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5篇)

端午節4.77K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端午節的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5篇)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有生氣勃勃的春節,秋意濃濃的中秋節……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

戰國時期,請過為了統一中國,向楚國發兵攻打,但是卻攻打不下來。就假裝發求和信,楚懷王就打算簽下求和信。這是,愛國詩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懷王,而受到楚王和眾臣的指責,被降職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楚懷王被秦國殺害,楚國就滅亡了,屈原聽到消息後,百感交集、心如刀絞。最後抱着一塊石頭,跳進了楚江裏,自殺了。這是,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後來,屈原的愛國精神把老百姓感動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們都到楚江邊,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就把米飯投進江中,不讓屈原被持刀,還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鬧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出現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的端午節習俗。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不僅是端午節,還有許多節日值得我們去探索,屈原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2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有的,屈原跳江後,人們去打撈屈原的真身,有的村民還把粽子扔進江裏,就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要吃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所以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做粽子的做法很簡單:先在糯米上放材料,把糯米做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艾葉包好,蒸上一會,粽子就做好了。

每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我把各種東西放在糯米上,爸爸把糯米做成立體三角形,媽媽用艾子葉片包好,最後放在鍋裏煮。粽子就做好了,聞一聞,香氣撲鼻,吃一口,甜而不膩。

這一天人們還要賽龍舟,就是比賽劃龍形的船。可是我只是在電視裏看過,沒有親眼看過這麼激烈的場面,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親眼去看。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3

明天是端午節。今天上午,鄭東新區的如意湖要開展賽龍舟的活動。

我和爸爸媽媽九點多到了如意湖橋底下,一看,橋底下已經人滿為患啦!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這還怎麼看龍舟呀?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位子,剛坐下來,裁判員就宣佈比賽就要開始了。這時,裁判員對龍舟大喊一聲:“預備——”龍舟上的人們都握緊了手中的槳。“嘟——”比賽開始!

一條條龍舟從起點線衝了出去。船上的人們動作一致,奮力地划着槳,使勁地推着水前進。坐在前面敲鼓的人用棒子很有節奏地敲着,每敲一下,船上的人就劃一下。我説怎麼會那麼整齊呢?

就要到終點了,究竟是誰要贏?我們瞪大眼睛仔細地看着。這時,一條龍舟迅速超過其他龍舟,衝過終點,獲得了冠軍!

中午時分,我們回家了,這場龍舟比賽真不錯!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4

小區很多人家的大門兩側都掛上了新鮮的艾葉,空氣中瀰漫着一襲與眾不同的奇特香味兒。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最特有的日子——端午節。

不過,我在課外書上看到過。傳説,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的楚國大臣,由於敵國實施反間計,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誹謗,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落並被放逐。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怒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屈原投江以後,人們為了不讓、蝦吃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裏,讓魚和蝦吃。流傳到現在,改成了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

説起粽子,粽子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鹹的呢,就是鹹肉、冬菇、蛋黃、乾貝。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端午節除了掛艾葉和吃粽子的習俗,還有些地方會舉行龍舟賽的娛樂活動,它不但是一種有禮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而且是一種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

端午節我們吃着飄香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個有意義的節日。那一天,人們要賽龍舟、包粽子,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決定去橋邊看賽龍舟。我們到了橋邊,只見橋上、河邊人山人海,把橋擠地水泄不通。過了一會兒,幾條龍舟伴着敲鑼聲和打鼓聲向我們駛來。一條龍舟遙遙,後面兩條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吶喊着,拼命地向前劃,有的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們宋湖的龍舟也划來了,划龍舟的人個個身強力壯。隨着岸上的“加油”聲,幾條龍舟奮力向前衝,經過了橋下。接着,又有幾條龍舟從遠方駛來。這些龍舟你追我趕,比賽十分激烈。龍舟濺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贏!岸上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齊喊加油,真是熱鬧非凡。

看完龍舟後,我和爸爸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幾個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見她們把一種葉子折成一個容器,再把裏面填滿糯米,又在裏面塞了一個紅棗,最後用葉子把陷包住,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試一試,心想:包粽子不就這麼簡單嘛!但是我每次都包失敗了。

啊!端午節真熱鬧,賽龍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歡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6

今天就是端午節,不少人家都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大街上到處都是賣五彩繩的小攤,有許多孩子也都戴着五彩繩。我看見許多人都手裏都拿着粽子、雞蛋,我們家裏也不例外,今天爸爸買了幾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剝開粽子皮吃一口,忽然,媽媽冷不丁的抓住我的手説:“洗手了嗎?不洗手就想吃,沒門。”沒辦法,我只好不情願去洗手,洗完手,我馬上夾起一口粽子往我的嘴裏送去。啊,真香啊,香黏可口,而且非常潤滑,有一種説不出來的味道,回味無窮。饞嘴的我吃了兩個大粽子,打着飽嗝,舒服極了。

晚上吃過飯後,媽媽帶我去溜達,看見許多小孩都戴着五彩繩,我也很想要,求媽媽給我買一個,正好旁邊有個買五彩繩的小攤兒,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上面有許多水晶一樣的小球球,還有一些小鈴鐺,甩起來叮叮噹噹得,我很喜歡。

媽媽和我又買了一個葫蘆,還在路邊等的樹上撅了一根柳枝,我不解的問媽媽:“為什麼要掛葫蘆呢?”媽媽説:“葫蘆能辟邪,把它掛在門前可以保平安。”“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天晚上,我睡得很甜,好像門前的葫蘆真的能保我一生平安是的。

這次的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希望下一次端午節還可以這麼快樂。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7

今天是端午節。早晨,媽媽早早地起牀了,在我沒睡醒的時候悄悄地給我戴上了五絲。我醒了,看到手腕上五顏六色的五絲開心極了。以前爸爸跟我説過,端午節戴五絲是為了辟邪保平安的。

我穿上衣服,跑到院子裏,看見姥姥和媽媽已經開始包粽子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説:“我要當小助手!”媽媽高興的説:“好,你就幫我們拿棕葉吧。”我爽快的答應了。我幫媽媽拿了一片棕葉,媽媽拿着棕葉把糯米放到棕葉裏,用兩條線把棕葉捆起來,就做好了一個粽子。我們忙了大半天終於做好了一鍋粽子。粽子下鍋了,煮了好長時間,香噴噴的粽子味出來了,媽媽打開鍋蓋,拿出粽子,我迫不急待的扒開一個粽子就吃,第一口就咬到了一個甜甜的大棗。我一邊吃着粽子,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故事。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看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在五月五日傷心地抱着石頭投江了。人們把粽子投到江裏讓魚吃,魚就不會咬屈原的身體了。

走出院子,我聞到了家家户户都飄出了粽子的香味。過端午節真好,即能戴漂亮的五絲,吃到美味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我好開心啊!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8

在端午節的一天,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

吃完粽子,我們坐車到龍泉湖畔,這裏早已經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人小孩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有的坐在台階上,耐心的等待這比賽的開始,有的踮起腳尖,向遠處望比賽開始沒有,一陣鑼鼓響起,龍舟即將開始。選手們個個舒展雙臂,臉上寫滿自信,槍聲一響。個個龍舟似箭一般衝出起跑線,人羣中不知為什麼,坐在台階上的人馬上站了起來,洋溢着激動的心情,正在四處奔跑的小孩子也突然停了下來,專心致志的觀看比賽。只見每個龍舟憑着他們的勇敢和智慧,在湖水中如履平地。快到終點了,二號龍舟已早早,其它的龍舟也不甘示弱,這場比賽將鹿死誰手,我們將拭目以待。

我旁邊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小聲説:“不管我兒子拿不拿第一,都重在參與,我兒子既然參與了,就是最棒的。”

我想……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9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 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 “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 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0

我一睡醒,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我馬上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穿好衣服,起牀吃早飯。我迅速地把牙齒刷好,臉洗好,興奮地跑向餐桌,只見:一桌子上滿是粽子,大大小小,有我最喜歡的肉粽、紅棗粽……還有其他像白米粽、豆沙粽……我高興極了,立即叫奶奶幫我煮三個小粽子、一個大粽子。我一説完,奶奶就拿着粽子進了廚房。不一會兒,粽子就煮好了,奶奶把粽子慢慢地端出來,我馬上跟了上去,先從盤子裏拿了一個小粽子,迅速撥開粽子皮,一口氣把一個粽子吃了下去。

吃完早餐,爸爸媽媽一起帶我去常熟看賽龍舟。一到常熟,運動員們已經準備好了,只聽見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奮力向前劃,般頭的運動員在奮力擊鼓作“一、二、三,比賽結束”。最後一條船也到達了終點。我樂不思蜀、流連忘返,爸爸媽媽拉着我回了家。

這真是個美好又精彩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五口人興高采烈的來到了太奶家。因為太奶的腿摔壞了,所以躺在牀上不能動。於是我帶弟弟就在太奶的牀邊玩,太奶看到我們很高興。

奶奶,媽媽,姑姑,嬸嬸們開始摘菜,洗菜,切菜,包粽子。爺爺,爸爸,叔叔們燉魚,燉雞,穿肉串。家人們都在為節日的這頓飯忙活着。我也來幫忙,媽媽給我示範了一個豆腐卷的穿法。我模仿媽媽的樣子,在幹豆腐片上放幾根翠綠的小葱和香菜,幾根粉紅的火腿腸,然後把它們捲起來,用竹籤一穿就完成一個。媽媽説:“寶貝做的不錯,繼續努力!”得到媽媽的誇獎我穿的更起勁了。不一會兒,我們就穿了很多。爸爸説:“開始烤吧!”不一會兒香氣撲鼻而來。菜齊了,開吃了!大家一邊吃着,一邊聊着,一邊喝着,一邊笑着。這頓飯很美味,裏面充滿着每個人努力的味道,因為親人們的愛讓菜更美味。

這頓飯讓我感受到了,家人們在一起過節是多麼美好!端午節有濃濃的情親的味道。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2

早上,媽媽拉着我的手説:“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帶你去秦淮河邊看賽龍舟吧。”我聽了,興奮得跳了起來。

來到河邊,只見岸邊人山人海,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才擠到了最裏面。水面上有兩隻龍舟,分別是紅色的龍舟和_的龍舟。兩隻龍舟中間各有8名手握船漿、精神拌擻的年輕人,船尾也有一位站在大鼓後面、手拿錘子的年輕人。

比賽開始了,兩隻龍舟誰也不讓誰:一開始是_的龍舟微微,可還沒到五秒鐘,紅色的龍舟又超過了_的龍舟,_的龍舟不甘落後,又奮力超過了紅色的龍舟……岸上的觀眾看着這場激烈的比賽,不時的喊着:“加油!加油!必勝!”兩隻龍舟上的隊員更加努力了。到了最後,落後的紅色龍舟奮力拼搏,終於超過了_的龍舟,得了第一。”

回家的路上,我跟媽媽説:“媽媽,賽龍舟太有趣了,等我長大後,我也要參加賽龍舟。”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3

今天是端午節,町町姐姐她們叫我們去她們家過端午。

早晨,我在家裏悶悶不樂,真想去活動活動筋骨,突然,我想起了町町姐姐家有乒乓球枱,我可以去打乒乓球啊!我馬上打電話給町町姐姐,我説我先去打球,反正也要去那裏吃飯,可是,大雨滂沱,町町姐姐家也離我家很遠,媽媽説:“你可以去乘公交車啊!”説着,就給了我一塊錢,我下樓去,等公交車,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一輛車,我揮手示意公交車停下來,上去後,我投下一塊錢,坐在坐位上走了,這個公交車除了我和司機根本空無一人,給人一種幽靈車的感覺,到了町町姐姐家,我先是打乒乓球,之後,等我爸爸媽媽和客人來了之後,就開始吃飯了,我看着滿桌的粽子,口水嘩嘩地流,幾乎每碗都是粽子,不同口味的粽子,這是粽子宴會,我開始“狂吃”粽子,左一口右一口,我好像一頭“豬”正在吃豬食,大家看着我的吃相,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酒足飯飽後,大人坐在沙發上,談天説地,小孩子們打撲克、打乒乓球等。

端午節聚在一起真是其樂融融呵呵!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4

今天是端午節。早晨,媽媽早早地起牀了,在我沒睡醒的時候悄悄地給我戴上了五絲。我醒了,看到手腕上五顏六色的五絲開心極了。以前爸爸跟我説過,端午節戴五絲是為了辟邪保平安的。

我穿上衣服,跑到院子裏,看見姥姥和媽媽已經開始包粽子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説:“我要當小助手!”媽媽高興的説:“好,你就幫我們拿棕葉吧。”我爽快的答應了。我幫媽媽拿了一片棕葉,媽媽拿着棕葉把糯米放到棕葉裏,用兩條線把棕葉捆起來,就做好了一個粽子。我們忙了大半天終於做好了一鍋粽子。粽子下鍋了,煮了好長時間,香噴噴的粽子味出來了,媽媽打開鍋蓋,拿出粽子,我迫不急待的扒開一個粽子就吃,第一口就咬到了一個甜甜的大棗。我一邊吃着粽子,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故事。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看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在五月五日傷心地抱着石頭投江了。人們把粽子投到江裏讓魚吃,魚就不會咬屈原的身體了。

走出院子,我聞到了家家户户都飄出了粽子的香味。過端午節真好,即能戴漂亮的五絲,吃到美味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我好開心啊!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15

這次放假回家前,媽媽買了好多的江米和蜜棗,説要回姥姥家包粽子,我問媽媽會包粽子嗎,媽媽説大姨這次放假也回姥姥家,原來是讓大姨勞動啊!

吃完早飯,姥姥就開始把米泡上了,吃完飯開始煮葦葉,姥姥説煮過的葦葉乾淨並且有韌性,我經常吃粽子,卻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接觸包粽子,所以就在旁邊看着,順便幫大姨遞個蜜棗,拿個包粽子的繩等。

大姨包的真快啊,只見她把兩片粽子葉排到一起,捲成漏斗型,把江米放進去,放一個蜜棗,再裝進去一些江米,然後用粽子葉蓋住,用剩下的粽子葉圍着江米繞一圈,再用一片粽子葉纏一遍,防止有江米漏出。大姨讓我試試,我拿起粽子葉,學着大姨的樣子,前面步驟都沒問題,可是把粽子葉蓋住後,怎麼繞怎麼纏粽子都不聽話,最後以失敗告終,難怪媽媽和小姨、妗妗在旁邊看着,都不動手,原來包粽子是看着容易,包着難啊!

一上午大姨包了一百多個粽子,煮了兩鍋,我吃了三個粽子,中午飯都吃不下了。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