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週記模板集錦9篇

清明節2.27W

不經意間,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週裏,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週記。相信許多人會覺得週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週記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清明節週記模板集錦9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很小時我就會背這首關於清明的詩了。

今年的清明節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也去掃墓了。一路上車很多,我們的車走得像蝸牛一樣慢,我想可能因為大家都是去掃墓的吧。

郊外的樹綠了、草也長出來了。掃完墓爸爸帶我去爬邙山。山下開滿了金黃色的油菜花,就像金黃色的地毯一樣,漂亮極了。我還在油菜花叢中照了幾張相。後來我們就往山上走,山不算高不過很寬,山上的松樹很多。我覺得爬山很有趣,我和爸爸還差點兒迷路了。

雖然媽媽説清明是個有點悲傷的日子,但是我玩得很開心。

清明節週記 篇2

昨天早上6點30,爸爸就把我從温暖的被窩裏把我拉了出來。一切都準備好後就出發了,早上可真冷啊!

我和爸爸回到家,看叔叔還沒來就在那等,等到7點10分才來,把我氣壞了,我一問怎麼會是現在才來,閆馥樺的回答下我一跳,她6點50才起牀,當時我真想、、、、、、。

我們一起到老奶和老爺的墳那拜老奶和老爺,剛開始爸爸和叔叔找不到老奶和老爺墳的準確位置因為以前判斷位置的那兩棵樹被砍了就找了大概位置。爸爸堆了兩個小土堆上面壓了兩張白紙下來我和爸爸叔叔開始給老奶和老爺燒錢,燒完後給老奶和老爺磕頭,完後我和爸爸就回家了,閆馥樺和叔叔還去了我們村姓閆的總墳。

在以前女的就不能上墳,但今天閆馥樺是一個例外。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一起去掃墓。走了不久爸爸難過的説:“這是我爺爺的墳墓。”説完爸爸把媽媽事先準備好的東西擺在了太爺爺的墳前又把紙錢燒了。我好奇地問:“爸爸這樣你的爺爺就能夠收到這些錢了嗎?”“是的”爸爸回答。不一會爸爸跪在他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響頭,説:“悦悦你也磕。”我也只好磕了。

在回家的路上很安靜爸爸彷彿回想起了和他爺爺在一起的時光,我雖然不知道可我看出來很美好,很值的去回憶。我的這一天很沉默我不喜歡這樣沉默。

今天我去了太爺爺的墳墓。令爸爸回想起了和他爺爺在一起的時光。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是為去世親人掃墓的節日,也是人們出外踏青旅遊的好時機,下面就説一下我的清明之旅吧!

在這個天氣晴朗春風拂面的日子,我們一家踏上了去平邑九間棚的路途,路上大大小小的車輛川流不息,我們説説笑笑的,弟弟還小雖然不懂我們説什麼,可是我們笑他就跟着笑,真是樂如牛,歡如猴呀!

我們到了九間棚山區,舅舅一直把車開到山頂,只見山路兩邊的桃花梨花都綻開了笑臉,紅的紅、白的白,桃花紅的像娃娃的小臉,梨花雪白的更是耀眼,還有一陣陣清香撲鼻。美麗極了!到了山頂,那裏的景色更是迷人,大大小小的山峯上開滿了滿山遍野的花兒,鬱鬱葱葱的青松挺拔站立,還有清澈的可以看到水底沙子的天池。

來到九間棚,又是另一番景象,那裏是戰爭時期留下破舊的石屋,大塊小塊的石頭壘成的學堂,黑板是石板,石頭當粉筆,課桌也是用一塊塊石頭托起的粗糙不平的石板,看到這些,讓我想到戰爭年代生活的困難,可是學生們在這麼艱苦條件下依然堅持學習的精神更讓我覺得感動!

多麼開心又快樂的清明之旅呀!多麼深刻又難忘的親身體會呀。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把握好學習的每分每秒!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節到了,人們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那老天爺好像懂得人們的心,也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着頭??啊!清明節真使人傷心!

我們全家拿着鞭炮、紙錢,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光。我突然發現別人的石碑上都繫着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着“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為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着,媽媽燒起了紙錢,口裏還唸唸有詞,希望外婆過得好,並保佑我們全家幸福!最後,我們還磕了頭,放了鞭炮``````回了家。

清明節週記 篇6

每當清明節,家家户户幾乎都要包艾餃。於是,在清明節前一天,外婆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去她家包艾餃。因為我從來沒包過艾餃,所以感覺很興奮。

到了外婆家,我發現外婆已經把艾草整理好了,並把它們裝在一個籮筐裏,洗乾淨,燒熟,切成小段。然後,我就上去幫忙把艾草放進糯米粉裏,糯米和艾草混在一起,夾雜着一股淡淡的幽香,讓我感到心曠神怡。外婆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加上水,再用手反覆壓着,揉成了一個綠色的麪糰。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把它們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手忙腳亂地捏起來,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再用手壓扁。外婆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芝麻白糖,另一種是豆沙。我放了一勺芝麻白糖在上面,兩邊用手指頭沾點兒水,合起來粘在一起,第一隻艾餃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紙上,可是和外婆做的一比,簡直慘不忍睹,就好像一艘弱不禁風的船,被風一吹,就翻了。外婆看到了,笑着説:“你擰的粉團太小了,當然做不大,而且芝麻白糖要放在中間,否則餡會漏出來的。”

我聽了外婆的話,一隻又一隻的接着包,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在我手裏的艾餃也變得有模有樣了,就好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

艾餃包好後,就上蒸了,20分種後,吃着自己包的艾餃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當然,通過包艾餃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雨,匯成一條思念的河。清明時節,心裏總就是慌慌的、悽悽的、寂寂的,一種惶恐悵惘的憂傷。

不知什麼時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浸濕了我的眼眶,浸透了我的衣衫,一滴滴雨水,穿過我寒戰的軀體,彙集在我的'心房,波濤洶湧,洋洋灑灑,匯成了一條思念的河。把我帶到了生離死別的現場,那一幕幕一樁樁的往事,像風鈴般,在我耳畔迴響。難忘,銘記的殤。

微寒薄涼的北風從我耳旁掠過,呼嘯搖曳,像就是在嗚咽,像就是在詠唱:清明時節桃李笑,野地荒冢話淒涼。烏啼鵲噪昏喬木,陰陽兩隔誰斷腸。一聲聲哀嚎,一聲聲低泣,彷彿來自蒼穹,彷彿在耳邊迴響。

我遙望天籟,夜幕,籠罩了一片有生機的氣象,黑絲絨般的夜空中懸掛着顆顆閃爍的星星,像就是一滴滴晶瑩的淚滴,顆顆璀璨,滴滴欲墜下。像就是在訴説一個個遙遠哀婉的故事,聲淚俱下,痛不可抑。我彷彿看見千里之外,荒涼的枯山峻嶺旁,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籠罩了萬家冢院,荊棘雜草悽迷在肅穆的墓碑旁,斷魂哭泣的人們,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點燃心中無限的哀思和惆悵,許上一個個心願,讓天地永存,讓死者安息,讓活着的人們,背起行囊,不辜負前人的重望。

媽媽,女兒不孝,到不了你的身旁,就在這十字路口,能夠通往天堂的方向,點燃心中的思念,把我心裏滾滾的思念之水向你流淌。

風瀟瀟,飄蕩着濃濃哀思,雨綿綿,淋漓着靡靡悲情,我劃亮手中的火柴,幽蘭的火苗,迅速在寄託中蔓延,冥幣飛舞,火焰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響,像就是我心中滴落的淚滴,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

祭拜的香火在半空中裊裊升起,直達我遙望的方向,媽媽,你在天堂,還好嗎就是不就是一樣在把我們牽掛,媽媽,在淒寒霜凍的夜裏,別忘了把棉衣穿上,媽媽,有爸爸的陪伴,你們的家園,就是不就是陽光明媚,燦爛輝煌。

媽媽,我思念你,我把思念的苦水,匯成了涓涓的河流,在夜色裏發光,我把思念的甜蜜,釀成醇厚的米酒,散發着醉人的芳香,我把思念的旋律,譜寫成一首歌謠,在寂靜的深夜為你歌唱。

月光下,清明的細雨,像就是串成竄的珍珠,紛至杳來,遠遠望去,像就是密密麻麻的銀線,在天際閃耀,猶如積蓄在我心頭,無限的想往。剪不斷,絲絲纏繞,悱惻心田。

雨纏綿,風哀泣,任憑狂風暴雨,媽媽,我也跪拜在你幽魂的面前,任眼淚滂沱流成河,依然向你訴説着我無盡的緬懷和思念。看着冥幣一點點化為灰燼,我不忍離去,不忍離開你的身旁。

清明節週記 篇8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及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及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

清明節週記 篇9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着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我的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着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我的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着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着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我的媽媽摟着我哭了,她説:“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我的媽媽陪着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説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班級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着村裏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