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精品】冬至的作文集錦10篇

冬至節2.5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冬至的作文集錦10篇

冬至的作文 篇1

冬至日霧連天

漫漫白雪接遠山

春不遠夜漸短

靜候楊柳拂堤岸

我獨自在角落裏碼着字,只聽着鍵盤聲滴滴噠噠在響動,還有的就是樓道里隔一會兒電梯上來時悶悶的聲音,還有就是小狗的喘氣聲,很均勻,很幸福。

冬至日,早上霧霾籠罩視野,是陰沉沉的,還是霧靄靄的,有些辨不清。不是我辨不清,專家也有些説不明白了,這到底是霧還是霾。廣播在不斷的説着哪裏的空氣質量指數為多少,呈黃色預警,哪裏的國小停課,哪裏的能見度低到高速公路被封了……我聽着真想把廣播關了,説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主要説治理哇,不治理,説多少那都是寡説。

我照舊出去鍛鍊了,空氣裏瀰漫着濃濃的怪味兒,我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很刺鼻子,有些不想呼吸的感覺。但是,還是很慶幸自己不在重度污染城市。網上不是傳着他們上班還得戴防毒面具,最起碼,目前,我們還是不需要那些可怕的道具。

老天爺還是懂得人間疾苦,廣播裏還再三再四的説,要是來一場大風,或者下一場大雪,這場霧霾就會有所緩解。還真的降雪了。

上午那會兒,我在單位坐着,拿出會議記錄本,準備寫下今天開會的內容。陰沉沉的天空,突然間,開閘了,雪霎時間飄灑下來,很瀟灑的樣子。我的心不在做記錄上,我怕我的車子在雪天裏開不回家去。我在焦灼不安中,合上了會議記錄本,下樓開車就回。路上的雪已經鋪了一拇指厚,不是太滑,我小心翼翼地駕駛着車子。高速路已經被封上,只能選着另一條路走了。

車子在雪中行進,雪落於車窗上,打個滾兒,變成了水滴,滑了下來。天氣還是不冷,可憐的雪花,像個精靈飄落下來,為的不是化成一滴水吧。我想,這是一個鬧劇,她下到人間,也想讓自己的美永存來着。但是,碰到了我暖風吹着的玻璃上了,心頓時碎成了水滴。

進了市區,雪小了許多,路面積雪已經融化,車子行駛起來自如多了。但是,等到回家了,天空一下子像發泄情緒,大片大片的雪花,肆無忌憚地傾瀉下來。霎時間,天地萬物白茫茫一片。感謝老天爺照顧我啊,這回,你就盡情釋放這一冬的能量吧!我自言自語道。

是的,北方的冬天就應該這樣,冷冷的,下着厚厚的積雪,這才具有冬天的況味。這場雪,拉開了數九的序幕。

“冬至不吃肉,凍了腳趾頭。”可見天氣在冬至這天,就是要真正地冷起來了。打開微信,曬餃子的人好多。也難怪,冬至就是個吃餃子的日子。回家的時候,遇上了琴,問她:“幹啥去,笑得美滋滋的。”她説:“去姐姐家取餃子呀!”這傢伙會享福,餃子還得姐姐給包上,就等着下鍋一煮。想着餃子就香,拉來冰箱,吃一個娘給包的餃子,冷的,但也是香的很。孃的味道,冬至的味道。啊哈,反正我的腳趾頭可以保住了。

想起小時候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事情,很是開心的。沒到這天,我就開始盼望着,盼望着。到了這天,母親割點肉,不多,但足以讓我們解饞。她剁肉餡的時候,我們幾個孩子都在炕上等着。母親剁好肉餡,要切好多葱放在裏面,還要放入剁碎的白菜。我們其實不想讓母親放白菜和大葱,就想吃一吃純肉餡的餃子。可是,在我記憶的那個年代,母親總是説:“純肉餡的餃子不香,只有放一些菜才好吃呢。”我其實一直不信媽媽的話,可就是一直沒吃過純肉餡的餃子。

長大後,吃上純肉餡餃子了,曾經的那種饞勁兒卻沒有了。現在,正是吃純肉餡餃子真的不香了,不如加一些大葱或白菜或茴香。

原來,期盼也有保鮮期,也會過時的。不過,回憶很暇意,像極了小時候暗夜裏的油燈捻子,不亮了,挑一挑,又亮了。恰逢冬至日,挑一挑那記憶裏的油燈捻子,突然間,還蹦出了不少火花。

冬至已至,晝長夜漸短,落雪飛舞的日子,最是思念。看光禿禿的樹枝上掛的滿是積雪,豐滿了許多。想啊,明天如果晴了,冬日暖陽便是光影綿延!冬日走近,春日不遠。

冬至的作文 篇2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祭祖等。而我要説的是我做湯圓的事。

記得前年冬至,我看見奶奶和媽媽在廚房做湯圓,就心血來潮。我想做湯圓,媽媽看出我的心思,説:“想來試試吧!”我點點頭,走了過去,準備大顯身手。 媽媽和奶奶因為做過很多次,所以這對她們來説小菜一碟。我本以為做湯圓很容易,可做起來很難:我那出一點麪糰,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湯圓在我手心轉動。我感覺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來,這湯圓圓不圓的,像個鬼,媽媽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來。 媽媽手把手教我,我左耳聽,右耳出,總是做不好。最後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個比剛才好一點點的湯圓,可我還是覺得它不像湯圓,憑着感覺繼續做,可湯圓好像不情願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這湯圓老是給我唱反調。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補。這樣一來,湯圓變得跟碟子一樣大了。這時老妹經過廚房,看到了這個湯圓,捂着肚子大笑:“這哪是湯圓,這簡直就是飛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等一下整個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繼續做我的湯圓。哎!瞧,別人做的都出鍋了,而我的“四不像”還在手裏呢!

啊!冬至,這個傳統的節日,讓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諧,也明白了做事樣樣都有門道,要摸着規律,才能做好事情。這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冬至啊!

冬至的作文 篇3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一到,表示冬天的嚴寒要來臨了。冬至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媽媽給我講了一個關於冬至的故事。東漢末年,有一名醫叫張仲景,他看到百姓因為飢餓和寒冷耳朵都凍爛了。他為了幫助他們治病驅寒,就搭建了醫棚,支起了幾口大鍋,把羊肉和驅寒治病的藥混合在一起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麪皮煮熟給百姓吃。那時,人們把這鍋湯叫做“嬌耳湯”。從此,百姓們為了感謝張仲景,每年一到冬至就會煮“嬌耳湯”吃。冬至吃嬌耳湯成為了一種習俗。

每個特殊的節日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的中華文化。

冬至的作文 篇4

冬至,蕭瑟的寒風凜冽地刮削着一切,路上成池的落葉盤旋在腳下,發出響亮的沙沙聲——到處都瀰漫着蕭條的感觸。大片大片的樹葉打在我身上,如同暮春櫻花慘烈的凋零和飄逝。

耳邊傳來輕輕的哼唱聲,空濛而讓人心悸,來不及阻止內心的湧動,鼻腔忽的泛起一陣酸意。我轉過身試圖尋找那聲音的源頭。我看到了那個人的面容,有些蒼老卻很精神也很明朗,稜角分明,以及他那望着陰霾的天空清澈的瞳眸裏面閃耀着的一汪柔情。時間也似乎定格在那一刻,一個少女恬靜地望着板凳上哼唱着的男子,安靜得像一幅年代久遠的畫。

音樂驀然停滯了,我愣了一下,不解地望向男子,然後我發現他的目光同樣地投向了我。在這短暫的沉默中,我恍然大悟,尷尬且歉疚地看着他,正欲開口。

“對不起!”他問是不是打擾了我。我怔忪了一下,惶恐地搖了搖頭,説:“打擾的人是我才對。”畢竟我才是窺探者。我正躊躇着該不該立馬就轉身離開,對方卻已經開口説話了。

“剛才的調兒是我妻子作的,她曾唱過幾次。”她説這是首夫妻的歌兒,平平淡淡,如水長流。”

“沒有普通情歌那樣的熱烈和矯情,很清淨的一首歌,我很喜歡。”我不知道當時哪來的勇敢很冷靜地説出這番話來。他愣了一愣,隨即給了我一個温儒的笑容,他説謝謝。

臨走前,他遞給我一張紙。我至今都忘不了他那滿腔柔情的眼眸,我低下頭瀏覽了一遍——是一份歌詞。歌詞的背後寫着一段漂亮的字:“一份簡單的愛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同享受每天清晨的陽光、微風、雨露、黃昏。這樣的願望算不算貪心?我想愛情就是相濡以沫的過一生。接納與磨合,讓愛經得起流年。平平淡淡之中的攜手與幸福,才更珍貴。”我在鼻腔濃重的酸意中泛紅了眼眶,他沒有跟我説再見,他在遲暮中踽踽獨行,瘦削的背影最終像霧靄般在風中消散……

曾經我以為每一段回憶都會慢慢擱淺,化作泡沫,消失在海的邊陲,但是當一段回憶烙印得太過於深沉,我會明白什麼叫永垂不朽。到最後,我依然不明白男子為什麼會有那麼柔情的表情,但我想那是因為愛。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罅隙照在我身上,空氣中瀰漫着乾淨的歌詞。桌上擺着一張白紙,密密麻麻的文字上邊打印着兩個偌大的楷體字:柔霙。温柔的雪花的意思。微涼的指尖開始有了暖的温度,我想春天真的已經來了。

冬至的作文 篇5

冬至是個團圓的節日,俗話説得好,冬至大如年就是説冬至能夠和過年比較,冬至夜是一年當中晚上最長的一夜,民間傳説:有錢人吃一晚上,沒錢人凍一晚上。

今日晚上我去外婆家過冬至夜,品嚐了象徵團圓的湯圓,還有爺爺買來的冬釀酒,上頭飄着朵朵桂花香。

今日真是其樂無窮呀!

日月如梭,轉眼間我盼望的冬至夜最之後臨了。

今日爺爺奶奶準備的食物和平常不一樣,全是美味佳餚。應對着這一道道的美食,我不禁口水直流。還沒開飯時,我的肚子一向在打鼓,好象在説:我快等不及了!我們在吃飯時,喝了許多冬釀酒。冬釀酒不象白酒那樣濃,它入口香甜,還有股淡淡的桂花香味。飯後,我們的肚子都象個大皮球。

啊!冬至,你讓我怎樣也忘不了!

光陰似水,轉眼間我盼望已久的冬至夜已經到來,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旁,享受着豐盛的美味佳餚。

應對着一道道的美食,讓我不得不垂涎三尺。一個火鍋裏有魚有羊,讓這個火鍋變得香味四溢,夾一口鮮嫩的魚肉,喝一口美味的魚湯,一家人坐在餐桌旁,一邊吃一邊聊聊天,整個家裏都是我們的歡聲笑語。在冬至夜,我們雖然已經吃了八分飽,但還是免不了一頓夜宵,我們煮了午時剛包的餃子,煮好後,立刻開始,最終一大鍋餃子被吃的一塵不染。

冬至夜,是吃貨的節日;是團聚的節日;也是歡樂的節日。

冬至的作文 篇6

今天是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在每年的這一天裏,我們一家都會在一起吃餃子,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下午我們一家人聚集在一塊,吃着各種各樣的餃子,有羊肉的,大肉的,蘿蔔的……。吃着吃着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冬至吃餃子是中華民族的習俗,但是為什麼要在冬至吃餃子呢?我問奶奶,奶奶説:“冬至吃了餃子就不凍耳朵了!”“可是每年冬至過後,我還是要帶耳套的呀,這該怎麼解釋呢?”“彆着急,爺爺給你講”,爺爺説,“關於冬至吃餃子還有一個故事呢。

相傳古時候有一位醫聖,一天他回家看見一些窮人連耳朵都凍爛了,心裏很難受,他就把一些驅寒的藥放進鍋裏熬,然後用面片做成耳朵的形狀,放到鍋裏煮,讓那些窮人吃了,耳朵不出半個月就好了……好了,不多説了,餃子來嘍~~~~~~”吃着熱騰騰的餃子,我心想,沒想到吃餃子還有一段故事呢,我這知識面真是太淺了,我必須得好好補充補充我的知識才行啊!

冬至的作文 篇7

早上醒來冷冷的,我看一下窗外,又是個陰天。我慢吞吞地穿上衣服,磨蹭到衞生間去洗漱。媽媽催了幾遍,我才來到廚房。

媽媽正在包湯圓,菜板上已經放着好幾個圓溜溜、白胖胖的湯圓。我好奇地問:“媽媽,今天為什麼早上就要做湯圓呢?”“今天是冬至呀,”媽媽説,“這裏的習俗冬至節氣要吃湯圓。俗語説:冬至大如年,今天是個大節氣呢!”

“那能不能讓我也試試?”我一邊問一邊伸手去揪盆裏的麪糰。

“你自己來嘗試下揉麪團吧。”媽媽邊説邊拿出一個碗,在裏面放了三把糯米粉。媽媽告訴我要慢慢加水,邊加水邊攪拌,等麪粉都變成小疙瘩的時候,就用力的`把這些小疙瘩抓揉成一個大的麪糰,然後就不停地用力去揉它,直到三光為止。

“那三光是指什麼呀?”

“就是麪糰表面要光滑,碗裏要光溜溜沒有面粘着,手也乾淨沒有粘着麪糰。”

我迫不及待地把手伸進碗裏,糯米粉特別白,而且滑滑的,摸起來像細膩的沙,用力一抓就從手指縫中溜走。媽媽把另一個小碗裝些水遞給我,讓我加在麪粉裏,我的右手在麪粉裏胡亂的抓來抓去,麪粉變成了一個個小疙瘩。可能是水太冷,麪粉要抱成團才能有一點點温暖,我還沒有去揉搓,它們就自己結成了幾個小麪糰。我用力把這些怪模怪樣的小麪糰抓住,揉在一起,反覆用力去揉搓它。還真的像媽媽説的一樣,可以做到“三光”呢。麪糰和好了,接下來要搓小圓子了。我不會像媽媽那樣包餡,就只搓小小的圓子。搓小圓子可真是個技術活,用力過大小圓子就爆裂,散成白色的碎末末;用力過小又會搓的很慢而且不圓。不過我很快就掌握了竅門,不一會兒就搓了很多大小不一、圓溜溜的小圓子。

水開了,媽媽把大大小小的湯圓都放進鍋裏煮,過了一會兒,湯圓都漂了起來。它們的皮膚變得半透明,似乎被燙壞了一樣在鍋裏不停的翻滾起來,又像在奮力掙扎想要逃出這片炙熱的海域。當廚房裏充滿了糯米的香氣時,就是湯圓煮好了。我早就拿好了筷子等在餐桌旁。最先上桌的是爸爸的碗,三個大湯圓擠在碗底,中間頂着一個小小的圓子,好像一個小王子帶着三個圓滾滾的大臣在出巡。我的碗裏是一個大湯圓和七個小圓子,像是老師帶着七個孩子一起玩遊戲。媽媽的碗裏是兩大兩小,像是我們的全家福,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姐姐住在温暖幸福的家裏。

“陰過冬至晴過年”,媽媽坐下來説道,“看來今年過年會是個大晴天。”我突然想起杜甫的一句名詩: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媽媽,太陽在我碗裏呀!”我的碗裏,大湯圓被我擺在了中間,小圓子們都圍在它的周圍,就像一個簡筆畫的小太陽,還不停的冒着熱氣。“喲,真的很像!有創意!”爸爸也誇獎我。今天這個節氣,我們家暖融融的,像是真有一個小太陽。

冬至的作文 篇8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這是家喻户曉的,那二十四節氣,你知道嗎?今天我就帶大家瞭解瞭解這當中的其中一個節氣——冬至。

聽着這個“冬”就知道是在冬季。沒錯,冬至那天天氣會很冷,寒風刺骨,萬物都蓋着一層厚厚的霜,這讓人一聽就覺得骨頭髮冷。

冬至的一天是怎麼樣的呢?讓我為大家細細道來。

一般來説,一年四季我們感覺冬天白天時間短,夏天白天時間最長,這連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那麼,我就要加大難度了,冬季白天時間最短的是哪一天呢?記住,是最短的喲!此刻,很多同學都急着要問了:“哪一天呢?”告訴你吧,就是“冬至”這一天,白天時間最短,也許你又要問了:“冬至有什麼習俗嗎?”請耐下性子,我這不剛要講嘛!

這習俗怎麼可能沒有:在冬至當天晚上,一定要吃的飽飽的,這示意着接下來的一年,每天都能吃飽,都會衣食無憂,不會餓肚子,(在過去的年代裏,吃飽肚子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在這一天,我們要吃桂肉燉雞蛋,這是嘉興地區的習俗。每到冬至,大家都會端出桂肉燉雞蛋,一家人美美的吃上一大碗。媽媽説,老家不是這樣過冬至的。當然,各地過冬至的習俗也許不一樣,但我們這裏都是這樣過冬至的。

不管各地的冬至是怎麼過的,都是為了儲蓄好能量,以更好的姿態去迎接春的到來!冬至,孕育的是春天!

冬至的作文 篇9

當香味裊裊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

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裏做湯圓。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着餡的湯圓裏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裏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裏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着隊伍等隊長檢閲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

湯圓冒着熱氣,在盆裏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裏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xx。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裏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着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 篇10

廈門的冬至,有濃濃的閩南味道。是糯米丸子的味道。

一年一度傳統佳節—冬至到了。冬至系二十四節氣之一。

樂府詩集有詩:“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在鄉村按傳統習俗人人清潔房子四周,有的用竹竿橫掃天灰板上蜘蛛網雜物,讓街巷潔淨一新,乾乾淨淨過冬至。

冬至,農村人稱冬節,是潮汕民間一個較大的傳統節日。許多農民在做好糯米、粘米的就位後,紛紛上圩鎮購買魚蝦及糖類食物。家家户户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有的精心下鍋蒸成菜頭果,有的用糯米制的冬節丸,有甜丸、豆沙丸和點綴有色彩的紅丸。這些用來祭拜祖先,表示對先祖的敬意。

根據我的記憶,家鄉這種習俗,源於何因何時?現無考證,但老者講,“食冬節丸”的習俗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鄉村人把冬節當成吉得的團圓日。

在廈門冬至,在我的腦海裏沒什麼大事小事的就是平凡的一天而矣就是中國的節氣日,閩南人要吃一些時補的食物糯米丸子。這種糯米丸子是媽媽親手做的,裏面有各種的餡,承載了媽媽對我們的各種愛,也是對團圓的一個很好的象徵。

在廈門冬至承載了深深的愛,深深的團圓之情。我喜歡廈門,喜歡在冬至的時候吃上媽媽包的糯米丸子。

標籤:集錦 冬至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