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

教師1.71W

在日常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老師教育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1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拔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我們在孩童時期就已經瞭解到。我們都曾在心底笑話過那個拔苗的人,怎會如此可笑!所有人都不屑嘲笑的做法,竟然堂而皇之被大張旗鼓的宣傳追捧。

八年級開始開設物理課,九年級開始學化學,對教育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七年級的孩子週末趕場物理,八年級的孩子週末補化學,這樣的事情你見到過嗎?

兩年前的一個午後,我和同事在宿舍午休,按照慣例我們先開啟了閒聊模式,同事小琳告訴我,一個我以前老同事的女兒今天數學作業沒完成,問其原因孩子説週末去補習物理了,導致時間不夠用。小琳老師對此非常不解,就單數學學科,這個孩子的漏洞就很大,不及格時有發生,家長竟然還安排孩子去補習目前尚未學習的物理?輕重緩急在哪裏?我當時的反應時,如果是一個完全不懂教育的家長做出這樣的安排,還不覺為奇,關鍵作為一名老師這樣做,實在是有些讓人不可理解。

我以為她只是個案,但後面又不斷聽説此類事情。問家長為什麼這樣選擇?答案如出一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通過走在別人前面擁有一定的優勢。有了優勢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歸根結底還是為考試做準備。可真的有必要嗎?

七年級孩子學習尚未開設的物理課,時間上只能是利用週末的.時間去學習兩個小時,除此以外與物理學科基本絕緣,所能聯結的估計只有老師上課留下的那一點作業。在只灌輸知識點及訓練如何解題的情況下,且不説物理學科中的那麼多試驗、探索的過程如何體驗感知,就從記憶的規律來説,這種方式對應試都顯得那麼高耗低能。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nghaus)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剛記完時記憶量可以達到百分之百,二十分鐘後記憶量還有58.2%,一小時後記憶量餘下44.2%,八到九小時餘下35.8%,一天後還有33.7%,兩天後還有27.8%,六天後還有25.4%,三十一天後餘下21.1%.還有人做了另一組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後不久進行一次複習,乙組不予複習,一天後甲組保持98%,乙組保持56%;一週後甲組保持83%,乙組保持33%。七年級的孩子們只有週末才去學習的物理課到底能有多少收穫,看完這一組數據相信您應該有了答案。典型的高能耗低收益的方式。當然如果孩子對物理是因興趣而提前接觸,那麼在興趣之下,孩子必然有着很好的主動學習及探究意識,和這種只為學習知識、只為考試的功利性學習是兩種概念,另當別論。

其實這樣的常識很多人都有的,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常識問題面前犯糊塗呢?教育部長一語中的,很多輔導機構都是雞湯加忽悠。輔導機構通過套路滿滿的宣傳,給家長營造緊張氛圍,傳達不安情緒,導致家長出現盲從攀比心理,有很多家長甚至是花錢買自己心裏的安慰與平衡,認為把孩子送到輔導班自己就心安了,因為送到補習班就意味着孩子是在學習的環境、做學習的事情。見過一個焦慮的媽媽,她的孩子週末各種趕場學習,只有孩子學習她才踏實,否則她就煩躁不安,其實她家的孩子在一年數萬元補習費的保駕下,仍是多學科不及格。

真如部長所言:雞湯喝得眾人醉,錯把忽悠當翡翠。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孩子的成才固然需要孩子的付出和拼搏,但那些超綱和超前的補習安排顯然嚴重破壞了教育生態和秩序,這種狀態下,受傷的不僅是家長的荷包更是摧殘了孩子的身心。

李鎮西老師曾説:教育的真境界是保持樸素、遵循常識、堅守良知。讓我們用清醒的大腦守住基本的理性,用眾所周知無需證明的知識去辨別和判斷真偽。

希望教育中少一些拔苗助長,多一些良知和常識。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2

【引言】

在教育領域中,我們同樣有一句話叫“教育無小事”。説的也就是教育中的細節問題。對於班主任工作而言,細節問題也便成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每個孩子都有一顆純真又敏感的心需要理解和呵護,老師的愛是拂拭孩子心靈鏡子的絲帛,細節之處給予愛,我們的工作就會充滿無窮的動力。我覺得自己猶如是每天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也許就會在學生白紙般純潔的心靈留下污漬;而與孩子們的相處的每個細節就像是播撒智慧的彩筆,善於運用它就能給我們的教育增添無限搖曳的姿彩。生活因細節而豐富,教育因細節而美麗。回首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些生動的細節給我的教育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更讓我們的教育綻放出無限的美麗。

【提煉主題】

每個孩子都有一顆純真又敏感的心需要理解和呵護,老師的愛是拂拭孩子心靈鏡子的絲帛,細節之處給予愛,我們的工作就會充滿無窮的動力。

【案例描述】

新學期開始,班會課上我們班正在進行新學期班幹部評選。我先將班幹部評選的條件詳細地説了一遍,然後請同學們推舉和自評相結合進行選舉。因為本班的孩子是直接升上來的'彼此之間十分熟悉和了解,所以根據他們平時的常規表現,大家很快就推舉出了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勞動委員和各小組組長的人選,選舉進行十分順利。

正在這時,曲家龍漲紅着小臉站了起來大聲説:“老師,我也要當班幹部!”他的神情中流露出一種強烈的期盼。頓時,教案裏一片譁然。要知道,曲家龍曾經是個留級生,從原來班主任和現在的同學的反映情況來看他在常規表現上一直很拖拉,學習上更是不用提。説起他老師們都直搖頭,家長也拿他沒辦法。

“曲家龍太調皮!”

“看,曲家龍昨天的家庭作業寫得亂七八糟。”

“今天中午他沒戴校牌!”

……

聽了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批評,曲家龍剛才眼中閃現的光芒沒有了,他低下了頭小聲承認了一切,看得出他對自己評選也失去了信心。 “對於一個曾經落後現在渴望積極進步的學生,我們的評價是不是有點太苛刻了呢?這樣苛刻的評價是不是會挫傷一個或許多和他一樣的孩子渴望進取的心呢?”看着曲家龍難過的樣子我不禁思索着。 此時我感到有一雙小眼睛正緊張盯着我,順着感覺望去:是曲家龍!

在與我的目光接觸後,他的眼神又活了起來,我看得出那是請求是希望是……我的心為之一顫!就在這一剎那,我改變了原先的計劃,毅然在勞動委員一欄中添加了曲家龍的名字,並對全體同學説:“我相信曲家龍能當好勞動委員,因為他有勇氣站起來選自己,他渴望為大家服務,他是我們班最勇敢的男子漢!請大家為他的勇敢鼓掌並和老師一樣相信他!支持他!”

聽了我的話,曲家龍的目光變得更復雜了:有驚訝、有激動,還有被理解、被鼓勵的會心的感激。在大家的掌聲中他使勁地點着頭,紅紅的眼眶裏有點點淚花在轉動,這是高興的淚花呀!

回憶起這件事時我很慶幸自己當時及時做的調整,那節班會課上,我的鼓勵和信任猶如絲絲雨露滋潤了曲家龍渴求上進的心。我想這也是我能給他最有效最好的教育方式了。

此後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切,每節課前乾淨的黑板,還有曲家龍那越寫越漂亮的字……都在告訴大家:曲家龍確實進步了!

細節雖小,卻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細節,就是透視教師教學理念的放大鏡!讓我們做個有心人――在細節的的呵護中找到自己課堂的和諧境界,讓我們的課堂有精彩起來。

【案例反思】

讓我們注意細節吧,西方有句諺語,叫“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中國有“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千里長堤潰於蟻穴”的説法。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的細節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大戲(細)”,是“重戲(細)”,萬萬忽視不得。在任何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着一個無限美好和豐富的世界等着我們去開發!像曲家龍一樣的孩子,他們更需要我們老師的理解、愛護、幫助和賞識。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3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能力。作為一名國中歷史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主要通過教育學生、教師自己本身進行反思、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閲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等方式進行教學反思。

關鍵詞: 國中歷史;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過程的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它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能力。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規律:“經驗+反思=成長”。可見教學反思是一個教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我已從事多年國中歷史教學,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面對生龍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新課程實施以前人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然後根據講課的重點,強調學生死記硬背,這樣歷史課更是枯燥無味,一上課學生就想打瞌睡。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後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通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根據我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我在上課時讓學生充分閲讀教材,然後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繫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生活海洋裏盡情地暢遊。使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得到極大的滿足,學習興趣愈來愈濃。

現在的學生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書刊、網絡等,因此獲取的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知識。他們憧憬未來,關注現實,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麼,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具有極大的廣闊性。這又給當前的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歷史老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長期以來,在考試指揮棒的指揮下,歷史這門學科成為單純的複述性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很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具體而言,從教學方法來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如何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讓歷史課煥發出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這是歷史教學反思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教學結構來:看現在很多歷史教師大多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這一點與我們與我們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從教學內容來看,歷史課的內容是講述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人類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點進行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成為歷史課內容的'四要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太偏重於四要素的傳授而容易忽略蒐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在解析材料時普遍覺得有一定的難度,不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新課程實施後,如何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歷史教師共同面隊的一個難題。從思想教育方面來看,教師進行愛國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時,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説這一事件是愛國的,那個人物是愛國的,學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顯思想教育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如何在課堂創設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學生的品質和情操受到良好的薰陶,把歷史課堂變成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又是歷史教師在新課程中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為了適應當前教育形勢的發展,使自己儘快得成長、成熟起來,作為一名國中歷史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一、通過學生進行教育反思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具有敏鋭的觀察能力。如果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突然表現異常,那肯定是教學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例如,我在上八年級上冊《辛亥革命》一課時,讓學生對辛亥革命爆發的原因進行討論並選幾名代表進行發言,有位同學平時對歷史很感興趣,思維活躍,發言踴躍,但那節課卻顯得比較沉默,課後我主動與他進行交流,他説,對辛亥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不理解,原因是對當時的英國曆史知識缺乏瞭解,隨後我對導入新課這個環節進行了反思。

二、通過教師本身進行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的時間比較多,但教師必要的引導,適當的點評,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師在引導、點評時不流暢,時常卡殼,使得學生滿腹疑慮,這就意味着教師對待課堂的準備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了。

三、通過請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進行反思

俗話説: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教師對自己的課作了精心準備,上課時得心應手,往往很難覺察出自己還存在着什麼不足,但如果青銅市或教學專家來聽課以後,總是能找到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四、通過閲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來進行教學反思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老師。經常閲讀中外教育專著和優秀的教學案例,從中吸取營養並經常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進行對比,不斷反思,使自己不斷提高。

在十多年的歷史教學實踐中,我從未間斷過寫教學反思,我的課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成為了他們最感興趣的課程之一。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4

思之不慎,行而失當”反思意識人類早就有之。“反求諸己,捫心自問”、“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證。而當今社會反思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何況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適時反思教育的得與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擔任國中數學教學工作,目前學期工作已基本結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新教材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我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的信息,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進行有效地取捨、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會考熱點和會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3、對會考的研究不夠,對會考的考試範圍、要求、形式、出題的特點及規律的瞭解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於複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教學反思

4、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麼”,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麼”和課後反思“學生還想學什麼”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二、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於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與複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

2、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數學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數學複習缺乏系統性,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

3、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4、基於以上情況,我認為作為學生會考的把關者,國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於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複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的吸引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信息,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會考的信息,拓寬教學內容。

2、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為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3、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侷限性,在重點內容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計算層面,要蒐集材料,適當拓寬。

4、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從對象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採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三、複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原則:

一是抓住課本,有效複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是考前複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複習時,教師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並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大綱中對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統歸納,分清脈絡。在總複習時,要突出一個“總”字。面對上千的題型,通過複習,要使學生對國中數學學習有個總體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計算證明,小到具體的知識點,使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絡圖”。

三是專項練習,有的放矢。對於以往總複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蒐集、積累學生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逐題突破。

四、複習提示和建議。

在複習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學會整理錯題,把試卷和做過的練習題裏的錯題整理出來,專門抄寫在一個本子上,及時訂正反饋。教師要加以選擇,並要求學生有選擇性地做基礎知識練習,讓學生走出題海。關於閲讀理解,現在出題內容越來越接近生活,因此,學生複習時應加強練習,廣泛接觸各種題型,拓展知識面,同時要有意識地積累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從而可減少會考時的答題失誤。

總之,會考數學複習階段非常重要,複習可以查漏補缺,能使知識達到系統、全面。雖然我們已經逐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對學生指導的緊迫性,但是離相對滿意的數學課堂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數學發展和輕鬆面對會考作出更大的努力。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5

誠然,在今天這種教育體制下,教師的工作壓力是大的,生活的質量是低的,身心的健康程度是堪憂的。但是,我們可以如何進行適當的發泄、積極的面對,尋找更好的辦法來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使我們的身心發展愉快?以下有幾點建議,與老師們共享:

一、使自己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和諧

我們不談什麼蠟燭啊、春蠶啊之類的,聽起來感覺很悲憤。我們不妨做一支手電筒,不僅能指引方向,同時根據需要可開可關,還能時不時的充電,也很不錯的。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準確定位——認真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認真生活可以更投入地工作!

二、努力使自己保持對職業的喜愛度,並在工作中去尋找樂趣

三、勞逸結合,適當的'休息和休閒,調節自己的身心

四、尋找一項適合你又喜歡的運動,並堅持下來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應該是為了創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的,除了教師這個角色,還有其他的角色需要認真扮演。快樂自己,健康自己,讓我們一起享受生活賦予的一切吧!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6

"假如我和同學們在一艘以每秒30萬公里速度行駛的飛船上學習,測得粉筆的質量是20克、長度是15釐米,45分鐘的課結束時測得質量增加了,不是20克,而是大於20克!長度縮小了,不是15釐米,而是小於15釐米!如果用地球上的鐘表計算的話,飛船上的我們早就過了45分鐘!如果我們在這艘飛船中生活若干年,那麼,當我們重新回到地球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比離開時的、仍生活在地球上的‘同齡人’年輕。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裏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説法將不在是神話。"

當我把這番連自己都感到驚詫和不可思議的話説完的時候,教室裏幾乎沸騰了。學生們議論紛紛,七嘴八舌。

稍後,待教室裏漸漸平靜以後。我給學生們解釋到這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對"即指物理學中研究的`質量、長度、時間這些通常恆定的量不是絕對不變的,它們也是相對不變的,當物體以光速或超過光速運行時,物體上的這些量將發生剛才故事裏説到的變化。這是真實的。這個內容的課,無論在哪個班都引起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然而,這些語言,包括講到的故事,教材中是沒有的。教材只是概要介紹了愛因斯坦的成就、地位等。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很少給學生補充課外知識,沒有重視必要的教學資源的挖掘。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説,自己不甚了了,學生也是模模糊糊。雖然學生參加考核時相關的內容很少出錯,如愛因斯坦的國別、成就,但是每當簡單

地照本宣科式地學習這部分內容時總是覺得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難道就那麼輕描淡寫地過去了?

"為什麼叫相對論?"教師不介紹,幾乎很少有學生問,這種局面的存在可以嗎?學生不愛思考,他們太"習慣"於聽課了,以致於沒有時間,也不去思考問題。這樣行嗎?為什麼,我總要以一種模式組織教學?

於是,出現了這篇文章開始所描繪的情景。此後,我對科技、文化等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注意挖掘教學資源,使諸如繪畫、音樂、數學、文學等的教學不僅僅簡單地停留在名字、國別、年代、成就等填空式的學習層面上。

學到牛頓時我給學生們介紹牛頓童年坎坷的成長經歷、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細緻描述牛頓在自己的家鄉小路上無意發現蘋果落地時的季節、天色,甚至談到那棵蘋果樹後來的命運等等,學生們不僅對牛頓的瞭解增加了感性的認識,而且他們的情感也得到了薰陶。儘管科技文化部分的學習已經臨近期末測評,但是學生在這樣的歷史課堂中少了平日的緊張,增添的是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我相信這樣去處理科技文化部分的教學,學生獲得的東西更多。而且這樣對於師生雙方來説都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構建創新思維與現代科學技術之間的橋樑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畢竟拉近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對歷史學科的教師來説是舉手之勞。其次,徜徉於人類文明的

殿堂之中,與科學巨匠對話,和藝術大師談心,對於提升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大有裨益。再次,很多學生認為歷史枯燥乏味,學習過程死記硬背,這種令人遺憾的現象如果通過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和調整教學手段有所改進,對於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也是有幫助的。

教師的些須改變,學生收穫更加豐碩的教育結果,何樂而不為?

國中老師教育反思7

成功解決學生衝突事件

一天上午,我到八年級一班上。一進教室,就看見有同學在教室後面角落裏打架,是班上個子最高成績較好的女生Z和個子矮小頭腦機靈的男生L,座位前後挨着。兩人拳腳相加,氣勢兇猛,戰況“激烈”。我見這陣勢,就停在十幾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倆。其他學生開始在旁觀,見我來了連忙去拉開兩人。大概Z同學也看到了我的神態,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憤怒的“咆哮”,帶着不服氣的神情回到座位上。我默默地看着他倆的動作,直到他們都低下了頭,於是我開始説話:“瞧你倆剛才的`樣子,好象恨不得把對方給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學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賽呀?”倆位同學把頭埋得更低了,紅着臉説“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説:“有緣分才能做同學,不珍惜友誼,卻大打出手,男生沒有一點紳士的風度,女生也沒有了淑女的氣質,像個潑婦,更在同學們面前丟盡面子!”這時Z同學馬上理了理亂了的頭髮,L同學用手矇住脖子上的抓傷。我繼續説:“想一想你們倆以前有沒有互相幫助過,今後是不是再也不往來了?再想一想今天的起因是什麼,嚴重的要動拳腳嗎?就沒有其他方法解決嗎?我現在不追究誰對誰錯,只想問一句,這件事是你們自己處理呢,還是我來處理?”他們互相看了看,説:“自己處理。”於是我讓他們商量處理的辦法,商量好了下課後再向我彙報。下課後,他倆到辦公室來,爭着説自己不對,太沖動了,最後握手言歸於好。整個事情的處理沒用多少時間。

我覺得這起學生衝突事件處理效果比較好,其原因在於:1、解決問題的速度快;2、從情感出發,學生認識自身行為的深刻程度較好;3、把矛盾交給矛盾發生的主體雙方自己解決,培養了學生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處理這類問題的時候,總是先問誰先出手,以辯出個誰對誰錯來,孰不知這樣一來,教師自身在不知不覺中被套進了衝突的漩渦,學生相互推諉責任,相互指責,不從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的角度去考慮,因此問來問去,問不出個所以然,事情往往還會越搞越複雜,既影響教師的教育威望又牽扯了教師很多的精力。解鈴還需繫鈴人,由於生活、學習在一起,學生之間發生矛盾衝突在所難免,關鍵在於教育學生如何面對矛盾,如何處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發生。教師在處理學生衝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個仲裁者,而應該是一個指導者,讓他們自己去面對矛盾,面對由此帶來的後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擔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減少衝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