟會是呼蘭河人精神上的盛舉;還有那些個性不斷被受到壓抑的人們,就如我家的長工二伯,儼然是個阿Q。這裏的人們愚昧、麻木、自私、迷信,他們在病態的社會裏隨遇而安,死水一般地生活。因此,與之前不同的小團圓媳婦便不能被人們所接受。我們憎惡,但我們也同情那狠狠管教小團圓媳婦的婆婆,因為她也是照着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的一個犧牲者。這個社會最終使小團圓媳婦一個高大結實、不過十二歲的女孩兒被與她無冤無仇的婆婆和街坊送回了老家。呼蘭河人當然多是良善的,他們對小團圓媳婦做的事也沒有害人的意思,他們只是按照他們認為的最合理的方式解決之前怎麼辦就怎麼辦,但這種殘忍的善良卻更令人髮指。他們過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頭的生活。是凡過去的,都算是忘記了。未來的他們也不怎樣積極地希望着,只是一天天的平板地、無怨無尤地在祖先給他們準備好的口糧之中活着。吃人的封建思想已經滲透進民族意識與心理之中,成為歷史的力量、多數的力量。他們不知道光明在哪裏,可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到寒涼就在他們身上,他們想擊退寒涼,卻因此遭遇悲哀。

這還是一條不斷的河流,就如呼蘭河人,一直都是頑強的,也極容易滿足,他們都像最低級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陽光甚至是沒有陽光,也能夠生存。生命力特別頑強,這是原始性的頑強。其中最頑強的莫過於磨倌馮歪嘴子,他在妻子難產死後,在魯迅筆下的看客的目光中,仍堅忍地悉心撫養兩個孩子。但我們找不出什麼特別的東西來形容除了生命力特別頑強。春夏秋冬走一遭,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長去,老了也沒有什麼關係。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生吞;走不動了,就癱着。病,人吃五穀雜糧,誰不生病呢?死,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誰死了都有人哭,哭了一朝或三日,就總得到城外去,挖一個坑就把這人埋起來。埋了之後,那活着的仍舊回家照舊地過日子,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夢魘似的生活。因愚昧保守而自食惡果,也因此自得其樂。

呼蘭河人就像呼蘭河,傍河而生,因此有了河的韌性與堅韌,也有了河的亙古與長久。蕭紅的文字也像呼蘭河,稚拙而富有靈氣。

我們以真心換真心,藉此穿越時光的阻隔,跨越審美心理的障礙,看見過去的本真,時間的永動,空間的永存,就像河。

讀《呼蘭河傳》有感 3

因為今年的課本上有一篇摘自《呼蘭河傳》的文章,為了更好地把握課堂,我選擇先讀一讀此書,以便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

一本《呼蘭河傳》再現了當時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它也給我的感受頗多!

作品中描寫了單純的“我”經過幾次大變故後,回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樁樁往事:伴“我”成長的大泥坑子,有着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家的大後園,留下了快樂的童年印記;迷信鬼神的人們,給生了重病的小團圓媳婦舉辦各種驅鬼活動,最終白忙一場;性格古怪的有二伯忠實勤懇,對主子從不懷二心;馮歪嘴子疼愛妻子、疼愛孩子,雖遭人嘲笑奚落,卻樂觀積極……

書中的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分明!在眾多鮮活的人物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她後來的婆婆花了好多錢買回來的。可是,婆婆待她很不好:罵她、打她、掐她??之後,她就生了一場大病,奄奄一息,怪可憐的。可是,做婆婆的畢竟不能袖手旁觀,請來鎮上的人們幫忙。呼蘭河鎮的人們太純樸善良,這個出了個偏方,那個請了個“神仙”;但鎮裏的人們更迷信鬼神:跳大神、吃神藥、熱水湯驅鬼、扎彩人附魂……活生生的一個人,被她們折磨來,折磨去,最後無人問津直到死去。

多麼令人痛心,多麼令人悲憤呀!那時的人們真的是太愚昧迂腐!生活的平凡並不可怕,但知識的平庸有可能葬送的不僅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呀!我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個擺脱落後愚昧的知識時代!

故事的結局是悽慘的:“我”的祖父去世了,有二伯去世了,老廚子也去世了,父親母親也不知去哪裏了。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雖然童年記憶有着淒涼的往事,但“我”依然願意去追憶那樣的童年,正所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我明白童年就是美好的,它像一塊玉,就算有點瑕疵,也掩飾不了光澤與質感。學生們也正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我會帶領他們好好度過。

讀《呼蘭河傳》有感 4

我買了本《呼蘭河傳》,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起初我並不是很喜歡,只是囫圇吞棗地讀了一遍,就丟到了一旁。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再拿起它讀時,才讀出了它的精彩。

灰色的基調,平靜的敍述,黯淡的畫面,這就是作者筆下的呼蘭河。在這裏,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而引發的種種災難,讓我不知該如何去評判哪個值得我同情,哪個值得我痛恨……

書上的第一章就使我感慨:在東二道街上有一個大泥坑,一下雨就會蓄滿泥水,人和家畜常常在這裏遇難。人們説什麼的都有,可是就是沒有一個人想過把坑填平。多麼無知的人們啊!這樣逆來順受,最終受苦受難的是自己!他們為什麼就不能想辦法改變社會,避免災難呢!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話:唯有民魂是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但願我們都能學習好的民魂,拋棄這些愚昧無知的惰性!

書中除了這些讓人感慨和憤怒的事情之外,還有作者童年的一段歡樂回憶。那是她的祖父給予她的。在祖父出場後,我的心情也快樂起來了。作者以小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整天與祖父玩耍在後園裏,除草時把麥子割掉,把狗尾草當做穀穗留着;捉美麗的蝴蝶;摘下花兒偷偷別在祖父帽子上……這美里的後園,這美好的童年,這難忘的回憶,讓我這個城裏的孩子羨慕不已。擁有這樣的童年和這樣慈愛的祖父,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如今掩卷而思,有愉悦也有沉痛。我隨着蕭紅的腳步,看到了舊社會的黑暗,體會了美好童年的幸福。如果蕭紅還活着,不知道再回到故鄉時,看到現在故鄉的變化會有什麼感觸呢?我想,她看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人們,會笑的。

讀《呼蘭河傳》有感 5

一串悽婉的歌謠,有着悽婉的旋律,有着悽婉的作詞。有一本書吸引着我的眼球,有一位作家的文筆牽動着我的心絃,蕭紅的《呼蘭河傳》帶給我無限的感想。

茅盾先生説過:“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蕭紅一渾濁而又輕盈的文筆創作了這部抒情詩般的《呼蘭河傳》。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敍述、暗淡的畫面,這些帶我領略了在北邊陲小鎮的風土人情,讓我認知了當時舊中國對人性的扭曲,對人格的損害的社會現實的否定。作者將自己懷念故鄉和童年的情感寄於其中,又包含諷刺了當時舊社會的迂腐和封建,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我感覺這像一條悠悠的河流,又緩緩從容地流淌着,時而濺起幾朵機智、幽默的浪花。在蕭紅清新自然的文筆下,我看到她與自己和藹的祖父在後花園度過的美好時光,看到了呼蘭河的一羣善良的人,但舊社會的薰陶使他們變得十分迷信、貪婪。

在這部温婉如詩的小説裏,我最喜歡的一部分是小説末尾的篇章《尾聲》,裏賣“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現在埋着我的祖父”這句話簡明祖父去世了,他生前死後都居住在這呼蘭河的小城裏,寄託了作者對祖父的懷念。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在這一章裏表達的淋漓盡致,婉轉的話語來祭奠童年,這又是多麼淒涼,多麼空虛……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應該慶幸自己童年是這麼美好。

一串歌謠歌頌着她寂寞的童年,傳唱着呼蘭河的故事……品味《呼蘭河傳》,品味她的悲傷,品味自己的童年……

讀《呼蘭河傳》有感 6

今年暑假,我的班主任沈老師給我推薦了一本書,著名作家茅盾曾稱它為“它是一首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歌謠”,它就是蕭紅所寫的《呼蘭河傳》。五年級下冊,我們便學到了這本書中的一個片段,在學它的時候我,就很想看看這本書,我想了解蕭紅的童年故事。

蕭紅本名字張迺瑩,1911年至1942年,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本書記載了,蕭紅那使她一生難忘的童年故事,也是她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故事!

蕭紅的同年之所以快樂,她的祖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原因“生我‘我’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他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身體很健康,他教‘我念詩’,給‘我’燒小豬、燒鴨子吃。而‘我’在祖父的呵護下,無憂無慮,活潑任性”咋。祖父在蕭紅成年後任然像天空中的太陽——温暖人心!

對於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描寫小團圓媳婦的這一章了吧!

“她的頭髮又黑又長,梳着很大的辮子,普通姑娘的辮子都是到腰間那麼長,而她的辮子竟快到了息膝間。她臉黑乎乎的,笑呵呵的。”蕭紅是這樣描寫小團圓媳婦的,看到這裏我就知道小團圓媳婦一定很好相處,同時我也知道了,蕭紅很喜歡她。可是一個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竟會遭到婆婆的虐待:因為受不了婆婆的打罵,小團圓媳婦要回家,而婆婆竟為了不讓她回家,所以她就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小團圓媳婦的腳心!

最後,小團圓媳婦因為“不怕羞被”婆婆打出了毛病,被庸醫“雲遊真人”、跳大神等人的不斷折磨,使她從一個笑呵呵的十二歲小姑娘,變成了一個黃瘦的病人,最終她死了。

作者她從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的角度去寫這篇文章,讓所有的讀者感到純潔天真,也讓人們知道當時封建社會的殘酷和人們的愚昧。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社會的殘酷,讓我知道了只有面對現實,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融入社會,踏進社會!

讀《呼蘭河傳》有感 7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名叫《呼蘭河傳》的書,這本書是作家蕭紅阿姨在生命末期於香港完成的小説。

小説在童年會議中描寫出北方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在瑣碎小事中描繪出了沉默的民國靈魂。全書一共有七個章節加一個尾聲。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第二章——主要寫《呼蘭河傳》精神上的“盛舉”,反映出了生活在呼蘭河傳這小城裏人們的精神風貌內容大多以介紹東北小城為主。

或許,也只有這麼多瑣碎的小事才能在我們的腦海中呼蘭河的風貌——泥濘的道路、積水的坑,真不知悶死了多少家畜;瘋了的王寡婦被看為不幸者,而在呼蘭河這小城中的所有不幸者都被看做是叫花子;染缸房、豆腐坊和紙坊裏死去的一條條生命,這些新聞似乎也被呼蘭河的死氣沉沉漸漸“埋沒”;扎彩鋪裏最漂亮的陰宅和人們面對生死時冷漠、麻木的態度。這些內容,我記憶猶新,就像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一樣。

尾聲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如此悽慘的結局,相信大家看了也一定會淚如雨下的。就像第四章從各方面描寫“我”家的荒涼,第五章是小團圓媳婦之死,都是會令人感到悲傷地。從前的一座熱鬧的小城,如今變成了一座陰冷的“死城”,誰會想到最後的結局會是這樣的呢?

讀《呼蘭河傳》有感 8

暑假裏,我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書中講了我和祖父一起經歷的有趣的故事。我一看就喜歡上它了。幾乎是一口氣將它讀完的。

我還記得其中有一段特別有趣。一想到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要笑。它講的是我在後園裏隨手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卻渾然不知。我為自己這樣的惡作劇沾沾自喜。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甚至引得外婆也跟着一起笑個不停。可祖父還説道:“今年春水的花香二里都能聞到。”不用説,我就笑得更厲害了。這一段我忍不住讀了好幾遍,每讀一遍都不由得笑一次。

合上書我經不住想:我和祖父一起是多麼快樂多麼自由呀!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以盡情的自由的瘋。想怎麼瘋就怎麼瘋,想瘋多久就瘋多久!漸漸的,漸漸的,從我的自由,快樂中。我,又感覺到了祖父是多麼的疼愛我啊!正是因為他疼着我、寵着我、由着我,我才會這樣的自由快樂。

此外書中還講到了,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有六七尺深,因為在那個大坑裏曾經淹死過人、豬,狗、貓、馬。所以幾乎每家都知道那個大坑。有的人説拆牆,有的人説種樹,就是從來沒有人説要把這個坑填平。讀到這裏,我恨死了這個大坑,我想作者大概也不喜歡它吧!那裏的人們也不喜歡它吧!我甚至在夢中也夢到了這個大坑。一夜過後,她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人們高興的手舞足蹈。我一高興卻醒了空歡喜一場。

在作者的筆下它的童年是快樂的。她從小在後園裏長大和祖父一起玩,一起幹活。他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它的童年充滿了歡樂。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沉浸在蕭紅那充滿歡樂的童年裏。我從書中深深感受到了童年是一首歌。

讀《呼蘭河傳》有感 9

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涼的歌謠,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這是我讀《呼蘭河傳》的最初印象。

《呼蘭河傳》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中國著名女作家蕭紅的一部回憶性長篇小説,講述了呼蘭城的小團圓媳婦、二伯、馮歪嘴子等人的遭遇,表現了呼蘭小城人們精神上的愚昧和麻木。

我讀完《呼蘭河傳》,尤為書中三個不同的生活悲劇而唏噓。天真活潑的小團圓媳婦被迷信陋習活活折磨死了,孤苦無依的有二伯遭受欺凌,貧困的磨官馮歪嘴子的不幸。我深切體會到了他們的悲慘生活,對那些弱小者充滿了同情,但我也同樣在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們遭遇如此的命運?他們為何不以自己的努力而改變命運?那是因為那個時代是如此灰暗,那時人們的思想是如此落後。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時代在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現代。我們有父母的呵護,有老師的關愛,衣食住行都不用擔憂,每天只管好好上學。但有時候我們還覺得生活對自己不公,還經常使性子發脾氣。與小説中小團圓媳婦等人的遭遇相比,我們的所謂不如意實在不算什麼,我們應該為生長在這個時代而慶幸。

讀了《呼蘭河傳》之後,更加激發起我對現在生活的熱愛,更加觸發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讀《呼蘭河傳》有感 10

近期,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讀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開始讀前兩章的時候,覺得作者描繪家鄉的語言不是太吸引我,但當我靜下心來慢慢讀時發現了它那種特別的味兒。

作者的語言簡單,把我帶入了他們的年代。在我看來,那時候整個社會沒有半點色彩,就像文中所説的: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長去,長大就長大,長大也就算了。

這裏的人們被動漠然地對待生與死,關於生命的珍貴,死亡的悲哀,他們毫無感覺。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小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想想,12歲啊,跟我們的現在的年齡差不多,12歲本該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年齡,可做了團圓媳婦的她,要拼命的幹活,還有忍受各種打罵,還要被人們“治病”的藉口,慘不忍睹的折磨,最後慘死,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婆婆的愚昧嗎?不,是整個呼蘭河城人們麻木無知的生存態度。

封建迷信,苦難生活,使這個小城盡顯落後,而馮歪嘴子的頑強生命力,又讓我感受到了呼蘭河城的希望。

唉,真希望社會上多一些像馮歪嘴子這樣的人,可怕的封建迷信,正是《呼蘭河傳》,給後人敲響的警告啊!

讀《呼蘭河傳》有感 11

在這一天,父親不經意間借了一本書,並請我閲讀以提高我的語言水平。我接過這本書,上面寫着“呼蘭河傳”。我把書帶到我的房間,靜靜地打開,靜靜地閲讀。

《呼蘭河傳》描述了1930年代東北城鎮呼蘭的習俗。幾經改變,《呼蘭河傳》中簡單的“我”,流浪和動盪的生活讓她拾起了記憶的碎片,並利用這些碎片在她的記憶空間中織夢成夢。在夢中,她看着現實生活中的孤獨和悲傷。作者以零散的記憶所編成的《呼蘭河傳》使人深感難過。作者童年時代的音符一目瞭然地擺在我們眼前,講述了作者童年的時光,淒涼和淒涼。現實總是殘酷的。在寂靜中,生活在慢慢逝去,悲慘而温暖的回憶在逝去...

賀蘭河傳記中的馮維子非常堅強,面對貧窮和其他人的冷笑和諷刺,他仍然樂觀地生活。兩個叔叔是忠實而勤奮的,終於逃脱了時間的流逝。小團圓的妻子很可憐,被毆打,跳舞,用熱水沖走鬼後,病情有所好轉,但這是黃泉去世的可悲事實。文章中還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

讀《呼蘭河傳》有感 12

呼蘭河傳的作者蕭紅早在國小就有所耳聞,並且還學過他的文章,祖父後園和我。對於他,我很好奇,總是想把那本呼蘭河傳買來一看,但總是沒能如願以償,在這個暑假,見爸媽同意以後,經過一番尋找,總算能把它緊緊握在自己手裏了!

蕭紅是在1940年12月20日在香港玩搞的,但是他早已成年,但我所看到的呼蘭河傳就是他用小孩子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他在呼蘭河的所見所聞。

他首先給我們説了呼蘭河一帶人們的生活瑣事及生活環境,讓我不由得對他們產生了敬佩的感情,如此寒冷的環境,他們卻生活的如此充實,就是給我們講的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讓我對當地人更加了解,然後便是她自己的日常生活了!看到這我想起了在老家與爺爺生活的日子,同樣是祖父後園和我只不過又多了一個哥哥而已,同樣也很開心充實,但在我認為是這樣的。

還有個小團圓媳婦,她的經歷讓我想起舊時代婦女的地位如此低下,可憐!接着寫了作者的,二伯,他的二伯性情古怪,用文中的話來説,那就是有東西,你説不給他吃,他就罵,就給他送上去,他就説你二伯不吃這個,你們拿去吃吧,但是他也是很勤儉節約,有好也有壞,然後便是名為風歪嘴子的人。他有一個媳婦,那媳婦給他生了兩個兒子,第一個與正常小孩沒什麼區別的,第二個好像永遠也長不大似的,一直沒有變過。

其實我對蕭紅所寫的一切並不陌生,但我卻從未有過她的這種觀察生活的態度。我從沒有認真觀察過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認為他們都是理所應當。但,我錯了,我承認這不是對待生活應有的態度,所以,我以後會對世間一些都會留意,觀察出他的另一面。

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本呼蘭河傳帶給我的一切,我希望所有人在讀它的時候,能愛惜它珍視它。不僅看它的文字,還要領略它在其中所包含的意義。

讀《呼蘭河傳》有感 13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蕭紅的自傳體小説——《呼蘭河傳》。蕭紅在創作此書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此時,漂泊在他鄉的蕭紅非常懷念自己的家鄉。讀了這本書後,我深切感受到當時蕭紅內心的悲傷與淒涼。

作者描寫了呼蘭河這個城市,在這個小城裏,“人與城”、“少女與老人”、“生者與逝者”、“愚昧與人性”交織在一起。第一章、第二章描寫了呼蘭河城的日常生活,風俗人情以及呼蘭河人過節日時精神上的“盛舉”。第三章描寫了蕭紅童年時與祖父過着快樂的生活,描寫了他童年時調皮的情景,後三章則描寫的荒涼的庭院。每一章寫了一個重要的人物,如:二伯、祖父、團圓媳婦等。

《呼蘭河傳》中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有天真可愛、調皮搗蛋的小女孩蕭紅,有慈祥、温和、鶴髮童顏的祖父等等,但我最喜歡文中的是馮歪嘴子,他是生活的最強者,不合理社會的抗爭者,他任憑人們的奚落,任憑人們的訴説,一直平靜的活着。他愛自己的孩子與妻子,他不怕累,不怕苦,堅強勇敢地生活下來。他的態度和行為使周圍的人都很驚奇,覺得意外。馮歪嘴子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作者通過回憶童年生活,描寫小鎮的風土人情,真實生動地描寫出當地老百姓生活艱苦,缺衣少糧的狀態,並痛罵那腐敗、腐朽的封建思想的社會。

蕭紅,曾被譽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她的筆觸無疑是震撼人心的,小説從三重視角,展現了“北中國”鄉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也一個女子的細膩情感展現了她對家鄉人的獨特表述,我看到了他們的悲慘命運,在那個年代,人命如同草芥,社會現狀又是多麼的淒涼。這本書語言自然優美,卻又通過敍述表達了作者無聲的控訴,體現出散文式的藝術魅力,同時這部小説也展現了蕭紅不凡的寫作才華。可惜,天妒英才,一代才女僅僅活了31歲就英年早逝,留給世人不盡的遺憾。

讀了這本書,我更感受到我們如今的社會多麼祥和與美好,我要好好讀書,努力學習,做一個合格的國小生,為我們這個時代做出應有的貢獻。(作者系青州市雲門山街道職工子弟國小學生姚嘉皓,指導教師:劉光茶)

讀《呼蘭河傳》有感 14

《呼蘭河傳》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小説。

全書以作者的童年回憶為引線,描繪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東北小城呼蘭河種種的人和事:跳大神、

唱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廟會;令人心碎的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馮歪嘴子一家的

艱苦生活……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無聊的交替,並沒有什麼好驚訝的事發生。蕭紅筆下小鎮的一切都是

暗灰的。淒涼的 暗灰色如同一張紗布,不知不覺地籠罩着這個小鎮,籠罩着那羣愚昧的人。遮住瞭如陽

光般燦爛的笑容,蕭紅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對世界充滿好奇,她有天真活潑、任性頑皮的性格。當她

在祖父的後園亂鬧一陣後,卻不被責備,因為祖父是一位慈愛的老人,對外孫女充滿愛心和耐心。他的愛

放飛了孩子的天性,給小孩自由、快樂、幸福。

在尾聲,老祖父已經不在了,而後花園也荒涼、枯黃了,讓我感到十分淒涼和悲傷。不由想到那

首詩: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什麼,就有什麼。都是自由的……

讀《呼蘭河傳》有感 15

德國的思想家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最近讀完了一本令人回味無窮的好書--《呼蘭河傳》。

這本書是民國女作家蕭紅的絕世之作。作者樸實清新的語言彷彿一個少女以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們,慢慢地給我們講述她的童年經歷。

在這本書中,第三章令我難以忘懷,作者講述了童年時期與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溜土、澆菜。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裏亂鬧一陣,祖父澆菜,作者也搶過來澆。奇怪的是並不往菜上澆,而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空中一揚,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這樣細膩生動的語言讓我彷彿置身其中,走進了作者的童年,和她一起玩耍。

可惜這些遊戲在當今社會中變得不起眼了,網絡遊戲成為了“新寵”,人們只會待在家裏,守在電腦前饒有興致的玩着。許多人把它當作一種時尚,也許這種遊戲的確十分刺激,但缺少了與家人和朋友的精神交流,人與人之間變得非常冷漠。我還是有一些羨慕書中的那些孩子們呢!他們可以在春天迎着暖風在粉紅的桃花雨下放着各式各樣的風箏;在夏天可以拿着網子抓知了,在草叢間聽蛙鳴;在秋天爬上樹摘下一個個紅彤彤的蘋果、一個個燈籠一般的柿子;在冬天看着萬物銀裝素裹,抓起雪球,和朋友打雪仗。這樣和朋友一起玩耍,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作者的童年有悲有喜,有朋友的陪伴,也有家人的疼愛,《呼蘭河傳》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明白了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正如冰心奶奶所説的:“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