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推薦】清明節國中作文錦集8篇

清明節3.0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國中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清明節國中作文錦集8篇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1

清明如期而至。今天的清明節對於我們的意義無外乎三種:中老年人為亡者掃墓,重視者回老家祭祖掃墓;年輕人在清明節未列為法定假日時視若尋常,清明節成為法定假日後則把它作為可出行遊玩的假日。

儘管不同年齡的人對清明節定義不同,但不可否認清明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它讓那些掩藏在心底的對於死亡對於失去的恐懼和疼痛和傷感有一個合適的時機釋放出來,它太輕易讓人觸景傷情,一點細雨,一條垂柳,一句詩,一首歌,一通電話,輕易的讓人的笑臉變得僵硬傷感,輕易的讓人流下眼淚。有些故事,只自己去思量的時候大約也只是感動傷心,若是講給人聽,便會在敍述中增添無數的悲苦而不自禁的流下淚水。

然若要讓我回憶,我想的會是誰呢?我不願意流淚,那便在記憶中尋找一些温暖的顏色吧。我八歲的時候爺爺去世,關於當時的記憶已經變得遙遠而模糊了,冷風,飛雪,黑棺木,哭聲,這幾樣構成了我對死亡有了最初的印象。年幼者有着歲月的恩賜,很快便可遺忘悲痛。然而,有些鮮豔活潑片段卻永駐腦海,每每想起,便有股股暖意湧起。那個我已忘了是高大還是矮小的瘦瘦的老頭,曾經充當我的保姆抱着我四處溜達,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我買一包餅乾。

曾在我摔得鼻青臉腫的時候親自給我熬他的土方黑黑的燻人的膏藥,不顧我的反對貼了上去,啊,效果槓槓的好-現在再也沒有膏藥了,只有老家那口黑黑的熬藥的鍋催我想起那時的情境;也曾在我闖禍離家出走的時候收留我。雖然我已忘了他的模樣,連照片也覺得陌生,但我永遠記得他。

春節,元宵,清明,中秋,以及每年的祭日,我陪着奶奶到家墳挨個的燒紙錢,這個是大太爺爺,旁邊是二太爺爺,那個是太太爺爺,那片屬於我家的墳地,陸陸續續增添了爺爺,三爺爺,大爺爺,還有爸爸。每一塊墳我都去燒過紙錢,磕過頭,放過叫醒的鞭炮。每一塊墳我都去填過土,插過柳,然遺憾的是沒有哪一個長出一棵樹。不過鄉野裏從來都不缺野草。

春天有綠色的小草,夏天有黃色的蒲公英和紫色的紫花地丁,秋天有漫地的金黃的野菊花,我曾一個人在墳地的附近採摘野菊花---泡茶,做枕頭,我一點也不害怕,至於冬天,也沒有人會燒去枯萎的野草,在加上旁邊樹林飄來的落葉,一個個墳頭被遮着護着,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在這個本應念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的時候,我卻想起了陸游的那句死去元知萬事空,頓覺悲傷。死亡會帶走很多,我們會忘記亡者的許許多多的事,但不可忘記銘記。唯有銘記方能證明先人的存在。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2

清明節到了,爸爸媽媽帶我回湯山老家上墳。那天剛好是上墳的高峯,我們本來開半個小時的路程,現在開了一個小時。好不容易“爬”到了湯山。我們一到湯山便直奔公墓。去公墓上墳的人、車都非常多,連公墓附近的兵營都讓通行了。所以人雖多,我們還是很快就到了公墓。在公墓祭拜完之後,我們便回奶奶家了。

回到家,我沒事幹,只好看電視。看到下午,爸爸來對我説:“我們去‘絲魚’吧。”我問:“怎麼‘絲魚’?”爸爸説:“‘絲魚’就是在池塘上牽起一張網,不需要魚餌,魚游過去就會被抓住。”我説:“好,趕緊帶我去吧。”爸爸拿來了“絲魚”用的漁網。我開始打量起這個漁網。漁網的一頭有一根竹棍,竹棍上綁着線,線連着漁網。接着爸爸又拿來一個桶,我們就出發了。我們走了一會就到了村邊的小塘。爸爸叫我拿着竹竿去湖的令一邊,把網設好。但我一看到湖的另一面的路,不到一米寬,左邊還有許多油菜花,油菜花上還飛着好多蜜蜂。一想到一會兒就要跟這羣蜜蜂親密接觸,頭皮就發麻。但是為了補到魚我用衣服矇住臉,然後慢慢地走。一路上我都感覺背部麻麻的。到了塘對岸,爸爸叫我收線。我便把那線重新往棍子上繞。線可真長,一直到我的手火辣辣地疼才收好。接着,爸爸叫我把棍子叉在地上。可問題又來了。地面特別硬,根本叉不進去。這個時候,我看到水面上漂着一些綠色的植物,我用棍子戳了戳,發現還挺結實,就把棍子插在了那兒。我便到別處邊等邊玩。

過了一會兒,我跟爸爸在來看的時候,發現浮標在動,我一看就知道肯定有許多魚上鈎。我幹緊把魚網拉上來。拉上來之後我跟爸爸便要把魚下下來。可下魚也是個技術活,不能太用力,不然魚會死的。我輕輕地把網線一點一點地從魚身上剝下來,有的剝不下來的我就拽,所以一共十條魚,被我拽死了三條。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3

清明,這個無限傷感的節日,這個充滿對天堂裏的人的.無限懷思的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往年清明,一般都有下雨,有時是毛毛細雨,也有大雨傾盆的時候。而今年,卻是晴空萬里。天藍得沒有一絲雜質,好似一匹上等的綢緞,白紗似的雲彩,更像是繡在綢緞上的白花。

我開着車窗,任風吹進來,望着窗外,路旁一條綠化帶。若車子開得快一些,入眼的,便是一條流動的綠絲條,遠看,那花朵更給絲條繡上了圖案。不遠處,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碧藍碧藍的水塘,水塘上漂着一大片落葉,柳樹垂下,這景象,令人心曠神怡。。。。。。

到達目的地,我下了車,走入那個大門。香煙裊裊,遠處的古樓被雲煙所“蓋”住,雲、煙盡情纏繞。我打量着這一切。不遠處,濃煙滾滾,座座古樓,在濃霧的纏繞下,顯得朦朦朧朧,若隱若現。一旁全是綠樹紅花,一片清新的綠,幾抹不同的顏色。

沿着樓梯走上去,到了安置骨灰的高樓。遠遠地,便聽見幾名女子的哭聲,雖不大聲卻打動人心。這次,我們主要是來祭拜太爺爺和太奶奶,以及兩年前去世的姥太。

每憶起姥太,那個慈祥的老人,每憶起與她相處的點點滴滴,總禁不住傷感,總覺得遺憾。

遠在天堂的你們,還好嗎?

這個清明,在我們對天堂裏的人的懷思中度過,在我們無限傷感中度過。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去給太爺爺、太奶奶掃墓。

一進墓園,哇,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到處是前來祭拜的人。只見大人們臉上的表情都是那麼嚴肅,只有那些年幼無知的孩子們,臉上依然掛着燦爛的笑容。人們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拎着紙錢、有的抬着“別墅”和“轎車”、有的拎着瓜果食品、有的還買了鞭炮……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

我們跟着爺爺順着台階往上爬,台階兩邊栽滿了挺拔、青翠的松柏,好像一排排士兵守護着自己的家園。當爬到半山腰時,我累得氣喘吁吁,不禁問爺爺:“爺爺,還有多遠?”“快到了”爺爺也喘着粗氣答道。又爬了一會兒,終於到了,爺爺拿出抹布,我好奇地問:“爺爺,你拿抹布幹嘛?”“抹布是用來擦墓碑、墓地的”,説完就用力擦了起來。擦完便奉上鮮花、擺上點心、水果,燒紙錢。燒完紙錢,我們開始磕頭祭拜,當輪到我磕頭的時候,我求太太:保佑我們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

掃完墓,我們邊觀賞風景,邊踏上了回家的路。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5

又到一年清明時節,我隨爸爸媽媽回到老家掃墓。

我隨着人羣,慢慢上山。山道兩邊,有那麼多的墳墓,心裏感覺不勝複雜。這些墓中人像我們一樣,活過、累過、愛過、恨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碑石躲在雜草中敍述着他的光榮與淚水。

向遠處望去,一眼小池睡在兩山之間,風水挺不錯。

中國老百姓家要是買房子亦或其他地皮,總會叫風水先生來??風水。風水好,利子孫,老一輩就覺得心裏塌實。在老人心裏,自我是次要的,要緊的是作為生之大流的一個點滴,能夠讓江海永遠不停地流去,波瀾蔚為壯闊。接天連城,成為一個動態的永恆!有了這樣的思想,不就有了萬人拜山、民族掃墓的註腳嗎?

山上的住户越來越多,好在與我無關。自生下來起我都沒經歷過親人陰陽散的生離死別。對於那些早已安睡,化為一?y黃土的老祖宗,心底對他們賜予我生命而感謝。除此,很難在心裏找到什麼傷痛的感覺。只有在清明節回去焚香致祭。回想某位大爺餵過我吃飯,某位大嬸抱過我,某位大伯救我於患難。種種往事,在歲月裏發酵,越釀越醇。

是的,去者漸多,但生機並未了無。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羣不是越來越洶湧了麼?墳前墓後,或彎腰除草,或低頭默禱,或促膝長談,或焚香祭拜。向山下望去,個個墳前都有人在叩拜。這是一個朝聖者的行列,整個民族投入其中。叩拜我們的祖先,這是傳統的信仰,中國的力量。清明節,它漂泊了幾千年,渡船泛舟在時間歲月的滄海間,告訴我們,斯人在黃土間等我們,除去雜塵,作番安頓。

今天的掃墓觸發了我許多感想,我不禁感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6

記得小時侯,

對於清明節的感覺都是模糊。

只知道:

雨紛紛前後,

要盪鞦韆。

家裏騾棚門口的杏樹,

就是我鞦韆的支架。

有時候,

力氣一大,

就是:

花滿天,

瓣滿地,

白一片。

有次,

父親不在家,

母親就安排我去祭墳。

那時,

不知道,

這祭奠,

這鞦韆,

意味着什麼?

竟然可惡的有份欣喜。

自從,

未曾責備過我的大伯,

對我寵愛尤佳的外婆,

見面對我只有誇耀的姨媽,

接二連三的辭別,

我才意識:

清明節,

雨紛紛,

盪鞦韆,

意味着什麼?

包含着什麼?

走過南北的我,

不明的發現,

似乎南方比北方,

更在意神佛鬼,

更在意雨紛紛。

每年有神節鬼節,

雨紛紛,

也是隆重而盛大。

清明節,

我只有把淚化作漫天雨,

去默哀。

清明節,

我只有把孝化作漫間霧,

去坦然。

雨啊!

我把淚化作你,

你一定要淅瀝而漫長!

霧啊!

我把孝化作你,

你一定要無處不在!

可是,

自己依然明白:

我自己什麼也沒有做?

依然不孝!

在這一年一次,

雨紛紛的時節,

卻什麼也沒有做!

唯有的是:

慚愧,自責,懊惱。

也忽然覺得作農民很好,

雖然清苦,

可什麼節也可以過好,

什麼也可以做到。

現在,

唯有在內心祈禱,

以後的雨紛紛,

可以儘自己的義務:

把未做的補救,

把該做的做好!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7

清明節到了,要放三天的假,在這陽春三月,正是春天最美好的時節。趁着這個清明假期,我們都有三天假,我跟爸爸媽媽商議好,我們掃墓完後去湖嶺太平山一帶踏春,因為那裏的油菜花開得非常美麗。

我們來到山腳,站在田野上遙望眼前的油菜花。哇!這裏的油菜花真多啊。一望無際、不可計數,大約有幾百畝地,讓人流連忘返。這就是太平山的油菜花,多的不可計數。

當我們來到油菜花身旁時,我就不由自主大叫起來:“天啊!這裏的油菜花真高!”每一株高過人頭,每一株都高達兩米,每一零二七株都像一個個士兵,站得筆直筆直,如果在這裏面玩捉迷藏,就算你再多幾雙眼睛,也難以發現別人。這就是太平山的油菜花,一株株高過人頭。

我們走進了油菜花叢中,頓時芬香撲鼻,花香在空氣中瀰漫,引來一羣小蜜蜂,它們在忙碌地採蜜……油菜花不僅香而且美,每一株金燦燦的。春風吹過時,它們就蕩起了金色的波浪,美麗極了。這就是太平山的油菜花,美麗極了,一株株香而美。

啊!油菜花,你為春天的大自然增添了多少生機,讓我由衷地三次讚揚了你!

春天的田野真是美麗啊!到處都是綠油油的,好美啊!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外公,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外孫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外孫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以前是他村的村長。他為人忠厚老實,從不貪圖小利,一直為村默默的工作着,直至他死去。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但是我想,我對於外公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外公的音容笑貌的時候,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哪怕是五年、十年,這種感覺還是沒有減弱、消失,反而更加強烈。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今天,又一次站在外公的墳前,淚光朦朧了雙眼。透過蒙蒙的雨絲,只發現遠處的青山,近處的田野,漸漸變得模糊起來了。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熟悉,好像剛剛祖父還在給村裏人寫着春聯,還在告誡村裏年輕人別把垃圾往清澈的小溪裏倒,還在為村裏修繕祠堂用心操勞……一轉眼之間,祖父就已駕鶴西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像雨中的水汽,無論我怎麼抓,都已抓他不住了,空留下一片潮濕在掌心。這時我才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但外公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度過的也只能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那是一楨新陳代謝的生機景象,紛紛雨、滴滴淚交織在一起,滋養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