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精】清明節主題的作文

清明節6.22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主題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精】清明節主題的作文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1

爸爸告訴我,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最主要的是祭祖掃墓,踏青郊遊。通過上墳掃墓祭祖,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今天正好清明節,我們全家決定回老家給老奶奶上墳。

路上爸爸跟我説,清明節是冬至後的106天,也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時候,人們會在掃墓之餘全家老少在山野中游樂一番,還可以參加拔河、放風箏和盪鞦韆等活動。清明節也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折下幾枝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腳踏青草,在山野遊玩,就是人們嘴中説的“踏青”。我們決定回老家上完墳後一起去山上踏青。

我跟着長輩來到墓地前,拿着鋤頭把墓地周圍長的亂草一堆一堆地除掉。聽爺爺説,清明節風特別大,如果火紙不燒滅,一不小心就會把全山燒着。爺爺又説,如果不燒火紙的話,可以獻上一束鮮花表示對老奶奶的懷念。於是我們決定給老奶奶獻花。可是這時候山上只有油菜花,於是我向種地的農民伯伯們要了一些油菜花,獻到墳前,磕頭,鞠躬,莊重地送上我們的思念。

下山以後,爺爺説:“在古時候,放風箏可是人們在清明節最喜愛的活動,因為人們相信,如果有人生病了,或者有災難的話,可以將病情和災難寫到或畫到風箏上,把風箏放飛,當風箏飛到高空時,就把線剪斷,疾病或災難就會隨着風箏飛走。”於是我們就去山上放風箏,爸爸給組裝了一個大老鷹的風箏,它張開一雙又長又扁的翅膀,一陣風吹來,風箏飛了起來,“大老鷹”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只見天空中又飛來一隻小鳥的風箏,緊跟在“大老鷹”身後,好像是大老鷹的孩子,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叔叔也放了一個小點的風箏啊。

天慢慢黑了,我們要開車回長清,我心裏想,老奶奶,我們明年清明節還會來看你的。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2

窗外,雨在淅淅瀝瀝,車在顛簸的旅途中飛馳着,後箱裏,放着束白黃交錯但又帶着一抹憂傷的花兒,“爺爺,我們來看您了!”

越過崇山峻嶺,滿山有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爸爸有些自豪地説:“這些是你爺爺種的呢!”聲音卻仍是這麼悲傷。墓前,一輪紅日在頭頂,爺爺在天國。無雨,寂靜得很,汗如瀑布一般滴在肥沃的土地上。默默地靜立在前,所有人沉默不語,屏不作聲,心中似裝着沉甸甸的包袱,終於,爸爸打破了沉寂,打掃起墓來,見狀,大人們開始打掃起來,“籲!”我心中歎了口氣,終於不在緘默了。

匆匆地,不願再回首,幾滴雨水滾落下來,不一會兒,便不下了,(大人們奇怪--怎見得是場太陽雨?)你們又何懂得?只有我知道,這是爺爺在悲傷,在哭泣喲!心中,我在默默安慰着,邊上的花格外嬌豔,挺立風中的油菜花,藍豔豔的忽忘我,還有這鮮紫的不知名花兒……

説過“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爺爺,我親愛的爺爺,您為什麼一去不復返了呢?

在20xx年的冬,您永遠地睡了。新年裏,再不見您這爽朗的笑聲和這嚴厲的呵訴以及呵訴下這柔軟寵溺的心……不相信您已躺在墓中,這裏荒涼寂靜,您怎麼會待得住呢?你一定還在樹陰下搖着扇子,看雞爭食“呵呵”地笑吧!爺爺!……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3

不知這算不算踏青呢?由於下雨天的關係,星期六我和父母都呆在家裏看電影,從上午11時多,一直到下午5時才結束(兩部電影)。老爸突然説要去高淳的一位朋友那兒去吃飯,順便玩一玩。我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到史叔叔那裏。見媽媽點頭同意了,我也只能默許了。

高淳離東山是有些距離的,所以我們開了一個多小時車子才抵達目的地。史叔叔是個生意人,開了德天肥牛和美食城店,他帶了我們去武俠館的一個餐館來飲食,當時已是20時多了,許多店都已打烊,差不多在老街上只有武俠館仍是生意興隆,燈光不滅。史叔叔和老爸去點菜了,我、媽媽、阿姨和另外一個叔叔(是史叔叔的助手)找了一個空餘的包間等待着香味撲鼻的食物來。不一會兒,他們點的菜把整張桌子都擺滿了,有牛排、紅燒雞塊、豆乾燒芹菜、蝦子等等,聽我的講述,對面的您是否已飢腸轆轆、垂淰三尺了呢?

21時左右,我們結束了飲食,史叔叔買了單,我們準備出去了,卻還發現有兩對人在吃飯。哇!傾盆大雨直泄下來,我們沒有帶傘,頂着大雨衝進車裏。雖然已經22時了,但父母還是去了史叔叔的辦公室聊了會兒天,我拿着課外書靜靜的看,等待着他們。

23時了,父母和史叔叔告別,這時間不禁讓我嚇了一跳,想象回到家裏差不多24時多了,便立馬上了車,躺着睡着了。

這次的“踏青”時間真是長啊!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要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今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四月的天像娃娃的臉,説變就變,前幾天還晴空萬里,今天卻下起了濛濛細雨,夾雜着一陣陣涼風的侵襲,讓人感覺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我想起了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應該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家,奶奶親手做好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薄餅。我們勿勿地吃完午飯,全家人有的扛鋤頭、有的拿掃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來到山腳下,山上已經人山人海,給光禿禿的小山裝飾得五顏六色,給死氣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幾分姿色。

我們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爸爸拿起鋤頭整理了四周的雜草,奶奶把早已準備好的供品擺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點上香,爺爺突然從衣兜裏拿出一瓶酒,並把酒倒在三個酒杯裏,因為太公生前就喜歡喝酒。我拿出紙錢貼在他們的墓前,有一萬的、一百萬的、一億的、十億的、一百億的……媽媽對他們説;“別搶、別搶大家有”。我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這一邊也能夠像我們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着。最後我們在他們的墓前鞠了三個九十度的躬。

這時,爸爸點燃鞭炮,我們在瀰漫的煙霧中結束了今天的掃墓。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聽父母説今天是民間傳統節日,也是中國重要的節日之一,俗語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濛濛細雨而至,他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着濛濛細雨到來了。

今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叫起吃早飯,拿起火,紙,鋤頭掃墓去了。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太太的墳前。爸爸把火點燃之後,我在上面放上火紙放上鞭炮我們又冒着小雨,準備去另一個太太的墳上,花,草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着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點燃火時拿出火紙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來越大花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並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説,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快樂,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快樂,所以我向往清明。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6

清明的習俗, 掃墓前, 都要做一種糕點——艾糕。 今天, 大家開台了做艾糕、艾餃這些綠色點心。

大家先準備好鹹的餡、甜的餡、米粉、印模等西。 這時外公開始煮艾草了, 外公一邊煮, 一邊攪拌, 當艾變得有點糊了的時候, 外公把艾草撈到裝有米粉的盆子裏。起先,外公用筷子開始攪拌綠綠的艾草和白白的米粉,後來,外公幹脆用手攪拌。看着粉和艾草漸漸的溶和在一起,麪糰變得越來越細膩。我好奇的問外公:“如果粉加多了,怎麼辦?如果艾草多了怎麼辦?如果水多了又怎麼辦呢?” 外公説:“如果粉多了就加一點艾汁, 如果艾多了就加一點米粉, 如果水多了就加一點米粉……” 大家正説着,外公已經揉好了麪糰, 我看着這團綠油油的麪糰, 偷偷摸了一下,軟軟的、熱熱的, 我又聞了一下, 一陣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 我用力地吸着鼻子, 當時,我真想把所有香氣都吸光呀!

接着大家開始了分工合作做艾餃和艾糕。 外公擀艾餃皮, 外婆放餡,媽媽折艾餃的花邊(這可是最難的部分哦!),爸爸放艾餃, 舅媽做圓團, 我做艾糕, 我先把圓團放進模子裏, 然後用力一按, 拿到舅舅那兒, 舅舅用棒子在模具上啪啪兩敲, 一塊塊漂亮的艾糕就從模具裏跳了出來。

在嘻嘻哈哈中, 一盆盆艾糕出爐了, 哇, 真好看呀!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7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記得那次清明節,我和姐姐去掃墓。經過十幾分的步行,我們終於到了老祖父的墓前。我拿出水果和糕點放好,點燃香,拿在手上,深深的向老祖父鞠了一躬,拜了幾拜,接着我就拿出紙錢,在老祖父的墓前點了起來。爸爸在對老祖父行完了中國禮儀之後,就拿出鞭炮點了起來,一會兒天空中,就傳來了“劈劈啪啪”的響聲,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後來我又在老祖父的墓前默默許願:“希望老祖父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全家快樂幸福,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啊,我覺得那麼的有意義。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8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清明節了,爸爸媽媽帶我回廣西老家去掃墓,我十分高興,因為又可以看到幾年不見的表哥表姐了,心情是那樣地激動,又是那麼地緊張,多希望可以快點見到他們。

我家鄉的清明節是那麼的隆重了,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山上,清明節的時候,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長輩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咱們這些小孩子有的拿着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咱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大人們取出供品:燒豬、雞、鴨等擺在墳前,點燃了香燭,還燒了許多的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這表示咱們這些後輩對祖先的一片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祖先,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啊,讓我考試高多幾分吧,不再被別的同學笑了!”你看看我表哥還是那麼可笑。還有更有趣的事呢,太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了筆就描了一下,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哦,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太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大禍,趕緊在太爺爺的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希望他能原諒我剛剛所犯的錯誤,長輩們樂得呵呵大笑起來。

掃完了墓後,可真是把咱們給累壞了,但這一次的清明節我過得還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咱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得敬意,也增進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9

今天,媽媽帶着我出來踏青,目的地就是烏龍山公園。

走進公園,才發現公園在整修,但是一點也沒有影響到公園的景色。走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上,迎面吹來的風中,摻雜着小小地,密密地雨點。小雨點打在臉上,一點也不覺得疼,反倒還有那麼一點癢酥酥的,真是舒服極了。我一邊沿着鵝卵石小路前進,一邊享受着春天獨有的清新空氣。“咦?那是什麼?”我好奇的走了過去,只見綠油油的樹葉下面還隱藏着什麼。走近一看,一個個橢圓形的小果實裹着灰色的外衣,還長着淡淡的絨毛,有的果實還泛着淡淡的青色,就像是小孩子羞紅的臉蛋,粉嘟嘟的,可愛極了。

望着這眼熟的果實,我恍然大悟,不禁一口叫出‘小桃子’我並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竟然能碰到小桃子,真是太驚喜了,看來春天早已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順這小路走下去,我來到了亭子裏,亭子坐落在湖畔,湖中的水,應為風吹過,漾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出了亭子,我來到了櫻花林裏,一陣微風吹過,星星點點的櫻花花瓣像飛雪一般飄落下來。有的落在我的頭頂上,有的落在了我的肩上,還有的正安安靜靜地落在我的手心裏呢!這粉色的櫻花花瓣像蝴蝶一樣飛舞在公園裏,草地上,樹上,路上,都有它們舞蹈的身影。

當然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兒,紅的是那樣的鮮豔,彷彿是天空中最豔麗的那一抹晚霞。白的是那樣聖潔,彷彿又會到了冬日裏白雪紛飛的景象。真的很令人陶醉啊!我慢步在櫻花林裏,不禁讚歎起春天奇妙的色彩‘紅似火,白如雪,粉似霞,哪一個畫家可以調出這麼充滿活力的顏色呢?春天真美!

時間逝如流水,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櫻花 ,湖亭,還有可愛的小桃子。真希望下一次的踏青還能發現春天別樣的美。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我的記憶裏,清明也是很鄭重而又充滿温馨的節日。 當柳樹又重新穿上綠裙子,在風中偏偏起舞;當桃花、杏花向我們展開張張笑臉;當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氣清潔明淨時……當柳樹又重新穿上綠裙子,在風中偏偏起舞;當桃花、杏花向我們展開張張笑臉;當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氣清潔明淨時,清明節已經到來。

前幾年的清明,我們全家都回去探望家裏的長輩。在清明的前一天,我們就買好了探望長輩的“禮物”,媽媽買了水果、點心、紙錢、還有飯菜,還有姥爺生前愛喝的酒。

清明又踏着輕鬆的步伐來了,我們一家人浩浩蕩蕩地出發,去祭拜長輩。林中很安靜,會聽見各種鳥聲,還有風吹動樹“沙沙”的聲音。終於,我們來到了姥爺的墓碑。很多年了,墓碑覆上了厚厚的灰,墓碑旁邊還長了一些雜草。大人們很快忙起來,拔除雜草、平整土地、清潔墓碑。沒一會,墓碑立刻變得乾淨整潔了許多。然後,我們長幼有序的輪流到墓前跪拜磕頭。跪拜磕頭之後,大人們開始給姥爺燒紙錢。很快,我們探望完姥爺,該回家了。這次祭拜,我欣賞到,學習到了不少。

路上,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細雨擦不去傷感人的眼睛的淚水。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是個念舊的日子,我們去祭拜死去的親人,孩子去踏青、春遊,但這更是一個親人團聚的時光。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去給爺爺上墳的路上,望着道路兩旁田地裏的麥苗,看着手提祭祀用品匆匆去給親人掃墓的人們,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杜牧的《清明》這首詩。

我們的汽車一路奔波,終於停在一塊土地前面的馬路邊上。只見不遠處的地裏矗立着幾座稀疏的墳頭。我們一行人腳步沉重地走到爺爺的墳前,爺爺的墳不是很顯眼,不大的墳頭周圍長着幾簇已經枯萎的草,看上去很是淒涼。

大姑、二姑把爺爺生前愛吃的蘋果、點心等擺在墳前,爸爸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金元寶、冥幣等各種祭祀用品用打火機點燃了。大爺在爺爺墳前灑了一瓶小酒,嘴裏喃喃地念叨着:“爹,我們來給看您了,孫子孫女也都來了,您在那邊就安心吧……”我輕輕地從兜裏掏出一盒祭祀用的象棋,小心翼翼地投入火裏,我們都含着眼淚虔誠地跪在爺爺墳前。煙霧中,我彷彿看見了爺爺那慈祥的笑容;聽見爺爺叫我時那親切而蒼老的聲音;聞到了爺爺身上那熟悉的煙草味道。我在心裏默默地問:“爺爺,您老人家在天堂還好嗎,我和爸媽,大爺、姑姑、哥哥都來為您掃墓了,您在天上看到了嗎?我知道您生前愛下象棋,所以特意給您送了一盒象棋,您收到了嗎?”

離開爺爺的墳墓,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爺爺生前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每次看到我就“妮兒長妮兒短”地叫我,可惜在我五歲時就去世了。要是現在爺爺還活着該有多好啊!爺爺,您在天堂安息吧!我們每年都會來看望您老人家的!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12

今天清明節,我們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先人。那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多少給那個傷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機。看到格外好的天氣,我們小孩子想到可以在山野上採花,看美麗春色,和幾個小表姐玩耍,心裏有壓抑不住的高興。

一大早,大人們都忙着購買祭祀品,我們幾個小孩拿着爸媽給的零花錢,悄悄溜進超市購買自己喜愛的零食。大約走了二十分鐘車程,我們來到了目的地。

半山腰一處山水相依的小平地上,坐落着一排排墳墓,想必這就是那些長眠於地下的先人吧。高大的'墳冢上長滿了雜草,佈滿塵埃的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字,向人們訴説着歷史的年輪。大人們分頭除草添土,點蠟上香,我們幾個小孩早就想着周圍那些花花草草了,全然不顧大人們的活動,迫不及待地呼喊着就要離開,一旁當指揮長的外公説話了:“誰都不允許離開,祭祀活動馬上開始了。”隨着震耳的鞭炮聲,正式祭祀開始了,外公帶領大家在墳墓前磕頭作揖,逐一介紹地下的先人,並説出參加祭祀活動的每個人的名字,唸了一些祭祀語,整個活動進行了大約半個小時才結束。

大家都不説話,一臉的沉重,可能是思念去世的先人吧!我悄悄地拉過媽媽問:“媽媽,這些先人為什麼要葬在半山腰呢?”媽媽解釋説:“是為了方便他們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家園呀!”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細看了每座墳冢和房屋的位置,都朝向南方,都能看到自家房屋,都離房屋不遠,這也可能是後人與先人的之間的一種依戀和不捨吧!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生生不息。我似乎明白了剛才外公的嚴肅語氣,他是借祭祀活動教育我們下一代世世代代不相忘,緬懷先人,傳承文明。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13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中秋,重陽節等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清明節,因為它的由來很耐人尋味。

清明節與春秋五霸晉文公重耳有關。重耳耳垂大,肋骨是連在一起的,一隻眼睛裏有兩個眸子。晉國內亂,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殺太子自封晉惠公,對他更加無禮,重耳只好帶着狐偃、狐毛、介子推等人去投奔齊國,在途中公子重耳因連日吃野草,發病了,奄奄一息,可在荒山野嶺中哪有大夫?為了就自己主公,介子推割下身上的一塊大腿肉生火做湯,把肉湯送給重耳,他的病好了。

他到了秦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了晉國做了晉文公,國家建立之後,晉文公把手下的有功之臣都封了官,有人告訴他那肉湯是介子推的肉,説重耳忘記給介子推封官了。於是他後悔忘了給介子推封,可是現在六部的尚書都有人做了,他去請介子推去做官,誰知介子推隱居綿山,文公不忘本,就親自去綿山請他,但是就是找不到他。

有人出了一個餿主意:燒山必他出來。但是介子推和老母就是不出來,後來兩個人抱着兩棵老柳燒死了。文公命一看追悔莫及,下令舉國哀悼介子推,把綿山重新命名介山,又稱寒食節。

兩千年來,我們中國人很重視這個節日,在清明節這一天家家不動火,只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團之類的。近來我國又把它定為法定假日。讓人們有時間去祭祖、掃墓、踏青。

清明節,標示着中國千百年來的一個傳統,説明中國人是講義氣的,重感情的,中國人有恩不忘,正因為這個,我忒兒喜歡清明節。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14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了龍王山的時候,我就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歎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説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了停放着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就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説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説:“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是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是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説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説得果然沒錯。4月5日這天清晨,太陽公公去度假了,烏雲們到是鬧得開心,提前過了潑水節。雨水傾盆直屑豆大的雨滴砸在防盜窗上,發出“叮鈴鈴”的響聲。我恍然醒來,今天是清明節呀。

一路陰雨相伴,開着車子大家回到了老家。收拾收拾東西,大家便上山掃墓去了。走在蜿蜒的山路,踏着滿是泥濘的步子,大家來到了墓地。墓地裏一共有五座墓,其中有四座是合葬墓。雖然有些人我素未謀面過,但都是大家老李家的前人。大家這些小輩給每位先祖都燒了紙磕了頭,在一旁的小姑奶奶變燒紙還邊對墓碑嘀咕嘀咕地説着話。當來到最後一座墓前,我心中積澱的悲傷彷彿要溢出來了,每一下磕頭都是無比的沉重,眼眶也漸漸濕潤了,幾顆晶瑩的淚珠掛在睫毛上搖搖欲墜。因為那是五爺爺呀!是我請爺爺呀!佇立在他的墓前,我良久地開着墓碑,小時候也爺爺在一起的一幕幕在我的腦海中放起了電影:爺爺經常帶我去村上玩,帶我去看田間耕地的老黃牛,牽着我走在鋪滿小石子的小路上,送我好多好多小花傘······老天爺似乎也聽見了我心中的悲傷,好不容易收起的眼淚又掉下來,雨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

在下山的路上,我看見還有好多人正急匆匆地往山上趕呢。這情節又應了杜牧的那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標籤:清明節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