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掃墓日記範文合集10篇

清明節2.03W

一天即將過去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掃墓日記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清明節掃墓日記範文合集10篇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1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我的爺爺奶奶還有弟弟一起去給祖父掃墓。我們坐車回到了老家,只見老家回來祭祀的人特別多,人來人往,車站非常擁擠。下車後,我們來到了祭品專賣店買了一些祭祀用的物品,就去祭奠祖父了。

到了祖父墓地的時候,我們都很傷心,因為祖父一生都是泡在苦水裏面的,沒有嚐到一絲甘甜。祖父生於1912年6月,如果現在還在世的話,就已經有一百週歲了。我的祖父那個時代,只能吃草根,吃樹皮,想吃一頓肉都要等過年。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祖父還是挺了過來,沒有向困難低頭。

我們一邊給祖父燒着紙錢,一邊在心裏默默地問候着祖父,悄悄地流下了眼淚。

這次掃墓,我體會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向老前輩學習,學習他們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2

清明前夕,我到舅爺家給舅舅掃墓。

到家,我和姐姐、大姨拿着水果、蛋糕、紙錢到墓地祭奠親人。

到墓地,大姨和姐姐都哭,我看她們難受的樣子,我也忍不住流下眼淚。大姨先在墓地的前面畫大半個圓圈,然後拿出貢品放在墓前,又拿出紙錢,她一邊給舅舅説話一邊把紙錢點燃,還不停地哭着。我心想:舅舅是怎麼死的?等儀式結束後,我問姐姐。她説:“我爸爸是一位很好、很優秀、很孝順的人。因一次車禍就無情的奪去他年僅34歲的生命。”説着,姐姐又哭。我也替她難過。

我希望人們尊重生命,處處注意安全。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3

4月5日雨

清明節到了,驚天我刷完牙,洗完臉,和爸爸媽媽.奶奶.大姨婆等人踏上了去中華墓園踏青的行程。

我們到了大觀路,一進墓園就看見許多棵松樹站立在路兩旁,像一個個衞兵。我來到外婆的墓前掃視了一下.發現有好多灰塵。就拿出擦布.擠上一點清潔劑.開始打掃墳墓,過了好一會才把衞生搞乾淨。還用紅筆把掉了色字跡描好。這時爸爸從揹包裏拿出一大堆貢品和金紙。爸爸開始摺紙錢,我也學着折。可是怎麼也折不好,不是折成餃子型.就是個四不像。我心想外婆也不會怪我吧。爸爸拿來了火盆,把貢品和我的“餃子”一起燒給了外婆。還點了三支香遞給我。我向外婆拜了三拜把香插在香爐上.還許了個願。然後恭恭敬敬的擺上了鮮花,結束這次掃墓。

今天雖然有點累,但是我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與尊敬,心裏感到非常高興。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4

花兒紅了,草兒綠了,雪兒化了,春天到了。清明節媽媽帶我去位於107國道以東的鴻寶園林踏青。走在郊外的小路上,一陣微風吹過,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遠看,田野 裏的小麥鬱鬱葱葱,像鋪上了綠色的地毯,近看,路旁的柳樹吐出來嫩綠的新芽,像春姑娘的長髮,路邊絢麗的油菜花綻放着笑臉,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五顏六色的野花在爭奇鬥豔。此時此刻,我完 全被眼前美麗的春景所吸引,深深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步入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望不到邊的玉蘭苑,遠看那玉蘭花有白色的'、黃色的、紅色的。它們怒放着,如雪、如水、如詩、如畫。一陣微風吹過,玉蘭花抖動着身體猶如少女的裙子起舞 弄影。我再走近一看,一朵玉蘭花舒展開了花瓣,淡白的顏色,美麗極了,再看那邊的花兒,還是一朵花骨朵呢!跟月季花比不如月季花的奼紫嫣紅;跟茉莉花相比,它也不如茉莉花的香復鬱芳香。但 是但是它卻點綴着我們的生活,也美化着我們的城市

再往裏走,是一片梨園,那裏種植着幾十品種的梨樹。現在正值梨花開放的季節。遠看,梨園白茫茫一片,彷彿剛下過雪一樣。

春天,讓花紅柳綠;春天,讓萬物復甦;春天,讓大地甦醒,誰不為你高歌,誰不為你低吟?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更不可辜負春天的恩賜!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詩人杜甫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是伴着濛濛細雨而來的。

這不,今年的清明也正是這樣。早上我和弟弟還有爸爸、二孃、二伯一起去爺爺奶奶家。到了爺爺奶奶家,因為小孩不能去,所以爸爸沒讓我去墳,他就讓我和娘娘還有弟弟在家裏,他和二伯、爺爺一起去了墳地。二孃在做中午飯,而我便在院子裏看着滴落下的雨滴。看着看着,腦子裏出現了一個問題:清明節都有什麼習俗?於是,我便打開電腦,在電腦上找到了答案,大概是這樣的: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是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都是在清明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就是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在將紙錢焚化,為墳墓披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我們現在有的父母親都還健在,但是他們不可能永遠陪着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讓每一天不白白的浪費。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6

太好了!今天楊老師對我們説:“明天星期五,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去紀念塔掃墓。”全班同學高興地跳呀,蹦啊!

可是,楊老師又説:“不準帶零食,如果有誰帶了零食,一侓沒收,只准帶飲品,而且明天是晴天可以戴一頂太陽帽。。。。。。”後面的都是多餘的了,同學們一聽到這句話那關係、歡樂的氣氛就消失了,都連連唉聲歎氣,不過只有我這個陽光女孩才不會這麼貪吃呢,我倒和他們相反,就算不可以帶零食我還依然是那麼開心,誰説只有帶零食才會快樂的?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出去就已經很幸福了。在一到四年級上學期都沒有去過呢,我都等了四年了,終於盼來了一次,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不高興的。

但是幾分鐘過後楊老師又説:“因為路程比較遠,建議大家準備兩瓶水,還有,走回來之後大家可能餓了,所以大家可以把零食放在書包裏,等回來後放大吃!”聽了這句話,同學們又歡呼起來。

耶!明天終於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去掃墓嘍!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甫的這句詩簡直就是對今天絕好的形容。迎着濛濛細雨,墓場裏的每個人看起來都是那麼的愁緒滿腸。

我已故的爺爺曾是一名優秀的志願軍戰士,當時在團裏戰功赫赫,是一個讓人敬佩的英雄。可惜,英雄命不長,在我出世前,我的爺爺就與世長辭了。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眼裏盛滿熱淚,手中執香,默默地跪拜在爺爺的墓前,望着爺爺墓碑上那張毫無生氣的照片,我忍不住摸了摸爺爺那張冰涼的“臉”,我多麼渴望,爺爺在世啊!焚香燃起的一縷縷香煙,好似帶去了我對爺爺説的悄悄話,燃着的香上跳躍着的小紅點,就像爺爺聽到了我對他説的話,正開心地“笑”着。香越燒越短,漸漸地化成一團灰,落在地上,經風一吹,漸漸地消逝了……

燒錢紙時,我急忙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汽車、電腦、衣服、鞋帽”等祭品,迫不及待地點燃了它們。墓前頓時升起了一團煙霧,在我看來這煙霧彷彿是一面鏡子,我就像看到了爺爺那張微笑着的慈祥的臉……

望着這團霧,我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這時,媽媽低下頭來輕聲對我説:“趕快對爺爺説説話吧。”我一怔,心裏早想説的話立馬像流水一樣傾瀉出來:“爺爺,送去給您的物品是孫兒的一點兒心意,希望您能收下,願您過得快樂!爺爺,孫兒很想您,您到底在哪兒呀?見個面都不行……”

臨行之際,我拿起掃帚,把墓打掃了一遍又一遍——這是我能為爺爺做的唯一的一件事。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8

20xx年4月4日(星期一)多雲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清晨,我的母親、爸爸和我一家子,帶上買好的祭拜物品去掃墓踏青。還好,天氣不錯,沒趕上杜牧筆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到了墳山一路看過去有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星,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我問了爸爸才明白,原來這代表墓主是為國捐軀的。我真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我只好在心裏默默為先烈祈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四處溜達,這附近有好多的茶樹,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説旁邊兀立着不少的墳堆,可是,撲鼻的茶香味加上天空的鳥叫和漫山的碧草,我感覺挺怡然自得的。我採了滿滿的一袋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品到這茶葉被製作好的味道了。

清明是緬懷和祭奠先輩的時節,也是探春踏青親近大自然的好時光,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9

今天是四月五日,媽媽告訴我四月四日是清明節,那天一家人要去掃墓。

我興高采烈的在墓胖跳來跳去,爺爺叫我不要在墓旁亂跑,這是不好的行為。我見爺爺他們在墓前建拉一個不知名的東西。大惑不解的我問:“這是啥東西?”爸爸説:“這是食台,專門供祖先品嚐這些我們給祖先的食物”。

到家後我問:“爸爸為啥我們一定要供奉祖先那?”爸爸説:“因為古代的習俗,我們也要這樣做。”我想我長大後一定要比古代人更孝順。正所謂:紅出於藍更勝於藍。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10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家一大早就起牀趕往老家,因為我們要回到老家掃墓。

我們回到老家後,發現大姑、二姑、大伯都已經來齊,我們家今年又是最後一名。在家等一會兒後,爺爺説現在要出發,我們便拿起冥幣,茶壺等上墳必須的東西出發。由於我家的祖墳和家相距很遠,所以爺爺先騎着電動車出發,不過我是一個男子漢,要走着,所以到達墳地後爺爺已經等待我們很長時間。我們先在墓前挖一個小坑,然後往裏面倒上酒,放進冥幣,點起火,不一會兒,火便把冥幣燒成一片片的黑紙。

今天是祭奠先人的日子,我有許多感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輩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