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1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樂,“讓孩子快樂,讓孩子玩”是兒童文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由於二年級孩子識字量還不多,所以我在十月份的課外閲讀計劃是讓孩子們讀《格林童話》,如果沒有《格林童話》的孩子,可以閲讀《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或其他童話故事。還在十月底安排了一次“故事大王大比拼”的班會課。

班會課上,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舉着手想把自己肚子裏的故事和大家分享。説故事的孩子儘自己的能力把故事講得精彩,聽故事的孩子專心致志地細心聆聽,故事説完後孩子們還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給予故事王鼓勵的掌聲。

班會課後,孩子們經過故事王的表情、表達、精彩程度等予以投票,最後經過票數的多少選出前三名故事大王。比賽結束了,孩子們還意猶未盡。

經過本次的“大比拼”,讓孩子們嚐到了看故事、説故事、聽故事、評故事的樂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經過這次的比賽,也讓我對日後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課外閲讀、如何更好的開展故事會有了更充分地瞭解。在日後我一定不斷改進、完善孩子們的課外閲讀,讓他們更快樂的在玩中學習。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2

高爾基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書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它不僅使人知識廣博、學富五車,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人的品德和情操,而從小培養孩子讀書閲讀的習慣尤為重要,那麼我們是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

首先,是家長對孩子的主動閲讀。我們家劉子正在呀呀學語時,我就依她的年齡段買書。《嬰兒畫報》、《幼兒畫報》、幼兒智力世界》那是每天必讀必看的。這些書,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也許孩子聽不懂,只是被色彩鮮豔的畫面吸引而已。但是,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孩子的語言和理解能力卻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就像為一棵小樹苗澆水,它不會馬上長出葉子,但是它的根在靜靜地吸收生長。孩子的整個幼兒時期,我們幾乎是天天陪着孩子讀書,《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安徒生童話》包括繪圖版的中國經典名著等。主動與孩子一起閲讀,這既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情滋潤的過程,是一道分享快樂的美味大餐,何樂而不為?事實證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學習進步,得益於主動閲讀,主動地讀書。

第二,從識字開始,帶動孩子的閲讀學習。要閲讀,必先識字。在孩子兩三歲時,我們只是買來許多識字卡,讓孩子去看去認去讀。後來,孩子的爸爸買了一個點讀機,兒歌、詩歌、故事、圖片等等,包羅萬象、內容眾多。孩子拿着點讀筆,聽着聲情並茂的發音,一下子產生了興趣。每天一放學主動去拿着點讀筆,聚精會神地跟着學跟着念。在這期間,孩子認識了大量的字,這為她的閲讀奠定了基礎。每逢節假日,我們一家三口或去書店,或去超市,靜靜地看一會兒書,讓孩子把認識到的字再回歸再現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加深提高孩子識字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識字的興趣越來越濃了,閲讀的興趣也慢慢提高了。

第三,言傳身教,營造良好的閲讀環繞和氛圍,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就要為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温暖和快樂的閲讀環境和閲讀氛圍。父母首先要對閲讀產生興趣,簡單地説,父母要帶頭看書,才能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在充滿書香的家中,孩子感覺到的也只有把書作為好朋友,天天看天天讀了。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更離不開老師和學校。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成為祖國的人才,從小多讀書,讀好書,長大才能成為有用之才。隨筆而已,和老師家長共同學習。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3

作為家長,我很慶幸孩子就讀了一所有濃郁書香氛圍的好學校,感謝學校為培養孩子閲讀習慣所營造的良好氛圍,感謝學校全體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為培養孩子閲讀習慣養成而付出的艱辛努力。學校開通的家校互動平台給我們提供了交流的機會,我也藉此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在培養孩子閲讀和習慣培養過程中的幾點個人體會。

一.家長要以平實心態對待孩子閲讀

俗話説"強扭的瓜不甜",對待孩子閲讀習慣培養,也是逼不得的。以平實心態對待孩子閲讀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以平實心態對待孩子閲讀的書籍。培養孩子閲讀,家長不能有功利思想,只讓孩子閲讀一些與考試、與日常學習密切相關的書籍,閲讀與學習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書就認為無用。培養閲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在孩子的平時教育中,我非常鼓勵他看感興趣的書,童話、漫畫、科普、歷史、地理、天文、動植物以至於名著等,孩子幾乎都看過,尤其是一些科學探祕或動植物方面的書籍。我也知道,許多書不是他的年齡可以理解的,但只要他有興趣看,我就不加干涉,我總認為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視角,孩子的眼睛也許看到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更精彩世界。平實心態閲讀的另一方面是以平實心態看待孩子閲讀後的效果。閲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這種"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讓孩子喜愛這項活動。閲讀的功能在於"薰陶"而不是"搬運"。教育孩子全在細節中,每個看似微小的細節,對孩子的影響都可能是巨大的。有時候咱們的孩子讀書,讀過就沒有留下印象,我們做家長的也不要非逼孩子要講述給我們或者寫出感想,只要孩子讀過,即使他沒記住多少東西,但終究會在他腦子留有影響,就如雁過留聲一樣,閲讀多了,自然會厚積而薄發。

二.閲讀方式、地點不拘一格

與孩子一起閲讀的方式很多,在我和孩子的共同閲讀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剛入一年級時,一般是我和他共同閲讀同一本書,到下學期,已改為我們各自看自己的書。上了國中,是他自己選書,自己閲讀,當有問題時才和我們交流。閲讀的時間不固定,有時是在飯後、睡覺前、作業做完後,只要是空閒時間,孩子會隨手拿起他感興趣的書讀。地點更不固定,或在沙發上、牀上、餐桌旁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看書的地方。我也曾經試圖規範過,但發現孩子的閲讀興趣會隨之消失,本來閲讀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我也便讓他隨意而讀,孩子也一直對讀書抱有興趣。但是,最好還是引導孩子在書桌旁以正確的姿勢閲讀。

三.不過分滿足孩子的購書要求

孩子的買書慾望一直非常強烈,剛開始我也幾乎全部滿足,不到一年時間,為他買了一堆本,內容也涵蓋了漫畫、小説、童話、科普、名著等等。我認為他該會認真閲讀了,但最後發現他的興趣僅在於買而不在於讀,不知在座的家長是否與我有相同的感受,孩子對買過的書的興趣減少了很多,大多數書都在書架上睡大覺。我嘗試改變方式,週六或週日,有空閒的時候,尤其是暑假,我會常帶孩子到新華書店看書,我發現孩子在書店看書比在家看書投入很多,慢慢的我也悟出了道理,可能的話,我們家長可以儘量給孩子租書看或借書看。這也應了一句古話"書非借不能讀也"。

四.閲讀氛圍須全家共建,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生活的很大部分時間在家庭,營造家庭的閲讀氛圍對孩子至關重要,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孩子的閲讀習慣的培養,家庭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理念、統一的態度,與孩子共同閲讀時,指向的不僅僅是爸爸、媽媽,更有背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等的大家庭成員,需要大家一起共同營造一個閲讀氛圍。當我們對閲讀產生濃厚興趣時,孩子對閲讀也會產生興趣,每天抽出時間共同閲讀,慢慢的,閲讀不僅僅是孩子的事,更是我們大家的事。大家都在閲讀,孩子自然就會感覺閲讀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五.掌握好的閲讀方法。

根據不同的文章,採用不同的方法去閲讀,要引導孩子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讀"法。對於喜歡的讀物,儘量選擇精讀。一句一句地去讀、去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讀。對於有意義但不太喜歡的書,可以選擇略讀,速度較快,意在瞭解大概內容;對於信息性的讀物,則可以選擇瀏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理解的來讀,儘量節省時間以提高閲讀量。以上三種讀書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六.要養成"愛思考"的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名言精闢地道出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一個人勤于思考,才能不斷髮現問題。能不斷髮現問題,不斷提出問題,是一種十分寶貴的學習潛質。學生一旦養成了愛思考的習慣,他的學習成績就一定會不斷提高。著名學者李公僕讀書講究三法:一是讀活書(即多讀那些有生命的經典,或者多讀那些充滿時代氣息的書);二是活讀書(即讀書要多動腦筋思考);三是讀書活(讀書要聯繫實際,學以致用)。我想這對讀書的人會起到很好的借鑑作用。

中國現代女作家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説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能使人受益匪淺。近一年來,在泰安六中書香教育的侵潤下,通過和孩子的共同閲讀,我懂得了作為一位家長所應擁有的心態:平和、不功利。只有家長心態平和,孩子才能平和不衝動;只有家長堅韌,孩子才能不畏艱險;只有家長上進,孩子才能努力要強;只有家長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家庭溢滿書香,孩子才能自如的沐浴書海。真心的希望:學校、老師、家長三位一體,共同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希望泰安六中的書香特色教育碩果累累,更祝願從泰安六中走出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成、儒雅一生。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4

一、營造良好的閲讀環境和氛圍

1、怎樣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首先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温暖和快樂的閲讀環境和閲讀氛圍。閲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其中環境的薰陶最為重要。要想孩子愛上閲讀,父母首先要對閲讀也產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

2、書在家裏無處不在,讀書是家裏成員的休閒活動之一,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閲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鼓勵孩子將書當“玩具”去玩,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內,我們應及早地為孩子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

二、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閲讀能力最好的途徑

1、《蘇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書作家橋斯坦賈德曾説: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給孩子吃飽穿暖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去為孩子們選擇出最好的書,帶回家來,放進他們的卧室裏。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的父母很早就開始給他們讀書,並使他們養成了熱愛閲讀的良好習慣。

2、當孩子看完一篇東西時,要鼓勵孩子敍述出來。家長一旁要注意適時鼓勵、表揚和引導,讓寶寶們感到興奮和自豪,由此產生閲讀更多書的願望。在閲讀過程中,當他講錯了或講得不夠好時,不必向對待學生似地認真糾正。有些兒童不愛閲讀是由於家長不尊重他的智慧和自尊心,一味地指點糾正,這會使他感到厭煩。孩子都是愛玩兒的,爸爸媽媽們還要多考慮如何讓閲讀更生動、有趣,通過一些寓教於樂、有趣的語言遊戲讓孩子愛上閲讀。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親子閲讀,不僅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孩子在媽媽的懷抱裏很有安全感,這對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長都很有利,讓孩子在快樂中獲得心智全面發展。

總之,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天長日久、不斷重複的結果。貴在持之以恆。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家長的天職。而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由家長捧着的書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5

莎士比亞説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學會閲讀首先要養成閲讀習慣,這種習慣不需要別人強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覺就能自然而然地就會去進行閲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們閲讀習慣的培養。孩子們在閲讀實踐中由於沒有及時得到指正和指導,造成閲讀跟不上,想像力也就越來越差,由於現在電視網絡的便利,孩子閲讀時間空間相對越來越少,豐富的想像力也會隨之消磨掉。家長老是抱怨孩子不會寫作,這就是想像力缺失造成的,孩子也就沒辦法把文章的層次,段落寫清楚。

草原雄鷹指導師就學習習慣第五講《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又給我們家長指明瞭引導的方向,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方法一:家長要營造讀書的氛圍。家長首先要養成閲讀的習慣,可以邊閲讀邊評價內容,這樣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關注,慢慢地孩子也會受感染。比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書店,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整天在書店裏找書看,小孩慢慢就喜歡閲讀了。又比如家長也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架擺上他自己的圖書,並幫孩子作圖書的分類整理,當孩子主動閲讀放置的圖書,雜誌,報紙等,父母可以給予誠摯的讚美。由於父母的欣賞,孩子自然樂於閲讀。

方法二:家長要與孩子做好親子陪伴閲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親子閲讀不同,幼兒早期陪伴是通過孩子熟悉的事情入手,去刺激感觀,讓孩子邊玩邊對卡片,這樣又能記住還會説。當孩子會説話時家長用童話故事去進行親子閲讀,通過熟悉的植物及動物去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並展開,慢慢地孩子就會通過童話故事,能把簡單的情景描繪出來。我們家經常與孩子共同讀書,或者,每天臨睡前留出一刻鐘時間,指導博文讀報讀書,那時候天天如此,博文也慢慢地形成了習慣。可有段時間,一方面我們的原因,另一方面兒子迷上了三國的評書,天天臨睡前把閲讀時間改為聽評説時間,當時我們也沒反對,但現在想想還是有點欠考慮,聽與讀是兩種不同的方法,每天閲讀還要堅持,並給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歡的閲讀材料,這樣可以放寬孩子閲讀範圍,自由閲讀自己喜歡的內容,自由發揮閲讀天性,從而愛上閲讀,使兒子博文的想像力更一步的提高!

方法三: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識讀興趣。我記得兒子博文從小就喜歡聽老師或我們朗讀,幼兒園的每一篇文章雖然識字不多,但博文都會背誦下來,而且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應運到生活中。我一直認為朗讀不僅是創造一種讀書的氛圍,更主要的是,幼兒時的孩子聽的能力比看的能力強,他們聽到了豐富的詞彙和大人對書的理解。等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詞語和句子後,孩子會自動地轉換成自己的語言。要經常給孩子朗讀,為了調動朗讀的積極性,對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找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讀給爸爸媽媽聽,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

方法四:家長要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閲讀興趣是在識字興趣基礎上培養的,這樣孩子的想像力得到了一個充分的發展。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己閲讀,也可以孩子與家長互讀,可以用讀"故事,小説,科普,讀物,雜誌,報紙"等形式,這不但可以營造家庭讀書氣氛,可以讓孩子願意跟隨父母閲讀,而且讀完之後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鼓勵孩子發表意見和觀點,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怎樣把課外閲讀與課文中的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或引導孩子做好讀書筆記。在孩子們閲讀的過程中,必須培養孩子閲讀思考的習慣,糾正那種“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不良習慣,這樣才能引導與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並激發他的閲讀興趣。

方法五:常見的閲讀方法。一種方法是精讀與略讀。所謂精讀(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家長要引導孩子在讀的過程中逐字逐句逐段逐篇大聲讀出來,要求孩子分析文中內容,並講出主要內容,讓孩子去領略分析書中的能力,讓孩子作出自己的是非判斷。所謂略讀(這種閲讀的目的,是為通覽全篇,取其精華。不要求對讀物逐句逐詞地進行閲讀,以求迅速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從大主題入手,再從細節會考慮。)家長引導孩子先從內容簡介,快速瀏覽章節中的主要人物,精彩片段等等,讓孩子在寫作中構思,列出題綱,並瞭解大概意識。另一種方法是邊讀邊記憶。家長引導孩子對內容不能枯燥的去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記憶,可通過(有意記法—理解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精選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口訣記憶法—圖像記憶法)等方式去引導。閲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做摘錄、記筆記可以及時記下心得體會,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細心與耐心。宋代的朱熹説過:“讀書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再加上一到,就是手到,要手勤,要摘抄原句或做上記號,進而在寫讀書筆記時將句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四到當中,心到手到最為重要。

兒子博文的閲讀習慣,每天放學後一小時的閲讀量,對於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從要求二年級閲讀量的3—4萬字上升到三年級的20萬字,這些往往還不夠,而造成這個原因的是我與老公對博文閲讀方法上的引導還不到位,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希望能更加努力!希望進入我小家學習的家長朋友們,我們要從孩子的年齡特徵出發,根據具體情況逐步培養,由小積大,最終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6

良好的閲讀習慣,是打開通往知識之門的鑰匙,是滿足孩子求知慾和好奇心的工具,也是家長送給孩子受益終生的禮物。今天我就家長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的必要性、方法和途徑和大家一起探討。

一、家長培養孩子閲讀習慣的必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實現自我的決定性影響因素。其中,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任務。"讀書是唯一沒有雜質的享受,比其他任何興趣都給人以更持久的歡樂"。據研究發現,愛書的孩子其人格特徵是温柔、善良、開朗、快樂、幽默、自信,有氣質、同情心,詞彙豐富,人際關係良好,在學習上表現突出。這就啟發我們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法國思想家蒙田説得好,"唯有讀書才是最可靠的,它一直屬於我們,即使在年老或孤獨的時候,書籍都可以伴隨我們。"?

(1)閲讀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靜心

有的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興趣,甚至懷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動症",我想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還在家長。我通過兩條途徑來培養孩子的靜心:一是練鋼琴,二是讓她看書。現在看來,受益匪淺,特別是每次作業,都會認真對待,而不像有的小朋友,每次作業字跡潦草,好像總有人在後面趕他似的。

(2)看書有助於提高閲讀能力

有的家長認為閲讀僅僅與語文有關,其實不然。我們現在提倡"終身學習",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良好的閲讀能力。因為一切知識和技能都是以閲讀能力為基礎的。以我教書的經驗,我們數學裏的應用題,要求學生能找出一些數據內在的關係;而英語的語感要以中文的語言能力為基礎,一切都源於語文能力。如果從小孩子形成了良好的閲讀習慣,那麼面對將來的考試和學業,他們就能輕鬆愉快地渡過,進一步在社會上脱穎而出。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多閲讀,俗話説得好:"開卷有益""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讓孩子不斷地閲讀,才能進一步地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這是沒有捷徑的。

(3)為口頭表達、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要求學生表達要精確、到位,語言要上檔次、有品位。這些語言來自哪裏?靠平時的積累。你別看平時他們好像隨便東翻翻,西看看,但總有一些會在腦子裏留下痕跡,在他需要的時候會自己躍出來。

還有的學生經常聽到作文就叫苦連天,説我們一天到晚做的是同樣的事情,走的是同樣的路,哪來那麼多新鮮事兒來寫?有的抱怨家長不帶他們出去玩,以致他們沒有話題其實,我認為這些孩子或多或少有點"感情貧乏症"。作文的素材其實多得很,"一切景皆寓情"關鍵在於你以怎樣的眼光、怎樣的心態去看待發生在你周圍的點點滴滴,在於你是否是個有心人。比如:你看到有人在闖紅燈,你可以寫下你的思考;樓下的爺爺奶奶跟你打了一下招呼,你可以體會到親情的温暖,凡此種種生活細節,都是寫作的源泉。那麼我們家長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這種觀察力、感悟力呢?

有的家長會給孩子去買各種各樣的作文選,我個人認為這是"急功近利"型的,長此以往,你的孩子的文章永遠不會有新意,只會跟着別人走。所以我提議,家長應指導孩子多看文學作品,如世界名著,名家名篇。所謂"站得高,看得遠",你想,《作文選》是孩子寫的,高尚的文學作品是大師們寫的,你更願意你的孩子與誰交朋友?孩子們閲讀多了,自然就會產生一些思考,或者找到一些感情上的共鳴,學會去體會、去感受,這樣一來,良好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新品質就培養起來了,寫文章也不會那麼頭疼了。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

(1)家長以身作則,作好榜樣。

言教不如身教。家長要愛讀書,善讀書。家長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孩子是不無裨益的。我想,如果家長在看電視,卻拼命叫孩子讀書,孩子只會覺得你在娛樂,而要他去做苦差。家長要善於在家庭之中創造讀書條件,營造讀書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愛上讀書。

(2)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

我現在回憶養育女兒時的點點滴滴,最值得欣慰的是我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在女兒上幼兒園時我幾乎每天堅持給她講故事,但最令我遺憾的也是講故事,因為我也很喜歡偷懶,有時為了讓她少問幾個為什麼,故意把一些難一點的詞語換成簡單的,或者把我認為她不能理解的事情跳掉,圖個省事。其實,我們往往低估了他們。我女兒一年級開始自己看那種帶拼音的、一面只有幾行字的書,到現在那種一本本厚厚的小説,我問她:"你能看懂嗎?"她説能,想想也是,如果看不懂,她幹嘛還看!

為了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我想平時多跟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分享、一起討論也不失為一種很有效的方法。記得上次看《讀者》,有一篇文章,題目是《賣米》,講的是一個小女孩陪媽媽賣米的一個過程,我看了後很感動,就把她推薦給了我女兒,當時她説:"呀,這麼長!"我就告訴她,你看看吧,媽媽小時候其實也是這樣艱苦地過來的。她一聽,原來,這也是媽媽那個時代的生活,特來勁,馬上就看完了,還問了好幾個問題呢。還有一次,也是《讀者》上的,叫《頭朝下的逃生者》,我也推薦給了她,我説,"你好好體會一下吧,你不是經常擔心媽媽不愛你嗎?其實,每個母親都非常愛自己的子女,這種感情甚至在他們還沒出生前就已經根深蒂固了,不信,你看。"這樣,孩子的閲讀興趣就來了。所以説,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關鍵在於家長如何利用這種好奇心來培養他們的閲讀習慣。

(3)家長要科學選書和購書

有一句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交朋

友。"所以,家長要選經典書。經典書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書,是人類知識中的精華。如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遊記》,只要是其中的故事,孩子都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百聽不厭,百看不厭。選經典書時在選版本上要選少年版,更適合孩子讀,還要考慮出版社、譯著還要考慮到譯者等因素,有時候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翻譯過來的味道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很多的譯者本身就是一些很有名望的作家,像:錢鍾書、任溶溶、梅子涵等。還有購書時一定要注意買正版書,盜版書錯別字多,質量不高,對孩子影響不好。

家財萬貫,不如滿室書香。猶太民族飽經磨難,但在智力領域裏常處優勢,為什麼?14歲以上的猶太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為世界之最。在猶太人家裏,小孩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書本是甜蜜和充滿誘惑力的,值得細細回味、咀嚼。

無獨有偶,在澳大利亞,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就是用十天的時間,去看完一本近千頁的書。不僅僅是讓你走馬看花,也不是讓你寫個故事梗概,而是叫你寫出人物分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讓我們的孩子僅僅完成作業就萬事大吉,而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閲讀習慣。

讓我以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一句話來結尾吧: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孩子將來的命運如何?就看他今天是否養成了好的習慣。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7

一、什麼才是真正的教師整本書閲讀?

在學習課程的時候,當聽到吳教授總結整本書閲讀課程實施情況,提到了五類不同的閲讀狀況時,我還特別慶幸,覺得自己似乎已經到了第五層次”師生共同讀完一本書,組織閲讀交流會”,可是仔細一想,我將自己讀過一兩次的書帶給學生,上一次導讀課,然後上一次讀後交流課,我就是一個真正的閲讀者嗎?是一名合格的閲讀者嗎?我的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是不是變得更愛讀書了,更會讀書了,我想,我現在所做到的應該只是讓學生更愛讀書,而在更會讀書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一本書,如果做教師的也只是匆匆的讀一次,就在班上上整本書的課程,這樣的做法未免太過於心急,這樣上出來的課也只能是流於形式,止步於嘗試,並不能稱之為專業。想到這裏,我就覺得甚是幸運,因為在我迷茫的時候,遇到了親近母語這麼好的課程。讀起來,學起來,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閲讀者。

二、如何恰當地選擇整本書讀後交流的主題?

吳老師在課程的理論部分詳細地介紹了一本書確定交流主題的過程,任何一本書,最後我們歸納出的主題有很多種,有的主題是甚至非常宏大,這些主題如何落實到課堂中,如何和兒童鏈接起來,如何用有效的形式去進行討論,我覺得整本書閲讀中這是最難的一步。

以我本學期在自己班級嘗試閲讀《夏洛的網》為例,因為這本書我自己看過好幾次,非常喜歡,所以把它定為了我們上學期的共讀書,在讀後交流課上,我選擇了三個主題:

1、威爾伯為什麼獲救?

2、在夏洛眼中,友誼是什麼,生命是什麼?

3、你認為友誼是什麼?生命是什麼?

討論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孩子們興趣濃厚,暢所欲言,甚至討論出了威爾伯之所以獲救,也是因為他自己在拯救自己,然後到了第二、三個問題時,學生明顯就積極性不高了,後來課後我自己進行了反思,才發現,確實“友誼”“生命”這些話題都太過於宏大,三年級的孩子其實不太樂於討論這樣抽象的問題。所以,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我制定的交流討論的話題上,沒有鏈接學生的實際生活,沒有畫抽象為具體。

三、不斷嘗試,才會柳暗花明

深知整本書的閲讀對孩子們的益處,所以即使開始得晚一點,做得暫時不夠好,我還是不遺餘力的在班級進行着嘗試,帶着對整本書閲讀課程的學習收穫,加上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的經驗,我相信,班級的閲讀課程一定會走上正軌。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8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幼教專家們都十分關注早期閲讀,認為早期閲讀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發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程度,將會影響其終身學習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我國在新《綱要》的內容中,第一次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閲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書寫技能。"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早期閲讀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早期閲讀是指在幼兒園階段,以圖畫讀物為主,以看、聽、説有機結合為主要手段(不要求書寫),從興趣入手,萌發幼兒熱愛圖書的情感,豐富幼兒的閲讀經驗、提高閲讀能力。

如何才能培養幼兒的早期閲讀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創設良好的環境,提高閲讀興趣

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在幼兒閲讀活動中至關重要。向幼兒提供含有較多閲讀信息的教育環境,不僅能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還能鞏固閲讀效果,讓幼兒在豐富的閲讀環境中,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的語言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以獲得成功的喜悦。

1、為幼兒提供閲讀的材料

幼兒所接觸的書面語言一般是他們已知道的東西的文字代碼。從幼兒認識書面語言這一特點出發,在早期閲讀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失地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閲讀材料,並擺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選擇閲讀材料,自主的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閲讀活動前,我在活動區、圖書角里提供相應的新圖書,新圖片,並向幼兒介紹圖書、圖片的名稱和內容,以激發幼兒閲讀的慾望和興趣。在閲讀活動結束後,開展角色遊戲活動,讓幼兒挑選最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或者講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故事情節,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2、 提供閲讀的機會和場所

早期閲讀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閲讀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閲讀內容,為幼兒提供機會和場所就顯得十分重要。我根據幼兒的早期閲讀教材,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閲讀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充分享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語言的知識,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閲讀經驗。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幼兒讀物,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幼兒自由閲讀,使幼兒將已有的閲讀經驗同化於自主閲讀中。我們發現幼兒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活動,會自由地選擇閲讀內容,挑選自己喜歡的字寶寶、説上一段小故事,幼兒也會戴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頭飾進行交流。

二、從習慣培養入手,注意幼兒閲讀方法的指導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為主",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而且幼年時期形成的習慣也比較牢固,不易改變。專家們普遍認為閲讀是伴隨幼兒一生成長的活動,所以對幼兒早期閲讀的教育,應站到終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視。

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幼兒對翻書的動作比對閲讀本身更感興趣。因此,他們的讀書速度非常快,往往別人剛看一點,他們就已經看完了一本書。還有的幼兒只對圖書中色彩鮮豔的圖案感興趣,所以常常表現出看書時的無序性。產生這兩種情況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幼兒還沒有真真地掌握閲讀的方法,養成閲讀習慣。以下是我在閲讀中的一些做法:

1、增強幼兒愛護圖書的意識。

幼兒喜歡圖書,然而又不知道怎樣愛護它們,這就需要我們加以教育和培養。

A、教會幼兒如何取放圖書。在閲讀前,先讓幼兒觀看書架上擺好的圖書,我再做如何從書架上取放書的示範,然後請幼兒模仿練習取放書,每次閲讀活動都要求他們這樣去做。為保持圖書的整齊,還帶領幼兒一起整理書架,將書按大小分類擺放。

B、教會幼兒交換圖書。有些幼兒無論是看書還是玩玩具,都喜歡一個人看或一個人玩,不允許別人動自己的。尤其是幼兒從自己家裏帶來的書,更是愛不釋手,即使是看完了也捨不得放下。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就對幼兒進行啟發誘導。首先拿出一本書,對幼兒説:"我把這本書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換一下,誰跟老師換一下?"幼兒紛紛舉起自己的書説:"我跟老師換。"以此培養其初步的交換意識和願望。然後,我就組織小朋友兩個人兩個人地交換圖書,逐漸培養起他們互相商量、互相交換的好習慣。

C、引導幼兒愛護圖書,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看書時要讓他們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與別人掙搶圖書;看書時不能大聲説話,以免影響他人;發現圖書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體幼兒面前,及時用膠條或糨糊粘好。老師無聲的行動,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損壞圖書的現象就會逐日減少。我還要求幼兒注意用眼衞生,看書時眼睛與書保持一定的距離,教他們正確的看書坐姿。

2、教會幼兒看書的方法。

A、認識書名。每次更換新書,我首先向幼兒介紹書,並讓幼兒反覆指字、認讀。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朋友對班裏的圖書都能説出名字。

B、學會翻書。幼兒看書時,大都不會按順序翻頁,信手亂翻,翻到哪裏就看到哪裏。這時候我就教幼兒認識書的封面,告訴幼兒有書名的一面是前面,看書時應由前到後,一頁一頁地按順序向後翻。

C、幫助幼兒理解圖書的內容。幼兒看書的特點是速度快,往往只瀏覽一下畫面,一本書不到兩分鐘從頭翻到尾,就説看完了,馬上又想去書架上換。讓他們講書裏的故事內容,卻往往一句也講不出。這就要求我們首先把書中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一遍,使幼兒對書中的內容、角色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然後再組織幼兒看書。通過這種方法我發現,凡是老師講過的書,幼兒都爭着看,而且邊看邊自己講。這説明幼兒只有理解了才能產生興趣。

三、在閲讀中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讓學生體驗到快樂的情感,才能學好"。怎樣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呢?喚起幼兒比較低級的閲讀感知呢?首先設置問題引發幼兒的興趣。我們通過"導讀引入"和"定向設疑"使幼兒在問題情景中產生興趣。例如:在《會想辦法的魚》中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情景,你們喜歡魚嗎?為什麼?——小魚看到魚餌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魚餌到底能不能吃?——魚媽媽為何這樣説話?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有的説:小魚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説:小魚游來游去非常可愛……其次、採用激發興趣。閲讀活動是讓幼兒通過聽、看、想、説,在發展口語的同時思維也得到發展,只有成功地激發了幼兒的聽、説興趣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展,為此我們採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問(為什麼)等。再以《會想辦法的魚》為例提問:如果小魚吃了魚餌會怎樣?怎樣既可以吃到魚餌又不被魚鈎鈎住?有的説:"請螃蟹來幫忙,把魚鈎上的繩子剪斷",有的説:"請河蚌把魚餌的肉一塊塊夾下來分給大家吃",還有的想到了潛水員、孫悟空、奧特曼等。多向的提問把普通的故事變為讓幼兒有內容想和有話説的故事,這會使幼兒的思維處於激奮狀態,使幼兒喜歡錶達,敢於表達,這樣孩子才樂於參加,才能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的侷限,他們對閲讀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層次的,在閲讀的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指導,但指導不等於代替,引導不等於灌輸。為此,我們在與幼兒一起看圖書時,與幼兒討論畫面的內容,並設計一些啟發式的提問如:狐狸想了什麼辦法玩球?後來怎樣了呢?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等等,讓幼兒自己進行探索、想象、講述、表達。"狐狸用腳踢皮球,狐狸用頭來頂球;狐狸把球拿到店裏補起來;狐狸叫別的小動物借給他玩一下……"。

著名的心理學家託蘭斯説:"我們要想促進創造力就需要提供一個友善的和有獎勵的環境使之在其中繁榮發展"。為此,在閲讀中,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幼兒,仔細傾聽,善於傾聽,及時抓住幼兒思維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肯定、讚賞、激勵、鼓勵、獎勵。這樣幼兒在閲讀中的主動性、創造性的到了培養和體現。

四、將閲讀活動與識字緊密結合

一般的閲讀程序是先識字後讀書,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採用先讀書後識字的方法。我們的閲讀叢書中包括詩歌和故事兩方面的內容,詩歌明快活潑,故事短小精悍,有豐富的想象和離奇的情節。當幼兒還不認識文中所出現的文字時,先由老師閲讀,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附之動作和表演讓幼兒記憶詩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詩歌和故事內容後,我們教幼兒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裏念着字,腦子記着字。但是開始的時候,幼兒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協調運做,經常亂指一起,這就需要我們和家長共同幫助幼兒完成有節奏的指字訓練,讓幼兒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節奏,區分文字和標點符號,有標點符號的應該語氣停頓,但是手不用去點標點符號,應該直接去找下一個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兒換到下一行,用生動的語言告訴幼兒"拐彎請注意"。

總之,早期閲讀教育作為新時期幼兒教育的一個嶄新課題,我堅信,只要我們本着為幼兒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去認真研究、大膽探索,就一定能為幼兒的健康、和諧成長開闢廣闊的天地。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9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讀課外書是看閒書,久而久之會影響學習;作為教師為了片面提高學生的成績,對可能考到的知識點進行機械重複的練習,不重視學生的課外閲讀的指導;當然有的家長、教師也認識到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但是孩子在繁重的負擔下沒有時間去讀書。因些要改變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必須先更新觀念。家長和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課外閲讀的重要性,並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以提高課外閲讀的效率。

所以,首先我和家長達成共識,讀書倡議書、好書推薦、圖書管理員、借書證、圖書公約,得到家長的支持後,我開始着手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存入書架中,組織學生借閲,增加學生的閲讀量。有書讀,還要有好的讀書方法。“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國小生課外閲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無論從提高讀書效率,還是從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特點來看,都必須重視課外閲讀方法的指導。如果能使學生“撲在書籍上,像飢餓的人撲在食物上一樣。”那麼,課外閲讀指導就成功了。因此,我根據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採用背誦大王:根據學生的背誦情況,評選,並授予稱號、閲讀標兵、手抄報:辦有關讀書方面的內容,一月一次,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其次就是這學期我們教授了孩子《新華字典》的查閲方法,所以我鼓勵孩子在閲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查閲《新華字典》幫助我們更好的閲讀,最後我讓孩子們在閲讀中摘抄好詞好句,積累豐富自身詞彙量,現在一部分孩子們在寫話中能運用自如。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積累運用是語文學習之核。好文章看得多背誦得多,暢達的造句、不知不覺,變成自己能力原一部分。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10

教育專家坦言:兒童的智力取決於良好的閲讀能力。閲讀能力培養的越早,越能有效地推動孩子綜合素質的發展。孩子通過閲讀汲取智慧和勇氣,尋找到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良好的閲讀能力得益於良好的閲讀習慣,我們體會到親子閲讀是培養孩子形成良好閲讀習慣的理想方式之一。在孩子五歲左右的階段,親子閲讀給孩子帶來的熱情、快樂、智慧和信心遠遠多於孩子獨自閲讀。與孩子一起閲讀,既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情滋潤的過程,是一道分享快樂的美味大餐。

遵循孩子的興趣是形成良好閲讀習慣的關鍵。有人説過,興趣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命運,這句話看似有些絕對,卻點出了習慣對於人一生的重要性。我們的孩子對動物和昆蟲非常有興趣,我們就遵循他的興趣挑選這類書籍,特別是配有動物圖片的,陪他一起閲讀。這類書籍大多是科普類的,有大段的文字表述。孩子看圖片,認識動物,我們就在旁邊念上面的文字。雖然有大段的文字,但是孩子很有耐心的聽着,慢慢地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表述。我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並不急於給他全面鋪開,而是遵循孩子自己的興趣,挑他自己有興趣的書籍一起閲讀。在孩子對閲讀有了濃厚興趣後,再逐漸把其它的書籍推薦給他,他也會饒有興趣地進行閲讀。

選擇適合孩子的書是形成良好閲讀習慣的基礎。過早的讓孩子學習文字、計算或者邏輯是不是真的有利於孩子的發展,這樣的早教是否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個問題困惑着我們。因此,我們沒有選擇超越他年齡段的書籍,選擇的書籍既是孩子的興趣所在,又要有一定的閲讀價值,如印刷精美、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的圖畫書。

有了他喜歡看、經常看的書籍,他也會自然而然地多看,反覆看。我們的孩子對他有興趣的書籍常常會反覆翻閲,反覆講述,我們覺得這也很好,所謂"温故而知新"吧。

堅持閲讀時間是形成良好閲讀習慣的重點。四五歲的孩子每天有二十分鐘的閲讀時間,我認為是可以了。可能很多家長不同意我的看法,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四五歲孩子的興趣還是主要集中在玩耍、遊戲中,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待於進一步形成。因此,我覺得每天有二十分鐘的親子閲讀時間是可以滿足現階段要求的。堅持每天的閲讀是關鍵。每天一起閲讀,不僅讓孩子獲取知識,更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方式,同時也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堅持,把目標變為習慣。

通過親子閲讀,我們感覺到孩子的語言表達和閲讀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做的還不夠,以後要有意識多向他提出問題,讓他學會獨立思考。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11

孩子的培養是多方面的。

周潔老師以“如何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為力點,講述了孩子閲讀習慣養成對於孩子成長的必要性。孩子通過親子閲讀,在增強親子間的關係是同時,能夠拓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增強記憶力。培養孩子的閲讀能力,需要家長的堅持不懈,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而且感興趣的書籍,在家中營造一個讀書環境,提高孩子的閲讀興趣。

孩子閲讀習慣養成可以孩子在7個月的時候,當孩子能坐起來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讓孩子通過書籍,瞭解豐富多彩世界。也為孩子閲讀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

好多閲讀習慣需要父母的陪伴。習慣的養成是通過不間斷的重複一個動作來形成的。孩子的閲讀習慣的養成就需要通過的加持不懈的引導。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共同閲讀。通過閲讀,可以加強親子關係,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和思維能力,同時會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對孩子今後的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積極作用。

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越來越多的“低頭族”忘記的傳統書籍的重要性,放棄了孩子閲讀的天性,使更多的孩子不愛閲讀,不想閲讀,甚至説不能閲讀。想改變孩子的閲讀習慣,就要正確的認識閲讀,選擇孩子喜歡的書籍,提高孩子的樂趣。在選擇書籍時,要結合孩子的年齡、興趣,選擇孩子喜歡的,願意讀的書籍,例如“大獎書”、“大師書”,朗朗上口,富有韻律的書籍。同時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提供一個良好的閲讀環境,正確的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好的習慣將使終身收益。閲讀習慣,會為孩子瞭解世界提供一扇門,讓孩子通過閲讀,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也能鍛鍊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終,堅持不懈。習慣的養成不在於早晚,只在於做與不做。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從閲讀開始。

培養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12

又到一年一度訂報刊雜誌的時間了。一天,學校報刊雜誌管理員説:這些年咋們學校花了不少的錢徵訂報刊雜誌,可説實話,來閲讀或借閲的人並不多,所訂書報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除了教學任務繁重、安排欠合理、服務不到位、電子閲讀衝擊等因素外,我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師生閲讀習慣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閲讀沒有真正成為大家的一種生活狀態,這與學校作為精神文化的孵化器和傳承地功能極不相稱,這種狀態必須改變。

那麼如何培養師生閲讀習慣,讓閲讀點亮師生心燈呢?

世紀老人冰心曾説:“我對讀書奉行九個字,即: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先生的這番話言簡意賅,立意深遠,值得尋味。

先看看“讀書好”。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其中的道理人人皆知,沒有人會懷疑它的正確性。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重視閲讀呢?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法國人均年閲讀量約為8。4本,日本8。4—8。5本,美國8。7本,韓國約為11本,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是猶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而我國18—70週歲國民年人均紙質圖書的閲讀量約為4。39本。由此可見,中國人成人的閲讀量是很少的。人人都知道讀書好,卻沒有以身作則自覺讀書。許多事情,你要去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否則,你就沒有説服力,會顯得很蒼白。讀書是一件自得其樂、回味無窮的事兒,讀書時,帶着自己的人生經歷去和作者做一次超越時空的交流,常常會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擴大視野,增強人的能力,豐富人的情感,磨鍊人的意志,提高人的閲歷。閲讀,可以把生活讀成詩,把人生讀成散文。作為教師,我們更要做一個博覽羣書的人,要像蜜蜂一樣,博採眾家之長,方能釀出甘甜之蜜。孔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我們在讀名著的時候,也有這樣一種感覺。比如讀夏洛特?勃良特的《簡愛》,我們可以從中深刻感受到簡愛的那種善良、質樸、堅韌。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再説説“好讀書”。在學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真心讀書,不能葉公好龍。曾經有個老師對我説:“我也知道讀書好,可我就是靜不下心來讀書啊。”於是,我就向他推薦了一本能讓他讀了能靜下來的書,就是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請讀一下這段文字:“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男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這本書很薄,通篇的文字細膩、安靜,如涓涓細流滋潤心田。讀這樣的書,會讓匆匆的腳步慢下來,浮躁的心靜下來,感受到做母親的温情與温馨,那一份從容與安靜,是幸福的回味。有的人認為讀書是很苦的事,需要毅力,“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自古就有“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的典範,其實,讀書和學習是兩回事,學習有時候是為了謀生,而讀書更多的是謀心。就好比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行色匆匆,是趕路;有的人悠然自得,是散步。同樣是喝茶,有的人是為了解渴,有的人是品茶。讀書就是閒庭信步、讀書就是品茗聞香。

最後是“讀好書”。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讀什麼書很重要。據説馬雲因為當年在金華火車站撿了一本書,讀了以後他的人生從此改變。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讀工作所需的專業書籍以外,需要多補充讀一些文史哲方面的書。為什麼要讀文史哲?龍應台有個很好的比喻,她説:“文學,是白楊樹的湖中倒影;哲學,是迷宮中望見星空;史學,是沙漠玫瑰的開放。”我們既要讀中國古代經典,又要讀中外名著小説。中國古代經典包括經史子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諸子百家,讀孔得仁,讀孟得義,讀老得智,讀莊得慧,讀墨得力行,讀韓得冷眼,讀苟得自強不息。詩莊詞媚,唐詩歎清風漸起,宋詞惜黃花雨下,唐詩宋詞的世界風光綺麗!作為中國人,一定要讀一讀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你看,《紅樓夢》是一部世情小説,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自它問世以來,就有“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説法;《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説,許多成語典故流傳至今,它特別適合朗讀,比如關羽出場那一段:“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讀來朗朗上口,像説書一樣;《水滸傳》是一部英雄傳奇,金聖歎評它為第五才子書;《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小説。此外,老師們還要讀一讀《麥田裏的守望者》,它會告訴你,每個孩子心裏都住着一個好孩子;女人們要讀一讀《簡愛》,做一個自立自強、自信自愛、有尊嚴的女人;還可以讀一讀餘秋雨的文章,感受一下華美的文字、浩蕩的底氣;讀易中天的書,你會知道,晦澀的典籍竟也可以解讀得如此活潑、這般俏皮。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可以點亮心燈。心明瞭,眼睛就亮了,你的有些看法就會發生改變。