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5篇

教師1.66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如何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5篇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着“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裏還有時間去樂呀!“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裏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閲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繫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着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着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2

在這本書其中第一篇主要講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能力,分三個大主題,其中第一個主要講教師的愛心問題,可以説愛心教育是國小體育教學的前提,主要有二個方面:

1.呵護學生的自尊心,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中的一次對話、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要體現出老師對學生的愛,對於成績效差的學生老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其閃光之處給予肯定和激勵,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

2.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轉化體育特困生,例如:體育教師在素質報告單上這樣寫到“雖然你的運動成績不理想,但老師知道你已經盡力了,如果再多一份自信各刻苦,就一定能克服各種困難,爭取身體素質的提高,不信你試試,老師對你有信心!”這位學生在老師的激勵下體育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後取得滿分的好成績。

讀到這裏,反思自己的要教育學生方面的實際情況,在今後的工作中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得到老師的關心和鼓勵,多關心特困生,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使所有的學生得到進步。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3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就應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能夠和孩子一齊過年,一齊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必須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職責把欣賞與期盼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齊憂傷、一齊欣喜”。

愛,不僅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職責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完美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4

讀了高緯度教育教學系列叢書的《教師如何上好課》一書,我感觸頗深。對於教師來説,上課是件既容易又困難的事情,課堂教學要成功也並非輕而易舉。我想,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想要“上好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增強師德認識,樹立教書育人德先行的思想

有人這樣説:“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以説明師德的重要性。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先決條件就是要熱愛教學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工作的偉大和重要,教師這個行業“傳道、授業、解惑”所特有的成就感,這些都足以吸引我們全身心的投入這個行業中。具備良好的師德以我的理解應該表現在對業務的認真鑽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待學生生活上要關心,學業上要嚴格要求,要作到“嚴而不畏,敬而不遠”。教師在師德建設上應該時刻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高尚的師德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是為人師表的起碼條件,是學校高水平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戰略內容。通過教師全員培訓學習,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思想,轉變了理念,知道了什麼樣的課才算是好課,怎麼樣要求高質量而輕負擔。通過先進人物的事蹟介紹,使我懂得了“一切為了孩子”、“保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先進人物在工作中、危難中表現出的高尚責任心,以及對學生的愛心和忘我精神,就是當代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心,是人民教師的師魂。增強教師師德的認識和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黨中央關心下一代的重要方針,是學校應長期樹立“以德立校”的工作核心,長期系統性對教師進行師德全員培訓,逐步滲透到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教育學》中,對教師的基本要求第一條就是師德的要求,即教書育人德先行。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師德,我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有一個體會,教師應作到有“三心”:就是事業心、責任心、平常心。什麼是事業心?簡單的説就是人民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教學工作與祖國民族的興衰聯繫起來,從平凡的教學工作中看到培養下一代的重要意義,教師只有對自己的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對教育事業產生深厚的感情,才會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自豪感、光榮感,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堅守教育工作崗位,把畢生經歷獻給教育事業,許多優秀教師的事蹟也證明這一點。

二、積極投入到教改工作中去,為教改多做實際工作

教育教學改革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為什麼要不斷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呢?大家也都會説,就是改革落後教育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手段。完善培養模式是教育教學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實現理論與實踐統一,知識與技能融合,這就是教育教學的理想目標,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論點。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如何搞教改工作,我看首先要搞清基礎教育的屬性,我個人認為基礎教育要以系統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主線,堅持以質量為主教。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編制、教學中應體現出如何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知識與技能的融合,學生的能力在教學中如何培養等問題。我説教育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教改中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要有先進教育思想,超前的辦學理念,密切關注基礎教育改革前沿動態。通過參觀學習,交流碰撞,反思沉澱,總結悟化,確立以德育領先,智能並重,形成以人為本的全新教改思想體系。在過去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如同暗夜行路只能自己邊摸索邊實踐,感覺力氣花了不少,但教學效果並不太理想,因此我迫切需要得到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指點以便我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同時總結出一種適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作好教學工作還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和諧的師生關係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課堂教學中建立起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師生關係,學生就會在一種建康、自由、愉快的、“人性化”的教學環境中自覺接受教育,自覺學習,和諧發展。

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理解學生,引導學生,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判斷和選擇。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激起學生心靈的火花,讓學生在強烈的情感氛圍中樹立堅定的信念,培養健康的心裏和積極的態度,從根本上提高教育效果。

理解和包容學生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的保證,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包容學生,讓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為創造和諧課堂氣氛做好鋪墊。對於不同層次的同學給予不同的包容話語。如在學生答問的評價上,對一些學生能力較強的同學,回答的不同一般很完整、準備,你可以對他們説:“你思考得很有深度,令我讚歎”。對於能力一般的同學的回答,接近答案卻不十分準確,你可以對他説:“你説的已經很接近答案了,你肯定能做出更精確、更出色的答案。”對於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回答錯誤時,你可以對他説:“你是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的,如果你仔細思考,也會回答的很好的。”通過不同的評價包容,更多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融洽師生情感,和諧師生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體態語言,拉近師生距離,和諧師生關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學生成功時,用掌聲鼓勵;當學生遇到困難,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頭,用鼓勵、期待的眼神望着每個學生的臉,讓他們感到老師時時刻刻關注着他,他也能行。也會產生“此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

2、嫻熟精彩的教學藝術

課堂是師生雙邊活動的戰場,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揮好主動作用,教師的課堂教學要運用好講台藝術,發揮好主動導作用,學習是真正的主體,一節課中應由學生擔任學習任務。教師課堂藝術要想發揮好,首先要備好課,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環節,精心設計好板書,這就相當於設計一齣戲中的表演順序和精彩對白。其次要給學生以“漁”,把方法道理講透,尤其是把握好重點、難點,在“漁與魚”的問題上深思熟慮,決不可混淆。學生只有把握了“漁”才能成為人才,才能海闊天空地想象,實現理想。教師,擔負着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要注意課堂教學藝術。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體參與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培養、造就21世紀人才。

3、充分利用的課堂資源

教師上課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教學資源。知識的建構有賴於學生原有基礎,從學生身邊的教學資源入手,讓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有利於學生將所學知識納入其知識體系中,從而建構新的知識,掌握重點內容,理解難點內容。

隨着新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課程理念的解讀也在不斷地深入,對課堂教學本質的認識已從認知領域拓展到生命領域,課堂教學不只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更注學生人生的發展。面對一個個各具個性的生命體,課堂教學應是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課堂的建構也應是動態發展、持續生成的,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上好課。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5

書中提到,當孩子們懷疑老師沒有章法的時候,他們很快就會開始不遵守課堂紀律。沒有組織、沒有章法的教師只會考慮教授課程、舉辦講座、做練習、觀看視頻和進行課堂活動從來不進行課堂管理。當課堂管理不善時,課堂便會混亂無序以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師在開學的第一週裏,最重要的事就是建立教學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一個管理良好的課堂是由一整套程序和慣例來構建的。程序和慣例構建了課堂,使得種種課堂活動能輕鬆有序的進行。

在第D部分:掌握課堂,這部分是在能夠有效管理課堂的基礎上展開的,管理課堂是第一部分,而掌握課堂則是管理課堂的目的。在本部分作者向我們講述瞭如何創建一份有效的作業;如何測試學生的學習;如何評估學生的學習;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向創建一份有效的作業需要完成以下四個步驟:

1、確定你想要學生完成什麼;

2、用一句話表達一項具體任務;

3、給每位學生一份學習目標;

4、把目標展示給學生或者讓學生帶回家。關於測驗我也矯正了自己之前的一些不太正確的觀點:教師的主要角色不是給學生打分,教師的主要角色是幫助每位學生達到他們各自最高的學習成績。為了讓學生取得學習上的成功,最好使用學習目標和標準參照測驗,而不是用單純的分數來檢驗孩子。

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得到了很多啟發,糾正了自己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明瞭了自己存在困惑的地方,同時也為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成為一名高效能的教師!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6

我雖然喜歡讀書,但並不十分喜歡讀那些專業性強、知識性強的書籍。很多時候是在外界壓力下才硬着頭皮將之看完。不久前,在整理書櫃時很偶然地發現了一本《教師如何做研究》,打開嶄新的扉頁,煩躁的情緒在閲讀中漸漸寧靜,閲讀的收穫在思考中漸漸沉甸。

走上講台已有20年,但驀然回首,卻發現兩手空空。一直以來都認為研究的事歸教育專家,不是普通教師能做的來的,他需要高深的理論功底和寫作能力。所以一直來都沒有下大決心去做點什麼。

但當我拜讀完了鄭金洲老師關於教師如何做研究的系列文章後,使我感觸頗深,在今天看來,真是大錯而特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做研究的資本和能力,那就是真真實實的教育實踐,紮紮實實的教育日誌。

一、我對書的內容感受

我個人認為《教師如何做研究》的前三章,包括導論在內主要內容是解決為什麼做研究和研究什麼的問題是書中最精彩部分,文章講到了學校科研存在的六中誤區:1、求新求異;2、貪大求全;3、跟風追潮;4、課題至上;5、論文情節;6、穿鑿附會。講到了中國小教育科研的指向是為了1、解決學校實際問題;2、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3、促進學校持續發展。其中還講到教師教育研究的定位問題及確定研究問題的幾個方面:1、從教育教學的疑難中尋找問題;2、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場景中捕捉問題;3、從閲讀交流中發現問題;4、從學校或學科發展中確定問題。

這些內容即解決了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思想問題,又指明瞭實際工作的方向。教師的研究不需要形成或依附什麼高深的理論,只需從自己的工作、身邊的事着手即可。課堂教學無疑是首選。從審視、反思自己的授課開始,在相互聽課、評課中交流,由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反思再到改進。可以以活動為中心,組織聽評課等教研活動。活動中的收穫就是我們的成果,而不必強求非以論文的形勢出現。談到聽評課,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如果每一個聽課者能夠為授課者提出一點意見,或者能從授課者那裏得到一點啟示,則對雙方都是有效的。當然首先還是要解決想説而又不好意思説的問題,同事之間的交流應該是真誠的,是為了自己的工作,為了彼此。

二、我對自己過去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啟發

(1)缺少自我觀察與反思

針對自己20年來的教學經驗,我覺得自己身上首先缺少自我觀察。

自我觀察指的是教師自己對自身行動過程和結果的反觀,通常表現為教師在行動結束之後,對自身所展開的行動過程的回憶與描述。這類觀察或多或少帶有反思的性質。

反思是在行動和觀察之後做出的,它既是行動研究第一個循環的結束,也意味着新的行動研究循環的開始。反思的目的就在於尋求教師行動或實踐的合理性。這種反思大體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整個行動研究過程的系統描述,即勾勒出從確定問題到制定計劃、從採取行動到實施觀察的整體圖景;二是對行動研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判斷和評價,並對有關現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釋,找出計劃與結果的不一致性,進而確定原有的研究問題、研究計劃和下一步的計劃是否需要作出修正,需要作出哪些修正。所以説反思,既是行動研究一個過程的結束,同時又是一個新的過程的開始。正是在這種從反思到問題、到計劃制定、到採取行動、到觀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教師的專業化程度在提升着,實踐質量在提高着。我想如果我能在每節課之後都能作些認真反思,相信我們的教學能不斷進步

(2)善於發現教學新問題

我們常常説,任何研究都是從問題的發現開始的。同樣,教師要想研究就必須發現教育問題。如何確定教師研究的問題,提出問題是關鍵的第一步,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的衝動。可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存在這樣的困惑,現實中,的確存在着很多教師找不到的問題,或者即使找到問題也屬於“偽問題”而不是“真問題”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關鍵的是在尋找的過程當中,或多或少地離開了自己的實踐土壤,忘卻了教師從事教育的根本目標——改進實踐。

鄭老師提出:從教育教學的疑難中尋找問題;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場景中捕捉問題;從閲讀交流中發現問題;從學校或學科發展中確定問題。這僅僅是從教師的日常工作中操作較為便利常見的四種方式提出問題。並且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有那些問題值得我們花時間去進行探索?自身的能力是否可以完成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是否有足夠的可利用的資源?都需要我們結合自身、本校的多方因素,分析選擇問題。確定問題之後,我們就可以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在教師的教育研究活動中,制定計劃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既是教師提出研究問題後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前奏,同時又是進行行動前對自身行為所做的系統審視和反思。這些計劃並不見得像專業研究者制定的計劃那樣,內容詳盡,面面俱到,可能體現為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可能體現為教師與學生交往中的某些設想和打算;也不像專業研究者制定的計劃那樣,一成不變,亦步亦趨,可能隨活動場景而動,依研究狀態而移,體現出較強的變通性和靈活性。在很多情況下,教師研究活動的計劃主要表現為自己對活動的有意識的設計、設想或打算。所以我覺得它與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不同的是教師有意識地將行為納入了研究的框架,而是應該將持續不斷的反思貫穿於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

(3)堅持作“教育日誌”

回想參加工作以來的點點滴滴,那曾經的感動,現在已無從體會;曾經的我一次又一次與學生促膝而談,那曾經的喜悦,現在已無從描述;曾經的我課堂上的精彩一瞬,那曾經的經典語句,現在已無從查找;曾經閃現在腦子裏的點滴靈感,也已無從捕捉。曾經的美好,曾經的感悟,曾經的學生,曾經的自己……都已不見蹤影,以前自己覺得每一步走得很踏實,今天想來卻如此的遺憾,遺憾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遺憾沒有第一手材料可供我今天的研究。

我遺憾我當時的懶散,以致於當時的情景、當時的想法都已隨風飄遠。要把自己的經驗與教訓整理出來的話,如今已找不到任何的事實依據了。如果從教以來自己能堅持寫教育日誌,把工作中精彩的瞬間、典型的事例、成功的教育、失敗的教訓記錄在案,今天我將是一個多麼富有的教師呀!實踐證明:教育研究不只是教育專家的事,而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質。

而研究的方式也不僅僅是我所熟悉的“教育日誌”一種,還包括“教育敍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學課例”等多種方式。在“教育日誌”這種研究方式中還應該包括“備忘錄”“描述性記錄”“解釋性記錄”三種形式。

三、我對自己的希望

回顧我以前的教法,我覺得在教學研究上自己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研究方式過於單一;問題意識不夠,從日常教學中發現問題的能力有待增強;在教育日誌中,個人的感悟性的東西太多,沒有從研究的角度出發,形成自己對問題獨特的看法;對所發現問題缺乏持續不斷的系統化的思考;沒有做到持之以恆。

尤其是零碎的數據缺少系統化的思考,所以當務之急需要讀大量的專業書籍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我想發現不足是改正的前提!我所要做的就是改正、是實踐!還有讀書,學習和反思!

我想記錄教學中的每個點,將來把它連成線,這樣我就能擁有一串閃光的珍珠。讓我們在教育研究中轉變教學理念和行為,彙總教學經驗,積累教學智慧,讓我們真正成為教育智慧的創造者!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7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這裏強調真正的教育是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為改革傳統教學模式詬病我國提出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改已然實施了若干年,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仍然是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特別是高一文理分科前的教學,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顯得尤為重要。部分同學在一進高中就抱定了學理或學文的傾向,而對於非其所選定之科目則抱敷衍甚至是棄之不學的態度,常常聽到有些學生説“我又不學文科或理科”的言論,而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則會嚴重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而要克服這種現象,一個好的方法就是通過教師有個人魅力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讀了馬永錄的《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書,結合一個學期的實際教學工作,就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有了如下一些思考與體會。

一、師生平等對話,構建和諧課堂

新課改下的課堂,強調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合作探究式的自主學習。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古語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喜歡並樂於親近,則其教育教學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和認可。反之,學生如果對老師產生厭煩情緒,相對應的對於其所授內容亦容易產生牴觸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進行平等的真誠的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富有激情,增強語言魅力

生動、幽默、精練的語言,飽有激情的富有感染力的課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情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於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具有無形的力量。在歷史長河中,中華五千年的跌宕起伏,世界歷史的風雲際會盡在嘴脣的一張一合之間,一堂飽有激情的歷史課,可以讓學生有酣暢淋漓之感。而生硬古板甚至照本宣科的方式則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沒有感情投入的講課是很難調動學生的興趣的。

三、切合學情,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

新課改下,教學模式要求靈活多樣化,如情境創設法,問題探究法,分組討論法等。然而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需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如同樣的分組討論題,學生的基礎不同,其所取得的成效不盡相同。基礎好的班,討論可以展開,學生參與性高,主動性容易調動。而在普通班,因知識儲備不足,其對知識本身就不瞭解,更何談討論。而長期設置學生討論不起來的話題或提問,則會使降低或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到所教班級學生的學情。同時,在教學手段上,可以採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播放視頻、圖片等方式,將歷史場景更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

四、與現實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總是與現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將過去了的歷史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感受歷史,拉近與歷史之間的時間與空間感,更能激發學習興趣。如在講述《甲午中日戰爭》一目時,與當前熱點問題釣魚島爭端問題相結合,闡述釣魚島問題的淵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習的興趣。

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任重而道遠,需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探索發掘,不斷提升教師個人的學識與才能,增強個人魅力與專業素養,使自己的課堂豐富多彩而富有吸引力。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8

最近空閒之餘讀了幾本書,我想,老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説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9

作為教師,要想永遠勝任,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知、更新教學方法及教學觀念。今年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如何成為高效能教師》的書。看了目錄,感覺頗具誘惑力:A.什麼是真正的高效能教師(成功的教師必須瞭解和實踐高效能教師的三大特質);B.第一特質:積極期望(高效能教師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望);C.第二特質:課堂管理(高效能教師是一個優秀的課堂管理者);D.第三特質:掌握課堂(高效能教師知道如何設計課程來幫助學生進步);E.全新的理解:從高效能教師成長為教師領袖(孜孜不倦地學習成長的教師最終會成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

我雖不是什麼成功教師,但是我也想成為一名高效能的教師,因為我也想具備高效能教師的特質: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望、做一個優秀的課堂管理者、想知道如何更合理的設計課程來幫助學生進步。

讀了《如何成為高效能教師》,我更明確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能的課堂上,要的是老師的盡心盡智而不是大聲叫嚷、發號施令,更不要打擾學生的自主學習。

對於我們教師,營造高效能的課堂首先要認真備課,尤其是備學生。如果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大打折扣,高效課堂無從談起,教師備好課就傳遞給期待學生成功的信息,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必備信念。其次,要認真設計好課堂教學,諸如講解、闡發、提問、演練之類的教學活動等,都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做到難易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另外,要加強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高效課堂這一最終目標。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0

作為一名一線的國小教師,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內容最全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範梅南先生説,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要讀書,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

在這短暫的幾個月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感覺收穫頗豐。

第一,讀書方法。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第二,讀書促我成長。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1

音樂教育心理學是專門研究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師生相互作用的各種心理現象以及教與學的心理規律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知、情感和意志三方面的心理活動都在發生、發展和終止。所以瞭解學生在學習時心理上可能會有的變化及時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是有效教學的最佳方法,而音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更需要扮演好各種不同的角色才能在現在的音樂教學中得以勝任。

一、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用一定的世界觀和道德行為規範塑造學生的良好的審美心靈,教師必須清楚,音樂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二、音樂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向學生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音樂才能的發展和身心的健康。

三、學生身心健康的保健者:讓學生能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人,音樂教師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心理健康予以足夠的關注,能通過音樂的學習引導學生用健康的人生觀生活。

四、學生集體的組織者:音樂教學不光涉及課堂教學還涉及到學生的課餘生活中,音樂教師要將這兩個方面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為學校音樂生活的組織者和倡導者,注意培養音樂積極分子和骨幹,更要發揮好大部分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組織觀和集體觀。

五、孜孜不倦的學習者:音樂教師要想把音樂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自己就必須要具備紮實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更要有強烈的再學習的意識,在現代這個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的時代,音樂教師的知識的容量和質量都是要進一步得到提高的,這樣學生在聽課時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知識體系。

本書還非常系統地在音樂的很多方面都作了詳盡的闡述,是一本音樂教師不可不讀的書。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2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閲讀水平。在一定意義上説,讀書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學校。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讀書當然不僅是為了學生。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家長對教師要求高,對學生的期望高。而學生又自己卻無所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在暑期讀書活動中使我受益非淺。現將個人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敢於正確面對自己,認識自己。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總之,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其次。做一個有豐富業餘愛好的人。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有一兩種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一個有情趣的老師,他的生命質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親近。誰也不願意與一個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諧地溝通。誰也不願意與一個遠離自己生活的人去溝通。

第三,做一個善於反省的人。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對於教師來説,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

第四,新課改下,要轉變班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新課改一個鮮明的特點是:由以前關注學生所學的“知識”到現在關注學知識的“學生”。這種關注點的轉移以及“學生中心理念”的確立,使教學領域的改革取得了較大成效。然而,班級管理改革卻相對滯後,一些不科學、忽視學生“自主性”、限制學生積極性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滯後的班級管理改革制約着新課改的整體推進,因此班主任必須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徹底轉變班級管理理念和方式。

第五,要擺正位置為學生的服務,應該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學生。服務的好壞要學生來評價。教師還要提高服務手技能和態度,把學生作為服務的對象,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有好的心態,學生就會心存感激。當學生學會感激之後,才會醒悟,才會更好的回報教師。

總之,這次讀書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建議,都有其獨特的內涵,今後我還會不斷地學習、充實、發展。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3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心得體會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4

近期我讀了打造《你的第56號教室》系列之10——《教師怎樣駕馭課堂》。

這本書是分專題介紹的,每專題都有相關案例指導。其中“積極的表揚讓課堂活起來”這一專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們知道,簡單的表揚會導致孩子求知不深入,淺嘗輒止。比如朗讀課,學生朗讀後,有的老師給予表揚——“讀得不錯”,“讀得真好”,這種讚揚性的評價,缺乏針對性,學生感到不知如何處理或處理不好的地方得不到指導和糾正,何談能力的提高?還有諸如“你真棒”“你真好”這類表揚,棒在哪兒?這種表揚不要也罷。因此運用評比型表揚要讓學生在對比中,知道自己好在哪裏,知道自己如何提升自己,從而在後面的教學中積極表現。反之,倘若教師評比引導和評比方式不恰當,不但不會利於教學進行,還會影響教學秩序。

渴望關注,渴望欣賞,渴望讚揚,是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温情話語,鼓勵的言辭,不只是優秀生才能領會,那些被認為是調皮搗蛋的“壞孩子”同樣能從中吸取力量;甚至,這些話語對他們來説,更加珍貴和更具感染力!

我班侯盛林同學是留級生,兼顧學困生、調皮生,經常出亂子。但是由於年齡比其他孩子大一歲,他打掃衞生扒垃圾有模有樣幹得趕緊又利索。這學期初,我在班裏當着同學們的面表揚了侯盛林的值日,同時給了他一個“閉燈天使”的任務:上、下午放學給班級及時關燈。自我説完,到了當天下午放學,我送完路隊,看他還在教室站着,問他為什麼還不走,他説:“老師,不是您是讓我負責關燈嗎?我等值日生幹完再關燈走!”我當時沒有認為他不知變通不知讓值日生負責嗎?更多的是我看到了一個孩子的進步,一個孩子的承諾……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提高課堂駕馭能力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關鍵。可以説,教師課堂駕馭能力的高低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那麼如何迅速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呢?

首先,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其次,潛心備課工作,運籌教學方略。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可以説,不備課就不能上課。備不好課也上不好課。第三,重視情感投入,營造學習氛圍。教學過程不單純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第四,啟動教育機智,提高應變能力。課堂教學中偶發事件的處理直接反映教師課堂駕馭能力的高低。

教師如何讀書心得15

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主編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如何成為最好的教師?引用編者的話就是:“我們教師應努力提升自我,修煉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教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我想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説過:“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入於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教員的,也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編者在書中將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典感言分別進行了闡述,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鑑和指導意義。作為老師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幾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完本書後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如何做最好的教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

(1)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

(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書中提到:“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都説人沒當母親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當了母親之後又是一種心態,以我的理解,可能當了母親,有了自己的孩子,對待學生便有了母親待自己孩子的心境。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都是有無數優點的。我們常説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想,如果有了母愛之心,我們就會發現,原來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但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那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而應該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和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差生”。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必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着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着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最好老師的基礎。作為班主任的我,要從“喜歡學生”向“愛學生”發展!要為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學期開始,我重新調整自己,平時多想學生們可愛的地方,比如清掃時整潔的教室、節日時温馨的短信、課外活動時活潑的身影……;儘量和他們成為朋友,多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言行舉止……,在學習與生活中,用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標準去對待不同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老師的關愛。慢慢地我發現,學生們課後更加喜歡圍在我的身邊,嘰嘰喳喳地説個不停,有時還脱口而出喊我“媽媽”。這時,我深切的體會到做一名教師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而能做一名學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那又將是何等的幸福!

因此,對於懷着“做最好的教師”心願的老師們,為達成所願,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因此,只有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師”。

在現實生活中,最好的老師,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當上,這是為什麼?難道説做最好的老師、成為名師真的就這麼難嗎?我想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缺少了勇氣與自信,更缺少了作為純粹教育人的那種激情!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由此我也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還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快樂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面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只有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你就會感動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

標籤:教師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