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有關重陽節日記10篇

重陽節5.17K
重陽節日記 篇1

今天是重陽節,我為家人佈置了一份驚喜。

有關重陽節日記10篇

晚上放學,我急急忙忙的買了一枝花和一張賀卡,就快步走回家。到了家,我把花插到花瓶中,又把花瓶稍微的裝飾了一下:在花瓶的周圍圍上了一層薄薄的蕾絲(白色的),又把那枝鮮花凸了一個造型,我又把賀卡填寫完整,放在桌子上。

我想:就這麼點東西不太好吧!於是,我從冰箱裏拿了幾個橘子,又倒了幾杯水。我想起來:水和橘子不能混在一起食用,橘子是甜的,而水是沒有味道的,會感到苦的!於是,我把水放了回去,拿了幾杯酸奶:“這樣總行了吧!這兩樣都是甜的。”

我想為大家做一個東西,我明天該做什麼既省錢又環保的禮物好呢?大家能給我一個答案嗎?

重陽節日記 篇2  重陽節日記1

重陽節到了,老師説,要到敬老院慰問五保老人,小紅、小強和小明商量着去探望的事情,最後決定分工合作:小紅負責帶雞蛋,小強負責帶餅乾和蘋果,小明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束鮮花。很快,就約定好時間,準備好了禮品出發。

來到敬老院,找到院長説明來意,院長帶他們三人到老人們住的房間去,只見老人們有的看電視、有的打撲克、有的下象棋,還有的在聊天,個個都十分悠閒,院長向老人們介紹説,重陽節到了,文明國小的學生代表來探望你們了,老人們個個笑逐顏開,異口同聲説:“你們真有心,謝謝你們!”當小紅、小強和小明他們拿出帶來的禮物送給老人們並祝願老爺爺老奶奶節日快樂時,老人們感動不已,好像有千言萬語説不出來,只見他們眼眶裏濕潤了,閃爍着淚花連聲説:太謝謝你們啦!祝你們好好學習,好人有好報!帶着老人們的祝福和感謝,他們三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小紅、小強和小明他們想:自己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重陽節日記2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準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着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就把洗腳盆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説:“奶奶,我想為你洗腳。”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説:“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子!”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温差不多了。然後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脱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你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裏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麼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做家務,我心裏真是慚愧啊!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後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説:“奶奶,我以後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重陽節日記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因此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歡聲笑語。金色的陽光温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眯眯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

我們帶着買來的水果、點心等來到敬老院,剛一進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別,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裏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黴的味道,看着心裏面泛起一種酸溜溜感覺。

看着老爺爺、老奶奶一縷縷銀絲和滿臉的皺紋,它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看着他們一個個身體健康的模樣,這會有了稍許的安慰。我正想把帶去的香酥和麪包遞給了一個帶太陽帽的老爺爺,正要遞過去的時候,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帶竹帽的老奶奶來接過禮物,哈哈,有那麼點小意外。他們滿臉笑容的説:“謝謝,小妹妹,你真可愛。”我説了聲:“不客氣,老爺爺、老奶奶祝你們身健康,萬事如意。”然後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重陽節日記4

今天是重陽節,早上我們學校進行了重陽節的專題廣播,廣播裏介紹了重陽節的習俗,來歷等等,有趣極了。

一天的學習很快過去了。放學時,我在樓梯上看見了沈老師,心想,今天是個節日,那得有禮貌地祝福老師。於是,我連忙説:“沈老師,節日快樂!”我心裏想沈老師一定會説“謝謝”。

誰知道,沈老師奇怪地看着我。她怎麼沒像往常一樣説謝謝呢?我有些納悶。正在這時,沈老師笑呵呵地説:“我又不老,跟我説節日快樂幹什麼?”到底怎麼回事呢?我感到非常不解。

回到了家,我連忙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奶奶,問奶奶是怎麼一回事。奶奶哈哈大笑,説:“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難道沈老師老嗎?”

聽到這裏,我恍然大悟了。原本,我以為凡是遇到節日總要相互道“快樂”的呀!卻忘了今天是個特殊的節日,都怪我聽廣播不仔細,鬧出個“張冠李戴”的大笑話。

  重陽節日記5

今天是重陽節,我為家人佈置了一份驚喜。

晚上放學,我急急忙忙的買了一枝花和一張賀卡,就快步走回家。到了家,我把花插到花瓶中,又把花瓶稍微的裝飾了一下:在花瓶的周圍圍上了一層薄薄的蕾絲,又把那枝鮮花凸了一個造型,我又把賀卡填寫完整,放在桌子上。

我想:就這麼點東西不太好吧!於是,我從冰箱裏拿了幾個橘子,又倒了幾杯水。我想起來:水和橘子不能混在一起食用,橘子是甜的,而水是沒有味道的,會感到苦的!於是,我把水放了回去,拿了幾杯酸奶:“這樣總行了吧!這兩樣都是甜的。”

我想為大家做一個東西,我明天該做什麼既省錢又環保的禮物好呢?大家能給我一個答案嗎?

重陽節日記 篇3

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理應把為老人祈福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這裏卻很少有見到如此的,也許是緣自忌諱。人到暮年,腦子已大不如壯年時靈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時。愈想愈怕,於是愈發受不得一點刺激。別説是祝福長壽了,光是翻翻日曆都會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壽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們這一帶以九的倍數為人壽的災禍之年,視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歲,八九七十二歲等等。時不時就聽見外婆歎氣,八九七十二,要不要還吶。逢年過節給我們壓歲錢時總以“現在不給就來不及了……”開頭。我望向夕陽,西沉的日頭給眼睛帶來一絲刺痛。很多老人就是這樣的心態,固執得像一頭牛,什麼重陽不重陽對他們來説真的沒有什麼意義。

漸漸發現,現在的節日更像是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忘卻古老,忘卻過去。在我們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鑼鼓喧囂深化節日這個儀式時,節日真正的精神與內涵卻在漸行漸遠。若有一日一覺醒來,重陽節憑空消失,如同從未出現過一般,不知我們是否會感到訝異,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許一個節日最好的結局是這樣的:最後一個記得這個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搖椅上,目光隨着落日下降,漸漸閉上。這就如同一個文明的覆亡。別妄想與天地同壽,那隻不過是一個水中的夢。當社會已不再需要,當再也沒有更多的理由讓它存在時,有一個完滿的終點,比它如何開始更為重要。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這個節日衍生開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義,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比之徹底消亡的説法,我也更為認同這種説法,畢竟走極端的只是少數,完全維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幾近於零,還是融合來得更為妥當,弱化了具體的概念,而能將精神內核提煉出來。

於是就想到一個關於民族大同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對他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後來磚頭與我提起,一個民族的走向,無非是兩種,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對當今這個越來越趨向於一體化的世界來説,出現統領全局的文化只是遲早的事,當然現如今這個問題便轉化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爭鬥,簡言之就是中華文明與歐式文明的一場戰爭。中華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幾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爭第一也不落最後,於是團隊作戰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歐式文明更講究競爭,也催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這場戰爭也許會曠日持久,也有可能因為一個微小的細節而閃電結束,總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許要靠來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磚頭更傾向於中華大同思想的最終獲勝,但究竟以何種方式來結束,就要留給歷史來印證了。

一個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銘記與深化;而希望這一次,不會僅僅流於形式。

重陽節日記 篇4

九九重陽,多謝你!

這天,我依舊像以前一樣,坐上公交車去上學。

在路上,我發覺這天好像個性熱鬧,有一些老人排着隊,擊着大鼓,拿着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樂地走着,公交車內很熱鬧。有的在親切地交談;有的看着寫在公交車前“祝老人們身體健康”這幾個字出神,還流露出笑容。我有禮貌地向一位老太太問:“老奶奶,這天是什麼日子?”“這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還帶着一種自豪感。

這時,我不知不覺就想起了爺爺,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温曖的懷抱,他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記得每次爺爺出去,我就像是一條“小尾巴”一樣和爺爺形影不離。每當傍晚,我們來到人民路的香樟樹旁聽着老人們拉二胡,有的人乾脆在音樂伴奏下起舞,爺爺也邊學邊哼,邊唱邊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我説了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激勵下,我發奮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能夠安息。

此刻,我身邊的老人只有外婆一個了,我們要好好對她,滿足她的願望,讓她有個安祥的晚年。九九重陽,多謝你!是你讓我懂事了。

重陽節日記 篇5

今天,我依舊像以前一樣,坐上公交車去上學。

在路上,我發覺今天好像特別熱鬧,有一隊隊老人排着隊,擊着大鼓,拿着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樂地走着,公交車內很喧鬧。有的在親切地交談;有的看着寫在公交車前“祝老人們身體健康”這幾個字出神,還流露出笑容。我不禁有禮貌地向一位老太太問:“老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今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還帶着一種自豪感。

這時,我不知不覺就想起了爺爺,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温曖的懷抱,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那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快樂。每次爺爺出去,我一定也要和爺爺出去玩,像是一條“小尾巴”形影不離。記得,我們倆不到廣場,爺爺趁我不注意時,躲到樹後面去,我發現爺爺不見了,就大哭一場,這時爺爺又出現了,不嘻皮笑臉的,逗得我哭笑不得。

每當傍晚,我們來到人民路的香樟樹旁聽着老人們拉二胡,有的乾脆在音樂伴奏下起舞,爺爺也邊學邊哼,邊唱邊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了我一句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感染下,我奮力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安息。

現在想起,我身邊的老人只有外婆一人,我們要對她更好,滿足她的願望,讓她有個安祥的晚年,九九重陽,謝謝你!

重陽節日記 篇6

每當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來時。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添了一份愁緒。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幾年前的一個重陽節,那時外公還在我們身邊,他的笑是那麼爽朗、清澈又慈祥。

生老病死——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外公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回憶,徐徐地落下,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何謂親情,明白在世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一切。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着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着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隻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裏默唸着,踏向了歸途……

重陽節日記 篇7

今天是10月11日,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裏,我們又迎來了第26個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切⊙Р┌?》侄釉諭覽鮮Φ拇?煜呂吹攪溯緩?蠢顯骸?/p>

一到敬老院,我就看見許多慈祥的老奶奶、老爺爺坐在桂花樹下聊天。我們這羣活潑可愛的志願者有禮貌地向老人們問好,祝他們節日快樂!接着,我們用實際的行動來祝福他們,那就是包餃子給他們吃。

開始包餃子了,我又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我第一次包餃子,擔心的是我怕包不好,讓爺爺奶奶見笑了。我和張晨都迫不及待地想親自露一手,在一位阿婆的指導下,我們慢慢地學了起來,先拿一層餃子皮,然後把肉餡放在餃子皮裏,接着在餃子皮外面沾些水,最後包起來折幾個花紋,一個餃子就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漸漸地,熟能生巧,我越做越快,越做越好,還受到了阿婆的表揚。看着一盆盆的餃子,我垂涎三尺,但是這些餃子是給老人們吃的,我們只能望梅止渴了。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能親眼看見老人們吃完我們的成果,但是我知道他們一定會很開心。因為這是我們博愛小分隊的一份愛心。祝他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重陽節日記 篇8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裏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藴着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悦、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為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閲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着説:“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奶奶疑惑地説:“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説:“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攙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奶奶過老年節。上面綴着各種花紋,有的是嵌着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年。一家人嘴裏甜甜蜜蜜,心裏更加甜蜜。爽朗的笑聲傳遍了……

重陽節日記 篇9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重逢,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的風俗很多,有敬老、登高、吃重陽糕、賞菊並飲菊花酒等,首先我介紹敬老的風俗,這天,晚輩要給家中老人做可口的飯菜,分家另過的要給老人送禮品,出家的閨女要探望父母,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報答養育之恩。這天恰逢我爺爺的生日,每年這天,爸爸在飯店定好豐盛的飯菜,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同祝福爺爺的生日,爺爺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民間有登高的風俗,故又稱為登高節。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之意。

賞菊並飲菊花酒,源於詩人陶淵明,後人效仿,才有重陽賞菊之俗,古代文人士大夫將賞菊和宴飲相結合,北宋以後,民間逐步流傳。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把傳統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重陽節日記 篇10

今天,是重陽節的前夜,我們家非常的熱鬧,來了三位客人他們就是我的家人——祖婆、祖公、和叔叔。他們今晚將在我們家住上一晚,他們從家裏拿來了許多的木瓜。 我聽祖婆説“那木瓜又香又甜,可好吃了”我當時聽了,心想那麼甜的木瓜,裏面的肉一定是紅的,然後,我就很感興趣的拿起一個最小木瓜,經過清洗後,我拿着刀,小心的把木瓜切開,頓時我傻呆了,裏面的肉的確是有點黃有點紅。切成小塊後,我拿起一小塊,放進嘴裏,狠狠地咬了一口,我一聲感歎“啊,真是美味啊!”那味道香甜濃厚甜津津、有點酸味,味道剛好恰當。我心裏美滋滋,很高興 通過吃木瓜,我感受到了祖婆種這木瓜是用了很多心血去培養才行,我從中知道了做事要認真才能有好的結果出來。

標籤: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