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精品】清明節國小生作文錦集5篇

清明節1.02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國小生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清明節國小生作文錦集5篇

清明節國小生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很多正在度過清明節的人們吟唱的一首詩句,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完全吟唱出來,恰巧我能把這首詩完全吟唱出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上午,我們先到爺爺家。伯伯、大媽、姐姐等,都已經在了。我們分乘了三輛車去鄉下拜祭祖先。

到鄉下後,我見到了爺爺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很多叔叔、阿姨和很多小朋友;該上山了,我們有的拿着鞭炮,有的拿着一束束鮮花。也有的拿着蠟燭、香和紙做的金元寶……山上樹木茂盛,有竹子、松樹、柏樹等,就像走迷宮。上山後先讓爺爺拜,再讓大家拜。拜完後要放鞭炮了,我帶着小朋友下山,走到半路,只見一串串花炮衝向天空,猶如打開了一把把大花傘,五彩繽紛,什麼形狀都有。後來,我們又去了寺院拜佛。到了下午,我和家裏人依依不捨地告別鄉下的親戚們。

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這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國小生作文 篇2

清明已經來臨了,不知怎麼的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下起大雨來。這正如杜牧所説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天,我們剛好去祭拜已經逝世的親人。

來到昌國寺,已滿頭大汗的我們望了望接下來的路,只見蜿蜒曲折山路泥濘不堪,看起來很不好走啊!但想想來這裏的目的,我們還就是鼓起信心,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哎,泥和水,水和泥的路真滑呀!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一個“泥菩薩”。經過一段時間的艱難行走,終於來到了目的地。

這裏鳥叫聲聲,空氣新鮮。來到墳前,只見叔叔把準備好的食物拿了出來,把筷子擺好,接着拿出並點燃蠟燭、香和紙錢,然後再在墳前一個接一個地跪拜。輪到我時,不知怎麼的忽然想起了奶奶在世時的一幕幕情景,眼角的空間被淚水佔滿了,此刻的我才明白什麼就是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清明節國小生作文 篇3

每當三月悄然離去,四月如約而至,我總會和幾個小夥伴、爸媽、爺爺奶奶一同回巴南區天星寺為逝去的曾祖母和曾祖父掃墓。我們總喜歡在剛下過絲絲細雨的大山裏跑來跑去,在煥然一新的大自然間蹦蹦跳跳,放聲高歌,采采野花,捉捉蟲子,爬上樹枝看那些播種累了坐在田埂上體息的農民......

為祖母、祖父獻上白花,點燃香燭後,從奶奶開始,依照輩份的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給他們磕頭,直到哥哥磕完頭後,我作為最小的晚輩給他們行禮。我恭恭敬敬地跪在墓碑前磕了三個頭,然後我就繼續跪在地上,雙眼緊閉,而不像大人們對祖母説説話,聊聊天,他們問我在幹嘛,我十分嚴肅地告訴他們:“祖母祖父到天上去了,那他們也是神了呀,把話説出來他們就聽不到了,我在跟他們説悄悄話呢!”大人們看着我認真可愛的臉蛋兒,聽了我稚氣天真的回答,不由得笑了。

拜訪完祖母祖父後,我們就開始尋找一種野菜——清明草。在以綠色做底,扎染着五彩之花的山坡上,要找到那小小的,嫩綠的清明草,對於我來説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我不明白大人們怎麼總是那樣容易找到清明草,而我卻東望西望怎麼也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一棵,可春風一拂,它就驀然消失在我的眼前。雖然我不給力,但大人們收穫滿滿,我們滿載而歸。

爸爸告訴我,清明草只在清明前後長,我們採清明草,是為了做一種美食——清明粑。回到家,奶奶媽媽便忙開了,清明粑的皮是糯米加上清明草切碎後揉合而成,餡是野葱、榨菜和臘肉丁等混在一起炒熟後製成,然後把它包在皮裏,搓成圓後放進蒸籠裏蒸,在一旁看着他們忙活的我,聞着越來越濃的香味,口水不自覺地往下嚥,好不容易等到熟了,我迫不及待找開蒸籠,一隻只充滿清香的青色清明粑映入我眼簾,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糯米的甜、糯,臘肉的薰香,再加上野葱榨菜的調味,那味道,嘖嘖,真是好吃到無法用語言形容!雖然它不像豪華大餐那樣味料加得又多又雜,也不像精緻甜品一樣有精美可愛的造型,但那濃郁的味道已經九九地留在我的貝齒間。

也許大山裏的清香,清明粑的美味就是祖母祖父回贈我們最好的禮物吧……

清明節國小生作文 篇4

今天是4月4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它大約起始於周代,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這一天,除了傳統的掃墓,紀念先人的活動外,還有踏青、春遊等一系列風俗。

在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先人生死別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真是個富有特色的節日,就在這一天,我們小記者團全體師生在烈士公墓前,祭奠先烈。首先,我們脱帽,行注目禮、唱國歌,老師還給我們講述了清明節的由來,介紹了公墓的建造和結構,接着,我們集體朗誦詩歌,“都説這個節日的春色,非常濃稠;都説……”公墓前回蕩着我們深情的朗誦聲。接着,我們為先烈們獻花,老師還帶我們去踏青了呢。

這是一個綠色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季節。我們堅信,稚嫩的對岸肯定是豐滿的成熟;我們堅信,青澀的前方無疑是飄香的豐收。牽着清明的手,我們情繫九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召喚,激勵着炎黃的骨肉。

讓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緬懷過去,展望未來,珍惜生命吧!

清明節國小生作文 篇5

對於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就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着不一樣的感受。

的確,清明節充滿着悲傷的氛圍,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塵的'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或許也因此,類成了人們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記憶。

但淚往往有着不同的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的悲傷與蕭瑟灌注而成的。也許他們就是對的,清明之類就是悲傷的。但室,回憶過往的痛苦記憶對於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而存在,好好想想對未來的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的追憶而是對未來的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的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無奈,自責,哪麼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來。那麼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泄的機會,那麼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的祭祖我看慣了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着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的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的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了什麼?

現在早已沒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遊人笑語不絕。

人麼視乎麻木了,沒感情的宣泄,沒對過往的追回,更沒對未來的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