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趣事作文四篇

元宵節6.04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趣事作文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元宵節趣事作文四篇

元宵節趣事作文 篇1

元宵節適逢週六,這樣的日子最好!恰是陽光明媚,驅車下鄉,一路輕鬆愜意。先過往岳父家,暫停之即接到了已到老家的哥哥電話,説忘了買燈,提醒我不要忘了。頭一下子大了,買燈?幹嘛?快速地搜索答案,想到了上墳用,但又不敢肯定,只好問明白,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是啊,我有多少年沒有在正月十五這元宵節陪同爸爸一道給老祖宗們上墳了?竟把這傳統給忘了!但願先輩們不予怪罪。

依稀記得以前元宵節傍晚上墳曾買過蠟燭,爸爸再用竹篾做成燈籠架子輔之透明塑料做成燈罩以放在先祖墓前,這樣的燈怕風雨,天晴又怕引起火災。現在都改用電子燈了,使用鈕釦電池或乾電池,以發光二極管或小燈泡為發光體,有的還輔以音樂,唱響墳塋,好處是有利於消防,卻不環保,可見事事都需辯證地看待,利弊權衡。至於上墳緣何送燈,至今仍不太明白,暫且認定是祭典先祖、懷念先輩的一種形——表達對親人的懷念和感恩。有一種説法是“燈”與“丁”近音,意即祈禱先祖保佑家族人丁興旺;或藴意前途光明。也許福廕子孫,多種期待都兼而有之吧!

因為已身處鄉村,只能在路邊找小百貨店買記憶中的電子燈了。第一家沒有,只得掉頭回蓼花鎮。迴轉之即,前後左右照顧到了,卻在倒車之即,從車頂傳來摩擦聲,應該是車頂擦上了一旁廢棄的向外伸展的水泥鬥蓬!難道是老祖宗的警告?!其實沒有這樣的想法,只是自身眼觀六路的技能不足而已。前行不足幾百米就看到路邊有祭祀用品,擺了一地電子燈。為表示自己的歉意,我挑了這裏最大的外形似亭台的電子燈。在同約30多歲的店老闆溝通之即,要求所購的每個燈都能在開關打開之即燈都亮,便用家鄉話説了句,大意是:“每個燈都要確保亮,不然的話老祖宗會找我麻煩,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他們找你哈”。沒想到,此話一出,已經裝袋的燈被再次拿出來驗證。我啞然失笑,想起了關於清明的一個段子:一店主鼓動已經為老祖宗購買了紙紮智能手機的後生,告訴他需為老祖宗買個充電寶,免得老祖宗手機沒電時來找他。他欣然同意之時,要求店主給個名片,若質量不過關,就請老祖宗來找店主售後……

元宵之夜,月明星稀。村裏人聚集祖堂,是要游龍和舞獅。不覺又翻篇到兒時參與過的舞草龍:村裏一羣小孩,用稻杆紮成一節一節的草龍,用竹杆撐起,各自在家裏帶上一捆香,點亮插滿自己護着的一節草龍身上,形成連串星星點點的亮光,到每家每户遊走。還記着那時不知怎麼傳開的配套土話兒歌(音譯):“杆巴龍,乓乓光,一要糖子二要香” 焚香所產生的煙霧,混雜每家接送草龍放鞭炮時產生的硝煙,聚集在各家本不寬敞的廳堂,往往讓你淚眼模糊,卻時時伴着聲聲笑語!今晚,我再次成為其中一分子,成為鑼鼓隊中的一員。草龍已換成了布制黃龍,形神兼備,同時配套了金獅裝備。負責游龍的身着黃色配套服飾,清一色青年,雄姿英發!舞獅者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獅褲。在鑼鼓齊鳴聲中,堂叔唱起了舞龍歌,村裏自娛自樂的鬧元宵節目正在開演。游龍和金獅要到每家每户的客廳裏轉轉,驅趕晦氣,留住福氣;就連常年不開門的老房子,今晚也會敞開廳堂,以鞭炮接送。整個活動近兩小時,全村男女老少都參與其中,好不熱鬧。再就鑼鼓敲打多扯兩句:村裏添置了兩套,每套有六件,分別是鑼、鼓、鐺鑼、銅鈸、鑔、咯鑼(家鄉話,打擊時發時咯咯的聲響,書面語不知道是不是“小云鑼”),這其中,按照傳下來的節奏,我相對擅長的是的.是鼓和鐺鑼(其實是個半吊子),另外還能濫竽充數的是鑔、咯鑼,而大鑼和銅鈸是不敢動手的。敲鑼打鼓這件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可是我輩卻無法比及父輩,節奏的協調、韻律的優美均差一大截,而我們的下一輩,都不敢拿起鼓槌了。不得不感慨,有些傳統,隨着時間慢慢地流失……

事後,迎着月色,驅車趕到星子縣城(當今應稱廬山市區,但不習慣)住下,枕着游龍時的餘興和鑼鼓的餘韻美美地睡了一大覺。

元宵節趣事作文 篇2

今天,就是一年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元宵節。元宵節這天要吃元宵、放煙火、舞獅子,非常有趣。

學校為了慶祝元宵節,決定在放學後組織我們觀看舞獅子。一放學我們就衝向操場,只聽見鑼鼓喧天,一隻黃毛皮、綠腦袋的獅子出場了。它做出各種有趣兒的動作,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突然,它猛的一下使出一招“海底撈月”,頓時四周傳來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舞獅表演到此就結束了。

晚上,爸爸買回一箱煙花。我小心翼翼的用火柴點燃了引線,便屏息凝神的望着天空。只聽“轟”的一聲,一朵“菊花”出現在夜空,接着紅、黃、綠等顏色的煙花陸續在空中綻放,真是絢爛無比!

放完煙花回到家,正趕上吃元宵,品着美味的元宵,回想着一天的趣事,那真是美妙極了!

新的一年來到了,我要在這個學期認真學習,爭取更上一層樓。

元宵節趣事作文 篇3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元宵佳節,在這一天裏,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湯圓啦,那麼元宵佳節和湯圓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元宵又叫做湯圓,所以在元宵佳節這一天一定是要吃湯圓的哦。但是,在我們家除了吃湯圓還有一個重大任務事,那就是包湯圓啦。

這個重大任務當然是交給我、媽媽、奶奶這三個家中手最巧的人來完成。不過,這次包湯圓,我卻是第一次真正參與全過程,還不知道我會包成什麼樣呢?呀,瞧,奶奶已經將所有材料都準備好了!這兒放着兩個盤子,一個盛着黑芝麻餡兒,烏黑髮亮的芝麻餡兒真叫人垂涎三尺啊!另一個盤子裏則滿滿的全是被手巧的媽媽擀好了的皮。只見奶奶將皮放在左手,右手則舀起了一小勺芝麻餡兒,倒在了皮的正中央。她的手彷彿有魔力一樣,變成了充滿靈性的精靈,左手一捏,右手一揉,雙手一掐,兩手一搓,不一會兒,一個又白又圓的湯圓就包好了。我不禁鼓起了掌,躍躍欲試。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張皮,輕輕地舀了一小勺芝麻餡,香味立即躥進了我的鼻腔,令我垂涎欲滴。學着奶奶的動作,我笨拙地左揉右掐,用皮將餡裹好,雙手再來回搓,一個圓圓的湯圓就成形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湯圓終於包完了。開始煮湯圓了,鍋子裏的湯圓慢慢浮在水面,如同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胖娃娃,笑眯眯地看着我。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開飯嘍!”隨着一聲洪亮的喊聲,終於可以吃湯圓了!舀起湯圓,一口咬下去,香濃的芝麻餡兒蔓延了我整個口腔,輕輕嚥下,留得一陣餘香。吃完湯圓,我們全家出發去看花燈了。花燈有紅的,有綠的,有彩色的;造型有卡通人物,有小動物,還有一些印上了詩畫。總之,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什麼!猜燈謎?我疾步走到了猜燈謎的地方,細細端詳着那一個個印着謎面的燈籠,不禁皺起了眉頭:好難啊……經過一番奮戰,我和家人攻克了不少燈謎,拿着兑換的小獎品,我心裏樂滋滋的。

這就是我喜愛的元宵佳節啦!

元宵節趣事作文 篇4

今年的元宵真熱鬧。瞧!這天萬里無雲,街上熙熙攘攘的,人一下子增多了不少,街道顯得擁擠不堪,十分熱鬧。每個人都面帶微笑,喜氣洋洋。

我們來到青屏大街,看到有敲腰鼓的、扭秧歌的、玩竹馬的、還有舞獅子等好看的節目。但在這眾多的節目裏我還是最喜歡看舞獅子了。耍獅子一般都是兩個人。穿着同獅子皮毛一樣的獅子褲。再披上一張逼真的獅子皮,別提多像了!

瞧,它那雙眼睛一眨一眨的,嘴巴一張一張的,在地上跳來跳去的,瞧他們配合得多默契,看上去像真的一樣。小朋友,你猜耍獅子的兩個人是爺爺還是伯伯呢?沒有想到吧,是伯伯。耍的一點也不比爺爺差哦!瞧!這五頭獅子多可愛,這四頭小獅子還在媽媽這裏撒嬌呢。這時獅子媽媽看見右邊有個三四層高的鐵架子,引獅人來了,手裏拿着一個繡球。上了架子這時獅子也搖頭晃腦的上去了。到了頂上,坐在了椅子上,一會用舌頭舔舔腳,一會用舌頭舔舔尾巴。顯得多有精神啊.!這時四隻小獅子也趴在了架子上,我們目不轉精的看着玩到正高興時,突然,大獅子嘴裏吐出一條橫幅,只見橫幅上寫着“祝全市人民元宵快樂!”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中午,舞獅子的伯伯也收場了,我也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還想着那精彩的一幕!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就像耍獅子的伯伯一樣和老師配合默契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