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精選清明節的來歷作文七篇

清明節3.02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來歷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清明節的來歷作文七篇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既就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就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多動人的傳説。下面就挑一個來講講:“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後,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道介子推早就帶着老母親躲到綿山裏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採納了這個建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個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羣臣去綿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大家知道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佳績就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就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兒童更不忘記他們!

憶往昔,訴不盡大家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大家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大家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大家將來從事什麼職業,大家祖國的兒女,肩負着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着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讓大家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2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與除、盂、九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為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澳門則是其中一個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另一個是冬至)。

在古代,清明還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寒食節主要節俗為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日期接近,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漸移到清明之中。清明節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但寒食的習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南台灣部分地方、韓國仍舉行寒食節。踏青春遊、盪鞦韆等習俗只在清明時舉行。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郊遊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在古代,清明還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寒食節主要節俗為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日期接近,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漸移到清明之中。清明節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但寒食的習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南台灣部分地方、韓國仍舉行寒食節。踏青春遊、盪鞦韆等習俗只在清明時舉行。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3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説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4

4月2日,我們明鏡國小四年級的同學來到烈士林園給那些革命先烈們掃墓。

走到烈士陵園,映入眼簾的一片松柏樹,蒼翠欲滴,挺立在道路兩旁。樹的後面就是一塊用石頭築成的紀念碑。那座紀念碑足有幾層樓高,矗立在用石頭鋪成的路面上。紀念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陽光的`照應下熠熠生輝。

我正沉迷於這壯觀、雄偉的景象中呢,活動就開始了。

主持人走到紀念碑前,宣佈第一項:唱國歌。主持人的歌聲響起,大家跟着唱了起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大家都把右手高高舉過頭頂,行了一個標準的隊禮。所有人都昂首挺胸,站的筆直。這歌聲是那麼的洪亮!那麼的激昂!許久,大家放下右手,歌聲也很快停止了。開始默哀了。同學們一個個都低着頭,沉浸在嚴肅的氣氛中。此時的我浮想連篇,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這些革命先烈為了下一代幸福美滿,安詳快樂的生活,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所能盡的全部力量,在無情的戰場上奮戰到底,永不退縮。革命先烈們,我們會去完成你們未盡的事業,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時間飛逝,很快就到了獻小白花的時候了。我們一隊一隊繞着紀念碑敬獻小白花。輪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小白花,邁着沉重的步伐,輕輕地把小白花放在紀念碑上。

烈士們,安息吧!我們會去完成你們生前的遺願,讓和平永駐人間!在此,我向你們致敬!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落雨紛紛、雲霧迷濛,天空濛上了一層輕紗,似乎蒼天也在緬懷那些逝去的人。

今天清晨,我和家人如同往年一樣為過世的外公掃墓。我們步行上山,兩旁的花草都低着頭,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它們似乎也在緬懷那些逝者。在我的記憶中,關於外公的回憶只有外婆家的照片和父母口中的故事。外公是在我兩歲的時候因為腦溢血去世的,那時姐姐還是一位國小生,更別説我了。每次看到外公的照片時,就如同看見了外公那張面帶微笑的臉,心中也湧起了一股温暖和歡樂。

現在,我們全家人來到墓前,我拿起掃帚為外公的墓拂掃塵土,為四周的花木去塵澆水,舊墓周邊的塵土灰飛煙散,那些植物也頓時生機四溢,顯露出真正的春色美景。我也回憶起小時候與親人相會的興奮之情。隨着盆中的火苗越來越小,火光星星點點,我們的那些悲痛回憶也煙消雲散,心中逐漸平靜不由的滋生出了一種生機。下山時,路旁的花木綠意盎然,它們彷彿也已經拋開了那種悲痛吧!

想起那些已故的親人,心中總有一種惆悵的感覺。那些被歲月接走的親人們啊,希望你們在天堂一切安好……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6

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清明節是一個祭拜祖先,打掃墓地的一個節日。

清明節是春秋時代創造的,是因為公子重耳與另一個公子爭奪權位,但權利不夠重耳便流走到他國。他們走入了一個山谷裏,裏面啥都沒有。大臣子介子推便從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塊肉,拿來給重耳煮湯喝,重耳知道後萬分感激。19年後,重耳終於當上了皇帝,但他忘不了介子推對他的恩情。別人都讓介子推去領賞。介子推説:“重耳是我的主公,我的性命都是他的,更何況一塊肉!”

經旁人提醒,重耳記起了介子推對自己的恩情。他對奴才説:“宣介子推!”但介子推早已迴歸大山,他當然不會去了。重耳生氣地説:“把山燒了,看他出不出來。”於是他們把山燒了,但不見介子推出來,他們便上山察看只見介子推被活活的燒死在樹旁。重耳難過地説:“將今天封成清明節,只能吃素不能吃葷。”

可我們忘了介只推對重耳的恩情,忘了清明節的習俗!更忘了清明節不能吃葷,只能吃素。我們現在花錢大手大腳,清明節不能吃肉都忘記了。我抖膽問大家?這一些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都記不住了嗎?那我們用什麼來學習古代上下5000年的文化?請大家好好學習,習俗。讓我們更加了解古代的千古風韻。

做好每一件事,需要從小事做起。也像上數學課要背好公式,才不能做錯一樣。讓我們把每一個節日過好,記住他們的習俗。

所以每年的清明節,我要祭拜祖先,對祖先説:“請太爺爺放心,我們一切安好!”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今年的清明多了份傷感與思念,那是因為我的爺爺去天堂後的第一個清明節。以往都是我跟着爸爸媽媽去給他們的爺爺奶奶等故人掃墓,而今年是我第一次給至親的人掃墓,心情頓時感到非常沉重,沒有了以往遊玩的心情。

到了爺爺的墓前,為他上了香,擺上他喜歡的菜和水果,我跪在地上,靜靜地凝視着爺爺的墓碑。我彷彿看見爺爺正對着我笑,此時滿滿的回憶湧上心頭:爺爺很瘦,走路很緩慢。他獨自一個人生活,所以我們一家人經常去爺爺家看望他。每次我們去爺爺家時,他都高興得合不攏嘴,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連走路的速度彷彿也快了不少。爺爺偶爾也會來我家住上一段日子,我感覺那時的爺爺過得最開心、最幸福,有家人的陪伴讓爺爺的心情非常好。

現在,爺爺不在了,我只能回憶,只能懷念,只能牽掛。想念與爺爺一起散步的日子,想念與爺爺手拉手的日子,想念與爺爺一起睡覺的日子……

爺爺,我想您了,您想我嗎?

爺爺,願天堂沒有痛苦,沒有憂傷。明年此時,我再來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