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推薦】清明節掃墓的作文錦集10篇

清明節1.75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掃墓的作文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清明節掃墓的作文錦集10篇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們一家和舅舅一家一道,相約去青龍山掃墓。

清早,天空飄着毛毛細雨,霧氣沉沉。我和爸爸六點半就起牀,開始摺疊“金元寶”,用來燒給去世的親人。我也非常好奇,跟在爸爸邊上學摺紙。我想到外婆在世時喜歡打麻將,還專門折了一台“麻將牌”呢。裝好需要攜帶的物品後,我們開車向青龍山出發。一路上,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他們可能也和我們一樣,是去掃墓的。在車上,我們聽到悲傷的煙花爆竹聲,看到路兩旁金黃金黃的油菜花,想像着外婆的樣子,心裏真的非常思念她,禁不住暗暗地流淚。讓我想起一道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到了墓地後,我們拿出祭祀用的物品,慢慢地走到外婆的墳前。只見舅舅將摺好的紙和金元寶倒在墳前,點燃後,那熊熊大火有一人多高!我和表妹淚水如雨,心裏非常傷心、難過。等火小了以後,我們大家都輪流給外婆嗑頭,還説了一些思念和祝願的話。

在完成所有的儀式後,清明的掃墓就結束了,我們情着悲傷的心情離開了青龍山。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2

三月的風瀰漫着春天的香味,從田野間飄過,從清泉邊流過。綿長的細雨打濕了四月的大地。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迎來了今年的清明。《歲時百問》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清明節後雨水漸漸多了起來,是大地萬物生長的好季節。田間地頭那一片拔節的嫩綠;河岸水堤邊那一樹惹人的新綠。濛濛細雨洗淨了大地。牧童的短笛吹響了鄉間勞作的序曲。笛音悠悠從牛背上躍過飄入我的心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有掃墓祭祖的習俗,在這一天回到鄉間輕輕拭去身上的塵垢,同時也拭去心靈的那些繁俗。心與鄉村緊緊的貼在一起,飲着故鄉的酒緬懷遠去的故人。寄託那份酒醉方知情更濃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節,讓我想起更多的人,更多的事。過去的一年傷痛曾打濕了記憶,過去的一年悲愴曾惹哭了歲月。

清明節到了,不知道天堂的他們是不是依舊注視着這片土地,這片生他們,養他們的土地,同時也送走了他們生命的土地。都説清明的雨是故人的眼淚。今年的清明節沒有下雨,或許我們的眼淚和着他們的眼淚早在去年的五月已經風乾了。

川西平原的油菜花前斷日子剛剛開過,一片一片的金黃迷人的眼,這幾天下了幾天的雨,花已經落空了。我常常為了去年看花的人而暗自神傷。誰曾知道去年燦爛的油菜花竟是他們看到的最後一次。也許故鄉的菜花香會飄到天堂,讓花香帶去對他們的思念。

遠處笛音又起,哀怨,朦朧又迷離。天國的那一串相思也在這一方土地擱淺。

每年清明,每年五月思念如陳酒般濃烈。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3

清明節到了,家家户户都去上墳。今天早上,我也被老爸老媽叫醒,去給爺爺上墳。

奶奶把摺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裏,老爸在錢袋上寫上了爺爺的名字,也就是説這些“錢”是給爺爺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摺好的紙錢。奶奶拎着紙袋徑直地走向爺爺的墓地。老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着乾淨的抹布在爺爺的墓碑上一邊擦拭着,一邊在説着什麼,像是在跟爺爺敍家常。我看了很不瞭解,這樣説着爺爺能聽到嗎?老爸打着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燻地飛向了爺爺的世界。我也曾跟老爸老媽説:“老師説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境。”可他們卻説:“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爺爺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説,爺爺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4

清明節那天,早晨七點多一點兒,媽媽就把我揪了起來,説是要到姥姥家給太姥爺上墳。可是,姥姥的一個電話使這個計劃沒有得到實施。我高興地又粘在被窩裏看書了。過了兩三分鐘,媽媽輕輕地推着我説:“瀟瀟,咱們在網上祭拜你太老爺吧!”“網上祭拜。”我覺得很新鮮,就快速的坐到電腦前。

我們打開了祭祀網站,那兒真熱鬧,懷念先烈的,懷念親人的……媽媽以她的名義建立了私人墓園———外公之墓。媽媽在墓園簡介上寫道:我選擇的墓園很美,外公一定會喜歡,我外公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一直很疼愛我。讓他在這麼美的地方休息是我的心願,今天終於實現。外公,你好好休息吧!我給太老爺獻上了向日葵和康乃馨,媽媽獻上了五糧液和黃菊花。我還開玩笑地説:“媽媽,可別讓太老爺喝醉了呀。”

祭拜時,媽媽還給我講起了太老爺疼愛她的事情,那時國家還處於貧困時期,姥姥蒸饅頭時總會有三樣,白麪的、花捲的、紅薯面的。白麪的自然是給太老爺吃,他總偷偷地塞給媽媽他們那些小孩吃。説到這兒,媽媽的眼又有一次濕潤了,我也覺得太老爺真好。

這次網上掃墓,我真是又高興又傷心。高興的是,可以在網上祭拜走了的親人。傷心的是,走了的親人永遠不能回來了。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5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後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傳統清明佳節了,根據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於是父母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傳統清明佳節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我們帶上鞭炮紙錢和爺爺踏上了掃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黃,楊柳樹綠。我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的山路,終於來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過老爺爺老奶奶之後,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我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着風飄向遠方,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也遠遠的轉開了,同時,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的過去。

奶奶生前一直過着比較艱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們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讀書時糧食緊缺,住校也必須自帶糧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學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車了,奶奶看到後順手一抓,結果奶奶被拋出了車外……從此,奶奶與我們陰陽兩隔,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的孩子們。後來,失去母愛的父親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軍校。

奶奶,今天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您的愛卻留下來了,您的愛可以永遠照耀着活的人。這份親情讓我們的心緊緊相連,這是血濃於水的情感。無論時空怎麼轉變,親情不會變,感恩的心不會變。不是嗎?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6

“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們今年的清明節就不像以前充滿了濕潤的雨珠,雨已經停了兩天了,空氣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

在早上九點的時候,天空中帶着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着好心情出發了,登上了踏青掃墓的路上。

磯山是我的先輩們墓所在地,我和奶奶等一些家裏人在那裏會和,一起去掃墓。

快到磯山了,大老遠就望見了我的奶奶在路口等我們一家,我不由自主的向她招手,就算是見面禮吧。下了車,就和奶奶走向了山上,地上的'泥土還很柔軟,走起來“腳感”很好;周圍的池塘發綠,都被污染了,因為周圍好像有什麼個工廠;空氣也不怎麼清新,那個工廠所散發廢氣直衝入鼻。終於走出了工廠所在的那座小山,隔着一座小山,來到了一個很美的田野,到處都是油菜花,充滿了濃濃的春意。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磯山上,可能是因為被花的美所迷住了吧。山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因為這一代墳墓很多。這是。我六伯伯來打了這裏,一起來祭祀先輩拿出了紙錢,草紙在那裏燒,燒了紙錢後,我的身上就像被煮熟了一般,被那紙錢所燃燒的火給薰的。馬上就放鞭炮,我趕忙跑到一邊,去躲避鞭炮聲,我怕嘛。就這樣祭祀了幾個先輩後,就去別人家吃飯去了。

吃完午飯後,玩了一會了就回家了,總之,今天一天非常累,一回家就像軟蛇一般坐在了沙發上,休息了一陣。

清明節是那麼的“欲斷魂”,讓無數的人帶着懷念先輩的心情一起去祭祀他們,祝願先輩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具有濃厚的祭祀意義。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這首詩的頭兩句寫的是3、4月多變的天氣,像娃娃臉,一會兒晴,一會兒雨,這清明幾日,出門的人往往備不勝備,不帶雨具吧,忽然“雨紛紛’’打濕了衣衫;帶上雨具吧,又忽然雲開日出,傘成為累贅。“路上行人”指的是旅遊的人和掃墓的人,我覺得主要是掃墓的人,人們在這春雨綿綿的日子裏給去世的親朋好友掃墓,在掃墓的過程中會慢慢回憶起以前和他(她)一起工作、學習、相處的情景。掃墓的人的淚水宛如小雨從面頰上流了下來,從這一顆顆晶瑩的淚水中,我們感受到了去世的人和掃墓的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情。後兩句的意思是:行人想到一個地方休息,就問牧童何處有酒家,牧童説:“看我指向哪兒。”行人望過去,果然有一家店。整首詩我最喜歡“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因為它最感人。

今年七月,我去掃墓了。雖然7月的天氣很熱,但我不禁想起了這首詩。沒有“雨紛紛”的情景,但我的心裏還下着雨,我的小外婆,她也是媽媽的嬸嬸,她離開了我們。她得了肺癌,經過15個月的治療,最終在7月25日早上5點去了,小外婆生前是個堅強、熱情的人。我每次到安吉到她家,她都會給我做好吃的;她在生病期間,醫生説她只能活半年,而她卻活了一年多3個月。小外婆不怕疼,她上次在去世前半個月還和我説過,她想活下去……我覺得小外婆做到了,她在我心目中永遠活着!

我想對小外公説:“小外婆最大的心願就是您好好地活着,請您快樂地活着!”

以後每年清明時,我一定會給小外婆去掃墓,以表達我對她的敬意以及思念。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8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母親帶我回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老家的景色太美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山坡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以後能考上大學!”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我不小心翻了個跟頭,把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伯伯他們家多了一份的親情。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9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的時候,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而非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那才是真正的節日。而作為節氣的清明節,卻晚了一天,可是他卻意味着春天的到來。

清明時,氣温升高,正是春耕純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説法。

寫到那裏有人會問掃墓的習俗呢?—掃墓的習俗出此刻漢代,最初的清明節僅僅只有踏青的習俗,清明代表的是踏青的季節。

掃墓的出現是因為漢朝的皇帝經常在清明節時祭拜祖先,所以老百姓們也開始在這一時節掃墓了。唐朝時,皇帝在這一節日裏還發過禁令,‘禁止在清明節是掃墓和踏青一齊進行。’因為很多人在掃墓時哭哭啼啼,踏青時有嘻嘻哈哈,朝廷覺得不嚴肅所以才發佈的。

可是實際上,古故人們把清明這個節氣看作生命轉化的節氣,因為它意味着過去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交匯。

此刻的清明節,它不僅僅僅是人們祖先和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之人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維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今天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地起來,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便啟程去祖先的墳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一些涼涼的,也許是因為昨天下了一夜雨吧,氣温下降了許多。一路上,父親將車開得很平穩,一個小時,我們便來到了墳墓的山腳下,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都手持鮮花、元寶還有許多祭奠品。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還能聽到刺耳的爆竹聲,嫩綠的小草從土裏鑽出像衞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裏。有些墳墓上早已擺好鮮花與供品。啊,還有比我們來得更早的哪!我們來到太爺爺的墳墓前,先是把墳前的亂草平了平,然後培了一些新土,最後擺好供品,鮮花。東西全部擺好了之後我們便行了跪拜禮。行完跪拜禮後父親和叔叔便燒起了紙錢,我的思緒便隨着父親點好的紙錢飄逸着。由於紙錢太多,父親和叔叔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我也學着父親的樣子也將紙元寶點燃燒給太爺爺他們。

最後祭奠完畢,我們便回家了,也許是心情的原因吧,一路上大家都不怎麼講話。但是我的心情更加的鬱悶,因為我下午還要參加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